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2).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51339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2).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语文工具书,一、什么是语文工具书,工具书就是当作工具使用的书籍。书籍从作用上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供人们学习、阅读、钻研用的,可以从头到尾精读或略读的各科书籍;另一类则是按照一定方法编排,供人参考、检阅、查询,而非系统阅读的书籍,它们只起辅助的工具作用,这就是工具书。这一类工具书包括字典、词典、索引、历史年表、年鉴、百科全书等。,2.工具书的特征(1)查考性(2)概括性(3)易检性,3.工具书的功用(1)工具书是读书治学的工具(2)工具书是传播思想和文化的工具(3)工具书是教育工作者做好教学工作的工具。,二、语文工具书的类型,(一)普通字典、词典类、字典。以字为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2、注上读音,说明意义和用法的工具书。阅读古籍,比较常用的字典有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大字典等。2、词典。以词为单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注上读音、加以解释的工具书。词典,又写作“辞典”。阅读古籍,需要经常翻检的词典有辞源辞海辞通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汉语大词典等。,(二)语言文字专著类。供语言文字的某个领域专门使用的工具书属於语言文字专著类工具书。由於学科领域众多,为适应各学科领域而编著的语言文字专著类工具书也就众多,比较常用的有说文解字甲骨文字典金文编尔雅广韵诗词曲语辞汇释助字辨略经传释词词诠文言虚词通释古代汉语虚词通释文言复式虚词等。,(三)类书和专书索引类、类书

3、。摘录各种书上有关的材料并依照内容分门别类地编排起来以备查检的书籍叫做类书。常见的有佩文韵府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索引。把书中的句子摘录下来,每句下标明出处和页码,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起来以供查检的资料叫做索引。索引又叫“引得”。如:十三经索引二十四史纪传人名索引春秋经传引得等。,三、常用语文工具书介绍,说文解字 简称说文,东汉许慎撰。本书按照部首排列,共五百四十个部首。书中在每一篆文下先释义,再分析形体结构,最后或说明读若某。如:自,鼻也。象鼻形。凡自之屬皆从自。疾二切 本,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布忖切 向,北出牖也。从宀从口。詩曰:“塞向墐戶。”許諒切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

4、考求本义的字典。它用“读若”的方法注释字音,所以它又是研究上古音的重要依据。,气:云气也。象形。凡气之属皆从气。,男:丈夫也。从田从力,言男用力于田也。凡男之属皆从男。,诛:讨也。从言朱声。,奉:承也。从手廾,丰声。,说解体例:先释义,后解形,再注音。以秦汉通行的篆书为对象进行的,间或举出古文和籀文,为后人认识和研究古代汉字提供了一定的条件。,编排体例:按部首的不同分为540部,每部之内的所属字大体上是以义为序,依义相聚。,许慎没有见过甲骨文,见到的铭文(金文)也不多,所以,有错误之处,如:元,说文解字:“始也。从一兀声。”小篆、金文字形如下,应指人头,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狄人归其元,面如生。

5、”孟子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填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金文 小篆,版本与注释:,弟弟 徐锴说文系传“小徐本”,哥哥 徐铉校订说文解字“大徐本”,段玉裁 江苏金坛人 说文解字注,朱骏声 江苏吴县人 说文通训定声,桂 馥 山东曲阜人 说文解字义证,王 筠 山东安丘人 说文解字句读,康熙字典,古代收录汉字最多的字典。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张玉书、陈廷敬等人奉诏编撰,于康熙五十五年()成书。体例:用二百一十四个部首编排汉字,部首以笔画为序。将各部首分别归入以十二地支命名的十二集中,每集又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是先引韵书释字音,先反切后直音。字义也多数引书作解。引书释义则从先秦古籍直到唐宋元明诸家著

6、作、字书、词书无所不引,还引用古注。解释一字至少引一种书。博引群书释音释义是此书的最大特点。,此书的缺点也较多,一是释义未按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的次序排列,不容易把握词义系统。一是引书失校,王引之字典考证十二卷纠正其引书错误2588条。三是音注错误不少,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中华大字典,徐元浩、欧阳溥存主编。1909开始,1915(民国四年)编成。中华大字典是在康熙字典的基础上编篡的,它也校正了康熙字典的两千多条错误,仍然按214部排列,收48000多字,是当时收字最多的字典。每字下先集韵反切,再列义项,每一义项下,先释义,再列书证,一个项用一个书证。各个义项的次序都用数字标出,其次序是是先

