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向莲花供水管道建设安装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改)201.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72088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146.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鼎湖向莲花供水管道建设安装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改)2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鼎湖向莲花供水管道建设安装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改)2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鼎湖向莲花供水管道建设安装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改)2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鼎湖向莲花供水管道建设安装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改)2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鼎湖向莲花供水管道建设安装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改)20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鼎湖向莲花供水管道建设安装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改)2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鼎湖向莲花供水管道建设安装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改)201.docx(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鼎湖向莲花供水管道建设安装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单位:编撰单位:编撰时间:鼎湖向莲花供水管道建设安装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编制单位:XXX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咨询资格等级,甲级(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政管理负责人 职务:副总经理技术管理负责人: 职务:总工程师经济管理负责人 职称:总经济师项目编制人员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第一节 概 述1第二节 项目概况6第三节 研究结论7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 及建设的必要性9第一节 区域概况9第二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14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7第三章 市场需求预测及建设规模21第一节 市场需求分析21第二节 市场需求预测22第三节

2、建设规模23第四节 价格预测23第四章 项目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25第一节 建设地点25第二节 建设条件26第五章 技术、设备和工程方案28第一节 设计原则28第二节 管网铺设技术方案28第三节 管网设备设备方案30第四节 管网铺设工程方案33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36第七章 节 能42第一节 设计依据42第二节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42第三节 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42第四节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43第五节 节能措施及节能效果分析43第八章 劳动安全卫生45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47第十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48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52第一节 投资估算52第二节 资金筹措55第十二章 财务

3、分析56第一节 财务评价56第二节 投资测算情况58第三节 财务分析结论59第十三章 效益评价61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63IV鼎湖向莲花供水管道建设安装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概 述一、项目名称鼎湖向莲花供水管道建设安装工程二、项目承办单位及概况(一)承办单位:肇庆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二)承办单位概况:公司地址:邮编:526020企业性质:肇庆市人民政府全资所有的中型国有企业经营范围:自来水供应、供水管道设计与安装法定代表人:项目联系人:联系电话:肇庆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肇水集团)是肇庆市国资委全资控股的国有中型水务企业。现供水能力51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能力16万立方米

4、/日。目前,公司日供水能力比建厂初期增加了255倍;DN800以上给水管道478公里;管网平均压力0.25至0.35兆帕;注册用水户超19万户;服务人口70多万,供水面积170平方公里,供水普及率100%。肇水集团主要经营自来水生产与销售、污水处理、供水管道安装、水电安装、水质检测、水务物资销售、直饮水、分质供水等业务,同时具备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资质、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贰级资质。企业总资产9亿多元,净资产6亿多元。肇水集团属下有端州供水分公司、鼎湖供水分公司、封开供水分公司、广宁供水分公司、营运服务分公司、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物资有限公司、水质监测站以及职能部室等16

5、个二级单位,现有员工800多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0人以上。公司致力提高水质,改进服务,加大科技投入,增强科技实力。组建了广东省城市供水质监测网肇庆监测站,并通过省级计量认证,现水质检测项目达115项;建立了供水管网综合信息管理系统(GIS);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1)并通过了英国标准化协会(BSI)的认证;全面推广应用CI(企业识别系统);具备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资质、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贰级资质。设立客户服务中心,推出一站式服务,开通客户服务热线(2828226),建立了肇水集团网站,全天

6、候为客户提供服务。五十多年来,公司依法经营、科学管理,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开拓进取,公司上下形成了积极向上、乐业敬业的良好氛围。党、政、工、青、妇通力合作,致力于建设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员工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公司连续多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多次被评为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理论学习先进单位”、“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省建设系统“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员工中有“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全省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第九届广东省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肇庆市“劳动模范”和“十大杰出青年”等。2004年,获“广东省首批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广东省模范职

