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行业发展前景与趋势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49209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71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媒行业发展前景与趋势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传媒行业发展前景与趋势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传媒行业发展前景与趋势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传媒行业发展前景与趋势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传媒行业发展前景与趋势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媒行业发展前景与趋势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媒行业发展前景与趋势分析报告.docx(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传媒行业在襄阳的发展前景与趋势鱼梁洲招商局研究课题【摘要】传媒作为一个传递信息、服务大众的行业,它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环境息息相关。我国传媒行业在摸索中前进,尽管尚未成熟,但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与传播途径的多样化,它具备着不可小觑的潜力和前景。【关键词】传媒 发展特点 宏观经济 前景【引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化大背景下我们迎来了信息时代。无论是从最初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到今天的互联网、手机等,现代媒体信息传播的载体日渐多元化。传媒作为一个传播新闻舆论、引导大众思想的行业,它的发展离不开宏观经济的大环境,而可以预见的是新的传媒方式不断的出现将使日后信息传播往更快、更广、更高的方向发展。我

2、们小组将从行业的定义和分类、行业的发展特点、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和行业的发展前景这四个方面对传媒行业进行分析。第一章、 传媒行业的定义和分类传播媒体或称“传媒”、“媒体”或“媒介”,指传播信息资讯的载体,可以是私人机构,也可以是官方机构。传播渠道有纸类(新闻纸,杂志)、声类(电台广播)、视频(电视、电影)还有现代的网络类(电脑视频)。分类其实有多种说法。即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194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的战后公共图书馆的准则一书中首次使用作为术语,现在已成为各种传播工具的总称。至于媒体的内容,应该根据国家现行的有关政策,结合广告市场的实际需求不断更新

3、,确保其可行性、适宜性和有效性。此前,传统的四大媒体分别为:1、报纸;2、电视;3、广播;4、杂志;此外,还应有户外媒体、网络媒体、新媒体,如手机短信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衍生除新的媒体,例如:IPTV、电子杂志等,他们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但与传统媒体又有着质的区别。从出现的先后顺序来划分:1、报纸刊物应为第一媒体;2、广播应为第二媒体;3、电视应为第三媒体;4、互联网则应被称为第四媒体;5、移动网络应为第五媒体。但是,就其重要性、适宜性、有效性而言,广播的今天就是电视的明天。电视正逐步沦为“第二媒体”,而互联网正在从“第四媒体”逐步上升为“第一媒体”。虽然电视的广告收入一直有较

4、大幅度的增长,但“广告蛋糕”正日益被互联网、户外媒体等新媒体以及变革后的平面媒体所瓜分,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平面媒体已经涵概了报刊、杂志、画册、信封、挂历、立体广告牌、霓虹灯、空飘、LED看板、灯箱、户外电视墙等等广告宣传平台;电波媒体也已经涵概了广播、电视等广告宣传平台。基于此,就其目前适宜性来讲,媒体应按其形式划分为平面、电波、网络三大类,即:1、平面媒体:主要包括印刷类、非印刷类、光电类等。2、电波媒体: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广告(字幕、标版、影视)等。3、网络媒体:主要包括网络索引、平面、动画、论坛等。表1 信息传媒产业分类行业类别行业代码行业类别行业代码一、新闻业8810五、电视产业

5、二、报纸产业电视8920报纸出版8822有线广播电视传播服务6031报纸批发6344无线广播电视传播服务6032报纸零售6544卫星传输服务6040三、期刊产业六、广播产业期刊出版8823广播8910四、出版行业七、电影产业图书出版8821电影制作与发行8931图书批发6343电影放映8932图书零售6543八、新媒体产业音像制品出版8824互联网信息服务6020音像制作8940动漫电子出版物出版8825游戏其他出版8829短信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批发6345九、广告业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零售6545广告业7440记录媒介的复制2330十、传媒服务业书、报、刊印刷2311知识产权服务7450其