7、本、再引、再假借。比康熙字典进了一大步。其缺点是:罗列义项过多,往往把一个义项析为多条,又未加以分析整理,这就显得支离破碎,令人难以把握。,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本字典由北大中文系等单位编。商务1979年出版。收字3700多,另外还收了2000多个双音词。按照汉语拼音音序排列。已经简化的汉字用简体字标出字头,后面用括号标出繁体或异体。书后附古汉语语法简介我国历代纪元表。特点:释词简明、精当,注意义项之间大联系。,汉语大字典,由四川、湖北两省组成编委会集体编写,1985年开始,两省辞书出版社联合出版,1990年出齐。按部首排列,分200部,收字56000左右。是我国目前收字最多的一部大型字典。字形:

8、反映字形演变过程,列出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形体。字音:尽可能注出现代读音,并收列了中古的反切,标出上古的韵部。字义:不仅注意收列常用字的常用义,而且注意常用字的偏僻义和偏僻字的义项。还适当地收录了复音词中的词素意义。对多义词,按本、引、假的顺序排列。对罕见的名物词,附有插图。,汉字形义分析字典,曹先擢、苏培成主编。北大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本书是一种新类型的字典,共收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所列汉字个,每个字都列出现代的读音和意义。然后分析每个字的字形,一直追溯到小篆,有的还溯及甲骨文和金文。从字形分析入手,说明字形和字义、字音的联系,说明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联系,举出例证说明古今字

9、义的传承和用法的重要变化。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正确掌握和使用汉字。,尔雅,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尔”是近的意思,雅是雅言、通语。尔雅是用近代雅言训释经书的一部训诂工具书。尔雅共三卷,十九篇。前三篇主要解释普通词语,其中释诂、释言解释古代常用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和一般虚词,释训主要解释诗经中的疊音词和其他双音词。后十六篇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解释亲属、宫室、器物、音乐、天文、地理和动植物等的名称。尔雅解词主要采用义训方法,用通语解释古语词和方言词。,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尔雅篇名歌 诂言训亲

10、宫,器乐天地同,丘山水草木,虫鱼鸟兽畜。“同”字是为了帮 助记忆后加的。,尔雅有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宋代编入十三经注疏中。清代研究尔雅成就卓著,邵晋涵尔雅正义、郝懿行尔雅义疏最为著名。,解说体例:对词采取同义归类、总括解释的方法。局限:对总括性的解释往往流于粗疏简略,尔雅释诂:“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尚书康诰:“惟三月,哉生魄。”,诗经大雅生民:“后稷肇祀。”,尚书胤征:“俶扰天纪。”,大戴礼记:“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诗经周颂访落:“访予落止。”,辞源,由商务印书馆编印,出版於年。年出版了修订本。新版辞源为古汉语专门工具书。全书按照部首排列,共二百一十

11、四个部首。在字头下,先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标明反切,然後列出单字义项及书证。单字之後收列以该字起头的词语,进行解释并列出书证。其缺点是:有的词义失收;有的相关词语前后解释不一;有的书证出处不是最早的;有些引文有讹误脱漏。使用时最好能核对原文。,辞海,由中华书局编印,出版於年。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修订出版。新版辞海用简体字排印,按照部首排列,分二百五十个部首。是一部百科性的辞书,共收列单字16534个,词目12万余条,古今汉语均可查阅。,经籍纂诂,清人阮元等编纂,嘉庆三年(公元 年)出版,1982年,成都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影印本。本书先按四声、再按平水韵排列。一韵为一卷。另外附有笔画索引

12、。字条下,先释义,再引书证。义项的排列,先本义,再引申义,再假借义。本书是专门收集唐代以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查阅它,对阅读唐代以前的古书很有帮助。,辞通,朱起凤编著,1934年开明书店出版,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通”意为:有些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双音词,其意义是相通的。一部专门收集双音词的辞典。其排列方式是:按照双音词的下一字的韵所从属的平水韵韵目排列。词条下,有的先释义,再列书证,最后加编者按语;有的先列书证,再加编者按语,词义在按语中说明。辞通重视因声求义,善于从声音通假上去探求词义。查阅它,可以解决古籍中的一些校勘问题。,中文大辞典,台湾中文大辞典编篡委员会编,台湾中国文化学院和

