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质家具制造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指南.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836080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7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木质家具制造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木质家具制造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木质家具制造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木质家具制造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木质家具制造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木质家具制造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木质家具制造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指南.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CS13. 100B09备案号:DB方标准DBXX/XXXXX-XXXX木质家具制造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指南Guideofconstructionforoccupationaldiseasehiddenriskinvestigationandmanagementsysteminwoodenfurnituremanufacturingindustry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视局发布前言IH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原则25职业病隐患分类和分级26工作程序和内容37持续改进和文

2、件管理5附录A(资料性附录)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1附录B(资料性附录)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台账举例7附录C(资料性附录)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8附录D(资料性附录)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台账14本标准依照GB/T1.1-2009给出的规矩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视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视局批准。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青岛环湾检测评价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北苑英徽家具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荀其涛、吴鹏、高云山。木质家具制造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指南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隐患排查治理的基本原则、职业病隐患分级和分类、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程序与内

3、容、持续改进和文件管理等内容。本标准适用山东省内木质家具制造企业生产活动过程中职业危害隐患排查和治理,木材加工和木制品企业和、其他家具制造企业可作为参考。2规范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Z/T224职业卫生名词术语DB37/T2883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DBXXX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3术语和定义GBZ/T224界定的以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职业病隐患occupationaldiseasehiddenrisk用人

4、单位违反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的规定,在职业病危害现场管理和职业卫生基础管理方面存在的可能导致作业工人健康损伤或职业病发生的缺陷。3.2职业病隐患排查screeningofOccupationaIdiseasehiddenrisk企业组织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员工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照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实状况,查找本单位职业病隐患的工作过程。3.3职业病隐患治理eliminationofoccupationaldiseasehiddenrisk指消除或操纵职业病隐患的活动或过程。3.4

5、一般隐患normalhiddenrisk指危害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当即整改消除的隐患。3.5重大隐患majorhiddenrisk指危害整改难度较大,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消除的隐患,或者因某种理由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消除的隐患。3.6木质家具制造业WOOdenfurnituremanufacture使用自然木材或木制人造板为主要原料,配以其他辅料(如油漆、贴面材料、玻璃、五金配件)制作的,具有坐卧、凭倚、保存、间隔、展示等功能,可用于住宅、旅馆、办公室、学校、参观、医院、剧场、工艺、船舰、飞机、机动车等任何场所的各种家具的生产行业。4基本原则4.1 木质

6、家具制造企业是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从业人员的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责任。4.2 木质家具制造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各分管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4.2.1 木质家具制造企业主要负责人保证职业病隐患治理资金投入,治理重大隐患前督促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4 .2.2木质家具制造企业分管负责人负责督促、检查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实状况。5 .2.3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的具体组织工作,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

7、业卫生工作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报相关部门治理。4.3 木质家具制造企业应制定职业病隐患排查表,组织对重大隐患进行治理,并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4.4 木质家具制造企业应开展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内容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隐患排查治理能力。4.5 存在外委作业的木质家具制造企业,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职业卫生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5职业病隐患分类和分级5.1 职业病隐患分类职业病隐患分为基础管理类和现场管理类两大类。基础管理类隐患,主要指用人单位在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管理人员配备、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制定及执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监护、建设工程

8、职业卫生“三同时、职业病危害工程申报、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及演练、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违反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和管理的缺陷,一般可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发现。现场管理类隐患,主要指用人单位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的设置、运行及维护、个人防护用品发放及佩戴、警示标识设置等方面存在的缺陷,需要通过对作业现场进行实地检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发现。5.2 职业病隐患分级职业病隐患分为一般职业病隐患和重大职业病隐患。一般职业病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当即整改消除的隐患。包括: 粉尘和化学物质作业分级为中度危害以下(包含中度)作业岗位的危害因素浓度超标工

