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培养基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00631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5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微生物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培养基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食品微生物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培养基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食品微生物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培养基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食品微生物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培养基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食品微生物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培养基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微生物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培养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微生物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培养基课件.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培养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保伟,知识回顾,1.病毒:一种比较原始的、有生命特征的、能自我复制和活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生物。在寄主内表现生命特性,在寄主外表现大分子特性。,2.特点 无细胞结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 没有酶或酶系统极不完全,不能进行代谢活动; 个体极小,能通过细菌滤器; 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不耐热,5560即可被杀死。,知识回顾,3.病毒大小及测定方法大小:nm测定方法:超滤法、电镜法、超速离心沉降法和电泳法,4. 病毒的形态球形颗粒、杆形颗粒和复合型颗粒,5.病毒的化学组成核酸+蛋白质,知识回顾,6.病毒的对称体制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对称和复合对

2、称,7.病毒的群体形态包涵体、噬菌斑、空斑与病斑、枯斑,8.病毒的种类动物病毒(脊椎动物病毒昆虫病毒)、植物病毒和微生物病毒,知识回顾,9. 病毒(噬菌体)的增殖一般可分五个阶段,即吸附、侵入、增殖、成熟/装配、裂解/释放,10.噬菌体与实践,基本内容: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培养基的配制及类型。,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培养基,重点和难点: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培养基的类型。,营养物质:能够满足肌体生长、繁殖和完成各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物质。营养:微生物获得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培养基,营养物质是微生物生存的物

3、质基础,而营养是微生物维持和延续其生命形式的一种生理过程。,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第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第三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第四节 培养基的类型及制备,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培养基,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组成与高等生物相同,包括碳、氢、氧、氮和各种矿质元素。,1.水分 水是微生物及一切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成分。微生物细胞的含水量随种类和生长期而异。通常情况下,细菌含水量为细胞鲜重的75%85%,酵母菌为70%85%,丝状真菌为85%90%,细菌芽孢和霉菌孢子的含水量约为40%。,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2

4、.干物质的元素组成 微生物细胞干物质主要组成元素为碳、氢、氧、氮,约占细胞干重的90%97%,其余3%10%为磷、钾等矿质元素。,主要组成元素中,碳、氢含量比较稳定,约分别占细胞干物质重量的50%和7%。氮含量变化较大,单细胞微生物的含氮量高于丝状真菌,C/N小于丝状真菌。,矿质元素约占细胞干重的3%10%,其中磷含量最高,约占灰分元素的50%,其次为钾,约占灰分总量的20%,其余元素含量较少。,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3.微生物细胞物质组成结构物质: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器的组成分,包括蛋白质、多糖、核酸和类脂等。贮藏物质:主要为多糖和脂类,如淀粉、糖

5、原、脂肪和多聚-羟基丁酸等。代谢底物和产物:包括存在于细胞内的糖、氨基酸、核苷酸、有机酸和维生素等低分子量化合物。,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六要素: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 无机盐和水,二、微生物的营养要素 按照营养物质在肌体中生理作用的不同,可分成六大类。,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1.碳源(carbon source) 凡能提供微生物营养所需碳元素(碳架)的营养物质称为碳源。,碳源谱,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对于为数众多的化能异养微生物来讲,碳源也是兼有能源功能的营养物。,目前在微生物工业发酵中所利用的碳源物质主要是单糖、淀粉、麸皮

6、、米糠等。,微生物可利用的碳源主要有糖类、有机酸、醇、脂类、烃、CO2及碳酸盐等。,碳素的功能:组成有机分子的C架,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2.氮源(nitrogen source) 凡能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氮素的营养物质,称为氮源。,氮源谱,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按氮源种类微生物可被分为:氨基酸自养型微生物:能利用尿素、铵 盐、硝酸盐甚至氮气作为氮源的微生物氨基酸异养微型生物:能利用氨基酸、肽、蛋白质、几丁质等作为氮源的微生物,常用的蛋白质类氮源:蛋白胨、鱼粉、蚕蛹、黄豆饼粉、玉米浆/粉、花生粉、牛肉浸膏、酵母浸膏等,为迟效氮,用于产生代谢产物。,第一节 微

