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培训资料.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81789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0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培训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工程测量培训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工程测量培训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工程测量培训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工程测量培训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培训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培训资料.docx(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程测量实习工程测量实习报告系 部: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7.06.22 新疆工程学院采矿工程系(部)课程实习任务书 2016-2017学年2学期 2017年6月12日专业测绘工程班级测绘1 4-1课程名称工程测量学实习题目工程测量实习指导教师起止时间6.126.22周数2实习地点校园内实习目的:1、巩固校内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工程测量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掌握全站仪、GPS-RTK的操作,学会全站仪、GPS-RTK工程放样的过程。3、掌握纵横断面测绘、巷道贯通测量的基本操

2、作技能。4、通过本次实习,能全面地掌握沉降观测和面积测量的整个作业过程和方法。5、锻炼每个同学独立操作的基本技能,锻炼每个同学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实习任务或主要技术指标: 1、熟练掌握全站仪的放样方法和步骤。2、熟练掌握GPS-RTK的野外数据采集和放样的方法和步骤。3、掌握CASS等内业处理软件,绘制纵横断面图和量算面积的方法。4、了解巷道贯通测量的方法和计算贯通测量的要素。5、各小组根据测量项目和使用的仪器设备编写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实习进度与要求:1、2017.6.12 实习动员、借领仪器、检验仪器设备及仪器操作使用训练。2、2017.6.136.14 GPSRTK、全站仪放样。

3、3、2017.6.156.16 沉降观测与面积测量。4、2017.6.176.18 巷道贯通测量与纵横断面测绘。5、2017.6.196.22 编写实习报告、资料整理及上交,实习总结。主要参考书及参考资料:1徐忠阳.全站仪原理与应用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1.2高井祥.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3周建郑.建筑工程测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4吴贵才.工程测量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5刘谊,马振利.测绘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教研室主任(签名) 系(部)主任(签名) 前 言工程测量的显著特点是与工程设计、施工联系紧

4、密。工程测量的目的是为建设服务,工程测量的程序从属于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程序,工程测量的方法受施工方法的影响,工程测量的精度取决于工程建筑的限差要求。本次实习的主要内容是GPSRTK、全站仪放样;巷道贯通测量;纵横断面测绘;沉降观测;面积测量等。比较全面系统地将工程测量学主要理论知识进行了实践操作,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要求。通过这次工程测量实习使学生巩固书本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驾御能力,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仪器设备和专业软件的运用能力。实习的最后,应当在熟练掌握本次工程测量实习所要求的内容及操作后,并结合书本及理论知识,做出一份实习

5、报告,详细总结本次实习从开始至结束的所有过程,写出具体的实习操作步骤及所学知识。目 录1、实习目的及要求51.1 实习目的51.2 实习要求52、实习任务53、实习安排63.1 实习时间63.2 实习地点63.3 实习单位和部门64、参考文献与作业依据64.1 参考文献64.2 作业依据65、所用仪器设备76、实习内容76.1 项目一:全站仪放样76.1.1 用角度距离(HAHD)指定放样点的位置76.1.2 输入放样点位(X,Y,Z)进行放样86.1.3 全站仪放样的精度86.1.4 全站仪的优点96.1.5 全站仪放样的注意事项106.2 项目一:GPSRTK放样106.2.1 GPSRT

6、K放样方法106.2.2 GPSRTK放样精度估算116.2.3 使用GPSRTK放样的优点116.2.4 使用GPSRTK放样的注意事项126.3 项目二:贯通126.3.1 贯通测量工作步骤136.3.2 贯通测量的分类和允许偏差值136.3.3 贯通测量计算与图形146.4 项目三:纵横断面测绘156.4.1 路线纵断面测量156.4.2 路线横断面测量166.4.3 断面图的绘制176.4.4 断面测绘成果附图186.5 项目四:沉降观测186.5.1 基准点和观测点的布设196.5.2 观测方法、精度、频率196.5.3悬高测量基本原理216.5.4 悬高观测的成果整理与分析226.

