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情绪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情绪问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毕 业 论 文学生姓名王彩凤学 号030401080院 (系)政治与公共管理系专 业思想政治教育题 目浅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情绪问题指导教师王洪鸣 副教授 2008年5月浅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情绪问题王彩凤(淮阴师范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系,江苏 淮安 223300)摘 要: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激烈竞争,未来的人才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较高的创新能力,而且还要具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中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健康的心理素质必不可少。当今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存在诸多心理健康问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情绪问题表现尤为突出。为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增强教育塑人
2、的作用,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情绪问题Mood Question of Brief Analysis Middle-school Student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EducationWang Caifeng (Department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Huaiyin Teachers College, Huaian,Jiangsu,223300)Abstract: Facing the 21st century steep competitions, the
3、 future talented person not only must have the good knowledge structure, higher creativity, but also must have the sound personality, the healthy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The middle-school student is the socialism modernization new force, the healthy psychological quality is essential. Middle-school
4、 student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is now bad, has many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problem, and a subject matter - mood question performance outstandingly. For the adaptation education modernizations development, and the enhancement education models persons function, strengthens the middle-school stude
5、nt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to educate imperative. Key words: students;Mental health;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Mood question长期以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一直都存在着误区,认为“无病即是健康”,对心理上产生的种种不适应却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做出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1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构成成分,那么到底什么是心理健康呢?我们认为:心理健康亦称“心
6、理卫生”,是指个体的各种心理状态(如一般适应能力、人格的健全状况等)保持正常或良好水平,且自我内部(如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体验等)以及自我与环境之间保持和谐一致的良好状态。2 中学生处在心理健康的认识和塑形期,许多中学生存在诸多心理健康问题,其主要问题情绪问题表现尤为突出。一、调适好中学生情绪问题的重要性情绪是人们对环境中的某种客观事物和对象所持态度的身心体验,是最基本的感情现象,也是一种对人生成功具有显著影响的非智力因素。如果我们能有一份好心情,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那就掌握了生命的主动权。情绪在人的整个心理过程和实际生活中,是人的活动的驱动力和组织者。1情绪是激发
7、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1)情绪具有激励作用,它能够以一种与生理性动机或社会性动机相同的方式激发和引导行为。比如,有时我们努力去做某件事,只是因为这件事能够给我们带来愉快与喜悦。(2)情绪被视为动机的指标,情绪的表达能够直接反映个体的内在动机的强度与方向,所以,情绪也被视为动机潜力3分析的指标,即对动机的认识可以通过对情绪的辨别与分析来实现。比如,当面临危险时,有的人头脑清晰,沉着冷静地离开;而有些人则惊慌失措,浑身发抖,不能有效地逃离现场。2情绪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适当的情绪对人的认知活动具有积极的组织功能,而不当的情绪则对人的认知活动有消极的瓦解功能。(1)良好的情绪会提高大脑活动的效率,提高
8、认知操作的速度与质量。(2)一些消极情绪如恐惧、悲哀、愤怒等,会干扰或抑制认知功能;而且,恐惧情绪越强,对认知操作的破坏就越大。进化生物学家认为,恐惧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一种原始情绪,它能使我们远离危险,但过度的恐惧也会破坏我们正常的认知活动。同理,当一个人因某事或某人伤心时,可能会激发他潜藏的一种动力,但过度的悲伤却会影响到他的工作或学习状态,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易分神等。3情绪是身心健康的调节剂在一般人的情绪生活中,常是苦多于乐,常听人们叹息“人生苦短”。殊不知,在很多时候,人对社会的适应是通过调节情绪来进行的,情绪调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人的各种疾病。中学生的情
