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认识与使用(二学位).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366571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PPT 页数:150 大小:4.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站仪认识与使用(二学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0页
全站仪认识与使用(二学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0页
全站仪认识与使用(二学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0页
全站仪认识与使用(二学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0页
全站仪认识与使用(二学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站仪认识与使用(二学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站仪认识与使用(二学位).ppt(1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定义,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速测仪(Electronic Total Station)。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全站仪的主要品牌,TOPCON 拓普康,AP-LIA,GTP 8000,GTS 810,全站仪的主要品牌,LEICA 徕卡,TPS 1100,TCA 2003,TPS 400,全站仪的主要品牌,SET 4120,SET 610,SOKKIA 索佳,SET 4110R,全站仪的主要品牌,NIKON 尼康,NPL 821,NPL 350,C 100,全站仪的主要品牌,ZEISS

2、 蔡司,ELTA S,ELTA C,ELTA R,二.全站仪测角、测距原理,三.影响全站仪精度的因素分析,四.仪器的基本认识和操作,五.仪器的校正,一.全站仪的构造,探讨的主要内容,六.与电脑的通讯,七、测量前的准备工作,一、全站仪的构造,全站仪(total station)构造,全站仪构造,二、全站仪测角、测距原理,全站仪测角原理,根据测角原理分类:1、光栅增量式 2、绝对编码式 3、动态测角(制作难度大,研发中),1、光栅增量式原理,仪器光栅盘上刻了16200对黑白相间的条纹,盘在旋转的过程中交产生明暗交替的光信号(莫尔干涉条纹),再由光电转换器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送给计数器进而计算出角度

3、,光栅盘,模拟器读数原理,光栅增量测角的特点,1、仪器关机后必须重新照后视2、开机旋转望远镜过零3、使用增量式光栅度盘测角时,照准部转动的速度要均匀,不可突快或太快,以保证计数的正确性。4、精度一般5、维修麻烦6、市面上采用这种测角方式的主要有:早期南方、尼康、苏光、北光、早期拓普康,2、绝对编码式,在编码盘上刻画有明暗相间的二进制代码(相当于直接把角度刻在盘上),最后由光电探测器(CCD)送到CPU译码,最后得到角度值,光栅增量式测角的特点,1、开机直接出角度2、仪器关机后不必须重新照后视3、照准部转动的速度没有要求。4、精度高5、维修方便6、市面上采用这种测角方式的主要有:主流南方、索佳、

4、天宝、徕卡、部分拓普康,3、动态光栅度盘测角 动态光栅度盘测角原理如下图所示。度盘光栅可以旋转,另有两个与度盘光栅交角为的指标光栅S和R,S为固定光栅,位于度盘外侧;R为可动光栅,位于度盘内侧。同时,度盘上还有两个标志点a和b,S只接收a的信号,R只接收b的信号,测角时,S代表任一原方向,R随着照准部旋转,当照准目标后,R位置已定,此时启动测角系统,使度盘在马达的带动下,始终以一定的速度逆时针旋转,b点先通过R,开始计数。接着a通过S,计数停止,此时计下了RS之间的栅距(0)的整倍n和不是一个分划的小数0,则水平角为=n0+0。事实上,每个栅格为一脉冲信号,由R、S的粗测功能可计数得n;利用R

5、、S的精测功能可测得不足一个分划的相位差0,其精度取决于将0划分成多少相位差脉冲。,动态测角除具有前两种测角方式的优点外,最大的特点在于消除了度盘刻划误差等,因此在高精度(0.5级)的仪器上采用。但动态测角需要马达带动度盘,因此在结构上比较复杂,耗电量也大一些。,4、补偿器补偿原理,倾斜:仪器在架设、精确整平以后,由于受作业条件、地面疏松、各种气象等条件的影响,会使仪器整平失常;也就是仪器的竖轴偏离垂直,存在一定的倾斜,这种竖轴不垂直的误差称为竖轴误差。,X轴、Y轴:竖轴的倾斜实际上有两种。一种是在望远镜的纵转方向(X 轴)的倾斜,另一种是在与X 轴垂直的横轴方向(Y 轴)的倾斜。若不是正对X

