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提升泵站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84797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684.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提升泵站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污水提升泵站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污水提升泵站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污水提升泵站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污水提升泵站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污水提升泵站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提升泵站基坑支护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x(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宣城市夏渡污水提升泵站基坑支护施工方案键入文字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 - 3一、 编制依据 - 3二、工程概况 - 3第二章 施工方案 - 5一、基坑土方开挖 - 5二、基坑支护方案 - 6三、支护施工与土方开挖- 7四、排水处理 - 8五、基坑后期维护 - 8第三章 质量控制措施- 91、质量目标 - 92、基本要求 - 103、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10第四章 安全施工措施- 111、 安全管理目标 - 112、 危险危害因素 - 113、 喷射混凝土安全保证措施- 114、环境安全措施 - 13第五章 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 14一、雨季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4二、冬季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 15第六章 施工监测及施工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19一、监测内容 - 19二、监测点的设置 - 20三、监测周期 - 20四、监测数据处理及反馈- 21 五、报警值 - 21六、应急救援预案 - 22第七章、护壁施工进度计划表- 30第八章 支护示意图- 31第一章工程概况一、编制依据1、宣城市夏渡污水提升泵站施工图、宣城市夏渡污水提升泵站基坑支护工 程设计方案、基坑支护及降水计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遵照国家现行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和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及操作规程; 3、本公司有关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管理制度;4、本工程现场及周边环境实际情况;5、选用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3、(GB50300201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1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12)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1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1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程 (GB50086201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12)二、工程概况1、概 述 宣城市夏渡污水提升泵站工程位于响山路与文景路交叉口东南部,污水提升泵站-泵房地下一层(高度8m、1

4、0m),地上一层(高度8.75m);建筑面积59.85。本工程建设单位为宣城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勘察单位为宣城市建筑勘察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合肥市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广东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芜湖天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地质情况 拟建工程地址位于宣城市市区东南部,场地现状为:基坑深度3倍范围内为空旷地,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已经完成:用电用水线路已经接通到位,现场外围施工道路通畅,现场场地平整到位。地质概况 根据勘察报告,基坑工程范围内场地地层为1、杂填土 厚度1m 重度18.5(KN/)2、粉土 厚度1.2m 重度19.0(KN/)3、砾砂 厚度1.5m 重度19.0KN

5、/)4、强风化岩 厚度1m 重度20(KN/)5、中风化岩 厚度5m 重度21(KN/)由上述组成。基坑底落于中风化层及砾砂,场地现状标高约11.60米,基坑开挖深度4.16.3米,含丰富的微承压水。3、水文地质条件1) 地表水本次勘察段无水塘(沟),水量总体较小。水位季节性变化较大。2) 地下水在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含丰富的微承压水。第二章 施工方案一、基坑土方开挖根据土质和基坑深度要求,合理选择放坡系数放坡:1、 基坑深度5m,设置1.5m宽放坡平台,第一级边坡采用1:0.45,第二级边坡采用1:1.5。2、 基坑深度5m,不设置放坡平台,直接放坡,采用单一边坡坡率1:1.46。3、 具体

6、坡率见图。4、基坑土方开挖应遵循分层、分段、分步、对称、限时的原则,尽量减少未支护暴露时间,在支护结构未达到设计强度要求之前,不得进行下层土方的开挖。开挖采用履带挖掘机配合自卸车进行基坑土方开挖以保证施工机械的连续作业,挖出土方全部外运出场。坑底30cm土方宜采用人工清理,严禁超挖,尽量减少对坑底土的扰动。挖土至坑底24小时内必须施工完成素混凝土垫层。基坑土方开挖应分层分段式进行,每层开挖深度不得超过2m,每层开挖长度不得超过30m,并采用跳段开挖,下层土方应在上层做好坡面防护及将排水工程措施后方可进行。为了保证护坡工程质量和安全,喷射砼的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才能进行下层土方的开挖。基坑

