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25339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四章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四章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四章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四章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章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必修)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测试卷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下列属于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自然因素的是( )A地形、气候 B人口、资源 C工农业发展水平 D科学技术2在人类历史早期,西亚两河流域曾经是林木繁茂、经济昌盛的古代文明中心。后来由于森林被大范围破坏,生态环境发生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一事实说明( )A自然资源可再生与非可再生的分类是绝对的 B根据自然资源的性质,森林资源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C多数非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获得再生D多数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其再生周期就会延长,甚至变为非可再生资源3下列关于煤炭资源及其利

2、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至20世纪初,世界能源进入了“煤炭时代”B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使用 C18世纪中期以前,煤炭在人类能源消费中占据首位 D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世界能源进入“石油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认识和利用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加强。据此回答45题。4下列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气候资源 B森林资源 C太阳能资源 D矿产资源5内燃机的出现标志着世界能源进入( )A木柴时代 B煤炭时代 C石油时代 D核能时代6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灾害是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B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

3、上可以改变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C自然灾害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D自然灾害不会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7一般来说,影响洪涝灾害发生的较大的因素是( )太行山区皖西大别山区长白山区 武夷山 区黄土高原 浙南山区A地形 B气候 C植被 D河道8下列人类活动可能会引发洪涝灾害的发生或加剧危害程度的是( )A植树造林 B蓄洪泄洪 C围湖造田 D修建水库9读右图回答问题:某企业家计划投资建设一个大型茶叶种植园,你认为他考虑的地区中,较适宜的是( )A B C D 读“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

4、。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据此回答10-12题。铁路公路河流聚落山脉沙漠湖泊10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 )A山间低地 B山谷地带C盆地中部 D山前冲积扇11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 )A网状分布 B“之”字型分布C线状分布 D环状分布12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13.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右面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是()A.干冷暖湿干冷交替变化B.温湿干冷温湿交替变化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14下列利用土地资源的措施,最合理的一组是( ) 开发某些东南沿海滩涂

5、种植棉花 开发黑龙江、新疆等边远地区荒地种植水稻 在长江中上游山区营造防护林在江南丘陵红壤区栽培茶叶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利用西藏太阳辐射强的优势,大面积种植长绒棉A、 B、 C、 D、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水循环过程中蒸发吸收大量热量,而在降雨时则将这些热量释放出来,从而形成了能量的交换B“三峡”的水能资源是由太阳能转化来的水体的势能C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与水循环无关D华北平原的形成体现了水循环塑造地表形态16下列现象体现关联性的是( )A.全球变暖沙尘暴地震 B.火山喷发台风干旱C. 寒潮酸雨臭氧层空洞 D. 台风洪涝灾害水土流失山西是我国举足轻重的能源基地。山西能源

6、基础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环境问题,特别是水土流失严重。要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就必须重视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据此回答17-20题17. 珠江三角洲要购进山西优质煤,最理想的运输线路是( )A石太线、京广线 B.大秦线、海运C焦作兖州日照线、海运 D.太焦线、焦枝线、京广线18. 山西煤炭的海运主要是( )A原煤外运 B.转化为水电后进行超高压输电C进行液化、汽化后通过管道输送 D .转化为核电后进行超高压输电19. 山西能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包括( )A露天矿表土的剥离 B.矿区道路建设C放射性元素的辐射污染 D.植被破坏,水土流失20. 关于能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关系的叙述,

7、不正确的是( )A采用工程、生物措施并结合复垦,可改善生态环境,并可提高经济效益B能源开发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故能源开发要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进行C在矿区堆放开挖表土的地方,叫排土场,排土场处理不当,极易发生水污染D能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关系不大,构不成矛盾(图中数值表示我国建国以来各地区旱灾出现的频次)二、综合题(5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21读我国旱灾出现频率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共8分)(1)此图反映出我国旱灾出现频次最大的三个地区是 。(2)下列人类活动可导致此类灾害危害加剧的是:过度抽取地下水;围湖造田;滥砍滥伐;开垦草原A B C D22台风总是带来各种

8、破坏,它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2006年第五号台风“格美”于7月25日15时50分在福建晋江围头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给当地生命和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回答下列问题:(共8分)(1)从气压分布上看,台风中心是 ,若台风逆时针气流运动方向主要是受 的影响。(2)台风具有极大的破坏力,主要由 、 和风暴潮三个因素引起。(3)我国台风主要分布在 ,时间主要集中在 月(4)结合浙江当地的实际,说说台风的防御办法: 。23我国正在建设或已建成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四大工程示意图” (共16分)(1)填四大工程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_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_工程和_ _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_工程。(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_工程,依次从_气候过渡到_气候和_气候,跨越_自然区和_自然区。(3)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相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水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_;能源分布的地区差异:_;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_;24读“近现代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均变化”图,分析:(共8分)(1)气温变化特点是大致呈_。(2)最暖的年份是在_。(3)造成气温变化的原因中,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是_;_ _。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