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实证探讨.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71840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科技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实证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科技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实证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科技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实证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科技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实证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科技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实证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科技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实证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科技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实证探讨.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发展观论文科学发展观论文范文科学发展观论文集:高科技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实证分析基于温州市的探讨随着先行优势的丧失和全国经济环境变化,尤其是在世界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下,原有的温州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显著的波动和下滑,温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一、温州市高科技风险投资发展经济环境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但近几年增长速度比较缓慢。据统计,2001年2008年间,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上处于停滞徘徊状态。其中2003年达到最高点,2004年和2005年进入了衰退期,2006年止住下滑势头,2007年经济增速有所回升,但仍未恢复到以前的高点。而20

2、08年受世界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温州的经济增速更是一落千丈,仅为8.5%。2009年上半年温州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到4.5%,全省倒数第二,工业增加值为负增长,远远低于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的GDP平均增速9.2%水平。据预测,今后几年,温州经济增速重新进入下滑通道,仍将处于一个低位徘徊、缓慢恢复状态。有一组数据统计表明,2004年温州科技实力在浙江省排名倒数第二,2005年倒数第一,2006至2008年没有明显改观。也就是说,近年来温州科技实力并没有随GDP规模扩大而相应提高。可见,温州科技实力的落后阻碍或者说拖累了温州经济的进一步增长,至少可以说,没有对经济增长起到正向助推作用。所以,增强科技实力

3、,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温州经济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二、温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近几年,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但是作为浙江省三大核心城市之一,其与杭州、宁波相比,仍存在许多问题和较大差距。其一,高科技人才资源稀缺。人才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灵魂,人才的数量、层次及其创新活动是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的命脉。目前温州高新技术产业人才资源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2007年,温州市人才资源数增长25.0%,每万人口人才资源数增长23.4%,分别位居浙江省第四、第三位,专利授权指数增长40%,低于各市平均3.7个百分点;发明专利

4、授权量增长43.4%,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1.6%,增幅分别比各市平均低11.9、10.2个百分点,列各市第九位。另外,温州本地人才流失严重,也对高科技人才资源的聚集造成较大影响。据抽样调查显示,2004年温籍大学毕业生就业外流率为26.5%,2005年为30.0%,2006年为33.1%,2007年为34.2%,2008年为36.5%,短短四年间,大学生就业外流率上升了10个百分点。2008年流失大学毕业生人数达1.4万多人,在这些流失人员中,赴杭州、上海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比重分别为39.6%和24.2%,均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其二,高科技实力单薄。研发(R&D)经费强度反映了高

5、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温州科技实力目前还比较弱,科技投入与浙江省平均水平相比有一定差距。据2008年温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告统计,2007年温州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39.1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81%,仅为浙江省平均水平的一半;R&D经费投入18.26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85%,而浙江省R&D经费投入286.32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2%,温州R&D强度与浙江省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2007年浙江省各地市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评价报告显示,2007年温州市科技综合实力在浙江11个城市中排到第4位,科技综合实力占各市之和的比例仅为10.36,与杭州、宁波两

6、市还相距甚远。另外,温州市高技术产业科技活动所引进科研院所的数量也比较少。虽然到目前为止,温州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先后引进各大院校在温州建立了先进制造技术、泵阀、轻工等专业研究院,但是科技人员的规模以及相关的科研投入都有待提高,相关的政策措施也有待完善。其三,高科技经费投入不足。温州高技术产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较低,且科技经费以自筹资金为主,政府投入和金融信贷所占比例很小。2007年,本级财政科技拨款增长13.4%,低于各市平均增幅18.6个百分点,位列各市第九位。2007年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活动筹集经费合计241237万元,其中企业资金为217619万元,占90.21;金融信贷为149

7、97万元,占6.22,这两项合计占总经费的96.43。这种融资结构与高技术产业化的要求严重不符。温州高技术产业科技经费投入不足还体现:充裕的民间资本并没有用于支持温州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据2006年统计年鉴显示,温州居民储蓄年末余额占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比重达47.46,高于宁波、杭州两市;相反,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却排名最后,杭州市为6014.21亿元,宁波市为2640.65亿元,而温州市只有1366.51亿元。三、温州市风险投资发展现状分析近年来,温州资本参与风险投资的热情高涨。风险投资基金与产业基金成为温州资本新的蓄水池,特别是2007年6月1日,有限合伙法正式实施后,创投公司的设立在温