6、他装潢及其他印刷2319会展业7491数据来源:清华大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中心根据国家统计局制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机制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我国传媒业获得了前听未有的发展机遇,传媒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国际传媒业规模化、集中化和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传统的单一传媒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受到挤压,我国传媒业正面临重大的转型期,呈现集团化、规模化的发展趋势。第二章、我国传媒行业的发展特点2000年至今,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期,有效需求不足,买方市场开始形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给作为传媒业主要收入来源的广告和信息服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音响、电脑等逐渐普及,对

7、影视音像等文化信息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传媒产业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依托媒体发展广告代理、发行,影视节目制作,信息传播服务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商业机会。首先,从我国传媒文化产业现状来看,我国人口多,城市化水平低,但经济增长速度快而且平稳,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的传媒文化产业从1998年起,利税总额就超过烟草业成为国家第四支柱产业。随着改革的深入 ,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一个巨大的大众传媒文化产业市场正等待着我们去开发。其次,知识经济已见端倪,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电视、计算机、互联网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这些传媒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的

8、改变和知识结构的丰富产生越来越大的作用,空间上的远程教育、时间上的终身教育在技术上已经实现。因此,大众传媒文化产业也就具有不可限量的发展空间。而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新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化的发展,我国媒体同经济一样,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势头,呈现出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特点。一是媒体的形式多样化。传统的媒体,主要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类。广播是新兴媒体,电视普及面很小,是更新的新兴媒体。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进入中国,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传播、广泛应用,使得广播、电视也成为传统媒体。此外,还有电子杂志、户外电子广告牌,移动网络包括手机短信、手机报。二是媒体的覆盖广泛化。个媒体的覆盖面大大

9、扩大,不仅体现在拥有新媒体的人数在急剧增加,而且表现在传统媒体的品种在大幅度地增加。三是媒体的功能全面化。媒体不仅要承担宣传报道的职能,而且应该承担舆论监督的任务,这又是双重功能。四是媒体传播的信息呈现出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同时并存的情况。五是媒体传播出现了非真实性信息与真实性信息鱼目混珠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互联网具有虚拟性和扁平传递的特点所致,同时也与媒体的商业化运作有关系。这个问题值得我们重视。第三章、传媒行业的地位及重要性传媒行业是国民经济先导性行业,传媒业不仅在提高国家整体的营销水平和创意水平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中也起着发动机

10、的作用。而信息产业更是在提升产业结构升级和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传媒业和信息产业的融合将进一步极大地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传媒业的产品主要是服务消费品,用来满足人们的信息资讯和生活消费等最终需求。从本质上讲,传媒业和信息产业都属于最终产品主导型,传媒业和信息产业作为新兴的服务行业,具有较高的收入需求弹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居民收入的提高,传媒业和信息产业都将继续以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率的速度发展。从传媒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新的信息传播技术是传媒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传媒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在新的信息传播技术下,信息传媒产业将在融合

11、中一起发展。第四章、 宏观经济环境下传媒行业的分析与发展中国传媒业正处于一个外进内变的转轨时期。政府在逐步开放传媒行业的同时也在积极修订完善法度,自上而下的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处于起步阶段的传媒行业的高利润和高增长也正吸引着众多社会资金的进入;与此同时,国际传媒巨头无不关注中国传媒市场,在现有政策允许的条件下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打通自身在中国的传播渠道,以图为日后的市场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国传媒企业在剧烈变化的产业经营环境中如何审时度势,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值得大家深思!而从中外传媒企业财务指标比较,国际传媒行业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毛利率较国内同行低,而资产负债率远大于国内同行,可以看