6、 轴和Y 轴倾斜,根据几何关系可以将倾斜方向解析到X 轴和Y 轴方向。,单轴倾斜。仪器竖轴倾斜时能自动改正由于竖轴倾斜对竖盘读数的影响。,双轴倾斜。双轴倾斜补偿器。双轴倾斜补偿器的功能是,仪器竖轴倾斜时能自动改正由于竖轴倾斜对竖盘以及水平度盘读数的影响。,全站仪测距原理,根据测距原理分类:1、相位式测距 2、脉冲式测距 3、变频法测距,1、相位式测距,零光路=误差+0M,外光路=误差+实际距离,外光路-零光路=实际距离,特点:精度高,速度稍慢,图45,相位式测距原理框图,2、脉冲式测距,测距仪发射激光的同时打开计时器,激光经被测量物体反射后又被测距仪接收,接收的同时关闭计时器;两次相差的时间t

7、乘以光速就是测距仪和被测量物体之间的2倍距离。,特点:速度快,精度差,3、变频法测距,在中短程测距中早已被淘汰,棱镜,Single prism system单棱镜组,Mini prism 微型棱镜,Triple prism system三棱镜组,Wood Tripod 木脚架,Aluminum Tripod 铝脚架,脚架,Compression Lock拧式锁紧机构,Quick Lock握式锁紧机构,Twist Lock拧式锁紧机构,Graduation 刻度,Quick Lock握式锁紧机构,Circle Level圆水准器,Prism Pole 对中杆,Bipod 支架,棱镜杆,Diago

8、nal eyepiece弯管目镜,Through compass管状指南针,Solar filter太阳滤光镜,Solar reticle太阳十字丝,其它附件,Superior Basic Function for Measuring Distance&Angle 强大的测距、测角功能Increased Internal Memory for Data Storage 大容量内存Dual-Axis Compensator 双轴补偿器Compact and Light Weight 小巧轻便Waterproof IPX6!防水等级达IPX6Easy to Use 容易使用,主要特点,Waterp

9、roof IPX6!IPX6 Defined as Water projected in powerful jets against enclosure from any direction shall have no harmful effects.从任何方向用水龙头喷射不会造成影响,防水,操 作 键 盘,操作面板,操作键盘,操作键盘,显示 显示屏使用液晶点阵显示,每屏4行,每行20个字符。通常,上面三行显示测量数据,最下面一行显示对应于功能键的功能信息,这些功能信息随测量模式的不同而变化。对比度与照明,显示窗口的对比度与照明是可调整的。,显示面板,示例:,V:901020HR:120304

10、00SET HOLD HSET P1,HR:1203040HD*65.432 mVD 12.345 mMEAS MODE S/A P1,角度测量模式竖直角:901020水平角:1203040,距离测量模式水平角:1203040水平距离:65.432m高差:12.345m,显示面板,显示的简写标志,显示面板,H-BZ R/L CMPS P3,TILT REP V%P2,V:901020HR:12030400SET HOLD HSET P1,F1 F2 F3 F4,功能键,功能键的功能显示在屏幕的最底行。功能键的功能按对应的功能信息确定。,角度测量模式,功能键,第一页,角度测量模式,功能键,第二页

11、,角度测量模式,功能键,第三页,角度测量模式,功能键,角度测量,第一步:,测量水平角与竖直角,操作:,瞄准第一个目标点A。,显示:,V:901020HR:12030400SET HOLD HSET P1,(确保当前是角度测量模式),角度测量,第二步:,测量水平角与竖直角,操作:,设置目标点A的水平角度数为 00000.先按F1功能键(0 set),再按F3功能键(YES)。,显示:,H ANGLE 0 SET OK?YES NO,V:901020HR:000000SET HOLD HSET P1,角度测量,第三步:,测量水平角与竖直角,操作:,瞄准第二个目标点(B),即可显示水平角读数。,显示

12、:,V:983620HR:16040200SET HOLD HSET P1,角度测量,距离测量,第一步:,距离测量(连续测量模式),操作:,瞄准目标棱镜的中心。,显示:,V:901020HR:12030400SET HOLD HSET P1,(确保当前模式为角度显示模式。),距离测量,第二步:,距离测量(连续测量模式),操作:,按下 键后,仪器便开始测量距离。(当电子测距系统EDM在工作时,屏幕上会显示星号“*”。),显示:,HR:1203040HD*mVD:mMEAS MODE S/A P1,HR:1203040HD*123.456 mVD:5.678 mMEAS MODE S/A P1,距

13、离测量,第三步:,距离测量(连续测量模式),操作:,再次按下 键,屏幕将转换到显示水平角(HR)、竖直角(V)和斜距(SD)的状态。,Display,V:901020HR:1203040SD*131.678 mMEAS MODE S/A P1,距离测量,坐标测量,Remote Elevation Measurement(REM)悬高测量 Missing Line Measurement(MLM)对边测量Setting Z Coordinate of Occupied Point 测站点高程反算Area Calculation 面积计算Point-to-Line Measurement 点到线测