7、生物的营养物质,工业生产中,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加入不同的氮源,而且要调节速效氮与迟效氮的配比。,尿素、氨基酸、肽等为速效氮,主要用于菌体生长;,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3.能源为微生物生命活动提供最初能量来源的营养物质和辐射能称为能源。,能源谱,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源都是一些还原态无机物质。如NH3、NH4+、NO3-、S、H2S、H2和Fe2+等。能利用这些物质的微生物均为细菌,如硝酸细菌、亚硝酸细菌、硫细菌、氢细菌和铁细菌等。,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4.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 微生物生长所必需且需要量很小,但微生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以满足机体生长需要的有机化合物。

8、生长因子也称为生长素,主要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和碱基(嘧啶和嘌呤)。生长因子不提供能量,也不参与细胞结构组成,它们大多为酶的组成分,与微生物代谢有着密切关系。,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按微生物与生长因子间的关系将微生物分为3种类型: 一是生长因子自养型微生物:能自身合成各种生长素,不需外界供给。通常把这种不需生长素而能在基础培养基上生长的菌株称为野生型或原养型菌株。多数真菌、放线菌和部分细菌属于这种类型。,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二是生长因子异养型微生物:自身缺乏合成一种或多种生长素的能力,需外源提供所需生长素才能生长。 通常将由于自发或诱发突变等原因从野生型菌株产生的需要特定生长素才能生长

9、的菌株称为营养缺陷型菌。乳酸菌、各种动物病原菌和支原体等属于生长因子异养型微生物;,三是生长因子过量合成微生物:它们在代谢活动中向细胞外分泌大量的维生素等生长因子,可用于维生素的生产。如阿舒假囊酵母的维生素B2产量可达2.5g/L发酵液。,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其主要功能: 构成微生物的细胞结构; 酶活性基的组成分和酶的激活剂; 调节细胞渗透压、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 化能自养菌的能源(S、Fe2+等)。,5.矿质元素/无机盐(mineral salts) 是微生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微生物细胞中的矿质元素约占细胞干重的3%10%。,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根据微生物对矿质元素需要量

10、的大小将其分为: 需要浓度在10-310-4mo1/L范围内的元素称为大量元素,包括P、S、K、Na、Ca、Mg、Fe; 需要浓度为10-610-8mo1/L范围内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包括Cu、Zn、Mn、Mo、Co、B等10种。,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6.水生理功能主要有:,溶剂与运输介质;,参与细胞内一系列化学反应;,维持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稳定的天然构象;,热的良好导体;,通过水合作用与脱水作用控制由多亚基组成的结构,第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比高等生物复杂。按不同分类方法可将微生物分成不同类型。,按能源分,按碳源分,第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光能无机自养型(p

11、hotolithoautotrphy),光能有机异养型(photoorganoheterotrphy),化能无机自养型(chemolithoautotrphy),化能有机异养型(chemoorganoheterotrophy),根据碳源、能源及电子供体性质的不同,可将微生物分为以下4种营养类型:,第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1.光能无机营养型(光能自养型) 能以CO2为唯一或主要碳源; 通过光合作用获取生长所需要的能量; 以无机物如H2、H2S、S等作为供氢体或电子供体,使CO2还原为细胞物质。,第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例如: 藻类及蓝细菌等和植物一样,以水为电子供体(供氢体),进行产氧型的光

