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学教材.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84425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277.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档案管理学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档案管理学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档案管理学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档案管理学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档案管理学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档案管理学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档案管理学教材.docx(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档 案 管 理 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档案管理概述l 一、档案管理工作的性质和特点l 二、档案管理的内容l 三、档案管理的范围l 四、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一、 档案管理工作的性质和特点l 档案管理工作是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档案,提供档案信息为各项社会实践服务的一项工作。l (一)工作性质l 是国家科学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l 是部门各项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l 是文献信息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l (二)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l (1)档案资源积累的缓慢性重视档案保管和保护l 档案是随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而逐渐积累起来的,不像图书资料大量印刷并广泛流通;l 大多数档案是“孤本”,不能随意复制;l 档案比一般图

2、书更显珍贵。唐代开元年间的档案 由辽宁省档案馆收藏的形成于公元714年的唐代开元年间档案(5件)是中国档案部门现存最古老的纸质公文档案(2)档案管理过程的阶段性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档案的流转程序,可分为档案室阶段和档案馆两个阶段。 处于不同阶段的档案所起的作用不同,价值不同,服务对象不同,档案管理方式也存在差异。档案在不同阶段的特点:阶 段半现行阶段非现行阶段保存地点机关档案室档 案 馆价值特点参考凭证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保管期限短期、长期和永久永 久服务对象本 机 关整个社会(3)档案管理活动对档案形成者的依附性客观上限制了档案交流 档案是在形成者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反映了形成者的全部历史,

3、以及其观点、经验和成果,包含了与形成者利益密切相关的事实和数据。来源原则是这一特点的充分体现。(4)档案管理工作对社会的相对封闭性造成档案保管和利用的矛盾 档案直接关系到形成者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机密,因此,许多国家都实行封闭期制度。 封闭期是指从档案形成到开放之间的期限。l 二、档案管理的内容l 包括两个方面:(一)档案资源管理,也称档案实体管理。包括对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编研、利用等档案业务工作内容。(二)档案信息组织,对档案中所包含的信息的管理。是指对档案中所包含的信息内容进行揭示、加工和存贮,形成二次文献,便于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l 三、档案管理的范围 不同种类的档案

4、构成了档案管理的不同方面。(1)按档案内容:分为普通档案和专门档案。 普通档案:文书档案。包括党务、政务、机关事务档案; 专门档案:在一定专业领域或专门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反映特定的业务活动内容的专用文件材料。l (2)按档案的载体形式:分为一般档案、特种档案l 一般档案:以文字为表述形式的纸质档案;l 特种档案:以图像声音等非文字手段为表述形式的非纸质档案,包括古代的甲骨、金石、竹木档案,以及现代的声像、缩微、数字档案。 特种档案的制成材料、载体和信息存贮方式都不同于普通档案3)按形成单位:分为公务档案和私人档案。 公务档案: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行政管理、生产建设、科研活动中形成的

5、档案。 私人档案:各行各业著名人物在其个人历史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包括家谱、族谱、手稿、书信、日记、照片及反映其生平事迹的传记材料。l (4)按形成时期:分为古代档案、近代档案、现代档案三种。l 古代档案:1840年以前历代形成的档案l 近代档案:自1840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形成的档案l 现代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形成的档案l 三、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1、完整性要求 2、安全性要求 3、科学性要求 4、规范性要求 5、经济性要求 6、现代化要求第二节 全宗理论l 一、全宗的含义及类型l 二、立档单位的构成条件与全宗划分原则l 三、立档单位的变化对组织全宗划分的影响l 四、全

6、宗理论的适用范围l 五、全宗理论的发展l 六、我国关于全宗理论的探讨l 一、全宗的含义及类型l (一)全宗的含义l 全宗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档案集合体。l (1)全宗是一个有机整体。l (2)全宗是在一定的历史活动中形成的。l (3)全宗是以一定的社会单位或社会活动项目为基础构成的。l (4)全宗是档案的基本管理单位。(二)全宗的类型(1)按形成者,分为组织全宗、个人全宗、项目全宗。 组织全宗:一个能独立行使职权的社会组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在其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整体; 个人全宗:社会著名人物在其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整体; 项目全宗:在某一项活动中形成的档案集合体。(2

