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评定——感觉功能评定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68925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0.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复评定——感觉功能评定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康复评定——感觉功能评定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康复评定——感觉功能评定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康复评定——感觉功能评定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康复评定——感觉功能评定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康复评定——感觉功能评定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评定——感觉功能评定ppt课件.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感觉功能的评定,1.掌握躯体感觉的分类、脊髓阶段性感觉支配及其体表检查部位、感觉的评定法;2.熟悉感觉评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检查注意事项;3.了解感觉评定的目的。,请大家先做点游戏,【浅感觉】 包括皮肤及粘膜的感觉、痛觉、温度觉和压觉。此类感觉是受外在环境的理化刺激而产生。【深感觉】 包括运动觉、震动觉、位置觉,又名本体感觉。此类感觉是由于体内肌肉收缩,刺激了本体感受器(肌梭、腱梭等)而产生的感觉。【复合感觉】 包括皮肤定位感觉、两点辨别感觉、体表图形感觉、实体辨别觉。这些感觉是大脑综合分析、判断的结果,故也称皮质感觉。,概述-感觉的定义和分类,感觉(sensation)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

2、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浅感觉传导通路:先交叉后上行。,深感觉传导通路:先上行后交叉。,概述-感觉传入通路,丘脑,内侧丘系, 第一类细胞群 特异感觉接替核,概述-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1.丘脑的核团,后外侧腹核:与躯干、肢体感觉传导有关后内侧腹核:与头面部感觉传导有关内侧膝状体:听觉传导换元站外侧膝状体:视觉传导换元站, 第二类细胞群 联络核 包括:丘脑外侧腹核、丘脑前核、丘脑枕 作用:与各种感觉在丘脑和大脑皮层的联系协调有关, 第三类细胞群髓板内核群 包括:中央中核、束旁核、中央外侧核 作用: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毁损束旁核可缓解疼痛), 特异性投射系统;指丘脑感觉接替核(也

3、包括联络核)及其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2. 感觉投射系统,特点:一般经典感觉传导通路是专一的,与大脑皮质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功能: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冲动。, 非特异投射系统,概念:丘脑非特异投射核及其投射至大脑皮质的神经通路。,特点:弥散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不具点对点的投射关系。,功能: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但不产生特定感觉。,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是多突触系统,易受药物影响,而发生传导阻滞,概述-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1、体表感觉代表区:,1)第一体表感觉区,在中央后回(3-1-2区),特点是:, 躯干四肢部分的感觉交叉投射

4、,头面部双侧投射;,投射区域有一定的分野,总的安排是倒置的。,投射区域的大小与感觉分辨的精细程度有关 ;,躯体感觉,2)第二体表感觉区:在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人类),2、本体感觉区:在中央前回(4区),3.躯体感觉生理痛觉,体表痛发生在体表,分为快痛和慢痛,深部痛:,一般为慢痛。定位不明确,伴有恶心、出汗和血压和呼吸改变等。,发生在躯体深部(关节、骨膜、肌腱、肌肉等);,(二)内脏感觉,内脏痛特点:,定位不明确;,中空内脏器官对扩张、牵拉及缺血等刺激敏感,对切割、烧灼等刺激不敏感;,内脏感觉代表区:与其在皮质的体表区混杂在第一体表感觉代表区的躯干及下肢代表区中。,多伴有牵涉痛。,缓慢、持久,常

5、会伴有不愉快的情绪反应等;,病变部位 投射部位 心脏 心前区或左臂尺侧 肝胆 右肩胛 阑尾 脐周或上腹部 肾脏 腰及腹股沟,牵涉痛(refferred pain):指脏疾患引起身体远隔的体表特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三)视觉,味觉区:在中央后回头面部感觉区下,嗅觉区:在边缘叶前底部区(梨状区 前部、杏仁核的一部分),颞侧视网膜同侧枕叶皮层鼻侧视网膜对侧枕叶皮层,视觉皮质:在枕叶皮质内侧面,距状裂上下两缘,听觉皮质:在颞横回和颞上回,*脊髓阶段性感觉支配及其体表检查部位,概述-感觉障碍的分类,末梢型神经干型后根型,周围神经型感觉障碍,脊髓横贯性损害脊髓半切综合征后角型,脊髓型感觉障碍

