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PPT第一章章至第四章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01013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PPT 页数:112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PPT第一章章至第四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PPT第一章章至第四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PPT第一章章至第四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PPT第一章章至第四章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PPT第一章章至第四章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PPT第一章章至第四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PPT第一章章至第四章课件.ppt(1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经济学基础知识,骑士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智者、经济学家和计算机天才的世界。 埃德蒙. 伯克,为何学习经济学?,本章结构 撞钟为谁 稀缺与效率:经济学的双重主题 经济学的逻辑 经济组织的三个经济问题 市场经济、指令经济和混合经济 社会的技术可能性 投入和产出 生产可能性边界,导 言,稀缺与效率:经济学的双重主题经济学(Economics)的一些定义:研究在经济活动中如何确定劳动、资本和土地的价格,以及如何运用这些价格配置资源;考察金融市场的行为,并分析金融市场如何将资本配置到其他经济部门;考察收入分配,以及如何在不损害经济运行的前提下对穷人给予帮助;,考察政府支出、税收、预算赤字对

2、经济增长有何影响;研究经济周期中失业与生产的波动,并提出改善经济增长的政策;考察各国贸易模式并分析贸易壁垒有何影响;观察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就资源有效利用的激励方式提出建议。,我们的定义:经济学(economics):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稀缺(scarcity):是相对于需求,物品的供给总是有限,这样一种状态。效率(efficiency):为满足人类需要,而使社会资源最有效利用的状态。 在不使他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如果一项经济活动不能再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则该项经济活动就被认为是有效率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3、(microeconomics):主要研究市场、企业、家庭等单个实体的行为;研究市场机制;研究价格调节。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经济的总体运行;研究政府行为机制;研究国民收入的分配调节。,经济学的逻辑,经济推理中常见的一些谬误:1.后此谬误(the post hoc fallacy) :将先发生的事件当作后发生事件的原因。2.不能保持其他条件不变(failure to hold other things constant):当考查两个变量的关系时,没有考虑其它因素不变的前提。3.合成谬误(the fallacy of composition):局部之和错当作整体。,经济

4、组织的三个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的假设,根据假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即“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根据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即“应当是什么”的问题。,市场经济、指令经济和混合经济,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是一种主要由个人和私人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极端情况被称为自由放任(laisse

5、z-faire)经济,即政府不对经济决策施加任何影响。 指令经济(command economy)是由政府作出有关生产和分配的所有重大决策的经济制度。混合经济(mixed economy)既带有市场成分也带有指令成分的经济制度。,社会的技术可能性,造出的每一支枪,下水的每一艘军舰,发射的每一枚火箭,归根结底,都意味着一种对于那些忍饥挨饿的人们的偷盗。 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总统,投入和产出,投入(inputs) :生产物品和劳务过程中所使用的商品和劳务。也叫生产要素。 产出(outputs) :生产过程创造的各种有用的物品或劳务,它们可以用于消费或用于进一步的生产。,生产要素(factors

6、of production)分三大基本范畴: 土地或自然资源,指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自然资源。 劳动,人们花费在生产过程中的时间和精力。 资本,一个经济体为生产其他物品而生产出来的耐用物品。,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应用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效率,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PPF) 表示在技术知识和可投入品数量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所能够得到的最大产量。代表可供社会利用的物品和劳务的不同组合。,表1-1 稀缺资源的约束意味着大炮与黄油的均衡,本图描绘了 表1-1中所示的各种选择的产量,图1-1 生产可能性的

7、图形表述,生产可能性边界,这一边界表示可供选择的清单。边界之外的点是达不到的,边界之内的点表明经济未达到有效率的生产。,图1-2 一条平滑的曲线把代表生产可能性数值的各点连接起来,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应用,图1-3 经济增长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移动,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应用,图1-4 经济学必须在公共品和私人品之间选择,私人品(食品等),图1-5 为增加对未来消费的投资,需要牺牲现在的消费,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应用,机会成本 在一个稀缺的世界上,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需要放弃其他一些东西。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某项选择相应的所放弃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 机会成本概念也可以用生产可能性