7、工之家”、“广东省职工体育先进单位”、市2003-2004年度“诚信单位”称号。2004年11月,获“第十四届广东省企业管理现代化优秀成果一等奖”。2004年12月被广东省人事厅、建设厅授予“全省建设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1月,由中国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和产业化公司、国家测绘局国土测绘司委托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举办的2004年地理信息系统优秀应用工程评选,公司地下管网综合管理系统获得“2004年地理信息系统银奖”工程。2005年,公司被省建设厅评为“全省建设系统先进集体”,被广东省总工会授予“女职工工作先进单位”,被评为“首届广东省和谐劳动关系先进企业”,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

8、家”,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光荣称号。2006年4月,公司被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先进单位”称号。6月,公司党委被中共广东省委授予“广东省固本强基先进基层党组织”。12月,公司荣获“广东省建设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单位”荣誉称号。2007年,公司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授予“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被广东省企业联合会、广东省企业家协会评为“2007年度广东省创建学习型企业十佳优秀单位”。2009年,公司被广东省企业联合会、广东省企业家协会授予 “广东省诚信示范企业”(2005-2008连续四年);被广东省企业联

9、合会、广东省企业家协会授予“2009年度广东省优秀企业文化单位”;被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省国资委授予 “广东省国有企业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称号;被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文明单位”称号。肇水集团的企业形象得到不断提升。随着供排水事业的健康发展,集团将为肇庆这一座花园式风景旅游城市的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科学发展作出应有贡献。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一)编制依据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方针及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2、中华人民共和国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方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10、;5、长输管道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J4001-1990);6、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8、现行有关的技术经济规范和标准;9、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二)编制原则根据国家、地方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及城市供水的有关要求,确定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原则如下:1、在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以专业规划为基础,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和确定的工程建设规模,以解决鼎湖区内沿线居民及四会市居民供水矛盾为主要目标,规划建设供水管网工程,同时为建设肇庆市城区备用水源管网工程作准备,而保证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

11、性。2、在规划中充分考虑当地资源与工程条件,充分利用现有工程,以减少工程投入,为节省建设资金和合理利用资金创造条件。3、根据国家和地方的财力确定工程规模,在保证满足自来水正常输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造价和工程维护费用,合理有效的使用有限建设资金。4、应注意引进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在比较和选择工程方案时,要优先考虑工艺先进、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方案,以降低工程造价,减少运行成本。5、工程规模、投资数额等要考虑国家和地方财政的支付能力,做到切合实际,降低工程费用。(三)编制范围项目申请报告在委托方(肇庆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肇庆市城市供水系统总体规划等资料的基础上,按照国家

12、发改委(原国家计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制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的文本格式及内容要求进行编制。项目申请报告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总论2、项目提出背景及建设必要性3、市场需求预测及建设规模4、项目所在地建设条件5、技术、工程和设备方案6、环境影响评价7、节能8、劳动安全卫生9、项目实施进度10、项目招投标方案11、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2、财务分析13、效益评价14、结论与建议第二节 项目概况一、项目概要肇庆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拟建的供水管网位于肇庆市鼎湖区内,起点为进入桂城路对面,终点为莲花镇,全长约20km。二、项目建设地点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肇庆

13、市鼎湖区桂城镇至莲花镇国道G321路段。三、建设性质新建四、建设内容与规模项目建成后日供水能力达到5万m3/d。拟建的供水管网位于肇庆市鼎湖区内,起点为进入桂城路对面,沿国道G321,至莲花镇,全长约20km。五、建设期36个月,具体时间为: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六、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经测算,本项目总投资为9980.9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9310万元,建设期利息670.91万元。项目中50%资金为自筹资金,50%资金为银行贷款。肇庆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处于良好经营状态,银行信誉好,可从银行贷到所需的资金。七、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经测算,该项目投资回收期约为9.29年(含建设期);项目

14、投资利润率约为13.69%。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本项目具有一定的财务盈利能力,对地方经济有一定的带动作用,社会效益明显。所以该项目在经济效益上是可行的。第三节 研究结论本项目为鼎湖向莲花供水管道建设安装工程,建设工程包括管网建设、土方开挖、回填,路面恢复硬化、阀门安装等。本项目经初步估算总投资约9980.91万元。项目建设规模较大,投资较高,工程实施期为36个月。本项目完工后将实现鼎湖区城乡供水一体化,率先实现“大端州”供水基础设施一体化,两区互通互联联网供水,并作为我市十二五计划中重要民生工程的组成部分,将直接惠及端州、鼎湖管网沿线约40多个村庄,5万多村民群众受益,对端州和鼎湖加快融合,