9、作地点; 噪声和高温作业分级为重度危害作业岗位的危害因素强度超标工作地点;基础管理类隐患:一一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及管理不符合;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设置不符合。重大职业病隐患,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消除,或者因某种理由致使用人单位自身难以消除。包括: 粉尘和化学物作业分级为重度危害作业岗位的危害因素浓度超标的工作地点; 噪声和高温作业分级为极度危害作业岗位的危害因素强度超标的工作地点;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不合理;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不符合或者失效;一应急救援设施和用品不符合或者无效。6工作程序和内容6.1 职业病隐患排查工程清单6.1.1基本要求木质

10、家具制造企业应根据生产运行和职业病危害特点,编制职业病隐患排查工程清单。基础管理隐患排查工程清单可根据职业卫生基础管理要求依照DBXXX附录Al编制,基础管理隐患排查工程清单参见附录C;现场管理隐患排查工程应以风险点为单元,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和管控措施要求依照DBXXX附录A2编制,现场管理隐患排查工程和内容清单参见附录A。6.1.2编制依据职业病隐患排查工程清单应依据以下内容进行编制: 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及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国内外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企业以往的职业病危害事故状况和职业病发病状况;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和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结果

11、;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管控措施; 以往的编制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 有关研究成果,同行业或类似行业检查表等。6.1.3评审和修订木质家具制造企业应定期组织对职业病隐患工程清单进行评审、修订和完善,并做好检查人员的培训工作。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及时对职业病隐患工程清单进行修订: 公布实施有关新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或原有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重新修订的: 生产工艺、设备及其操作参数、原辅材料、作业岗位发生重大改变的; 发生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事故或对发生的相关事故、事件有新的认识;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结果有较大变动或识别出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风险管控措施发生重大变化。6.2职

12、业病隐患排查6 .2.1确定排查工程木质家具制造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活动和职业病危害程度及其管控要求,依照职业病隐患排查工程清单内容确定针对性的排查工程。7 .2.2组织实施6.2.2.1隐患排查应做到全面覆盖、全员参与、责任到人,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6.2.2.2隐患排查应采用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具体可采用以下检查方式:日常检查。各级各类人员应依照各自的职责结合生产活动进行经常的职业病隐患排查;专项检查。针对职业卫生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的某个方面进行的职业病隐患排查,例如职业卫生制度和操作规程及执行状况检查、职业健康监护检查、职业病防护设施检查等;一综合检查

13、。对照职业病隐患排查工程清单的所有内容进行的全面检查。6.2.2.3木质家具制造企业可根据排查方式确定隐患排查周期如下:操作人员现场巡检或操作时可将职业病隐患排查纳入巡检内容,实时进行隐患排查;一车间直接纳理人员(主任、安全员)可结合现场专业检查,每周至少一次隐患排查;一基层单位(分厂、子公司)应结合岗位责任制检查,至少每月组织一次隐患排查。一公司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职业病隐患专项检查,每年进行一次综合检查,两者可结合进行。6.3职业病隐患评估6.3.1 职业病隐患排查工作中发现的隐患,要及时组织评估并由排查部门对责任部门依照DBXXXA3开具隐患整改通知单。经评估属于重大职业病隐患的,用人单位

14、应当组织技术人员、专家及时进行分析,编制重大职业病隐患评估报告书。重大职业病隐患评估报告书内容应当包括: 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理由; 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隐患的治理方案。6.4职业病隐患治理6. 4.1隐患治理要求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主要包括岗位改正、班组治理、车间治理、部门治理、公司治理等。隐患治理应做到方法科学、资金到位、治理及时有效、责任到人、按时完成。7. 4.2一般职业病隐患治理6 .4.2.1对于能够当即整改一般职业病隐患,应由用人单位各级责任部门(公司、车间、部门、班组等)负责人或者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人组织整改,整改状况要安排专人进行确认。7 .

