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化痰止咳平喘药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86699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7.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十章化痰止咳平喘药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第二十章化痰止咳平喘药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第二十章化痰止咳平喘药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第二十章化痰止咳平喘药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第二十章化痰止咳平喘药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十章化痰止咳平喘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十章化痰止咳平喘药课件.ppt(9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十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目的要求】 1.掌握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证、配伍关系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使用注意。 2.掌握药物7味、熟悉药物11味、了解药物15味。 3.掌握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教学内容】 1.化痰药(温化寒痰药,清化热痰药) 掌握:半夏 天南星 桔梗 川贝母 浙贝母 瓜蒌熟悉:禹白附 白前 前胡 竹茹 旋覆花 了解:皂荚(附:皂角刺) 白芥子 竹沥 天竺黄 礞石 胖大海 浮海石 海蛤壳 黄药子 昆布 海藻 2.止咳平喘药 掌握: 苦杏仁(附:甜杏仁)桑白皮熟悉:百部 葶苈子 苏子 枇杷叶 了解:洋金花 紫菀 款冬花马兜铃 白果,化痰止咳平喘药一、概念

2、1.凡能祛痰或消痰,治疗“痰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化痰药。2.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和喘息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止咳平喘药。二、 药性:温热或寒凉;苦、辛、咸;归肺、脾、肾经。,三、功效: 1.化痰 温化寒痰、燥湿化痰 清化热痰 2.止咳平喘,四、应用(一)化痰药主要适用于:1.咯痰、咳嗽、气喘、胸闷等有形之痰证。有形之痰证2.以及与痰有关的瘰疬、瘿瘤、癫痫、惊厥、眩晕等无形之痰证。,寒痰、湿痰,热痰、燥痰,(二)止咳平喘药主要用于咳嗽及气喘等症。,五、分类温化寒痰药 寒痰、湿痰证 有形之痰 无形之痰清化热痰药 热痰、 有形之痰 无形之痰止咳平喘药 咳嗽喘息证,六、配伍:行气药健脾药兼表证解表药

3、;有热邪清热药;有寒邪温里散寒药;虚证咳喘补益药。痰阻心脉活血通阳药;癫痫狂证安神、平肝息风药痰迷心窍开窍药;瘰疬痰核活血软坚药;流注经脉散寒通络药;梅核气理气药。,证治要诀停痰伏饮:“治痰不外理脾,盖脾胃健运自无痰”;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七、注意:咳嗽咯血者慎用温燥性强者;麻疹初起咳嗽慎用收敛及温燥性药物。,祛痰作用含有皂甙,刺激胃粘膜而恶心性祛痰;作用于呼吸道,促进纤毛运动,降低呼吸道分泌物酸性而使痰粘滞度降低。镇咳作用抑制呼吸中枢:末梢性镇咳。平喘作用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解除其痉挛。,现代研究,本类药的药理作用包括:,第一节 温

4、化寒痰药,辛苦温燥 温肺祛痰、燥湿化痰温化寒痰药适用于:寒痰、湿痰所引起的痰多、色白、咳嗽气喘以及痰湿阻于机体引起的肢节酸痛、阴疽流注、瘰疬、癫痫、眩晕等;,来源:天南星科草本植物半夏的块茎。,半 夏,炮制:一般用姜汁、明矾制过入药。 姜半夏(姜、白矾); 清半夏(白矾); 法半夏(甘草、石灰); 半夏曲(面粉、姜汁发酵); 竹沥半夏(竹沥、姜汁)。,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功效: 燥湿化痰,消痞散结 降逆止呕; 消肿止痛 外用,内服,应用:1.用于寒痰、湿痰证。本品辛温而燥,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尤善治脏腑之湿痰。 2.用于胃气上逆呕吐,为止呕要药。对痰饮或胃寒呕吐尤