7、)按形成方式,分为独立全宗、联合全宗、汇集全宗、档案汇集。 独立全宗:一个全宗形成者(立档单位)形成的档案集合体; 联合全宗:两个或几个关系密切的立档单位形成的,难以区分而统一管理的档案集合体; 汇集全宗:按一定特征组成的,档案数量很少或残缺不全的若干全宗的集合体; 档案汇集:由不同立档单位形成的,按照一定特征集中起来的档案混合体。l 例如:l “某省手工业局、手工业联社联合全宗”l “国民政府联动系统汇集全宗”l “国民政府东北地区铁路交通部门汇集全宗”l “国民政府中国驻外使领馆档案汇集”l “国民政府各银行档案汇集”二、立档单位的构成条件与全宗划分原则l (一)立档单位的构成条件l 长期

8、以来,组织是构成立档单位的主体,人们通常将一个社会组织的全部档案作为一个全宗。随着现代档案工作领域的扩展,以是否属于同一个形成单位为唯一标准来区分全宗,不能完全解决新出现的问题。项目全宗、个人全宗的出现是传统全宗理论的发展。l 与全宗的类型相对应,组织立档单位、个人立档单位、项目立档单位各有其立档条件。(1)组织立档单位的构成条件 执行了相对独立的社会职能,以自己的名义对外行文。简言之,要有独立的人事任免权、行文权、财权,一般还具有法人资格。(2)个人立档单位的构成条件 当一个人执行了一种相对独立、比较重要的社会职能,并积累了足够数量的以自己名义署名的文件时,才有资格构成立档单位。(3)项目立

9、档单位的构成条件 项目在本专业领域或一定范围内自成体系并具有相当规模,围绕该项目而产生的档案文件具有相当数量。l 项目立档单位与组织立档单位是交叉的。为了避免档案分散和不必要的重复,需明确项目全宗和组织全宗各自的范围及界线。l 综合性档案馆为了全面反映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实践活动,应以组织全宗为主;l 专门档案馆以反映本专业概况和专业技术的发展和变化为目的,应以项目全宗为主;l 不止一个单位参加的科技、生产和工程项目,可设置临时机构立档单位,或将该项目档案归入其牵头单位或主管部门的全宗中去。(二)全宗划分的原则(1)独立性:构成全宗的单位必须具备相对独立的社会职能。(2)关联性:构成一个全宗的档案

10、之间必须具有内在的密切联系。不能人为地、随意地分合。(3)方便性:为了保管和利用的方便,全宗的规模一般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4)一致性:对于相同类型立档单位或档案,其全宗划分要保持一致,划分标准应统一。三、立档单位变化对组织全宗划分影响 组织立档单位的变化有两种情况:根本性变化、基本职能的变化。(一)所谓根本性变化是指立档单位的政治性质、生产关系性质上的变化。在发生根本性变化时,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政权、建国前后的政府机关、官僚资本主义企业与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档案,各自构成全宗。(2)单位基本职能变化的影响 新成立单位符合立档单位条件的,其档案构成新的全宗; 由若干撤销单位合并成一新的立档单位,

11、分别构成全宗; 从某一单位分离出去的单位,其档案构成新的全宗; 原为一独立单位,后改为一单位的内部组织机构,改变前为一全宗,改变后是另一全宗的组成部分; 临时机构一般应纳入其主管单位档案全宗。但临时机构执行的是独立的社会职能,为期时间长,档案数量多,可单独构成全宗。 四、全宗理论的适用范围(1)在收集工作中的应用。机关档案室的归档工作要求遵循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档案馆对档案的接收要求保持全宗的完整性,一全宗的档案作为一整体统一进馆,不得随意分散;(2)在整理工作中的应用。在档案整理工作中,一个全宗的档案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化整理、分类和排列,档案管理的完整性、系

12、统性得到体现; back(3)在鉴定工作中的应用。档案鉴定以全宗为基础来权衡全宗内案卷和文件的价值,若离开全宗孤立地鉴别一份文件,则难以判定其价。(4)在保管和统计中的应用。全宗是档案保管和统计的重要单位。(5)在编目工作中的应用。许多档案检索工具都是以全宗为对象编制的。(6)在基础工作中产生的全宗理论不可避免地利用工作产生影响,如阅览室调卷、档案展览、档案编研等都离不开全宗。五、全宗理论的发展1、档案管理最初采用的是事由原则,即以档案文件内容来整理组织档案,随着档案数量和种类的增加,来源原则逐渐取代了事由原则。2、来源原则的表现形式是“全宗理论”。3、全宗理论的发端法国最先提出“尊重全宗原则

