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品德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87762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4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品德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教科版品德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教科版品德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教科版品德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教科版品德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品德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品德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科版品德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柳州市教科所 唐 丽,课程性质回顾,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生活为轴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按照生活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的逻辑来设计和编写教材。,说教材,教材的主要特点,说教材,关注儿童发展的需要是教材编写的出发点;教材的内容体现了生活性;教材的主题体现了综合性;教材注重情感的体验性;教材的内容和呈现体现了开放性;呈现形式生动活泼,体现了趣味性和审美性,

2、(一)关注儿童发展的需要是教材编写的出发点,说教材教材的主要特点,2. 教材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引导儿童关注、认识和研究社会。,1.关注儿童发展的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 育理念。,(二)教材内容的确定体现课程的生活性,1.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是教材编写的 主线,说教材教材的主要特点,说教材教材的主要特点,三年一期,2.教材的主题是围绕儿童的社会生活确定的。,说教材教材的主要特点,3.教材范例的选取源于儿童的真实生活。,(1)选取儿童日常生活中真实的、正在进行的生活事件作为范例。(2)选取儿童生活中重要的生活事件作为范例。(3)教材范例的选取生活化,关注学生的真实需要。,(三)教材的主题体现了综合

3、性,说教材教材的主要特点,1.内容的综合 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教育、行为习惯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2.目标的综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统一。,(四)教材注重情感的体验性,说教材教材的主要特点,1.教材创设大量生活化的情景,形成“情景体验目标”的流程。,2.教材创设大量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形成“活动体验目标”的流程。,3.同一主题从不同角度丰富学生的体验。,4.教材选取一些经典的故事或美文,让儿童受到感染和熏陶,启发道德自觉。,(五)教材的内容和呈现体现了开放性,说教材教材的主要特点,1.教材的范例

4、性原则。,2.教材呈现的话题和范例为课程资源的开发留有大量空间。,3.教材中的许多活动,可以由课堂向课外,由教室向校园、家庭、社区、自然环境延伸。,(六)呈现形式生动活泼,体现了趣味性和审美性,从学生理解程度、语言规律、审美需要和思维特点出发,考虑教材的文体要求。,版式新颖 形式活泼 富有童趣,说教材教材的主要特点,主题文字 提示语 旁白人物 情境对话 图 片 图 标 学生作品 作品空白框,说教材教材的形式特征,单元设计思路,用单元主题统领,集中反映单元主旨,用多个二级主题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来展开单元主题,用多个三级主题将二级主题具体化。三级主题(或二级主题)下通过“旁白”或“提示

5、文字”引出一个个话题,提示组织活动的线索;通过“主题文字”揭示活动主旨意义;通过“情境对话”营造现场情境,提示活动方式、内容,增添生活情趣等,让学生直面教材,成为教材情境中的人物,而不是旁观者;通过呈现“学生作品”,真实具体地反映学生自己的生活,增强教材的亲切感、生活化、个性化,使孩子们觉得是在读自己的书,与教材零距离;通过“小资料”对某些知识进行必要的补充,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一种提示;通过“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增强实践性。,说教材教材的形式特征,课程标准: 知道生活.学习中总会有不顺心的事,遇到困难,不害怕. 能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能在成人的帮助在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我真棒,

6、天天好心情,有勇气,不怕难,我的小小勇气,开心就好,让每天有意思一点,爱越多,快乐越多,我真棒我快乐,我喜欢自己,开开心心每一天,二上第一单元,课程标准: 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识,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了解常见的卫生保健设施的作用,并能在成人的指导下利用。了解一些基本的锻炼身体的方法,爱清洁,讲卫生,伸伸腿,弯弯腰,坐立走,有精神,牙齿刷的白又白,我的手儿真干净,黑眼睛,亮晶晶,让我的身体更棒,二上第二单元,课程标准: 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认识常见的交通和安全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知道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危险,知道最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红绿灯,在站岗,

7、遇到危险怎么办,出门看天气,各种各样的天气,春夏秋冬,交通安全手册,它们在说什么,我会照顾自己,危险在哪里,祝你平安,二上第三单元,课程标准: 了解、关心自己生活过的地方的发展变化,二上第四单元,明天更美好,我的家,在这里,小街的变迁,生活真方便,我的开心地,我生活的地方,请到我的家乡来,说说家乡的特产,老爷爷讲的故事,童年的乐园,家乡的明天怎么样,课程标准: 感受身边环境对自己生活的影响;知道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能为保护周围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爱惜资源,美,就这么简单,我身边的环境,你喜欢哪儿,谁把这儿弄脏了,从垃圾入桶开始,我的绿色记事本,小小