12、出,发达国家传媒行业是在一个相当成熟的、竞争比较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通过雄厚的资本和更高的财务杠杆来争取获得超额利润;反观国内传媒行业依据政策赋予的天然垄断地位维持高毛利,经营风格也比较保守。这也恰恰反映了刚刚起步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国内传媒行业的现状:我国传媒行业正处于一个初始“暴利”阶段,主要采取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将直接影响广告业务收入,进而影响整个传媒行业的发展。此外,国家政策将直接制约着我国传媒业的发展。与国外传媒业资本导向性的特征不同,我国传媒业属于政策导向型,资本只能在行业政策允许的缝隙中积极寻求资源整合的空间。在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渐加深的情况下,身处其中的

13、传媒业也遇到了诸多困难,这更需要媒体进行创新渡过难关。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广告主常常会首先削减广告投入,把广告投放在主要媒体上面。然而,在自由经济环境下的经济活动中,资本的流动依赖于信息的传播。信息的强弱不仅是资本流动的导向器,也是需求朝向的导航器。因此,经济的衰退对于新媒体似乎将是一个春天。因为一旦企业需要重新站在起跑线上就首先要通过广告来宣传自己的产品。下面分析一下国内2011年宏观的经济环境表2 2011年宏观经济主要指标情况指标2011年同比(%)指标2011年同比(%)国内生产总值(亿元)471564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31102223.6其中:第一产业477124.5固

14、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亿元)30193323.8第二产业22059210.6其中:东部13031920.01第三产业2032608.9中部7078327.5工业增加值(亿元)13.9西部7184928.7工业企业利润(亿元)5454425.4东北326873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8391917.1M2(万亿元)85.213.6CPI(%)-5.4M1(万亿元)29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181014.1M0(万亿元)5.113.8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内经济趋势判断2012年,国民经济将继续处于软着陆之中,随着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出口增速继续放缓,房地产、基础设施等

15、投资明显降温,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保持相对稳定。预计2012年宏观经济同比增长开始趋缓。同时,随着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前紧后松、国内紧缩性政策滞后效应逐渐缓和,以及2011年基数因素的影响,2012年经济运行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趋势。表3 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预测预测有利因素不利因素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将有所回落一是“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后续建设支持投资增长。一是房地产、制造业投资回落。二是保障房投资建设继续加快。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减速。三是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企稳回升有利于投资增长。三是适度收紧的货币政策使投资资金环境偏紧。四是较高基数影响投资增速。通货膨胀压力趋于减弱一是食品价格涨幅企稳回落。

16、一是劳动力成本和资源价格的上涨具有长期性特点。二是控物价的货币条件持续改善二是前物价上涨预期仍然偏高。三是国际大宗初级产品价格不会大幅上涨三是国家将适时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资源类产品价格将出现一定幅度的提高。工业生产将继续减速一是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推动工业增长一是我国外需不振抑制工业增长。二是汽车生产有望逐步恢复,并将带动其他相关产业提高产量。二是当前宏观经济正处于周期下行区间,重工业行业增速将呈现加速下滑的趋势。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成为有力支撑工业增长的支柱性产业。三是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数下半年由降转升,有利于后期工业需求水平提高。三是工业面临去库存化

17、压力。伴随房地产与外贸出口的收缩,去库存化与去产能化的双重压力将逐渐凸显四是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将逐步改善。四是依附于大型企业、处于供应链末端的小微型企业效益与资金环境恶化,企业生产受到制约。五是节能减排将制约粗放型增长。数据来源:世经未来对信息传媒行业影响:随着房地产的调控的不断深入,国际形势不容乐观,我国宏观经济减速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对信息传媒行业而言,影响程度不一。首先经济增速趋缓的背景下有助于逆势扩张,有较强资金优势,低于风险能力和调节能力的信息传媒企业能以更低的成本去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细分行业来看,影视行业影响不大,影视行业与宏观经济的相关系数较低,受影响较大。图书和有线网络也是如此,