14、量,应用程序测量,悬高测量,This feature measures the height where a prism can not be placed directly.Measurement can be extended along the plumb line as the height is continuously displayed.该功能用来测量无法直接放置棱镜点的高程,实际测量时可连续地显示沿铅垂方向任一点的高度。,Remote Elevation Measurement(REM),应用程序测量,对边测量 Missing Line Measurement(MLM),Mul

15、tiple lines can be drawn between:1.the first point and the last point.2.the last 2 points.Horizontal distance,difference in height and slope distance are calculated.Coordinate file data and manual input data are available to be used.,对边测量有两种方式:1、第一点与最后一点;2、最后两点本程序可计算上述两种情况的平距、高差和斜距,计算可以使用坐标文件数据和手工输入

16、数据。,应用程序测量,测站点高程反算,Z coordinate and direction angle of the instrument can be calculated and reset by measuring Z coordinate of known points(Max.10 points)displayed.通过观测已知点的高程(最多10个点)来计算并重新设置测站点的高程与方位角。,Setting Z Coordinate of Occupied Point,应用程序测量,面积计算,Area can be calculated using measured data or f

17、ile data(Coordinate data).可使用直接观测值或文件数据(坐标数据)来计算面积。,Area Calculation,应用程序测量,点到线测量,Create a new coordinate by measuring to two points.The 1st point becomes the origin and the 2nd point becomes the N axis direction.通过观测两已知点即可确定一新点的坐标。坐标系为:第一个点作为坐标原点,而第一点到第二点的方向作为N(轴)方向。,Point-to-Line Measurement,应用程序测

18、量,三.影响全站仪精度的因素分析,1、正确的参数设置 棱镜常数 温度T、气压P 补偿器开关与否 格网因子 坐标格式 水平左右角的设置 2、棱镜杆的准直度 3、好的脚架,1、参数设置,棱镜常数,南方、北光等:以棱镜所标定的常数为准徕卡:进口以标定为准;国产的(mm+34.4)苏光、尼康:负改正。即30mm的南方棱镜其为+30mm,1.当温度的误差为1度时,将会给距离值带来1mm/km的误差;2.当气压的测量误差为1百帕时,将会给距离值带来0.3mm/km的误差;3.全站仪的气象参考点一般为15度,1013百帕(或760mmHg)。因此,当你不输入实时气象参数,当温度为30度时,将会给测距成果带来

19、15mm/km的误差。建议应该根据当天的天气预报所预测的平均气温为温度、1013百帕(或760mmHg)为气压输入测距仪,一般就能够满足普通放样要求。,温度与气压,高程、气压换算表,补偿器开关与否,1.严格整平,水平方向误差较小;2.俯仰角太大,影响很大。,坐标格网因子 h,坐标格网因子是考虑地球表面上不同的点间平距在大地坐标系中参考椭球体表面上的标高投影后平距的变化影响,一般情况下不使用格网因子。格网因子的计算:H=R/R+H h=H*M有格网因子是距离的计算:HDg=HD*hR地球半径HD地球上两点间的平距HDg坐标格网上两点间距离H高程因子M比例尺因子(0.9900001.010000)

20、,坐标格式 NEZ(XYZ)ENZ(YXZ)水平左右角的设置 HR HL,其他,2、棱镜杆的准直度,不正最大会有公分级误差,所以建议一个月左右校正一次,3、好的脚架,木脚架(稳定性好)铝脚架(方便),四、仪器的基本认识和操作,全站仪操作键,(一)全站仪键盘功能,(二)显示符号,全站仪的基本操作,一、电池装卸在关机情况下更换电池,按下电池盒顶部的电池锁紧杆,取下电池,将充好电的电池底部插入仪器的槽中,按压电池盒顶部的电池锁紧杆,使电池卡入仪器中固定归位。电池剩余容量显示级别与测量模式有关,测角模式下电池剩余容量够用,并不代表测距模式下够用。当从测角模式转为测距模式,由于电池容量不足可能导致测距中

21、止,这是因为测距模式耗电量高于测角模式。,全站仪的基本操作,二、安置仪器包括对中、整平和仪器就位。采用光学对中器或激光对中,进行精确对中距离测量时,在测量目标处同样进行对中整平、安置棱镜组,然后目测,调整棱镜的俯、仰角大小,让棱镜与望远镜粗略位于同一直线上。,快速对中整平(方法同经纬仪),对中粗平精平再对中再精平1、拿起三脚架,概略放平;安装仪器,紧固连接螺旋2、通过光学对点器(或激光、锤球)对已知点,要点是一只脚架不动,左右手各握一个脚架腿,眼睛通过对点器对点,基本对好后落实手握脚架踏实3、通过仪器脚螺旋调整对中偏差 4、调节脚架使圆水准气泡居中,只要调节近身体一侧的2个脚架即可 5、调节管

