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解析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解析课件.pptx(1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教学目标:,分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社会领域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相关问题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组织指导,幼儿教育的又一个里程碑!,1981年10月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2001年7月2日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12年10月15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纲要和指南之间的关系,关系纲要是指南制定的指针指南是实现纲要的桥梁两者具有共同的教育观、儿童观和发展观以儿童为本注重游戏的作用和经验的价值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性,指南的核心理念,以儿童为本终身教育家园共育游戏为主,指南制定的目的,从保护儿童权利出发,强调教育的平等,帮助所
2、有的儿童科学、全面地做好入学准备;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幼儿园教育机构的质量;帮助家长形成科学的育儿观念和养育行为;增进全社会对儿童发展的准确认识;深入贯彻落实幼儿教育纲要,指南的主体部分:五大领域,分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社会领域,一、社会领域对幼儿的发展价值二、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三、幼儿社会领域学习的特点与指导要点四、社会领域教育要特别注意的事项,社会领域,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 人际交往 和 社会适应 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社会领域对幼儿的发展价值,幼儿社会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实质在于促进
3、儿童社会化,并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社会性与个性。社会化?社会化是社会性不断发展并奠定健康个性的基础。社会性?指个体在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的社会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特征。,幼儿阶段是人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幼儿学习怎样与人相处,怎样看待自己,怎样对待别人;逐步认识周围的社会环境,内化社会行为规范;逐步形成对所在所在群体及其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的目标,人际交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认识自我,教师和同伴,各种社会机构、各种职业的人,家庭成员及其关系,目标一:愿意与人交往,目标二:能与同伴友好相处,目标三:具
4、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目标四:关心尊重他人,社会适应,目标一: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目标二: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目标三:具有初步的归属感,案例分享与讨论,社会领域目标与幼儿典型性行为的关系,案例:玩拼图 区角活动时,超超、成成和雯雯都选择拼图,成成和雯雯合作玩蘑菇拼图,超超则独自玩耍。成成和雯雯拼得很快,拼好后,跑来看超超,雯雯问:“你拼的是什么?”超超低头没有理会。雯雯接着说:“你拼的和我们拼的不一样。”超超仍低头不语。成成用手动了动拼图,拼图因此挪动了位置。超超马上一脸不高兴,把拼图重重扔在地上,一边踢脚蹬腿,一边高声哭喊着:“都是你动动坏了,你动的.!”,例如:某老师的案例分析是: 超
5、超在这次交往中很被动,不仅不理会小朋友的主动交流,而且还不满他们动拼图的行为,出现破坏性行为(摔东西)、踢脚蹬腿的行为、高声哭的情绪以及埋怨的语言。超超的表现说明他没有或不愿意理解他人的交往意愿(主动找自己说话);没有理解他人的行为(只是不小心弄乱,不是故意的);遇到问题,不能较好管理自己的情绪,反应过激;交往语言欠缺,没有使用语言与同伴沟通,以表达自己的想法。,案例:小班,案例:大班,指南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内容大致包括:,交往态度和交往技能对自我和对他人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对群体、群体生活的感受、态度和行为几个方面。核心价值:在于引导幼儿学会共同生活,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促进其“社会性不断完