18、由于图书企业70%-80%的利润来自于教材教辅业务,而中小学的教材教辅业务基本不受宏观经济影响。有线网络现在近乎成为人民生活的一个必需消费品属性。影响较大的是广告行业,由于宏观经济增速的减缓,工业利润增速也开始回落,特别是房地产和汽车行业,而房地产和汽车行业对广告行业的贡献较大,因此宏观经济增速趋缓会导致广告行业收入增速趋缓。第五章 2011年信息传媒行业发展情况分析第一节 新闻出版行业一、规模:发展迅速2011年我国新闻出版产业发挥文化产业主力军作用,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新建国家级新闻出版产业基地5个,截至2011年12月已累计建成各类国家级产业基地(园区)27个,产业聚集效应充分发挥。全国

19、58个省市级印刷园区总投资210亿元、产值217亿元,9个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初步统计,2011年新闻出版行业总产出超过1.5万亿元。2010年,我国新闻出版业总产出约为1.3万亿元,其中印刷复制(包括出版物印刷、包装装潢印刷、其他印刷品印刷、专项印刷、打字复印、复制和印刷物资供销)实现总产出8千多亿元,占新闻出版业总产出的60%以上。相比2011年新闻出版产值的初步统计数字,我国新闻出版行业的发展是迅速的。合理的产业布局,为我国新闻出版产业的长足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使得各地区的新闻出版产业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像北京、天津、湖南、江苏常州、海南等地区的新闻出版产业的发展势头

20、都很迅猛。从而带动了我国的新闻出版产业的稳定增长。2011年以来,国家政策给予传媒行业更多的青睐,财政、税收等相关政策也陆续出台。鼓励新闻出版类企业兼并重组,鼓励有实力的出版企业做大做强,大鱼吃小鱼,推动行业有序整合,利好出版行业里的龙头企业。数字媒体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以当当网、卓越网带代表的网上书城正挤占传统渠道,在线阅读、手机阅读也渐成趋势,国家鼓励这类正在步入成熟期的传媒企业积极向数字出版新媒体领域迈进,以新型产业的高成长性带动传统媒体的发展。二、手机阅读:快速发展2011年第4季度中国手机阅读市场活跃用户数达3.09亿,环比增长7.46%,同比增长33%。2011年第4季度手机阅读用

21、户数继续稳定增长,预计未来仍将保持较高增速,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移动阅读基础条件的不断完善。2011年第4季度各种智能终端继续普及,运营商数据业务方面的改善以及用户使用习惯的不断养成,使得移动阅读基础条件日渐成熟,从而继续拉动用户阅读。二是.移动阅读领域无序竞争状态渐现盘整势头。例如盛大文学收购百阅,实力厂商开始与创新型厂商资源整合,未来将会出现更多合作,变阅读资源分散到有序竞争的状态。三是电商在电子书业务领域的发力将会进一步促进阅读市场的扩大。随着2011年12月当当电子书业务的上线,以及京东也表示将要推出电子书业务,电商的加入将会打开传统文学市场即大众出版的市场空间,传统文学市场空间巨大,

22、用户需求旺盛,因此可以预计未来阅读市场用户数将会继续增大。图1 2009年-2011年Q4中国移动阅读市场活跃用户数资料来源:世经未来第二节 广播电视电影行业一、电视剧:稳定增长、以质取胜(一)电视剧数量稳定增长2011年度全国生产完成并获得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剧目共计469部14942集。题材比例为:现实题材剧目共计237部7114集,分别占总比例的50.53%,47.61%;历史题材剧目共计219部7436集,分别占总比例的46.7%,49.77%;重大题材共计13部392集,分别占总部、集数的2.77%,2.62%。2011年全国获得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电视剧为469部、14942集

23、,较2010年分别增长7.6%,1.8%,基本保持稳定,说明国内电视剧市场逐渐由追求“量”的增长转变为“质”的竞争。2011年,国家广电总局“限娱令”、“限广令”的颁布,即拓展了电视剧的市场空间,也推动电视台对电视剧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而纵观2011年电视剧市场,翻拍成风,“剧二代”盛行,包括张纪中版新西游记、新还珠格格、新永不螟目等翻拍电视剧流行荧屏,翻拍剧的泛滥,除了因为投资方意图借“老剧”积累的口碑与品牌,降低投资风险,还由于市场优质剧本缺乏所致。而翻拍的泛滥,也将透支观众的收视热情,不利于电视剧市场整体健康发展。因此致力于打造精品电视剧的公司有望在未来竞争中获得优势。图2 2005年-2