6、,分离性感觉障碍交叉性感觉障碍偏身感觉障碍,脑干型感觉障碍,概述-感觉障碍分型和特点,脊髓型感觉障碍,横惯性损害半切综合征后角,丘脑,偏身感觉障碍丘脑痛感觉过敏或倒错非感觉症状,丘脑型感觉障碍,“三偏征”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内囊型感觉障碍,局限性感觉性癫痫偏身感觉障碍感觉忽略,皮质型感觉障碍,内囊是大脑皮层与脑干、脊髓联系的神经纤维通过的一个部位的名称,位于基底神经节与丘脑之间。通往大脑皮层的运动神经纤维和感觉神经纤维,均经内囊向上呈扇形放射状分布。,当内囊损伤广泛时,患者会出现对侧偏身感觉丧失(丘脑中央辐射受损),对侧偏瘫(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受损)和对侧偏盲(视辐射受损)的“三偏”症状

7、。,感觉功能评定的目的,感觉障碍的类型、部位和障碍的范围感觉损伤对运动功能的影响针对感觉障碍特点,制定物理治疗的计划确保患者安全,预防出现继发损伤感觉损伤对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制定感觉康复计划,如感觉再教育、代偿技术的应用评估疗效,【适应证】(1)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脑血管病变、脊髓损伤或病变等。(2)周围神经病变:如臂丛神经麻痹、坐骨神经损害等。(3)外伤:如切割伤、撕裂伤、烧伤等。(4)缺血或营养代谢障碍:糖尿病、雷诺现象(雷诺病)、多发性神经炎等。【禁忌证】 意识丧失者。,评定的工具,评定内容:,受影响的感觉类型所涉及的肢体部位感觉受损的范围所受影响的程度制定治疗计划预防出现继发损害 如压

8、疮、烫伤等,常见疾病,脑卒中、脊髓损伤等疾病会有痛、温、触觉的丧失或减退;糖尿病性神经病、神经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雷诺氏病、束性脊髓病等常出现感觉异常或感觉迟钝。,感觉功能的评定-浅感觉,步骤 (1)向患者介绍检查的目的、方法和要求,取得 患者的合作; (2)检查前进行检查示范; (3)遮蔽双眼; (4)先健测后患侧 (5)给予刺激 (6)观察患者的反应 (7)记录结果 或在节段性感觉支配的皮肤分布图 中标示,1.触觉(light touch),每次刺激的强度一致、速度可无规律。四肢:刺激走向与长轴平行躯干部:与肋骨平行检查顺序:面部颈部上肢躯干下肢反应:有无轻痒的感觉,2.痛觉(pain)

9、,痛觉刺激手法,疼痛部位的评定 涂盖一区(局部)为1分(无论大小,都算1分)未涂处为0分,总评分反映疼痛区域。不同颜色或符号表示疼痛强度,无神、黄色、红色、黑色(或“”“”“”“”),疼痛强度评定,疼痛特性评定PPI:现有疼痛强度,慢性疼痛与残疾评定(chronic pain grading scale),适用于持续6个月以上头、颈、肩、腰、腿痛患者,评分: (1)疼痛程度=(A+B+C)/3 (2)致残程度=(E+F+G)/3 (3)致残天数:问题D的天数,如果应用3个月标准的版本,将天数乘以2后计算残疾评分。 (4)残疾评分:残疾评分为致残天数换算分+致残程度换算分。,(5)慢性疼痛状况分

10、级 0级:无疼痛(过去半年中无疼痛问题) 1级:疼痛强度5,残疾评分3 2级:疼痛强度5,残疾评分3 3级:不管疼痛强度如何,残疾评分为3-4分 4级:不管疼痛强度如何,残疾评分为5-6分 1、2级提示疼痛所导致的日常生活能力受限程度较小; 3级提示中等程度受限; 4级提示重度受限。,3.温度觉(temperature) 用盛有热水(40-50)和冷水(5-10)试管,在闭目的情况下,冷热交替接触患者皮肤。试管直径药效,与皮肤接触面不要过大,接触时间以2-3秒为宜。注意两侧对称部分进行比较。,4.压觉(pressure)检查者使用大拇指或指尖用力压在肌肉或肌腱,请患者指出感觉。对瘫痪的患者压觉