15、提升我市城乡用水环境,推进社会经济加快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同时,根据肇庆市城市供水系统总体规划,为提高肇庆市供水安全性和易管理性,肇庆市城市供水方式逐渐转变为区域系统供水,而且肇庆市人民政府规划建设肇庆市城区备用水源管网工程,本项目布局设计合理,可作为远期规划工程中的一部分管网。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第一节 区域概况一、肇庆市概况1、地理位置肇庆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西江中游。地理坐标为北纬22472424及东经1112111252之间。东部和东南部与佛山、江门市接壤,西南与云浮市相连,西及西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贺州等市交界,北部及东北部与清远市毗邻。

16、东自肇庆高新区的一村(东经11253,北纬2320),西止封开县平凤镇的古石村(东经11121,北纬2319),东西宽156.50公里;南起高要市活道镇的姚村(东经11223,北纬2246),北至怀集县洽水镇石莹村(东经11217,北纬2423),南北长175.38公里。全市土地总面积1.4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8.31%。北回归线横贯封开县、德庆县、广宁县、四会市境域。肇庆东接广佛经济圈,西连大西南,地缘区位优势突出。地处沿海与内陆的交通要冲,城区距广州不足100公里,位于广州一小时经济生活圈。距深圳200余公里,距澳门180公里,距香港水路143海里,是沿海发达地区通往西南各省的重

17、要交通枢纽。国道321线、324线,三茂铁路(广州至湛江)贯穿全境,广肇高速公路和在建中的江肇都预示着肇庆的高速发展。横穿肇庆的西江是径流量仅次于长江的全国第二大河,由西江、北江支流绥江、贺江组成的江河水网,可东通广州、深圳、香港,西抵广西梧州,南达江门、珠海、澳门,北上韶关,素有“黄金水道”之称。肇庆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形成了水陆衔接、江河相通、客货配套的水陆运输网络。肇庆市境内河流众多,主要有西江和北江两河系,东北部属于北江流域,其余属西江流域。集雨面积1000km2以上的河流除西江和北江以外,还有一级支流绥江、新兴江、贺江及二级支流东安江、凤岗河。集雨面积100km2以上的河流有50条,

18、其中属西江水系的25条,属北江水系的25条。本市河川径流由降雨产生,属雨水补给型。全市多年平均径流深935mm,北端最大达1500mm,自北向南递减,南部西江河谷区只有700800mm。全市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为139.57亿m3,与降雨情况相似,汛期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80%。丰水年与枯水年径流量之比达3:1(西江高要水文站为2.98:1,绥江石狗水文站为2.74:1)。河川的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差异更大,如:高要水文站最大流量为54500m3/s,最小流量为-2050 m3/s(潮水倒灌);贺江古榄水文站最大流量为7680 m3/s,最小流量为23.2 m3/s;新兴江腰古水文站最大流量为205

19、0 m3/s,最小流量为1.72 m3/s;绥江石狗水文站最大流量为4480 m3/s,最小流量为25.9 m3/s。2、社会经济情况2009年肇庆市全市生产总值846.34亿元,比上年增长(下称增长)13.6%,超过预期目标1.6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增幅高4.1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22008元,增长11.6%;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19.7%和12.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7.47亿元,增长22.7%,增幅列全省第三;预计工业利润和税金分别增长37.3%和33.1%。农业总产值272.94亿元,增长6%;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柑桔、蔬菜、生猪、淡水养殖产量均居全省前列。新批

20、外商投资项目82宗,合同投资总额15.2亿美元,实际吸收外资8.88亿美元,增长3.5%。二广高速公路三水至怀集段工程大部分已完成,广佛肇城际轨道肇庆段正式动工;22个列入省重点计划的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35.2%;93个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28.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2.77亿元,增长28.2%。经济中心区生产总值增长15.3%,山区生产总值增长13.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55.92亿元,增长28.4%,三年翻一番,增幅列全省第四。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568.31亿元,比年初增长51.9%,增幅列全省第三,存贷比为61.7%,创历史新高。万元GDP能耗比

