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初中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二级培训内容.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88533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31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葫芦岛市初中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二级培训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葫芦岛市初中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二级培训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葫芦岛市初中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二级培训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葫芦岛市初中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二级培训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葫芦岛市初中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二级培训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葫芦岛市初中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二级培训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葫芦岛市初中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二级培训内容.docx(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葫芦岛市初中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二级培训内容模块二 学科知识与技能(二)模块二 学科知识与技能(古代诗文鉴赏) 作家余秋雨说:“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的古典诗文,犹如一座座永远“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余秋雨语),是构成炎黄子孙的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素质的力量源泉之一,趁孩子们心性纯净时,背诵、品析最有价值的诗文,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一定可以陶冶他们的性灵,开阔他们的心

2、胸,端正他们的品行。这种知识多读一篇即有一篇的受益,多读一句亦有一句的功效。“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操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这一切,都将成为新一代中国人重建人生信念的重要精神资源。同时一个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人也一定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人。“腹有诗书气自华”,“腹有诗书气自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等都爱读中国古典诗词,他们多数人还能写作精彩优美的诗词。这些伟人的思想境界犹如天马行空,富于创造性,跟他们深厚的古诗词素养具有密切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就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

3、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阶段目标”中更明确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并背诵优秀诗文80篇。”“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查学生的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能否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第一部分 古诗词的鉴赏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明确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

4、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并背诵优秀诗文80篇。”古代诗歌鉴赏主要是对古诗词曲的赏析,古诗鉴赏主要有感知作品的艺术形象,品味诗歌凝练的语言,探究诗歌的表达技巧,体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理解诗句内涵,创新、弘扬个性的开放题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提高 “古诗歌鉴赏”的能力,一是牢固掌握与诗歌鉴赏有关的名词术语及相关的文学常识,二是注重诗歌鉴赏技巧的培养。一、下面我们先了解诗歌鉴赏有关的的知识:(一)、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

5、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

6、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字)、长调(96字以上,三阙以上)。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曲: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二)、诗眼、意象、意境 1. 所谓“诗眼”,即一句诗中最能概括全诗要义、最传神的一个字。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一个字,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2. 所谓“意象”,就是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

7、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意。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红豆”代表相思、爱情;“浮云”表示远游;“杨花”有飘零之意;“采薇”暗示隐居生活;“吴钩”代表建功立业;“击楫”代表报效国家,“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鸿雁”是传书的信使。送别诗常用“柳”“月”“长亭”等意象,抒愁写恨常用“流水”“春雨”“春草”等意象,表现志向气节常用

8、“竹”“菊”“兰”等意象。掌握了一些意象的寓意,有利于组接“镜头”,从而形成对全诗整幅画面的感知,进而洞悉作者的思想情感。3. 所谓“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我们鉴赏诗词,应根据各种意象借助想象和联想心入其境,这样才能对诗词的意蕴有深刻的理解,才能获得艺术共鸣和审美愉悦。例如:“千山鸟飞绝,万经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也只有通过想象进而“入境”,才能看到起伏的雪峰、清冷的蹊径、独钓的老翁,从而感知渔翁那傲然不屈的

9、精神和坚贞高洁的品格。(三)、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四)、分清各种风格流派 “风格”是指诗人在选择题材、塑造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也可以说是指诗人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如恬淡静美、空灵淡远、沉郁顿挫、平易浅近、婉约缠绵、豪迈奔放等。如陶渊明的诗恬淡平和,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鉴赏语言特色和风格流派,不能仅仅记住这些抽象的形容词,而应联系诗作加以体味和感悟。 “流派”主要指诗歌的流派和词的流派。诗歌流

10、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源头:诗经;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陆游等。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神话故事来塑造形象。源头:楚辞;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贺、龚自珍等。词的流派:豪放派、婉约派。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代表人物:柳永、秦观、李清照。(五)、注意分析各种表达技巧 如推敲方面的炼字、炼句、炼意。 选材方面的虚实结合(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也即眼前之景、