22、水准气泡居中6、松动仪器连接螺旋,平移仪器再次精确对中并紧固螺7、最后再N次调节管水准气泡居中,全站仪的基本操作,三、开机、瞄准安置仪器后,长按电源键开机,屏幕出现仪器型号等,翻转望远镜后,仪器自动进入测角模式。通过粗瞄器照准目标处棱镜,调节目镜、物镜调焦螺旋,使目标成像清晰,制动水平和竖直螺旋,调整水平和竖直微动螺旋精确瞄准棱镜中心。,第二节 全站仪的基本操作,四、参数设置和输入 按*键进入*键模式下,可进行对中器强度设置,对比度调节、照明、补偿器,参数的设置。按或键直接调节液晶屏显示的对比度;按键来选择激光对中的强度;按F1选择开关背景灯;按F2选择开关垂直补偿器;按F4对棱镜常数和温度大

23、气压进行设置。基本参数设置 按MENU键进入菜单界面,按F4向下翻到2/3页,按F2键进入参数设置页面,F1:单位设置;F2:模式设置;F3:其他设置,单位设置F1:英尺类别 F2:角度单位F3:距离单位 F4:温度单位模式设置(按F4进行翻页)开机模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坐标测量)测距模式(单次精测;N次测量;重复测量;跟踪)格网因子(使用或不使用格网因子)坐标显示顺序(NEZ;ENZ)天顶零/水平零 平距/斜距(斜距/平距和高差)关测距时间(几分钟/关),其他设置最小读数(角度最小读数;距离最小读数)盘左盘右测坐标(不等/相等)自动开关机水平角蜂鸣声 测距蜂鸣声 两差改正(关;0.14;

24、0.2)日期和时间设置蜂鸣,数字的输入(1)数据的输入(如要设置测站点的仪高)按MENU进入菜单选择F1:数据采集,按F3进行字母和数字的切换,按数字键盘输入文件名,按F4进入数据采集菜单,按F1:设置测站点,按键移动箭头到仪器高栏,按F2进入输入模式,按1.5输入,最后按F4确认。(2)字符的输入(如要输入测站编码)同上法进入设置测站点菜单,按键移动箭头到编码栏,按F2进入输入模式,当输入的字母有连续两个在同一键上,可采用连续按键来选择键上的三个字母。修改可按键移动光标到要修改的数字上,并再次输入,五、测量模式按键操作 在测量模式下的按键操作以软键(F1F4)操作 为主。软键的功能根据测量模

25、式不同而不同。根据显示屏中第四行中的中文提示,按下对应的软键即可。当屏幕超过一页时会显示P,按F4进入下一页。六、测量数据存录 数据分测量数据和坐标数据;数据的保存有自动存储和笔录存储 自动存储应在建立文件的前提下进行,否则,所有的测量数据应通过笔录来完成保存工作。,全站仪的功能应用,全站仪的基本应用有: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坐标测量一、角度测量 角度测量的默认状态一般是:单位为,最小读数为1,竖直角为天顶零,水平角蜂鸣关,补偿器开。若想改变的话其中,补偿器在*键模式下设置,其他的设置按MENU,进入单位、模式、其他设置中操作。,角度测量,(1)功能:测水平角和竖直角进入角度测量模式,瞄准准目标

26、A,屏幕上显示出该方向的水平角方向值和竖直角竖盘读数右图是全站仪角度测量模式下的三个界面菜单,通过按F4键进行切换。,(2)方法:与经纬仪相同。若要测出水平角AOB,则:当精度要求不高时只需半测回:瞄准A点置零(0SET)瞄准B点,记下水平度盘HR的大小。,当精度要求高时:可用测回法,步骤同用经纬仪操作,配置度盘时,可以用“置盘”状态设置和“锁定”状态设置两种方式。,“置盘”状态设置:,“锁定”状态设置:,各种显示量间的切换,角度测量模式下,其显示量切换有:水平角的左角(HL)和右角(HR)的切换 竖直角的天顶为零和水平为零间的切换 在测角模式的第二个 界面,按F2(左右)键即 可切换 竖直角