7、6 项目五:面积测量226.6.1 简单几何图形面积量算226.6.2 多边形的面积量算226.6.3 不规则图形面积量算236.6.4 面积测量成果附图237、附录247.1 附录A:放样数据247.2 附录B:附图258、实习总结271、实习目的及要求1.1 实习目的(1)巩固校内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工程测量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掌握全站仪、GPS-RTK的操作,学会全站仪、GPS-RTK工程放样的过程。(3)掌握纵横断面测绘、巷道贯通测量的基本操作技能。(4)通过本次实习,能全面地掌握沉降观测和面积测量的整个

8、作业过程和方法。(5)锻炼每个同学独立操作的基本技能,锻炼每个同学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为将来更好地在测绘单位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1.2 实习要求实习是综合性实践教学,有明确计划性;实习外业工作在校内开展,车辆和行人干扰因素较少,适合开展测绘工作。实习工作以小组为单位,独立作业,工作强度大。为了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必须有高度组织纪律性,协调一致完成各项实习工作。(1)各小组根据实习安排,制定工作计划并执行。各小组实习工作计划可按实习基本过程和实习日历详细制定。(2)每位同学按小组安排,充分准备,认真完成当天工作。(3)遵守纪律和考勤制度。(4)注意安全,爱护仪器工具,防止事故。(5)协商

9、一致,团结主动积极做好各项工作。(6)各实习项目严格按要求操作进行。(7)全站仪和GPS-RTK的野外数据采集与放样要按照测量规范进行;沉降观测、巷道贯通与纵横断面测绘必须遵守规范要求。(8)实训结束后,编写实训报告,上交实习结果、资料。2、实习任务本次实习是在系统地学习了工程测量学课程后进行的,本次实习主要内容:(1)GPSRTK、全站仪放样;(2)贯通;(3)纵横断面测绘;(4)沉降观测;(5)面积测量。6-7人一组,每组有小组长全面负责实施,每小组成员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本次实习,并在实习最后 按要求编写实习报告。3、实习安排3.1 实习时间 2017年6月12日2017年6月22日。3.2

10、 实习地点 地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1350号。3.3 实习单位和部门单位:新疆工程学院(主校区)。4、参考文献与作业依据4.1 参考文献1周建郑.建筑工程测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吴贵才.工程测量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刘谊,马振利.测绘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潘正风.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4.2 作业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S(GB50026-2007).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S(CJJ8-99).北京:中国建

11、筑工业出版社.1999.3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城市测量规范S(CJJ/T8-201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5、所用仪器设备测量仪器:Leica TS02全站仪(包括电池、充电器)1台棱镜觇牌2套(箱),脚架2个,棱镜杆1根,2m钢卷尺1个,工具包1个,记录板1块; GPS-RTK(包括对中杆、手簿)一台(套)。其他工具:各组应自备计算器1个,草纸,小伞1把。6、实习内容6.1 项目一:全站仪放样现代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经常是在图纸上设计好以后,才进行建设施工。在施工过程前测量人员需把一些工程点、线放样到实地中去,然后根据工程点、线的位置才可进行施工。过去一般都用水准仪、光学经纬

12、仪及钢尺进行放样,这种方法效率低、费时、费力。全站仪放样各种工程点、线坐标,主要是放样长度、角度和高程,一般的全站仪都有此功能。由于全站仪的普及应用,全站仪在工程放样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Leica TS02全站仪在主界面“程序”里进行各种工程操作时均需要“设站”。选取两个已知点,一个作为测站点,另外一个为后视点,并明确标注。安置全站仪,将仪器架于已知测站点上,进行对中整平后量取仪器高。将棱镜置于后视点,量丈棱镜高,转动全站仪,使全站仪十字丝中心对准棱镜中心。开启Leica全站仪,在主菜单选择“程序”进入程序界面,选择“设站”,进入设站界面,选择“F4开始”。进入后设置测站点点名,“输入测站点