5、宜。多与生姜同用 3.用于胸痹、结胸、梅核气等。 4.用于瘿瘤痰核,痈疽肿毒及蛇毒咬伤。,用量用法:煎服,310克。 内服必须炮制后用。 各种炮制品的功效差异: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法半夏长于燥湿且温性较弱;半夏曲则有化痰消食之功;竹沥半夏能清化热痰,主治风痰、热痰之证。,生半夏中毒表现:口干舌麻、口腔炎后烧灼疼痛、舌头肿胀而活动欠灵、流涎、音哑、张口困难,乃至窒息。生品误食0.12.4克即可中毒。,天 南 星来源:天南星科天南星、异叶天南星、东北天南星的块茎。别名:虎掌、南星、蛇芋、半夏精、虎膏等。炮制:姜汁、白矾煮。,东北天南星,性味归经: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 功效:燥湿化痰

6、祛风止痉 外用:消肿止痛,苦、温,辛,应用:1.用于寒痰,湿痰证。燥湿、祛痰之力较半夏更强。 2.用于风痰证,如眩晕、中风、癫痫、破伤风等。本药专走经络,善祛风痰而止痉。治风痰的要药。 3.用于痈疽肿毒,蛇毒咬伤等。,附:胆南星制南星与牛(猪、羊)胆汁混匀后蒸制而成。其毒性及燥烈性减缓。性味苦、寒,可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用于热痰咳喘及痰热动风之证。,禹 白 附来源: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别名:白附子、太子莲、麻芋、独脚一支莲。炮制:白矾、生姜制。,关白附,性味归经:甘,辛,温。归胃,肝经。 功效:祛风痰,燥湿痰,止痉, 止痛,解毒散结 应用:1.用于中风,癫痫,破伤风,偏头痛等。善治头面部

7、风痰。 2.用于瘰疬痰核及蛇毒咬伤。,白 芥 子,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温肺化痰,利气散结。 应用:1.用于寒痰咳喘,悬饮。善治皮里膜外之痰。 治寒痰的要药2.用于阴疽流注及痰阻经络关节之肢体麻木、关节肿痛。,皂 荚,来源:豆科乔木皂荚树的果实。别名:皂角、皂子、眉皂、黑煞神、胰皂。按:可分为大皂荚、猪牙皂两种。,性味归经:辛,温,咸。归肺,大肠经。 功效:祛顽痰,通窍开闭,祛风杀虫。 应用:1.用于顽痰阻肺、咳喘痰多之证。 2.用于痰盛关窍阻闭之证。,附:皂角刺为皂荚树枝、干上的棘刺。长于活血散结、托毒排脓,常用于痈疽初起及脓成未溃者,尤以后者多用。,来源:菊科草本植物旋覆花、

8、欧亚旋覆花的花序。别名:金钱花、滴滴金、艾菊、满天星、全福花等。,旋 覆 花,性味归经:苦,辛,咸,微温。归肺、胃经。 功效:降气化痰 降逆止呕应用:1.用于咳喘痰多及痰饮蓄结胸膈痞满等。 2.用于噫气、呕吐。 3.此外本品有活血化瘀之功,用于胸胁痛。,苦降下气,附:金沸草旋覆花的全草, 可散风寒,用于风寒咳嗽痰多。,白 前,萝藦科草本植物柳叶白前、芫花叶白前的根及根茎。别名:嗽药、石蓝、鹅管白前(柳叶)。,柳叶白前,性味归经:苦,辛,微温。归肺经。 功效:降气化痰 应用:用于咳嗽痰多,胸满喘急。无论寒热、外感内伤均可用之,尤适用于寒痰阻肺,肺气失降者。,第二节 清热化痰药,药性:寒凉,味苦;

9、部分味甘;部分味咸,功效: 清热化痰 润肺化痰 软坚、消痰,应用:1.热痰(痰热阻肺):痰黄粘稠、咳嗽气急2.燥痰:痰黄稠、难咯,量少;干咳少痰;兼咽痒、咽干、口鼻干燥3.热痰、燥痰所致的无形之痰证。,前 胡,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紫花前胡的根。别名:山萝卜(安徽)、鸡脚前胡、野香芹、山芫荽等。,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肺经。 功效:降气化痰,宣散风热 应用:1.用于咳喘痰多色黄者。 2.用于外感风热咳嗽有痰者。,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别名:梗草、荠苨、苦桔梗、白药等。,桔 梗,性味归经:苦,辛,平。归肺经。 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应用:1.用于肺气不宣的咳嗽痰多,胸闷不畅。 2.用于咽

