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某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10629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4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某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深圳某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深圳某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深圳某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深圳某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圳某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某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规划.docx(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深圳市福田区循环经济近期发展规划(20072010年)(福田区五届政府十六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深圳市福田区发展循环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2007年6月目 录导 言1第一章 循环经济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2一、发展基础2二、面临的主要问题9三、发展环境11第二章 循环经济发展目标与策略14一、指导思想14二、基本原则14三、发展目标15四、发展策略16五、发展重点17第三章 循环经济发展重点与主要任务19一、以社区改造和产业园区提升为重点,优化循环经济布局19二、以产业结构调整和清洁生产为重点,提升产业生态化水平21三、以中水利用和建筑物节能降耗为重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4四、以废弃物处理为重点,打造资

2、源再生产业链条25五、以“绿色办公”为重点,构建环境友好型政府26六、以倡导绿色消费为重点,建设循环型社会27七、以区域水环境治理为重点,促进生态环境修复27第四章 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工程29一、产业园区生态升级工程29二、清洁生产推广工程30三、循环经济新型产业培育工程30四、宾馆酒店节能环保改造工程31五、绿色政府创建工程31六、生态社区建设工程31七、生态校园和环保教育基地建设工程31八、绿色建筑示范工程32九、区属市政公共设施生态改造工程32十、生态环境治理工程33第五章 循环经济发展政策与措施34一、实现法制化和标准化,提供有力支撑34二、完善组织体系,统筹推进循环经济发展35三、落实

3、发展规划,优化经济结构与布局36四、完善政策体系,加大循环经济扶持力度36五、完善技术体系,提高创新能力39六、加强宣传教育,促进公众参与39附件一:规划编制依据41附件二:福田区循环经济重点示范项目一览表43导 言“十一五”时期是福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福田、效益福田、生态福田”的关键时期,是为建设国际化城区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循环经济发展全面升级的关键时期。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对于贯彻落实深圳市关于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决定文件精神,加快自主创新和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推进“1+3”辖区经济架

4、构建设,促进“环境立区”发展战略的实施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福田作为深圳市的中心城区和行政、文化、信息、国际展览、商务中心,所面临的土地、资源、人口、环境“四个难以为继”的压力尤为突出。为了破解紧约束条件的困境,我区“十五”期间积极探索经济增长新模式,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起步早、措施实、成效大,高效低耗的总部经济日益成为辖区循环经济的最大亮点。“十一五”期间,福田迫切需要通过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福田区循环经济近期发展规划,是在充分了解全区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编制,针

5、对存在的问题,结合所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根据深圳市循环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精神,科学地提出我区20072010年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战略、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坚持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相衔接,实现宏观指导性与可操作性、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进一步体现科学发展观,确保我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市各区的前列。第一章 循环经济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一、发展基础(一)循环经济产业格局初显辖区经济增长总量和质量稳步提高。“十五”期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4%,2005年达1027.2亿元。2006年全区生产总值进一步增长到1123.61亿元,同比增长10.4%;每平

6、方公里土地GDP产出达14.4亿元,增长10.4%,为全市平均水平的4.9倍;每平方公里土地税收达2.7亿元,同比增长11.9%,约为全市平均水平的3.8倍;万元GDP建设用地4.77平方米,同比下降了10.4%,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38.5%;经济“高产田”优势凸现,循环型经济形态轮廓初显。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0.02:35.13:64.85调整为2006年0.01:29.88:70.11,第三产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总部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辖区“1+3”经济架构初具雏形。“总部经济”加速聚集。2006年,在福田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增

7、加了15家,总数达到70家,占全市一半以上;在CBD设立区域总部的跨国公司、大型企业集团及金融机构已达139家,总部经济全年实现增加值340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3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辖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从“九五”末期的282.68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845.01亿元,年均增长24.48%;2006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1027.66亿元,比上年增长13.3%,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新增56家,总数达397家,占全市26.4%。现代服务业迅速扩张。2006年我区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63.93亿元,增长13%,占地区生产总值41.3%,其中金融业、房地产业和租赁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占现代

8、服务业的43.9%、23.7%和10.8%。金融业加快向CBD聚集,2006年新增金融机构20家,全年金融业增加值达203.88亿元,占全市比重高达54.2%。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大批文化产业龙头企业聚集福田,2006年底,在我区登记注册的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共4722家,从业人员达11.21万人;实现营业收入362.85亿元,同比增长19.7%;实现增加值54.74亿元,同比增长19.6%,占全区生产总值的5.6%。(二)产业生态化初见成效1、循环经济相关行业呈快速发展趋势辖区循环经济相关行业涉及照明、空调、供热、电机等大负荷用电设备的节能改造,太阳能、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以及污染