8、一张纸,今天,你节约水电了吗,我爱绿树,我爱蓝天,二上第五单元,课程标准: 知道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遇到困难不退缩,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初步形成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 学习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和挫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成功一定有方法,每天都有好心情,这点困难算什么,困难是什么,我也失败过,对自己说不要紧,我的开心日历,我坚持 我成功,为自己喝彩,有困难 我不怕,四上第一单元,课程标准: 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快乐。,“我”和“我们”,我们要作最棒的,成长的故事,快乐一起分享

9、,送你一个微笑,大家出主意,制作班级手册,这是我能做的,我们的快乐大本营,四上第二单元,我们的约定,课程标准: 了解本地的一些商业场所,调查、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开始具有独立购买简单生活和学习用品的能力。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知道家庭经济来源的多种形式,了解家庭生活必要的开支。学习合理消费、勤俭节约。,购物有学问,我是理财小能手,各种各样的商店,我们去商店看看,上哪儿买东西,我们家的收支表,我们的跳蚤市场,买东西看什么,价格的秘密,做聪明的消费者,四上第三单元,小小理财俱乐部,课程标准: 体验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知道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能够自觉爱护

10、公共设施。 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懂得与邻里要和睦相处,爱护家庭周边环境。,我们是邻居,文明从我做起,有它真方便,听听它们的诉说,我有好邻居,别大意,公共生活讲道德,四上第四单元,大家生活在一起,无声的朋友,在一根细绳面前,请排队,莫拥挤,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们的邻里公约,让墙三尺又何妨,课程标准: 知道自己家乡常见的自然灾害,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在这危急时刻,灾害无情人有情,天有不测风云,可怕的自然灾害,大自然,请你息怒,我们的

11、生存手册,洪水来了,丁丁历险记,大自然发怒的时候,四上第五单元,地震发生时,决处求生,课程标准: 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快乐其实很简单,我们共同进步,我得伙伴个个棒,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快乐就是帮人一把,快乐就是分享,我能理解,说声没关系,让心灵比天空更博大,五上第一单元,尊重是最好的礼物,敬人者人敬之,从自尊开始,将心比心心更宽,课程标准: 通过学校和班级等集体生活,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培养现代民主意识。,我做合格小公民,谁说了算,我和爸爸妈妈签合同,我给学校提建议,心中有杆秤,投上神圣的一票,我们都有发言权,勇于“说”和善于

12、“听”,听听他人的意见,你有勇气说吗,我们自己作主,我是小公民,五上第二单元,五上第二单元,课程标准: 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懂得教育、科技对农民致富具有重要作用。 萌发成为未来新农民的理想,为家乡的繁荣做力所能及的事。,他们回来了,喜迎院士到田头,乡村新发现,热闹的农民运动会,斤斤计较选村官,五上第三单元,人人有本致富经,最美的村姑,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在这里生活,同一个名字叫中国,这一方水土,好山好水好地方,多样的气候,入乡随俗,西部放歌,农民牧民渔民,大米饭小米粥青稞酒,一

13、方水土养一方人,五上第四单元,课程标准: 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我的历史名人档案,从远古走来,我们是炎黄子孙,古老的丝绸之路,站在长城上,五上第五单元,点击关键词: 生活性 活动性 综合性 开放性 情感性,生活性,如何在教学活动中体现生活性?1.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2.珍视儿童的生活经验3.让课堂成为生活的舞台,活动性,一、要有设计活动而不是备一堂课的意识,强调体验式、归纳式的学习二、如何加强教学活动的实效性1.活动的设计要紧扣主题目标2.活动要具有可操作性3.活动既有计划性,又有灵活性4.活动要注意过程与方法的指导5.活

14、动要真正关注儿童的发展6.活动要有拓展、有深化7.活动要有铺垫、有实践、有反馈,综合性,如何把握立体的、多维的教学目标?1.强调知识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能力的培养2.善于从多个角度丰富活动的价值3.避免望文生义,开放性,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1.充分挖掘教材所预留的空间2.开发课程资源,充实、调整教学内容3.拓展教学空间,情感性,如何使教育活动更能以情动人?1.构建民主、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2.多点情感反馈,少些理性的小结3.巧妙设置情境,激发情感的波澜,课程实施的建议,转变教材观转变师生观转变教学观转变评价观,说教学,一、转变教材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我们不断更新教材观,教科书既是

