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检查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50653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脊液检查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脑脊液检查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脑脊液检查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脑脊液检查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脑脊液检查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脑脊液检查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脊液检查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脑脊液检验,第一临床医学院诊断学科,1,t课件,概述:,主要功能: 保护脑和脊髓免受外力震荡损伤,调节颅内压力;提供中枢神经系统营养物质并运出其代谢产物;调节碱贮量,保持中枢神经系统pH在7.317.34;通过转运生物胺类物质,参与神经 内分泌调节。,2,t课件,一般血浆中各种成分对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各有不同,在病理情况下一些正常情况下不易透过血脑屏障的物质也可以进入脑脊液,使脑脊液的容量和成分发生改变。 通过对脑脊液理学、化学、显微镜、免疫学及病原学检查,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3,t课件,一般性状检查,4,t课件,颜 色 正常脑脊液为无色透明液体。 红色 :常见于穿刺损伤或出

2、血性病变。 鉴别:穿刺损伤引起的出血,在3管标本中,红细胞计数依次减少,离心沉淀后上清液逐渐透明。出血性病变3管间红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别,离心沉淀后上清液呈淡红色或黄色。,。,5,t课件,黄 色 : 常见于陈旧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椎管梗阻、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重症黄疸等。 白色或灰白色 :多因白细胞增加所致,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 褐色或黑色 : 见于脑膜黑色素瘤。,6,t课件,凝 固 性 正常脑脊液:静置1224h不形成薄膜、凝块或沉淀物。 化脑:静置12h可形成凝块或沉淀物; 结脑:静置1224h后,标本表面有纤细的网膜形成 ; 蛛网膜下腔梗阻:脑脊液可呈黄色胶胨状。,7,t课件,透 明

3、 度 正常:清晰透明 。 浑浊:含有细胞、细菌、真菌、阿米巴、蛋白质等。 病毒性脑膜炎、神经梅毒、流行性乙脑等由于脑脊液中细胞数仅轻度增加可以呈透明外观; 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常呈毛玻璃样轻度浑浊。,8,t课件,化学检查,9,t课件,蛋 白 质 测 定 正常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不到血浆蛋白的1,主要为清蛋白。 蛋白质含量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 。蛋白质含量增高提示患者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或脑脊液循环障碍。,10,t课件,1 .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 (1) 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蛋白质含量显著增高,结核性脑膜炎时中度增高,病毒性脑炎时轻度增高。 (2)出血性脑病: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脑脊液蛋白质含量中度

4、增高。,11,t课件,2 .脑脊液循环障碍: 脑部肿瘤或椎管梗阻如脊髓肿瘤、蛛网膜下腔粘连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增高。 在蛛网膜下腔梗阻性疾病,当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增高到10g/L以上时,脑脊液标本外观程黄色胶胨状,且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是蛛网膜下腔梗阻的脑脊液特征。,12,t课件,葡萄糖测定,脑脊液中葡萄糖的正常范围为血糖的5080。葡萄糖含量与血糖浓度、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及脑脊液中葡萄糖酵解程度有关。 参考值:2.54.4mmol/L,13,t课件,1 .减低 (1)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性、真菌性感染。 (2)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 (3)脑寄生虫病 。 2 .增高 主要见于脑出血、下丘脑损害、糖尿病等

5、。,14,t课件,氯化物测定,正常脑脊液氯化物约为血浆氯化物含量的1.21.3倍。脑脊液中氯化物含量受脑脊液自身理化性质、血浆氯化物含量及血液pH值的影响。 参考值:120130mmol/L,15,t课件,减低 (1)细菌性或真菌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时,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增高,脑脊液胶体渗透压随之升高,为维持脑脊液渗透压平衡,脑脊液中氯化物含量减低。,16,t课件,(2)低氯血症 : 脑脊液中氯化物含量减低。当脑脊液氯化物含量低于85mmol/L时,有可能导致呼吸中枢抑制,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增高 脑脊液氯化物含量增高见于尿毒症等。,17,t课件,乳 酸 测 定