7、周围堆载不得超过10Kpa,开挖的土方及时运走,避免车辆在距基坑5米范围内行驶,以免出现意外。二、基坑支护方案1、施工程序: 1、放线和基坑开挖: 根据图纸要求进行定位放线,采用反铲挖机,预留2030cm人工修整。土方开挖严格按设计规定的分层开挖深度按作业顺序施工。 2、边坡修整: 土方开挖后,对于边坡不平整的地方进行人工修整,平整度确保在正负30mm以内,松散部分必须用夯压实后,再修整出边坡。3、细石砼施工 基坑边坡均采用单层挂网喷射混凝土,钢筋网采用直径为6.5mm的光圆钢筋,间距为150mm*150mm,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厚度为80mm。2、主要施工方法喷射混凝土面层 网片铺设

8、 网片应牢固地固定在边壁上,不应出现晃动。 混凝土原料应符合质量要求 水泥:混凝土面层应使用设计要求的水泥。一般使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细骨料:使用中粗砂,含泥量应小于3%;粗骨料:粒径不大于20mm的级配砾石。 外加剂:为使喷射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小于10min、终凝时间小于30min,可掺加3%的速凝剂(重量比)。 水:使用饮用的自来水,不得使用污水或pH值小于4的酸性水。 应严格控制C20喷射混凝土配合比 水泥与砂石的重量比宜取1:41:4.5,砂率宜取45%55%,水灰比0.40.45;混凝土厚80mm。 机具设置 为确保面层混凝土的喷射质量,按如下要求选择专用机具设备: a混凝土

9、喷射机:喷射机的能力为3m3/h,输送最大料径为20mm,输料水平与垂直距离应满足施工需要,水平小于100m。 b空压机:风量12m/min。 c输料管:承受 1MPa的压力,并有良好的耐磨性能。 d供水设备:保证喷头处的水压力达到 0.20MPa。 在喷射混凝土前,应对上述机具设备及风、水、电路进行检查并进行试运转。 喷射混凝土操作技术要求 喷射作业应分段依次进行,同一分段内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均匀喷射,一次喷射厚度80mm,喷射混凝土时,喷头与土钉墙墙面应保持垂直,其距离为0.61.0m;应从边壁开始喷射,防止出现空隙,在继续进行下步喷射混凝土时,应清除施工缝接合面上的浮浆层和松散碎屑,并喷

10、水使接合面潮湿。 喷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厚80mm。三、支护施工与土方开挖基坑可以先施工降水井先降水,然后进行基坑开挖,支护施工与土方开挖交叉同步进行:土方机械开挖控深作业面高度不超过2.0m,遇土层较差时每层开挖高度不得大于1.0m。待上一作业面喷锚施工完成后,方可进行下一作业面的开挖,严禁超前超挖,挖开的作业面必须及时支护封闭,如因各种原因挖开的作业面不能及时支护,则机械挖土方必须及时组织回填封闭作业面,以免作业面暴露时间过长而引起险情。四、排水处理本工程基坑采用降水井进行降水,降水井井深约57.5m,间距约18m,成孔直径800mm,进入风化层约1米。降水管井采用内径300的双壁波纹管

11、,滤管长2米(设置于透水层),底部留1.5米沉渣段。滤料采用直径520mm的干净石子,规格上、下限以外的颗粒须筛除。基坑顶外侧1.5m设置贯通400*400砖砌截水沟,基坑底部布设贯通300*300砖砌排水沟;基坑底排水沟采用水泵抽水防止积水。排水沟和集水井布置在基础边近距400mm以外,在基坑四角或每隔20m左右设置800*600*600(H*L*B)集水井,经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基坑开挖期间, 在基坑内设置排水沟和集水坑. 基坑开挖至坑底后, 在坑底地下室基础外侧做砖砌排水沟和集水坑, 在遭遇强降雨后能及时将坑内积水排除, 防止积水浸泡后破坏坑底土体强度. 具体做法可根据现场情况适当调整。

12、五、基坑后期维护(1)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坑边材料及机械堆载:不得大于10KPa;(2)严禁向坑壁排水和浸泡基坑四周土体,避免地表水流入基坑;(3)在施工池体时,严禁停断抽水的电源,以防水位回升造成重大损失,后续施工单位应与基坑降水工作密切配合,确保安全,保证整个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4)不得在原支护体系条件下超挖,否则有可能导致基坑变形过大,甚至出现更大的险情,给工程带来安全质量隐患;(5)应加强沉降观测工作,在基坑开挖完成后的一个月内,增加观测次数,基坑位移沉降观测点布置见图,点数合计7个(注:由于基坑深度3倍范围内为空旷地,特对距离基坑周边200米范围的建筑物进行检测,由检测单位根据规范

