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防治培训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11504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5.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噪声防治培训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噪声防治培训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噪声防治培训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噪声防治培训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噪声防治培训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噪声防治培训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噪声防治培训ppt课件.ppt(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业病危害因素噪声防治知识培训主讲人:*联系电话:* *,噪声定义,相关法律法规,噪声防护,目 录,相关法律法规,噪声的危害,噪声定义,当代四大污染,当代四大污染是什么?,噪声定义,当代四大污染,噪声定义,当代四大污染,噪声定义,当代四大污染,噪声定义,当代四大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定义,当代四大污染,噪声定义,全国爱耳日,2016年第十七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确定为“关注儿童听力健康”。,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声波借着空气的振动,经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接着再传到内耳蜗,耳蜗内有上万个听觉毛细胞,再经由神经传入脑部,而使人听见声音。,我们如

2、何听见声音?,噪声定义,耳蜗内的毛细胞是听觉细胞,人在出生时大概有四万个毛细胞,随着人的成长和逐步衰老,毛细胞逐渐死亡。噪音也可以使毛细胞死亡。,听觉细胞的概念,噪声定义,噪声的来源,噪声定义,交通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噪声定义,噪声定义,凡是人所不喜欢,觉得不悦耳或音量过大的声音,都可成为噪声。但是同一种声音对一些人来说是不想听到的声音,而对另一些人来则是令人愉悦的和必要的声音,如汽车音响、短程赛车、割草机的声音等。

3、,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噪音的波形图,乐音的波形图,物理学角度,噪声定义,凡是妨碍人们工作、学习,影响人们生活,干扰人们要听的声音都属于噪声.,环保角度,噪声定义,声级的定义,与人们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相一致的物理量,单位为分贝。,0分贝并不意味着没有声音,而是可闻声的起点,声强每增加10分贝,其声级就增加10分贝,房间的本底噪声的声级大约为40分贝,正常对话为70分贝,交响乐高潮时为90分贝,人的痛阈声级为120分贝。,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痛阈。,噪声定义,声音强弱的等级用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

4、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最理想声音环境3040dB,噪声定义,一些声音的分贝数,噪声定义,不同声级的声音,1020dBA,极微弱声音;4060dBA,宁静或柔和的乐声;7080dBA,正常城市噪声;8090dBA,“小心”,长期暴露可导致听力损失;100120dBA,不仅导致耳聋,还会引起耳震和暴怒;120130dBA,导致耳聋,并开始感到痛楚;140dBA或以上,可立即导致耳聋或死亡。,噪声定义,噪声的种类,噪声的危害,噪声按产生的机理,可分为三类:机械噪声 是指物体间在碰撞、摩擦作用下发生振动而产生的噪声,如锻锤、打桩机、机床、机车等产生的声音。空气动力性噪声 如引

5、风机、鼓风机、压缩机运转时的噪声。电磁型噪声 如 电流和磁场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噪声,如发电机、变压器的噪声等。,噪声危害的三要素,噪声的危害,噪声,接受者,噪声源,传播途径,有效控制噪声的主要途径有防止噪声的(),阻断噪声的(),防止噪声进入(),产生,传播,耳朵,噪声的危害,怎样衡量噪声对人体的干扰程度噪音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以下因素有关:性质(强度、频率)接触时间人的身体素质,音乐和噪声,噪声的危害,长时间用耳机收听音乐,音量过大,时间过长,使耳朵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噪声之下,久而久之,可使一部分人听力下降,出现噪声性耳聋。音乐声响最好能控制在80分贝以下,以感觉舒适悦耳为宜,一旦声响超过859

6、0分贝,即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噪声防护标准,易产生伤害。,隐蔽性,噪声的危害,小白鼠在160分贝的环境中,几分钟就会死亡。人在喷气发动机(130140分贝)5米处,几分钟就变成聋子。,隐蔽性,噪声的危害,遗憾的是,噪声和听力保护问题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重视,原因是在绝大多是情况下,噪声并不是一个致命的危害,并且和其它职业危害一样具有隐蔽性,往往只有当噪声所造成的听力损失到无法挽回的程度才引起注意。,请各位佩戴好相应的劳保用品,听力损伤分级正常听力:025dB轻度噪声聋:2640dB 小声交谈困难中度噪声聋:4155dB 一般交談困难重度噪声聋:5670dB 大声交談困难, 須助听器輔助严重噪声聋:7