8、边界加以说明。,效率 当经济体无法在不减少一种物品产量的前提下生产出更多的另一种物品时(也就是说经济体必须要在减少另一种物品才能生产更多出来时就叫效率),也即,当选择点处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时候,该经济体处于生产的效率状态。 有效率的生产(productive efficiency)必然位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为什么要学经济学?,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的思想,无论正确与否,都比平常人了解得更有份量。的确,统治世界的人可以说非他们莫属。实干家自以为他们不受理论的羁绊,可他们却常常是某位已故经济学家的奴隶;目空一切的暴君,其荒诞狂妄的念头,也往往系从学术界数年前的涂鸦之作中剽窃而来。我确信,同思想潜移

9、默化的功能相比,既得利益的作用是被夸大了的。诚然,这绝非指眼前,而是指经历了一段岁月之后。因为,在经济界和政治学界,25岁或30岁后还能为新理论思潮所裹挟的人往往为数不多。因而,文官、政治家、甚至鼓动家们用以左右时事的高论不大可能是最新的。尽管如此,思想,而不是利益,或迟或早终归是危险的,无论是声张正义还是放纵邪恶。 凯恩斯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本章练习,课后习题P21:1、3、4、5、6,第二章 现代经济中的市场与政府,每个人都力图用好他的资本,使其产出能实现最大的价值。一般说来,他既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能够增进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一己的安全或私利。但是,在他这样做的时候,有一

10、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他去帮助实现另外一种目标,尽管该目标并非是他的本意。追逐个人利益的结果,是他经常地增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的想要增进社会的利益是更好。 亚当.斯密 国富论(1776年),本章结构市场是什么市场均衡贸易、货币和资本贸易、专业化和劳动分工货币:交换的润滑剂资本政府的经济职能效率公平宏观经济的增长与稳定,市场是什么,不是混乱而是经济秩序 市场(market):买者和卖者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和数量的机制。 价格(price):物品的货币价值。 在市场中,是价格在协调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较高的价格趋于抑制消费者购买,同时刺激生产;而较低的价格则鼓励消费,同时抑

11、制生产;价格在市场机制中起着平衡作用。,当市场平衡了所有影响经济的力量,从而处于暂时稳定的状态时,市场就达到了供给和需求的市场均衡(market equilibrium of supply and demand),市场如何解决三大经济问题,生产什么 商品和劳务取决于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如何生产 取决于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为谁生产 主要取决于各个生产要素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要素市场决定了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的水平。这些价格被称为要素价格(factor prices)。,市场君主,市场的两大君主:偏好和技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偏好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各个点之间进行选择。技术和可供利用的资源决定生产可能性

12、边界。 市场体系用利润和亏损来引导企业有效率地生产出符合人们需要的产品。,产品市场的价格,要素市场的价格(工资、租金、 利息),消费者的货币选票,消费者,投入品的所有者,生产成本,企业,要素的生产率,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土地,资本品,土地,资本品,需求,需求,供给,供给,鞋,鞋,住房,住房,比萨饼,比萨饼,劳动,劳动,贸易、货币和资本,贸易、专业化和劳动分工专业化是指个人和国家集中精力完成一系列特定的任务这就使得每个人和每个国家能够发挥其特殊技能和资源优势。劳动分工将生产划分成许多细小的专业化步骤或任务。贸易生财的思想是经济学的核心见解之一。不同的人或国家专门从事