13、要求具体确定)。基坑护壁施工人员进场计划序号工种人数备注1钢筋工3依据现场基坑土方挖掘深度进行施工2搅拌工1依据现场基坑土方挖掘深度进行施工3喷浆工1依据现场基坑土方挖掘深度进行施工护壁喷浆材料进场计划表:材料名称单位进场数量备注水泥t30进场时间按基坑开挖深度进场砂m38进场时间按基坑开挖深度进场石粒m66.5进场时间按基坑开挖深度进场钢筋6.5t3.3进场时间按基坑开挖深度进场第三章 质量控制措施1、质量目标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合同履约率为100,重大质量事故为零。2、基本要求(1)、施工中要严格执行公司质量体系的各项要求及相关的施工规范,每道工序都要按照质量体系及设计要求严格进

14、行控制,遵守国标施工及验收规范;(2)、按照建筑安装工程质量评定标准,检验评定工程质量等级;(3)、按照建设单位和工程监理要求的验收程序验收项目,进行质量过程控制,做好自检和申报验收,并交验各种资料,填报各种质量表格;(4)、各种原材料要有材质检验合格证书。3、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措施1)、修整面壁质量控制措施A按放坡线修整到位。质量较差时,可先挂网、喷射砼,及时封闭作业面。B壁面上有浸水时,应用排水管疏导。C每次作业面高度宜控制在1.52.0m,不宜过短、也不得超高。2)、喷射作业质量控制措施A、作业前必须先对机械设备、风管、料管、水管及电线电路进行检查并试运转。B、喷射时,喷头与喷面应垂直,宜

15、保持1.0米左右的距离;喷射手必须控制好水灰比,宜保持砼表面平整、湿润光泽。C、网与坡面的间隙宜大于20,喷射前在坡面上钉控制厚度的钢筋桩,确保厚度达80mm。D、喷砼4h后,必须洒水养护37d。第四章 安全施工措施1、 安全管理目标杜绝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机械设备损坏事故、不发生火灾事故及其它重大事故,重伤率为零,轻伤率控制在一人次,安全帽正确佩戴率为100%,严格控制各种习惯性违章。2、 危险危害因素指可能发生事故的区域、机械设备及人为因素。区域:未完工的各工序施工地点;塔吊、汽车吊、履带吊吊臂所覆盖范围;氧气、乙炔储存地点;水泥储存地点。机械设备:工程投入使用的全部机械设备。人为因素:职工

16、的安全健康意识及特种作业人员。3、 喷射混凝土安全保证措施(1)喷射混凝土施工1)喷射管外端部的连接应牢靠,管路应畅通,防止塞管、堵泵,造成爆管。喷射作业时,应专人负责,仔细检查接头喷射机等设备和机具,是否耐损,接头断开等不良现象,确保各种机具处于良好状态时方可进行。2)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时,必须佩带防护用品。3)当转移喷射地点时必须关闭喷射机喷头前方不得站人。4)处理管道堵塞时喷头前不准站人,以防消除堵塞后突然喷出物料发生伤人事故。5)为避免供料、拌合、运输、喷射作业之间的干扰,应有联络信号,喷射作业应由班组长按规定信号、方法进行指挥,以防因喷射手和机械操作人员联络不佳造成事故。6)喷射混凝

17、土后应经常注意观察,发现有变形和裂缝,及时支护和加固,必要时将作业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2)施工中安全技术措施1)喷锚边坡支护施工时,应派专职安全员到现场,若发现砼喷射异常,移位或地基变形时,应及时采取安全防护或补救措施后,方能施工。2)基坑施工时,发现文物、爆炸物、电缆等,应暂停施工,同时保护好现场,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在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后,方能继续施工。挖土时,应根据地质情况,设计开挖的面积和深度;按照季节采取相应的防雨及地表水的明排措施;机械挖土,人工修边检底时,应自上而下进行,严禁挖直壁土或挖空底脚的操作方法。3)坑下作业,必须保证通风良好和照明;上下作业应设跑道或临时爬梯;不得直接