11、可观之景;虚景是诗人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的景物,也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虚实结合往往是古诗词意境的基本方法。选材方面的反衬:古诗词表达技巧中的反衬是相对“正衬”而言的一种表达技巧。在作品中为了使对某事物的描写更清楚、突出,而采用相反的、相对立的事物从旁陪补的方法。它与“对比”不同,对比的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果是突出对比双方;反衬却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的事物和被衬托的事物,突出被衬托的一方。 内容方面的动静结合:有时可理解为“以动衬静”,“动静相对”。 结构方面的伏笔与照应:诗作者在读者不经意处的暗示交代,使诗歌结构严谨,首尾呼应,文题呼应。结构方面的对比:对比是指在作品中把两个

12、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互矛盾的两方面并举出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于突出形象特征,揭示形象意义,对于主题的表达也易产生犀利、深刻的效果。结构方面的设问与悬念。寓意方面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意在言外,等等。(六)、注意品味各种语言风格 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庄重、严肃与诙谐、风趣;形象、生动与质朴;简练与缜密;含蓄与明了;犀利与平和;细腻、委婉与豪爽、热烈。(七)、注意明辨各种修辞手法 古诗词中作者常常会运用各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使表情达意丰富形象。 如比喻、通感、借代、互文、设问、夸张、对偶、拟人、反问、反复、用典等,都要求我们去注意。(八)、常见的鉴赏术语 不少学生做诗歌

13、鉴赏题时,不知从何下笔,有的即使能下笔,也往往词不达意,究其原因是不能正确运用诗歌鉴赏术语进行规范表述。所以在鉴赏诗歌时,掌握和运用一定的鉴赏术语进行规范表述是很重要的。 1反映古诗总体表现手法的词语。 直接抒情(或说“直抒胸臆”、“即事抒怀”)。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此外还有欲扬先抑、明贬实褒、明褒实贬、寓褒于贬等。 2反映诗人心情(感情)的词语。崇敬、愉悦、欢快、激动、怀乡 闲适、沉痛、悲愤、愤懑 、哀伤、无奈、沉郁、抑郁、缠绵 悱恻、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3反映古诗语言特色的词语。 凝练、简洁、幽默、诙谐、质朴、自然、清

14、新秀丽、生动形象、清新自然、委婉含蓄、朴实无华、风趣幽默、简洁生动、绚丽华美、含义隽永、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等诗词和语言特色大致有:清新自然,质朴直白,绚丽多彩,明快简洁,含蓄隽永,典雅庄重,富有理趣等。例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语言简洁洗练,具有高度表现力。4、反映古诗结构特点的词语。 开门见山、逐层推进、环环相扣、前后呼应等。 5、反映古诗总体风格的词语。 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委婉、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美、恬淡、凄美、明快、豪放、婉约、典雅等。 6反映古诗表达效

15、果的词语。 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余音缭绕、引人入胜、出神入化等。二、鉴赏古诗词的方法和技巧。(一)、如何分析古诗词的意境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步骤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步骤二、概

16、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步骤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概括起来: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样的感情。举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问题: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这实际上就是一道考查古诗意境的题)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

17、,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二)、如何分析古诗词的意象提问的方式:简析本诗(词、曲)人物或景物形象提问变体:(1)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2)诗中写了哪些意象,等等。解答分析:诗词形象是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花、草、虫、鱼等物。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或画面识别其性质,在理解诗歌深层内涵的基础上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答题步骤:(1)什么样的形象.(2)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概括

18、起来:表层含义深层含义。(身份性格思想。)举例: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注:沧州,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问题: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裘”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已两鬓斑斑的慨叹;“天山”指代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忧愤。 答:诗词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步骤

