教育论文:小学阶段如何体会比喻修辞的表达效果.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782513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小学阶段如何体会比喻修辞的表达效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论文:小学阶段如何体会比喻修辞的表达效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论文:小学阶段如何体会比喻修辞的表达效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论文:小学阶段如何体会比喻修辞的表达效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论文:小学阶段如何体会比喻修辞的表达效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小学阶段如何体会比喻修辞的表达效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小学阶段如何体会比喻修辞的表达效果.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论文:小学阶段如何体会比喻修辞的表达效果摘要:比喻修辞是在小学阶段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各年段各年级的课文都出现了不同数量的比喻句。从判断是否比喻句到仿写、体会其作用,再到习作中主动运用比喻修辞。越到高年级,比喻手法的运用要求越高。本文主要基于内容分析法探索如何用具体可操作的日常积累、反复朗读、联系原文、联系生活等方法,更好地体会比喻修辞的表达效果。关键词:比喻修辞日常积累联系原文联系生活文体类型一、认识比喻修辞修辞学发凡一书指出“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文章上就用那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的,名叫比喻”。从准确的角度看,比喻句之所以成为比喻句,要满足以下条件“这格的成立,实

2、际上共有思想的对象、另外的事物和类似点等三个要素”。通俗来说,也就是要有本体、喻体、比喻词,但是比喻词是比喻修辞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有比喻词的不一定就是比喻句,例如“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比喻可以分为明喻、隐喻、借喻三类,隐喻和借喻一般都不出现比喻词,例如“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一一就都跑了”I1.o二、比喻修辞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出现与考查方向比喻修辞在小学阶段出现的形式一般有三种:一是在各年级的课本中在课文中作为优美的语句出现,需要学生积累;二是在语文园地中以专题的形式出现,例如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词句段运用”,既让学生体会比喻修辞的

3、感情色彩和作用,又要照样子仿写句子;三是在单元练习卷、期末检测中以题目的形式出现,检查学生对比喻修辞的判断、仿写、表达效果的体会等。小学阶段对比喻修辞的考查方向主要体现为:1.低年段以判断是否为比喻句、填空仿写为主。例如,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中出现“读句子说说你的发现:具体句子如下:(1)那棵大枫树好像一把又高又大的绿色太阳伞。(2)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弯拉着。(3)绿油油的小柏树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2 .中年段主要为判断、仿照例句仿写整句比喻句。例如四年级下册阳光学业评价第19课小英雄雨来中有一题是“抄写句子,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二例句是:汗水,像瓢泼似的,

4、顺着雨来的脸往下流,顺着背脊往下流,顺着肚皮往下流。3 .中高年级,特别是高年级开始除一般的判断、仿写,还要在阅读理解中进行比喻修辞表达效果的体会,如六年级下册阳光学业评价第四单元测试中出现“请结合修辞手法分析以下句子的表达效果二句子是: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答: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邱少云比作千斤巨石;说明他在烈火烧身时依然纹丝不动,为战争的胜利忍受着巨大的痛苦;表现了他为革命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这类题目一般要回答到三个层面:一层为运用比喻,具体把什么比喻什么;另一层则是这样比喻的作用,即简单解释句子;第三层是比喻的效果,例如让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表达人物的某种品质、某种

5、精神或者某种情感。三、体会比喻修辞的表达效果1 .注重日常积累我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说明阅读的重要性。多朗读课文、阅读有益课外书籍,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增强有重要作用。通过阅读,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除了阅读,学生还可以通过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增加积累。例如,学生学完桂林山水后,学生摘抄了“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这是描写山的比喻句。学生还可以在课外书中,积累描写大自然的比喻句,例如宗璞西湖漫笔中的“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

6、如树木,如云霞二2 .注重反复阅读在练习卷和期末检测时,时间有限,需要让学生快速、冷静地找到这个句子所在的语段,进行反复阅读感悟,不要一知半解,断章取义。有的读者看到这里,可能会想,这样的精读会不会太费时间?答案是否定的。正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到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二对其他部分略读、浏览,留出足够时间进行关键词句的阅读、理解,这是高效的阅读方法,值得一试2。3 .注意联系原文在对课文的理解中,笔者发现,作者所编辑的文字与读者对文字的理解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理解差异。该差异因双方的成长经历、掌握知识的程度、价值观等主观因素而客观地存在着

7、。然而,差异的起因除了双方所存在的内在因素外,还有语境的外在因素。同样的字、词、句受不同的语言环境影响而产生不同的理解和释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虽无法消除其内在的差异,但能引导学生着重于对语境的感知,从而能更精确地掌握比喻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4 .注意联系生活陶行知先生精辟地阐述了教育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二语文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又运用于现实生活,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必须考虑知识点联系生活实际的有效性。5 .注意文体类型体会比喻修辞的

8、表达效果,除了以上的几种方法外,还要注意句子所在文章的体裁特点。不同的文体,作者所表达情感有所不同:写景的文章一般表达了作者对该景物或者对家乡、祖国的热爱。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表达作者对这个(些)人的某种感情,或赞美、或憎恨,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育。综上所述,我们在此提出通过具体可操作的日常积累、反复朗读、联系原文、联系生活以及注意文体类型等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比喻修辞的过程中,消除其恐惧心理。如果学生因此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学习兴趣,就能在阅读中更好地体会比喻修辞的表达效果。参考文献1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08).2王晓奕.从有限之中获得无限一一谈组块教学中的“语境创设”.教学主张玛.小学语文教学,2016(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