15、4.2.2对于暂时不能整改的一般职业病隐患,责任部门应按要求制定整改计划,限期整改。整改计划内容包括: 存在问题理由分析;整改措施; 整改资金来源:整改负责人和责任人;整改期限; 整改前采取的防范措施或预案。6.4.3重大职业病隐患治理6.4.3.1现场应当即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6. 4.3.2木质家具制造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及时组织制定并实施重大职业病隐患治理方案,方案包括: 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一一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治理的时限和要求;措施和应急预案。7持续改进和文件管理7.1 职业病隐患治理工程验收7.1.1 职业病隐患治理完成

16、后,用人单位应组织本单位工程、技术、设备、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等部门和生产、维护、施工、安装单位进行考核验收。7.1.2 对于验收合格的隐患治理工程,企业应制定相应的规程(预防措施),防范同类隐患再次发生。7.2 当发生以下情形之一,应及时进行隐患排查: 公布实施有关新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或原有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重新修订的; 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工作制度等发生重大调整的; 装置原辅料、工艺、设备发生重大改变的;一一外部生产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发生事故或对事故、事件有新的认识。7.3文件管理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隐患经排查、治理和验收后应形成隐患排查治理台账,举例参见附录B和附录D,并完整保

17、存表达隐患排查和治理全过程的记录资料,分类建档管理。应包括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隐患排查工程清单、隐患整改通知单、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及其它过程资料。附录A(资料性附录)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序号风险点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排查类型排查周期组织级别责任单位费任人风险点名称所属单元风险等级1下料岗位备料工程措施安装侧吸/上吸式排风罩并连接布袋式除尘器。专项每周班组、车间管理措施设置“注意防尘”、噪声有害、“戴防尘口罩、戴护耳器”等警示标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定期检测;接触木粉尘的每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综合每年车间、部门、公司培训教育定期组织木粉尘、噪声、手传振动特性、危害、防护等相关知识培训专项每季度

18、班组、车间个体防护过滤效率至少满足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2626)规定的KN90级别的防尘口罩、防噪声耳塞(SNR在1734dB)O日常每日岗位、班组2拼板、压板岗位备料工程措施产生毒物的作业岗位独立布置;安装通风换气装置。专项每周班组、车间管理措施设置“注意防尘”、噪声有害”、戴防尘口罩”、戴护耳器”等警示标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定期检测;每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综合每年车间、部门、公司培训教育定期组织化学毒物特性、危害、防护等相关知识培训专项每季度班组、车间个体防护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护手套、护目镜日常每日岗位、班组3机加工岗位机加工工程措施采用先进自动化的工艺设备;

19、设备安装单体通风系统就地除尘;湿式清扫设施,减少二次扬尘。专项每周班组、车间管理措施设置“注意防尘”、噪声有害”、戴防综合每年车间、部序号风险点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排查类型排查周期组织级别责任单位责任人风险点名称所属单元风险等级尘口罩、戴护耳器”等警示标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定期检测;每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门、公司培训教育定期组织木粉尘、噪声特性、危害、防护等相关知识培训专项每季度班组、车间个体防护过滤效率至少满足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2626)规定的KN90级别的防尘口罩、防噪声耳塞(SNR在1734dB)、护目镜日常每日岗位、班组4手工打磨岗位机加工工程措施采用先进的打

20、磨工艺和打磨设备,并设置粉尘收集装置:设移动式除尘器和湿式清扫设施,减少二次扬尘。专项每周班组、车间管理措施设置“注意防尘、“噪声有害、“戴防尘口罩、“戴护耳器等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每年至少进行次定期检测:每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综合每年车间、部门、公司培训教育定期组织木粉尘、噪声、手传振动特性、危害、防护等相关知识培训专项每季度班组、车间个体防护过滤效率至少满足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2626)规定的KN90级别的防尘口罩、防噪声耳塞(SNR在1734dB)、防振动手套、护目镜日常每日岗位、班组5组装岗位组装工程措施设置湿式清扫设施,减少二次扬尘。专项每周班组、车间管理措

