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12436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6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ppt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第一节 教育目的 目的是人对于他所希望达成或获得的活动结果的一种主观上的设定。 教育是人类依照自觉设定的目的所进行的一种对象性活动,一部人类的历史就是人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有目的的对象性活动创造的历史。,一、教育目的的基本概念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期望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后身心各方面产生怎样的积极变化或结果。国家、社会、学生的家长、教师等,都对新一代寄予这样那样的期望,这些期望都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教育目的。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的总的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无论具体培养什么领域和什么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都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

2、。(即通过教育要实现的结果或达到的标准)。,教育目的的特点 1、教育目的的社会性。教育目的的社会性是指教育目的总是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其教育的要求,表现为明显的社会性特征。 2、教育目的的历史性。教育目的的历史性是指教育具有阶级性,教育总要反映一定阶级的要求,不同的阶级或时代有着不同的教育目的,因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目的表现为历史性特征。 3、教育目的的预见性。教育目的的预见性,是指教育目的所规定的人才的素质结构是目前所不具备的,它反映出一定社会或个人对于受教育者未来发展状况的一种期望和遇见。,教育目的的功能(意义),教育目的的功能是指教育目的对实际教育活动所具有的作用。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

3、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导向作用调控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教育目的的导向功能具体体现为: 第一、对教育的社会性质有定向作用,对教育“为谁培养人”作了明确的规定。 第二,对人的培养有定向作用。使教育遵循这样的规定,不仅能改变人的自然的盲目的发展,而且还能对人不符合教育目的要求的发展给予正确的引导,伎其发展与预定的方向相一致,符合教育目的的规定,产生社会所需要新的品质。 第三,对课程的选择及其建设有定向作用。它对选择什么样的内容、选择何种水平的教育内容,对内容进行如何取舍等具有决定性作用。 第四,对教师的教学方向有定向作用。除

4、了要培养学生能力和技能方面的教学定向外。还有对培养思想品德方面的价值定向作用。使教师知道自己所要教的最重要的是什么。,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第一,通过确定价值的方式来进行调控。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对教育价值取向的把握上。 第二,通过标淮的方式进行调控。教育目的总是含有“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标准要求,这些标准对实际教育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第三,通过目标的方式来进行调控。一种教育目的的实现会使它自身衍生出系列的短期、中期或长期的目标,正是这样一些目标,铺开了教育目的可以实现的操作路线,具体调节和控制教育的各种活动。,教育目的的评价功能主要表现为: 第一,对价值变异情况

5、的判断与评价。社会中个人、群体、社会各层次之间存在的利益、需要、目的等方面的矛盾与冲突,常常导致教育上的冲突。 第二,对教育效果的评价。教育目的中的层次目标,一般都是根据具体教育问题提出的,它不仅是对具体教育活动可操作可实现的目标、而且是评价具体教育活动效果达成程度的直接依据。运用这样的标准来评价具体的教育活动过程,可判断出过程的得失、质量的高低、目标达成的程度等。,二、教育目的的结构教育目的的结构是指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横向结构: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使教育目的横向结构的核心部分。纵向结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

6、目标教学目标。,教育目的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或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不同专业或学校的具体化。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从各级各类学校或专业的培养任务出发,针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的特点而制定的。,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确定的。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而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

7、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依据,一、确立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教育目的”实际上是一个教育哲学的范畴。人们在考虑教育目的时往往会受其形而上的理念、人性假设和理想人格等等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影响。教育目的就其实质而言首先是一种教育活动中人的价值选择。人是一种天生的形而上的动物。一方面人都有追问世界的根本的兴趣;另一方面自觉或不自觉的形而上的理念会对人的一切活动产生影响。形而上的理念对于教育活动的影响最重大的莫过于对于教育目的的设定的影响。 教育目的的确定还要受到思想家们或制定教育目的者的人性假设的影响。,人是一种天生的形而上的动物。一方面人都有追问世界的根本的

8、兴趣;另一方面自觉或不自觉的形而上的理念会对人的一切活动产生影响。形而上的理念对于教育活动的影响最重大的莫过于对于教育目的的设定的影响。柏拉图认为一切感官所得都属于现象,宇宙的根本是绝对理念。所以,个体如欲追求真理就不能诉诸感官的体验而应当依赖理性,而理性能力与生俱来,不假外求。教育的目的不在灌输知识,而在启发理性,认识绝对理念。故理性之培养就不能不成为柏拉图教育目的论的核心。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家们的教育目的论也往往建立在他们对宇宙之根本如“天”、“道”、“理”、“性”等问题看法的基础上,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教学生领悟宇宙和人生的根本,从而从根本上修身养性。,教育目的的确定要受到思想家们或制