27、()与斜率(%)间的切换 在测角模式的第二个 界面,按F3(坡度)键即 可切换,二距离测量,(一)距离测量设置 默认状态一般是:距离单位为m,温度单位为,大气压单位为hPa 测距模式(单次精测、N(3)次测量、重复测量、跟踪测量)为单次精测;测距蜂鸣(开/关)中为开;两差改正(0.14/0.20/关)中的0.14;关测距的时间为30s 两差改正:大气折光和地球曲率改正。,距离测量变量设置在*键模式中的参数设置项下设置。按F1键,选棱镜功能,完成棱镜常数改正值(PSM)为-30.0mm;按F2键,选PPM功能,完成大气改正值为0.0,一般情况下不进行此项设置;按F3,选T-P功能,完成测距时的温

28、度输入,和大气压的设置,一般为1013.0hPa.,二距离测量,(二)距离测量(1)功能:可测量平距、高差和斜距(全站仪镜点至棱镜镜点间高差及斜距)(2)方法:在测站安置仪器,在目标处安置棱镜组。开机后转动望远镜,进入测角模式,按*键进行距离测量的变量设置,按ESC键返回测角模式,瞄准棱镜的中心,按 进入距离测量模式,按F1键,进行距离测量,量距过程中*出现在屏幕上,同时伴有蜂鸣声,在830s后显示结果。结果录取后要切换到测角模式,节约电量。,S=ct/2,(三)距离放样测量 在测距的第一界面时按F4进入第二页菜单,按F2选择放样功能。距离放样有平距、高差、斜距三种模式。如按F1键,选择平距,

29、输入要放样的平距值按F4确认。,设置完后,瞄准估算出的放样点位处的棱镜中心,测量开始,屏幕显示如图,其中dHD为测量的距离与放样距离的差。沿着该方向向内或向外移动棱镜直到dHD为零为止,那么此时棱镜所处的点即为要放样的点。,(三)偏心测量 当棱镜的架设有困难时,可以在其他点架设棱镜采取偏心测量的模式间接测点待测点的高差、斜/平距、角度、坐标等。偏心测量四种模式:角度偏心距离偏心平面偏心圆柱偏心,距离偏心,如果已知池塘的半径,要测定其中心的距离和坐标,可输入偏心距OHD并在距离偏心测量模式下测定P1点,屏幕上就会显示出待测点的距离和坐标,平面偏心,用于测定无法直接测量的点位,如测定一个平面边缘的

30、距离或坐标,首先应在该模式下测定平面上的任意三个点以确定被测平面,再照准待测点,仪器就会计算并显示其距离和坐标。,圆柱偏心,首先直接测定圆柱面上P1点距离,然后通过测定圆柱面上的P2和P3点的方向角即可计算出圆柱中心的距离,方位角和坐标。,三坐标测量,(1)功能:测出目标点的(X,Y,H)(2)原理1)平面坐标(X,Y)测量原理,t,2)高程(Z)测量原理,(3)坐标测量设置,坐标测量的设置应是在测距和测角时设置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点是坐标设置的变量设置有测站点坐标设置、仪器高设置、棱镜高设置和后视方位角设置。测站坐标的设置:在测角模式下,按坐标测量键进入,按F4翻页进入第二页菜单,按F3,选择

31、测站,依次输入测站点的坐标值(N0,E0,Z0)操作.同法完成后视点坐标、仪器高、棱镜高的输入设置。,(4)方法,1)在测站上安置仪器,在目标点安置棱镜组,开机,进入测角模式,按坐标测量键切换到坐标测量模式,完成坐标测量设置。2)瞄准后视点有些仪器是要输入后视方位角,将水平度盘读数设置为测站至后视点的坐标方位角。3)瞄准目标棱镜点,按F1(测量)键进行测量功能,屏幕上显示测量结果目标点的三维坐标。,四、点位放样,(1)功能:根据设计的待放样点P及已知点的坐标,在实地标出P点的平面位置及填挖高度。,(2)原理,1)先在待放样点的大致位置立棱镜对其进行观测,测出当前棱镜位置的坐标。,2)将当前坐标

32、与放样点的坐标相比较,计算出其差值。距离差值dD和角度差dHR或纵向差值X和横向差值Y。,X,Y,后视点,测站点,当前棱镜位置,待放样点P,dD,dHR,3)根据显示的dD、dHR或X、Y,逐渐找到放样点的位置。,X,Y,后视点,测站点,当前棱镜位置,待放样点P,dD,dHR,dHR=000000”dHD=0 m,全站仪点位放样录像,五程序测量,(1)数据采集(2)放样(3)存储管理(4)程序(悬高测量、对边测量、z坐标、面积测量、点到线测量、道路等。(5)参数设置(6)修改仪器常数,(一)悬高测量,功能:让人们能够方便地测量一些无法安置棱镜目标点的高度。1、原理,棱镜高已知时的悬高测量:HD