7、190dB 已无法正常交談全聋:90dB,噪声的危害,噪声的危害,(一)特异性危害(听觉系统)1、听觉适应短时间暴露于强烈噪声,听觉器官的敏感性下降,听阈可上升10 dB 15dB,脱离噪声环境后数分钟内即可恢复正常,这种现象称为听觉适应(auditory adaptation)。听觉适应是一种生理保护现象。2、听觉疲劳较长时间暴露于强噪声,听力可出现明显下降,听阈上升超过15 dB 30dB,脱离噪声环境后,需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听力才能恢复,此现象称为听觉疲劳(auditory fatigue)。上述听阈提高属生理性疲劳,也称之为暂时性听阈位移(temporary threshold shi

8、ft, TTS)。,3、永久性听阈位移随着接触噪声时间的延长,会出现在前一次接触噪声引起的听力改变尚未完全恢复前便再次接触噪声,听觉疲劳则逐渐加重,听力改变不能恢复而成为永久性听阈位移(permanent threshold shift, PTS)。永久性听阈位移属不可逆的病理性改变。,噪声的危害,根据听力受损程度,永久性听阈位移可分为听力损伤和噪声聋(noise-induceddeafness)。噪声聋是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进行性的感音性听觉损伤。听力损伤和噪声聋均属于我国法定职业病。,噪声的危害,(二). 非特异性的危害,产生疲倦生理效应,头痛神经紧张,心跳加速,无

9、法集中精神导致安全工伤事故,听力损伤,噪声的危害,当处在高噪声短时间后,可能使听觉器官内的毛细胞受伤,出现暂时性的听力受损,若能及时终止暴露噪声下,听力可以恢复过来;若长时间暴露,不仅毛细胞无法复原,反而会造成永久性的听力损失,造成噪声聋,因为听力损失为不可逆。,生产活动影响,噪声的危害,噪声可诱发事故,在高噪声环境中工作,人的心情烦躁,易疲劳,反应迟钝,工作效率下降,工伤事故增多。噪声还对物体产生破坏作用,如抹灰开裂、墙裂缝。强噪声能使设备和仪器受干扰至破坏。,生理影响,噪声的危害,影响血压,影响心脏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影响消化功能,导致消化性溃疡;造成头痛头晕疲劳失眠。,心理影响,噪声的危害

10、,干扰人们的交谈、休息和睡眠,从而使人产生烦躁、焦急,妨碍注意力集中,降低工作效率。,噪声的职业危害,噪声的危害,噪声是常见的职业危害之一,尤其在制造业。噪声聋是卫生部公布10类115种的法定职业病之一。职业病可以作为工伤处理,噪声聋职业病可以得到相应赔偿。,工伤知识分享,噪声的危害,认定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

11、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职业病知识分享,噪声的危害,1、尘肺(13种):硅肺,煤工尘肺等 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等 3、职业中毒(56种):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等 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中暑等 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炭疽等 6、职业性皮肤病(8种):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等 7、职业性眼病(3种):化学性眼部烧伤等 8、职业性耳聋、喉、口腔疾病(3种):噪声聋等 9、职业性肿瘤(5种):石棉导致肺癌等 10、其他职业病:职业性哮喘等,

12、相关法律法规,劳动法,第五十四条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劳动检查。,职业病防治法,相关法律法规,第二十条 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第三十二条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安全生产法,相关法律法规,第三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第四十九条 从业

13、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第八条职工暴露于Laeq(表示A计权下的噪声等效声压级 ),885dB的,应当配备具有足够 声衰减值、佩戴舒适的护耳器,并定期进行听力保护培训、检查护耳器使用和维护情况,确保听力保护效果。第十条企业应当每年对作业场所噪声及职工噪声暴露情况至少进行一次监测。在作业场所噪声水平可能发生改变时,应当及时监测变化情况。第十七条暴露于85dBLAeq,8100dB噪声作业场所的职工,应当每两年进行一次跟踪听力测定;暴露于LAeq,8100dB的应当每年进行一次跟踪听力测定。

