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推动资讯教育规划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27740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111 大小:45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推动资讯教育规划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推动资讯教育规划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推动资讯教育规划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推动资讯教育规划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推动资讯教育规划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推动资讯教育规划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推动资讯教育规划案.docx(1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推動資訊教育規劃案執行計劃書委託機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依據:原民教字第 0920007659 號受委託人: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毛慶禎副教授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七月十六日目次第一章前言1第一節 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1第二節 原住民新部落運動3第三節 各層面關係示意圖7第二章部落圖書資訊站的建置及運作8第一節 訂定設置部落圖書資訊站之遴選方法及條件11第二節 硬體設備14第三節 部落配合措施14第四節 服務項目15第五節 實施程序16第六節 訂定部落圖書資訊站管理辦法20第七節 營運21第八節 推廣24第九節 推動輔導部落圖書資訊站及遴選大專院校學生

2、社團輔導之條件及規範25第十節 部落圖書資訊站之訪視方式、項目、成員及其他29第十一節 部落圖書資訊站經營研討會32第三章部落讀書會建置及運作35第一節 部落大學圖書站35第二節 部落讀書會贈書及研讀35第三節 部落讀書會領導人培育計畫39第四節 部落青少年課後輔導39第五節 部落兒童說故事:閱讀原味童話王國讀書會40第四章培育資訊人才41第一節 電腦資訊基礎教育訓練41第二節 網站設計教育訓練43第三節 電腦維護人員教育訓練44第四節 部落電子刊物網路人才教育訓練45第五節 注意事項46第五章推動遠距教學計畫48第一節 補助遠距教學設備之辦法、條件、內容 (已接受本會補助之縣市為原則)48第

3、二節 部落文化撰述、記錄及推廣50第三節 系統需求書51第四節 部落電子刊物70附件71一、 原住民保留地山地鄉、平地鄉人口調查71二、 原住民保留地山地鄉、平地鄉村里明細表75三、 各鄉鎮計畫執行進度表84四、 計畫邀標書88五、 設置部落圖書資訊站訪視審查表92六、 建置部落圖書資訊站申請表93七、 部落圖書資訊站管理委員會設置辦法示例96八、 部落讀書會愛心捐贈活動傳單示例97九、 閱讀原味種子成員招生說明會傳單示例98十、 閱讀原味培訓進階班課程規畫表示例100十一、 閱讀原味-童話王國讀書會招生傳單示例101十二、 閱讀原味-童話王國讀書會報名表示例103十三、 讀書會基本資料表示例

4、104十四、 讀書會活動記錄表示例105第一章 前言在挑戰2008:國家重點發展計畫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規劃原住民新部落運動,積極推動資訊教育,本規畫案從四個層面設計原住民族資訊教育的推動工作:一、 部落圖書資訊站的建置及運作二、 部落讀書會建置及運作三、 培育資訊人才四、 推動遠距教學計畫臺灣有三分之二的土地屬於山地,設有三十個原住民山地鄉,二十五個平地原住民鄉(鎮市),在這幅員遼闊的原住民地區,迫切需要普遍與基層的資訊教育。在學校正規的資訊教育之外,原住民的資訊教育以部落圖書資訊站為行動中心,藉著部落讀書會形成原住民自有的團隊學習精神,培育部落的資訊人才從實作的立場運用資訊設備,最後把

5、部落既有的文化及因應現代社會的轉型過程,透過遠距教學計畫,讓遠遊在外的部落鄉親與在地的部落同胞保持互動,同時把部落的文化呈現給非原住民。第一節 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國家重點發展計畫的規劃,主要係秉持綠色矽島規劃的基本理念,體現以人為本、永續發展的核心價值,發揮國家有限資源最大的效益,維繫世世代代國民的生存與福祉。一、 以人為本: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各項子計畫與方案的研擬,基本上均秉持人本的規劃理念,重視人力素質的提昇、人文素養的深化、優質生活環境的建設、在地文化的認同、為一個以人為本及以國民福祉提升為終極目標的投資計畫。二、 永續發展: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內容涵蓋經濟、人文

6、與生活三大面向,旨在縮小過去經濟發展與生活、環境建設背離的落差、強調經濟成長、人文素質、生活環境的協調並進與相輔相成,以落實科技人文化、文化生活化、確保國家的永續發展。它的十大重點投資計畫有:一、 E世代人才培育二、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三、 國際創新研發基地四、 產業高值化五、 觀光客倍增六、 數位台灣七、 營運總部八、 全島運輸骨幹整建九、 水與綠建設十、 新故鄉社區營造新故鄉社區營造的目標是利用在地資源、引入人才及創意,營造活潑多彩的地方社區。它有五個策略:一、 活化社區營造組織二、 社區營造資源整合三、 推動原住民新部落運動四、 新客家運動五、 發展醫療照顧服務社區化第二節 原住民新部落運