21、上年下降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6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91元,分别增长10.4%和7.1%。连续三届获得全国综治优秀市称号,荣获全国综治“长安杯”。二、鼎湖区概况1、地理位置鼎湖区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西江中下游,是珠江三角洲和肇庆市经济发展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区东邻佛山市三水区、南靠高要市、西临端州区、北接四会市,在肇庆中心城区中处于“肩挑两头”的特殊区位,是珠三角发达地区沟通粤西地区和大西南省市的重要交通节点。全区土地总面积596平方公里,南北两翼分别是烂柯山系和北岭山系,中间是西江冲积平原。其中山地面积327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坑口办事处鼎湖山区、凤凰镇九坑山区、

22、莲花镇葫芦山区、沙浦镇烂柯山区等边沿地带;平原面积269平方公里,呈一江两岸带状分布,与珠三角地区一脉相承。全区下辖坑口、桂城、广利3个街道办事处和永安、沙浦、莲花、凤凰4个镇,共有53个村委会、28个居委会。鼎湖交通后发优势明显,一系列重大交通设施正在布局建设。铁路方面,现有广茂铁路沟通广州与粤西、海南地区,建设中的南广、贵广铁路在鼎湖城区东边交汇,设立了肇庆新火车站,是广东沟通西南五省的重要节点;正在建设中的广佛肇城际轻轨将使鼎湖与广州、佛山形成“同城概念圈和一小时生活圈”,本站到广州仅30分钟车程。公路方面,现有321国道贯通全境,江肇高速公路正在抓紧建设,西江特大桥己见雏形;汕湛高速和

23、广佛肇高速公路已完成规划设计。水路方面,西江黄金水道贯穿东西,肇庆新港己正式开通,是全国28个重点内河港口之一,上至梧州200公里,2000吨级船舶可直航南宁,连接大西南;下至珠江出海口120海里,5000吨级船舶可直航港澳,连接国际海运网,且具有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与港口码头货物联运的优势。航空方面:经肇花高速公路,40分钟可到达广州国际机场。一系列交通干线将于2014年建成投入使用,鼎湖即将成为联系珠三角,沟通粤西地区和大西南省市的重要交通枢纽。2、社会经济情况鼎湖区农业基础较好,是有名的鱼米之乡,现有耕地面积9.5万亩,农业生产以粮食种植、水产养殖为主,果蔬种植、禽畜养殖也有一定规模,主要

24、特产有肇实、文岌鲤、裹蒸粽、火龙果等,农业合作化水平走在省、市前列。工业发展势头迅猛,现有工业企业3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3家,主要行业有汽车配件、金属制造、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纺织服饰、饮用水产业、陶瓷生产等;有省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民营科技企业9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6家,拥国家免检产品1个(鼎湖山泉支装水),省名牌产品2个(飘雪、鼎湖山泉)。广新工业园、华润建材物流园、中储粮粮食物流园等大型产业基地正在兴建,计划以肇庆新港为依托,建设广东肇庆工业园区,逐步整合永安、莲花等工业片区,谋划大型先进制造业基地,以港园结合发展临港工业。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肇庆新港正式开通,港

25、口物流逐步壮大;旅游经济年接待游客近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亿多元,一系列优质景点正待开发;房地产发展迅猛,初步建成山水居、鼎湖森邻、世纪雅苑、帝豪花苑、丽景园、怡景花园、明湖花苑等10多个高尚居住小区,2010年在建楼盘22个,报建面积不断扩大,楼盘品质大幅提升;商业地产正在崛起,一批星级宾馆酒店、商务中心正在规划建设之中。2009年,全区生产总值40.1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亿元,工业总产值80.9亿元、规模工业产值74.3亿元,农业总产值16.27亿元、农村经济收入37.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55元,固定资产投资28.7亿元,实际吸收外资5685万美元,消费品零售总额9.8亿元,