14、,相关法律法规,第五节 噪声控制技术措施,噪声的接触限值每周工作5d,每天工作8h,稳态噪声限值为85dB(A),非稳态噪声等效声级限值为85dB(A)。脉冲噪声的接触限值见下表:,煤矿听力损失抽查结果,某煤矿个工作面噪声,岩石开拓工工作班接触噪声剂量,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中规定的工作地点、非噪声工作地点的卫生限值,工作地点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作业地点噪声检测结果,(煤矿作业场所噪声危害依照下列标准判定:(一)劳动者每天连续接触噪声时间达到或者超过8h的,噪声声级限值为85dB(A);(二)劳动者每天接触噪声时间不足8h的,可以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按照接触噪声时间减半

15、、噪声声级限值增加3dB(A)的原则确定其声级限值。,煤矿应当配备2台以上噪声测定仪器,并对作业场所噪声每6个月监测1次。煤矿作业场所噪声的监测地点主要包括:(一)井工煤矿的主要通风机、提升机、空气压缩机、局部通风机、采煤机、掘进机、风动凿岩机、风钻、乳化液泵、水泵等地点;(二)露天煤矿的挖掘机、穿孔机、矿用汽车、输送机、排土机和爆破作业等地点;(三)选煤厂破碎机、筛分机、空压机等地点。煤矿进行监测时,应当在每个监测地点选择3个测点,监测结果以3个监测点的平均值为准。,煤矿应当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通过隔声、消声、吸声、减振、减少接触时间、佩戴防护耳塞(罩)等措施降低噪声危害。,路边的隔音屏,隔

16、音屏、植树造林,噪声的防护,控制噪声传播途径,道路两旁植树,工厂里的隔音板,噪声的防护,生活中减少噪声的例子,树木能够吸收噪声,所以常说”幽静的森林”.,控制噪声传播途径,噪声的防护,噪声控制技术措施,生产性噪声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在职业卫生名称术语(GBZ/T224-2010)中规定,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噪声,且8h/d或40h/w噪声暴露等效声级不小于80dB(A)的作业为噪声作业。分类 按噪声的时间分布分为连续噪声和间接噪声。 声级波动小于3dB(A)的噪声为稳态噪声,声级波动不小于3dB(A)的噪声为非稳态噪声。 噪声突然爆发又很快消失,持续时间不大于0.5s,

17、间隔时间大于1s,声压有效值变化不小于40dB(A)的噪声为脉冲噪声。,噪声控制技术措施,噪声控制的具体技术措施,包括隔声、消声、吸声、隔振降噪等技术。,印刷车间噪声治理,利用隔声材料和隔声结构阻挡声能的传播,把声源产生的噪声限制在局部范围内,或在噪声的环境中隔离出相对安静的场所。,第五节 噪声控制技术措施, 采用带阻尼层、吸声层的隔声罩对噪声源设备进行隔声处理,随结构形式不同其A声级降噪量可达到1540dB。 不宜对噪声源做隔声处理,且允许操作人员不经常停留在设备附近时,应设置操作、监视、休息用的隔声间(室)。 强噪声源比较分散的大车间,可设置隔声屏障或带有生产工艺孔的隔墙,将车间分成几个不

18、同强度的噪声区域。,第五节 噪声控制技术措施,消声器((Muffler))是阻止声音传播而允许气流通过的一种器件,是消除空气动力性噪声的重要措施。消音器是安装在空气动力设备(如鼓风机、空压机、锅炉排气口、发电机、水泵等排气口噪音较大的设备)的气流通道上或进、排气系统中的降低噪声的装置。消声器的种类很多,究其消声机理,分为六种主要的类型:阻性消音器、抗性消音器、阻抗复合式消音器、微穿孔板消音器、小孔消音器和有源消音器。,第五节 噪声控制技术措施,阻性消音器:主要是利用多孔吸声材料来降低噪声的。对中高频消声效果好、对低频消声效果较差。(主要应用于发电机机组消音)抗性消音器:由突变界面的管和室组合而