18、在坑壁上爬上爬下;严禁在坑壁下休息,夜晚施工或作业,应设红灯示警,有人监护或有人值班,负责安全。4)基坑开挖时,在行人往来和车辆运输频繁的地点,应设临时交通指挥,基坑开挖或整个作业期间,现场必须有人值班或负责,夜晚轮流巡视,负责安全。基坑开挖前,应事先弄清四周建筑物的距离和障碍物,应查清地下管网,线路敷设和埋藏物后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方能施工。5)机械挖土时,应根据实际开挖深度和土质情况,按规定放坡,确保四周土壁的稳定。6)各工种作业人员操作前,应先检查工作面、相邻和周围环境是否安全可靠,若发现险情应立即上报,采取可靠措施后方能工作。7)下吊物品时,机具必须稳定、牢固,严禁超负荷作业,坚持“十不吊

19、”。严禁吊物下或护壁工作范围内站人,各种作业人员,操作前,应先检查工作面,相邻和周围环境,是否安全可靠,若发现险情,应立刻上报,采取可靠措施后,方能工作。8)人工抬动钢筋时,要互相配合,步调一致,起、落、转停,动作要一致,人工上下传递钢筋时,不得在同一条垂直线上,钢筋堆放要稳拿轻放,理顺,分散堆码,并分品种按规格堆放稳当,防止倾倒、塌落、回弹伤人。9)机械设备要定期保养,班前班后要随时检查设备,填写运转记录。10)各种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和电工、电气焊工应持证上岗,无证不得上岗,每个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本工种操作规程进行作业。11)电焊机应二次线漏电保护装置,各种电焊线应绝缘良好。12)各种电器设备、

20、机械设备维修时一定要停机,断电、电闸箱断电后要上锁挂牌或专人看护。13)供电线路严格执行三相五线制,电闸箱符合安全规范,设置漏电装置。14)降水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周边建筑物、道路的检测,确保周边建筑物及施工安全。4、环境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门卫认真把关,与施工无关的闲杂人员不得随便进入工地,有事进入工地者,门卫必须认真作好记录,并交待安全注意事项。2)在施工期间,为保证过往行人及现场内施工人员的安全,结合本工程周边围墙较近的特点,在基坑四周搭设钢管栏杆,保证过往人员的安全。3)工人进场后,要进行入场教育,不得损坏周围居民的财物,不得惹事生非,注意搞好周围居民的关系,确保一方平定。4)施工车辆开行

21、时,要放慢速度,随时注意安全。5)、在四周围墙上,要挂上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随时提醒周围居民要注意安全,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6)现场内各种原材料、构配件,特别是钢筋、管材必须按平面布置图堆放整齐,合理有序,并按规格品种堆码,必须设置专人负责管理,管理人员应坚守岗位加强值班检查,确保安全,任何人不准损坏和擅自挪用消防器材、设备。第五章 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一、雨季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一)、施工准备雨季施工期间,加强气象预报的信息收集工作,掌握天气变化情况,预防为主,备好防雨物资和器材,确保工程雨季期间施工正常进行不受影响。对洪水、暴风雨等恶劣情况警报,应做好充分准备和应急预案。 1、组织建立雨季施

22、工领导小组,根据工程特点制定相应措施,责任到人,对突然出现的天气变化采取应急措施,处理好雨季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2、防雨材料准备 雨季施工前,根据工程情况准备一定数量的防雨、排水材料和机具(如塑料布、苫布、砂袋、抽水泵等),以备急用。 3、机具设备防护 现场所有机电设备应提前搭设好防雨棚(罩),雨季期间设专人经常检查机电设备的接零接地保护装置,每次雨后必须检查,以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2) 、 雨季施工技术措施1、基坑的临边防护、安全边坡、坑壁支护、坑壁荷载等都必须符合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的要求。以防雨水浸湿边坡土壤,造成塌方。2、开工前先做好临时排水措施,以利雨季

23、排水、排洪,疏通原有排水泄洪系统,并配备足够的抽水泵。3、雨水浸泡造成土质松软,塌方坑开挖时木模架设需密集。4、基坑坡道应采取防滑措施,便于车辆、人员上下。5、基坑开挖余土及时清运,防止雨水浸泡污染道碴、边坡。(三)、雨季施工安全防护1、施工队伍必须经常检查生产用电线路、设备的绝缘情况、漏电保护器的灵敏有效性,并做好记录,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发电机、空压机要做好接地保护及防雨措施,必须保证施工现场的插座、插头的完好,如有破损及时更换,使用手持电动工具,要保证良好的供电线路必须有漏电保护器。2、基坑开挖时需经常检查坑壁情况,雨前基坑上部多余的弃土应及时清理,减轻坡顶压力,雨后应及时对基坑边坡和护