24、011年获得国家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电视剧数量数据来源:国家广电总局(二)电视剧价格两级分化电视剧价格的增长主要还是竞争,第一是卫视之间的竞争,需要差异化。好剧永远是稀缺资源,但每年真正的好剧不超过3-5部,而且300万-500万的价格算是较高的。第二是网络视频的快速崛起,2010年-2011年互联网视频融资较多,而且都开始建立自己的版权库,内容需求大。电视剧价格影响情况不利利好电视台中插广告取消2012年电视台预算有所提升。央视,北京,浙江,江苏,东方等各台的购剧预算都有20%以上的增长2012年开春形式不乐观,电视台广告收入下滑网络视频采取跟随策略,不同步抢播网络视频定位明确,寻找符合平台的

25、电视剧好剧需求依然存在数据来源:世经未来这种变化将加剧电视剧价格的两级分化,但对制作公司的影响要区分对待:一是电视剧购买会趋于优种选优,给予合理的价格,普通剧的价格会下降,网络版权尤其如此。二是制作机构的考验在于,扩大后是否控制质量,否则投资风险加剧毛利率面临下滑风险加大。三是对网络平台依赖度的高低受程度影响不同,如华录百纳2011年网络平台贡献收入仅为6.67%,不会影响太大。二、电影产业:进入新一轮景气期2011年,据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公布的数据,全年生产故事影片558部、动画影片24部、纪录影片26部、科教影片76部、特种影片5部,电影频道生产供电视播出的数字电影102部,全年生产的各类

26、电影总产量达到791部,再创历史新高。从不同渠道进入城市主流院线市场的中外影片252部,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131.15亿元,较2010年增长28.93%。其中,国产影片票房为70.31亿元,占全年票房总额的53.61%,再次超过进口影片票房;进口片票房为60.84亿元,占全年总票房的46.39%。(一)电影市场快速增长2011年我国城市电影票房总收入达到131.15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8.93%;因2010年上映阿凡达、让子弹飞及唐山大地震等多部重量大片,因此票房收入增速有所放缓。2011年中国票房收入达2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日本,列世界第三,美国影院经理协会预测2012年中国电影

27、票房有望超过30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票房快速增长的背后离不开观影人次的提升。2011年我国城市电影观影人次约3.7亿人次,同比增长31.67%,增幅较2010年同期有所放缓,除去2010年吸进大片的影响外,国内电影票价的居高不下,反而上涨也对观影人次产生了不利影响。2011年我国国产电影总票房收入7.03亿元,同比增长22.62%,占全部票房收入的53.61%,同比下降2.69个百分比,主要由于年中华语大片关云长、画壁等未能达到预期,而引进片则有17部收入过亿,比2010年增加了10部之多共同导致。(二)院线和影院高速扩张2010年,全国电影票房超过亿元的院线达到19条,

28、超过10亿元的有3条。其中万达电影院线2010年票房超过14亿元,同比增长68.06%,并计划到2012年开业120家影城,拥有银幕1100块,占全国2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排名全球前列的电影院线。排名第二的中影星美院线2011年则创造票房13.77亿元,同比增长13.49%,旗下影院达165家,银幕887块。2011年影院建设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11年我国电影院达2800座,同比增长40%;银幕数更是达到9200多块,同比增长近50%,约合平均每天新增8.3块银幕,位居世界第二。截止2011年底我国数字银幕达7853块,3D银幕2010年则达2400块,均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目前IMA

