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95044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6.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ppt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主讲人:王珊珊,一、哈贝马斯简介二、交往行为理论社会背景三、交往行为理论的哲学基础四、交往行为理论的基本内容五、交往行为理论的启示,一、简介 哈贝马斯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个多产的思想家,研究领域广泛,涉及哲学、社会学、政治学、语言学、法学等,有“现代百科全书式哲学家之称”。 生于杜塞尔多夫,早年就读与哥根廷、苏黎世、波恩三所大学。主要著作有: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理论与实践、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认识与兴趣、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交往行动理论、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后形而上学思想等等,哈贝马斯,二、社会背景一是两次世界大战

2、;二是德国工业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他从战争和国家工业的发展进程中看到国家、民族的非理性主义倾向,工业发展使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代,换来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但与此同时也酝酿着新的危机,,威胁着社会和政治秩序的合法性。在工业社会,工具合理性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了支配人们行为的基本原则。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以利益为中心,把物质享受放在第一位,忽视了精神交往的重要性,产生了交往异化的现象,这一现象成为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研究和批判的对象。,三、哲学基础(一)“三个世界”理论 哈贝马斯“三个世界”理论是在继承和发展了波普“三个世界”划分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 波普“三个世界”:第一世界(物理世

3、界)、第二世界(意识世界)、第三世界(人的一切主观精神活动产物所构成的世界) 哈贝马斯“三个世界”:客观世界、主观世界、社会世界,社会世界:是由规范组成的,人类的生存和交往都离不开规范,这种规范不是仅为一个人接受和运用的规范,而是存在于交往主体间并为大多数人认可的规范,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在哈贝马斯看来,规范不仅组成社会世界,而且内在的构成了合法性人际关系的社会合法秩序的基础。 社会世界的观点是哈贝马斯的社会本体论,为他的交往行为理论确立了认识论上的本体论。,(二)社会的双层结构:生活世界和系统 系统:是指一个社会以金钱和权利为媒介组织起来的政治和经济组织,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从生活世界

4、中分化出来的一个制度系统。系统是按照目的合理性运行的,它追求的是效率的最大化和效益的最大化。人的活动并不是建立在双方平等交往和协商对话基础上的,而是存在一种不平等的支配状况,导致了异化交往的发生。,生活世界: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化公共领域,是人们通过以语言为媒介进行交往活动的领域,“生活世界始终是交往行为主体活动与理解的领域,是交往行为构成性、相互理解的源泉。” 生活世界有三大要素:文化(共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观念)、个性(个人资质)和社会秩序(规范),生活世界殖民化:指的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交往活动被以货币和权力为媒介的活动所代替,导致了技术合理性与目的合理性对人和生活世界的支配,而系统对社会、文化和

5、个人的漠视导致了对生活世界意义和价值的丧失 后果:一是自由和意义的丧失; 二是交往行为的扭曲;,四、基本内容(4个方面)(一)行为和交往行为内涵 行为:就某种意义而言,是通过身体的运动体现出来的,但是只有当行为者遵循一种技术的行为规则,或者一种社会行为规则而同时来进行这种运动时,这种行为才能体现出来。这种同时进行意味着,行为者是有意完成一种行为计划的,而不是有意进行借以体现他的行为的身体运动。,交往行为:指的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具有行为能力和语言能力的交往主体,主体之间在相互理解的情况下进行交往,使他们的计划或本身的行为能够达到一种共识,通过友好协商得到一种大家都认可的,都愿意遵守的或者相互制

6、约的一种准则。,(二)交往行为的规范基础普遍语用学(3个方面)1、语言是交往行为产生的基础 在哈贝马斯看来,语言可以分为“独白式”和“交往式”。“独白式”是对经验的描述,是一种理论语言,不是日常生活的话语。“交往式”是日常生活的话语,具有建立人际关系的作用,在生活世界中交互主体间通过语言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需要,发表自己的看法,日常语言是交往的媒介。,2、理想的话语环境 哈贝马斯说:“理想的话语环境应当理解为脱离了经验、不受行为制约的交往形式,其结构将能保证,只有潜在的话语有效性要求才可称为讨论的对象;能够保证参与者、话题和意见绝不受到限制,除了更有说服力的论证不存在任何强制,除了共同寻求真理

7、,任何其他的动机都必须摒弃。”,满足理想话语环境的5个条件: (1)个体身份:自由、平等 (2)交往媒介:话语 (3)交往前提:存在一种共同的道德规范 (4)交往活动性质:无压制的、自由的 (5)交往的目的:共同寻求真理,3、话语行为有效性的三个要求第一、命题的真实性,也就是这个命题是具有存在前提的。第二、规范的正当性,也就是语言行为所涉及到的规范是否符合现存的规范。第三、言说者的真诚性,也就是言说者在发表言论时应该与自己所要表达的意图相一致。,(三)交往资质理论 1、选择陈述性语句的能力:能够让听者分享言说者表达的知识 2、表达言说者本人的意向的能力:所用的语言学表达呈现出被意向的东西,使听

8、者能够相信言说者。 3、实施言语行为的能力:该行为与被认可的规范或者被接受的自我影像相一致,使听者能够在共同具备的价值取向中认同言说者。,(四)交往合理性理论 交往合理性是为交往行为寻找合理的根据,这种合理根据是指人们在合理交往过程中,通过协商所达成的交往主体共同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规范。 交往合理性的特征: 第一,交往合理性是语言性的; 第二,交往合理性具有交互主体性; 第三,交往合理性是开放的、暂时的。,实现交往行为合理化的途径: 1、交往双方要选择恰当的语言进行对话; 2、交往双方要通过平等对话达成共识; 3、交往双方要承认和遵守共同的规范;,五、交往行为理论的启示(1)人际交往:尊重交往双方的自由权利(2)文化交往:强调“话语权利的平等”,尊重文化多样性(3)国际交往:以“对话”代替“对抗”来解决国际争端,中日、中美、中朝、中菲关系:,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