12、合作用,合成细胞物质。 红硫细菌,以H2S为电子供体,产生细胞物质,并伴随硫元素的产生。,1.光能无机营养型(光能自养型),第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2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异养型) 不能以CO2为主要或唯一碳源; 以有机物作为供氢体,利用光能将CO2还原为细胞物质; 在生长时大多数需要外源的生长因子;,例如:红螺菌属中的一些细菌能利用异丙醇作为供氢体,将CO2还原成细胞物质,同时积累丙酮。,第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3化能无机营养型(化能自养型) 生长所需要的能量来自无机物氧化过程中放出的化学能; 以CO2或碳酸盐作为唯一或主要碳源进行生长时,利用H2、H2S、Fe2+、NH3或NO2-等作为

13、电子供体使CO2还原成细胞物质。,化能无机自养型只存在于微生物中,可在完全无机及无光的环境中生长。它们广泛分布于土壤及水环境中,参与地球物质循环。,第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机物通常既是碳源也是能源,大多数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所有致病微生物都是化能有机异养型微生物;,4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异养型) 生长所需要的能量均来自有机物氧化过程中放出的化学能; 生长所需要的碳源主要是一些有机化合物,如淀粉、糖类、纤维素、有机酸等。,微生物营养类型,第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第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不同营养类型之间的界限并非绝对。异养型微生物并非绝对不能利用CO2;自养型微生物也并非不能利用有机物进

14、行生长;有些微生物的营养类型也会随生长条件的改变发生改变;,例如紫色非硫细菌(purple nonsulphur bacteria):没有有机物时,同化CO2,为自养型微生物;有有机物存在时,利用有机物进行生长,为异养型微生物;光照和厌氧条件下,利用光能生长,为光能营养型微生物;黑暗与好氧条件下,依靠有机物氧化产生的化学能生长,为化能营养型微生物,微生物营养类型的可变性无疑有利于提高其对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第三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微生物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的方式随微生物类群和营养物质种类而异,可归纳为吞食和渗透吸收两种类型。 多数原生动物能直接以细胞质膜包围并吞食营养物。 绝大多数微

15、生物以渗透方式吸收营养物质。,第三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营养物质能否进入细胞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营养物质本身的性质(相对分子量、质量、溶解性、电负性等;,微生物所处的环境(温度、pH等);,微生物细胞的透过屏障(原生质膜、细胞壁、荚膜等)。,第三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根据物质运输过程的特点,可将运输方式分为:,自由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移,第三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1自由扩散(单纯扩散) 营养物质通过原生质膜上的小孔,由高浓度的胞外环境向低浓度的胞内进行扩散。,特点: 营养物顺浓度梯度进行运送,即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送; 不需要能量; 不需要载体; 对营养物无选择

16、性。,第三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第三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水是可以通过自由扩散通过原生质膜的分子。 脂肪酸、乙醇、甘油、一些气体(O2、CO2)及某些氨基酸在一定程度上也可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第三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2促进扩散 营养物质通过与细胞质膜上透过酶(Permease,或称载体蛋白)的可逆性结合从高浓度环境进入低浓度环境的传递过程。,第三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特点: 营养物顺浓度梯度运送,不需要能量; 需要载体参与; 特异性。即一定的透过酶只能与一定的养料离子或结构相近的分子结合; 当膜外营养物质浓度过高时,由于透过酶数量有限而表现出饱和效应。,通过促进扩

17、散进入细胞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氨基酸、单糖、维生素及无机盐等。 一般微生物通过专一的载体蛋白运输相应的物质,但也有微生物对同一物质的运输由一种以上的载体蛋白来完成。,第三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第三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3主动运输 在代谢能的推动下,通过质膜上的特殊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吸收营养物质的过程。,特点: 特异性,即营养物质与载体蛋白间存在着特异性关系; 消耗能量; 逆浓度梯度运输; 能改变养料运输反应的平衡点。,第三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主动运输是广泛存在于微生物中的一种主要的物质运输方式。,第三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4基团移位 基团转移是一种需要特异性载体蛋白和消耗