21、施设置“注意防尘、“噪声有害、“戴防尘口罩、“戴护耳器等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定期检测;每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综合每年车间、部门、公司培训教育定期组织木粉尘、噪声、手传振动特性、危害、防护等相关知识培训专项每季度班组、车间个体防护过滤效率至少满足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日常每日岗位、班组序号风险点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排查类型排查周期组织级别责任单位责任人风险点名称所属单元风险等级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2626)规定的KN90级别的防尘口罩、防噪声耳塞(SNR在1734dB)、护目镜6喷漆岗位涂装工程措施原辅料坚持无毒代替有毒、低毒代替高毒的原则:设置上送下排的整体通风的方式;设置水

22、幕降毒、流水装置及冲洗设施;室外风机安装消声器。专项每周班组、车间管理措施设置“留心中毒”、戴防毒面具”、”注意通风等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苯”、“甲醛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定期检测;每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综合每年班组、车间培训教育定期组织化学毒物、噪声特性、危害、防护等相关知识培训专项每季度班组、车间个体防护防护服、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噪声耳塞(SNR在1734dB)、护目镜日常每日岗位、班组应急措施设喷淋洗眼设施,服务半径不大于15m;配备便携式苯、甲苯等有毒气体报警仪。专项每周班组、车间7调漆岗位涂装工程措施调漆间侧墙设置轴流风机通风换气;采用自动化调漆方式。

23、专项每周班组、车间管理措施缩短调漆间内的停留时间;设置“留心中毒、戴防毒面具、“注意通风”等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苯、”甲醛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定期检测;每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综合每年班组、车间培训教育定期组织化学毒物特性、危害、防护等相关知识培训专项每季度班组、车间个体防护防护服、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护手套、护目镜日常每日岗位、班组应急措施设置事故通风系统:换气次数不宜小于12专项每周岗位、班组序号风险点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排查类型排查周期组织级别责任单位责任人风险点名称所属单元风险等级次/h;现场置喷淋洗眼设施,服务半径不大于15m08烘干岗位涂装工程措施原辅料坚持无毒代

24、替有毒、低毒代替高毒的原则;采用先进的烘干工艺。专项每周班组、车间管理措施定期组织化学毒物、噪声、高温特性、危害、防护等相关知识培训综合每年车间、部门培训教育定期组织职业卫生培训。专项每季度班组、车间个体防护防护服、防毒面具、防护手套日常每日岗位、班组9擦涂岗位涂装工程措施设侧吸式排风罩,革口风速确保达到高捕集效率。专项每月班组、车间管理措施定期组织化学毒物、漆尘特性、危害、防护等相关知识培训综合每年车间、部门培训教育定期组织职业卫生培训。综合每季度班组、车间个体防护防护服、自吸过滤式防尘毒面具、防护手套日常每日岗位、班组、车间10库管岗位涂装工程措施原辅料坚持无毒代替有毒的原则,有毒无毒分开

25、存放;设通风换气设施。专项每月班组、车间管理措施定期组织化学毒物特性、危害、防护等相关知识培训综合每年班组、车间培训教育定期组织职业卫生培训。专项每季度班组、车间个体防护防护服、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护手套日常每日班间、车位、岗组11包装岗位包装管理措施设置“噪声有害和“戴护耳器”警示标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定期检测;每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综合每年班组、车间培训教育定期组织噪声、手传振动特性、危害、防护等相关知识培训专项每季度班组、车间个体防护防噪声耳塞(SNR在1734dB)、防护手套日常每日岗位、班组、车间12电焊岗位辅助及公用工程措施设移动式局部除尘排风装置。专项每周班组、车间序号风险

26、点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排查类型排查周期组织级别责任单位责任人风险点名称所属单元风险等级工程管理措施设置“留心弧光、“注意防尘”、留心中毒、戴防尘口罩、“戴防毒面具、“戴护目镜警示标识;每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查体。综合每年班组、车间培训教育定期组织电焊烟尘、化学毒物、噪声、紫外辐射、高温特性、危害、防护等相关知识培训专项每季度班组、车间个体防护自吸过滤式防尘毒面具、耳塞(SNR在1734dB)、焊接面罩、护目镜日常每日班间、车位、岗组13检维修岗位辅助及公用工程工程措施空压站设吸声墙壁和顶棚,空压机设减振基础。专项每周班组、车间管理措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定期检测;每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查体。综合每年班组