9、绪状况不仅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而且,它也直接或间接对其心理活动产生影响。因为,情绪健康首先是人的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心理过程紧密相连。情绪能够影响和调节人的认知过程。我们的感知、想象、思维等各种认知过程都会受到情绪的巨大影响。如良好的情绪可以大大提高个体的知觉能力,促使思维更加敏捷,保持良好的记忆力,丰富个体的想象力,不仅如此,情绪还能激发人的心理潜能。4情绪是通讯交流的重要手段情绪可以协调个体的社会交往和人际交流。因为情绪总是伴随着不同的外部表现,即由面部肌肉运动模式、声调和身体姿态变化所构成的表情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人际的相互了解,4这些外部表现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和重要工具,在人际
10、交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二、中学生存在的情绪问题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学校过于强调升学率,致使家庭、学校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心理因素的发展。尤其是现在的中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不能客观实际地给孩子制订目标,以及中学生性发育的提前,这些因素的影响,使中学生们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对许多问题感到迷茫和困感,但又不知如何解决,因而会产生诸多心理问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青春期心理问题、行为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通过情绪反映出来。情绪问题是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问题。中学生中许多学习问题、行为问题往往与情绪状态
11、有密切的联系。下面几种常见的情绪障碍就是比较典型的情绪问题。1抑郁障碍:中学生情绪中比较常见的情绪障碍,它以情感抑郁为突出表现,以情绪低落、自卑和压抑为主要特征,具有一定持续状态的心理障碍。其表现为:在情绪方面表现为心境低落,情绪消沉,兴趣淡漠,悲观失望;在认知方面自我评价过低,厌烦自己,自卑自责;在动机方面社交退缩、自我封闭、有自杀意念或动机;在身体方面精神不振,行为迟缓,食欲不振,四肢无力,睡眠困难等。2焦虑障碍:因为个体主观上对威胁性事件或情况的预料而产生的一种高度不安的状态,同时伴有忧虑、烦恼、害怕、紧张等情绪体验。表现特征为在不存在任何威胁和危险的前提下,常常突然感到内心有一种说不出
12、的紧张或难以忍受的不适感。其内心体验是不安,提心吊胆,但却没有明确的对象。3强迫障碍5:指人在主观上感到有某种不可抗拒的和被迫无奈的观念、情绪、意向或行为的存在,并能清楚地认识到,强行进入的、自己并不愿意的思想、纠缠不清的观念或行为都是毫无意义的,明知没有必要,但不能自我控制和克服,因而感到痛苦。主要表现为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强迫行为。4恐惧障碍:对事物的一种害怕心态。以对某一特殊物体、活动或情境产生持续的和不合理的恐惧为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与焦虑得不同在于,焦虑时危险尚未出现,而恐惧时个体意识到危险的现实存在。6目前,恐惧障碍表现类型有多种:恐高症、社交恐惧、学习
13、恐惧、疾病恐惧等。三、中学生情绪问题产生的因素帮助中学生维护心理健康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更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而关注他们的情绪健康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的核心。帮助中学生解决情绪问题的首要任务则是了解中学生情绪问题产生的根源。当前中学生情绪问题产生的因素有以下几种:1青春期身心发展不平衡的冲击中学生的生理发展极为迅速,与之相比,其心理发展相对滞后,这种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冲突,这些冲突往往是中学生情绪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心理学研究发现,任何情绪的产生都取决于外部环境、自身的生理变化和当事人的认知状况。由于中学生对自身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发展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当他们面
14、临这些冲击时,不可避免的产生某些不良情绪,如紧张、焦虑、抑郁等。这些不良情绪在多数情况下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恢复正常,但也有少数人由于应付不当导致问题情形加重,出现非正常情绪甚至病态或变态情绪7。2学习、生活压力过大适当的压力会激发人的潜力,催人奋进。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压力过大,不仅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反而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其中之一就是诱发中学生的情绪问题。中学生的压力除来自于身心发展不平衡外,更多的来自于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学习、就业方面对中学生施加的压力。家庭方面,父母往往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要求过高,个别父母甚至为孩子制定了不切实际的奋斗目标,使孩子时时感到实现目标无望,长期处于失败的
15、煎熬之中。而社会上对所谓的学习明星、高考状元的追捧,以及商家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所进行的各种推波助澜的广告宣传无疑会加大压力。这些压力,对于尚在成长中的中学生来说,不但不能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相反,会让他们产生心理负荷,成为他们成长的绊脚石。3缺乏必要的调控情绪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对于自己的情绪是否正常以及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情感,许多中学生既不能正确认识,也缺乏必要的调控情绪、情感的技能技巧。在诱发情绪的诸多因素中,认知因素是最重要的。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对自身情绪问题的模糊认识妨碍了他们正确把握和调控自己的情绪。而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调控自己的情绪往往是防止不良情绪发生的重要前提条件。同时,家庭