13、坐标及高程”和“仪器高”;确定后进入设置后视点界面,进入后设置目标点点名,确认全站仪对准棱镜中心后“输入目标点坐标及高程”和“目标高”,点“测存”后,依次点击“计算”、“设定”、“新值”,便完成设站(定向)。6.1.1 用角度距离(HAHD)指定放样点的位置 将已知坐标与待定(放样)点坐标进行室内计算出放样元素方位角()和平距(S)。令设站点的点号为P,后视定向点点号为B,测设点点号为A。具体公式如下:根据“坐标反算”公式可知,设站点距离待定点的平距 S=XA-XP2+YA-YP2 (6-1)方位角 PA=tan-1YA-YPXA-XP;PB=tan-1YB-YPXB-XP (6-2)后视点、

14、设站点与待定点形成的夹角 =PA-PB=tan-1YA-YPXA-XP-tan-1YB-YPXB-XP (6-3)点击主界面“程序”,在程序菜单栏中选择“放样”,首先“设置测站(设站)”。然后进入设置“极坐标”界面,输入仪器高,点确定。接着输入放样点点名,确定后输入放样点“方位角”及“平距”和棱镜高,此时放样点参数设置结束,开始进行放样。最后在放样界面选择“角度”进行角度调整,转动全站仪将dHR项参数调至零,并固定全站仪水平制动螺旋,然后指挥持棱镜者将棱镜立于全站仪正对的地方,调节全站仪垂直制动螺旋及垂直微动螺旋使全站仪十字丝居于棱镜中心,此时棱镜位于全站仪与放样点的连线上,接着进入距离调整模

15、式,若dHD值为负,则棱镜需向远离全站仪的方向走,反之向靠近全站仪的方向走,直至dHD的值为零时棱镜所处的位置即为放样点,将该点标记,第一个放样点放样结束,然后进入下一个放样点的设置并进行放样,直至所有放样点放样结束。6.1.2 输入放样点位(X,Y,Z)进行放样点击主界面“程序”,在程序菜单栏中选择“放样”,首先“设置测站(设站)”。然后进入设置“放点”或“坐标”界面,输入仪器高,点确定。接着输入放样点点名,确定后输入放样点坐标及高程和棱镜高,此时放样点参数设置结束,开始进行放样。最后在放样界面选择“角度”进行角度调整,转动全站仪将dHR项参数调至零,并固定全站仪水平制动螺旋,然后指挥持棱镜

16、者将棱镜立于全站仪正对的地方,调节全站仪垂直制动螺旋及垂直微动螺旋使全站仪十字丝居于棱镜中心,此时棱镜位于全站仪与放样点的连线上,接着进入距离调整模式,若dHD值为负,则棱镜需向远离全站仪的方向走,反之向靠近全站仪的方向走,直至dHD的值为零时棱镜所处的位置即为放样点,将该点标记,第一个放样点放样结束,然后进入下一个放样点的设置并进行放样,直至所有放样点放样结束。6.1.3 全站仪放样的精度无论使用什们样的仪器和方法,其精度是受各种误差影响的。全站仪存在自身的仪器误差,因此要求在使用仪器前必须经仪器检验部门进行检定方可使用,我们视仪器自身的误差为固定值,可通过检定的方法确定。使用全站仪进行平面

17、点位放样一般都采用角度和距离交会的极坐标放样方法,而高程放样是三角高程方法。按作业过程其误差来源及影响分别为:安置仪器误差及其影响。 放样角度(高程是天顶距或竖直角)的误差及其影响。 放样距离的误差及其影响。 标定点位的误差及其影响。全站仪方样的精度无论是哪项放样工作,一般都可以参照极坐标法放样精度(或三角高程放样方法)对点进行估算,只是有关参数要用全站仪的标称精度。如用归化放样再根据归化的方法进行估算,有条件的可根据多次实际放样的数据进行分析、估算。6.1.4 全站仪的优点目前我国各项测绘工程都普遍采用了全站仪进行测量,全站仪基本上属于常规仪器,因为它具备光学仪器和测距仪以及微处理器三项功能