9、及废弃物处理与回收利用等领域,逐步形成了一批以东江环保、嘉达化工、安托山、华夏强汀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企业分布在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各个产业环节,成长性较高,市场前景较好。循环经济类企业以民营科技型企业为主,其中大部分研发、生产及服务型企业被认定为市高新科技企业,研发人员、高素质人才占比高,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有些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在辖区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各孵化基地在孵企业中,直接涉及到循环经济的企业达16家,占总数的12.1%,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中,直接涉及循环经济的有46家,占总数的12.3%。据区科技局提供统计资料2、企业清洁生产成效突出我区大力推进清洁生产

10、工作,鼓励和协助企业参加“鹏城减废行动”,加强对辖区企业清洁生产的指导和协调,引导企业改进生产工艺,严格按照国家环保标准安全处置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生产,降低单位产值的能耗、物耗和平均排污量,达到“减污、增效、节能、降耗”的目的,逐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使污染防治从单纯的末端治理逐步走向生产的全过程控制。辖区企业也积极开展清洁、节能生产工作。自2005年起,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实施了中低费清洁生产方案,通过推进清洁生产和节能改造工作,企业效益普遍得到提高。2005年我区工业综合效益指数为224.5%,高于全市工业综合效益指数172.5%,

11、居全市各区首位。3、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起步良好以推广清洁生产为切入点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2004年起先后在梅林越华、多丽工业区等52家企业中开展清洁生产试点工作,工业区内生产型企业100%经过环保审批并做到持证排污,并签订了持续推进清洁生产、资源节约、减少污染的清洁生产承诺书,其中12家企业改进了落后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强化节能、节水、节材和污染预防;2005年完成了天安、泰然工业区中低费清洁生产方案的推广工作,并进一步实施中高费清洁生产方案,逐步增强产业链条的完备化、高端化,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园区产业生态化建设步伐;在保税区管理局鼓励、协助下,福田保税区内驻区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也

12、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在环境保护、节能降耗方面初见成效。(三)资源利用效率提升1、资源消耗比率稳步下降2006年我区万元GDP电耗为485千瓦时, 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 比上年下降2.0%;万元GDP水耗为17.22吨,较上年下降9.1%;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产值综合能耗为0.55吨标准煤/万元,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10%,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万元GDP能耗(2005年)为0.54吨标准煤,下降1.8%,低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还低。2、“绿色旅游饭店”引领第三产业资源节约我区率先开展创建“绿色旅游饭店”活动,2006年底,已有25家宾馆酒店通过国家旅游行业绿色旅

13、游饭店标准,完成第一阶段创建30家“绿色旅游饭店”目标的83.3%。旅游行业“绿色旅游饭店”活动对第三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示范效应。与此同时,积极贯彻实施深圳市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维护暂行规定,积极引导辖区商业企业实施空调系统的技术改造,广泛推广使用环保冷媒,减少或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降低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经营成本。3、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通过对老工业区改造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破解我区土地难以为继的难题。针对各个老工业区的不同现状,初步制定了多样化的园区改造和产业置换规划,沙尾工业区改造成“世纪工艺品文化交易广场”、田面工业区改造成“创意设计产业园”,上沙科技

14、园区改造、泰然天安科技园区资源整合等重点项目已稳步推进,皇冠工业小区扩建、八卦岭工业特色园区建设、燃机电站旧址和多丽工业区改扩建等工作进入了前期调研阶段。(四)资源再生效益显现1、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成绩显著“十五”期间,虽然辖区工业企业排放的工业固体废物从2001年的12133吨上升到2005年的107400万吨,但对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能力也相应提高,20012005年,工业固体废物处理量从4895万吨上升到30100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也从7238万吨上升到77300万吨,增加了10倍(见表1)。2006年工业企业重复用水率达78.8%。表1 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名称单位2

15、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吨121331892618451101345107400工业固体废物处理量吨489511692109022553130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吨7238723475487578977300注:资料来源于福田统计年鉴(2005)2、基本实现餐饮业潲水油的有效回收利用2002年开始,择优选取专业公司专门从事潲水油收集业务;制定监督管理制度,对回收再利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加大执法部门打击违法提炼使用潲水油行为的力度,进一步规范了潲水油回收和再利用市场。目前,全区潲水油回收率达到90%以上,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生活垃圾

