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两首 优秀实用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76738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6.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轼词两首 优秀实用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苏轼词两首 优秀实用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苏轼词两首 优秀实用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苏轼词两首 优秀实用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苏轼词两首 优秀实用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轼词两首 优秀实用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词两首 优秀实用ppt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苏轼,赏清风明月,听大江东去, 烟雨任凭生,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让我们走进三国,走进赤壁,走进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牌,“念奴娇”,词牌名,又叫词调名。相传念奴是唐天宝年间的一个著名歌女,因其音调高亢悦耳,于是取为调名。这首词又名为大江东去、大江东、酹江月等,这是取苏轼这首词中的句子为调名。 “赤壁怀古”是题目,是词要咏怀的内容。 这是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怀着抑郁的心情游览黄冈城西的“赤壁矶”后所作。一般认为三国赤壁鏖战的古战场在现在湖北蒲圻。,地 字号评,成就,四川眉

2、山,子瞻,东坡,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开创了词的豪迈之风。,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思想复杂 外儒内道 儒家的积极入世; 道家的超脱出世; 佛家的四大皆空。,旷达的苏轼,仕途坎坷:“乌台诗案”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dan)州。,助,读,平,台,旷,世,奇,才,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绘画:善画枯木怪石,主张神似,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写作背景,苏轼 21岁中进士,开始为宦

3、生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责授黄州团练副使。此职位实为虚职,因此为排遣政治上的失意,他游历访古,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怀古咏史诗,写景(陈迹),怀古(人事),抒情(感悟),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感知初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整体感知,体会作者在词中的所见,所想,所忆,所叹。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上下片的主要内容。,所见:,上阕:,所想:,大江、故垒、乱石、惊涛,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整体感知,下阕:,小乔初嫁,_,年青得意,雄姿英发,_,人才出众,羽扇纶巾,_,风流潇洒,谈 笑 间,_,自信乐观,樯橹灰飞烟灭,_,从容破敌,儒 将 周 瑜,所忆,所叹:,多愁善感、早生华发、人生如梦,1、 “大江

5、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大江东去”是写赤壁的衬景,用以起兴。“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怀古”的点题。为下文写“三国周郎赤壁”埋下伏笔,这是先替“赤壁”造声势,替“三国周郎”出场烘托气氛。,合作探究,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你觉得哪些字词用得好,为什么?,诗意: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这句词正面描写赤壁江山景色,勾勒了一幅雄奇壮丽的“长江胜景图”。 “乱”“穿”“惊”“拍”“卷”五个词用得形象,把景物写活了,使读者感到赤壁就迫近眼前,长江的浪花就在脚下,涛声就在身边。,合作探究,

6、赤壁美景的特点是:,“雄奇”。,乱:岩石山崖险怪,穿:山崖陡峭高峻,惊:江水之汹涌,拍:惊涛骇浪力度之大,卷:波涛巨大的力量,渲染磅礴宏伟的气势,夸张 、对偶 比喻、 拟人,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面对大江奇景,词人触景生情,发出深沉的感慨:,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3、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在全篇中起什么作用?,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合作探究,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张飞,孙权,词人在诸多英雄人物中歌颂的是谁?,周瑜,周瑜是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的前线总指挥。当年三十四岁。词人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风流倜傥,气度儒雅,镇定自若的儒将形象。赤壁之战时,他迎娶小乔已有十年。,4、下片着力

7、塑造周瑜,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合作探究,1.说明周瑜当时年轻有为,才华横溢。2.以美人衬托英雄。更显周瑜潇洒的风姿。3.着力表现周瑜风流倜傥的儒将风采。 词学上的俗语叫“刷色”,5、下片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有什么用意?我们能体会到词人怎样的情怀?,仰慕英雄怀古伤己,周瑜:年龄:34生活:幸福美满外表:英俊儒雅职位:东吴都督际遇:功成名就对比当中,苏轼:年龄:47生活:屡遭不幸外表:早生华发职位:团练副使际遇:功业未就哀叹自我,合作探究,6、有人说,全词结尾一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反映了苏轼思想上消极的一面。你是如何看待的?应该怎样面对人生中的挫折?,苏轼虽遭贬斥,怀才

8、不遇,但仍积极进取,渴望建功立业,虽有“人生如梦”的慨叹,但此属人之常情,不能因此而认为其情感的消极。“一尊还酹江月”是要向“江月”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 人生短暂、生命易逝,而江月永恒,因而我们要珍惜时间,加倍努力。,合作探究,7、题目为“赤壁怀古”,怀古包括哪些内容,“怀古”的目的是什么?,古迹,赤壁(古战场),(景-壮丽),仰慕英雄,古人,周瑜,英雄,年轻有为风流倜傥,渴望建功立业,年岁已老,壮志未酬,借 古,抒 怀,合作探究,讨论,本词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说说其“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抒发壮志豪情。,描绘壮丽之景。,刻画豪迈之人。,课文结构,念奴娇赤壁怀古,咏赤壁,怀周瑜,感人生,乱

9、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写景,抒怀,江山如画,人生如梦,课堂小结,定 风 波,这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 元丰五年(1082年),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湖北省黄冈县),偏居荒野,躬耕自乐。是年春,诗人至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新购田地,归途遇雨,心有所感,遂赋此词 。,苏东坡,新课导入,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贬到儋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诵读课文,积累感悟,朗读的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 3、读