29、X银幕60多块,年内有望接近百块。此外随着国有电影机构(电影频道)、上游传媒制作公司(华谊兄弟)及外资公司(IMAX公司)陆续投入终端影院建设,未来影院及银幕数有望进一步快速增加。数据来源:广电总局图3 2006年-2011年影院数量情况(三)超2亿票房影片14部国产片占五成2011年,全国城市主流院线市场超1000万元影片111部,比2010年同期的92部增加19部,增加20.65%,其中国产片67部,进口片44部。超亿元的影片37部,比2010年同期的27部增加10部,增加1/3。其中国产影片20部,比2010年同期的17部增加3部,增加17.65%;进口影片17部,比2010年同期的10

30、部增加7部,增加70%。超2亿元票房影片14部,比2010年同期的10部增加4部,增加40%。其中国产影片与进口影片各为7部,均创历史新高。全年排前10名的影片票房合计47.52亿元,比2010年同期的44.86亿元增加2.66亿元,增加5.93%。表4 2011与2010年超2亿票房影片排行榜名次2011.1.1-2.312010.1.1-2.31片名票房收入上映日期片名票房收入上映日期1变形金刚31082857.21阿凡达1378701.42功夫熊猫2617115.28唐山大地震673327.223加勒比海盗4:惊涛怪浪476275.20让子弹飞4798112.164金陵十三钗467141

31、2.15盗梦空间442079.15龙门飞甲4122012.15非诚勿扰II3345112.226建党伟业422906.15狄仁杰之通天帝国292289.297哈利波特7与死亡圣器/下404418.4叶问2:宗师传奇234044.278失恋33天3560711.8爱丽丝梦游仙境226403.269速度与激情5257755.12敢死队218768.2010蓝精灵254988.10哈利波特7与死亡圣器/上2058111.19十大票房影片合计47516844857011洛杉矶之战228213.1812新少林寺216231.1913窃听风云2214678.1814白蛇传说210979.28合计占全年总票

32、房42.87%562176占全年总票房44.1%448570资料来源:世经未来(四)岁末国片顽强奋起直追,全年票房再超进口影片2011年,国产片在前三季度落后于进口片票房的巨大压力下,以顽强的韧性奋起直追,促使全年总票房再次超过进口影片。在进入城市主流院线的十大票房国产片中,票房合计28.64亿元比2010年同期的28.14亿元略有增长所占全国总票房比例与2010年同比下降了近6个百分点。这说明中国电影单独依靠商业大片支撑票房的局面已被改变,中小影片正在悄然崛起。在十大票房国产影片中主要票房收入在第四季度的就占了5部合计票房16亿多元。于12月底进入市场的金陵十三钗、龙门飞甲和在6月入市的建党

33、伟业,分别以4.6亿元和4.1亿元和4.2亿元票房,包揽国产影片票房前三甲。表5 2011与2010年电影局公布城市院线十大票房国产影片对比表名次片名票房收入上映日期片名票房收入上映日期1金陵十三钗4671412.15唐山大地震673327.222龙门飞甲412206.15让子弹飞4798112.163建党伟业4229012.15非诚勿扰II3345112.224失恋33天3560711.8狄仁杰之通天帝国292289.295新少林寺216238.18叶问2:宗师传奇234044.276窃听风云2214671.19赵氏孤儿1931012.47白蛇传说210979.28大兵小将162181.14

34、8将爱情进行到底196352.12大笑江湖1539312.39武林外传189651.26山楂树之恋146629.1510画壁178059.29锦衣卫144702.3合计占全总票房21.84%286423占全总票房27.67%281449资料来源:世经未来(五)3DIMAX发展迅猛,十大影院排名变阵随着电影产业的不断进步,全社会对投资电影的热情和信心继续高涨。2011年,新建影院803家,比2010年同期的313家增加490家,增加1.5倍以上;新增银幕3030块,平均每天增长8.3块银幕,比2010年同期的1533块和平均每天增加4.2块,约增1倍。至年终统计,全国城市影院数量突破2800家、