16、处理系统不断完善近年来,辖区生活垃圾产生量虽然不断上升,但垃圾的清运处理能力也显著增强。2006年全区生活垃圾产生量达100.25万吨,生活垃圾资源化率达16%,生活垃圾清运处理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20012006年,我区16座环保型公厕及垃圾转运站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占规划总数的36%。(五)生态城区建设取得突破1、居民小区建设卓有成效加大辖区城中村改造力度,有效改善辖区人居环境。从2003年始,区政府投资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城中村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至2006年累计下达补贴资金1.47亿元,带动股份公司投资超过2.28亿元,建成了50个市政基础和公共配套设施项目。辖

17、区内111家单位和小区建成“园林式、花园式”单位和小区,创建市容环卫标兵(达标)社区87个,占全区社区的95%,标兵(达标)村10个,占全区城中村的76%,15个城中村实现了环卫专业化管理。2、生活环境质量得到提高辖区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绿化与公园的面积不断增加,较好地满足居民的生活和工作需要,顺利通过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达标检查和“国家卫生城市”复查。20012006年全区绿化覆盖率从41.91%上升到43.7%,城市绿化面积从4220公顷增加到4381公顷,公园数量从17座增加到54座(见表2)。2006年,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5.1平方米;发动各个住宅区搞好绿化美化工作,居

18、住区绿地总面积173.62公顷,全区屋顶绿化面积达33.8万平方米。表2 福田区园林绿化情况表项目单位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公顷32713259329232933332333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9141.7542.1842.1842.2743.7园林绿化面积公顷422042234229422942694381其中:公共绿地面积公顷949949953953966967公园面积公顷1150115012761276866890公园数量座171719194854注:资料来源于福田区统计年鉴(2005);公园数量和公园面积从2005年起根据航

19、拍资料重新进行了调整。3、生态社区建设率先突破我区生态社区建设成效显著、亮点突出。梅林一村荣获“国际最适宜人居社区”银奖和“最佳健康生活方式奖”第一名。下沙生态社区建设已完成新型太阳能路灯安装、节水节能环保公厕建设、污水截流等工程项目,总投资达8244万元,绿化面积达8万平方米,2005年正式被命名为广东省第一个“生态示范社区”,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生态社区建设的标杆和深圳红树林的环境友好型邻居。2006年在全区分步推广下沙生态示范社区建设经验,重点抓好太阳能推广利用工作,分两批在区属7个住宅区和15个“城中村”的道路、广场安装了太阳能照明灯。(六)环境治理扎实推进1、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近

20、年来我区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成效显著。2006年,全区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为99.48%,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26.3%;工业废气排放量基本达标,对辖区大气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API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为94.5%。2、水环境治理初见成效近年来,区政府加大生态恢复和环境治理,着重加强水环境治理工作,狠抓水环境治理重点工程建设,辖区水环境质量明显改观。辖区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进展顺利。2005年全面完成辖区新洲河、福田河、皇岗河、凤塘河截污工程,2006年完成凤塘河、皇岗河清淤工程,有效消除了河流内源污染,减少了污染排放量,提高了河道防

21、洪能力,改善了河流水质和红树林的生态环境,基本实现河水不黑不臭的目标。目前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由截污和清淤阶段转入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阶段,并着手开展河流生态修复工作,近期重点进行凤塘河口红树林生态修复示范区工程。辖区内城中村和区属住宅小区水环境整治工程全面推进。城中村水环境整治工程近期重点解决污水无序排放问题,杜绝直排河道现象,最终彻底实现雨污分流。上沙、下沙、沙嘴、下梅林村等四个“城中村”水环境治理工程已完成70;水围、石厦、沙尾、新洲、上步、岗厦村楼园片区等六个“城中村”已基本完成前期工作,其余五个已完成先期整治。全海花园、福田花园、新洲花园、绿洲花园、富荔花园等5个区属住宅小区的水环境综合

22、治理工作已全面完成。(七)绿色政府逐步构建1、绿色采购稳步推进构建绿色采购制度,着手编制绿色产品和政府绿色采购目录,在招投标中对纳入绿色采购目录的产品给予优惠政策。鼓励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供应商参与项目的投标竞争;建立网上政府采购系统工程,实现了政府采购的无纸化办公,简化流程、节约成本;在招标文件中为纳入绿色采购目录的产品设置优先条款,体现政府采购中倡导循环经济的导向;相关项目在评分标准与评分细则中侧重循环经济要求。2、大力倡导绿色办公出台了福田区机关绿色办公暂行规定,作为创建文明机关的重要内容。提出节约办公用纸、一般不使用一次性纸杯,提倡使用节能办公用品;成立了“绿色办公督导组”,巡查空调温度