15、教师引导学生活动的工具,也是学生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正是教科书的这种工具性和资源性,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而不再是把它视为不可改变的“金科玉律”。,说教学课程的实施建议,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说教学课程的实施建议,新的课程要求教师树立一种新的教材观,摈弃那种“教教科书”的课程生活。教材不是不可更改的静态文本,不是师生课程生活的一根指挥棒,不是指令性课程范式下的产物,它本身就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空间。教师要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确立

16、起自己作为课程教材的创造者和实施主体的意识,摆正教材作为工具的地位,学会“用教科书教”,能够在具体教学情境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科书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 鲁 洁回归生活,说教学课程的实施建议,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1.充分挖掘教材所预留的空间。,2.充实、调整教学内容。,3.拓展教学空间。,说教学课程的实施建议,4.抓住课堂生成的教育素材和教育契机。,如何整体把握教材,1.整体把握相关单元之间的联系,2.整体把握教材的层次性,3.整体把握教学目标,说教学课程的实施建议,二、转变师生观,1.关于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和任务 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说教学

17、课程的实施建议,2.关于课程中的学生观 儿童是具有完整生命表现的人。 儿童是发展的人。 儿童是独特的人。,说教学课程的实施建议,3.新课程中新型的师生关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倡导建立一种平等、合作、对话、理解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说教学课程的实施建议,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1.从人道的角度出发,尊重儿童的差异与感受。,2.与学生平等对话。,3.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有平等参与的机会。,4.营造一种自然、宽松、安全的教学氛围。,说教学课程的实施建议,说教学课程的实施建议,三、转变教学观,1.传统意义上的教学,2.如何让教学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2)真正地

18、关注儿童的发展;,(3)活动既有计划性,又有灵活性;,(4)注意活动过程与方法的指导;,(1)活动是课堂的主体;,(5)活动有拓展,有深化。,四、转变评价观,评价的目的: 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提高专业能力; 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激励每个学生的发展。,说教学课程的实施建议,评价的功能: 诊断和调节; 强化和教育。,说教学课程的实施建议,评价的内容: 态度;能力和方法;结果。,说教学课程的实施建议,评价的特点: 过程化、多样化、质性评价,评价的方法: 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评价、 作品评价等。,品德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1.把教材当作“图解”,曲解了图例的功能2. 不解“留白处”

19、,教材把握出现偏差3. 忽视资源提示,生搬硬套论生活4. 违背生活逻辑,按部就班程序化5. 过度依赖教参,教学缺乏主动创造6. 忽视教材重建,影响有效学习,聚集课堂教学,品德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关注儿童生活,并不是等同于儿童的生活2.教学活动应具有实效性3.处理好尊重学生体验与正确价值观引导的关系4.处理好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引导之间的关系5.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文化底蕴,如何整体性地把握教材?,1.整体把握相关单元之间的联系,2.整体把握教材的层次性,3.整体把握教学目标,怎样挖掘教材中的活动点?,1重视教材中的原有的“活动”与“交流”(这是基本的、重点的活动) 2充分思考和利用

20、教材中的“旁白”“提示语”(提示一种方向,扩大教材容量) 3用动态的眼光来解读和利用情境对话和图片。 4不能忽视教材中的“留白”(强调学生参与) 5重视寻找教材与生活的连接点(注重活动的延续性) 6创造性地使用教师用书和教学活动提示中的活动设计 7不忘渗透“主题词”,如何使品德教学真正回归生活?,一、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寻找与教材的联结点1.由点到面读教材,由面到点用教材2.遇物而悔,真正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发展 3.珍视儿童自身的生活经验二、让课堂成为生活的舞台 1.营造生活化的轻松氛围 2.重塑教师生活三、注重课后的延伸,强调介入生活 1.教学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生活 2.倡导生态化的品德评价,

21、如何加强教学活动的实效性?,1.活动的设计要紧扣主题目标2.活动要具有可操作性3.活动既有计划性,又有灵活性4.活动要注意过程与方法的指导5.活动要真正关注儿童的发展6.活动要有拓展、有深化7.活动要有铺垫、有实践、有反馈,如何使品德教育更能以情动人?,1.用教师的情感来打动学生2.善于挖掘生活的细节3.巧妙设置情境,激发情感的波澜4.强调体验式的学习5.化虚为实,创造诗意的活动6.适当留白,留给学生内省和自我回味的空间,让道德课堂从“教”走向“学”,激发起学生的生命潜能; 让道德课堂从“传授”走向“体验”,使学生感悟生命价值; 让道德课堂从“书本”走向“生命”,提升学生的生命境界。,Email:,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