35、9200多块银幕。在新建影院和新增影厅中,数字化技术得到普遍应用,至目前90%的影院都已具备数字放映条件。其中,3D数字、IMAX巨幕和国内自主研发的巨幕影院发展迅猛。表6 2011与2010年票房收入前10名电影院名排行榜2011年2010年排名影院名称票房万元排名影院名称票房万元1北京耀莱成龙国际影城76325上海和平影都70712首都华融电影院73104首都华融电影院74803深圳嘉禾影城68713深圳嘉禾影城75854北京UME华星国际影城67401北京UME华星国际影城98245上海万达国际电影城五角场店649510天津万达影城有限公司59796重庆UME国际影城(江北)63982重

36、庆UME国际影城(江北)77347广州飞扬影城正佳店60906福州金逸影城61938北京万达国际电影城CBD店60718武汉万达国际电影城60759上海永华电影城60317上海永华电影城607910上海星美正大影城59249北京星美国际影城5990合计占全国总票房的5%65562占全国总票房的6.88%70010资料来源:世经未来福州金逸、武汉万达、北京星美国际等均因新建影院增多,竞争激烈等退出全国十大影院排行榜。北京万达CBD店,通过加装IMAX巨幕进入全国十大票房排行榜;而广州首家安装IMAX巨幕商业银幕的广州万达白云店,仅开业一年就以5848万元进入广东前三甲。老品牌影院浙江奥斯卡大世界

37、也因不断进行放映设备技术更新和管理创新,年票房终于突破3000万元大关,平均单座近3万元。在传影院基础上按五星级标改建的广州华影青宫影院,也通过大力促销特色国产影片赢得声誉,以及举办适合年轻观众特点的各种促销活动,吸引大量的年轻观众走进影院,年票房收入4991万元位列广东地区第5名。(六)前五地区超10亿,广东近19亿夺冠2011年十大票房地区,票房合计89.98亿元,比2010年同期的73.36亿元增加16.62亿元,增加25.39%;所占全国年总票房比例的68.61%,比2010年同期的72.12%下降了3.5%。其中,排前5名的地区年票房收入均超过10亿元,2010年同期只有广东、北京两

38、个地区超过10亿元。表7 2011与2010年电影局公布城市院线十大票房地区对比表名次地区2011年2010年两年对比备注万元占年总票房%万元占年总票房%+万元+%1广东18654414.2216243415.972411014.84拥有15条院线和4家IMAX商业影院2北京13495210.2911967611.771527612.76拥有14条院线和3家IMAX商业影院3上海1103398.41975129.591282713.15拥有12条院线和5家IMAX商业影院4江苏1090078.31756357.443337230.61拥有16条院线和9家IMAX商业影院5浙江1014137.7

39、3738027.262761137.41拥有13条院线和5家IMAX商业影院6四川671065.12622246.1248827.85拥有14条院线和成都万达锦华IMAX商业影院7湖北586434.47446664.391397731.29拥有10多条院线和4家IMAX商业影院8辽宁484463.69374143.681103229.49拥有10多条院线和3家IMAX商业影院9重庆429083.27303992.991250941.15拥有15条院线和重庆卢米埃IMAX商业影院10山东404183.08298532.931056535.39拥有10多条院线和3家IMAX商业影院合计899776

40、68.61%73361572.1216616125.39资料来源:世经未来在十大票房地区中,排前三甲的粤、京、沪地区,增幅均在15%以下,排第6名的四川地区增幅为唯一低于10%的地区;苏、浙、鲁增幅均在30%以上,作为新建直辖市的重庆地区成为唯一增幅超过40%的地区。广东、上海、四川等多厅影院开发较早的地区,市场已趋向饱和票房增长缓慢,所占全国年总票房的比例都比2010年同期有所下降;江苏、浙江、重庆、湖北、山东、辽宁地区的多厅影院正在崛起,票房增长速度均超过全国的增幅。广东地区全年总票房18.65亿元,之所以能稳坐全国第一把交椅,获得九连冠,主要是多条院线参与竞争做大市场蛋糕的结果。在全国十