23、、水电设备等有无浪费现象;加强公务车辆管理,降低油耗,在每年 “深圳绿色行动日”,要求机关工作人员步行或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上班;开展机关节约减废行动,尽量节约一张纸、一支笔、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粮食、一次性纸杯等,减少电脑、空调电能损耗。3、电子政务进展顺利在全区范围内推广“电子政务”、无纸化办公取得重大进展。2003年在全市率先建设“协同办公系统平台”,为网络化办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目前已经完成二期建设,覆盖单位共40家,近期将覆盖全区各部委办局;2004年正式启用会议智能系统,在全市率先实现会议无纸化;率先在区政府网站开设“网上咨询”功能,保证对群众的咨询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答复,回复率达10

24、0%。2005年 “福田政府在线”网站荣获“全市电子政府网站评估”第三名,获得全国县(区)级优秀政府门户综合应用示范单位的荣誉。4、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教育,循环经济教育“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等系列活动取得很好的社会效应。发出“三大”倡议,教育辖区民众充分认识大气污染危害,培养节约能源意识、环保意识。在青少年中开展循环经济知识教育活动,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提高青少年环境保护和节能意识。开展有针对性的循环经济知识培训,定期对辖区企业进行清洁生产、节能降耗等知识的培训工作。(八)体制环境初步形成1、国家及地方法规初步健全国家已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深圳市也率先颁布了深圳市经济特区循环经济促进条例、深圳市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深圳市经济特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等,政策法规体系为福田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有力保障。2、辖区循环经济发展配套政策相继出台我区出台了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工作方案及关于发展循环经济资金扶持暂行办法等“1+5”配套文件,措施、责任、人员、资金基本到位;同时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整合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民营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三项经费、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扶持产业技术进步资金等五项政府扶持资金向循环经济重点倾斜,资金总规模超过2亿元,2006年以各种形式资助的循环经济型企业和项目累计达2

26、077万元;在福田区委区政府关于营造自主创新环境、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区的决定中,将循环经济纳入重点发展的自主创新型产业,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力度。二、面临的主要问题(一)人口、资源逆向互动,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1、人口压力大。2006年末,我区常住人口达11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比上年增长3.3%,人口密度达到15256人/平方公里,是全市平均水平的3.5倍。随着人口持续增加,对水、能源的消费量和土地占用量不断加大。2、发展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匮乏。目前我区可用土地资源已不足10平方公里,且多为分散地块,既无法承接超大项目的落户,也无法满足驻区企业的扩张需求。同时,水资源、电力、燃油能源供应

27、趋紧,生产要素成本不断增加,制约福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3、经济发展的资源利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单位产值能耗虽然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但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35倍,差距仍然较大。(二)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突出1、空气质量有待改善。近年来,尽管我区空气优良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是下降趋势十分明显,2004年仅为87.7%;二氧化硫浓度保持平稳并处于低位,从2001年的0.015mg/m3,上升到2005年的0.022 mg/m3,呈上升趋势;二氧化氮的浓度也呈上升趋势,2004年已接近国家二级标准的限值;空气中可吸入颗粒浓度虽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但上升态势明显。同时,受区域污染影响,酸雨频率上升、酸性加重。

28、(见图1)毫克/立方米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80828486889092949698100102%可吸入颗粒浓度二氧化硫浓度二氧化氮浓度空气质量优良率图1 福田区空气质量与污染物浓度变化曲线2、水环境污染不容乐观。饮用水源梅林水库水质保持稳定,基本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标准。但是河流污染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深圳河福田段、福田河、新洲河受到生活污水的污染,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粪大肠菌群等指标超标,水质劣于国家类标准。(见图2)图2 福田河、新洲河污染

29、综合指数历年变化(三)政策环境建设亟待加强1、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还在制定和完善之中,深圳市相关法律法规实施后,配套办法未及时出台,使实际工作存在操作困难。2、尚未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我区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扶持措施,但具体实施细则还不完善,扶持手段不够具体,可操作性不强,对调动企业参与循环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不利。3、推动循环经济工作的约束激励机制还有待加强。目前,我区缺乏较完善的循环经济考核体系,未将循环经济推进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系统中,没有建立相应的行政责任追究机制。 (四)生态产业园区基础薄1、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效果不明显、工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讯及