13、”(1841年)。4、在法国“尊重全宗原则”基础上,普鲁士提出了“登记室原则”(1881年)。5、荷兰档案学家谬勒、裴斯、福罗英于1898年发表档案的管理和整理手册(又称荷兰手册),从理论上论证了来源原则。 back20世纪以来,来源原则进入广泛传播和发展时期:英国:20世纪20年代提出了“档案组合”(Archive Group);美国:20世纪3040年代提出了“文件组合”(Record Group);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提出了“国家统一档案全宗”概念,后俄罗斯使用“俄联邦档案全宗”概念。并在其2004年档案事业法中规定,档案全宗是“相互之间具有历史联系或逻辑联系的档案文件的总和”。这

14、意味着非同一来源而在内容上具有逻辑联系的档案文件集合体也可构成全宗。 德国:布伦内克对来源原则的修正:提出“自由来源”原则,在整理档案时要兼顾“来源”和“事由”。六、我国关于全宗理论的探讨问题一:档案数量剧增,全宗规模过大,若拆分全宗 ,则违背了同一全宗档案不可分散的原则;问题二:科技档案等专门档案怎样按全宗原则管理;问题三:档案馆类型增多,出现综合性档案馆和专门档案馆之间馆藏接收范围的交叉问题,以及全宗的归属问题;问题四:社会经济体制、国家机构改革给全宗划分造成困难和混乱;问题五:计算机技术更加广泛和深入地渗透到档案管理中,电子文件的大量产生,对全宗理论的挑战。 l 我国学者关于全宗理论的观

15、点l (1)关于全宗概念l 三种观点:“主体决定说” “过程决定说” “全宗集合说”l (2)关于全宗分类l 三种分类方法:主体全宗、客体全宗 理论全宗、实体全宗 机关全宗、档案馆全宗(3)关于全宗的构成条件在3个基本构成条件:行文权、人事任免权、财权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条件:有无法人资格(4)关于全宗理论的实质来源联系?有机联系?须根据档案形成规律,既按照来源联系又按照逻辑联系来构成全宗。 在特定情况下,为了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可突破单一的来源原则范畴,按照逻辑联系来构成全宗。对不同形成规律的档案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体现了全宗理论的实质。讨论题如何全面认识和理解全宗理论?全宗理论最先是由哪

16、个国家首先提出的?全宗的基本含义?全宗是依据什么来组成的?全宗理论为什么能取代事由原则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档案管理理论?事由原则适用于何种档案的组织?传统的全宗理论在当代有何突破和发展?案例分析: 在某市的一项大型基建活动中,该市的规划局、建设局、某设计院、某大型建筑公司等参与其中,请问在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档案应如何按全宗理论进行管理?第三节 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与档案管理系统一、现代档案的特点 数量激增,种类多样 来源广泛,内容繁杂 载体形式多样化 社会对档案的需求增加二、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1、档案业务工作复杂化 不同门类、不同载体的档案有不同特点,无法采用通用的方法。使档案管理、保管和利用

17、工作复杂化。2、档案服务方式多样化 服务范围、服务对象扩展,由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3、档案管理手段现代化 计算机技术、缩微技术、复制技术、视听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得到应用4、档案管理方法科学化三、档案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及其性质 系统:同类事物组成的整体 档案管理系统,是指为满足利用者需要而建立的,收集和存贮档案材料及经过加工的档案信息,并通过一定的技术装备与技术手段,实现档案管理和信息传递功能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 档案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系统目标、档案资源、 设备、方法和功能。 档案管理系统具有开放性、主观能动性(自我调整和优化)、与其他信息系统的关联性等特点。档案管理系统的结构和