26、增长16.9%。鼎湖区三次产业比例为224830,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二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一、项目周边供水水源及管网现状1、区内供水现状肇庆市境内河流众多,但随着企业的增多,人口的增加,对自来水的需求量也日渐增大,对水质和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各种原因,肇庆在供水方面的规划明显滞后,由此带来的水资源浪费及水质有待提高等问题也日渐显露。市域内主要以西江为主要供水水源,其次为绥江、北江、新兴江和贺江,部分地区以水库水和西、北江其它支流为供水水源。肇庆市辖区内水库众多,共有蓄水工程5395宗,总库容10.17亿m3,其中中型水库21宗,合计库容6.52亿m3。由于要担负农业用水,水库库容量来大,

27、因此不适宜大规模取水,只可做为山区工农业生活、生产用水的重要水源。本项目建设出发点在于改善鼎湖区区内管网供水能力不足现状,以及加快实施肇庆市区域供水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完善肇庆市市内的用水环境,提高用水安全性。根据肇庆市城市供水系统总体规划,鼎湖区居民饮用水的供水资源主要有端州区的三榕水厂、狮山水厂、鼎湖区的鼎湖水厂(九龙湖自来水厂)、永安水厂。三榕水厂是我市目前唯一一个实行供水管网信息系统管理的水厂,并且采用网格絮凝+平流沉淀+V型滤池的工艺技术,且采用气水反冲洗;该净水工艺能保证出厂水浊度低于1NTU,且绝大多数都低于0.5NTU。取水位置位于三榕峡,水源为西江,水质为II类,目前日供水量达

28、30万m3/d。其它水厂采用絮凝+斜管沉淀+虹吸滤池,且较少采用气水反冲洗;其净水工艺一般能满足浊度小于3NTU,但无法使出厂水浊度小于1NTU,采用自动虹吸反冲洗,反冲洗水量大,耗水量大,能耗大,出厂水浊度较高,不能适应对水质要求的提高。目前,狮山水厂日供水量为5万m3/d,永安新水厂日供水量6万m3/d,水源均为西江,水质为II类。鼎湖水厂(九龙湖自来水厂)日供水量5m3/d,水源为九坑湖水库,水质为II类。2、区内管网现状当前肇庆市城镇供水普及率较高,但管网的布局较凌乱,没有对城区供水管网作出合理的规划,随意性较大,现状管网多数为枝状管网,较少环状管网。管网建设年限较长,部分管网老化、生

29、锈,造成该区域水质下降,跑、滴、漏现象明显多,造成水压严重偏低。邻近的各镇区管网自成一体,互不相连,供水安全性较差。二、项目区域供水规划在供水方式方面,将采用区域系统供水方式。由于水源或其它因素,供水系统需同时考虑向几个城镇供水的大范围给水系统,其按照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管理相对集中的原则,供水区域不局限于某一城镇,而是包含了若干城镇及其周边的村镇和农村集居点,形成一个较大范围的供水区域。区域供水系统可以由单一水源和水厂供水,也可由多个水源和水厂组成。区域性集中供水是水源相对集中、管网连成一片的供水系统。这种多水源、多水厂并网的区域集中供水系统,比原先分散的、独自的、小规模的供水系统,提高了系统的

30、专业性、合理性、可靠性与经济性。在供水管网方面,供水管网是城市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的生命线。保证管网供水畅通、水质稳定,确保用户对水量、水压、水质的要求是城市供水企业的宗旨。同时,供水管网的安全运行,也直接影响到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肇庆市城市供水系统总体规划指出肇庆市内供水管网将分区域并在各区域范围整合成互联管网,这样不但有利于管网的优化,实现肇庆市区域供水一体化,而且可以降低水厂的供水压力,提高供水安全性。在供水安全性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饮用水水质受污染程度越来越明显,对水质质量也会产生明显影响。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基本条件,是