13、于某些领域的生产,然后,自愿地用他们所生产的物品去交换他们所需要的物品,这能提高所有人的福利。,贸易、专业化和劳动分工,小结: 发达经济致力于专业化和劳动分工,因而能提高其资源的生产率。个人和国家用自己专业化生产的物品自愿地交换其他人的产品,能极大地增加消费品的范围和数量,并提高每个人的生活水平。,全球化,全球化是个广泛流行的术语,它表示不同国家之间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随着运输和通信费用的不断降低,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的消除,跨国界的物品流、资金流和服务流显著增加。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之一是进口和出口在国家总产出中的份额越来越大。贸易份额的增加已经在加强生产本身的专业化,因为生产的各个环节往往是外

14、包给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如:芭比娃娃的生产。塑料和头发台湾和日本;装配印尼、马来西亚、中国;模具、涂料美国;劳动、棉布中国全球化的另一大内容是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加强。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会导致贸易收益增加。经济一体化的问题:一、国外低成本的生厂商对国内生产商的取代会带来失业和损失利益;二、国际金融危机,货币:交换的润滑剂,货币(money) 是一种支付手段或交换媒介,即我们购物时所支付的现金和支票。货币还是一种能够便利交换的润滑剂。政府通过中央银行控制货币的供给。货币供应适度是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资 本,资本(capital)即一种被生产出来的要素,一种本身就是由经济过程产出的耐用

15、的投入品。资本在本质上意味着时间的耗费和间接的生产手段。牺牲当前消费可获得未来的更多消费。资本和私有财产 在市场经济中,资本主要归私人拥有,从资本中得到的收入也归个人所有。 个人占有资本并能从中获取利润是资本主义的实质。,资本和污染的产权,产权:个人或企业所有、购买、出售和使用资本品和市场经济中其他财产的权利。没有法律制度的保障就无法建立市场经济(如:非洲的饥荒多是由内战和法律秩序瘫痪造成),有效而理想的法律制度包括了产权的界定。环境问题是由于产权不健全而损害经济的又一例子。水和空气是公共财产,没有任何人控制或拥有它们,因此人们并不会考虑到其行动的所有成本。,政府的经济职能,政府对于市场经济主

16、要行使三项职能通过促进竞争、解决外部性问题,提供公共品等活动来提高经济效率。通过税收手段,进行收入再分配,从而增进公平。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减少失业,降低通货膨胀。,效 率,亚当斯密:只有在完全竞争下,市场机制的优点才能充分体现。完全竞争(perfect competition ),指的是所有物品和劳务都有一个价格并都在市场上交易。“看不见的手”所适用的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经济。在很多情况下市场的竞争是不完全的。最重要的三种情况是:不完全竞争、外部性和公共品。,不完全竞争,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何企业和个人都无法影响价格,而当买者或卖者能够左右一种商品的价格时,就出

17、现了不完全竞争(imperfect competition)。不完全竞争的后果:价格高于成本,消费者购买量低于有效率的水平。现实中,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完全竞争。绝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采取若干措施来反垄断。,外部性,外部性(externalities) 指的是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成本或效益;外部性有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之分;政府通常对负的外部性比对正的外部性更为关注。,公共品,正外部性的极端是公共品;公共品(public goods) 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由于私人提供公共品普遍不足,政府必须介入以鼓励公共品生产。政府必须利用税收,提供公共品和实施收入再分配

18、计划。,公 平,市场并不必然能够带来公平。市场经济可能会产生令人难以接受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巨大差异。政府采取措施减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累进税制,相对于低收入者而言,对富人按更高的税率征税。 转移支付,即向私人提供收入。,宏观经济的增长与稳定,20世纪80年代,政府开始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增长与生产率提高等长期目标的实现。(经济增长表示国民总产值的增长,而生产率代表每单位投入的产量或资源的利用效率)财政政策:税收和预算支出手段。货币政策:影响的是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进而影响投资和其他对利率敏感的支出水平。通过这两种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政府能够影响总支出水平、增长率与产出水平、就业率与