19、成的,好象是一个声学滤波器,选取适当的管和室进行组合就可以滤掉某些频率成分的噪声,从而达到消声的目的。抗性消音器适用于消除中、低频噪声。阻抗复合式消音器:由阻性结构和抗性结构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构成。,第五节 噪声控制技术措施, 对空气动力机械(风机、压缩机、燃气轮机、内燃机等)辐射的空气动力性噪声,应采用消声器进行消声处理。 当噪声呈中高频宽特性时,可选用阻性型消声器;当噪声呈明显低中频脉动特性时,可选用扩展室型消声器;当噪声呈低中频特性时,可选用共振性消声器。 消声器的消声量一般不宜超过50dB,消声器内的气流速度:对空调系统应低于10m/s,对鼓风机、压缩机、燃气轮机的进气和排气不宜超过3

20、0m/s,对内燃机的进气和排气不宜超过50m/s。,第五节 噪声控制技术措施,第五节 噪声控制技术措施,声源的控制消除噪声污染的根本途径是减少机器设备本身的振动和噪声,主要方法包括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的设备,生产噪声的设备安装时设置减振基础、噪声较大的设备设置消声装置等。,在声源和途径上无法采取措施,或采取了声学技术措施仍达不到预期效果时,就必须为作业人员提供良好的个体防护用品,例如防声耳塞、防护耳罩、防声帽盔等。,第五节 噪声控制技术措施,(二)噪声监测 必须对作业场环境噪声进行定期监测,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噪声监测的频率视劳动条件而定,每年至少测定一次,若生产工艺、使用的仪器设备有变动应及时对

21、噪声进行监测。,(四)、煤矿噪声控制1、井工矿噪声防治 (1). 井工矿应在压风机房设备进气口安装消声器,室内表面做吸声处理;(2).对主井绞车房内表面进行吸声处理,局部设置隔声屏;(3).在巷道掘进中应使用液动凿岩机或凿岩台车(4).在采煤工作面应使用双边链条刮板输送机等措施控制噪声。,煤矿生产性噪声的来源及分类,煤炭行业是高噪声行业之一,噪声污染相当严重,不仅声压级高且声源分布面广,从井下的采煤、掘进、运输、提升、通风、排水、压气,到露天矿的开采、地面选煤厂煤的分选加工,以及机电设备的装配维修等,噪声源无处不在。煤矿噪声特点:强度大、声级高、连续噪声多、频带宽等特点,对作业环境污染特别严重

22、。,煤矿生产性噪声的来源及分类,1.选煤厂的噪声源及暴露工种 选煤厂的噪声主要存在于破碎、输送、筛选/跳汰、水洗/浮选、过滤、干燥等工段。 主要噪声源有提升机、皮带运输机、通风机、空气压缩机、破碎机、振动筛、洗煤机、脱水机、真空泵、溜槽、鼓风机、运输机械等。,煤矿生产性噪声的来源及分类,2.井工矿的噪声源及暴露工种 井下凿岩、打眼、放炮、割煤、运输、机修、通风等作业环节使用的风动凿岩机、风镐、风扇、煤电钻、乳化液机、采煤机、掘进机、皮带运输机等是井下常见的噪源。此外,局部通风机、空气压缩机、提升机、水泵、刮板输送机、装岩机也是主要噪声源。,煤矿生产性噪声的来源及分类,3.按频率 低频噪声:主频

23、率在300Hz以下 中频噪声:主频率在300-800Hz 高频噪声 :主频率在800 Hz以上 此外还可分为:窄频带和宽频带噪声等,煤矿生产性噪声的来源及分类,选煤厂噪声的特点:强度大、声级高、连续噪声多、频带宽等,如轴流式主扇噪声强度可达110-125dB(A),振动筛达112-117 dB(A)。暴露噪声的主要工种有:选煤技术检查工、选矿集中控制操作工、选煤干燥工、选矿供料工等。,煤矿生产性噪声的来源及分类,井下噪声的特点:强度大、声级高、声源多、干扰时间长、反射能力强、衰减慢等。如风动凿岩机噪声强度可达105-117dB(A),气动凿岩机可达120 dB(A)以上,刮板机可达92-95

