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问题小专题复习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68023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致死问题小专题复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致死问题小专题复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致死问题小专题复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致死问题小专题复习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致死问题小专题复习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致死问题小专题复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致死问题小专题复习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三回头考反馈练习(2月27日),3.(2012四川卷31)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B、b仅位于X染色体上。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2)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基因T、t,与基因A、a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当t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让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1代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代雌雄比例为3:5,无粉红眼出现。,用带荧光标记的B、b基因共有的特异的序列作探针,与F2代雄果蝇的细胞装片中各细胞内染色体上B、b基因杂交,通过观察荧光点的个数可以

2、确定细胞中B、b基因的数目,从而判断该果蝇是否可育。在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若观察到 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可育;若观察到 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不育。,4.果蝇的翅形有长翅与残翅之分,受基因A、a控制,A对a完全显性;眼形有棒眼与圆眼之分,受基因B、b控制,B对b完全显性。某科研小组用纯合的长翅圆眼雌果蝇和纯合的残翅棒眼雄果蝇进行杂交得F1,再让F1自由交配得F2,F2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致死,雌果蝇表现型与比例,有没有更简单的实验方案?,寒假作业反馈练习2,致死问题小专题复习,例题1: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窄叶由隐性基因b控

3、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请回答:,(1)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性个体,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2)若后代全为宽叶,雌雄植株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3)若后代全为雄株,宽叶和窄叶个体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4)若后代性别比例为1:1,宽叶个体占3/4,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XBXXbY,XBXXBY,XBXXbY,XBXXBY,(5)能否出现后代全为窄叶,且雌雄各半的情况,若能写出亲本的基因型,若不能说明理由 。,例题1: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窄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请回答:,(5)能否

4、出现后代全为窄叶,且雌雄各半的情况,若能写出亲本的基因型,若不能说明理由。,不能,因为亲本中基因型为XbXb的雌性个体不存在。,变式1: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窄叶(b)呈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此基因。已知窄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如果杂合子宽叶雌株(XBXb)同窄叶雄株(XbY)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分别是,A12为宽叶雄株,12为窄叶雄株 B12为宽叶雌株,12为窄叶雌株C12为宽叶雄株,12为窄叶雌株D14为宽叶雄株,14为宽叶雌株, 14为窄叶雄株,l4为窄叶雌株,变式2: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ZW,ZZ)。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

5、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A.雌:雄=1:1 B.雌:雄=1:2 C.雌:雄=3:1 D.雌:雄=4:1,例题2: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A2:1 B9:3:3:1 C4:2:2:1 D1:1:1:1,变式3:某观赏动物,黄色基因Y对灰色基因

6、y显性,折耳基因D对长耳基因d显性,且基因Y或基因D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现有两只基因型为YyDd的雌雄个体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为:A.9:3:3:1 B.3:3:1:1 C.4:2:2:1 D.1:1:1:1,变式4:若上题中仅基因Y纯合时使胚胎致死,其它不变,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例题3: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A

7、1:1 B1:2 C2:1 D3:1,2/3A,1/3a,2/3A,1/3a,4/9AA,2/9Aa,2/9Aa,1/9aa,致死,注意:配子,注意配子,变式5: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的个体(aa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两对相对性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11,且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A5/8 B3/5 C1/4 D3/4,3/4A,1/4a,3/4A,1/4a,9/16AA,3/16Aa,3/16Aa,1/16aa,致死,变式6: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

8、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R对感病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A1/9 B1/16 C4/81 D1/8,强化练习1:已知桃树中,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实验方案: ,分析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1)如果子代 ,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2)如果子代

9、 ,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蟠桃(Hh)自交(蟠桃与蟠桃杂交),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2:1,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3:1,强化练习2: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NN、XnXn、XnY等均视为纯合子)。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1)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 种。(2)若F1代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 ,F1代雌蝇的基因型为 。(3)若F1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 。让F1代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2代成活个体构成的种群中基因N的频率为 。

10、,X,3,n,XNXN、XNX,N,9.09%(或1/11),强化练习3:假设果蝇中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最终实验结果。实验步骤: ; ; 。结果预测:、如果 ,则X染色体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如果 ,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如果 ,则X染色体上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让这只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统计F2中雄蝇所占的比例(或统计

11、F2中雌雄蝇比例)。,F2中雄蝇占1/3(或F2中雌:雄=2:1),F2中雄蝇的比例介于1/3 1/2之间(或F2中雌蝇:雄蝇在1:12:1之间),F2中雄蝇占1/2(或F2中雌蝇:雄蝇=1:1),让该雄果蝇与正常雌果蝇杂交的F1。,F1互交得F2(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统计F2中雄蝇所占的比例(或统计F2中雌雄蝇比例),F2中雄蝇占1/3(或F2中雌:雄=2:1),F2中雄蝇的比例介于1/3 1/2之间(或F2中雌蝇:雄蝇在1:12:1之间),F2中雄蝇占1/2(或F2中雌蝇:雄蝇=1:1),强化练习5:现有甲、乙两个烟草品种(2N=48),其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

12、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且在光照强度大于800LuX时,都不能生长,这是由于它们中的一对隐性纯合基因(aa或bb)作用的结果。取甲、乙两品种的花粉分别培养成植株,将它们的叶肉细胞制成原生质体,并将两者相混,使之融合,诱导产生细胞团。然后,放到大于800LuX光照下培养,结果有的细胞团不能分化,有的能分化发育成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烟草品种花粉的基因型分别 为 和 。(2)在大于800LuX光照下培养,有 种细胞团不能分化;能分化的细胞团是由 的原生质体融合来的(这里只考虑2个原生质体的相互融合)。由该细胞团分化发育成的植株,其染色体数是 ,基因型是 。该植株自交后代中,在大于800LuX光照下,出现不能生长的植株的概率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