7、動在推動部落社區產業發展的同時,建立部落社區新風貌,並且營造學習部落與社區,進行蘭嶼社區總體營造。一、 部落社區產業發展落實經濟發展之成果於國民生活品質,建設一個通人性、富禮儀、美麗、整潔、順暢之現代化商業環境;同時藉由自主、自治管理之社區經營理念之發揚,建立有朝氣、有秩序、有尊嚴之社會。擴大提升原住民商業環境品質之效果,帶動並建立現代化商業發展之制度,縮小區域發展差距,促進城鄉均衡發展,以臻均質、均富之社會發展。配合地方整體發展,以社區總體營造之精神,結合原住民商圈居民共識,並以區域既有之自然景觀、建築風格與文化特色為基礎,經由街區整體風貌之規劃、整治,塑造都市意象、兼以保存原住民文化資產,

8、創新文化產業與資源,以豐富人性空間。整合部落生產組織及人力,推動傳統及地特色的精緻產業,並推廣傳統美食,種植部落原生植物及民俗植物,整合部落人力及資源保育經營周邊河川、森林及特殊風貌地區,完善部落與部落間的交通及運輸系統;建立原住民族金融體系;激發部落居民展現工藝及生活創意,創生文化產業。藉由部落自主經濟的推動、部落型及地方特色產業的開發,促成部落自主經濟體的形成及永續發展的目標,進而促成原住民回歸部落在地就業。二、 部落社區新風貌充實部落基本設施,營造原住民族部落現代化傳統住屋風貌,結合部落居民整理並恢復傳統聖地及象徵性地點;設立國家級原住民族博物館;調查部落周邊生物資源並標示其基本資料;完

9、善部落基礎設施,並開發各類步道如文化步道、歷史步道、產業步道、生態步道等,建立文史導覽設施,繪製部落地圖,以串聯部落特殊風貌,設置具有地方特色的觀光設施,鼓勵發展具有傳統風味的民宿。建立部落特色,美化原住民族部落,促成內發性的文化創造,引領部落走向文化多元化的目標。三、 營造學習部落與社區培育部落各類人才,推動成立部落讀書會,營造學習型家庭及部落;補助部落連接寬頻網路、成立部落資訊中心及設置部落網站,推廣資訊教育,製作電子化部落地圖,建立E化原住民社會;協助其自主調查及撰寫部落歷史;改善收視不良情形,製播廣播節目,提昇原住民族訊息的媒體能見度;設立原住民族專屬頻道。促成知識化部落,並藉由寬頻網

10、路的架設及網路使用的普及,營造社區網路及網路社區,進而促成知識經濟的開展。四、 蘭嶼社區總體營造蘭嶼自然人文資源豐富,潛力充沛。達悟族為目前原住民中保存傳統文化最多最完整之族群,尤其是傳統聚落,其獨特之造船技術與造形為世界知名,自日據時代以來即是國際人類學界所響往之文化寶藏。蘭嶼擁有豐富的動植物景觀,有上百種獨特之原生植物,包括有名的寬尾鳳蝶,週邊且為黑潮所經,漁產豐富,尤其是飛魚和鯨豚。海岸礁石密佈,海底景觀絕佳。本計畫擬有效運用台電回饋金和政府行政預算,輔導蘭嶼原住民重建自然生態、人文景觀和文化傳統,營造國際級文化觀光環境,並由達悟族自主經營,維持永續發展。蘭嶼總體重建計畫之規劃,包括:(

11、一) 有關海洋、熱帶林、稀有動植物及地質地形景觀等自然環境資源之調查,資訊整理與系統介紹,遊覽路徑規劃設計,導覽人才培訓與組織經營。(二) 傳統聚落保存計畫之規劃、執行與維護。(三) 居民住宅環境改善計畫。(四) 部落與族群文化公共設施營建計畫。(五) 民宿與高級觀光旅館之營建與經營計畫。(六) 活動資源發展:包括文化傳承、民俗祭儀、舞蹈藝術、工藝製作、特產料理、環境學習、農耕資源、漁撈活動、傳統划船、游泳衝浪等。(七) 規劃適合蘭嶼生態環境之交通系統設施。(八) 整合蘭嶼觀光資源與經營計畫,開發國際觀光旅遊客源。(九) 蘭嶼教育文化發展計畫。以蘭嶼做為六年國發計畫觀光客倍增分項計畫之成功典範