24、dB(A)。暴露噪声的主要工种有: 掘进工、采煤工、辅助工、锚喷工、注浆注水工、维修工、水泵工等。,听力保护措施,降噪方法,控制声源,噪声的防护,如何保护自己不受噪声的伤害,减少暴露在噪声作业下的时间(控制接受者)不同的工作时间不同的标准员工轮休工作调整调整作业程序,“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又没有阻止声音的(),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传播,产生,如何保护自己不受噪声的伤害,噪声的防护,以工程改善维修机械等方法来降低噪声或隔绝噪声。(从控制噪声源着手)设计或改进工艺和操作方法(如把锻打改为工艺加工)机械设备的噪声大小,反应了机械零部件的加

25、工和装配精度的好坏。,中考期间,考点周边禁止鸣笛,这是为了防止()的产生,考场上翻动卷子的声音是由于纸的()产生的,噪声,振动,定期接受听力检查,噪声的防护,因听力损失为渐进、无痛,早期不容易注意到,直到发现时听力阀值已变大,听力受损已严重。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可及时了解听力情况,做出预防措施。一般一年一次。人群:接触噪声新员工、接触噪声作业人员、接触噪声离职员工。,噪声的防护,如何保护自己不受噪声的伤害,正确佩戴听力防护用具(控制接受者)由于技术上或经济上的原因,在声源和传播途径上难以解决的场所,耳工人又必须处于高噪声环境下工作,佩戴个人防噪声用品是重要措施之一。耳塞、耳罩、头盔隔音效果达10

26、30分贝。,合理降躁值,降噪不足,最恰当,降噪过度,LAX:防护后耳內噪声dB(A) LAeq8 85 dB需採取听力保护,LAX,例如:某现场8小时 LA 为95dB(A),则:最小SNR=(95-85)/0.6=17dB(A)因此可选择17dB(A)SNR 的护耳器。但考虑到佩带护耳器后最佳实际接噪值为75-80dB(A),故选择SN为22-27的护耳器为最佳。,只有坚持佩戴8小时,才能获得30分贝的防护。要想延长使用者的佩戴时间,选择舒适性高的护耳器是一个重要因素。,耳塞,被动降噪耳罩,3噪声个人防护,耳塞的选择根据卫生部1999年颁布”工业企业听力保护规范”,依据A声级噪声选择。最小S

27、NR =(La-85dB(A)/0.6最佳SNR=最小SNR +(5-10)dB,公司使用的耳塞,噪声的防护,目前公司使用的耳部防护用品主要是耳塞。3M1110子弹型带线弹性耳塞 降噪值为:NRR=29dB子弹型设计,降噪效果好。,公司使用的耳塞,噪声的防护,JACKSON圣诞树型防噪耳塞 降噪值为:NRR=26dB,耳塞的正确佩戴,噪声的防护,使用耳塞注意事项,噪声的防护,如果耳塞是可压缩式,如海绵耳塞,将耳塞慢慢捏成一细长条状,然后将耳塞塞入外耳道中。作业时,耳塞因各种活动,产生松脱,影响隔音性能,故需随时检查。取下耳塞时宜缓慢,以免伤害耳朵。,5.4 护听器的使用,5.4.1 耳塞的使用

28、对分有不同号型的耳塞,要根据使用者外耳道大小进行配用。佩戴耳塞前,应保持两手清洁,以防脏物接触耳塞造成感染。各种耳塞在佩戴时,要先将耳廓向上提拉,使耳甲腔呈平直状态,然后手持耳塞柄,将耳塞帽体部分轻轻推向外耳道内,但不要用力过猛或插得太深。若感觉隔声情况不良,可将耳塞缓慢转动,调到最佳效果位置。若反复调整,效果仍不佳,则应考虑其他型号规格的耳塞。佩戴泡沫塑料耳塞时,应将耳塞搓成圆锥体后,塞入耳道,让耳塞体自行回弹、充满耳道。佩戴硅胶成型耳塞时,应分清左右;放入耳道后,要将耳塞转动、调整至合适位置。由于耳塞在耳道中形成气密情况,因此在取出耳塞时,不应很快拔出,以免造成疼痛甚至耳膜受伤。,佩戴气密