18、功能输入子系统:收集和鉴选档案。存贮加工子系统:对档案信息进行揭示、加工与组织,进行系统整理,便于检索和利用。输出子系统:以借阅、检索、咨询等方式向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反馈子系统:通过统计和用户研究等方式掌握系统运行及用户需求状况,使档案管理系统不断完善和优化。输入子系统档案管理系统收集鉴定筛选存贮加工子系统整理保管编目编研输出子系统借阅检索报导反馈子系统统计用户研究档案管理系统的优化控制:统一规划,整体协调。通过系统标准化提高其工作效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其自动化水平。科学地评价现有系统。保持与外界的联系和沟通。 通过对档案管理系统的优化控制,可以使档案管理系统达到结构合理、运行可靠

19、、技术先进、经济合算、效率提高的理想效果。从而将档案管理纳入系统管理的科学轨道。复习题一、档案管理工作有何特点?二、档案管理包括哪两个方面内容?三、档案管理的范围?四、全宗理论的基本含义及实质?五、档案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功能?第二章 档案资源管理l 档案资源管理,也称档案实体管理,是对档案资源进行有计划的收集、整理和鉴选,建立科学合理的馆藏体系,以满足社会需要的活动。第一节 档案的收集一、档案资源状况与档案的流向二、档案收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三、归档制度四、档案馆对档案的收集一、档案资源状况与档案的流向(一)档案资源状况 馆藏数量不足;内容单一;种类不全;时间跨度短;结构不合理;质量得不到保证

20、。 在档案资源结构方面,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l 普通档案多,专门档案少;l 一般档案多,特种档案少;l 现代档案多,历史档案少;l 此外,私人档案缺乏国家控制。(二)原因分析长期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工业经济不发达,限制了档案的产生能力; 近代以来战事频繁,档案损毁严重,致使遗留至今的档案很少。 十年文革使档案遭到破坏; 档案馆收集档案的范围侧重于文书档案,而忽视了对他种类档案的收集; 对进馆档案没有进行严格控制,影响了档案的质量。(三)档案的基本流向文书部门立卷归档本机关档案室归口档案馆档案馆工作通则、各级国家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各级各类档案馆收集档案的总的范围如下表所示:档案

21、馆级别接收范围进馆档案保管期限机关类型中央级本级机关永久现行撤销省级本级机关永久现行撤销省辖市本级机关永久长期现行撤销专门性专业对口永久长期现行撤销企事业本单位永久长期二、档案收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 档案收集工作,是按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例行的接收制度和专门的办法,把分散在各组织、个人手中和散失在其他地方的档案,集中到各级各类档案保管机构。(一)档案收集工作的内容(1)对本单位需要归档文件的接收工作;(2)对各现行机关和撤销机关具有长久保存价值的档案的集中和接收工作;(3)对历史档案的接收和征集工作。(二)档案收集工作的要求1、丰富和优化馆藏 要求:数量充足、质量优化、成分充实、结构合理2、加

22、强馆(室)外调查和指导 了解立档单位的历史、建档情况,全宗调查3、推行入馆档案质量的标准化 案卷验收标准、封面及卷内格式和内容标准等4、保持全宗和全宗群的不可分散性三、归档制度 归档是指各机关的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将其在工作活动中产生的文件材料处理完毕后整理立卷,定期移交给档案室集中保存。 在我国,归档通过档案法及其他法规性文件确立为一项通行的制度,称为归档制度。 归档制度包括三个方面: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归档文件和案卷的质量要求。 建立和健全归档制度非常重要,它是档案收集工作的基石,是积累国家档案财富的重要保证。(一)归档范围 原则上,凡是反映本单位工作活动,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件,包括党、政

23、、工、团以及人事、保卫、财会等工作中形成的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文件,均属归档范围。 归档文件材料,从来源上看,大体包括四个部分:上级机关、本机关、同级机关、下级机关的文件材料。注意:除了正件以外,还应包括附件;文书档案与科技档案分别归档;除了办理完毕的文件以外,还包括已经办理但无结果的文件;有关刊物、简报和图书一般不立卷归档。(二)归档时间归档时间是指文书处理部门或业务部门将需归档的文件材料向档案室移交的时间。办理完毕的文件,一般应在第二年内由文书部门整理后向档案室归档。科技文件材料应根据其形成规律和满足其工作需要,灵活确立其归档时间,一般可分为“随时”和“定时”两种。(三)归档文件和案卷的质量要