19、一)。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的英雄,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步骤二)。诗词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步骤三)。(三)、如何分析古诗词思想内容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并由此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提问的方式:简析下面这首诗(词、曲)的思想内容解答分析:对诗词思想内容的评价要以其描写的形象、画面为依据,把握其特征,揭示其精神实质,不可流于表面;还要善于从重点词句中挖掘内涵,更直接地剖析作品的思想意义。答题步骤:1、塑造的形象。2、作者的情感。3、作品的思想意义。在具体操作中

20、,我们往往用“描绘了的景物,塑造了的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歌颂了的品质,批判了的观点等句式。举例: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注:(1)此诗又名狱中咏蝉,当时诗人只有39岁,因反对武则天而含冤入狱。(2)西陆,秋天。(3)玄鬓,黑发。问题:简析下面这首唐诗的思想内容。骆宾王因身陷囹圄而愤愤不平、满腹委屈,听到秋蝉的哀鸣,自然想到自己的处境。秋蝉既是自然之物,又是作者人格、际遇和思想感情的化身。“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借秋蝉的困境写自己含冤莫白的艰难境遇:“露重”“风多”喻环境压力;“飞难进”喻政治上不

21、得志;“响易沉”喻言论上受压抑。尾联喻自己高洁的品行却不为人们所理解。 答:本诗通过鸣蝉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无罪被诬、身陷囹圄的忧愤,充满了对人世不平的忧怨,也表达了希望辨明是非、昭雪沉冤的愿望。(四)、如何分析古诗词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方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

22、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解答分析:古典诗歌十分讲究表达技巧。它是诗人用来抒发感情、表达主题的一种手段。常见的表达技巧有:(1)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借物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2)表现手法:小中见大,虚实结合,托物寓理,以动写静,声色结合,多角度描写,以乐写哀,对比映衬等。(3)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兴、拟人、夸张、双关等。解答时要准确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要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并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

23、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要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具体的表达的格式可细化为: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怎样的特点,表现了(突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举例: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问题: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五)、如何分析古诗词语言不同的诗歌所体现出的语言有不同的

24、特色,但在诗歌的创作中,一些著名的诗人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语言风格,比如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等。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要求考生了解古代诗词语言精炼、含蓄、富于形象感和感染力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进一步领悟诗词的精妙之处。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

25、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举例: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问题: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六)、如何品析古诗词重点字、词、句妙处诗是语言的艺术,一个字、一个句子运用得好,绝妙异常,可以给整篇诗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理解诗歌语句的含义,要抓住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再现诗歌的形象和意境。考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给出语句

26、,让学生去品味关键词语的妙用。康德曾经说:“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能力。”诗歌,特别是诗歌中的诗眼,往往集中体现了诗人的想象力。1、如何品析古诗词重点字妙处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展开想象和联想,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并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

27、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举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问题: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2、如何品析古诗词重点词妙处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

28、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你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概括起来:词语含义手法表达作用。举例: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问题:“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3、如何品析古诗词重点句妙处提问方式:请结合划线诗句(名句),作简要分析。解答分析:名句是整首诗(词)精华所在。它们往往

29、在景、情、意(理)方面有被人们称道的地方。根据具体的句子,可三者皆说,也可侧重一个方面。答题步骤:先要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再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概括诗人描绘景物的特点,指出句子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七)、如何分析古诗词对抒发情感的分析提问的方式:这首诗(词、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通过什么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渔歌子张志和(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问题: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通过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也反映

30、了他高远、冲淡、悠然、脱俗的意趣。第二部分 文言文的阅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文言文阅读的常见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文学常识2.字词解释。3.词义辨析。4.断句停顿。5.句子翻译。6.概括分析(中心、人物形象、情节、思路等)。7.写法探究。8.比较辨析。9.延伸拓展(开放性试题)。文学常识一般考查的是文章出处及作者简介。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书下注释为主,注重平时的积累。实词。实词掌握得越多,阅读水平就越高,这是不争的事实。掌握文言实词主要有4个方面:中考文言文试题中,一般都是选