29、性检查:进入噪音环境,双手手掌盖住双耳,听外面的噪音,然后将双手拿开,如果前后听到的噪音水平没有区别,说明密合良好!反之,应重新佩戴。摘耳塞:必须慢慢旋转,把耳塞取出,切忌拉耳塞。,5.4.2 耳罩的使用使用前,应先检查耳罩外壳有无裂纹、损坏等现象,佩戴时应注意罩壳方向,顺耳廓的形状戴好。将头环放在头顶适当位置,必要时调节长度,使两耳位于罩杯中心,尽量使耳罩软垫与周围皮肤相互密合。如果耳饰影响密封,应摘下耳饰。佩戴前处理任何影响佩戴紧密度的物体,如:耳边的头发(尽量往后拨头发)、厚的或是不紧贴头部的眼镜架、放在耳朵上的铅笔,以及帽子等,以防耳罩佩戴不紧进而降低防护性能。不要弯折或改变防噪声帽上

30、金属带的形状,以防金属带松弛,导致声音泄漏。,5.4.3 使用护耳器的注意事项,佩戴护耳器后,使用者往往会感觉“异样”,会更多听到身体骨骼传导的声音,或感觉有些闷或者晕,需要一段时间适应。有些人感觉说话沟通有困难,主要是因为听到周围声音变小了,自己的说话声自然会放低,所以噪声环境中仍要大声说话,和对方沟通。佩戴时间不足是导致防护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噪声对听力的损害与暴露剂量有关,暴露时间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下图说明了护耳器佩戴时间和有效降噪效果的关系,可以看到,在接触噪声时间8小时,护耳器降噪能力为30分贝的条件下,如果护耳器佩戴时间只有4小时,实际降噪将只有3分贝;若增加佩戴时间到7个半小

31、时,降噪效果会提高到12分贝;只有坚持佩戴8小时,才能获得30分贝的防护。要想延长使用者的佩戴时间,选择舒适性高的护耳器是一个重要因素。,5.4.4 护耳器的维护和更换,一般要求:护听器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同一个耳塞绝不应多人佩戴,可能由多人佩戴时,应在使用者之间进行卫生清洁。卫生与清洁:对护听器处理时,应确保手是干净的。如果护听器使用发生皮肤刺激,应寻求医学援助。使用后,耳罩应按制造商说明清洗干净。检查和更换:应按机械、电子故障、老化、事故或滥用导致损坏的间隔频率检查护听器。拉紧带不应变形。耳罩软垫一旦变形、变硬或脆、显露裂缝或失去性能,应按制造商说明进行更换。耳罩泡沫耳垫的正常使用寿命是

32、6个月,建议每年更换两次。储存:护听器应按制造商正确储存条件储存。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中储存,避免阳光直晒。不要将耳罩存放在温度高于55的地方。处置:用过的护听器应进行管理以确保他们不被再利用和不引起环境危害。,选择护听器式样需考虑的因素,佩戴时间:佩戴时间越长,越需要选择舒适性高的护听器; 手脏:首选耳罩,或预成型耳塞,避免选择慢回弹耳塞; 必须佩戴眼镜:首选耳塞; 必须佩戴安全帽:首选耳塞,或者颈带式耳罩,若安全帽的设计允许挂耳罩,选可挂安全帽的耳罩; 耐用:首选预成型耳塞,或耳罩; 佩戴方法简单:首选耳罩,或预成型耳塞; 轻巧且防丢失:带线的耳塞。 必须佩戴眼镜和耳罩:必须对耳罩的实际降噪能力扣除5分贝; 单独用耳塞或耳罩降噪能力都不够:同时使用“耳塞和耳罩”,实际降噪水平以其中SNR值较大者做折算,再加5分贝。,祝大家万事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