19、失业率、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率。,第三章 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原理,需求表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背后的因素 需求曲线的移动供给表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背后的因素 供给曲线的移动供给和需求的均衡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均衡,汽油价格随供给和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年 份,汽油价格(美分/加仑,2000年价格),需求表(demand schedule),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与该物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种价格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张需求表来表示。,需求曲线,定义:用一条曲线来表示价格与需求之间的关系。需求量随物价的上升而下降。,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曲线是将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所有个人的需求量加总得

20、到的。,需求向下倾斜规律(law of downward-sloping demand),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同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购买者便会趋向于购买更少的数量。同理,当价格下降、其他条件不变时,需求量会增加。 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替代效应当一种物品价格上升时,消费者会用其他类似的物品来替代它。收入效应当价格上升时,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会相对减少。,计算机价格下降刺激计算机数量惊人地增长,计算机的产出(十亿美元,以1996年计),计算机的价格(1996=1),需求曲线背后的因素,给定某一价格,一系列因素均会影响需求量: 消费者的平均收入 市场规模 相关物品的价格 爱好和偏好 特殊因素,需

21、求的移动,当商品价格之外的因素变化引起购买数量发生变化时,我们称这种变化为需求变动。当所要购买的数量在每一个价格水平增加(或减少)时,我们说需求增加(或需求减少)。,如图所示:影响需求的因素发生变化时,汽车的需求就会受到影响。这里我们看到平均收入上升、人口规模扩大和汽油价格的降低对汽车需求的影响。我们将需求曲线的这种移动成为需求增加。,曲线的移动-需求的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当影响需求曲线的一种因素(消费者的平均收入、市场规模、 相关物品的价格、 爱好和偏好、 特殊因素)发生变化时,曲线移动。沿着曲线的移动-需求量的变化表现为在价格变化之后,需求量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移动到不同的点。 当其

22、他因素不变时,价格的变化,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体现为曲线上的点沿着曲线的移动。,区分沿着曲线的移动和曲线的移动,沿着曲线的变动需求量变化曲线的移动需求变化,供给表与供给曲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该商品的市场价格与生产者愿意生产和销售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供给表或供给曲线来表示。,玉米的供给表,玉米片的供给曲线,供给曲线背后的因素,生产成本(主要取决于投入品价格和技术进步) 相关物品的价格 政府政策 特殊因素,供给的移动,当物品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发生变动而引起供给数量发生变动时,我们称为供给的变动。,当商品价格之外的因素变化引起供给数量发生变化时,引起供给曲线的移动。 当价格变动,而其他因

23、素保持不变时,供给量会沿着供给曲线移动。,曲线的移动与沿着曲线移动的区别,第三节 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市场的均衡 (market equilibrium) :在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水平上,市场达到均衡。在均衡点上,价格既没有上升,也没有下降的趋势。 市场出清价格 (market-clearing price) :市场上,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均衡,数量(百万盒 / 年),价格 (美元 / 盒),供给或需求的移动对均衡的影响,供给移动,如果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初始价格水平上就会出现短缺,价格将会上升,直到愿意购买和出售的数量在新的均衡点E相等为止。,需求移动,需求曲线

24、向右移动会导致超额需求,随着均衡价格和数量向E 移动,价格将会上升。,曲线的移动与沿着曲线的移动,价 格,价 格,数 量,数 量,(a) 需求的移动,(b) 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移民对工资的影响,工资率,工资率,劳动量,劳动量,(a) 只考虑移民,(b) 移民到发展中的城市,S,S,S,S,E,E,D,D,通过价格进行分配,通过决定所有投入和产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市场将社会的稀缺品配置或配给到各种可能的用途中。即市场通过供求的相互作用进行了配给。这就是所谓的用钱包来配给(rationing by the purse) 。通过市场决定以下三个因素: 生产什么?由市场价格信号作出回答。 为谁生