31、用较为常用且在现代汉语中仍有生命力的实词进行解释,涉及的知识以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为主。(一)、通假字“通”是通用,“假”是借用(“假”即“借”的意思)。所谓“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例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中的“畔”通“叛”的读音相同临时借“畔”代替“叛”,这里的“畔”就是通假字,“叛”是本字。又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的“要”,代替了“邀请”的“邀”应读做yao,“要”就是“邀”的假借字。通假字和假借字的异同。通假字和假借字都是用音同或音近字去代替另一个字,所以从性质上来说,并无不同。二者的区别在于:假借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也就是说,

32、某个意义有音无字,只好借个音同或音近字来表示。通假字的解释有一定的格式,即:通什么字,意思是什么。(二)词类活用汉语词类的活用,在上古时代就已奠定了基础。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比较固定,各类次语句中充当什么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但是,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即原来的词性)这种情况就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很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常常是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将通常某种用法的词临时作另一种用法,通常是词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如“一狼洞其中”中的“洞”,原本是名词,这里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打洞”;再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中的“

33、苦”和“劳”,本意都是形容词,这里都用作了动词“使受苦”“使劳累”。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或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等等。此外,名词用作状语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很常见。名词用作状语,并不是词类活用,但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一般不能用作状语,古今有别,(三)一词多义。在文言文里面,一词多义主要以单音词为主。古汉语绝大多数是一字一词,因此一词多义实际上主要是一字多义。所谓“多义”,即既有本义又有引申义,比喻义等。如:既克,公问其故;广故数言欲亡;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34、也;温故而知新。句中的“故”是“原因”的意思,句中的“故”是“故意”的意思,句中的“故”是“所以”的意思,句中的“故”是“旧知识”的意思。同样是“故”字,但意思却大不一样。像这样的词就是一词多义。理解一词多义要了解学习它们在古汉语中的多种意义,并要在具体语境中辨别确定其含义。(四)古今异义。1、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古今词义相同,但很多词义已发生了变化,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的情况:2、词义扩大。例如:“中国”古代指中原地区,现代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如“江”和“河”古时专指长江与黄河,现在泛指江河。3、词义缩小。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儿

35、子,现在专指男子的配偶。4、词义转移。例如:涕,古代指眼泪,现代则指的是鼻涕。再如池,古代指的是护城河,现在则指水池子5、词义交叉。如“怜”,古今意义都有怜悯的意思,但“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中的“怜”解释为爱怜比较适合文意。6、感情色彩的变化。“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古义指低微而鄙俗(即地位低见识浅)是表示谦虚的中性词,而现在是品德恶劣、不道德的意思是贬义词。7、名称说法的改变。基本上是古代的单音节变成了现代的双音节。例如“日”改称“太阳”,“目”改称“眼睛”。虚词所谓“虚词”,就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起指代(组合、连接)作用的文言词语。它的基本作用是帮助实词构成句子,表达

36、一定的意思。初中阶段要求熟悉掌握“之、以、而、其、于、者、乃、夫、且、然、盖、则、焉”13个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其中“之、以、而、其、于”应重点掌握。文言句式1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 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2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3倒装句。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

37、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3)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4)介宾结构后置4省略句。常见的是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有时也省略数量词和定语等。5固定格式。初中文言课文中固定结构有:“不亦乎”“有者”“得无乎”“如何”“奈何”“然则”等。语句翻译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忠于原文如实、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符合现代汉语语法及用语习惯,字句通顺

38、,没有语病;雅是指译文要自然、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完美地体现原文的写作风格。最常用的翻译方法是“六字法”,即对译法、增删法、移位法、保留法、替换法、意译法,简括为“对、增、移、留、换、意”六字。对译法:就是用现代汉语中对等的词去对换被译的文言词。如“野芳发而幽香”,可译为“野花开散发出清幽的香味”。增删法:就是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节变成双音节词或补出省略成分等。如“齐师伐我”,可译“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乡为身死而不受”应译为“从前(为了礼义),宁可死也不接受(施舍) ”;对少数文言虚词可以不译或删去。“夫环而攻之”中的“夫”在译文时可以删去。移位法:对一些与现代汉语句式结构不相同的文言句子