18、能量、逆浓度梯度的运输方式,养料在运输前后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因而不同于主动运输。,第三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基团转移主要存在于厌氧型和兼性厌氧型细胞中,主要用于糖的运输,脂肪酸、核苷、碱基等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运输。,四种运送营养方式的比较,比较项目 单纯扩散 促进扩散 主动运输 基团移位特异载体蛋白 无 有 有 有 运送速度 慢 快 快 快溶质运送方向 由浓至稀 由浓至稀 由稀至浓由稀至浓 平衡时内外浓度 内外相等 内外相等 内部高 内部高运送分子 无特异性 特异性 特异性 特异性能量消耗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需要运送前后溶质分子 不变 不变 不变 改变载体饱和效应 无 有 有 有与溶质

19、类似物 无竞争性 有竞争性 有竞争性 有竞争性运送抑制剂 无 有 有 有运送对象举例 水、O2 糖、SO42- 氨基酸、乳糖 葡萄糖嘌呤,第四节 培养基(medium),培养基(culture medium):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培养基几乎是一切对微生物进行研究和利用工作的基础。,任何培养基都应该具备微生物生长所需要六大营养要素:,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第四节 培养基(medium),一、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一)原则,目的明确,营养协调,理化适宜,经济节约,第四节 培养基(medium),1.目的明确,根据不同微生物的营养要求配

20、制针对性强的培养基。,培养化能自养型的氧化硫杆菌的培养基组成为:S 10g MgSO4.7H2O 0.5g (NH4)2SO4 0.4g FeSO4 0.01g H2PO4 4g CaCl2 0.25g H2O 1000ml,培养化能异养的大肠杆菌一种培养基是由下列化学成分组成葡萄糖 5g NH4H2PO4 1g NaCl 5g MgSO4.7H2O 0.2g K2HPO4 1g H2O 1000ml,第四节 培养基(medium),常见的培养四大类微生物的培养基,细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牛肉膏 3g 蛋白胨 10g NaCl 5g H2O 1000ml,放线菌(高氏1号)淀粉 20g K

21、2HPO4 0.5g NaCl 0.5g MgSO4.7H2O 0.5g KNO3 1g FeSO4 0.01g H2O 1000ml,酵母菌(麦芽汁培养基)干麦芽粉加四倍水,在50-60保温糖化3-4小时,用碘液试验检查至糖化完全为止,调整糖液浓度为10。巴林,煮沸后,沙布过滤,调PH为6.0。,霉菌(查氏合成培养基)NaNO3 3g K2HPO4 1g KCl 0.5g MgSO4.7H2O 0.5gFeSO4 0.01g 蔗糖 30g H2O 1000ml,第四节 培养基(medium),2.营养协调 培养基中营养物质浓度合适时微生物才能生长良好,营养物质浓度过低时不能满足微生物正常生长

22、所需,浓度过高时则可能对微生物生长起抑制作用。,培养基中各营养物质之间的浓度配比也直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产物的形成和积累,其中碳氮比(C/N)的影响较大。,碳氮比指培养基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物质的量比值,有时也指培养基中还原糖与粗蛋白之比。,如果培养基用于大规模的发酵生产,用作“种子”培养基,一般营养成分应丰富,其C/N应较低;如果用来大量生产代谢产物,培养基中C/N应高些。,第四节 培养基(medium),第四节 培养基(medium),3.理化条件适宜,pH,水活度,氧化还原电位,第四节 培养基(medium),a. pH 培养基的pH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满足不同类型微生物的生

23、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 通常培养条件: 细 菌:pH 7.0-8.0 放线菌:pH 7.5-8.5 酵母菌:pH 3.8-6.0 霉 菌:pH 4.0-5.8,第四节 培养基(medium),加入磷酸缓冲液,可将pH稳定在6.0-7.6之间;加入CaCO3作为备用碱,也可加NaHCO3来调节。,为了维持培养基pH的相对恒定,通常在培养基中加入pH缓冲剂,或在进行工业发酵时补加酸、碱。-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特殊成分来调节pH,叫内源调节。,第四节 培养基(medium),b. 水活度 在自然环境中,微生物可实际利用的自由水或游离水的含量。一般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溶液的蒸汽压力与同样条件下