27、、车间培训教育定期组织噪声、手传振动、粉尘特性、危害、防护等相关知识培训专项每季度班组、车间个体防护过滤效率至少满足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2626)规定的KN90级别的防尘口罩、耳塞(SNR在1734dB)日常每日岗位、班组、车间14配电岗位辅助及公用工程工程措施侧墙设轴流风机,配电设施设围护。专项每周班组、车间管理措施每2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查体。综合每年部门、公司培训教育定期组织工频电磁场、噪声特性、危害、防护等相关知识培训专项每季度班组、车间个体防护绝缘手套、绝缘鞋、绝缘服、护目镜日常短日岗位、班组、车间15司炉辅助及公用工程工程措施自动上煤;炉内负压设置;安装除尘器;

28、密闭设置。专项每周班组、车间管理措施设置“注意防尘、“戴防尘口罩”、噪声有害”、戴护耳器警示标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定期检测;每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查体。综合每年班组、车间序号风险点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排查类型排查周期组织级别责任单位责任人风险点名称所属单元风险等级培训教育定期组织煤尘、化学毒物、噪声、高温特性、危害、防护等相关知识培训专项每季度部门、公司个体防护过滤效率至少满足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2626)规定的KN90级别的防尘口罩、耳塞(SNR在1734dB)白帆布类隔热服日常每日0附录B(资料性附录)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台账举例序号风险点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计划过程排查

29、过程整改过程验收过程名称所属单位风险等级排查类型排查周期任位责单责任人排查结果隐患描述隐患级别排查人排查时间形成理由分析整改措施整改责任单位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资金额验收时间验收人验收状况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措施附录C(资料性附录)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序号排查工程排查内容标准排查周期排查类型组织级别责任单位责任人1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建立状况和存档状况;以书面文件形式建立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并将其存入职业卫生管理档案。经过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的正式文件;涵盖从主要负责人到普通员工的所有岗位职责和相关管理部门责任体系:责任清楚,符合岗位实际:与单位实际存在的

30、岗位相符合。每年综合公司人员贲任体系:主要负贲人、分管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车间(班组)管理人员以及劳动者等各类人员的职业病防治职贲和义务。管理部门责任体系:职业卫生领导机构、职业卫生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部门在职业卫生管理方面的职贲和要求。2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人员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状况: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指定职业Tl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其他存在职业危害用人单位,劳动者超过IOO人,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劳动者在100人以下,配备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有经过单位主要负贲人批准的机构成立正式文件;人员任命文件。每年

31、综合公司配备专职或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状况。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以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度应针对本单位实际和现场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制定,并在运行中表达职业病危害因素操纵的有效性。每年专项部门(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三)职业病危害工程申报制度:(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七)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A)建设工程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序号排查工程排查内容标准排查周期排查类型组织级别责任单位责任人(九)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十)职业

32、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十一)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十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l)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4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制定针对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重点岗位(工种)的操作规程。内容要符合岗位实际,具有可操作性。每季度专项部门5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接受职业卫生培训状况:劳动者上岗前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状况;劳动者在岗期间定期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状况: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岗位的劳动者,进行专门的职业卫生培训。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岗位的劳动者的培训,应考核合格:劳动者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应有相

33、关记录资料,包括培训通知、培训教材或资料、培训记录、考试试卷、培训图片资料等;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变化的,应当重新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每季度专项车间、部门6职业卫生管理档案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以下职业卫生档案:(一)建设工程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二)职业卫生管理档案(三)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四)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五)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六)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七)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要求的其他资料文件。档案分类和内容符合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要求,档案有电子版和纸质版,档案有专人管理;有专门的档案橱或档案盒;按年度或建设工程进行案卷归档