10、出感情,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诵读感知,解读小序了解背景,思考: 小序交代了哪些信息?,时间:三月七日 地点:沙湖道中。 环境:先雨后晴。 事件:遇雨。人物:雨具(拿着雨具的仆人),同行,余。感觉:狼狈 不觉 故:交代写作缘由。 小序交待了写作时间、地点、环境、人物、事件。,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词的小序写了什么内容?,上片: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译文:不要

11、去听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而行。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有什么可怕!只要披一件蓑衣,任凭一生风雨,我也不在意。,赏析探究,下片: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译文: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我感到微微的寒冷。抬头看时,山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回头望望方才风吹雨落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没有风雨,也无所谓天晴。,赏析探究,词的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上片写风雨中的情景和心境(雨中事)。下片写风雨后的情景和心境(雨后感)。,整体感知,1、在该词中,苏轼通过途中遇雨这种生活小事,表达了自己怎样的生活态度?,(1)途中遇雨,“同行皆

12、狼狈”,而作者的反应怎样?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态?(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从这一心中事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3)作者虽然不在意风雨,但雨过天晴后,本应欣喜,但作者反应如何?由此可以看出他怎样的人生态度?,讨论,合作探究,自然风雨(穿林打叶),“莫听” “何妨”,“ 吟啸” “徐行”,超然物外泰然自若潇洒安闲,人生风雨,晴,“谁怕”“任平生”,搏击风雨、笑傲人生、泰然处之、无所畏惧、潇洒从容,“回首” -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心中无晴雨,宠辱偕忘 超然物外,人生态度,旷达洒脱乐观,合作探究,2、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合作探究,从这首词

13、中,可以看出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拐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词人形象。,雨中东坡笑对人生风雨的达者,雨后东坡看破人生晴雨的智者,2、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合作探究,沉着: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 豪迈: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 随意而安: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其自然。 通达:也无风雨也无晴。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与李白相比,苏轼少了几分 ,多了几分 ; 与稼轩相比,苏轼少了几分 ,多了几分 。

14、,桀骜不逊,隐忍平和,与杜甫相比,苏轼少了几分沉郁愁苦,多了几分超然达观;,慷慨激昂,淡定从容,3、回首人生的风风雨雨,苏轼悟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真谛,他决心从此“归去”,用“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态度去抵抗纷扰的世界。你怎么看待苏轼的这种人生思想? 面对人生的风雨,你会怎么做?,合作探究,人的一生,不论他处于什么朝代,都难免会遭受风雨、不幸和打击。正所谓“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可以说,只要生活,就有可能遭受“风雨”,就有可能遭遇不幸。怎样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怎样面对人生的种种不幸?当我们无法排解时,就让我们诉诸内心、诉诸文字。白居易说过“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庄子也说

15、过“顺适自然,则无物不可观,无物不可乐。”苏轼的洒脱正是他寄托于内心,从中寻找到平衡点,这也正是我国传统文化在他身上的体现。懂得了这一点,我们便了解了与生活和谐相处的真谛。,人生启示:,* 阳光总在风雨后。* 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 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4、探讨这首词的表现手法,1、 以小见大(以一场自然风雨实写人生风雨、人生态度,从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2、一语双关(自然风雨/人生风雨。“风雨”和“晴”既是指自然现象,也是指人生中的风雨和晴天

16、,即:人生中艰难苦难的逆境和人生中春风得意的顺境。),合作探究,课,堂,小,结,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风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课,堂,小,结,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52,1.下列各项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垒 公瑾 纶(un)巾 雄资英发B. 神游 华发 樯橹 酹(li)江月C. 狼狈 何妨 吟(yn)啸 竹仗D. 料峭 斜照 回首 潇

17、瑟(s),A.“雄资英发”应为“雄姿英发”。C.“竹仗”应为“竹杖”。D.“潇瑟”应为“萧瑟”。,53,2.下列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内容的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总领全词,为下文描写周郎埋下伏笔,营造出雄浑的气氛。“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用词生动形象,绘声绘色地描绘了赤壁奇景。“江山如画”承上总括,“一时多少豪杰”呼应“千古风流人物”,再为赞美周郎蓄势,自然过渡到下阕。“小乔初嫁”“羽扇纶巾”“谈笑间”等词句从正面多角度赞美周郎的少年得志、指挥若定的从容神态。,“小乔初嫁”是侧面描写。,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苏轼,字子瞻

18、,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作品有东坡乐府东坡七集,著名散文有赤壁赋石钟山记等。苏轼的词意境和风格都比前人提高一步。他作词不纠缠于男女之间的绮靡之情,也不喜欢写那些春愁秋恨的滥调,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的柔靡纤细的气息,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苏轼的词强烈地反映着入世和出世的世界观的矛盾。他政治上长期失意,一生历经坎坷,但仍能保持乐观豪迈的精神,不时发出健旺爽朗的笑声;在达观潇洒的风度里潜伏着一种浓厚的,逃避现实,追求解脱的老庄思想,用来寄托自己对政治现实不满的心情。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谪居黄州游赤壁时写的。这时作者47岁,自觉功成名就,就借怀古以抒发自己的怀抱。,“自觉功成名就”错。这时,作者自觉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