31、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肇庆市供水规划建设备用水源管网工程。备用水源管网工程建设是关系全市人民饮水安全的一项民生工程,也是市人民政府的公用工程,建设备用水源将使肇庆市城区实现拥有一个水质优良,水源充足的事故备用水源取水点的设想,有效地保证了肇庆市供水安全性,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备用水源的水处理厂选定为鼎湖九龙湖自来水厂,该水厂于2008年已经进行扩容扩建并投入使用,其生产能力将由原来的2万立方米扩大到5万立方米。完善区域系统供水方式后,一旦西江水源受到污染,可以立即启动鼎湖九龙湖备用水源进行供水,达到城区内水资源互为备用的目标,大大增强了肇庆市城区的供水安全性。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

32、、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鼎湖向莲花供水管道建设安装工程的建设符合肇庆市城市供水系统总体规划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及我市相应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肇发200912号)相关政策规划,指明了肇庆市供水事业一体化发展方向。二、建设供水工程是鼎湖区及四会市经济发展的要求本项目符合国家、省、市宏观政策。2011年中央一号文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2008-2020年)和肇庆市十二规划将农村饮水安全定为十项惠民工程之一,要求“十二五”时期我市要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全面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我司作为区域的龙头水务企业,率先响应国家、省、市的号召,贯彻落实

33、具体措施,是企业应承担的基本社会责任。符合国家的相关产业政策。供水企业根据城乡发展需要建设和完善供水管网,既是国家城市供水管理条例的要求,也符合广东省城市供水管理规定等行业政策,是供水企业的基本职能。符合我市市属国有经济战略性布局。建设鼎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胡要求,符合市国资委对我市市属国有经济“积极进入基础性、公共性、资源性项目”的战略性集中和布局,做大做强水务企业,同时也符合市委、市政府的“东扩”发展战略。随着珠三角经济转移的加快,鼎湖区的经济发展迅速,全区划分为“生态旅游、商居会展、港口物流、新型工业、休闲农业”五大功能板块。四会市初步形成了电子、建材、五金、汽配、医药、

34、轻纺、金属加工、乐器等一批支柱产业。经济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用水量的大幅提升,也对供水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倘若不积极进行管网建设,企业的生产发展将缺乏强有力的水源后盾,一方面不利于鼎湖区和四会市的招商引资,另一方面还将导致严重的水资源危机,进而造成各行业争夺水源的恶果,严重制约鼎湖区和四会市的经济发展。三、建设供水工程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供水水平不但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还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供水工程与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水资源供求矛盾不但制约着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制约着地方群众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我司自2005年整体收购鼎湖区自来水公司后,为满足鼎湖区用水发展需求,于2008

35、年新建鼎湖东部的永安水厂(3万M3/天规模)、扩建城区九龙湖水厂(扩建后达5万M3/天规模),在鼎湖区形成东部、城区东西供水的格局,但其中间核心地带鼎湖桂城到莲花镇广大的农村地区还处于乡镇小水厂、小型旧管网的供水状态,农村饮水安全可靠性长期得不到保障,个别地区甚至还没用上自来水,而鼎湖城区东部(永安和莲花镇)将成为南广高铁、贵广高铁、城际轻轨、珠三角外环高速和肇庆新港的交汇点,是广东省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预期短期用水量将大幅增长,因此我司提前增加该区供水设施投入,铺设管道连通端州、鼎湖城区和永安莲花之间供水管网,是进一步提高我市农村饮用水质量、加速城市化的重要举措,同时亦可形成我司供水生产

36、的规模效应,进而加快完善鼎湖东部地区的供水环境,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四、建设供水工程是优化水资源环境的需要长期的无序开采导致了中深层地下水大幅度下降,造成了大面积的地下水降深漏斗,地下水的大幅度下降又迫使自备井单位相继加深新井深度,形成恶性循环。长此以往,中深层地下水将有枯竭之虞。中深层地下水是宝贵的战略资源,是子孙后代的立家之本,是经济与社会延续的长期储备。只有建设供水工程,以地表水置换地下水,才能使地下水得到休养。五、建设供水工程符合国家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方针 先用地表水,后用地下水,限制使用中深层地下水是国家资源优化配置的方针,建设供水工程,引地表水弥补城区水资源的不足,符合国家