24、求 总体要求: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别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具体要求: 1、应归档的文件材料要收集齐全,并按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进行分类整理、立卷。 2、注意区分文件价值,将永久、长期、短期保存的文件分开立卷。 3、归档案卷在技术加工方面:卷内文件排列要系统,并按排列顺序编号,案卷标题规范。 4、向档案室移交的所有案卷应系统排列,并编定案卷顺序号和数份案卷目录。四、档案馆对档案的收集(一)接收档案馆收集档案的最主要方式 指通过例行制度和手续,将符合本馆收藏范围的 一定机构的档案集中进馆。1、现行单位档案的接收(1)档案馆接收现行单位档案的期限(现行单位向档案馆

25、移交档案的期限)中央级、省级、设区的市级国家档案馆:档案自形成之日起在本机关保存20年县级:档案自形成之日起在本机关保存10年(2)接收方法 逐年接收、定期接收(3)接收要求 现行单位在实际移交档案前,应与档案馆联系,双方商定接收日期; 进馆档案应保持全宗的完整性,一单位的全部档案应作为一个整体,统一归入一个档案馆,不得任意分散; 规定移交的档案,应由有关单位收集齐全,按照规定整理好,正确划分保管期限; 与档案有关的资料、立档单位的全宗介绍等检索工具,应随同档案一并归档。2、撤销单位档案的接收撤销单位档案的接收方法与现行单位档案的接收相同,但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由撤销单位负责组织人力,整

26、理好档案,然后再向有关档案馆移交。(2)撤销单位原全宗不得分散。撤销单位的业务分别划归几个单位的,其档案材料不得随之分散,仍作为原单位档案的一部分,按全宗整体移交档案,或由其中的一个单位完整地代管。(3)代管单位须对档案负完全责任,并承担原撤销单位向档案馆移交档案应负责的全部工作。(4)单位撤销或合并时,如有尚未处理完毕的文件,应移交给接管单位继续处理,并作为新单位档案加以保存。3、对保存在各部门的历史档案的接收 (1)保存在一般现行机关的历史档案,基本上可以按照接收现行机关和撤销单位档案同样的办法处理; (2)某些档案与图书、文物具有双重性或多重性,一些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部门所保存

27、的文物、资料同时是档案的,可以按照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由上述单位自行管理。档案馆应与上述单位互通有无,搞好协作。 (3)许多通过考古发掘出来的古代档案和文件,如甲骨、金石、玉帛、简牍等,具有档案和文物的双重性,保存在文物部门的由其依法自行管理,保存在档案馆的则应继续妥善保管。(二)征集历史档案 指档案馆对应该由其保管,但由于种种原因散失在社会上的历史档案进行收集。 具体包括无偿征集、有偿征集、征收、征购等方式。 无偿征集 :无偿捐赠、捐献。 有偿征集:补偿性、奖励性的捐赠或捐献。 征收、征购:档案馆依法采取强制性手段强行征集进馆。 对保存在个人手中的历史档案的征集 由于历史造成的复杂原因,大

28、批历史档案散失在不 同的人群之中,包括老革命同志、文物爱好者、古董商人、曾经在旧政权任职的官吏、职员及其继承人等。 对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档案的征集 建国前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士官、个人和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反映少数民族政治、历史、宗教、经济、军事、天文、历法、医药、教育、文艺、哲学、伦理和民俗等各方面情况,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应了解不同少数民族地区在文字、内容形式、保存地点上的特点,区别对待。如: 云南丽江纳西族东巴经文历史档案 是用纳西族古老的东巴文字记载的宗教典籍,被誉为“古代纳西族的百科全书”。 东巴文是世界上唯一的图画向象

29、形过渡的文字,也是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活着的文字”。 东巴古籍文献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应正确贯彻国家的民族政策、统战政策和宗教政策(三)接受捐赠 对所有权不属于国家的私人档案,在个人自愿的基础上接受无偿捐赠。 一般而言,档案馆接收捐赠的大多数为著名人物的档案,以及部分私营企业档案。捐赠者可以优先利用其捐赠的档案。 根据档案法16条的规定,应予以奖励。(四)购买 指档案馆将所有权归个人所有,属本馆馆藏范围而其所有者又不愿意无偿捐赠的档案购入馆内。 国家档案馆对私人档案具有优先购买权。(五)寄存 指将集体或个人所有的具有国家意义的档案,在集体或个人无力保管时,暂时寄放在档案馆内。 包括个人形