18、,得到了测绘工作的广泛应用。全站仪进行外业测量,通过和计算机联网处理内业后,测量工作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全站仪在工程放样中的应用也很普遍,其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界面良好、功能齐全轻便快捷,并且中文操作、精度可靠现在很多全站仪的界面很好,基本上中文化,各项功能都固化在全站仪内部的程序里,调用方便。在测量前根据生产需要,首先编好测量程序编码,存在全站仪内以备调用。全站仪放样各点都独立放样,精度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平面点位的放样。(2)具有指挥的功能用全站仪放样即在控制点上安置好仪器后,利用建站程序,键入作业文件名,输入已知控制点坐标或角度数据后,再输入放样点的数据,

19、对立在放样点附近的棱镜进行测量,马上显示出棱镜移动的方向和大小,像指挥员一样,避免了过去放样的盲目性。(3)具有储存的功能在室内,通过接口,经数据线连接微机和全站仪,运行微机中和全站仪中的通讯程序,把放样的数据按自己所需的文件储存在全站仪里,外业放样调出准确无误,避免了过去放样记录繁琐甚至抄错数据的现象。(4)劳动强度小实践证明,全站仪配合计算机进行放样,速度快、精度高,大大降低劳动强度。过去采用的传统的经纬仪钢尺进行放样的时间要比全站仪进行放样多5-6倍,因此,各项测量工作中,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操作,会带来更多的方便,随着新设备的不断研制和应用,全站仪和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20、(5)具有微处理功能 现在的全站仪都有一个微处理器,他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又能把有关参数的输入进行处理计算,是显示值得到改化,跟准确一下。特别是根据现场条件,随时改变参数的设置,使测量结果更加可靠、稳定。6.1.5 全站仪放样的注意事项在放样前,要对仪器设备进行检定,使其达到标称精度。在此前提下,按照工程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放样测量,方能达到放样精度。在放样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放样前,应对已知控制点的点位及资料进行检查,检测已知点间距离和角度,并与坐标反算值比较。仪器必须精确整平对中,整平误差以长水准气泡偏离不超过1格为限。在后视点、放样点树立棱镜要使用三脚架或棱镜杆,利用其上水准器强制整平对中,照

21、准目标测角定向时,瞄准目标下部。距离测量应加气象改正,距离计算应加高斯投影改正,还应保证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在5mm范围内。应避免视线过低、视线跨越水面和沿线地形严重不对称等情况。每测站结束时,注意检查后视方向归零差,即起始方向的读数,对2仪器,方向归零差不得超过12。实际操作中,为控制三角高程精度,一般放样距离控制在500m以内。6.2 项目一:GPSRTK放样6.2.1 GPSRTK放样方法(1)设置基准站要想提高放样精度必须选好基准站,基准站设置除满足GPS静态观测条件,还应设在地势较高、测区中央、四周开阔的位置,以便于电台的发射。可设在具有地方网坐标和WGS84坐标的已知点上,有时也可以

22、在未知点设站。在已知控制点上架设GPS接收机和天线,量取天线高,打开接收机,将PC卡上室内设置的参数(坐标系统)读入GPS接收机,建立(或选择)配置集,输入参考站点的准确的相应坐标和天线高,基准站GPS接收机通过转换参数将相应坐标转换为WGS84坐标,同时连续接收所有可视GPS卫星信号,并通过数据发射电台将其测站坐标、观测值、卫星跟踪状态及接收机工作状态发射出去,待电台指示灯显示发出通讯信号后流动站即可开展工作。(2)对放样误差进行检核在另外的控制点上,进行检核。流动站接收机开机后首先进行系统设置,输入转换参数,再进行流动站的设置和初始化工作。在放样模式下,根据提取该已知点的坐标进行放样,放样

23、位置与已知点进行比较,看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如误差超限要查明原因,进行调整,直到在允许范围内为止。(3)GPSRTK放样待定点事先上传需要放样的坐标数据文件,或现场编辑放样数据。选择RTK手簿中的点位放样功能,现场输入或从预先上传的文件中选择待放样点的坐标,仪器会计算出RTK流动站当前位置和目标位置的坐标差值(X、Y),并提示方向,按提示方向前进,即将达到目标点处时,屏幕会有一个圆圈出现,指示放样点和目标点的接近程度。精确移动流动站,使得X和Y小于放样精度要求时,钉木桩,然后精确投测小钉。按同样方法放样其他各待定点。6.2.2 GPSRTK放样精度估算众所周知,GPS-RTK定位的误差是相互

