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工具书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27844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PPTX 页数:46 大小:2.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工具书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古代汉语工具书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古代汉语工具书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古代汉语工具书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古代汉语工具书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工具书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工具书课件.pptx(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工具书简介阅读古书,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困难,比如一些字不认识,一些词语、典故不知道它的意思或出处,一些典章制度、礼仪习俗、名物器用不熟悉等,这时就需要去查工具书。,用于学习古代汉语的工具书很多,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要熟悉一些常用工具书的编排、查检以及内容等相关的知识。下面是对一些常见古汉语工具书的介绍,共分字典、词典两类。,二、工具书分类,1、字典类字典主要是以解释单个字的形、音、义为出发点的。 “字典”一词出现于康熙字典问世以后,在此之前,凡是解释汉字形、音、义的书,都笼统地称之为字书。古代的字书外延较广,今天字典相当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常见的字书有以下几种。,2、常见的字典类举例

2、2.1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撰,这是我国第一部通过分析字形探求本义(据形求义)的字书。,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西元100年),但直至二十一年后,亦即汉安帝建光元年(西元121年)许慎病卧在床时才让其子许冲将书献给朝廷。说文的“文”和“字”各有特定的含义,独体的称“文”,合体的称“字”。参见古代汉语第一册p77,说文编排的体例:说文首创部首分类法,从汉字中归纳出五百四十个部首,将所收字按五百四十部排列,同部首的字排在一起,所谓“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五百四十个部首的排列顺序是“据形系联”,即大致以部首形体相近的特点为依据列次。各部内部的字,则是根据“依类相从”的原则排列,即按照

3、字的意义,将表示同类事物的字或者意义相近的字排列在一起。这就是段玉裁所说的“凡每部中字之先后,以义之相引为次。”,说文对每个字的说解,都是首列小篆字形,接着解释其意义,然后按“六书”分析其字形结构,最后用反切注音。,说文一书经过数百年的流传,特别是经过唐代李阳冰的主观窜改,讹误相当严重。南唐时徐锴做了一番整理工作,写成说文解字系传一书,世称“小徐本”。北宋时徐锴之兄徐铉奉诏对说文解字进行校理,增列了四百二个“新附字”,对部分字条作了简要的注释,同时依据唐韵给每个字加了反切,世称“大徐本”。,清代对说文的研究达到了高峰,有著名的说文四大家: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桂 馥 说文义疏朱骏声 说文通训定声王

4、 筠 说文句读,清张玉书、陈廷敬等奉敕撰。书成于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康熙字典据明代梅膺祚的字汇和张自烈的正字通两部字书的基础上增订而成,收字四万七千三十五个。,2.2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编排的体例:,1、用214个部首编排汉字,部首以笔画为序。2、将部首归入以十二地支命名的12集,每集又分上中下3卷。3、释字先注音,后释义,各义之下引古书为证。,书前附有“部首索引”。其释字体例是先列本音本义,再列别音别义。注音以罗列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洪武正韵等古代韵书中的反切为主,辅以直音。释义以引用古书及传注中的解释为主,所引一般都属于时代最早的用例,且标明书名和篇名。凡别音别义均以“又”

5、字标明。,2.3汉语大字典,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从一九八六年起,由四川辞书出版社和湖北辞书出版社陆续出版,共八卷,至一九九年十月全部出齐。其后又分别于一九九二、一九九五、二一年出了缩印本、三卷本和四卷本。参见古代汉语p75,汉语大字典的编排体系,全书按部首笔划编排,所用部首同于汉语大词典,共二百部。同部首的字按除去部首以外的笔划数排列,同笔划的字再按起笔一(横)、丨(竖)、丿(撇)、丶(点)、乙(折)五种笔形的顺序排列。各卷之首列有该卷的笔划检字表,末卷附有全书的笔划检字表。,汉语大字典对单字的说解一般包括解形、注音、释义、引证四项。各字头之下首先列出该字可能有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及

6、出处,接着引说文以说明其本义和构型,然后依次注出该字的今音、中古音和上古音。如一字多音则分列。,其中今音用中文拼音字母标注;中古音用广韵或集韵中的反切标注,同时标明声、韵、调;上古音只标韵部,采用的是近人考订的古韵三十部。在释义方面,对字义一般按本义、引伸义、假借义的顺序排列义项。,所分义项较细,兼收了一些生僻字的义项和常用字的生僻义项以及复音词中的词素义。对义项的确定既注重继承前人已有的成果,也重视吸收今人新的研究成果。引证标明了书名、篇名或卷次,便于查检。,汉语大字典共收列单字五万六千左右,是迄今为止收单字最多的汉语字典,2.4古汉语常用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是由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为首的