9、定教育目的者的人性假设的影响。中国古代的性善论者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心乃是仁、义、礼、智四种美德的发端。所以“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教育目的无非是要让人将失掉的善心找回来,恢复人的本性并且发扬光大。主张性恶论的荀子认为,“目好色,耳好色,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逸”,故人性皆恶,其善者“伪”。所以教育应当使人去性而就伪, “积礼义而为君子”。卢梭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求得儿童顺其自然的发展。由此可知,教育目的的确定一定会受到对人性的基本假定的影响。,人总是用理想提升自己,用理想人格

10、塑造自身。教育目的既然对培养对象规格的设计,就不能不与人格理想相联系。故教育目的的设定会受到主体有关理想人格之观念的影响。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几乎所有的学派都有其对于理想人格的共同追求。儒家大力倡导成仁取义的圣贤人格。在西方,卢梭所主张的自然发展的人,洛克的“绅士”,杜威所谓的民主社会的公民等等,也都寄托了他们对理想人格的向往,这些理想人格也就自然成为他们所理解的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全面发展的人的理论是教育目的确定的重要依据。,二、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教育目的要反映生产力和科技发展对人才 的需求; 社会需要教育目的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教育目的要

11、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确立教育目的现实依据和时代背景(一)现实依据 (二)时代背景 任何教育目的的提出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离开一定时代来确立教育目的是不切实际的,也就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18和19世纪上半叶广泛盛行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思想家卢梭、瑞土的裴斯泰洛齐、德国的康德、美国的马斯洛、法国的萨特等。“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的哲学基础是人性不变的哲学观,认为人性是美好的,而且是永恒不变的,因而教育目的也是永恒不变的,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人性,永恒不变的人性在于人的理性,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人的理性。这一流派认为,人的价值

12、高于社会价值,教育首先是为个人发展服务,其次才是为社会发展服务。,“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主要观点是: (1)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 (2)认为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使其需要得到满足; (3)主张根据人的本性发展和白身完善这种“天然的需要”来选择确立教育目的,按照人的本性和发展的需要来规定教育目的。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主要反映在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之中。,“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本来意义是突出教育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对人的意义,主张根据社会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教育活动。在理论上作系统阐述的是19世纪的“社会学派”

13、,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孔德和德国的涂尔干和凯兴斯泰 纳等。“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主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社会的需要,个人没有价值,不能作为教育的目的。因此,要倡导民族主义,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强调社会需要,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同家主义的教育目的观,即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把为国家服务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涂尔干曾形象地说:“如果社会与其周闹的社会处于交战状态,它就会致力于按照一个强有力的民族模式来培养人;如果国际竞争具有更加温和的表达方式,社会就会致力于培养更加全面和仁慈的人。”,“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事

14、实上,人的存在和发展是无法脱离一定社会的,离开社会,人也就无法获得其发展的社会条件。人获得发展的社会条件客观上是需要每个人遵守并维护社会要求来实现的。 从这一意义上说“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具有不可否认的意义。但它过分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化,唯一化,甚至认为“个人不可能成为教育的目的”。这种极端的主张,完全割裂了人与社会的关系,极易导致教育对人的培养只见物而不见人,单纯把人当做社会工具,而不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来培养,造成对人本性发展的严重束缚和压抑。,我国的教育目的观长期以来是社会本位的,并且这种社会本位的表现偏重于教育维护社会政治统治方面,而对其发展社会生产,促进科学技术解

15、决社会问题方面的价值未予以重视。拘泥于社会本位一元论的思维模式,因而教育容易沦为“工具”。过分强调教育的社会发展目标而无视个体发展需要,就无法充分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创造性,致使培养目标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教育,培养大批“工匠”类的人才,这种人才缺乏应变能力而无法满足社会需要。,杜威:教育无目的论,杜威教育思想中一个引人争议同时又独具价值的方面就是他的“教育无目的”理论。杜威曾经指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我们探索教育目的时,并不是要到教育过程以外去寻找一个目的,使教育服从这个目的。我们假定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继续他们的教育,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续不断生

16、长的能力。” 杜威将教育目的与教育活动本身联系起来,反映了教育活动主体的自觉;同时他也注意到了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于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事实上,“教育无目的论”并非主张真正的教育无目的,而是认为无教育过程之外的“外在”目的。杜威的这一目的论思想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确定教育目的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一、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 1957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58年,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党的

17、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必须由党来领导。”,1981年,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教育方针作了新的表述: “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983年,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