12、,以觀光收益解決當地就業與維生問題。以本計畫之執行成效做為新政府行政效率之標竿,並可推廣至其他原住民地區。做為其他地區有效運用台電回饋金之模式,舒緩台電核廢料暫存蘭嶼爭議。第三節 各層面關係示意圖:相互支持部落讀書會部落圖書資訊站培育資訊人才推動遠距教學計畫參考資源1. 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行政院91.5.31院臺經字第0910027097號函核定,http:/2008.gio.gov.tw/第二章 部落圖書資訊站的建置及運作營造學習型部落時,需順應部落的需求,保存並發展部落特色文化,接受並吸收外來知識。部落圖書資訊站是特色文化及外來知識的聚會點,提供部落居民期

13、望的知識。資訊是圖書館服務的標的:為當前的使用者提供資訊,也為潛在的使用者準備資訊。為了讓潛在使用者有機會使用圖書館的資訊,潛在使用者本身必須具備使用資訊的習慣。在各地普建部落圖書資訊站,以服務數百人至一兩千人為目標,以培養資訊素養、消弭資訊落差為目標,藉著學習電腦及網路使用,配合e化原住民部落方案。設置部落圖書資訊站的目標有四:一、 部落的文化中心二、 部落的活動中心三、 部落的學習中心四、 部落的休憩中心開辦補助項目包括:一、 硬體設備電腦、桌椅、連線費用二、 應用軟體辦公室軟體、網際網路軟體、多媒體軟體三、 部落服務員研習服務精神、電腦及網路的社會價值、簡易故障排除四、 外部志工支援週休

14、二日、寒假、暑假第二年以後,由部落、地方政府及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分別編列預算,支付相關費用:一、 硬體維護二、 使用者研習三、 行政經費水電、連線費用四、 服務員研習五、 部落志工遴選六、 外部志工接待及遴選週休二日、寒假、暑假資訊的範圍是多樣性的:一、 圖書二、 兒童繪本三、 有線電視四、 錄影節目DVD、VCD、VHS五、 錄音節目CD、錄音帶六、 網路資源七、 其他口述歷史部落圖書資訊站應當地居民的要求,準備這些資訊,供使用者運用。使用者是圖書館的對象:為了讓潛在使用者有機會使用圖書館的資訊,潛在使用者本身必須具備使用資訊的習慣,以前是辦理識字教育,現在則從四個方向推動資訊素養活動:一

15、、 以說故事建立使用資訊的機會二、 用課後輔導為使用資訊舖路三、 參加讀書會培養使用資訊的動機四、 以電腦及網路為使用資訊的工具四管齊下,全方位的為部落圖書資訊站的潛在使用者服務,以增加當前的使用者。部落圖書資訊站的概念,是運用集體的力量,把資訊帶入部落,經由部落的共識,讓部落具備運用資訊的能力,增強部落的資訊素養。以電腦及網路為主體,採用自由軟體的作業系統及應用軟體為工具,我們對此願景深具信心,假以時日,藉著充份的資訊,言論自由更落實,社會更民主。臺灣從1977年開始積極推動公共圖書館建設,先是在十二項建設裡,在臺澎金馬25縣市普遍建立文化中心;繼而在1986年至1997年間,由臺灣省政府連

16、續推動三期文化建設,在319鄉鎮普遍建立公共圖書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秉持一實的公共圖書館政策,率先在各地普遍設立部落圖書資訊站,繼續向基層建立完整的公共圖書館體系。從建立公共電腦使用著手,架設公眾使用的電腦,供部落民眾上網連繫、查詢及閱讀資訊之用,以說故事建立使用資訊的機會,用課後輔導為使用資訊舖路,參加讀書會培養使用資訊的動機,以電腦及網路為使用資訊的工具。四管齊下,全方位地成為部落圖書資訊站的基本服務項目。透過讀書會的運作,以部落民眾的實際需求為主,逐步建立館藏。整理公版資訊,建立網站,製作光碟,成為部落圖書資訊站的基本館藏。第一節 訂定設置部落圖書資訊站之遴選方法及條件1985年起,

17、原住民鄉鎮公所的所在地,已陸續建置鄉鎮圖書館,由各地縣市政府文化中心(局)輔導。原住民族推動資訊教育計畫內的部落書資訊站,以村/部落為單位,深入基層的部落,以人為本位,呼應文化的需求,以圖書資訊為手段,喚醒原住民族的自我意識。一、 設置條件部落圖書資訊站設置時,應準備下列配合措施:(一) 管理委員會有使命感(二) 服務員有熱誠(三) 使用者學生、終身學習者(四) 場所生活機能健全,水電齊全,10坪至50坪部落圖書資訊站設立管理委員會(設置辦法如附件),由部落頭目(長老)等意見領袖擔任委員,指導部落圖書訊站的營運及推廣;對部落具有相當影響力,認同部落的感情,願意擔任指導責任的意見領袖,均可擔任委