30、成的,民营、中外合作、合作企业形成的档案。(六)交换 同其他档案馆或有关部门建立档案交换关系。讨论题:我国私人档案的管理问题。什么是私人档案?国外对私人档案采取的管理方式有哪些?我国私人档案管理现状?你认为应如何有效开展我国私人档案的管理?第二节 档案的整理一、档案整理工作的内容 二、全宗的组织与编号 三、全宗内档案的分类 四、案卷的编立、排列与案卷目录 五、档号 六、档案整理改革一、档案整理工作的内容(1)全宗的组织及排列;(2)全宗内档案的分类;(3)案卷的编立和排列;(4)案卷目录的编制 这也是档案整理工作的基本程序。但在实际工作中,并非一一进行,具体存在三种情况。(1)在正规工作条件下

31、,档案室和档案馆接收的是已经整理好的案卷。所以,它们的工作主要是在更大范围内进一步系统整理,如全宗和案卷的排列、案卷目录的加工等。(2)对整理不善的档案进行局部调整。(3)对零散档案的整理。在这种情况下,须进行全过程的整理工作。二、全宗的组织与编号(一)全宗的组织全宗群 我国一般按照全宗群来组织全宗。 1、全宗群是指某些具有历史联系的全宗的群体。2、全宗群的划分:以立档单位的存在时期、地区和职能性质为标准,根据馆藏的特点,按其横向或纵向的联系划分和组建全宗群。 如:“新中国建国后的某地区政法系统全宗群” “解放战争时期党政机关全宗群”3、全宗群的特点:它的组合方法及其时空范围,具有相对的多样性

32、和灵活性。 全宗群不像全宗那样界线分明,由于全宗之间的关系具有多维和立体的特点,全宗群也有多种不同的划分标准和组合形式。 如:解放战争时期同一地区党政机关的全宗,可以划分为一个全宗群;也可分为“党群”、“政府”机关两个不同的全宗群;政府机关的全宗,也可分为“农林”、“工交”系统等若干全宗群;“工交”系统的若干全宗,还可按“工业”、“交通运输”等系统,各自构成全宗群。4、全宗群的使用(1)全宗群在档案管理中是一种指导原则,不是对档案具体进行整理、编目和统计的一个固定的实体单位。(2)全宗群和全宗编号、全宗在库房内的排列,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存在固定的因果关系。(3)全宗群原则在档案收集、整理、鉴

33、定工作的组织,档案目录、指南和档案资料的编辑,以及提供利用服务等许多方面,都有不同体现和要求。应注意在整体档案管理中全面发挥全宗群的组织作用。(二)全宗的编号 1、全宗编号规则(1)考虑馆藏全宗的特点及管理的方便,根据全宗的类型和数量合理编号;(2)全宗号力求简洁易记,方便实用;(3)具有稳定性;(4)具有扩展性;(5)具有唯一性,便于统计和检索。2、全宗编号方法(1)流水编号法:按全宗进馆的先后顺序编号,适用于全宗量不大,全宗类型较单一。(2)分类编号法:对全宗先进行一定的分类或分组,再编号。即在全宗群基础上编号。 全宗编号顺序与全宗在库房内的实际排列顺序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全宗的排列可

34、按全宗号顺序排,也可按全宗群来排列。全宗的排列方法和顺序对全宗编号无决定性影响。三、全宗内档案的分类(一)分类要求1、档案类目和档案材料的划分应该具有客观性;2、档案分类体系应该具有逻辑性;3、全宗内档案的分类应该注重实用性;4、全宗内档案分类应该具有思想性。(二)分类的一般方法1、时间分类:年度、时期2、来源分类:组织机构、作者、通讯者3、内容分类:问题、实物、地理4、形式分类:文件种类、文件载体形态、文件形状规格(三)组织全宗内档案的分类 最常用的三种分类方法:年度分类法、组织机构分类法、问题分类法1、年度分类法:根据形成和处理文件的年度将全宗内档案分成各个类别。 按年度分类,可以反映一个