24、壁支撑结构进行检查,如发现有松动、破裂情况,必须采取支撑或加固措施,防止路基垮塌造成行车安全事故。二、冬季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加强冬施组织领导和冬施管理工作,落实责任制,建立冬施质量体系。项目经理部要设置专人收看当天或近期天气预报,根据气温变化采取对策,保证冬施顺利进行。各分项工程的冬施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如下:(一)冬季施工技术措施1、 边坡支护 1)基坑边坡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喷锚施工,若因其它原因无法施工时应及时覆盖保温草帘以防墙土受冻;2)由于喷锚砼为干性混凝土,且通过空压机高压喷射到墙体,故其冬期施工不需要采取特殊措施,在砼中加入一定量的早强剂或早强型防冻剂即可保证混凝土早期强度快速提高,喷射

25、后的混凝土面层在施工完毕1小时内用保温材料覆盖,以防止混凝土受冻。3)喷锚所用砂、石表面不得有冰、雪和冻块;严格按配合比掺料,计量要准确。各种材料搅拌后要及时使用,避免混合料受冻。4)做好水泥的保温措施,不得使用受冻的水泥;2、 钢筋笼加工1) 钢筋可以在负温条件,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20。同时应有防雪挡风措施。焊后的接头,严禁立刻碰到冰雪。2) 钢筋负温手工电弧焊的焊接参数要严格参照现行相关规范;3) 为防止接头热影响区的温度剃度突然增大,进行帮条电弧焊或搭接电弧焊时,第一层焊缝,先从中间引弧,再向两端运弧;立焊时,先从中间向上运弧,再从下端向中间运弧。以使接头端部的钢筋达到一定的预热效果。

26、在以后各层焊缝的焊接时,采取分层控温施焊。层间温度控制在150350之间,以起到缓冷的作用,坡口焊的加强焊缝的焊接,也应分两层控温施焊。3、 混凝土工程(1) 施工方法优先选用综合蓄热法,确保满足以下要求:1) 混凝土进场温度不得低于10。2) 选用硅酸盐、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低于42.5水泥。水泥不得直接加热。3) 选用防冻剂要根据预报最低温度,按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2003有关规定执行。(2)养护和测温1) 在负温条件下,严禁浇水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在外露表面必须覆盖一层塑料布,并进行保温。掺加防冻剂的混凝土强度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以前,每2小时测温一次;达到临界强度以后,每

27、6小时测温一次;混凝土的出罐温度检测应每工作台不少于4次。测温人员要认真负责,作好浇筑之后混凝土的温度记录,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送经理部技术人员,便于采取措施。2) 测温孔应设在有代表性的结构部位和温度变化大、易冷却的部位,测温孔平时要堵塞。测温时,测温表应采取与外界气温隔离措施,并留在孔内不得少于3分钟。4、 土方施工1)冬期施工时,运输道路和施工现场应采取防滑和防火措施,如撒上炉渣或砂子等,以保持正常运输和安全。2)汽车在运土中应注意冬季行车特点,换用防冻液,保证雨刷、灯光、制动设备完好;雪天行使严禁滑行,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根据路面情况采取排挡控制速度;不能急刹车,防止侧滑;通过积

28、雪、结冰道路,要避让行人和慢行车;夜间行使要注意变换灯光,不要冒失行车,以防事故发生。3)开挖工程因故暂停时,挖方工作面可用挖土机先行翻松4060cm土或用防火草帘等保温材料覆盖。当冻土层较厚又比较坚硬时,可采用重型推土机钩拉破碎。4)基坑开挖到底时应在基槽底标高以上预留土层,带验完槽后一并清理,同时应采用保温材料覆盖(可用保温草帘在加一层塑料布)。5、 基坑降水1)确保现场排水管道、抽水管道不冻坏或冻裂,冬季施工期间,在温度降至0以下前,对管道进行埋入地下或用晴纶被(草绳)包扎,确保管道及其内部流动水不被受冻而堵塞管道。2)及时清理排抽水管道中弯道、凹道内的积水,以防水滞留受冻,管道周围的积

