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第2版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77203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7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第2版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第2版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第2版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第2版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第2版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第2版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第2版ppt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章 思维、想象和注意,本章提示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思维、想象、注意等基本概念及类型,理解思维的基本过程和主要形式,掌握思维、想象和注意的品质,培养创造性思维。本章问题1. 人为何被称为“万物之灵”?2. 你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的思想时,有时会感到言不达意吗?你知道原因吗?,第3章 思维、想象和注意,本章提示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思维、想象、注意等基本概念及类型,理解思维的基本过程和主要形式,掌握思维、想象和注意的品质,培养创造性思维。本章问题1. 人为何被称为“万物之灵”?2. 你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的思想时,有时会感到言不达意吗?你知道原因吗?,第3章 思维、想象和注意,本章提示通过本章学习,了解

2、思维、想象、注意等基本概念及类型,理解思维的基本过程和主要形式,掌握思维、想象和注意的品质,培养创造性思维。本章问题1. 人为何被称为“万物之灵”?2. 你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的思想时,有时会感到言不达意吗?你知道原因吗?,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第2版,书名: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第2版书号: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第2版作者:王杰 主编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3.1思维3.1.1思维概述,1.思维定义思维与感觉、知觉一样,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人的思维过程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的重要特征。所谓概括性就是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2.思维与语言(1) 联系:密不可分、相互依存(2) 区

3、别: 1)它们的本质属性不同 2)它们与客观事物的关系不同 3)从构成要素来看,语言中的词与思维中的概念相关,但并不完全等同 4)从规律的性质来看,语言的语法结构与思维规律之间虽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3.1.1思维概述,3.1.2思维的过程和形式,1.思维的过程(1)分析与综合(2)比较与分类(3)抽象与概括 学生的概括可以分为两种水平。 1)初级形式的感性的概括。 2)高级形式的科学概括。(4)具体化与系统化,2.思维的形式 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关键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判断: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对象和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关系的反映形式。 推理:以句子与句子之间

4、的联系的形式表达的。,3.1.2思维的过程和形式,3.1.3思维的种类,1.按思维的内容分(1)直观动作思维(2)具体形象思维(3)抽象逻辑思维,2.按思维的创新程度(1)常规思维(2)创造性思维3.按思维的途径分(1)直觉思维(2)分析思维,3.1.3思维的种类,4.按思维的方式分(1)聚合思维(2)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都是智力活动不可缺少的思维,都带有创造的成分,而发散思维最能代表创造性的特征。,3.1.3思维的种类,3.1.4思维的品质,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品质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2.思维的独立性与

5、批判性3.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4.思维的独创性即思维活动的创造性。,3.2想象3.2.1想象概述,1.想象定义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的基本材料是表象。意识有两种超前系统:组织起来的形象系统和组织起来的概念系统,想象是以组织起来的形象系统对客观现实的超前反映,因而乍看起来似乎是“超现实”的。,2. 想象的作用想象力的发展是智力发展的一个极重要方面。想象和其它心理过程有机联系。想象的形象可成为人的意志行为和实践行为动作的内部推动力。总之,想象不仅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而且在人的整个精神生活体系,在创造中,在客观世界的反映的一切形式中,作用也是十

6、分巨大的。想象对人的生活道路,人的个性发展,人的特点的形成同样起着巨大的作用。,3.2.1想象概述,3.2.2想象的种类,根据新形象的形成有无目的性1.无意想象2.有意想象,对于有意想象,根据它的新形象的新颖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的不同,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表3-1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异同和联系,3.2.2想象的种类,幻想 :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事物的想象。 幻想也是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但它又不同于创造想象。 幻想与创造想象既有异同,又有联系(如图表3-2),3.2.2想象的种类,表3-2幻想与创造想象的区别与联系,3.2.2想象的种类,3.2.3想

7、象的品质,1.想象的丰富性2.想象的深刻性3.想象的主动性,3.3注意3.3.1注意概述,1.注意的定义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2.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调节监督功能,3.3.2注意的种类,根据注意过程中有无预定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的参与,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1.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一般是在外部刺激物的直接刺激作用下,个体不由自主地给予关注。,2.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也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一种积极主动、服从于当前活动任务需要的注意,属于注意的高级形式。它受