33、=S*COSa2CD=S*Sina2=HD*tana2CE=HD*tana1VD=CE+i-CD=HD*tana1+i-HD*tana2,2、测量,1、按menu键,再按F4键,键入第二页菜单2、按F1键,进入程序3、按F1键(悬高测量)4、按F15、输入棱镜高,按F4确认6、照准棱镜种心D7、按F1(测量),测量开始显示仪器到棱镜间的水平距离HD8、按F49、照准目标E,显示垂直距离VD按F2(镜高),返回步骤5,按F3(平距)返回步骤6,按ESC键,返回程序菜单,(一)悬高测量,功能:让人们能够方便地测量一些无法安置棱镜目标点的高度。1、原理,棱镜高未知时的悬高测量:HD=S*COSa2C

34、D=S*Sina2CE=HD*tana1CB=HD*tana3VD=CB+CE=S*COSa2*(tana1+tana3),2、测量,1、按menu键,再按F4键,键入第二页菜单2、按F1键,进入程序3、按F1键(悬高测量)4、按F2,选择无棱镜模式5、照准棱镜中心D6、按F1(测量),测量开始显示仪器到棱镜间的水平距离HD7、按F48、照准地面点B9、按F410、照准目标E,显示垂直距离VD按F3(平距),返回步骤5,按F2(垂直)返回步骤8,按ESC键,返回程序菜单,(二)对边测量,功能:轻松解决选、布点时要求点与点通视这一限制条件。可测量两个目标棱镜之间的水平距离、斜距、高差和水平角。也

35、可通过直接输入坐标值或调用坐标数据文件进行计算。,对边测量模式有两个功能:1、起点式MLM-1(A-B,A-C):测量A-B,A-C.2、传递式MLM-2(A-B,B-C):测量A-B,A-C.,仪器D,棱镜B,F,水平面,1、对边测量原理在DMF中,根据余弦定律HD2=MF2=DM2+DF2-2DM*DF*COS在直角三角形ADM中AM=DM*tana1在直角三角形BDF中BF=FM*tana2在直角三角形ABE中VD=AE=AM-BM=AM-BFSD2=AB2=MF2+AE2,2、对边测量(1)按F2键,进入对边测量模式(2)按F2键,选择不使用文件(3)按F2键,选择不使用格网因子(4)

36、按F1键,选择MLM-1(5)瞄准棱镜中心A,按F1测量,显示AD水平距离DM,按F4(6)瞄准棱镜中心B,按F1测量,显示BD水平距离DF,按F4,屏幕显示出AB间的平距和高差(7)按测距键,可显示斜距 若要测A-C间的平距,按F3(平距),瞄准C,接下来的步骤同(6)(7).,(三)Z坐标,功能:1、可设置测站点坐标;2、利用对已知点的实测数据来计算测站点的Z坐标。已知点数据和坐标数据可以由坐标数据文件得到。,(四)面积计算,功能:用于计算闭合图形的面积。方法:用坐标数据文件计算面积 用测量数据计算面积注意:图形边界线相互交叉,不能正确计 算面积 不能混合使用坐标文件数据和测量数据来计算面

37、积面积计算所用的点数是没有限制的羧酸的面积不能超过20万平方米或200万平方英尺,用坐标数据文件计算面积,用测量数据文件计算面积,(五)点到直线的测量,用于相对于原点A(0,0,0)和以直线AB为N轴的目标点坐标测量,将两块棱镜安放在直线上的A点和B点上,安置仪器在未知点C上,在测定这2块棱 镜后,仪器的在仪表 数据和定向角就被计 算,且设置在仪器上。,(五)点到直线的测量,1、按F2(点到线测量)键,进入点到直线测量2、按F1(输入)键,输入仪高,按F4确认3、输入棱镜高,按F4确认4、照准棱镜A(原点),按F4(是)键,进行测量。显示B点反射镜输入屏5、按F1(输入)键,输入B点的棱镜高,