6、善和奠定健全人格基础”。,幼儿社会领域学习的特点与指导要点,(一)幼儿社会学习的特点1模仿2同化3强化4体验,(二)幼儿社会学习的指导特点1社会领域是一个综合的学习领域 要融合在各种学习活动中 渗透一日生活各个环节2 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通过环境和自身的言行3 教师和家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影响源 父母的言行4幼儿社会性培养需要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保持一致,密切配合,社会领域教育要特别注意的事项,1、注重活动中的体验,避免简单的说教2、理解社会学习的渗透性、综合性,避免单一的“社会课”3、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目标,避免突出一个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4、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目标,充分理解和注意学习的累
7、积效应5、杜绝虚假,提倡真诚的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相关问题,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价值?2、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3、大众媒体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哪些影响?4、晨间接待应该注意哪些问题?5、午睡环节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1.促进学前儿童积极社会化,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自然人社会人 不断内化个人品格和行为),2.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为儿童的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A促进儿童身体的发展B促进儿童心智的发展C培养儿童乐观自信的性格D促进幼儿良好的人际关系E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是非观念,发展规则意识,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能力F对幼儿其他领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一、影响幼
8、儿社会性发展的因素,(一)家庭(二)幼儿园 (三)幼儿自身,家庭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因素,1.家庭结构 核心家庭 已形成亲密情感 交往单一 不利于交往能力提高 主干家庭 利于学会与长辈相处 但家长间易冲突影响成长 特殊家庭 主要单亲和离异家庭 特殊现象:留守儿童、隔代教养,独生子女的社会性发展的特点,1 幼儿的社会知识面拓宽 知识量偏多2 自我意识不断的上升 更追求民主和平等3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低(父母包办)4 同伴间交往能力降低,解决冲突的能力较低,家庭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因素,2. 家庭生活背景 (1)农村与城市的区别 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具体情况看展社会性教育 (2)家庭文化氛围 言传身教
9、潜移默化 模仿 同化,家庭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因素,3.家庭关系,(1)夫妻关系 夫妻和睦利于幼儿安全感的形成(2)亲子关系 亲子依恋缺失不利于又问安全感形成(3)祖孙关系祖辈的文化程度和教养方式影响幼儿成长(4)同胞关系同胞间的示范模仿,爱护和尊重,教育与游戏的关系,4 家长的教养观念主要包括:教养态度、教养方式、教养行为、对子女的期望家长的教养方式:民主型 善交际 独立性强 自尊心 自信心发展较好专制型 易顺从 自卑 压抑 优柔寡断 退缩言行不一 溺爱型 易依赖 胆小 自私 任性 意志弱 人际不佳 忽视型 独立性自主性强,易出现两种情况,对家长的启示:,1 应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更新教养观