10、喉肿痛,失音。 3.用于肺痈咳吐脓痰。 此外,又可宣开肺气而通二便,用治癃闭、便秘。,本品升浮上行,辛可提宣肺气,苦可祛痰。开宣肺气之功可排脓、利咽、利胸膈。常作为肺经引经药,可引药上行,被誉为“舟楫之剂”“诸药舟楫”。张元素:“与甘草同行,为舟楫之剂。如大黄苦泄峻下之药,欲引至胸中至高之分成功,须以辛甘之剂升之,譬如铁石入江,非舟楫不载,以诸药有此一味,不能下沉也。”,来源:川贝母分别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 母、甘肃贝母(岷贝)、棱砂贝母的鳞茎。 浙贝母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别名:虻、苦花、空草、勤母川贝 象贝母、大贝母浙贝,贝母,川 贝,性味归经: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功效:清

11、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 应用:1.痰热咳嗽。长于润肺止咳化痰,常用于虚劳咳嗽;肺热燥咳。2.用于瘰疬疮肿及乳痈,肺痈。,浙 贝,浙 贝,性味归经:苦、寒。归肺 心经。 功效:清热化痰,开郁散结 应用:1.用于风热、痰热咳嗽。 长于清热化痰2.用于瘰疬、瘿瘤,痈疡疮毒,肺痈。,川贝与浙贝之异同,1.川贝与浙贝都能清肺化痰而止咳,均适用于痰热咳嗽病症。但川贝性凉而味甘,长于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虚久咳、肺燥干咳,痰少难咯咽干者。浙贝苦寒之性较强,长于清肺化痰止咳,多用于外感风热,痰热郁肺引起的咳嗽、痰黄稠、易咯病症。,川贝与浙贝之异同,2.川贝与浙贝皆有清热化痰、消肿散结作用,均适用于瘰疬痈肿等

12、证。但浙贝偏于苦寒,清热散结效力较强,临床治疗瘰疬痈肿以浙贝为佳。,葫芦科植物栝楼、双边栝楼的果实。别名:栝楼、果臝、黄瓜、野西瓜(浙、皖、湘、赣)、野苦瓜、狗屎瓜、野屎瓜等。,瓜 蒌,性味归经:甘、微苦、寒。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 应用:1.用于痰热咳喘。 2.用于胸痹、结胸等。 3.用于肺痈,肠痈,乳痈等。 4.用于肠燥便秘。,瓜蒌皮偏清肺化痰、利气宽胸; 瓜蒌仁偏润肺化痰、润肠通便。 全瓜蒌具有以上所有功效。,竹 茹,禾本科植物青秆竹、大头典竹、淡竹刮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应用:1.用于痰热所致

13、的咳嗽痰黄稠或心烦不眠等。 2.用于胃热呕吐。 与橘皮同用,竹 沥,为新鲜淡竹、青秆竹等经火烤后沥出的淡黄色或青黄色液汁。,性味归经:甘、寒。归心、肺、肝经。 功效:清热豁痰,定惊利窍 应用:1.用于痰热咳喘。尤适宜痰稠难咳,顽痰胶结。 2.用于中风痰迷,惊痫癫狂等。,天 竺 黄,为青皮竹、华思劳竹等竹竿内分泌物干燥后凝成的块状物。,性味归经:甘、寒。归心、肝经。 功效:清热化痰,清心定惊。 应用:用于小儿惊风,中风癫痫,热病神昏等心肝经痰热症。,海藻,昆布,海藻、昆布,性味归经:咸、寒。归肝、肾经。 功效: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应用:1.用于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等。 2.用于脚气浮肿、水肿等。