18、員,成為部落圖書資訊站的靈魂人物。對部落發展有使命感的人,願意就近照顧部落圖書資訊站,出任服務員,從申請、建置到後續的服務,完全負責,對生命抱持熱誠,能夠主動溝通協調。可以接受治理部落圖書資站的技術訓練,協助部落應用圖書資訊。服務員依據部落的實際人口,預估合理的使用人數,據以規劃服務項目,充份發揮硬體設備的效能,並適時接待外地志工,共同發展部落的未來。建物及使用空間,需經所有權人同意,以部落適用為原則,沒有任何限制。二、 遴選辦法(一) 繳交建置部落圖書資訊站申請表(申請表如附件)10%(二) 管理委員會意見領袖的地位,對部落的影響力30%(三) 服務員常駐部落,有使命感,具備熱誠,願意學習2

19、0%(四) 使用者佔全部落人口的百分比,學生人數,終身學習者人數20%(五) 場所接近部落生活中心,水電齊全,具備電腦教室空間,包括多功能活動區20%說明如下:(一) 繳交申請表為進入遴選之必備條件,內容的完整性為給分基礎。(二) 管理委員會的主任委員為部落的意見領袖,能夠得到部落的尊重,給予較高的分數。(三) 服務員承管理委員會之命,對內招募使用者,維護場地及設備的運作,對外連繫志工及各界的資源,有熱誠及使命感者,具有加分效果。(四) 使用者為部落圖書資站的主角,務實地合理估計人數及百分比,是評分的重點。(五) 場所的生活機能建全,是吸引使用者的基礎,恰當的空間及地點,是給分的方向。第二節

20、硬體設備部落圖書資訊站的空間,依其功能分為三區:一、 電腦教室10至20部二、 書庫1000至2000冊三、 會議室10至20人集會儘量採用彈性隔間,以多功能方式配置,尊重各部落本身的需求。原住民委員會及其他單位擬補助項目:一、 電腦軟硬體二、 上網設備及三年線路租金三、 圖書分年完成四、 行政費五、 週休二日之外地志工六、 寒暑假之大專志工第三節 部落配合措施擬申請建構部落圖書資訊站時,應準備下列配合措施:一、 場所生活機能健全,水電齊全,20坪至50坪二、 主任有使命感三、 服務員有熱誠四、 使用者學生、終身學習者建物及使用空間,保持彈性,沒有任何限制,以部落適用為原則。部落頭目(長老)對

21、於部落有相當的感情,擔任指導的的責任,成為部落圖書資訊站的靈魂人物。對部落發展有使命感的人,願意就近照顧部落圖書資訊站,出任服務員,從申請、建置到後續的服務,完全負責,對生命的熱誠最重要,資訊能力可以培養。服務員及主任根據部落實際的人口,預估全理的使用人數,據以規劃服務項目,充份發揮硬體設備的效能,接受外地志工的愛心。第四節 服務項目預期的服務項目為:一、 電腦/網路使用二、 兒童說故事三、 青少年課後輔導四、 成年人讀書會五、 接待外地志工部落可以根據當地的特色,辦理其他的服務項目,如:一、 記錄部落歷史與文化口述歷史或影像記錄、母語文字圖書二、 部落文化解說三、 部落民宿及農林產品行銷四、

22、 部落大學五、 漢原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動六、 部落網路電視台七、 部落刊物網路電子報八、 遠距教學九、 網路上班第五節 實施程序原住民族委員會辦理程序:一、 分階段實施第一階段入選之條件:(一) 輔導容易交通(二) ADSL可到達上網(三) 服務人員有使命感熱誠優先,資訊能力可有彈性(四) 合理的預期使用者部落人口,預期使用者人數二、 初期以輔導為主,後續由地方自行管理(一) 輔導服務人員具有服務的基礎(二) 輔導使用者將電腦及網路融入工作、休憩與學習(三) 瞭解部落對電腦教室的責任與義務三、 遴選步驟(一) 場地及服務人員名單(二) 服務人員研習提出應用推廣的計畫,介紹開放服務辦法(三) 依研