41、大票房院线中,除浙江时代、辽宁北方外,其余都在广东建有多家多厅系列影院。目前拥有浙江横店、重庆保利万和、中影数字、时代今典等15条院线和广州万达等4家IMAX商业影院,以及广州飞扬正佳,深圳嘉禾进入全国前十影院和华影青宫、飞扬天河城、中华广场、天河娱乐城等,多家年票房收入在4000-6000万元之间的影院。此外,香港投资的UME、百老汇、嘉禾、UA、MCL洲立、百誉等电影院线或电影机构,都在广东建有系列品牌影城;民营、业外资本与业内资本合作的中影火山湖、喜洋洋时代、中影今典、中影时代及雅图数字等系列影城,以及深圳益田假日、惠州华影万联、新塘耀莱成龙、花都太子等现代化优质多厅影院。第三节 互联网

42、媒体行业一、网游行业2011年第4季度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102.9亿元,实现环比增长8.3%,同比增长28.5%。纵观整个2011年中国网游市场,可谓是在黑暗中成功寻找出路的一年。老产品的疲软,一方面刺激了厂商对于ARUP的健康挖掘,巨人征途2的新付费模式的探索成为成功范例,另外一方面刺激各上市公司引入海外游戏,重新打开局面FPS,ACG类产品在2011表现亮眼。2011年中国有端市场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注重产品研发,大制作频出。2011游戏品质相对前几年有明显进步。游戏开发引擎根据玩家体验的开发创新升级、3D制作水平日渐丰满。同时产品的研发成本投入加大。畅游研发鹿鼎记以及巨人在征途2上的时

43、间和花费都堪称大制作。二是产品内容丰富,推广手段各异。新的产品推出无疑是收入增长的强心针,对于细分市场争夺也日趋激烈。通过对于用户的精准营销和在不同产品类型的上的丰富,2011年有端市场可谓异彩纷呈。DotA类的英雄联盟,射击类的穿越火线在市场的的火爆表现都引发了对细分市场的争夺战。三是对于老产品新加工,微创新成为口号。随着研发成本以及推广成本的不断升高,对于现有的产品进行再加工无疑是较为目前厂商更倾向的创新手段。现有产品已经有了较为固定的用户群体以及知名度,再次基础上进行改版升级,增加游戏本身可玩性,用户对于产品的粘性以及消费意愿都是合理利用。2011年通过为创新较为成功的产品有网易天下、畅

44、游的天龙八部以及盛大星辰变等。尽管目前我国有端网游市场受到页游、移动端游戏市场的冲击,但是有端市场技术成熟、细分市场产品日趋丰满、用户市场培养完善等多重因素影响,预计2012年有端市场将继续保持中国游戏市场的核心地位,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增长态势平稳,不会出现较大起伏。资料来源:世经未来2009年-2011年Q4中国客户端网游市场收入规模二、网络广告行业(一)2011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511.9亿,超越报纸广告2011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511.9亿,较2010年增长57.3%。互联网广告的市场规模增长到一个新的量级,同时相对于报纸广告453.6亿高出了58.3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冲击越来越明显。未来互联网广告市场将继续保持着较高的增速,2013年有可能会达到千亿的规模。但随着市场更加的成熟以及市场规模量级的不断提升,未来市场增长率或有所降低。资料来源:世经未来2006年-2015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及预测(二)搜索、电商、视频高增长,细分媒体市场结构变化较大2011年搜索引擎依然保持着较快增长,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至36.7%;电子商务平台网站广告实现超过一倍的增长,市场份额从10.8%陡增到17.5%;独立视频网站广告也基本实现了翻番的增长,市场份额提升到7.1%。门户网站、垂直行业网站增速相对较低,市场份额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