24、独立的,具有误差不累计的特点,且在精测状态下可达到(102)10-6 mm的定位精度,这是GPS-RTK技术优势的具体表现。GPS-RTK现场放样一般在同一基站放样。在基准站,待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可启动基准站电台开始工作。流动站就可在实地开始放样,若基准站到流动站平均长度为5-6km,对于同一基准站放样各个点不考虑起始点的误差及基准站对的对点误差。放样点的误差主要由放样误差和流动站对点误差组成(流动站GPS仪相位中心与测站标志点中心不一致的误差简称为流动站对点误差),即:m2=ms2+md2 6-4式中 m为放样点的误差; ms为放样误差; md流动站对点中误差。关于ms我们可以理解为GP

25、S-RTK定位的误差,即精测状态下的定位精度,用公式表示为:ms=10+2D mm 6-5式中 D为基准站到放样点的距离,km。手持对中杆在圆水准气泡居中的条件下,对点误差约为3cm。若取对中点误差的一半作为流动站对点中误差,则md=15mm,如取D=7km,则放样点的中误差为:m=ms2+md2=28.3 mm 6-6这只是对GPS-RTK放样的一种精度概略估算,考虑到放样时采取一些措施,其放样精度可达到10-20mm。6.2.3 使用GPSRTK放样的优点用GPSRTK放样省时、省力,除设置参数外现场放样过程中一般2min即可定完一点,效率高、速度快,特别是远距离和不通视的情况下更体现它的

26、优越性能。GPSRTK的导航功能使测量员通过测量控制器(手簿)上的指针很方便地找到点位,不再像过去那样盲目寻找。图形放样功能有移动方向显示,非常简洁直观地就把需要放样的点位确定下来。GPSRTK无论雨天还是雾天甚至晚上都能进行放样,使测量工作不再受外界条件的限制。GPSRTK有很强的内业处理功能,可以很方便的对野外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能检测测量的质量,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这是传统测量方法绝对办不到的GPSRTK还可以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在测量中流动站不要求与基准站通视,一些高杆植物再也不需要削割,大大减少了砍伐通道的费用。另外大型建筑物再也不会成为施工测量的障碍,可以及时地复测各个基

27、础坑,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因而可以提高经济效益。6.2.4 使用GPSRTK放样的注意事项基准站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和高压输电线,以避免其周围磁场对GPS卫星信号的干扰,附近也不能有大面积水域,避免增强多路径效应。观测站应设在易于安装接收设备的地方,且视场开阔。在视场内周围障碍物的高度角,根据情况一般应大于10,以减弱对流层折射的影响。另外应选在交通方便的地方,并且便于用其他测量手段联测和扩展。雷雨季节基准站GPS接收机天线要接地,为安全起见,雷雨时不要在野外放样。由于观测卫星的几何分布对GPS的精度有重要影响,所以测量时应编制GPS卫星可见性图,选择最佳的观时间。天线安置后,应在各观测

28、时段的前后各量测天线高一次,两次量测结果之差不应超过3mm,并取平均值。当确认外接电源、电缆及天线等各项连接完全无误后,方可接通电源,启动接收机。开机后接收机的有关仪表数据显示正常时,方能进行自测试和输入有关信息。在放样过程中,接收机不得关闭及重新启动;不准改变天线高。观测站的全部预订项目,经检查均已按规定完成,记录与资料均完整无误后方可迁站。6.3 项目二:贯通在同一巷道不同的地点,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作面,按照设计的方向和要求,沿着相同方向或相对方向掘进,最后彼此接通;或是一个巷道按设计要求掘进到一定地点与另一巷道相通,这种掘进巷道的方式,称为巷道贯通,简称贯通。采取贯通掘进巷道,可以加快