35、立档单位每年的工作特点和逐年发展变化的情况。同时与文书处理工作制度吻合,以年度为单位立卷和移交,自然将档案划分成了各种类别。注意:根据文件的准确日期归入相应年度。2、组织机构分类法 根据文书处理阶段形成和处理文件的承办单位进行分类,即按照立档单位内部组织机构将全宗内档案分成各个类别。 一般以单位内第一层机构分类,需要时可分到第二层机构。机构名为类名。3、问题分类法 也称事由分类法,能够保持档案在内容方面的联系,比较突出反映一立档单位主要工作活动面貌,便于按专题查找和利用档案。注意:对问题分类法的使用应该慎重,不要轻易打乱组织机构而先按问题分类。一般在不可能或不适于按组织机构分类,或者每个机构内

36、文件相当多需要再分属类的情况下,才采用问题分类法。4、复式分类法(联合分类法) 在实际工作中,单纯采用一种分类法的情况很少,一般将两种分类法结合使用,构成以下4种复式分类法。(1)年度组织机构分类法:适用于立档单位内部机构不复杂的全宗。如:1985年 办公厅 组织部 宣传部 外联部(2)组织机构年度分类法 首先把全宗内档案按组织机构分开,然后在组织机构下面再分年度。 适用于立档单位的内部组织机构多年一直固定,或者在比较稳定的基础上有所调整的全宗。一般多用于撤销机关档案和历史档案。 如:办公厅 1980年 1981年 1982 年(3)年度问题分类法 先把全宗内档案按年度分开后,在年度下面再分问

37、题。 多用于组织机构变化复杂,或由于机构之间分工不明确、文书工作不正规等原因难以区分文件所属机构,或者没有内部组织机构或内部机构非常简单而无必要按组织机构分类等情况。 如:1980年 综合类 人事机构类 农林水利类(4)问题年度分类法 先把全宗内档案按问题分开,在每个问题下面再分年度。 多适用于撤销机关档案和历史档案。 如:综合类 1949年 1950年 企业改造类 1949年 1950年 5、多种门类档案的综合分类 机关的综合档案室对本机关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实行统一管理,需要对所有的档案进行综合分类。主要有3种方法: (1)门类分类法 门类分类法基本上保持原来档案门类的划分,将全部档案

38、分为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人事档案、会计档案等若干门类。并给出门类代字或代号。优点:符合档案形成的规律,与文书档案、会计档案等按年立卷归档的制度相吻合。(2)组织机构分类法 组织机构分类法打破原来档案门类的划分,将机关全部档案按照形成机构进行分类,每一个组织机构形成的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均为一类。在类内再按文件的特征分别立卷编号。优点:保持一个组织机构全部档案的完整,档案归类简便明确。注意:对于一个组织机构形成的不同门类、不同规格、不同载体形式的档案要分别组卷。(3)职能分类法 职能分类法打破原来档案门类的划分,将机关全部档案按其内容所涉及的职能分工进行分类,反映每一项职能活动的档案,不论其

39、载体、门类如何均为一大类。(P130)优点:可以集中反映同一职能活动、同一方面内容的全部档案,并保持其间的内容联系。注意:类目应符合实际需要,并合乎分类的逻辑规则;遵循各类档案的形成规律;对同一类目中不同种类、不同载体的档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立卷方法。(四)个人全宗内档案的分类1、生平传记材料; 2、创作材料; 3、个人书信; 4、公务活动材料; 5、经济材料;6、亲属材料; 7、评价材料; 8、音像材料; 9、其他材料。(五)项目全宗内档案的分类项目全宗内档案分类一般按时间和内容标准。工程项目:按工程的不同阶段分类生产项目:按产品型号分类科研项目:按专题分类基建项目:按阶段分类四、案卷的编立、

40、排列与案卷目录(一)案卷的编立(立卷) 全宗的文件分类以后,在各类内将具有一定联系的单份文件组合成一个或几个数量适中的保管单位,称“案卷”或“保管单位”,将单份文件编立成案卷的过程,称为“立卷”,或“组卷”。 立卷工作的内容:组成案卷单位,拟写案卷标题,卷内文件的排列与编号,填写卷内文件目录与备考表,案卷封面的编目与案卷的封装。1、立卷方法(1)按问题立卷; (2)按作者立卷; (3)按文种立卷; (4)按时间立卷; (5)按地区立卷; (6)按收发文机关立卷2、卷内文件排列和编号 卷内文件可按时间、问题、地区、作者、收发文机关、文种、文件的重要程度、所涉及人物的姓氏笔画等方法排列。注意:保持