8、州风起云涌。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风险投资初步形成多渠道资金投入的格局。风险投资机构是风险投资市场的主体没有活跃的风险投资机构就不可能有发达的风险投资市场。自2007年,有限合伙法正式实施以来,温州卷入风险投资的热潮,风险投资由原来的单一模式,转向多元化的风险投资基金的建立,同时,民间融资开始走向合法化、正规化,巨额民间资本投入到了风险投资领域。据统计,目前温州高度密集的民间资本已经达到6000亿元之巨,其中约有1000亿到1500亿流动资金进入了创投领域。其二,温州风险投资具有高新技术倾向,但投资力度不够。高新技术产业符合风险资本追逐高风险、高收益的本性,并与风险投资运作方式相适应

9、。温州风险投资涉足的高新技术领域,主要包括信息工程、新材料及机电一体化等行业。温州每年有大量的科研成果,为风险投资提供了丰富的项目来源,为发展风险投资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但从投资力度来看,事实上,温州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明显不足。据统计,2007年浙江省高科技R&D活动经费投入为286.32亿元。其中杭州为83.63亿元,占浙江全省高科技R&D经费比重为29.23%;宁波为42.24亿元,占浙江全省高科技R&D经费比重为14.75%;而温州仅为18.26亿元,占浙江全省高科技R&D经费比重为6.38%。其三,风险投资集中分布于项目成长期,趋向于短期行为。温州,目前的风险投资业缺乏真正

10、意义上的风险投资家和战略投资家,大多数的投资人员投资经验不足,缺乏专业知识,导致风险投资领域过于单一,风险投资机构集中于短期行为,不能发现真正具有投资价值的中小科技企业。相关资料显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风险投资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都有所分布。而从目前温州风险投资的实际运作来看,各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追求短期效益,重点主要投资于处于成长阶段的项目,尤其是对传统制造业的投资,主要都集中在成长期。而投资在早期阶段的项目很少,弱化了风险投资促进科技创新的作用,缩小了风险投资作为高新技术助推器的功能。另有部分资金被用作炒股和炒房地产,以谋求暴利。四、温州市高科技风险投资发展的实证分析为了进一步分析温州风险投

11、资水平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相关关系,本文采用风险投资对高科技产业的投入量为解释变量X表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为被解释变量Y表示,利用表1中的相关数据作为时间序列进行回归分析。由于数据可获得性的原因,本文选取的数据样本区间为2003年2007年,其中,样本数据来源于温州统计年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告、浙江省各地市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评价报告各期,以及温州科技部、温州统计局、浙江科技局等相关网站。具体运用的实证分析工具是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其一,模型的建立。以Xi与Yi分别作为两类变量,构造相关度模型如下:Yi=+Xi+i式中,Xi表示风险投资对高科技产业的投入量,Yi表示历年高新技术

12、产业增加值;、为未知参数;i为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其二,相关系数及其假设检验。将表1中的指标数据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得出相关分析的输出结果。由表2可知,变量Xi和Yi的相关系数为0.916,说明二者关系很紧密。P(Sig.)值小于0.05,拒绝两变量没有相关性的假设。由表3可知,相关系数R2=0.839,校正的相关系数R2=0.785,说明变量Xi可以解释变量Yi 83.9%的变异性。Durbin-Watson现行检测值为1.7032,因此可以认为相邻残差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由表4可知,F值的显著性概率为0.029,小于5%,说明回归系数不为零,自变量Xi整体上对因变量Yi的影响

13、显著,回归方程式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三,模型的确立及经济学意义。从表5的回归系数中得出,模型的回归系数为0.916,以及变量Xi和常数项的非标准化系数,其中:变量Xi的待定系数取值为:9.476;常数项取值为:20.209,则回归模型为:Y=9.476X+20.209综合以上信息可知,风险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之间具有很大的相关性,随着风险投资对高科技产业投入量的增加,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也会不断增加,而且风险投资投入量每增加一个单位,高新技术产业将增加20.209个单位,可见,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新形势下,温州应借鉴国内外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从政策、法律等各方面促进风险投资及早融入到高新技术产业的前期阶段,形成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良性互动发展,促进温州经济增长,实现温州“第三次跨越”。参考文献:1 彭华: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分析,温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2 2007年浙江省各地市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评价报告,浙江省统计局2008年11月28日。3 马晓国、李宗植、管军:江苏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证分析,科学学研究2005年第23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