30、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业间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尚未形成,2006年工业企业“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率仅0.4%,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仅26.3%,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仍需加强。2、工业企业生态修复指数2006年仅为0.07%,仍处于较低水平,工业企业对污染修复的投入仍需加强引导。3、工业园区的生态建设推进较慢。目前以促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为主,资源、能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工作正在起步,按照产业积聚、发展生态工业要求的生态产业园区还没有形成。(五)社会循环经济意识、理念不到位1、人们循环经济意识有待加强,公众没有把循环经济理念“内化”,再“外化”成自觉行为和习惯,特别需要在生态环保和生活

31、消费方面加以引导。2、企业还存在资源浪费,生产废物、废气、废水排放尚未达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回收和利用程度低等问题。3、政府的执法和宣传力度仍不够大,“三废”排放的监管、控制工作还有待加强。三、发展环境(一)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中后期,都曾经面临过经济增长引发的资源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生态受到破坏等情形。发达国家(如欧盟、日本等)从解决消费领域的废弃物问题入手,向生产领域延伸,产生了以提高生态效率和废物的减量化、再利用及再循环为核心的循环经济理念与实践,并取得巨大成效,以资源节约、实现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模式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32、并纷纷采取相应的举措以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一方面形成了我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外在动力,另一方面也为我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有益的借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和循环经济实践的深入开展,出现了大量涉及到贸易领域的国际环保条约。据统计,国际多边环境条约和协定中含有贸易条款的多达17个,而欧盟新公布两项环保指令(WEEE和ROHS)要求,在欧盟市场上流通的电子电器设备的生产商必须承担回收废旧产品并支付相关费用的责任。加入WTO后,这些环保法规和标准将形成我国对外出口的环保壁垒,对福田的外向型经济产生较大影响。(二)国家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我国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贫乏,人均土

33、地占有量和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和1/4,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日益严重,全国有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1/3的国土被酸雨覆盖,3亿农民喝不到干净的水,4亿城市人呼吸不到清新空气,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我国占了16个,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约占GDP的10%。为改变这种高耗能、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我国已开始探索经济增长模式的真转真变,走“高效低耗”的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34、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我国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集约用地、大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等工作目标。由此可见,“循环经济”已经融入中国主流经济概念当中,将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三)发展循环经济成为深圳实现新时期城市发展目标的战略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为全国提供了一个速度发展模式。但深圳地域狭小,自然资源匮乏,随着经济总量和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面临着土地、资源、人口、环境 “四个难以为继”的制约。为

35、此,深圳把循环经济作为未来发展的最大动力和优势所在,先后实行深圳经济特区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和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为循环经济全面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此外,还正式推出“效益深圳”统计指标体系和循环经济综合指标体系,发布深圳市循环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以发展理念、法制、政策、体制机制、产业和文化等“六大创新”为方针,以“三个舍得”的气魄,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和自主创新两大战略,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四)福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实现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变我区作为深圳市的中心城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辖区税收等已经处于各区的前列,同时更日益承受着土地、资源、人口、环境

36、的压力。近年来,面对发展空间更加有限,资源、环境问题更加突出的实际情况,我区提出“环境立区”战略,牢固树立起“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把环境建设作为我区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点。运用全新的环境资源观统领全区上下的思想,全力抓好环境优化和环境创新工作,拓展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二章 循环经济发展目标与策略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科学发展观要求,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各项方针政策,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大力实施“环境立区”战略,全面建设“和谐福田、效益福田、生态福田”。以企业为循环经

37、济生产方式的主体,建立高效管理、科学组织、循环利用的生产体系;以社区为绿色消费方式的主体,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人居环境;以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主线,构建“1+3”经济结构,推动产业高端发展,形成中心城区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以标准化、法制化为保障,提供循环经济理念实施的有力支撑;以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为切入点,形成政府推动、市场驱动、社会联动的循环经济新局面。二、基本原则(一)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减量化(Reducing)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Reusing)旨在延长产品和服务的寿命,而资源化或再循环(Recycling)则通过废

38、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贯彻“3R原则”要做到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并重,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减轻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二)坚持统筹规划、分层推进的原则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区的长远战略目标出发,把发展循环经济与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调整、环境保护、城区建设等有机结合,提出循环经济的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从企业、园区、城区三个层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三)坚持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拟订可实施的分阶段方案,找准近期实施的着力点。优先抓好影响全局的重点项目、示范企业、示范园区、示范社区的建设,