14、,黄 药 子,薯蓣科草质藤本植物黄独的块茎。别名:黄独、零余薯、金钱吊蛤蟆、土芋等。,性味归经:苦、平。有毒。归肺、肝经。 功效:消痰软坚散结,清热解毒 应用:1.用于瘿瘤。 2.用于疮疡肿毒,咽喉肿痛及毒蛇咬伤。 此外,本品还有凉血止血、止咳平喘作用,海 蛤 壳,帘蛤科动物文蛤、青蛤等的贝壳。,性味归经:咸、寒。归肺、胃经。 功效:清肺化痰,软坚散结 应用:1.用于肺热、痰火之咳嗽气喘等。 2.用于瘿瘤、痰核等。 此外,还有利尿、制酸之功,用于水气浮肿,小便不利,胃痛泛酸。,海 浮 石,为胞孔科动物脊突胎虫、瘤胎虫的骨骼和火山喷发时岩浆形成的多孔石块。,性味归经:咸、寒。归肺经。 功效:清肺

15、化痰,软坚散结 应用:1.用于痰热咳嗽,痰粘稠等。 2.用于瘿瘤、瘰疬等。 此外,还可用于血淋、石淋等。,瓦 楞 子,软体动物毛蚶、泥蚶的贝壳。,性味归经:咸、平。归肺、胃、肝经。 功效:消痰软坚,化瘀散结 应用:1.用于瘿瘤、瘰疬等。 2.用于癥瘕痞块。 此外,煅用可制酸止痛,用于肝胃不和,胃痛吐酸者。,礞 石,硅酸盐类矿物绿泥石片岩(青礞石)、云母岩(今礞石)的石块。,性味归经:咸、平。归肺、肝经。 功效:坠痰下气,平肝镇惊 应用:1.用于顽痰、老痰胶结,气逆咳喘之实证。善治顽痰胶固之证。 2.用于癫狂,惊痫等痰火内盛之证。为治惊痫之良药。,胖 大 海,梧桐科乔木胖大海的种子。别名:安南子

16、、大海子、大洞果、大发等。,性味归经:甘、寒。归肺、大肠经。 功效:清肺化痰,利咽开音,润肠通便 应用:1.用于肺热声哑,咽喉疼痛,咳嗽等。 2.用于燥热便秘,头痛目赤。,第三节 止咳平喘药,以减轻或制止咳嗽、喘息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本类药味苦或甘、酸、辛,可通过降气、润肺、清肺、宣肺、敛肺、泻肺等机理发挥作用。 主要用于咳嗽、喘息为主症的病证。,苦 杏 仁,蔷薇科乔木山杏、西伯利亚杏、辽杏(东北杏)、杏的种仁。别名:北杏仁、杏核仁、杏仁、草金丹等。,性味归经: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功效: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应用:1.用于咳嗽气喘。为治疗咳嗽之要药。 2.用于肠燥便秘。,苏 子,唇形

17、科草本植物紫苏的果实。别名:紫苏子、黑苏子。,性味归经:辛、温。归肺、大肠经 功效: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应用:1.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三子养亲汤、苏子降气汤 2.用于肠燥便秘。,百 部,百部科草本植物直立百部、蔓生百部、对叶百部的块根。别名:百条根、野天门冬、酒丛根、九十九条根、多子母、耳朵母苦、一窝虎等。,性味归经:甘、苦、微温。归肺经。 功效:润肺止咳,杀虫 应用: 1.用于新久咳嗽,百日咳,肺痨咳嗽。甘润苦降,微温不燥,无论外感、内伤、暴咳、久嗽均可。 2.用于蛲虫,阴道滴虫,头虱及疥癣等。,紫 菀,菊科草本植物紫菀的根和根茎。别名:青菀、紫菀茸、软紫菀、夜牵牛等。,性味归