10、念,向民主性教养方式发展。2 父母双方教养方式要一致,方法要统一。即使有意见不合的时候也要避开幼儿。3.注意家园沟通,保持父母的教养观念,要与幼儿园的教育一致,幼儿园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1 物质环境幼儿园建筑风格 活泼 梦幻 颜色鲜艳空间布置 井井有条 易培养幼儿的秩序感,幼儿园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2.心理环境幼儿园的人际关系以及带来的心理氛围 师幼互动 同伴交往,幼儿园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师幼互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增强幼儿的安全感、自信心及探索精神 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 加快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利于幼儿自我概念 自我评价的发展,幼儿园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
11、性发展的影响有助于摆脱自我中心性 逐渐换位思考,克服自私任性有助于幼儿认识到自我的价值 交往合作交流中得到满足有助于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 对他人行为或情感的理解和认识,幼儿自身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1幼儿自身的气质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2自我意识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3 性格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幼儿自身的气质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1对幼儿身体发育的影响 难抚养幼儿和易抚养幼儿 2对认知的影响 多血质和胆汁质解题速度、灵活性强 情绪情感的感受性强,但是抑制力和控制力较弱 3对幼儿性别角色的影响 幼儿2岁左右初步形成性别角色的知识 男孩的性别角色知识发展高于女孩,自我意识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幼儿
12、社会性发展在自我意识的表现主要表现在“独立”和“自尊心”上。当出现“我”,开始要求“我自己来”,出现“我”的意识时,自尊心明显发展,追求人际关系中的地位。,性格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性格易沿着最初的倾向发展起来 性格:内向、外向 顺从、任性 比较顺从的幼儿易遵照成人的嘱咐和集体的规则,以后仍稳定,能与人和睦相处守纪律 比较任性的幼儿,处处要求别人顺从自己的意愿,如果成人迁就他,似乎事情易顺利。否则会有麻烦和不愉快的情绪。,一日生活中的社会教育,授课教师:王馨桐,幼儿园中的社会教育活动 日常生活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正规的(专门的)社会性教育活动 节日文化教育活动 幼儿园其他领域随机渗透的
13、社会性教育 区域活动和游戏活动补充和延伸的社会性教育,入 园,盥 洗,进餐,教学活动,盥 洗 喝水,游戏活动,盥 洗 喝水,进餐,盥 洗 喝水,午 睡,盥 洗 喝水,户外活动,盥 洗 喝水,餐 点,区域活动,离园前准备,离 园,7:30-8:00 入园、自选游戏活动 8:00-8:30 餐前盥洗、早餐 8:30-8:45 室内自由自选(区域)活动 8:45-9:00 早操、户外游戏 9:00-10:00 教育活动、喝水 10:00-11:00 户外活动 11:00-11:20 室内自由自选(区域)活动、喝水 11:20-11:30 餐前准备盥洗、如厕 11:30-12:00 午餐、散步 12:
14、00-14:30 午睡,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时间表,14:30-15:00起床、入厕、盥洗、喝水15:00-15:30特色教学活动15:30-16:00吃午点、休息16:00-16:40户外游戏16:40-16:50休息、喝水、入厕16:50-17:00离园前的准备工作17:00-17:30离园,晨间接待,入园 离园,晨间接待内容:热情接待、礼貌用语(三个一:微笑、问候、拥抱)和家长进行简单的交流,指导幼儿将自己的物品放在指定地方。认真做好晨间检查及检查健康卡(危险品、零食、情绪)。指导家长做服药登记,按时服药。指导值日生工作(中班 大班)。指导幼儿进行自选游戏活动。记录幼儿出勤。培养幼儿生活自理
15、能力。(脱衣服并叠放整理,换鞋)检查健康卡及回收,督促保育员送回医务室,衣着整洁,愉快入园。(积极情绪)有礼貌和家长告别。(行为礼貌)进班后将自己的衣帽放于指定的位置,双手轻拿轻放小椅子。(自立)积极投入晨间活动,能根据兴趣选择晨间活动材料,遵守活动的规则。(活动规则),可能发生的问题1.幼儿进入班级之前发生了擦伤、磕碰、生病等情况。2.幼儿将容易发生危险的物品带入班级(如:豆粒、玻璃球、易碎的小玩具、瓜子)。3.自选游戏中出现打闹,解决的策略1.教师在幼儿入园时,要观察幼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了解,以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2.教师观察幼儿的衣服兜,将物品拿出,给与保存。(抚摸的方式) 3.与家