8、人的意识的调节和控制,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注意。,3.3.2注意的种类,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1)加深对活动目的和任务的理解2)组织有关活动3)培养间接兴趣4)培养克服干扰的能力,3.3.2注意的种类,3.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经过学习、训练或培养个人对事物的直接兴趣达到的。在有意注意阶段,主体从事一项活动需要有意志努力,但随着活动的深入,个体由于兴趣的提高或操作的熟练,不用意志努力就能够在这项活动上保持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一种更高级的注意。,3.3.2注意的种类,3.3.3注意品质及其影响因素,1.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

9、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它反映的是注意品质的空间特征。,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注意对象的特点注意的广度因注意对象的特点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一般说来,注意对象的组合越集中,排列越有规律,相互之间能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注意的范围就越大。如图3-2所示,形状、大小、数量相同,规则排列的对象要比大小不一、排列无序的对象更容易清晰把握。,3.3.3注意品质及其影响因素,图3-2注意对象的特点影响注意广度,3.3.3注意品质及其影响因素,2)活动的性质和任务3)个体的知识经验,3.3.3注意品质及其影响因素,2.注意的稳定性 衡量注意稳定性,不能只看时间

10、的长短,还要看这段时间内的活动效率。 注意的稳定性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某一事物上所维持的时间,如长时间看电视、读一本书等。但人在注意同一事物时,很难长时间地对注意对象保持固定不变。例如,把一只表放在耳边,保持一定距离,使他能隐约听到表的滴答声。结果被试时而听到表的滴答声,时而又听不到。注意这种周期性变化的现象,叫做注意的起伏。在注视双关图时,可以明显体验到注意的起伏(如图3-3)。,3.3.3注意品质及其影响因素,图3-3注意的起伏,3.3.3注意品质及其影响因素,广义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某项活动上保持的时间。 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表现是注意的分散。注意的分散,又称分心,是

11、指在注意过程中,由于无关刺激的干扰或者单调刺激的持续作用引起的偏离注意对象的状态。,3.3.3注意品质及其影响因素,影响注意的稳定性的因素有如下三个方面(1)注意对象的特点(2)主体的精神状态(3)主体的意志力水平,3.3.3注意品质及其影响因素,3.注意的分配,3.3.3注意品质及其影响因素,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1) 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2) 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4.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3.3.3注意品质及其影响因素,良好的注意转移表现在两种活动之间的转换时间短,活动过程的效率高。影响注意

12、转移的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1) 对原活动的注意集中程度2) 新注意对象的吸引力3) 明确的信号提示4) 个体的神经类型和自控能力,3.3.3注意品质及其影响因素,本章小结1)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本质及规律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2)思维的基本过程有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具体与系统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3) 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关键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也是构成人类知识的最基本的成分。4) 想象不仅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巨大,而且在人的整个精神生活体系,在创造中,在反映客观世界的一切形式中,作用也是十分巨大的。5)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

13、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根据注意过程中有无预定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的参与,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练习题1.综合题:1) 概念解释:思维 想象 注意 概念 (2) 填空题:1)人的思维过程具有 和_的重要特征。2)按思维的创新程度分类,可以把思维分为_和_。3)想象的品质包括_、_和_。 4)注意可分为_、_和_。,(3)选择题1)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特性和内在联系认识的思维是 A直观动作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创造性思维2)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是 A 抽象 B 概括 C

14、 具体化 D 分析3)学生听教师对课文生动形象的描述时,头脑中出现的有关事物的形象,都属于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 幻想,(4)判断题1)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直接的、概括的反映联系。( ) 2)构成语言的词汇和语法规则是思维的结果。而词义正是概括的思维或概念。语言和词的意义,也正是靠思维的日益充实和丰富而不断地深化和发展的。 ( ) 3)梦是有意想象的极端情况。 ( )4)人们在生活中不可以做到“一心二用”。 ( ) (5)问答题1)简述思维与语言的关系。2)简述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异同和联系。3)影响注意的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三个方面?,2.实践题1)谈谈想象对你的人生道路、个性发展所起的作用。2)联系实际分析自己的注意特点,并提出维持注意、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3.思考题1)简述思维的定义、过程和形式。2)简述思维的品质。3)简述想象的种类和品质。4)什么是有意注意?如何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