24、纯水蒸汽压力之比表示,即: w=Pw/Pow式中Pw代表溶液蒸汽压力, POw代表纯水蒸汽压力。纯水w为1.00,溶液中溶质越多, w越小。,微生物一般在w为0.600.99的条件下生长, w过低时,微生物生长的迟缓期延长,比生长速率和总生长量减少。微生物不同,其生长的最适w不同。,第四节 培养基(medium),c.氧化还原电位,不同类型微生物生长对氧化还原电位的要求不同,好氧性微生物:+0.1伏以上时可正常生长,以+0.3+0.4伏为宜;厌氧性微生物:低于+0.1伏条件下生长;兼性厌氧微生物:+0.1伏以上时进行好氧呼吸, +0.1伏以下时进行发酵。,氧化还原电位又称氧化还原电势,是度量某

25、氧化还原系统中的还原剂释放电子或氧化剂接受电子趋势的一种指标,其单位是V(伏)或mV(毫伏)。,第四节 培养基(medium),4. 经济节约,以粗代精,以野代家,以废代好,以简代繁,以氮代朊,以纤代糖,以烃代粮,以国代进,第四节 培养基(medium),(二)方法,生态模拟,查阅文献,精心设计,试验比较,第四节 培养基(medium),二、培养基的种类(一)按培养基的成分区分,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第四节 培养基(medium),1.天然培养基(complex media,undefined media) 用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材料制作的成分含量不完全清楚且变化不定的营养基

26、质称为天然培养基。 优点:取材广泛,营养丰富,经济简便,微生物生长迅速,适合各种异养微生物生长; 缺点:成分不完全清楚,成分和含量不确定,用于精细实验时重复性差。,1.天然培养基(complex media,undefined media) 仅适用于实验室的一般粗放性实验和工业生产中制作种子和发酵培养基。 常用于细菌培养的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就是一种天然培养基(牛肉膏,3.0g;蛋白胨,5.0g;琼脂,20g;水,1000ml)。,第四节 培养基(medium),第四节 培养基(medium),2.合成培养基(chemacal defined media) 化学试剂配制的营养基质称为合成培养

27、基。 特点:化学成分和含量完全清楚且固定不变,适于微生物生长繁殖。 优点:成分清楚、精确、固定,重现性强,适用于进行营养、代谢、生理生化、遗传育种及菌种鉴定等精细研究。 缺点:一般微生物在合成培养基上生长缓慢,许多营养要求复杂的异养型微生物在合成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用于氧化硫杆菌培养的斯塔克(Starkey)培养基就是一种合成培养基:硫磺粉 10g (NH4)2SO4 0.2g KH2PO4 3.0g MgSO47H2O 0.5g Fe2(SO4)3 9H2O 0.01g CaCl2 0.25g 蒸馏水 1000ml pH2.03.5,第四节 培养基(medium),2.合成培养基(chema

28、cal defined media),第四节 培养基(medium),3.半合成培养基(semi-defined media) 用天然有机物提供碳、氮源和生长素,用化学试剂补充无机盐配制的营养基质称为半合成培养基。 该培养基能充分满足微生物的营养要求,大多数微生物都能在此类培养基上良好生长。,第四节 培养基(medium),(二)按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区分,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第四节 培养基(medium),1.固体培养基(solid medium) 外观呈固体状态的培养基称为固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分为4种类型:,凝固培养基,非可逆性凝固培养基,天然固体培养基,滤膜,第四节 培