38、按F4确认。6、照准B点,按F4键进行测量。测站的左边与定向角被计算并设置7、按F1(坐标键),测量其他目标点如C,8、照准C点的棱镜,按F4进行坐标测量,显示C点的坐标,(六)数据采集,1、存储数据在数据采集的菜单界面按F3(测量)键,进入待测点测量。按F1(输入)键,输入点号,按F4确认。同法输入编码和棱镜高按F3(测量)键,照准目标点按F1-F3中的相应键进行角度、斜距、坐标的测量。数据被存储,显示屏变换到下一个点,同法进行测量并保存数据。,五、仪器的校正,7、激光对点器(选配),6、光学对点器,5、粗瞄器,4、指标差(I 角),2、圆水准器,3、视准轴与横轴的垂直度(2C),1、长水准

39、器,1.1、长水准器,检验方法:a 转动仪器,使长水准器与任意两个脚螺旋A、B 连线平行,然后调整脚螺旋A、B,使气泡居中。b 将仪器绕竖轴旋转90,再旋转另一个脚螺旋C,使气泡居中。c 重复a、b,使气泡居中。d 将仪器绕竖轴旋转180,若气泡仍居中,说明长水泡与竖轴垂直。,1.2、长水准器,校正方法:a 先调脚螺旋,使长水准器居中。b 旋转仪器180,观察水准器偏移量。c 用校正针校正调整螺钉,使长水准器往回移动二分之一的偏移量。d 将仪器旋转180,检查校正结果。e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气泡居中。,2、圆水准器,长水准器检验后,若圆水准器气泡已居中(或不超出分划圆圈),说明圆水准器与竖轴垂

40、直,不需校正。校正方法:a 长水准器居中后,再校正圆水准器。b 先松开气泡偏移方向对面的螺钉(一个或两个)。c 然后拧紧偏移方向的调整螺钉,直至气泡居中。d 反复调整三个调整螺钉,直到气泡居中。e 气泡居中后,三个调整螺钉的紧固力均应一致。,3、视准轴与横轴的垂直度(2C),检验方法:a 仪器开机整平,正镜用望远镜分划板竖丝对准水平方向50米左右一清晰目标,将水平角 置零。b 倒镜瞄准同一目标,读水平盘读数值B,B 和180的差值不能大于正负12。,3、视准轴与横轴的垂直度(2C),校正方法:a 拆下目镜护盖。b 用校正针拨动望远镜分划板左右两个拉丝直至2C 符合要求。d 装上目镜护盖。,一般

41、不建议客户自己改正水平角误差,因为容易造成仪器光轴偏离,影响测程.,4、指标差(I 角),一般要求不大于12。检验方法:a 按POWER 键开机,整平,正镜用望远镜十字丝分划板横丝瞄准水平方向50米左右一清晰目标,读取垂直角度数A。b 倒镜,对准同一目标,读取此时垂直角读数B。c 天顶零:I(AB360)/2 应不大于12。,4、指标差(I 角),校正方法:a 按住F1POWER 开机,按F1 键进入垂直角零基准校正。b 正镜,用望远镜分划板十字丝横丝瞄准平行光管平管十字丝分划板竖丝上的一点,按F4 键确认。c 倒镜,对准同一点,按F4 确认(若出现错误提示则按F1 设置键)。,检验方法:a

42、用望远镜分划板中心竖丝瞄准一水平方向目标,b 若粗瞄器中“”与目标左右重合,则粗瞄器无偏移。,5、粗瞄器,5、粗瞄器,校正方法:a 调整粗瞄器上的两个螺钉。b 若粗瞄器偏离幅度大,松开两个螺钉,扭粗瞄器。c 若偏离幅度不大,松开一个螺钉,用工具敲粗瞄器。,检验方法:a 通过对点器看地面中心,应无偏移。b 将照准部旋转180,再通过对点器看地面中心,也应无偏移,6、对点器,6、对点器,校正方法:a 通过对点器对准地面中心标记处。b 将照准部旋转180,看偏移量是多少。c 去掉对点器目镜盖,调整里面上下左右四个螺钉(上下偏移调整上下两颗螺钉,左右偏移调整左右两颗螺钉),调至偏移量的1/2。d 将照

43、准部旋转180回原来的位置,用脚螺旋再校正剩下1/2 偏移,7、激光对点器(选配),检验和校正方法与光学对点器基本相同,只要打开对点器看光斑位置。,五.与电脑的通讯,1、普通的COM口电缆线(所有仪器通用)2、内置SD卡(NTS362 NTS312)3、USB专用传输线(NTS362 NTS312 NTS962)4、U盘(NTS962),1.1、普通COM口下载数据,方法与步骤:a 用普通的CE203电缆线将仪器和电脑连接起来。b 打开电脑里的南方专用的传输软件:,c 点击通讯菜单,选中第一项通讯参数,出现如图,参数设置如下:协议:None通讯口:看电脑的具体情况波特率:1200bps(与全站