6、 (1) 出血性疾病:如蛛网膜下腔出血,红细胞无氧酵解使脑脊液中乳酸含量增高且与出血时间有关。 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当天脑脊液乳酸水平即明显增高,病情严重者出血发生后57天脑脊液乳酸水平仍继续增高。病情好转后两周内恢复正常。,18,t课件,(2) 脑组织缺血、缺氧。 (3) 化脓性脑膜炎细菌酵解葡萄糖使脑脊液中乳酸含量增高。 (4) 过度换气:可引起脑脊液中乳酸含量增高。,19,t课件,酶学检查,20,t课件,1.谷草转移酶(AST) 一些伴有脑组织坏死及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的疾病,AST从脑组织释放到脑脊液中使其活性增高。 增高 见于脑血管病、脑萎缩、中毒性脑病、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癌。,21,t课

7、件,2.肌酸激酶 (CK) 脑脊液中CK主要成分为CK-BB ,在某些伴有脑实质破坏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组织中CK释放到脑脊液中使脑脊液CK活性增高。 脑脊液中CK增高:见于脑梗死,炎症或脑缺氧等。,22,t课件,3.乳酸脱氢酶(LD): 一般以脑脊液LD与血清LD比值小于0.1作为判断标准。化脓性脑膜炎增高,治疗效果欠佳的化脓性脑膜炎LD无明显减低甚至进一步增高。因此,测定脑脊液LD变化可作为判断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和预后的指标。 增高 :脑组织损伤、感染等脑脊液中LD均可。,23,t课件,4.腺苷脱氨酶(ADA) 来自T淋巴细胞。 结脑患者脑脊液中ADA增高程度明显高于其他性质的脑膜炎,因此

8、测定脑脊液中ADA可用于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24,t课件,5.溶 菌 酶 溶菌酶主要来自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吞噬细胞。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溶菌酶增高的程度明显高于化脓性脑膜炎且随病情变化而增减,因此测定脑脊液中溶菌酶含量可用于结核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25,t课件,显微镜检查,26,t课件,细胞计数 : 正常脑脊液中无红细胞,仅有少量白细胞。 白细胞参考值 : 成人 :(0- 10)106/L 儿童 :(0- 15)106/L,27,t课件,白 细 胞 分 类 计 数: 正常脑脊液中主要为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两者之比为7:3。 病理情况下出现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

9、细胞、浆细胞、肿瘤细胞等。,28,t课件,临 床 意 义细胞增多: 1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1) 化脑时细胞数显著增加,达数千*106/L以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2) 结核性脑膜炎细胞数中度增加,多不超过500*106/L,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同时存在是本病的特征。,29,t课件,(3)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细胞数仅轻度增加,多为数十*106/L,以淋巴细胞为主 (4)新隐球菌性脑膜炎:细胞数中度增加,以淋巴细胞为主。,30,t课件,2.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性疾病 细胞数可正常或稍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脑脊液中找到白血病细胞,可确诊为白血病脑膜转移的重要证据。,31,t课件,3.脑

10、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为均匀血性脑脊液,除红细胞明显增加外还可见各种白血胞,但仍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出血时间超过23天可发现含有红细胞或含铁血黄素的吞噬细胞。,32,t课件,4. 脑寄生虫病 。 脑脊液中细胞数可以升高,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脑脊液离心沉淀可发现血吸虫卵、阿米巴原虫、弓形体、旋毛虫的幼虫等。,33,t课件,病原学检查,34,t课件,微生物学检查,可用直接涂片法或离心沉淀后取沉淀物制成薄涂片。 疑为化脓性脑膜炎 :作革兰氏染色后镜检。 疑为结核性脑膜炎 :静置24h后取所形成的薄膜,作抗酸染色后镜检。 疑为新隐球菌脑膜炎 :则在涂片上加上印度墨汁染色后镜检。,35,t课件,脑脊液细菌培养 正常脑脊液中无细菌,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时,常见菌有脑膜炎奈瑟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及产气肠杆菌等。 脑脊液细菌分离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是确定病原因子及选择治疗药物的主要依据。,36,t课件,脑脊液寄生虫病 正常脑脊液中无寄生虫,如在脑脊液离心沉淀物中发现血吸虫卵或肺吸虫卵,则可诊断为脑型血吸虫病或脑型肺吸虫病。 另外在脑脊液中还可发现阿米巴原虫,弓形体、旋毛虫的幼虫等。,37,t课件,课后注意复习 !,38,t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