29、水也应及时清理。3)降水过程中要勤抽水,确保基坑内稳定的降水线,同时要用晴纶被封堵降水井口,以防井内的水及管道、抽水泵受冻。(二)安全消防措施1. 冬期前后,对现场的施工设备应进行经常检查维修,做好防冻防寒保温工作。2. 现场电气焊要有防火措施,将附近易燃材料清理干净,确保安全。现场电、气焊等临时用火必须先经工地安全部门检查、批准,并采取相应防火措施后方可进行。3. 现场供电要有专人管理,按规定作好电气设备的接地、接零。施工现场的电线不得使用塑料线。现场所有电器设备必须由专业电工负责安装、接线、维修等,非电工人员不准进行次项操作。4. 各种动火照明电线不得使用破线或绝缘不良的电线,线号要符合安

30、全用电量。5. 电线进入工作现场与物体接触应架设牢固,不得松动,防止风刮磨擦起火。6. 冬季室内严禁使用电、煤气等取暖,并应做好通风工作,设专人进行循环检查,并采用轮流值班制,防止煤气中毒。使用电热器采暖时,要有专人管理,落实措施,保证安全。7. 安全人员应对施工人员加强冬期施工的安全教育工作;8. 高空作业必须佩带安全带,预5级以上大风停止高空作业;9. 及时清理积雪,注意采取防滑措施;遇到五级以上的大风时应停止高空作业,保证安全。要保证现场消防道路通畅,作好消防水管、消防栓的保温。备足消防器材,施工现场严禁吸烟。10. 严寒下钢丝绳易脆断,应经常维修擦雪。 第六章 施工监测及施工安全应急救

31、援预案 为确保施工安全和基坑开挖的顺利进行,从围护工程开始施工至地下 池体底板完工,应进行全过程的施工监测,以便及时掌握施工全过程围护结构、周围土体的受力与变形情况,及时掌握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尤其对建筑物、道路的影响程度,以便在监测信息指导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施工方案,避免基坑开挖的重大事故发生,减少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一、监测内容 应请有专业资质监测单位根据本工程地下结构及现场实际情况,对周边建筑物、管线、围护结构及地下水位等内容进行施工全过程监测:(1) 周围环境的监测:包括地面及已建建筑物沉降观测、坡顶水平位移观测和裂缝的产生与开展情况,并拍照存档。其中建筑物安全鉴定

32、及专业管线的监测应根据相关要求委托相关专业单位进行监测。(2) 土体侧向位移监测:本工程中主要是土体水平位移大小随时间的变化。(3) 地下水位监测:实时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二、监测点的设置监测点的布置应在基坑边缘一倍基坑深度范围以内的建、构筑物、支护结构等上,其位置应设在典型位置、局部特殊位置(如拐角点)及平面位置上,位移观测基准点数量7点,且应设在不影响的地方,并妥善保管好。监测点离坡顶1m,环基坑周围,具体布置如图,底部埋置深度不小于0.5m。三、监测周期(1)分层开挖前、后必须观测;(2)开挖前统一测得基准值,不少于二次;(3)监测周期:开挖深度5m内每1天观测一次,510m每天观测

33、2次,挖完后7天内1天测2次,15天内1天测1次,30天内3天测1次,大于30天后5天测1次。(4)观测至基础回填完毕。(5)发生下雨、基坑涌砂、突水、垮塌后必须加强观测,必要时随时观测。(6)位移观测用Et-02电子经纬仪,沉降观测用精密水准仪,精度为标准二等水准。 四、监测数据处理及反馈 监测数据应即填入规定的表格,及时向项目经理报告,定期向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报告。如发现数据明显变化或临近报警值时应即向项目经理、业主、监理工程师报告。五、报警值 本基坑工程检测应由有资质的单位按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的相关要求组织实施,主要对周边建筑物检测。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