16、长沟通的时候,要关注游戏中的幼儿。,午 睡,午睡内容:1.指导帮助幼儿正确穿脱衣物,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2.创设安静的睡眠环境,安抚幼儿尽快入睡。3.认真观察照顾每位幼儿睡眠,纠正不正确的睡姿。4.每半小时巡视全班幼儿午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医务室联系处置。5.教师轻声唤醒幼儿,做起床操后,幼儿安静起床。6.指导、帮助幼儿穿好衣物、鞋子。(中大班幼儿协助保育员整理床铺 )中班幼儿下学期开始学习整理床铺、叠被子。7.统一起床、统一叠被、上铺先下来,最后统一走出教室。8.上铺幼儿在上下床及在床上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应全程监护。,午睡易发生问题:1.床上互相打闹,易磕碰;2.带细小物品上床(如:豆子
17、、扣子等放入口鼻耳中,发生危险);3.下床动作过快,易摔伤;4.突发疾病(如:高烧、抽搐、出鼻血、咳嗽痰多易窒息),午睡问题解决策略:1. 提醒幼儿安静进入寝室,不打闹。2. 认真检查每位幼儿,不带细小物品上床。3. 每半小时巡视全班幼儿午睡情况,及时发现突发疾病与医务室联系处置。4 睡醒时,要留有让幼儿逐渐清醒的时间,避免下床动作过快,易摔伤。,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组织指导,关于节日类活动如何设计?关于规范类活动如何设计?关于参观计划如何进行设计?,幼儿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 一份教案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前的准备、活动过程和活动延伸。(一)活动名称 即某一次具体活动的名字
18、。在活动名称后,一定要写清该活动属于哪个年龄段。(二)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进行社会教育活动预期的结果,也就是这一次社会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设计活动目标所应该注意的问题:1、目标表述的角度应该要一致,要不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要不从幼儿的角度出发。2、目标设计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3、目标设计要具体,有可操作性4、目标表述要精简,(三)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活动场地的选择与布置、教具的选用和制作、有关设备器材的种类和数量及人员配备等) 例如:亲子游戏“小刺猬摘果”的物质准备有:用绒线做成的兜兜和塑料篮子各7-8个,碎布屑若干、碎海棉若干,录音机和磁带。 精神准备(幼儿参与该活动需要具有知识经验和体
19、验) 例如:我的妈妈真辛苦活动的精神准备:开展活动之前,请幼儿在家观察妈妈劳动的情形,如有可能,可请家长带孩子参观自己的工作场地。,活动过程包括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开始部分:主要任务是创设情境导入活动,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基本部分:是教师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积极探索,以实现活动目标的过程; 结束部分:主要任务是小结幼儿学习的情况,(过程的评价)并对幼儿的学习经验给予评价,引起幼儿再学习的愿望。,1、活动开始 (感兴趣 与生活密切相连)一般的形式:(1)设疑开始。(猜一猜) 疑问可以由教师直接提出,也可以以谜语、儿歌的形式间接提出。 例如:我们都有生日,那我们的
20、祖国有没有生日呢?(2)图示开始(看一看)。教师可以利用彩图、标本实物、课间来导出活动。例如:妈妈辛苦了 以平时母亲为幼儿做很多事情的照片导入,(3)故事开始。(听一听)让幼儿听一段短小的故事,是社会教育常用的一种方法。 例如:猜猜我有多爱你(4)情境表演。(看一看)创设一定的情景或利用情景来进行模拟表演,把幼儿带到教育活动中。 例如:小熊请客(5)游戏开始。(玩一玩)一幼习的形式开始,在游戏中渗透社会教育。 例如:一件玩具 大家都想玩怎么办?,2、基本部分(议一议,做一做) 这是社会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它承载着主要内容。 这一部分教师必须要抓住的重点是(1)以多种形式让幼儿参与活动,调动幼儿
21、的各种感官,让幼儿成为活动的真正主角,如:角色扮演、移情、实践等等。(2)最终能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与目标一致)(3)在基本过程中要尊重幼儿的想法。,3、结束部分常见的结束方法很多,如:作品展示、语言总结、教师布置任务等等。活动过程书写(教案)需要注意:环节不能太散,一定要先有大环节,大环节下有小环节,注意逻辑性、概括性。4、活动延伸 在活动结束之后,还可以引发并组织其他的活动以促使该活动目标更好地达成,这些都可以写在活延伸部分。它属于机动部分,是幼儿园教学连续性的具体体现。,节日类活动设计与组织指导,不仅围绕本国的节日,如中国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来开展活动。也可以适时挑选各国具有