34、并编号登记。每月专项部门序号排查工程排查内容标准排查周期排查类型组织级别责任单位责任人7职业病危害中报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视管理部门申报危害工程,并接受安全生产监视管理部门的监视管理:职业病危害申报的时间、内容及回执状况。将识别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时全面进行申报;申报内容正确并取得安监局的申报回执单: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建设工程的职业病危害应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因技术、工艺、设备或者材料等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工作场

35、所、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经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发现原申报内容发生变化的,自收到有关检测、评价结果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终止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自生产经营活动终止之日起15H内向原申报机关报告并办理注销手续。每年专项部门8职业卫生“三同时建设单位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工程,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操纵效果评价及相应的评审,组织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状况:建立健全建设工程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与档案状况。建设工程评价设计应符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视管理方法的要求;建设工程可行性论证阶段编制预评报告,

36、竣工验收前或试运行期间编制操纵效果评价报告;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工程,应当在施工前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一般或者较重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组织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报告和设计进行评审及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验收;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组织外单位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加入评审和验收工作;评价和设计工作过程应当形成书面报等备查;档案符合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要求。每年综合部门9职业健康监护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及建档状况: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及建档状况: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及建档状况;职业禁忌证和职业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处理状况;离岗职业健康检查的处理状况;委托有资质的医疗卫活

37、力构进行职业健康查体:查体率达到100%;查体工程和查体周期必需符合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要求;查体结果必需及时处理,包括复查、诊断、治疗、调离原有害作业岗位等,有处理记录:档案符合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要求。每年专项公司序号排查工程排查内容标准排查周期排查类型组织级别责任单位责任人遭遇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测状况;对未成年工、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的安排状况;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劳动者岗位补贴发放状况。10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一次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状况:检测工程和因素覆盖率要与实际状况致:检测点覆盖率要达到100圾每年专项部门

38、职业病危害严重的行业,每三年一次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状况:用人单位专人负责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状况。11职业卫生投入职业卫生投资制度建立状况:建立制度确保投入到位;每年年初要有职业卫生投入概算;职业卫生投入至少包括职业病防护设施费用、应急防护设施费用、应急防护用品费用、个人防护用品费用、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费用、职业健康监护及诊断治疗费用、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费用、职业病危害评价费用、职业病危害告知费用、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设置费用、职业卫生办公经费、职工保健费、工伤保险费等。每年综合公司职业卫生投入概算和项内容设置状况。12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用人单位应急救援制

39、度、指挥、组织机构建立状况;建立符合单位实际的应急救援制度;成立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有符合单位实际的职业病危害事故预案、专项预案、应急处置方案:每年组织1-2次针对性的应急演练。每季度综合部门职业病危害事故预案、专项预案、应急处置方案建立状况;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及总结状况。序号排查工程排查内容标准排查周期排查类型组织级别责任单位责任人13职业病危害告知职业病危害合同告知状况;职业卫生公告栏告知状况: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结果告知状况;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书面告知状况。告知应符合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合同告知的内容和样式符合告知范本的要求:职业卫生培训告知内容符合岗位实际;

40、职业卫生公告栏告知内容符合告知规范: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结果告知符合告知规范;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有书面告知记录。每季度专项公司14外委作业管理承包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建立状况;承包商资质、职业病防治责任书签订状况:承包商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配备状况;承包商人员查体状况;承包商个人防护用品发放状况;承包商工人培训状况。建立健全承包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承包商资质;承包商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配备文件;承包商人员查体明细;承包商个人防护用品发放一览表;入厂教育合格记录;安全和职业卫生管理协议。每月综合公司附录D(资料性附录)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台账计划过程排查过程整改过程验收过程序号工程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排查周期排查类型任位费单责任人排查结果隐患描述隐患级别排查人排查时间形成理由分析改施整措整改责任单位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资金来源资金额验收时间验收人验收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