29、施工速度,缩短通风和运输距离,改善劳动条件。为保证按照设计要求使巷道贯通所进行的各项测量工作,称为贯通测量。贯通测量的任务:确定贯通巷道在水平面和竖直面上的方向;根据求得的数据,标定贯通巷道的中线和腰线;定期进行已掘进巷道的检查测量和填图,以控制工作面按设计的方向掘进。6.3.1 贯通测量工作步骤根据贯通巷道的种类和允许偏差,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案。重要贯通工程,要进行贯通测量误差预计,其预计误差采用中误差的两倍值。根据所选定的测量方案进行各项测量工作的施测和计算,求得贯通导线的终点坐标和高程。各种测量和计算都必须有可靠的检核。对贯通导线施测成果及定向精度等进行必要的分析,并与误差估算时所采用的有

30、关参数进行比较。若施测精度低于设计要求,则应重测。根据求得的有关数据,计算贯通巷道的标定几何要素,并实地标定贯通巷道的中线和腰线。根据掘进工作的需要,及时延长巷道的中线和腰线。定期进行检查测量并填图,同时根据测量结果及时调整中线和腰线。巷道贯通后,立即测量贯通实际偏差值,并将两遍导线连接起来,计算各项闭合差。还应对最后一段巷道的中、腰线进行调整。重要贯通工程完成后,应对测量工作进行精度分析,作出技术总结。6.3.2 贯通测量的分类和允许偏差值(1)贯通测量分类贯通测量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沿导向层的贯通,可分为水平巷道的贯通、倾斜巷道的贯通。第二类是不沿导向层的贯通,又可分为水平巷道的贯通、倾斜

31、巷道的贯通和竖井巷道的贯通。(2)贯通测量允许偏差值贯通巷道在接合处的水平偏差可能发生在空间的三个方向上,即沿巷道中心线的长度偏差、垂直于巷道中心线的左右(平面上)偏差和上下(高程上)偏差。第一种偏差只在距离上对贯通有影响,对巷道质量没有影响,而后两种方向上的误差对巷道质量有影响。故称后两种方向为贯通的重要方向。贯通的允许偏差是针对重要方向来定的。对竖井贯通来说,对工程质量有影响的是平面位置的偏差。表6-1为贯通测量允许偏差的参考值。表6-1 贯通测量允许偏差值贯通种类贯通巷道名称在贯通面上的容许偏差值/m两中线之间两腰线之间第一种沿导向层开凿的水平巷道0.2第二种沿导向层开凿的倾斜巷道0.3

32、第三种在同一矿井中开凿的倾斜巷道或水平巷道0.30.2第四种在两矿井中开凿的倾斜巷道或水平巷道0.50.2第五种用小断面开凿的立井井筒0.56.3.3 贯通测量计算与图形若要在两个石门A、B之间贯通一条运输平巷,如右图中用虚线表示的巷道,其测量和计算工作如下:(1)根据设计,从井下某一已知导线边开始,测设经纬仪导线到贯通巷道的两端,并进行井下高程测量。然后计算出CA、DB坐标方位角和A、B点的平面坐标,以及A、B点的高程。(2)计算标定数据计算贯通巷道的中心线AB的坐标方位角AB和水平距离lAB:AB=arctanyB-yAxB-xA=arctanyABxAB 6-7lAB=yB-yAsinA

33、B=xB-xAcosBA=xAB2+yAB2 6-8计算指向角: A=AB-AC B=BA-BD 6-9计算贯通巷道的倾角: tan=HB-HAlAB 6-10式中,HA、HB分别为A点和B点处巷道底板或轨道面的高程。计算贯通巷道的斜长LAB:LAB=lABcos=HB-HAsin=HB-HA2+lAB2 6-11(3)根据上述公式和表6-2中数据,并结合右图图示。此次实习的巷道贯通计算成果数据如下: 表6-2 巷道贯通测量数据表点号坐标北(X)坐标东(Y)高程(H)I14856788.851532640.230841.014I74856591.207532640.642843.145I848