25、产?钱包的力量决定了收入和消费的分配。 如何生产?生产的技术也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第四章 宏观经济学概述,发展经济的全部目的无非是为现在和将来提供物品或劳务。证明这一点的义务,我认为最好是永远交给那些宁肯少生产一些而不是多生产一点的人,那些宁肯让人力、机器或土地等生产要素闲置起来的人去承担。但令人吃惊的是,我们竟然能听到如此之多的为浪费辩解的理由,诸如担心通货膨胀抬头、国际收支逆差、预算收支失衡、国家债务过重以及对美元信心的丧失,等等。 詹姆斯.托宾 国民经济政策,本章结构,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宏观经济学的目标 高产出 低失业 稳定的价格 宏观经济学的工具 财政政策 货币政

26、策 总供给与总需求 宏观经济中的总供给和总需求 宏观经济史,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是将整个经济运行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的,所考察的是同时影响众多企业、消费者和工人的因素. 研究宏观经济学以两大核心命题为主要线索: (1)产出、就业和价格的短期波动,也即所谓的商业周期。 (2)产出和生活水平的长期变动趋势,也即所谓的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一、为什么产出和就业会不时地下降?怎样才能减少失业? 二、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控制它? 三、一国如何提高其经济增长率?,宏观经济学的目标和工具,经济成就统计,产出 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

27、mestic product, GDP) 指的是一国在1年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之和。衡量GDP的方法有两种:名义GDP,用实际市场价格衡量;实际GDP,按固定价格或不变价格来进行统计。 潜在GDP (potential GDP) 可以说是我们自己假设的指在保持价格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一国经济所能产生的最大产量。潜在产出有时也称作充分就业时的产出。,在商业周期中,实际GDP与潜在GDP往往会出现脱节。因为价格不稳定 衰退:实际产出连续1、2年下降,实际GDP与潜在GDP之间的缺口不大。 萧条:实际产出持续下降,实际GDP与潜在GDP的缺口巨大。,高就业,低失业 失业率(unemp

28、loyment rate)指的是没有被雇佣的劳动力的百分比。 劳动力包括所有就业人员和寻找工作的失业者,不包括那些没有工作但又未在寻找工作的人指那些自愿性的失业。 失业率变动与商业周期趋向一致;当产出下降时,对劳工的需求下降,失业率上升。,1929-1999年美国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实际GDP与潜在GDP,失业在衰退期上升,在扩张期下降,1929-1999年消费物价的通货膨胀,稳定的价格,消费者价格指数 (consumer price index) CPI指普通城市消费者在购买一组固定物品时的花费。是用来衡量总体价格水平的指标。 通货膨胀率 (rate of inflation) 表示价格水平

29、从一年到下一年的升降率。 当价格水平下降(即通货膨胀为负)时,就出现通货紧缩 (deflation) 价格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因为一个平稳运行的市场系统要求价格必须准确、便利地传递关于相对稀缺资源的信息,用CPI表示的通货膨胀率是:,小 结,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 1、高的且不断增长的国民产出水平(即实际GDP) 2、高就业、低失业 3、稳定或温和上升的价格水平,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政策工具是一种处于政府的控制之下,并能对一个或多个宏观经济目标施加影响的经济变量。也即,通过改变货币、财政或其他政策,政府能够避免经济周期中最坏的情况并提高潜在产出的增长率。,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之一,财政政策 (fisc

30、al policy) 是指税收和政府开支的使用。 一、政府开支: 1、政府购买,指的是政府在商品和劳务上的花费。 2、政府转移支付,以提高某些群体的收入。 二、税收: 影响人们的收入(增加或减少家庭可支配或可花费 的收入)。 影响商品价格和生产因素。,货币政策 (monetary policy):它是通过政府对国家的货币、信贷及银行体制的管理来实施的。 货币(money)是由各种交换手段或支付方式构成的。 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通过改变货币供给量,联邦储备能够影响许多的金融变量和经济变量,如利率、股价、房地产价格、汇率,等等。限制货币供给量会使利率上升、投资减少,进而会引起GDP下降和通货膨