18、经:辛、甘、苦、温。归肺经 功效:润肺化痰止咳 应用:用于咳嗽有痰。 此外,本品还可用于肺痈,肺痹及小便不利。,款 冬 花,菊科草本植物款冬的花蕾。别名:颗冻、钻冻、冬花、九九花、看灯花等。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肺经 功效:润肺化痰止咳 应用:用于多种咳嗽。,紫菀与冬花的区别紫菀与冬花能润肺化痰止咳,咳嗽无论寒热虚实,病程长短均可用之。冬花重在止咳,紫菀尤善祛痰。古今治咳喘诸方中,二者每多同用,则化痰止咳之效益彰。,马 兜 铃,马兜铃科藤本植物北马兜铃、马兜铃的果实。别名:马兜零、玉皇瓜、茶叶包、臭铃铛、臭瓜蛋、臭瓜瓜等。,性味归经:苦、微辛,寒。归肺、大肠经。 功效: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19、应用:用于肺热咳嗽。 此外,本品能清大肠积热而治痔疮。还能清热平肝降压。,枇 杷 叶,蔷薇科乔木枇杷的叶片。别名:卢桔、卢桔叶、无忧扇、如意扇、芭叶等,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应用:1.用于肺热咳嗽,气喘。 2.用于胃热呕吐。 用法:止咳炙用;止呕生用。,桑 白 皮,桑科乔木桑树刮去表层黄色栓皮的白色根皮。别名:桑根皮、白桑皮、桑根白皮等。,性味归经:甘、寒。归肺经 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应用:1.用于肺热咳喘。 清泻肺火兼泻肺中水气2.用于水肿。泻肺降气,通调水道,尤宜风水、皮水等阳水实证。此外,还有止血清肝之功,可治衄血,咯血及肝阳肝火偏旺之高血压。,葶

20、 苈 子,十字花科草本植物独行菜、播娘蒿的种子。别名:苦葶苈子(独行菜)、甜葶苈子(播娘蒿)、辣辣根子等。,性味归经:苦、辛、大寒。归肺、膀胱经 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应用:1.用于痰涎壅盛,喘咳不得平卧之证。善泻肺中痰涎 2.用于水肿、悬饮、胸腹积水、小便不利等。,葶苈子与桑白皮的区别二者均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治疗肺热与肺中水气,痰饮咳喘以及水肿,常相须为用。桑白皮甘寒,药性较缓,长于清肺热,降肺火,多用于肺热咳喘,苔黄及皮肤水肿;葶苈子力峻,重在泻肺中水气-痰涎,痰壅邪盛喘满不得卧者尤宜,其利水力量也强,可兼治臌胀,胸腹积水等证。,白 果,银杏科乔木银杏的种子。别名:银杏、白杏、鸭脚

21、子、灵眼等。,性味归经:甘、苦、涩、平。有毒。归肺经。 功效:敛肺化痰定喘,止带,缩尿 应用:1.用于哮喘痰嗽。 2.用于带下、白浊、小便频数,遗尿等。,使用注意:有毒,不可多用。中毒腹痛,吐泻,发热、紫绀,甚至昏迷、抽搐、死亡。绿色胚芽最毒,毒性成分加热可被破坏,熟用毒性小。解救:洗胃,服鸡蛋清、活性炭。,洋 金 花,茄科草本植物白花曼陀罗的花。别名:曼陀罗、羊惊花、大颠茄、老鼠愁、闹羊花、喇叭花、吃娘花、娇气花、酒醉花等。按:曼陀罗由梵语Mandrara而来。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肺、肝经 功效:止咳平喘,镇静止痉 应用:1.用于哮喘咳嗽。 2.用于心腹疼痛及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 3.用于癫痫及小儿慢惊风等。 4.用于麻醉。,矮 地 茶,紫金牛科小灌木紫金牛的全株。别名:平地木叶下红、矮茶、地茶、矮茶荷、小凉伞等。性味归经:苦、辛、平。归肺肝经 功效:止咳平喘,清利湿热,活血化瘀 应用:1.用于咳喘。本品具有显著的止咳祛痰作用,对于咳喘有痰而属热者尤宜。 2.用于湿热黄疸,水肿等。 此外,还可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