34、56588.384532455.691855.949I94856783.437532456.648850.231贯通A、B之间的巷道AB=890792 AC=01652 BD=3595250.03 BA=2690731.92 lAB=184.973m A=885039.92 B=2691441.89 tan=HB-HAlAB=-0.069 =-35735.02 LAB=185.416m贯通A、C之间的巷道AC=01652 CA=1801652lCA=195.055m CD=881838.83 AB=890731.92 C=915813.17 A=2710920.08tan=0.029 =140

35、44.88 LAB=195.139m6.4 项目三:纵横断面测绘 路线纵断面测量的任务是测定道路中线上各里程桩(简称“中桩”)的地面高程,绘制路线纵断面图,供路线纵坡设计之用。路线横断面测量是测定各中桩两侧垂直于中线的地面高程,绘制横断面图好,供路基设计、计算土石方量及施工时放样边桩之用。传统的路线纵、横断面测量是用水准仪进行,因此又称为路线水准测量。目前又增加了用全站仪或GNSS的方法进行路线纵、横断面测量。6.4.1 路线纵断面测量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和成果检查,根据“从整体到局部”的测量的原则,路线水准测量分两步进行:首先是沿线路方向设置若干水准点,建立沿线路的高程控制网,称为基平测量:然后

36、是根据各水准点的高程,分段进行中桩水准测量,测定道路各个中线桩的高程,称为中平测量。基平测量的精度要求要比中平测量高,一般至少按四等水准的精度要求,中平测量只作单程观测,可按普通的工程水准测量精度要求,但水准路线的两端必须附合于由基平测量测定高程的水准点,作为检验。(1)基平测量路线测量的水准点分为永久水准点和临时水准点两种,是路线高程测量的控制点,在勘测和施工阶段都要使用。因此,水准点应选在地基稳固、易于进行连测、施工时不易受破坏的地方。永久性水准点一般每隔2530km布设一点;在路线起点和终点、大桥两岸、隧道两端以及需要长期观测高程的重点工程附近,均应布设。永久性水准点要埋设标石,也可设在

37、永久性的建筑物上,或用金属标志埋设在基岩上。永久性水准点在道路竣工通车后的维护工作中还需要使用。临时水准点的布设密度,应根据地形复杂情况和工程需要而定。在丘陵和山区,每隔0.51.0km埋设一个;在平原地区,每隔12km埋设一个。此外,在中小桥、涵洞以及停车场等工程集中的地段,在较短的路线上,一般每隔300500m布设一点,作为路线纵断面测量分段闭合和施工时引测高程的依据。基平测量时,首先应将水准点与附近国家水准点进行连测,以获得绝对高程。在沿线水准测量中,也应尽量与附近国家水准点进行连测,以便获得更多的检核。水准点高程的测定,通常按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和精度要求、采用一台水准仪往返测量或两

38、台仪器同向测量。(2)水准仪中平测量中平测量是以相邻水准点为一测段,从一个水准点出发,沿道路中线逐一测定中桩的地面高程,最后附合到下一个水准点上。测量时,在每一测站上首先读取后、前转点(TP)的尺上读数,再读取两转点间所有中桩地面点的尺上读数,这些中桩点在水准测量中称为中间点,中间点的立尺由后视点立尺人员来完成。由于转点起传递高程的作用,因此,转点上的水准尺应立在尺垫上或稳固的桩顶上,尺上读数至毫米,视线长一般不应超过150m。中间点尺上读数至厘米,要求尺子立在紧靠中桩边的地面上。当路线跨河流时,还需测出河床断面图、洪水位高程和常水位高程,并注明年、月,以便为桥梁设计提供资料。(3)全站仪路线

39、纵断面测量在道路工程测量中,应用全站仪的三维坐标测量和测设的方法,在测设道路中桩的同时,测定其高程,并自动记录这些点的桩号和三维坐标等。这些数据可与计算机联机通讯,为路线侧量的自动化和路线纵断面图的机助成图创造条件。6.4.2 路线横断面测量 路线横断面测量的主要任务是在各中桩处测定垂直于道路中线方向的地面起伏,然后按每一中桩桩号绘成横断面图。横断面图是设计路基横断面、计算土石方和施工时确定路基填挖边界的依据。横断面测量的宽度,由路基宽度及地形情况确定,一般在中线两侧各测1550m。测量距离和高差一般准确到0.050.1m即可满足工程要求。因此,横断面测量一般可采用简易的测量工具和方法。 横断