39、,如谓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等。在译文时应换成现代汉语的语序加以调整。如“何陋之有”,是“有何陋”;又如“战于长勺”,应按照“于长勺战”的语序来翻译。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国号、帝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不必另作翻译。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庆历四年春”滕子京”“巴”可照录不译。替换法:对少数文言词语所表示的意义,在译文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包括一些特殊的习惯用语(如“谪”“迁”等)。如“吾欲之南海”中的“吾”替换为“我”,“之”替换为“去”,全句应译为“我想要去南海”。“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谪”应换成“被贬官

40、”。意译法:对少数文言词不能紧扣原文逐字逐句翻译的,要能在理解句子大概意义的前提下,找出相近的含义加以表示。如“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直译为“鸢飞到天上,看到山峰,就会平息那心”,意译为“那些追逐名利想要飞黄腾达的人,远远望见这些雄奇的山峰,就平息那些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两相比较联系上下文意义,显然意译要比直译更准确。又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倘直译则为“不因为外物的变化而高兴,不因为自己的得失而悲伤”显然不符合语境,此处作者采用的是互文,因此要译为“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名句默写教材里的文言文大多是传统名篇,内涵丰富,语言精练,有必要将考试范围内的名篇名句熟读成诵。尤其

41、是文章的关键句、富含哲理句、名句等,要重视其中重点字或难写字的书写,保证背得流利,写得准确。当然,做到不失分的关键,还在于对默写内容的透彻理解上。划分节奏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1、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句首发语词助词后和关联词所属内容间应停顿。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故/君子有不战。3、在转折连词前应停顿,壮语提前的有关停顿: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中/轩敞者/为舱。4、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如:故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可/以一战。5、

42、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句中“再”、“三”的后面都省略了动词“鼓”。6、根据文意和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如:其一/犬坐于前。概括分析概括分析是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前提下,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筛选,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和分析提取的能力。如: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 )时,第二次是在( )时(用原文填空)。(曹刿轮战)分析:要做好此题,首先要快速熟练地读懂原文,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句子,筛选题目要找的信息。用原文回答的,要逐句逐段地看,回答要快而且准。此题答案为:彼竭我盈,(故克之);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43、,(故逐之)。写法探究写作方法的考查,属于较难的题型,它是揣摩、品析作者行文过程及技巧的题目。如: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爱莲说)分析:此题做起来应该不是很难,平时老师都反复强调过,而且问题的答案较明显,写菊花和牡丹,就是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这要结合全文来整体感知,答案要完整,不能简单回答为:起衬托作用。比较辨析文言文的比较阅读是近年来语文考试中的一个亮点。它重在考查学生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能力、延伸能力和拓展能力,考查学生能否快速实现新旧知识的

44、高效过渡和链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如:比较邹忌向齐王进谏的方式与诸葛亮向刘禅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2007年河北中考)答案:邹忌用自身小事和切身感受对齐威王委婉讽劝;诸葛亮则用奏表向刘禅直接进言劝谏。延伸拓展此类题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最受关注的试题,也是最有分量和最精彩的试题。因为它重在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联系现实生活的能力,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目的是考查学生对作品的思想辩证、独特、创新的理解,培养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如:阅读完邹忌讽齐王纳谏后,你对“忠言逆耳”这个成语又有了怎样的理解?(2007年河北中考)答案:忠言未必逆耳,诚恳劝告别人的话如果让

45、人听起来很舒服,劝说效果会更好。第三部分 文化常识一、姓名与称谓【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 “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等。【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

46、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等【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

47、,故而人称王临川等。【称官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被称为刘宾客等。【称爵名】柳敬亭传“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宁南是明末左良玉爵号宁南侯的省称。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壁之战: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岑参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等。【谦称】(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