37、水资源的配置原则。综上所述,项目建成运营后,对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确保饮水安全,促进当地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第三章 市场需求预测及建设规模第一节 市场需求分析鼎湖区目前主要采用九坑河水库水为供水水源 ,由九龙湖自来水厂处理输出,近年来由于鼎湖区经济发展,人口增多,因此用水量增长较快,九坑河水库水量不足以满足供水的需要,供水长远规划主要水源为西江,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污染物对水体的污染影响到供水安全性,九坑河水库规划作为备用水源,一旦西江河水受到污染,可以立即启用备用水源,避免因为水源问题而影响到群众生活和工业企业的正常运

38、转,确保肇庆市城区供水不受影响。另外,四会市自来水公司两座水厂的水源均取自绥江,由于绥江上游纺织漂染、电镀等工业较多,对绥江的污染影响较大,导致绥江的水量、水质逐年下降,对供水安全造成一定影响,需要引入更优质的新水源。由于省和市政府严格限制在西江河岸新建供水设施,审批新水厂的手续繁琐,通过在西江新建水厂向四会市供水方法可能面临着较大的困难。所以在不久将来,四会市及鼎湖区双方通过合作,以鼎湖向莲花供水管网为基础进行扩建改造,为将来鼎湖区和四会市的管网一体化建设奠下基石。鼎湖区管网大部分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已逐步进入老化阶段,而且管道管径较小,供水能力弱。管网漏损严重,既浪费了供水资源又影响企

39、业经济效益,还存在供水隐患。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区域不断扩大,进行管网的建设非常必要。随着区内人口的增长,企业的壮大和扩张,进驻企业也日益增多,这样对区内供水能力需求越来越高,区内现有的供水管网在覆盖区域、供水量、供水压力、供水安全性都已不能满足要求。因此水资源短缺已成为该区域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肇庆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拟建设日供水量5万m3/d的供水管网工程,这将有力地解决该区域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问题。第二节 市场需求预测根据肇庆市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鼎湖区莲花镇和永安镇城市综合用水量指标近期为0.7 m3/ (人d),远期为0.8 m3/ (人d);鼎湖区其他镇综合用

40、水量指标近期为0.6 m3/(人d),远期0.7 m3/(人d);四会市最高日用水量指标取近期0.6 m3/(人d),远期0.7 m3/(人d)。随着鼎湖区的经济发展,预计区内用水量(包括居民、工业企业及其他用水)10年后将会超过25万m3/d,目前肇庆城区内供水水厂逐渐升级改造,区域内水厂供水能力可以满足发展需求,但部分供水管网老化、生锈、布局差,这将会严重影响供水效果及供水安全。因此该规划的建设既符合市场需求、公司发展需求,也有利于促进区内经济发展,加快肇庆城区、鼎湖区和四会市供水一体化建设,同时也保证供水安全。第三节 建设规模本项目投资建设鼎湖城区桂城到东部莲花镇约20公里DN800供水

41、管道,建设投资约9800万元,结合该区水资源供需情况,推荐该项目供水工程的建设规模为5万m3/d,该规模在满足规划区总需水量预测的同时,又留有适当的发展余地。第四节 价格预测我国是水资源贫乏的国家,水资源短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加强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工作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而提高水价是节约用水的最有效措施。因此,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建立以节水为核心的合理水价形成机制,是促进水资源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2002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建设部、水利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工作的通知(计价格20

42、02515号)文件,文件要求推进水价改革,建立合理的供水价格形成机制,对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拓展水价上调空间,增强企业、居民的节水意识。水价的提高加深了人们对水是商品而非福利品的认识,促进居民进一步正视水的商品属性,利用价格杠杆调节供水关系,最终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同时,还可以促进全社会真正树立起节水的意识。目前鼎湖区和四会市平均综合水价为1.39元/m3(不含税价),预计以后每三年按15%的幅度上调水价。第四章 项目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第一节 建设地点一、建设地点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肇庆市鼎湖区。二、水源地的选择作为城市供水水源地应满足下列基本条件:1、所选的水源地