39、着力抓好循环经济配套政策的落实,力争在短期内取得显著成效,并总结经验及时推广。(四)坚持政府推动、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政府通过积极推动和正确引导,大力扶持循环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工作环境,发挥循环经济骨干企业的示范效应,增强市场综合竞争力,带动和激发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和实施。三、发展目标(一)规划目标2010年,初步确立我区循环经济发展运行机制和支撑体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使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步入资源利用节约化、生态环境无害化的轨道,成为深圳循环经济先行区。初步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确立面向企业、园区、社会的循环经济指标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初步建立由政府、社会中介组

40、织、企业组成的循环经济运行和监管体系,创新以企业为主体的循环经济技术体系,规范、完善社会公众支持体系以及循环经济预警管理信息系统。逐步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加大产业结构优化与布局调整,形成“1+3”循环经济产业格局,产业园区的生态化升级建设和辖区企业的生态化改造初见成效,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大幅度提高。初步建成循环型社会。建立健全废物回收与再生利用系统、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与处理系统、节水节能系统,建成循环经济特征突出的经济社会体系,基本完成生态社区的规划、建设和改造,提高公众建设循环经济社会的认知度,营造人人参与的社会氛围。到2010年,辖区循环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如下(见表3):表3 福田区循环经济发

41、展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要素序号指标单位2005年2006年2010年备注经济发展1绿色GDP增长速度%-2人均GDP美元/人111531188214900年均增长6%2地均税收集约度亿元/平方公里2.412.704.34年均增长15.8%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67.6070.1172.004万元GDP电耗千瓦时/万元495485-13%较2005年累计下降5万元GDP水耗吨/万元15.7017.22-10%较2005年累计下降6万元GDP建设用地平方米/万元5.014.774较2005年累计下降20%7人均年生活用水量%-20%较2005年累计下降8人均年生活用电量%-20%较2005年累

42、计下降循环利用9生活垃圾资源化率%-1645*1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10010011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69.3*-75*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0.55-13%较2005年累计下降13工业企业重复用水率%80.378.880*14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99.7799.48991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727075216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9517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9818可再生能源使用率%-3生态建设19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2.26-320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95.394.59021绿化覆盖率%42.243.74522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7

43、1.4-70社会生活23生态社区数个11152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人14.915.11625绿色采购占政府采购比重%-50注:指标体系根据现有规划的指标选取,主要来自深圳市循环经济“十一五”规划、福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福田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十一五”规划;标*数据为引用深圳市循环经济“十一五”规划;2006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2005年底汇率计算。(二)远期目标到2020年,循环经济发展各项指标位于全市前列,辖区居民和企业的生态、环保意识全面提升,城区生态文化体系得以确立,经济、社会和生态建设实现良性循环,基本建成生态景观优美、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

44、现代化、国际化、循环型生态城区。四、发展策略(一)在整体推进上坚持“政府引导”原则政府通过建立和完善扶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引导企业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重点支持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政府作为重要的消费群体,在政府采购和消费中,带头做好创建绿色政府的表率作用,引导社会绿色消费。创新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将循环经济发展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和考核体系中,全面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二)在经济发展上选择“高效低耗”模式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是切实转变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低利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再利用为核心,全面推进“环境立区”战略,对产

45、业结构进行生态化调整与优化,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降低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原材料的投入。(三)在产业规划上实施“效益优先”策略以加强环境建设为中心,以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主线,进一步丰富和提升 “1+3”经济架构的层次和内涵。加强总部经济的集聚力和辐射力,健全扶持总部经济发展壮大的配套政策和措施,构建企业核心管理、人才、资金、技术集聚的总部基地;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创新能力较强的高新技术企业群;巩固发展商贸流通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我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重点发展文化产业,继续加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的扶持力度,做大做强创意设计、传媒、印刷、动漫、艺术培训等优势文化产业。(四)在重点项目实施上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强化政府投资的引导和推动作用,着力培植一批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加快制订管理服务标准和行业技术规范,优化产业布局,升级产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通过项目示范和辐射作用,逐步推进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建设,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在紧约束条件下实现辖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五)在思想观念上做足“循环文化”文章在全区广泛开展循环经济宣传、教育和培训,大力提倡和推动以“绿色消费”为核心的循环经济文化,使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引导公众转变观念,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