23、習結果排定訪視時程(四) 再決定入選名單四、 其他配合事項(一) 部落圖書資訊站服務人員研習會(二) 訪視委員遴聘及開會(三) 志工招募週休二日(上班族),寒暑假(大專生)(四) 軟硬體招標寄送部落圖書資訊站申請表,分為說明及申請表兩部份:一、 說明:(一) 原住民族委員會設置部落圖書資訊站的目標(二) 原住民族委員會補助部落圖書資訊站的項目(三) 遴選的基本條件(四) 遴選程序二、 申請表(一) 設置部落圖書資訊站的目標1. 部落的文化中心2. 部落的活動中心3. 部落的學習中心4. 部落的休憩中心(二) 補助部落圖書資訊站的項目1. 硬體設備電腦、桌椅、連線費用2. 應用軟體辦公室軟體、網

24、際網路軟體、多媒體軟體3. 部落服務人員研習服務精神、電腦及網路的社會價值、簡易故障排除4. 外部志工支援週休二日、寒假、暑假(三) 遴選的基本條件1. 場地10坪至20坪為原則2. 網路ADSL或其他方式可上網3. 服務人員具有熱誠4. 使用者學生,終生學習者5. 生活機能水電俱全,位居部落的生活圈內(四) 遴選程序1. 遞交申請表D60日2. 本會發出研習通知D53日3. 參加研習D45日4. 本會軟硬體招標D43日5. 遞交部落圖書資訊站服務辦法及部落圖書資訊站推廣計畫D40日6. 本會訪視D35日7. 正式核定D21日8. 安裝設定D21日9. 驗收啟用D日申請表包括下列幾項內容:一、

25、 部落圖書資訊站負責人姓名、年齡等,可能為:頭目、村長、牧師(神父)、學校老師等,對部落有使命感的人。二、 服務人員姓名、年齡等,必須居住在部落,有服務熱誠。三、 部落圖書資訊站預定地址,空間(坪),已(將)有水電,網路(部落內現有的上網方式)。四、 預定研習日期發出調查表後21天,14天內寄回申請表,即D60日寄出申請表。五、 其他有助於遴選的資料,分條陳述。部落辦理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辦理1. 參與研習會2. 填寫申請表部落提交,志工協助(1) 部落圖書資訊站服務辦法(2) 部落圖書資訊站推廣計畫3. 硬體設備安裝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主辦,部落協辦4. 接待外地志工5. 實際運作1. 宣導及研

26、習會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主辦2. 志工招募社會志工(民間團體協辦),學生志工(教育部協辦)3. 軟硬體招標4. 訪視及審核5. 安裝設定6. 驗收啟用7. 長期指導第六節 訂定部落圖書資訊站管理辦法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訂定部落圖書資訊站的管理辦法草案,供部落參照調整,由部落圖書資訊站管理委員會制定公告,送地方政府及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備查。應先由部落長老/頭目等意見領袖組成管理委員會,討論通過管理辦法,以簡單可行為原則。應包括下列內容:一、 開放時間經管理委員會核定,修訂時亦同二、 使用時間確保使用者的權益,推廣使用範圍三、 網路資訊不得在公眾場所讀取反社會資訊四、 安全維護使用者有保護設備不受

27、惡意破壞的權利及義務第七節 營運電腦教室是部落圖書資訊站的起步,維持它的妥善率是很重要的工作指標。一、 桌面電腦及桌椅設備桌面電腦及桌椅設備已由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備妥,請每天開機,至少使用兩小時,才不會自然損壞。桌椅設備的損壞速度,可以衡量部落圖書資訊站的使用率,儘量由部落本身的志工自行維修。桌面電腦的鍵盤及滑鼠是消耗品,請儘量使用,壞了想辦法。螢幕本身不會壞,但是受到外力的推擠,還是可能損壞。主機本身不會壞,但是長期(一星期)不使用,或沾染飲料,都可能造成內部線路故障;不能開機的情況,多半是硬碟資料錯亂,請交給專業人士重灌。二、 區域網路及伺服器電腦需要連在一起,形成區域網路,需要安裝額外的

28、伺服器,以及足夠連接點(埠)的集線器(hub)或交換器(switch),佈線及製作兩端的連接頭都需要額外的人力。每部電腦需要一個網路卡,連接上交換器的特定埠;每個交換器需要連接至伺服器;採用最低等級的伺服器即可,安裝網頁、電子郵件、自動分配網址、資料庫等服務。部落圖書資訊站應全部被穩壓設備保護,以免位於電力設備尾端部落,因為電力不穩定而造成設備的損害。三、 廣域網路(ADSL)即俗稱的ADSL,可以藉此向外連繫。以最高速的T1/384K單機型一個IP為例,施工費約500元,爾後每月1,787元月租費(899元網路服務費+899元電路費)自行連接入伺服器,透過自動分配網址服務,讓每部電腦都能夠上