11、检查常从有障碍的部位开始知道正常的部位。,任何关节的轻微本体感觉障碍都会引起肢体运动的功能障碍。关节觉障碍、震动觉障碍均见于脊髓后索损害;本体体感觉障碍主要表现为协调障碍,即运动失调;以脊髓痨、多发性神经炎多见。,常见疾病,感觉功能的评定-深感觉,运动觉 患者闭目。检查者轻握患者手指或足趾的两侧,上下移动5左右,让患者辨别移动的方向。震动觉 患者闭目。检查者将每妙震动256次的音叉放置患者的骨 骼突出部位。,位置觉 患者闭目。将其肢体放一定的位置,然后让患者说出所放的位置;或嘱患者用气正常肢体放在与病侧肢体相同的位置上。 闭眼进行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站立、步行等。,【两点辨别】,【图形觉】,

12、【实体觉】,感觉功能的评定-复合感觉,皮肤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实体觉图形觉其他识别感觉,大脑皮质(顶叶)对各种感觉刺激的整合,深、浅感觉正常,复合感觉检查才有意义。,皮肤定位觉 【刺激】患者闭目,用手轻触患者的皮肤。 【反应】让患者用手指出被触及的部位。,两点阈 【刺激】患者闭目,采用两点阈测试仪、心电图测径规或触觉测量器延所检查区域长轴刺激两点皮肤,两点的压力要一致。若患者有两点感觉,再缩小两点的距离,直到感觉为一点时停止,测量此时两点之间的距离。 【反应】患者回答感觉到“一点”或“两点”,正常年轻者(20-24y)上肢两点分辨值,正常年轻者(20-24y)下肢两点分辨值,正常年轻者(20-24

13、y)面部和躯干两点分辨值,实体觉 【刺激】患者闭目,将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品放置患者手中(如火柴盒、小刀、铅笔、橡皮、手表等)。检查时应先测患侧。 【反应】患者抚摸后说出该物的名称、大小及形状等。 额叶疾患出现触觉正常而两点分辨觉障碍;图形觉障碍见于脑皮质病变;实体觉功能障碍提示丘脑水平以上的病变。脑卒中和神经炎患者常有复合感觉障碍。,常见疾病,重量觉材质识辨觉双侧同时刺激,评定结果,感觉障碍 (1)感觉减退或消失 意识清晰,刺激阈值增高,患者反应降低,感觉神经遭破坏性损害。 (2)感觉异常无外界刺激而出现自发的感觉,例如麻木感、蚁走感、针刺感或寒冷干、灼热感、触电感等。常见于感觉神经早期、不全

14、性损害。 (3)感觉过敏刺激阈降低,对轻微的刺激出现强烈反应或对正常刺激敏感性增加。 (4)感觉分离同一部位某种感觉障碍而其他感觉正常。浅感觉分离主要指某一部位的痛、温觉减弱或消失而触觉正常。深浅感觉分离指深感觉障碍而浅感觉正常。,本体感觉障碍当被动关节运动达到终末端时,或只有在关节周围肌群收缩引起运动时才能指出运动的方向时,提示存在本体感觉障碍。本体感觉完全丧失时,即便关节运动达到终端也仍然只有50%的正确率(指出关节运动方向)常见于关节和肌肉感受器功能障碍。因高龄、肌肉骨骼系统损伤所致。,感觉功能的评定-注意事项,1.患者必须意识清醒2.检查前说明目的和检查方法取得患者合作3.两侧对称部位比较4.先检查浅感觉、然后检查深感觉和皮质感觉5.根据感觉神经支配和分布的皮区检查6.整体到局部7.如有感觉障碍,应注意感觉障碍的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