41、问文与复文、正文与附件、同一文件不同稿本之间不可分离的联系。 卷内文件排好后,应按统一方法编上页码,以固定次序。3、填写卷内文件目录和备考表。 卷内文件目录置于卷首。 卷内备考表放在卷尾,也称“卷末备考表”,用于登记卷内文件的基本状况,便于管理人员和利用者了解案卷的有关情况。(具体样式见P141P143)4、案卷封面编目和案卷封装案卷封面项目(1)全宗名称 (2)类目名称 (3)案卷题名 (4)卷内文件起止时间 (5)保管期限 (6)总件数 (7)总页数 (8)归档号 (9)档号(二)案卷的排列与编号案卷排列的一般方法:(1)按照案卷所反映的工作上的联系排列;(2)按照案卷内容所反映的一定问题

42、排列;(3)按照案卷所属的起止日期(时间)排列;(4)按文件作者、收发文机关以及文件内容所涉及的地区排列;(5)人事档案、信访等按人头立成的案卷,还可以按姓氏笔画、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或四角号码等方法排列。案卷排列完毕后,按照排列次序编案卷号。 (三)案卷目录 案卷目录是案卷名册,是著录案卷内容和成分并按一定次序编排的一览表。案卷目录的基本类型有两种:(1)一个全宗编制一个综合性的案卷目录(2)在全宗内编制分册案卷目录,包括 以全宗内档案分类的类别为单位编制若干案卷目录; 按保管期限编制案卷目录; 按保管期限结合分类方案编制案卷目录(P152); 按机密程度编制案卷目录。(3)案卷目录的结构 封皮

43、、目次、序言或说明、简称表、案卷目录表、备考表(P154155)(4)案卷目录编号 一个全宗内如果有若干案卷目录,则必须以全宗为单位编定各本目录的顺序号,称为“案卷目录号”或简称为“目录号”。可实行流水编号,也可按类编号。五、档号 档号是档案整理过程中形成的档案的编号,是全宗号、案卷目录号、类别号、项目号、案卷号和卷内文件件号、页号的总称。 全宗号:档案馆指定给每个全宗的代码 案卷目录号:全宗内每本案卷目录的代码 类别号:馆(室)藏档案类目的代码 项目号:产品、工程、课题、设备等的代字或代号 案卷号:档案馆(室)内案卷排列的顺序号 件号:案卷内文件的顺序号 页号:案卷内每页的顺序号档号的功能(

44、1)固定档案的排列次序,反映档案的整理体系和物理位置。(2)档号的设置,使馆藏档案达到个别化、次第化,便于档案的检索和利用。(3)便于档案的保管和统计。(4)档号将档案实体结构体系用代码方式表现出来,有利于计算机自动处理档案信息,便于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档号的结构和编制要求结构:全宗号-案卷目录号-案卷号-件或页号 全宗号-类别号-案卷号-件或页号编制要求:(1)唯一性。一个编号对象只能对应一个号码,一个代码只表示一个编号对象。(2)合理性。档号结构必须与馆(室)藏档案的整理分类体系相适应。(3)稳定性。(4)简明性。(5)可延性。六、 档案整理改革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00) 20

45、00年12月6日,国家档案局发布宗旨:“简化整理、深化检索”内容重点:倡导文件级整理理念,改“卷”为“件”,简化归档文件的整理工作内容。意义:结合计算机档案管理和手工管理的需要,以及文件形成者和档案馆的管理需要,为档案管理创新,以及电子文件的规范化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一)归档文件的整理要求1、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 档案应按照不同年度、不同机构或问题等方面的特征集中。2、区分不同价值 划分归档文件的保管期限,对价值大、保管期限长的归档文件,实行重点整理和保管;对价值小,保管期限短的归档文件,根据管理条件区别对待。体现了“档案分级管理”思想。3、便于保管和利用 体现了档案文件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