29、網。四、 志工分為在地志工及外部志工,外部志工依服務時間,分為寒暑假的學生志工及週休二日的社會志工。在地志工負責每日的行政作業:(一) 環境打掃(二) 故障報告(三) 秩序維護學生志工以學校為基礎的團隊,寒假一個月、暑假二個月,長期駐留在部落,與部落建立長期伙夥關係,由部落提供膳宿服務,優先招募大專院校裡的原住民族學生,必要時支付工讀費及講師費等必相關費用,其工作內容為:(一) 學習部落文化(二) 維修電腦設備(三) 教育訓練電腦資訊課程(四) 協助社區發展社會志工以公司行號員工為主,由部落提供膳宿服務,以文化賞析為號召,優先招募同文同種的原住民,其工作內容為:(一) 學習部落文化(二) 維修

30、電腦設備(三) 教育訓練電腦資訊課程部落本身需具備接待外部志工的熱誠及能力。五、 經費維護費、水電費、網路連線費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協助部落圖書資訊站的開辦事宜,以及第一年的營運及推廣經費;長遠而言,部落應依照自己的需要,從部落本身的需要著手,以部落的長遠發展為主體,思考部落圖書資訊站的營運方式;最後才列出預算,尋找經費來源。一年的預算約50, 000元,大致如下:(一) 電腦及資訊設備維謢費4,556元(二) 網路連線費21,444元(1,787元x12月)(三) 水電費24,000元(2,000元x12月)志工可支付自己的費用,不需部落負擔;部落需以熱誠款待,並給予必要的行政及生活協助。志工

31、及其朋友在部落的生活,可以為部落的民宿及農特產,產生少許的助力。第八節 推廣把部落圖書資訊站融入居民的生活裡,才是設立部落圖書資訊站的本意,實際的推廣活動,應由部落圖書資訊站管理委員會自行決定,在此列出若干可能的方向。一、 電子郵件出外生活求學的部落居民,可以藉著電子郵件與部落的老家保持連繫。二、 網路攝影機安裝網路攝影機及麥克風後,還可以與外地的部落居民有更直接的互動。三、 部落文化生態網站在部落的認同下,可以藉此設備,進行部落文化生態的推廣,讓外界瞭解部落的願景及發展。四、 說故事、課業輔導、部落論壇(讀書會)學齡前兒童及小學生可以在這個空間遊戲成長,成年人與他們共同說故事。國中及高中學生

32、可以在這裡自修,藉著志工的到來,共同為將來儲存能量。成年人(男人或女人)在這裡相聚,討論部落公共事務,透過網路,連結其他部落,思考原住民族的共同議題。第九節 推動輔導部落圖書資訊站及遴選大專院校學生社團輔導之條件及規範以部落的需要為主體,藉著部落圖書資訊站的設立,透過營運及推廣的工作,展現部落的新風貌。一、 輔導部落圖書資訊站辦法部落圖書資訊站的輔導工作,包括營運方式、推廣服務、志工招募及培訓、辦理觀摩研習、舉辦經營研討會、訪視及評鑑,對辦理成效卓著的經營團隊給予精神及實質的獎勵。(一) 營運方式1. 成立管理委員會2. 制定管理辦法3. 公佈開放時間4. 訂定開站工作流程5. 訂定閉站工作流

33、程6. 確定軟體及硬體維修流管道7. 每日固定清潔保養工作項目8. 推廣服務9. 指導學生使用電腦完成家庭作業10. 協助民眾使用電子郵件與外地親友連繫11. 每週至少辦理3小時的電腦使用研習12. 每週辦理部落論壇,凝聚部落共識13. 每月至少辦理學習經驗交流一次14. 每季至少辦理學習成果展示一次15. 每年至少辦理部落間觀摩研習一次(二) 志工招募及培訓1. 部落志工由管理委員會招募及培訓2. 學生志工部落提出申請及接待,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協調大專院校辦理3. 社會志工部落提出申請及接待,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協調民間社團辦理(三) 舉辦經營研討會:為發揮部落圖書資訊站功能,每年舉辦經營

34、研討會,邀請學者專家與部落圖書資訊站服務員,共同研討經營模式,分享經營的喜樂。1. 目標研討經營及推廣模式2. 對象學者專家與部落圖書資訊站服務員(四) 訪視及評鑑1. 縣政府每月訪視及評鑑2.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每季訪視及評鑑(五) 對辦理成效卓著的經營團隊給予精神及實質的獎勵1. 團隊獎勵2. 個人獎勵二、 遴選大專院校學生社團輔導之條件及規範(一) 遴選大專院校學生社團參與部落圖書資訊站的經營及推廣,號召原住民族大專院校師生回到部落服務,帶動大專院校學生關心部落的文化。(二) 資格:教師或學生社團申請(三) 人數:每個部落三至五人,每個社團最多服務五個部落為原則(四) 期限:寒假服務四

