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51267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莆田第十一中学 李俊锋,莆田你们对自己的家乡了解多少?,市情概况,莆田,因盛产荔枝,故又称“荔城”。下辖城厢区、涵江区、仙游县、荔城区、秀屿区 ,自古就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美称 ,由莆仙两县组成的古兴化府、举进士者多达2400多名、其中全国级的文武状元22名、宰相14名、尚书(中央政府各部部长)近70名,是历史上在全国排名最前面的科举名邦之一。,莆田习俗,一年过两次年在中国是很难找到一年过两次年的习俗,明代中后期福建受倭寇侵犯,时值大年三十,村民有些逃到山上避难,躲过一劫。人们决定在初三(有的是初四、初五)再过一次年,而且大年初二不访友。,莆田元宵莆田的元宵从农

2、历正月初六开始直到正月廿九妈祖宫举行“尾夜元宵”才结束。,白头春联清军侵入福建时,到了新年,清军强迫贴红联给“新朝贺岁“,否则死罪。人们不得已贴上红联,但巧妙地留出一段绿联以示抗议。文革期间“节约闹革命”,把绿颜料节约了变成白的,至今莆田人口头语“糊绿联”还很流行。,清明清明时节经常下雨,俗话说,扫墓“清明前三日,清明后三日”,这样就给扫墓的人更多的时间余地。特色食品是清明龟。仙游清明龟是用糯米和鼠曲草磨粉为皮,包上绿豆加糖煮熟的馅,蒸熟的龟形食品。据明周华游洋志:“(清明)人家以鼠曲和米粉为龟,展谒丘墓”,那么这个风俗最少也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其它地方也做清明龟,但不加鼠曲草。端午节俗称“五

3、日节”,从初一到初五都有民俗活动。有一首儿歌:“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食一日,初六嘴企企(没有东西吃)”。千百年来人们就根据这个时间表过端午。最有特色的习俗是初五这一天每个人都要用午时草(当天早上采摘的香草)煎汤沐浴,体现了“浴兰节”的特色。且不说夏小正,从唐元稹“表夏十首”:“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看,这个风俗最少也有1200年的历史了。沐浴后,人们都换上夏装。另一个特色是初五中午一人吃一碗面条,这似乎是融合了“夏至吃面”的习俗。粽子只在初二吃,而且很多家庭没有吃。在莆田,已嫁女儿一年中端午、中秋和春节都要送食品礼品给父母,以报答养育之恩,体现了女儿对父母深深的情意,俗称“女

4、儿送节”。,七月半也有一首儿歌:“初九初十,金水泽泽,十一十二,金粿尝味,十三十四,担来担去,十五十六,粪池兜齐厮凿(茅坑边打架)”。金粿、宝糕是本地特有的中元节应节食品、祭祖食品。俗话说“舂宝糕,拖金粿”,旧时用杵臼舂米粉做宝糕,用石磨磨大米成浆,加入草木灰过滤的“金水”,做成金灿灿的金粿。特色民俗活动是送纸与祭祖。十三或十四,父(或母)已去世的已出嫁的女儿,要挑着祭品纸钱回娘家祭拜。俗称“送纸”。据周华游洋志:“又具礼而行祖父翁之家,谓之送纸”。可见这也是流传很久的风俗。俗话说:“七月十三接公妈(祖宗),七月十六送公妈”,莆俗中元节祭祖仪式持续四天。旧时沿海还有“放水灯”祭鬼魂的风俗。中秋

5、俗称“做秋”。人们吃炒米粉(兴化米粉)、煮芋头,赏月。中秋正是芋头成熟的时候,而莆田炒米粉是特色小吃。冬至莆田称“冬节”。俗话说:“冬节暝搓丸(搓汤圆)”,实际是在冬至的前夜。冬至早上家家户户吃汤圆。大部分人们在冬至扫墓。民间以冬至的天气占卜年关的阴晴:“冬节红,年暝湿”。冬至太阳红,年关会下雨。,除夕特色的活动有农历十二月底扫尘、卫生大扫除。除夕那天辞年(祭天地)。“三十暝围炉”,还要守岁,留隔年饭、汤。除夕夜,人们依据天上星星的多少,预卜下一季黄豆的丰歉。 其它莆田风俗,除了正月以外,其它十一个月的初二和十六,都“做牙(以饭菜或瓜果祭拜土地神)”,俗称“初二十六牙”,商家企业尤其重视。而头