16、和学校往往注重学生学习和品德而忽略了向他们传授调控情绪、情感的技能技巧,许多学生在遇到情绪、情感问题时手足无措。4大多中学生与成人沟通困难沟通信息、交流情感、宣泄紧张和压力,是中学生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保证。但许多中学生往往不愿意和父母、老师进行过多交流,而转向在同伴中寻求交往对象,个别中学生甚至难于在同伴中寻找到交流的对象,出现心理闭锁。由于和成人交流减少,他们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往往不完整,甚至出现错误,这不但不利于他们的发展,还可能和父母产生冲突。因为,父母和孩子难于沟通,就很难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从而失去了引导孩子的许多机会;而另一些父母、尤其是母亲,则可能喋喋不休,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加
17、剧了沟通困难。中学生沟通方面的问题往往使他们无法及时得到帮助,不能顺利宣泄自己的紧张和压力,产生诸如苦恼、忧伤、彷徨等情绪问题。四、处理情绪问题的对策由于人的生理和心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因此,对于成长中的中学生来说,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既要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成长,更要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状况,引导他们的心理向着全面、健康的方向发展。要解决中学生所面临的情绪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引导中学生在成人的帮助下通过自身努力,逐步学会应付、调控自己的情绪,促进情绪的健康发展。1提高情绪认知水平、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提高中学生的情绪认知水平,发挥理智的作用,是保持中学生良好情绪的重要环节。因为情绪、情感是伴随
18、认识过程而产生,是以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为基础的,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认知会导致不同的情绪和情感,而不正确的认知就导致了消极情绪的产生。提高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有助于形成稳定的、深刻的、理智的情绪品质。教育工作者应通过多种渠道向学生传授情绪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对良好情绪的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了解高尚的情操不仅是推动人们完成各项事业的有力保证,而且是防止出现不良品德和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保证。同时,还要让学生认识到情绪这种非智力因素对学习和行为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了解到提高自身情绪智慧(情商)水平的意义。情商水平的提高包括了解自我(自我觉知当某种情绪刚刚一出现时边便能觉察,这是情绪智商的核心)、
19、管理自我、自我激励(克制冲动、维持高度热情)、识别他人情绪、处理人际关系等。8此外,加强中学生对不良情绪危害性的认识,让中学生学会自我调控,减少不良情绪出现的几率。丰富的情感体验,既可以巩固已有的情感,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心理活动的动机,对人的活动起着组织或瓦解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应该将提高认识水平和丰富情感体验结合起来。在进行知识传授时,既要讲清道理,又要有感情色彩。及时运用正、负强化手段应对中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以使学生既提高认识,又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另外,充分利用美育对学生进行形象教育,激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充实学生的情感体验。还要不断巩固、深化他们正确的情感体验,克服不良的情感体验。
20、2加强生理卫生和心理卫生知识的教育帮助中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方面的知识可以有效减缓他们的心理紧张和冲突,从而化解由此而引发的许多情绪问题。当前,一些地方由于各种原因,中学生的生理卫生课往往流于形式。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转变观念,提高对生理卫生课重要性的认识,把这门课程当作一门重要的科学,防止在教学过程中走过场;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中学生的特点,帮助他们真正了解自身的发展状况,了解同性和异性的情况,防止他们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得某些不完备甚至错误的生理知识,使他们对自己的由生理变化而产生的各种问题有所准备。就当前来说,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的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因为,绝大多数中学
21、对学生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尚处于萌芽时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相对于生理卫生来说难度更大。要解决这个问题,当务之急是师资的培养。目前,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请当地的心理卫生工作者定期为学生和老师搞一些讲座,以提高中学生对心理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增加心理卫生的知识,获得应付心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其次,把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过程及相应的其他有关活动可能帮助中学生提高素质,也可能成为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诱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基础性、发展性、日常性的特点,在学校开展的各种教学活动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可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素