35、週,暑假服務八週(五) 經費:教育訓練、膳宿費用、行政管理費、工讀費、教授指導費(六) 項目:1. 硬體故障排除2. 軟體使用學習3. 部落文化體驗4. 部落讀書會經營及推廣(七) 審核:1. 參加服務前講習2. 服務熱誠3. 軟體及硬體知識4. 原住民學生參與(八) 學生社團程序:1. 公告學期開始第一週2. 申請學期開始第一個月3. 講習學期開始第二個月,邀請被服務部落至校講課4. 分配學期開始第二個月5. 服務寒暑假6. 結案服務後一週(九) 部落圖書資訊站程序:1. 申請學期開始第一個月2. 分配學期開始第二個月3. 接待寒假一個月,暑假二個月,膳宿及交通第十節 部落圖書資訊站之訪視方

36、式、項目、成員及其他一、 訪視/評鑑方式(一) 設置前訪視向提出申請的部落圖書資訊站,與管理委員會成員及服務員面談。(二) 營運及推廣訪視每月由縣府訪視一次,每季由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評鑑一次。二、 訪視/評鑑項目(一) 設置前訪視要點1. 輔導容易交通2. ADSL可到達上網3. 服務人員有使命感熱誠優先,資訊能力可有彈性4. 合理的預期使用者部落人口,預期使用者人數5. 輔導服務人員具有服務的基礎6. 輔導使用者將電腦及網路融入工作、休憩與學習7. 瞭解部落對電腦教室的責任與義務8. 場地10坪至20坪為原則9. 網路ADSL或其他方式可上網10. 管理委員會具有影響力11. 服務員具有熱

37、誠12. 使用者學生,終生學習者13. 生活機能水電俱全,位居部落的生活圈內(二) 營運及推廣訪視要點1. 環境整潔2. 按時開站及閉站3. 使用人次及流量4. 推廣服務執行成效5. 部落向心力三、 訪視/評鑑成員(一) 訪視委員由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聘請(二) 主辦科處由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指派(三) 縣市承辦由各縣市原住民行政事務局指派(四) 鄉鎮成員主管課室部落圖書資訊站管理委員會及服務員陪同,實際使用者若干名接受訪視委員面談。四、 其他(一) 部落圖書資訊站負責人姓名、年齡等,可能為:頭目、村長、牧師(神父)、學校老師等,對部落有使命感的人(二) 服務人員姓名、年齡等,必須居住在部落,

38、有服務熱誠(三) 部落圖書資訊站預定地址,空間(坪),已(將)有水電,網路(部落內現有的上網方式)(四) 預定研習日期發出調查表後21天,14天內寄回申請表,即D60日寄出申請表(五) 其他有助於遴選的資料,分條陳述第十一節 部落圖書資訊站經營研討會為發揮部落圖書資訊站功能,每年舉辦經營研討會,邀請學者專家與部落圖書資訊站負責人及服務人員,共同研討經營模式,分享經營的喜樂。演講的程序為:主講人30分鐘,小組研討(由小組輔導員帶領)90分鐘。第一天10:3011:30相見歡(報到)11:3012:00始業式12:0013:20午餐13:3015:30演講一(部落圖書資訊站的使命及特色)15:00

39、15:30茶敘15:3017:30演講二(臺灣原住民族網路資源)17:3019:00晚餐19:0021:00分組討論21:00就寢第二天07:0007:30晨操07:3008:00早餐08:0009:30分組結論報告09:3010:00茶敘10:0012:00演講三(進入學習型部落)12:0013:30午餐13:3015:30演講四(縮短原住民數位落差的策略)15:3016:00茶敘16:0018:00演講五(讀書會的社會價值)18:0019:30晚餐19:3021:30分組討論21:00就寢第三天07:0007:30晨操07:3008:00早餐08:0009:30分組結論報告09:3010:

40、00茶敘10:0011:30頒獎及結業式11:30午餐、賦歸第三章 部落讀書會建置及運作第一節 部落大學圖書站配合部落大學的開課計畫,依照學生人數及課程數,在開課地點建置圖書站,供應師生足夠的學習資源。採取漸進式構成,依照開課的時間,逐步累積館藏量。請授課教師擬定授課計畫時,提出推薦閱讀圖書,每門課以必讀圖書三本、略讀圖書七本為原則。圖書站備有各課程的全部推薦閱讀圖書一份,供學生及部落民眾借閱;依照學員人數,配置必讀圖書,供學員借閱,課程結束後歸還,移交下個開課部落使用。圖書站館藏量的計算公式如下:圖書站的圖書量=(學生人數x10)+(開課數x10)第二節 部落讀書會贈書及研讀讀書會研讀的書籍