40、面上中桩的地面高程已在纵断面测量时测出,横断面上各个地形特征点相对于中桩的平距和高差可用下述方法测定。 (1)水准仪卷尺法 此法适用于施测横断面较宽的平坦地区。水准仪安置后,以中桩地面高程点为后视,取得仪器高程;以中桩两侧横断面方向地形特征点为前视,水准尺上读数至厘米,得到立尺点的高程。用卷尺分别量出各特征点到中桩的平距,量至分米。根据这些数据,可以计算立尺点的高程,绘制路线纵横断面图。(2)全站仪法置全站仪于道路中桩上或任意控制点上,用三维坐标测量的方法测定横断面上的地形特征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并自动记录。与计算机联机通讯后,可以用绘图仪绘制路线横断面图。6.4.3 断面图的绘制CASS9.

41、0有“根据已知坐标的生成、根据里程文件、根据等高线、根据三角网生成”等几种绘制断面图的方法。(1)根据已知坐标生成断面图首先在数字地图上用复合线画出断面方向线。在CASS9.0中执行【工程应用】【绘断面图】【根据已知坐标】命令,命令行提示“选择断面线”,用鼠标点取复合线,弹出“断面线上取值”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有数据文件生成”,单击“”按钮。弹出“输入高程点数据文件名”对话框,选择高程点数据文件后,返回“断面线上取值”对话框。输入采样点的间距(系统默认值为20m,采样点的间距的含义是复合线上两顶点之间的距离,若大于此间距,则每隔此间距内插一点);输入起始里程(系统默认起始里程为0),单击

42、【确定】按钮,打开“绘制纵断面图”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横向比例(系统的默认值为1:500)和纵向比例(系统的默认值为1:100),指定断面图位置(可以手工输入,亦可在图面上拾取)。还可以选择是否绘制平面图、标尺、标注及一些关于注记的设置。点击【确定】后,屏幕上出现所选复合线的断面图。(2)根据里程文件生成断面图执行【工程应用】【绘断面图】【根据里程文件】命令,弹出“输入断面里程数据文件名”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断面里程数据文件名,点击【确定】后,弹出的“绘制纵断面图”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横向比例和纵向比例,指定断面图位置,点击【确定】后,在屏幕上出现断面图。(3)根据等高线生成断面图首

43、先在等高线图上用复合线画出断面方向线。在CASS9.0中,执行【工程应用】【绘断面图】【根据等高线】命令,命令行出现提示“选择断面线”,用鼠标点取复合线,弹出“绘制纵断面图”的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横向比例和纵向比例,指定断面图位置,点击【确定】后,在屏幕上出现断面图。(4)根据三角网生成断面图首先在三角网图上用复合线画出断面方向线。在CASS9.0中,执行【工程应用】【绘断面图】【根据等高线】命令,命令行出现提示“选择断面线”,用鼠标点取复合线,弹出“绘制纵断面图”的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横向比例和纵向比例,指定断面图位置,点击【确定】后,在屏幕上出现断面图。此外,在【绘断面图】菜单下还

44、有“绘设计线、计算断面面积、查询断面点、绘制断面图框”等功能。 (5)纵断面图的绘制路线纵断面图表示中线方向的地面起伏,可在其上进行道路的纵坡设计和计算施工量,是线路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要资料。纵断面图是以中桩的里程为横坐标、以其高程为纵坐标而绘制的。常用的里程比例尺有1:5000,1:2000和1:1000几种。为了明显地表达地面起伏,一般取高程比例尺比里程比例尺大10倍或20倍。例如,里程比例尺用1:1000时,则高程比例尺取1:100或1:50。(6)横断面图的绘制一般采用1:100或1:200的比例尺绘制路线横断面图。绘制时,先标定中桩位置,由中桩开始,逐一将地形特征点画在图上,再连接相邻点,即绘制出横断面上的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