22、,都应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利用中学生身边的各种教育机会帮助中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在教学中注意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联系和区别,利用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同时,也发挥德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分,做到二者在内容、形式上的有机结合。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活动课、班团队活动,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3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轻轻松松学习近年来,关于中学生的学习负担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进入2000年以来,国家教育部要求各地中小学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部分地方中学生的学习负担并没有得到彻底减轻。许多学校仍然在给学生排名次,家庭和社会也在有意无意地向学生施加压力。因此,减轻学生负
23、担仍然任重道远。要真正减轻学生负担,目前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将学生学习成绩作为个人隐私,严格保密,绝对禁止搞任何形式的按成绩排序。(2)教育主管部门切实采取措施,科学评估教师的工作,改变过去的以学生各类考试成绩作为评估教师教育效果依据的做法。(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单位时间利用率,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4)卫生、文化和教育主管部门应下决心清理各种各样的针对中小学生的所谓“启迪智慧、应付考试”的保健品广告和复习资料。(5)家长应将教育重心转到关心孩子全面成长方面,而不仅仅只考虑孩子的学习成绩,留出时间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4学会自我调控不良情绪由于诸多因素的
24、影响,中学生容易产生情绪困扰,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情感,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维护身心健康的有效方法。(1)应消除中学生的某些会产生负面情绪情感的错误观念,青少年在一些观念上容易产生混淆,如分不清“自尊”与“虚荣” 、“自信”与“骄傲”、“羡慕”与“嫉妒” 、“友情”与“哥们义气”等;要善于疏导,减缓中学生的压力,提供宣泄压力的场所和机会;要尊重、信任学生,注意给学生留“面子”,因为,爱面子是处于发展中的中学生很重要的心理特点之一,在公共场所(尤其在有异性的场所)尊重学生,使学生感到有面子,既可以融洽师生关系,又可以满足他们的自尊心,尊重他们的人格,有助
25、于提高教育工作的成效;在适当的场合,成人向青少年展示应对不良情绪的技术,有助于他们在以后的情境中模仿,逐渐学会如何应付不良情绪。(2)学生要提高认识水平,正确评价自我,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常常会影响他的情绪,对自己估计过高,期望值太大,容易失败、失望、失去心理平衡,或者对自己估计过低,期望值太小,容易成功,也不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成功喜悦和快乐,学生要正确估量自己,对事情的期望值不能过分高于现实值,当某些期望不能得到满足时,要善于劝慰和说服自己,不要害怕留下遗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时刻都要对生活有目标、有兴趣,多以积极的态度看待人生;培养乐观性格,只有乐观才能使自己的心胸开阔,才有一种向上的
26、动力,乐观的学生敢于面对现实、正视现实和接受现实的挑战,遇到挫折能采取有效的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努力进取;消除不良刺激,对一些不良的影响要主动去发现并消除,不要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染;注意自我教育,凡事还得是自己做主,所以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自己教育自己;积极锻炼身体,搞好人际关系,人的情绪与人的身体健康有密切关系,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往往表现精力充沛、心情开朗,反之容易引起忧郁的情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人与人之间关系友好,容易引起满意的、愉快的情绪反应,使人心情舒畅,反之则使人心情抑郁不快,不利于身心健康。总之,关心中学生的情绪问题是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使中学生保持健康的情绪
27、,既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家庭的协同一致的教育,更需要中学生自我教育,学会自我调控。参考文献:1郭黎岩.心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5332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3953杨海波.非智力因素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和培养J.教育探索,1997,(02)4叶素贞,曾振华.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85汪春运.儿童和青少年强迫症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30)6陈忞.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497武红霞.心理疾病种种J.中国保健营养,2001,(07)8李进英.人生成就的决胜关键:情绪智商(EQ)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04).致 谢:经过半年的忙碌与学习,论文即将完成,我很开心,作为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由于经验的匮乏,知识局限,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遇到不少困难,很多朋友给了我帮助,特别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王洪鸣老师,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