41、,必須切合個別讀書會的需求,不宜以供給面的單向思考,直接決定研讀的方向。一、 贈書向社會募集圖書,以贈書的模式,可以在短期內,取得足夠的圖書數量。兒童繪本讀物的適用性較廣,幾乎都可以適用,但是成年人讀書會需用的圖書,自主性較強,很可能難以符合個別讀書會的需求。若能配合若干機制,當可使社會的資源,做更有效的運用:(一) 研讀書單藉由讀書會領導人的協助,規劃出研讀的書籍清單,向出版社或社會大眾募集特定的圖書(二) 捐贈書單出版社或社會大眾捐贈的書籍清單,由讀書會領導人代為接受(三) 館藏研讀結束後,該等捐贈的圖書有三個去處1. 可由其他讀書會繼續研讀2. 交由部落圖書資訊站典藏3. 由讀書會成員留

42、下該書,以備日後參考之用不過,這種機制的營運成本頗高,需要精密的規畫能力,縝密的分配方式,以及讀書會領導人的配合。以建立館藏數量為目標的贈書活動,比較容易達成,祗要發動一次捐書計畫,應可募集數萬本圖書;這種募集方式有兩個缺點,形成需求(讀書會)與供給(贈書)不能匹配:(一) 捐贈的圖書不適合讀書會使用(二) 讀書會需要的書不在捐贈範圍內二、 研讀訂名為閱讀原味讀書會,鼓勵民眾讀取知識,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以整合民間資源、開發潛在人力為理念,成立原住民族讀書領導中心。希望達到:(一) 由讀書領導中心帶領舉行讀書會,培訓當地民眾成為讀書會種子成員,一同將書香的知性環境帶入居民的生活。(二) 閱讀風氣

43、由村里擴展至整個部落,透過閱讀分享產生認同。(三) 建構屬於居民的終身學習環境,成為部落的書香知性桃花源。經由原住民族委員會培訓的部落種子老師,回到部落成立讀書會,外界志工協助辦理第一期示範讀書會,引導部落民眾進入學習型生活,由部落的讀書會種子老師續辦。可分為連續性的長期讀書會,或短期的場次讀書會:(一) 長期:在特定時期內進行,可詳細探索一系列的知識,在一期活動中,民眾僅需報名一次。(例如:活動為一期3個月,專門探討中東方面的相關書籍。)(二) 短期:報名及參與較有彈性。(例如:當週活動的報名、或是在活動現場參與加入讀書會。)種子老師回到部落在一年內,應辦理10場以上的讀書會,為鼓勵結訓種子

44、成員推廣所習,致力部落的閱讀推廣活動,義務主持或參與活動滿一段時間或成效顯著者,得報請執行單位頒發頒發閱讀原味證,以鼓勵居民帶動閱讀氣息。透過網路及年度的成果展示,部落得以互相觀摩讀書會的成果。結合有限的社區資源,整合完整的學習資訊網,引導民眾求知的渴望,系統化培養閱讀能力與習慣,建立永續學習的制度,籍由難得的契機,潛移默化地營造終身學習環境,使書香閱讀在部落生長之願景。預計達成的目標如下:(一) 培育帶領閱讀與學習的種子成員,紮實文化建設的根基。(二) 以圖書為媒介,傳遞資訊,讓教育的功能在部落生根。(三) 導引民眾親近認識資訊,塑造思考判斷的能力,落實所學協助解決生活中各方面的問題。(四)

45、 藉閱讀拓展資訊視野,促進深入思考,提升資訊素養。(五) 由閱讀造就居民互動討論,營造豐富多元的溝通管道。(六) 培養居民閱讀習慣,活化部落內部的資訊流通與創新,讓智慧產出成為部落特色,建構優質的終身學習環境。第三節 部落讀書會領導人培育計畫辦理部落讀書會領導人研習營,召募及培訓領導人,每縣舉辦一場,培植人力資源,每個部落至少有一人參加,涵蓋54個鄉鎮市,共535個村里,依等比例分年分區舉行部落讀書會,在五年內分期辦理完畢。年度完成比率如下:年次百分比累計完成15%5%210%15%320%35%425%60%540%100%每個部落讀書會至少應有一名參加,其資格如下:一、 熱心部落事務,對部落發展有使命感者二、 願意帶領或參與閱讀活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