18、世界、面向未来。大规模的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业的科学精神。保证学生在德、智、体全面发展。”1986年,六届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1990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全面贯彻教育作了专门说明: 1、强调

19、并重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2、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 3、要加强党的领导,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克服学校教育不同程度存在的脱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现象,改变传统的升学模式教育,为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教育目的表述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20、,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1年6月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 “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 “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在改革发

21、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

22、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坚持德育为先。 坚持能力为重。 坚持全面发展。,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的基本精神“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目前我国教育目的的较为稳定的表述,其

23、基本涵义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培养劳动者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总要求。(二)要求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素质结构。(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性质。,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 全面发展的人,从劳动能力来说,即指人的智力和体力充分的自由发展,还包括了才能、志趣和意向的多向度发展,以适应不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需要。 2、论述了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发展相联系(基本观点) 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的发展相一致。人的发展和他们生产什么相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相一致。个人是什么样的,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因此,他们要求在规定人的发展的时候

24、,不能停留在思辨的领域内,不能停留在抽象的“人”上,不能脱离具体条件,去抽象的理解人的本质。而必须“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 工场手工业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由于社会分工,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对立,造成人的智力和体力的片面发展,由于资本主义手工工厂和企业内部的分工,进一步造成人的畸形发展。到了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时期,客观上需要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它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条件,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人的多方面的发展。所以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生产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决定的。 “工场

25、手工业把工人变成畸形物,它压抑工人的多种多样的生产志趣和生产才能,人为地培养工人片面的技能,成为局部劳动的自动工具。”(马克思),现代大工业生产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大工业的革命性要求工人多方面发展:大工业的科学性要求工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大工业的高生产效率,自然科学和工艺学的发展与运用,使工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将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给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积累了雄厚的物质条件,但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阻碍着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步趋势,人们是由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保证和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26、,只有实现共产主义,才能使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5)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地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彼此发生关系的个人的世世代代是相互联系的,后代的肉体的存在是由他们的前代决定的,后代继承者前代积累起来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这就决定了他们这一代的相互关系。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发展不断进行着,单个人的历史决不能脱离它以前的或同时代的个人的历史,而是由这种历史决定的。”(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人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4、人

27、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教育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教育,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其区别在于:(1)对象不同。前者是针对全体社会成员而言,后者则是仅对学校而言。(2)时限不同。前者的实现贯穿于人的终生,后者则仅限于在学校受教育期间。 (3)条件不同。前者的实现需要变革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等许多其它重要条件,后者仅是实现前者的条件之一。(4)内涵不同。前者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人的身心发展状况,对人的素质的质和量的规定,后者则是依据前者的规定所展开的某几方面的教育活动。前者作为总的要求,有较大的稳定性,后者内容则可根据实现情况作某些变动。,实施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一)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目的1不能把

28、西方传统上的人的“全面发展”与我国现在所讲的人的“全面发展”等同起来2全面发展不是人的各方面平均发展、均衡发展3全面发展不是忽视人的个性发展(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三)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四、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与培养目标1、德育2、智育3、体育4、美育5、劳动技术教育 五育之间的关系?,我国中小学的培养目标1、小学教育培养目标2、初中教育培养目标3、高中教育培养目标,五、素质教育,(一)素质教育的内涵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改变传统的升学模式教育,为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9、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核心)的教育。,(二)素质教育的特点,1、素质教育的全体性;2、素质教育的全面型;3、素质教育的基础性;4、素质教育的发展性;5、素质教育的主体性;6、素质教育的开放性。,(三)素质教育的任务1、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2、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素质;4、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四)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1、全面发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依据;2、全面发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途径;3、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

30、教育的目标。,第四节 学校教育制度,一、教育制度的概念 (一)广义教育制度的概念 广义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制度。教育组织除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外,还包括各种儿童教育机关和成人教育机关。前者如少年宫、少年之家等;后者如文化官等。教育制度包括国家教育领导体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招生考试制度等。 (二)狭义教育制度的概念 狭义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制是教育制度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体现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实质。