13、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发行。全书共四十册,收列单字约五万个,十七万多词条。多用文言文解释。在字形方面,上溯甲骨文、金文,次及篆、隶、楷、草诸体,使读者能了解汉字演变的过程。在字音方面,每字之下,以该字所见最早韵书为准,先注该字本义反切,再依时代顺序注其他韵书的反切,再列出平水韵中的韵目,最后注出注音字母拼音和罗马字母拼音。在释义方面,主要采自尔雅说文方言释名等书的训解和两汉以来的注疏。注释按本、引、假的顺序排列。,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和编纂处编纂,罗竹风主编,按照部首排列,共二百个部首。全书下文十二卷,共收列词目三十七万五千余条,约五千万字,年出齐。本词典除了对单字本身的意义演变加以总

14、结外,更侧重于收列一般词语,着重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全面阐述。在字音方面,每个字头下面依次标注现代音和古音。现代音用汉语拼音字母标注。古音用反切标注。在广韵集韵的反切後面依次列声调、韵部和声类。在词义方面,所收条目义项完整,释义确切,例句丰富。,诗词曲语辞汇释,张相著,年中华书局出版,后来曾经多次重印。本书适用於查阅唐、宋、金、元、明诗词曲中特殊语词的意义和用法。被释词有单音词、复音词,也有词组,其中不少是方言、口语和专门词语。本书正式词条标目五百三十九个,词条附目六百多个。其体例是先释义、后列书证。如卷一:子与则同,犹只也。董西厢二:“和尚何曾动着,子喝一声,那时諕杀。”言只喝一声也。,

15、助字辨略,清刘淇著,1711年出版。体例:按四声分卷,依韵排列。内容:取材从先秦到元代,内容包括经传、诸子、史书、小说等。缺点:对虚词的分类标准不统一,内部体例欠严密。,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嘉庆二十四年(年)出版;年,中华书局再版;年,岳麓书社再版。本书收录虚词一百六十个,按照守温三十六字母排列。本书只从西汉及其以前的古籍中选取例句。对於虚词的一般用法,解释从略;对於虚词的特殊用法,旁征博引,反覆求证,详加阐述,颇有创见。查阅它,可以了解虚词在两汉及其以前时期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特殊用法。,词诠,杨树达著,商务印书馆 年出版,中华书局再版。以后又多次再版。本书收集虚词四百七十四个,按注音字母顺序

16、排列,共八卷。解释每一个虚词,先注音,再辨其词类,再讲它的意义和用法,并举例说明。书证限于先秦、两汉的古籍,其中又主要是“经书”。它既解释虚词的特殊用法,也解释一般用法。查阅它,可以了解各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虚词通释,尹君编著广西人民出版社年出版。共收列虚词三百零五个。按照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对被释词,先用汉语拼音字母注音,再注明词性,再说明其用法和意义,再列书证。对书证均写出了译文。本书对词的词性和意义用法分得很细,有些是编者的创见,比较适用。,古代汉语虚词通释,何乐士等编,北京出版社年出版。共收列虚词五百四十九个,是目前收词最多的一部虚词词典。编写体例与文言虚词通释相同。书末附有四

17、角号码检字表、部首检字表,查检起来较为方便。,文言复式虚词,楚永安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出版。共收列复式虚词三百零六个。编写体例与文言虚词通释相同。书末附有“细目笔画索引”,检索较为方便。,三、语文工具书的查检,(一)部首检字法 查字时先找到部首,然后按笔划数目(作部首的偏旁不计在内)由少到多去找。(二)音序检字法 古代工具书按韵目顺序编排或按古代三十六字母编排。清末民初按国语注音符号编字。汉语拼音方案推行后,工具书又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编排。,(三)笔划检字法 这种检字法首先按汉字笔划数目编字,在同一笔划数目内又按笔顺排列。要求两点:一是对某字笔划数目要清楚,二是对某字笔顺即先写哪笔后写哪笔要清楚。有的笔划检字在同一划数字内又按部首顺序排字,这可算是两结合的检字法。(四)四角号码检字法 方块汉字有四个角,把各角的不同形象分成十类,定出十个号码来代替它们,四个角的顺序是上左、上右、下左、下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