34、停止施工并通知有关方面人员研究解决。基坑控制标准见下附表: 基坑监测控制报警值项目控制值(mm)报警值支护结构主体水平位移(mm)30控制值的65%支护结构主体变位速率(mm/d)3且连续2天控制值的65%相邻建筑物整体相对倾斜1/500控制值的65%地面最大沉降(mm)35控制值的65%当位移接近或达到预警值时,或建筑物底部或周围土体出现可能导致剪切破坏的迹象或其他可能影响安全的征兆(如流砂、涌土、隆起、陷落等)时,应立即报警,确定可能采用的应急措施,排除险情。 六、应急救援预案结合本工程的特点、重点、难点,特设应急救援预案,具体措施如下:1、救援组织机构成立应急抢险工作小组,组长及组员由本

35、单位选派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组成。姓 名职 务抢险组员手 机 号苏 诚项目负责人组长13912924808曹道庆项目经理副组长13855336168朱永华安全员组员13637224121石金仁施工员组员18118265866管亚芬质检员组员15505635553伤员急救电话:120 消防急救电话:119就近医院:宣城市仁杰医院 联系电话: 2110120 地址:宣城巿佟公路1号 2、应急内容基坑发生事故其直接损失和社会影响将远大于一般的土建工程,因此我们在施工中采用风险管理的科学方法,全过程、全方位地分析、监督、控制、处置各种风险因素,确保工程安全,应急内容如下:(1)由于基坑施工受各种客观因素

36、的影响,可能会发生各种险情,为能及时排除险情确保安全,应采取如下应急措施: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监控小组,在土方开挖和土钉墙施工阶段进行24h监控,监控内容包括:墙体水平位移,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周边土体,道路及管线的变化。2)施工现场准备砂袋、钢管、钢筋、水泥、喷浆机具等。3)出现局部漏水时,若水量不大,应在漏点处填入麻袋等,并进行注浆(宜采用快速凝固的浆液,如掺入水玻璃等材料方法)堵漏,必要时坑内回填。4)如地面出现裂缝,应及时灌浆修补,防止地表水渗入。5)开挖至基底后,若坑底土位移过大或隆起过大,则应高速挖土顺序,如采取跳挖的方式,分块开挖,同时加紧铺设垫层,同时采用砂包反压。出现其它

37、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有关各方,以便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6)基坑降水若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增加管井。(2)为了确保安全施工,针对假设出现的几种险情,制订了如下应急措施: 1)围护体滑移的应急措施 根据监测信息,如发现围护体位移超过容许值,应即采取如下措施阻止位移:1坑外卸荷,具体办法同上相关措施。 2在坑内紧急垒堆砂袋或回填压载。 3位移较大并有发展趋势时,可在坑内设置内撑。内撑可为水平撑或斜撑可用型钢或坚固的木料支撑。 4必要时可采取增加或加长水平土钉的措施,可酌情在松动的围护体内设置竖向土钉(注浆)。 2)坑底土体隆起的应急措施 1由于围护体滑移造成的坑内土体隆起,应采取处理

38、围护体滑移的措施,同时用重物(叠袋、回填土)压制隆起的土体。 2由于淤泥绕过围护体流向坑内造成的土体隆起,应在坑内利用重力压制隆起土体的同时,对围护体进行加固。设置竖向土体(注浆)加固围护体的有效措施。3)周边道路或地下管线破坏的应急措施。造成周边道路或地下管线破坏的直接原因就是围护结构位移或坑底土体起,因此防止发生此种情况的预防措施是: 1加强施工监测,实行信息化施工。 2发生围护位移或坑内土体隆起时,应即采取措施处理。 4)地表裂缝的应急措施 1及时查明地下裂缝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阻止裂缝的发展。 2及时用浓水泥浆灌缝。5)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以预防

39、坠落事故为目标,对容易发生坠落事故的危险施工点,在施工前制定防范措施,并应在日常安全检查中加以确认。凡身体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井下及高处作业。从事井下或高处作业的人员按规定进行体检和定期体检。严禁穿硬塑料底等易滑鞋、高跟鞋进入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严禁互相打闹,以免失足发生坠落事故。进行悬空作业时,应有牢靠的立足点并正确系挂安全带。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部位进行处理。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果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

40、。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遇到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如下:a)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b)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消毒棉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以包扎,来增加压力而达到目的止血;c)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胶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1/2处(靠近心脏部位),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部位)。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纱。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0分钟。调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它措施,及时把伤员送到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6)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物体打击事故基本安全要求: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戴安全帽。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下,不得在非通道位置行走。发生物体打击应急措施: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果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