31、,学校教育制度制定得是否正确和完善,它直接关系到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进行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也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巩固,生产力的提高,青少年儿童身心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学校教育制度的意义教育制度是指国家一切教育机构系统的规章系统,其中主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而学校教育系统则是国家对年轻一代进行教育的最严密、最有效的组织,它集中体现了整个教育制度的精神实质。,(2)学制建立的依据 1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同社会的学制反映不同性质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并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如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实行的“等级制”学制。 2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状况 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32、决定这个社会的文化科学水平,制约着这个社会的学制发展状况。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劳动者无需接受学校受专门训练即可参加生产劳动,因而不可能出现义务教育制度。现代机器大工业生产要求劳动者有科学知识,必须先进学校受教育,才能参加生产劳动,因而现代社会才出现了国民教育制度。 3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沿革和吸取国外学制中有益因素。,二、现代学制及其类型1、双轨学制欧洲的英、法、德等为代表。评选的系列,既不相通,也不衔接,2、单轨学制美国为代表。自下而上的学制:小学、中学、大学;其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许多国家使用。3、分支型学制沙俄/苏联为代表。学制前段(小、初)是单轨,后段分叉。

33、 高等学校中学 中等专业学校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二、国外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主要趋势,(一)重视学前教育,并将其纳入学制系统(二)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朝着综合和统一的方向发展(四)调整高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五)终身教育倍受重视,三、我国学制1. 壬寅学制(未实行) 中国第一个现代学制是1902年颁布的王寅学制,是我国第一个正式颁布的学制。 这一学制是由清朝管学大臣张百熙起草的,主要是抄袭日本的学制。因它颁布于王寅年,故称为壬寅学制。这一学制在纵向上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级,横向上有与各级教育机构对应的实业学堂。这个学制只颁布而末

34、实行。 2、1903年,癸卯学制,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公布并在全国付诸实施的学制。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日本学制为蓝本,保留尊孔读经等封建教育的遗迹,其特点是教育年限长,总共26年。,2. 癸卯学制 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1903年颁布的癸卯学制。这一学制是清政府命张之洞、荣庆、张百熙三人会同对癸卯学制重新修订后另行颁布的。这是我国实行新学制的开端。这一学制把学校教育制度与教育行政制度分开,既吸收了现代学制的长处,又保留了科举的特点:规定教育的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不允许男女同校,学制年限过长(共2526

35、年 ),等等。这都体现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点。,3、壬子癸卯学制( 1912年1913年)1912年,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对旧学制进行修订,颁布了王子癸丑学制。这一学制第一次规定男女可以同校,废止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这个学制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在法律上给男女以平等的受教育权。 4、1922年,壬戌学制(也叫“新学制”,即通称六三三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解放初期。这个学制缩短了学习年限,从小学到大学共16年,小学四二分段,中学三三分段,比较符合中国的国情,有利于教育的普及。,5、1951年,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新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学制。有:幼儿教育

36、(37岁)、初等教育(5年)、中等教育(6年)、高等教育(35年)、各级政治学校和训练班。这个学制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业余教育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形成,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 学校教育面向工农,保证广大劳动人民子弟有优先受教育的机会。 2 体现了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向,确立了各类技术学校和专门学校的地位,保证了工农业生产建设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 3重视在职干部的再教育,有利于广大在职干部文化教育水平提高。 4体现了方针、任务的统一性和方式方法的灵活性相结合的精神。5充分体现了民族平等、另女平等的原则。,6、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37、规定了“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和“三个结合(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六个并举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社办学并举;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业余学校并举;学校教育与自学(包括函授学校、广播学校)并举 ;免费教育与不免费教育并举”原则。 1958年的学制改革,虽然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群众办学方面积祟了丰富的经验,但总的说来是脱离实际的左倾急躁冒进,导致学校教育出现了数量大起、质量大落的混乱情况,教训是惨痛的,应子汲取。,在新的历史时期,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985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教育

38、体制改革的决定。对于这一决定,我们应着重了解以下几个问题:1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2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即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同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决定规定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根据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全国划分为三类地区:一是经济发达地区,1990年左右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中等发达程度的镇和农村,1995年左右普及初中阶段的普及教育或职业和技术教育;三是经济落后的地区,采取各种形式积极进行不同程度的普及义务教育工作。 目前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39、的学制年限分段,具体有“六了制”、“五四制”、九年一贯制等多种形式。,1993年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立了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 纲要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确定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是:到20世纪末,全民受教育水平有明显提高;城乡劳动者的职前、职后教育有较大发展;各类专门人才的拥有量基本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而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起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我国现行学制的改革,学前教育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幼儿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

40、规律,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 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 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增

41、强学生体质。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高等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42、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四、教育体制改革 (一)教育体制的含义 教育体制,是根据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生产力发展和实施教育目的的需要而建立的整个教育组织体统,包括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结构两个方面。 (二)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应了解的儿个问题: 1根本指导思想: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五、义务教育 (一)什么是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二)义务教育的性质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compulsory education)、免费的性质。 (三)我国的义务教育1986年4月,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保证了义务教育的实施,培养社会主义的一代新人。,作业与课外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