31、胀降低。,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之二,一国政府拥有多种政策工具可用来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其中包括:,1、由政府支出和税收所组成的财政政策。政府支出会影响与私人消费相对的集体消费的规模。税收是对收入的扣除,它会降低私人支出并影响私人储蓄;另外它也会影响投资和潜在产出。2、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它影响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的变动使利率上升或下降,并影响商业投资、房地产及净出口等部门的支出水平。货币政策对实际GDP和潜在GDP都有重要的影响。,国际联系,没有一个国家是孤岛。所有国都会通过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等渠道来参与世界经济。各国对国际贸易都十分关注。 随着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政策制定者日益重视其国际经

32、济政策的制定。国际贸易本身不是目的,国家重视国际贸易是因为它关系到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个最终目标。国家所关心的问题是贸易政策和国际金融管理。,贸易政策由关税、配额和其它鼓励性或限制型的进出口法规等组成。国际金融管理,一国国际贸易受到汇率的影响,汇率是指本国货币用外国货币来表示的价格。作为货币政策的一部分,国家运用不同的制度来规范外汇市场。尤其对于开放经济的小国而言,管理汇率是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总供给与总需求,总供给AS(aggregate supply)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企业所愿生产和出售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 总供给取决于价格水平、经济的生产能力和成本水平。总需求AD(aggreg

33、ate demand)指的是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中各部门所愿意支出的总量。 总需求取决于价格水平、货币政策和其他因素。,货币,支出和税收,其他因素,就业与失业,外贸,总需求,总供给,产出实际GDP,价格水平和成本,潜在产出,资本劳动技术,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相互作用,价格与通货膨胀,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aggregate demand schedule)简称AD曲线。 它表示经济中所有的当事人实体(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外国人)在不同的价格水平(假定其他影响总需求的因素保持不变)上将要购买的数量。,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aggregate supply schedule)AS曲线表示

34、的是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假设其他影响总供给的因素保持不变)企业所愿意生产和出售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总供给曲线,关于AS和AD曲线的一个提醒,千万不要将宏观经济的AD曲线和AS曲线与微观经济的DD曲线和SS曲线相混淆。微观经济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DDSS指的是单个的商品的数量和价格,DDSS其前提是假定国民收入、其他商品的价格这类因素保持不变。而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则不同, ADAS它体现的是总产出水平和总价格水平的决定,ADAS其前提假定是货币供应量、财政政策以及资本存量这类因素维持不变。这两组曲线表面上相似,但它们所揭示的却是截然不同的经济现象。,宏观经济均衡,我们将AS和AD放在一起,

35、以便发现价格和产量的均衡值是如何达到的。 宏观经济均衡(macroeconomic equilibrium)是指总产量和总价格水平这样一种组合,此时,买者和卖者都不再愿意改变他们的购买量、销售量或价格水平。,宏观经济史:1900-1996年,大萧条 : 19世纪20、30年代 战时繁荣 :19世纪60年代 供给冲击和滞胀:20世纪70年代 货币紧缩:1979年 1982年 增长的世纪,如上图:在战争时期,国防开支的增加扩大了总支出,把总需求曲线由AD推移到AD,同时,均衡产量从E移到E。当产出的增加大大超过潜在产出能力时,价格水平就会从P急剧增加到P,战时通货膨胀也就随之而来。,如图:石油、商品或劳动成本迅速提高使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这就导致了滞胀,即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发。在AS-AD的分析框架下,高价格使AS曲线从AS上移到AS,均衡点从E点移到E点。价格上升的同时,产出从Q下降到Q。经济就经历了双重不良后果:低产出和高价格。相应地,有利的供给冲击则酿成了20世纪90年代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一个世纪以来,劳动、资本、效率的提高导致了经济潜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使总供给远远地向右移动。从长期来看,总供给是产出增长的主要的决定因素。,潜在产出的增长决定了长期经济绩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