29、养基(medium),理想凝固剂的条件:不被微生物液化分解和利用;高温灭菌不改变性状;透明度好,粘着性强。,凝固培养基:向液体培养基中加入琼脂或明胶形成的遇热融化冷却后凝固的固体培养基称为凝固培养基。 琼脂和明胶的用量分别为1.5%2.0%和5%12%。 常用凝固剂为琼脂。琼脂又名洋菜,是从石花菜中提炼出来的,化学成分为多聚半乳糖硫酸酯,绝大多数微生物不能利用琼脂作碳源。明胶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易被微生物用作氮源,融化温度偏低(25),凝固效果不及琼脂。,第四节 培养基(medium),非可逆性凝固培养基 由血液或无机硅胶凝固形成的固体培养基称为非可逆性凝固培养基。 这类培养基凝后不能再融化。

30、无机硅胶平板专门用于化能自养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天然固体培养基 由天然固态物质直接制成的培养基称为天然固体培养基。 例如麸皮、米糠、木屑、大米、 麦粒、马铃薯片及胡萝卜条等天然材料均属天然固体培养基。,滤膜:这是一种坚韧且带有无数微孔的醋酸纤维薄膜。将其制成圆片浸在含培养液的纤维素衬垫上,就形成了具有固体培养基性质的营养滤膜。,固体培养基可用于微生物分离、鉴定、测数、菌种保藏及微生物产品的固态发酵等。,第四节 培养基(medium),第四节 培养基(medium),2.半固体培养基(semi-solid media) 凝固剂含量较低,静止时呈固态,剧烈振荡后呈流体态的营 养基质称为半固体培养

31、基。 该培养基的琼脂加入量约为0.5%。 半固体培养基常用于细菌运动性观察及微生物的趋化性研究等。,3.液体培养基(liquid media) 呈液体状态的培养基称为液体培养基。 它在微生物学实验和生产中应用广泛。 实验室中主要用于生理代谢研究及获得大量菌体;工业发酵多采用液体培养基。,第四节 培养基(medium),(三)根据培养基的功能分类,第四节 培养基(medium),基础培养基,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加富培养基,1.基础培养基,第四节 培养基(medium),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是最常用的基础培养基。,含有一般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的培养基,第四节 培养基(medium

32、),2.加富培养基,也称营养培养基,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某些特殊营养物质制成的一类营养丰富的培养基。,这些特殊营养物质包括血液、血清、酵母浸膏、动植物组织液等。,第四节 培养基(medium),3.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相应的特殊营养物质或化学物质,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有利于所需微生物的生长。,用来将某种或某类微生物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的培养基。,第四节 培养基(medium),4.鉴别培养基,用于鉴别不同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微生物产生某种代谢产物,与培养基中的特殊化学物质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产生明显的特征变化。,第四节 培养基(medium),(四)根据培养基的用途 (1)

33、种子培养基 (2)发酵培养基 (3)测定培养基 (4)菌种保藏培养基,小 结,1.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微生物的营养要素。2.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光能无机自养型,光能有机异养型,化能无机自养型,化能有机异养型。3.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自由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集团转移。,4.培养基的类型及制备培养基成分(天然、合成、半合成培养基)培养基物理状态(固体、液体、半固体培养基)培养基功能(基础、加富、选择、鉴别培养基)培养基用途(种子、发酵、测定、菌株保藏培养基),小 结,复习思考题,1. 名词解释营养物质 营养 生长因子 自由扩散 促进扩散 主动运输 基团移位 培养基 天然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 半合成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基础培养基 加富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2. 简答题(1)简述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及其含量。(2)试举例并简述微生物的营养要素及其基本功能。(3)简述微生物的营养类型。(4)根据物质运输的特点,微生物营养物质的运输方式可分为那几类?并详述各种运输方式的过程、特点及其可运输的物质种类。(5)简述培养基应具备的微生物生长所要的营养元素及其功能作用。(6)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7)详述培养基的种类、特点及其基本功能。(8)简述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的优缺点。,复习思考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