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针灸治疗)概要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30380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泄泻(针灸治疗)概要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泄泻(针灸治疗)概要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泄泻(针灸治疗)概要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泄泻(针灸治疗)概要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泄泻(针灸治疗)概要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泄泻(针灸治疗)概要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泄泻(针灸治疗)概要ppt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泄 泻,定义:,泄泻亦称“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泻出如水样。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于夏、秋季节。过去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泄; 大便清稀如水而下者泻。现多分为急慢性两类。,西医相关疾病:,泄泻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疾病,凡属消化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导致的腹泻,如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过敏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 ,均属此范畴。,西医认为,根据病理生理,腹泻可分为:高渗性、吸收障碍性、分泌性、运动性四类。每日肠道内增加数百毫升水分就可引起腹泻。,西医相关疾病(机理):,当摄人大量不吸收的高渗溶质,使体液被动进人肠腔时,可导致渗透性腹泻。由于胃肠道水与电解质分泌过多或吸收受

2、抑制而引起分泌性腹泻。,当肠粘膜完整性因炎症、溃疡等病变而受到损伤时,造成大量渗出而形成渗出性腹泻(炎症性腹泻) 。当胃肠运动关系到腔内水电解质与肠上皮接触的时间缩短时,直接影口向到水的吸收,形成胃肠运动功能异常性腹泻。,1、急性泄泻:,病因病机,2、慢性泄泻:,总之,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1、急性泄泻:发病较急,便次与数量增多偏于寒湿便质清稀,水谷相杂,肠鸣腹痛,口不渴,身寒喜温,脉迟,舌淡苔白滑偏于湿热所下黄糜热臭,腹痛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脉象濡数,舌质黄腻,或兼身热口渴。,病因病机,2、慢性泄泻:发病较缓,或由急性泄泻转变而成;每日便次较少。脾虚面色萎黄,或神疲肢软,喜温畏

3、寒,不思饮食,大便溏薄,脉濡软无力,舌嫩苔白肾虚每于黎明之前腹中微痛,痛即泄泻,或肠鸣而不痛,每晨一次或数次,脉沉细,舌淡苔白。 五更泻,【临床表现】,以大便次数增多、便质清稀甚至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症。多伴有腹痛、肠鸣等症状。 大便常规、大便细菌培养可见脓细胞、致病菌等。纤维结肠镜及钡剂灌肠可见结肠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癌变、息肉等病变。,1寒湿困脾 腹泻因感受寒湿而发,大便清稀或如水样,腹痛肠鸣,泻后痛减,得热则舒,恶寒食少,苔白滑,脉濡缓。 2肠腑湿热 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大便黄褐臭秽,肛门灼热,发热,腹痛拒按,泻后痛减,舌红、苔黄腻,脉濡数。,3食滞胃肠 暴饮暴食后腹满胀痛、拒按,泻

4、后痛减,大便臭如败卵,纳呆,嗳腐吞酸,苔垢厚腻,脉滑。 4肝郁气滞 泄泻、腹痛、肠鸣每因情志不畅而发,舌红、苔薄白,脉弦。,5脾气虚弱 大便溏薄,夹有不消化食物,稍进油腻饮食则便次增多,腹部隐痛喜按,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若病久不愈,脾虚下陷,可导致脱肛。 6肾阳亏虚(五更泻) 晨起泄泻,夹有不消化食物,脐腹冷痛,喜暖喜按,形寒肢冷,面色咣白,舌胖而淡、苔白,脉沉细。,治疗方法:治则:健脾益肾、温化寒湿; 行气化滞、通调腑气。处方:大肠的俞、募、下合穴为主。主穴:神阙,天枢,大肠俞,上巨虚,三阴交。配穴:寒湿困脾加脾俞,阴陵泉; 肠腑湿热加合谷,下巨虚; 食滞胃肠加中脘,建里; 肝气郁

5、滞加期门,太冲;脾气下陷加百会; 脾气亏虚加脾俞,足三里; 肾阳亏虚加肾俞,命门,关元 ;,主穴:天枢,大肠俞,上巨虚,神阙,三阴交,天枢,大肠俞为大肠经俞募配穴,上巨虚为下合穴,共用调理肠腑而止泻,主穴:天枢,大肠俞,上巨虚,神阙,三阴交,配穴:寒湿困脾加脾俞,阴陵泉,配穴:肠腑湿热加合谷,下巨虚,配穴:食滞胃肠加中脘,建里,配穴:肝气郁滞加期门,太冲,配穴:脾气亏虚加脾俞,足三里,配穴:脾气下陷加百会,配穴:肾阳亏虚加肾俞,命门,关元,四、其它疗法:,1、芒针(实证:大肠俞,秩边,水道; 虚证:肾俞,提托,志室透命门,小肠俞)2、耳压:小肠,大肠,胃,脾,肝,肾,神门。3、穴位贴药:云南白

6、药1g,加6070%酒精调糊敷脐,风湿膏外固定。治疗秋季腹泻。4、蒜疗:五、预防:,病案讨论:,吴女,56岁。主诉:黎明前腹泻伴腹痛3年。病史:每晨腹泻3-4次,气短乏力,恶寒腹冷,纳呆,经结肠镜检查为慢性结肠炎。检查:面色萎黄,体倦神疲,四肢不温,腹冷。,诊断:泄泻(慢性结肠炎),脾肾阳虚。取穴:中脘、关元、天枢、上巨虚、阴陵泉。配穴:命门、肾俞、大肠俞。操作:主穴针刺补法,配穴艾灸。经治4次后,腹泻减为1次,8次后治愈。,(3)捏脊 患者俯卧,他人从命门开始,捏紧脊柱部皮肤,一松一紧向上至大椎,重复操作9次。 (4)推骶尾部 患者俯卧,他人用掌根抵住尾骨,自下向上,推至命门穴,操作2分钟,至局部微红、微热。,预防,泄泻应以预防为主。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不饮生水,不食生冷瓜果;居处冷暖适宜;并可结合食疗健脾益胃。 对急性泄泻,患者应于每次大便后用软纸轻轻擦拭肛门并用温水清洗,以免肛门发生感染,粘膜溃破。,对重度泄泻者,应注意防止津液亏损,及时补充体液。 泄泻痊愈后还应注意饮食调养、精神调养和体育锻炼,防止复发。,按语,1.急性泄泻治疗期间须控制饮食。针灸对泄泻有较好疗效。2.泄泻频繁有失水现象者,可给予输液。3.平时注意饮食卫生。4.针灸的作用机制有调整肠管运动,影响消化道分泌及抗炎作用(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及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机体防御能力)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