22、代表性的一些重要的节日,如圣诞节、母亲节、感恩节等。使幼儿有机会接触各国家地区和各民族不同的文化。,选题,主题可以是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节日 目标了解传统节日、风俗习惯、感受节日快乐。 准备了解节日的起源,节日习俗准备主题图书、图片、视频、歌曲、相关的体验的材料(如春节:福字、对联、包饺子)联系家长,告诉家长应做的活动以及活动的目的,大班社会活动欢天喜地过新年活动目标:1、了解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和由来,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了解。2、通过游戏区的活动,发展动手能力和交往能力。3、感受与同伴一起辞旧迎新的喜悦,感受过年的欢乐。,活动准备:1、课件一个。2、自制的“龙、狮”两条、红包若干个。3、
23、红色正方形纸长方形纸若干。4、剪刀、水笔、蜡笔。5、录音机、磁带。,过程,1.导入部分2.主要部分3.结束部分4.延伸部分 可采用谈话法、讨论法、利用多媒体、游戏法、小组区域活动法等组织幼儿进行活动,教师:年兽最怕三种东西光、声响,还有红色,所以人们为了吓走年兽,常用贴春联、穿红衣、放鞭炮等方式来过年。此外,祖国各地的人民还用很多特别的方式来过春节呢!那就让我们跟随“小老虎”去祖国各地去走一走,看看他们是怎么过春节的。一、幼儿观看放鞭炮的课件,引起幼儿的兴趣。1、教师提问:漂亮的礼花和鞭炮声使你们想到了什么?(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进行讲述)幼儿已有的一定的生活经验,老师给予幼儿充分表达自己想法
24、的机会。2、教师小结:对呀,在各种喜庆的场合我们都要放鞭炮。特别是过新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二、了解过年的习俗和由来。(讨论和课件视频)1、教师提问:过新年时除了要放鞭炮外,我们还会干什么呢?(引导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讲到一种习俗就打开课件欣赏。)2、教师小结:我们过新年时除了要放鞭炮外,一家人还要在一起吃年夜饭、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走亲访友互相拜年、送新年贺卡、贴春联、贴福字、大人给小孩送压岁钱、舞龙舞狮等。3、教师提问:“那人们过新年时为什么要贴春联、穿红衣、放鞭炮呢?(幼儿自由发表意见或和同伴相互交流)4、边看课件边欣赏故事年兽来了。年兽最怕三种东西:光、声响,还有红色。所以
25、人们为了吓走年兽,常用贴春联、穿红衣、放鞭炮等方式来过年,见面时,还彼此说“恭喜恭喜”祝福彼此平安。通过边看边听的形式来帮助幼儿了解过新年习俗的由来。,三、分组过新年,感受过年的欢乐。(分组区域活动)1、师:“过年真开心,你们看各族人民都在互相拜年,(看拜年的课件)那我们就挑选你喜欢的方式来过年吧。”第一组:在热闹愉悦的音乐声中互相拜年和发红包。第二组:合作舞龙舞狮。第三组:卷炮竹,放鞭炮。第四组:设计制作贺卡、做窗花、制作简单的春联。2、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区域进行活动。3、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过新年”的小组活动。,四、结束活动,分享过年的喜悦。1、过完年,我们小朋友就长大了一岁
26、,那我们就不但要团结同伴,还要尊敬父母和老师,孝敬老人。2、小朋友们一起带着自制的贺卡、春联和窗花,舞着狮子去给其他小朋友拜年。 (带着幼儿随着欢庆的音乐出活动室。),延伸活动,和父母扫房子 腊月二十四 扫房子习俗,父母和幼儿一起打扫房间,可以给幼儿做个纸帽子或是罩个围巾增加兴趣。和父母贴对联、贴年画、倒贴福字、剪纸做美食 从腊月二十七开始蒸馒头、包子、炸果子麻花的传统,幼儿可以和父母一起烹饪美食过大年穿新衣拜年 大年初一,在早饭前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拜年说祝福话,吃过早饭后向左邻右舍拜年,观看优秀案例视频: 认识传统节日春节,一般规则类活动的目标或活动内容包括: 知道规则的重要性 合作共
27、同制定规则 愿意遵守规则 感受规则带来的便利 能对不同的行为作出正确评价 愿意交给其他人正确的规则,参观法参观法是教师组织幼儿对某些社会设或现象进行实际感知的活动。参观前的准备:1、选择参观的内容和地点。安全 、生活密切(环境破坏现象) 2、确定参观前后和参观过程的路线。3、制定参观的计划。 活动的主要目标、参观的步骤路线、适时适当的提问、引导幼儿注意力的方法。做好物质的准备和检查。,参观活动过程的组织:1、出发前,向幼儿简单介绍参观的地点、内容、和参观过程的要求;2、参观路上注意幼儿的安全,防止幼儿走失;3、到达参观点后,教师需要:清点幼儿的人数、重新整理队伍、再次提出参观的要求,提出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参观;4、参观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提问,并给幼儿充分观察、思考的时间;5、以灵活多样的方式结束参观活动,参观活动需要注意的问题:1、参观的时间应该安排在上午;2、参观前要与被参观单位的工作人员联系,并取得园领导的支持;3、组织外出参观应该要增加教师,并明确分工;4、参观结束,教师应该要组织幼儿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