43、水质应符合国家饮用水水源标准;2、水量充沛,并具有充足的补给量,还应考虑发展的需要;3、选择水源时,应全面考虑统筹安排,正确处理好与农业、工业部门争水源的关系,合理的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4、取水条件及取水构筑物构造简单,便于施工,运行经济合理;5、卫生条件好,便于建立卫生防护区;三、项目水源地的确定在遵循以上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根据该项目设计供水5万m3/d的建设规模,项目水源地暂定为鼎湖九龙湖自来水厂。九龙湖自来水厂水源为九坑河水库,其水系包括后沥水、罗隐水、长利水、横槎水、贝水水等五条支流,属河网地带。50年代后,北面山区最大支流长利水已经建成拦蓄工程,汇入九坑河水库。长利水集水面积153

44、km2,主流长33.1km,平均比降0.88%。九坑河水库取水口上游林木茂盛,无较大城镇和工矿企业,年径流量7047万m3,该水库作为水源地配水容易便利,水源保证率较高,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CB38382002)类水质标准,能够满足现在的用水需求。九龙湖自来水厂已于2008年扩容改容完毕并投入使用,日供水量为5万/m3,根据肇庆市鼎湖区远期规划的用水量预测,该水厂将作为备用水源处理厂。因此,结合肇庆城区及其附近区域的供水需求,将利用肇庆市端州区和鼎湖区的供水资源,包括端州区的三榕水厂、狮山水厂、鼎湖区永安镇永安新水厂,按规划实现区域内系统供水,以满足整个区域远期用水及用水安全性要求,实

45、现肇庆市城市供水总体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第二节 建设条件一、地理位置肇庆市位于中国广东省,属珠江三角洲,西靠桂东南,珠江主干流西江穿境而过,北回归线横贯其中。背枕北岭,面临西江,上控苍梧,下制南海,为粤西咽喉之地。二、地形、地貌肇庆市全市地势西北高,东部和南部较低,以中低山及丘陵为主,平原较少,呈西北往东南倾斜走向,形成山地、盆地、丘陵、冲积平原等形态相间分布的山区地貌。中低山、丘陵占全市土地面积的81%,平原和河川水域占总面积的19%。山地和丘陵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怀集、东北部的广宁和西部的封开与德庆等县。河谷平原分布在东南部的四会、高要、鼎湖、端州等市(区)。三、气候条件年内主要气候特点:春季

46、温暖多雨,为低温阴雨偏轻年景,有轻度倒春寒;前、后汛期雨量偏多,“龙舟水”与热带气旋降水明显;强对流天气频发,大风天气较多,局部地方出现龙卷风。6月,西江、绥江流域连降暴雨,导致绥江水位超警戒;78月3个台风,致灾严重;7月高温酷热,最高气温直逼历史极值;8月秋凉,气温刷新低;秋冬少雨,气温高,“立冬”温暖如春;11月,出现晚秋罕见雷雨大风、冰雹天气;“冬至”晴冷干燥,北部地区低温霜冻明显。年内,暴雨、洪涝、高温、强对流、寒害等气象灾害在全市各地均有发生。四、水文肇庆市区位于西江中下游,西江在市区南面由西向东绕城市东流。西江是珠江流域最大水系,城区河段宽为1000m左右,河床深度为15m左右。

47、根据高要水文站记录,西江肇庆河段的最大流量为22800m3/s,最小为844m3/s,年平均流量为6990m3/s,年径流量2210亿m3,年平均含沙量0.48kg/m3,最大含沙量3.24kg/m3。河道水面宽度一般为1000m1500m,最窄处为羚羊峡,约为200400m。汛期一般出现在68月,历年最高水位13.62m,常年水位一般在911m。第五章 技术、设备和工程方案第一节 设计原则一、指导思想该项目建设以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结合城市给水工程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将给水工程与城市动态发展有机结合,统一规划,分期实施,远近结合,统筹兼顾。二、设计依据1、肇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2、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3、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