7、一批语言学家编写的,包括王力、岑麒祥、林焘、戴澧、唐作藩、蒋绍愚等著名学者。,这部字典是专为初学古汉语的人掌握常用字的常用义而编写的,其第四版所收古汉语常用字已增加到六千四百多个,另外酌收双音词约二千五百多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体系,本书义项基本上按本义、近引申义、远引申义、假借义的顺序列次,释义简明,用例典型,对用例中的有关词语随文作了注释,释义中指明了古今字、通假字和异体字,等等。,另外,在一些字条之后还对同义词进行了简要的辨析,它为初学者提供了较大的方便,故出版后受到了读者的普遍欢迎,多次再版,重印。,2、词典类:词典的类型有多种,如普通词典、专科词典、分类词典等。可供学习古汉语的词典主

8、要有,3.常见的词典举例,3.1经籍籑诂,清人阮元主编,一六卷。始编于嘉庆二年(1797年),于次年秋完成。嘉庆五年初刊行。,参编者是阮元任浙江学政时所挑选的经生数十人,实际总编是臧镛堂。全书汇集了唐代以前经史子集和训诂专书中的各种训诂资料。,3.2经籍籑诂的体系,按106韵编排汉字,同韵字集录在一起,共分106卷。每字之下收录故训解释字义,不注音 切。各义项之间用“o”隔开,每义项先说字义再列出处。被释字用“|”代 替。,这部书为检寻故训和考察字义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前人评价很高,有“展一韵而众字毕备,检一字而诸训皆存,寻一训而原书可识”之说。,其缺点是义项漏收较多,引文及出处中的误字、

9、脱字也较多。有中华书局一九八二年影印本和成都古籍书店一九八二年影印本,均附有笔划索引。,3.3辞源,一九八年开始编纂,由陆尔奎、傅运森等人主编。商务印书馆一九一五年出正编,一九三一年出续编,一九三九年出正、续编合订本 。,辞源的编排体系,编排上采用康熙字典的二百一十四部首列单字字头。说解包括注音、释义、书证。注音同时采用中文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标注今音,用广韵的反切标注中古音,同时标出了中古的声调、韵部和声母。,释义比较简明,引例标注了作者、篇目和卷次等。全书采用繁体字排印,附有部首、音序和四角号码三种索引,使用方便。,修订本辞源分为四册, 一九八八年又出版了合订本。 修订本辞源共收单字一万二千

10、八百九十个,词语八万四千一百三十四条。,3.4汉语大词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罗竹凤主编。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3年出版最后一卷。汉语大词典的编辑方针是“古今兼收,源流并重”,汉语大词典的体系,汉语大词典的编排体系,全书单字条目按部首笔划编排,部首采用的是与汉语大字典商定的二百部。多字条目按“以字带词”的方式列于单字条目之下。由于这部字典“古今兼收”的特点,所以采用繁体字、简体字并用的排印方式。,立目、引用古代书籍用繁体;释义行文、引用现代书籍(1912年以后的)用简体。单字注音分为二段式:用中文拼音字母注现代音,用广韵的反切标注中古音,同时标明声调、韵部和声母

11、。凡产生于近代的字,一律依近代韵书、字书中的反切标音,只标明声调和韵部,不标声母。,汉语大词典的释义确切,层次清楚,引例丰富,文字简练,检索方便,而其最大的特点还在于收词多,是迄今为止收词最多的汉语语文词典。古书中的词语一般在这部词典中都能找到。,当然,它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词条漏收、某些词条的义项不完备、部分词条的书证不是最早的用例,等等,但这些问题都是不可避免的,并不影响它是一部非常实用的优秀的大型语文辞典。,这是一部大型的历史性的汉语语文词典。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3.4故训汇籑,故训

12、汇纂于1985年立项。历经18年始成、它囊括了清代著名学者阮元主编经籍籑诂的全部内容并加以认真校订。,故训汇籑的编排体系,故训汇纂的编排检索更方便于今人:除了正文按康熙字典214部编排以外,还收录了单字汉语拼音索引和难检字笔画索引。各字目下内容排列极具条理性,可做到寻检一字而历代训释一览无遗,查阅一训而诸书用例历历在目。,该书被学界誉为五大汉语工具书之一,是继辞源、辞海、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之后的又一高质量的大型汉语工具书。,故训汇纂它囊括了清代著名学者阮元主编经籍籑诂的全部内容并加以认真校订,在此基础又进行了大量补充,时间跨度上由前者的从先秦到唐代扩展到晚清;在征引注释资料上,由前者的80多种扩展到250多种;在篇幅上,由前者的300多万字扩展到1300多万字。,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