6、牙(一年中第一个牙祭,在二月初二)与尾牙(十二月十六)最隆重。据游洋志:“春秋二仲朔望之日,各乡敛设鸡豚赴社,以行祈报之礼”,那么“头牙”就是春祈,只是改在初二(一说这一天是土地公生日)。十月十五黄昏,人家备办饭菜、米粉、花生等,放在竹编的大圆盘里,在门前祭“孤魂”。俗称“供簸箕盘”。儿童用一根根点燃的香插在旁边空地上,俗称“布田(插秧)”。每年正月初九人们到壶山凌云殿或石室岩玉皇殿烧香祈玉皇。这就是“正月初九头一支香”。民间认为这一天是玉皇诞辰(天帝生)。还有别的生日,如三月二十三娘妈生(妈祖生日),六月初六土地公生,八月初三灶公生,民间都举行祭祀纪念活动。佛教的有二月十九观音生日。另外,大

7、暑吃荔枝、羊肉。还有一些地方在重阳节扫墓。,莆田十大城市名片,湄洲妈祖、壶山兰水、九鲤湖 、 莆仙戏、湄洲湾、南少林寺、四大名果 、莆田工艺美术、古谯楼 、兴化米粉,湄洲妈祖,南少林寺,九鲤湖,莆仙戏,壶山兰水,四大名果,湄洲湾,古谯楼,莆田工艺美术,兴化米粉,莆田经济,莆田市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成为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的热点。 渔业:莆田市渔业兴旺,水产富饶。主要有鳗鱼、对虾、大黄鱼、马鲛鱼、梭子鱼、鲟、蛏、蛤、海蛎、紫菜等,沿海区域盛产原盐,产品远销东南亚和美国。,种植业:莆田市物产丰富,品类繁多,是福建著名的粮食、甘蔗和水果产区之一。龙眼、荔枝、枇杷、无籽蜜柚四大名果驰名中外。,工业:莆田有

8、“鞋城”、“电子城”、“啤酒城”、“工艺城”等称誉远播四方。,莆田教育,谈到莆田,不能不谈及她的教育。“开莆来学”奠定了教育鸿基,“家贫子读书”蔚然成风。古代,科甲佳话绵延不断;近现代,教育事业更是突飞猛进。莆田市的高等院校有省属本科高校莆田学院和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省一级达标校有:莆田一中、二中、四中、五中、六中、八中、十中、侨中、仙游一中 市民办A级校有:莆田私立实验中学、仙游私立一中,莆田教育,莆田学院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夹漈草堂,夹漈草堂在福建莆田新县巩溪村的夹漈山上,离市区北面约30公里,这里海拔600多米,山深林密,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是我国宋代著名史学家郑樵著书立说的地方。,

9、教育名人夹漈先生,郑樵,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福建莆田)人,世称夹漈先生。郑樵一生不应科举,刻苦力学30年,郑樵立志读遍古今书,郑樵的学术思想主要是“会通”、“求是”和“创新”。主张修书要据“仲尼、司马迁会通之法”。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在经学、礼乐之学、语言学、自然科学、文献学、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就。郑樵一生专心著述,据统计达84种,但大部分已佚亡。今存仅通志、夹漈遗稿、尔雅注、诗辨妄及一些零散遗文。,莆田旅游,莆田被列为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色美不胜收湄洲岛的妈祖祖庙遐迩闻名,四海共仰;有南少林寺遗址;广化寺为福建省四大禅林和“十佳风景游览区”之一;玄妙观三清殿是本省保存最好的唐代道教玄妙

10、观建筑群之一;宋代的古谯楼及蔡襄墓、瓷窑古遗址及明代的抗倭名城莆禧城等一大批古建筑遗址;千年古树,荔枝树“宋家香”,龙华的古樟等树木。 四大祈梦胜地春莆禧、夏天云、秋仙女、冬九鲤;有著名的莆田二十四景;仙游四大景九鲤湖、麦斜岩、菜溪岩、天马山,莆田特产,南日鲍鱼 金沙薏米,仙游皮蛋 兴化桂圆,我们的家乡莆田是著名的文献名邦、鱼米之乡、田径之乡,有迷人的莆田二十四景,有著名的科学家、体育健将等,有香甜嫩滑的荔枝、龙眼、枇杷等特产名扬中外。,荔枝 “荔城无处不荔枝”这是郭沫若对莆田的第一感觉。自唐代起,莆田就开始栽培荔枝。,龙眼 莆田龙眼始于隋唐,宋明尤盛。由于莆田的特殊地理位置,所以莆田龙眼风味较其他产地香甜。,枇杷 莆田枇杷色泽鲜艳,单果重为全国最大(解放钟最大单果重172克,为世界之冠),主产区常太镇号称“中国枇杷第一乡”。,文旦柚 莆田文旦柚,又名蜜柚,以仙游度尾的出名。1984年11月,时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在福建视察时,品尝之后为它命名“度尾无籽蜜柚”,曾被清朝列为贡品。,月季莆田市市花,花色艳丽,香气十足,花期长久,是风靡全球的名花。,亲爱的同学们,家乡莆田是多么美丽富饶,风光旖(yi)旎(ni),我们到民间采风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