44、仪一致即可)数据位:8停止位:1校验:无,如出现无法创建通讯口,表示COM口设置不正确,d 设置完成后点确定,再次打开通讯菜单,选中下传NTS300数据,然后弹出等待窗口,e 打开全站仪-菜单-内存管理-数据传输-通讯参数,参数设置如下:协议:None波特率:1200bps(与电脑一致即可)数据位:8停止位:1校验:无,f 设置好参数后,返回,选中发送数据-坐标数据(或者测量数据)-选中要发送的文件-确定,出现,g 此时在电脑上回车,然后再在全站仪上回车即可,,1.2、普通COM口上传数据,方法与步骤:a 用普通的CE203电缆线将仪器和电脑连接起来。b 打开电脑里的南方专用的传输软件:,d

45、设置完成后点确定,再次打开通讯菜单,选中上传NTS300数据,选中要上传的文件,确定,然后弹出等待窗口,e 打开全站仪-菜单-内存管理-数据传输选中-接收数据-坐标数据(或者测量数据)-重新输入新的文件名-确定,出现,g 此时在全站仪上回车,然后再在电脑上回车即可,,2.1、用卡进行数据传输(NTS312),下载:打开全站仪-菜单-内存管理-翻页到文件操作-工作内存到SD卡-坐标文件-选择要传输的文件 并回车-文件输出类型选*.DAT文件-选择在SD 卡上要存的文件名-回车即可.,上传:将电脑上输好的DAT文件拷贝到SD卡上,将SD插入 全站仪-打开全站仪-菜单-内存管理-翻页到文件 操作-S

46、D卡到工作内存-选择要上传的文件-坐标 文件重新输入要存在全站仪上的数据文件名,回车即 可.,下载:打开全站仪-菜单-内存管理-翻页到文件操作-工作内存到SD卡-坐标文件-选择要传输的文件 并回车-文件输出类型选*.DAT文件-选择在SD 卡上要存的文件名-回车即可.,上传:将电脑上输好的DAT文件拷贝到SD卡上,将SD插入 全站仪-打开全站仪-菜单-内存管理-翻页到文件 操作-SD卡到工作内存-选择要上传的文件-坐标 文件重新输入要存在全站仪上的数据文件名,回车即 可.,2.2、用卡进行数据传输(NTS362),下载:打开全站仪-菜单-存储管理-文件导出-坐标文 件导出-选择要导出的文件名-

47、300格式-重新输 入一个文件名回车即可.,上传:将存在电脑上的DAT文件拷贝到SD卡上,将SD插入 全站仪-打开全站仪-菜单-存储管理-文件导入-坐标文件导入-调用-Disk:B-选择要导入的文件-回车-300格式-重新输入一个要存在仪器上的文件 名回车即可,3、用USB专用传输线进行数据传输(NTS362,NTS312,NTS962),如第一次传输,则先将全站仪开机,用USB电缆线将仪器和全站仪连在一起,如电脑右下角没有出现发现新硬件的提示,则在全站仪上直接进入菜单-内存管理-翻页到数据传输-通过USB-发送数据-坐标数据-选择文件名-回车-是,此时电脑的右下角将提示发现新硬件,然后根据提

48、示装入传输线驱动程序.,打开NTS312或者NTS362各自的专用传输程序,选择通信(USB),点击NTS310全站仪,打开NTS312或者NTS362各自的专用传输程序,选择通信(USB),点击NTS310全站仪,计算机,出现请先在全站仪上回车,然后在计算机上回车,全站仪方面:菜单-内存管理-翻页到数据传输-通过USB-发送数据-坐标数据-选择文件名-回车-是,电脑确定即可,3、用U盘进行数据传输(NTS962),将U盘插入全站仪,在全站仪我的电脑里将显示一个硬盘的提示,打开Wints程序,进入标准测量,点开”工程”-数据导出-跳出一个窗口选择坐标数据-导出-输入一个文件名-OK,这个时候文件就被存在仪器里面.,打开我的电脑,找到刚才的文件,复制后再粘贴到”我的电脑下的硬盘”目录下,这时文件便被保存在U盘里.,取出U盘,插入电脑,用传输软件打开刚才的那个文件即可,六.测量前的准备工作,检查所有设置,检查温度、气压、补偿器开关等设置,检核控制点 用计算器程序解算两控制点的水平距离(理论值)用全站仪测一下两个点实际距离 两个距离值相减最好不要差太多,检查角度误差,并校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