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第6版绪论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31716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医学第6版绪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预防医学第6版绪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预防医学第6版绪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预防医学第6版绪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预防医学第6版绪论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防医学第6版绪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医学第6版绪论ppt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预防医学,课程设置,课时:48学时 授课人:刘文华联系方式: 18163138516,预防医学教学基本内容,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健康问题群体现象 第三章生活和职业环境与健康第四章食物与健康第五章流行病学概述 第六章描述性研究第七章病例对照研究 第八章队列研究 第九章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第十章诊断试验与筛检试验,想回答的问题,我作为一名医学专业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预防医学?什么是预防医学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是什么关系?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生态健康模式如何促进和维护健康?,长期照料,想象上游情景,医务工作者相当于一个站在急流边上的救护人,当看到沿河而上的落水者(病人)时,他们就跳下水去把他们救上来。接着,又有

2、另一名落水者沿河出现了。所以,他们整天忙于救护落水者,而没有时间走到上游看看,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掉到河里去?这些落水者是自愿掉下河里(责任在他们本身)?还是被推下水(责任在他人)。针对这些原因应该做些什么?,绪 论,一、预防医学的定义、研究内容、特点和研究方法二、健康观与现代医学模式三、健康决定因素四、三级预防策略与公共卫生,第一节 预防医学的定义、研究内容、特点和研究方法,一、预防医学的定义、内容和特点,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工作模式:“环境-人群-健康”这一“生态健康”模式.,范畴,工作对象,目的,预防医学(pr

3、eventive medicine),预防医学的特点,工作对象:个体和群体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患者研究重点:影响健康的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采取的对策:更具积极的预防作用和更大的效益研究方法: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多学科技术和方法的综合应用,健康,潜在疾病,发病,发病,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对人群健康影响的比较,预防医学的特点,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劳动与职业卫生社会医学行为医学与健康促进卫生管理学循证医学,三次公共卫生革命,第一次公共卫生革命:以控制传染病为主的公共卫生措施第二次公共卫生革命:以干预个人不良生活行为 方式来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促进第三次公共卫生

4、革命:以生态学模型为指导的综合干预措施,来延长人群健康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又称“新公共卫生”(New Public Health),二、健康观与现代医学模式,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三大学科分工不同,但互有联系,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才能达到疾病和健康的深入和全面的认识。健康观医学模式:三级预防:,健康的定义,“健康(health)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well-being),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WHO,三、健康决定因素是指决定个体和人群健康状态的因素.,影响健康的因素,(一)社会经济环境 个人收入和社会地位 文化背景和社会支持网络 教育 就业和工作条件(二)物质环境(

5、三)个人因素 健康的婴幼儿发育状态 个人的卫生习惯 个人的能力和技能 人类生物学特征和遗传因素(四)卫生服务,四、医学模式,医学模式即医学观。 是指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现象的看法,以及在这些观点的指导下去观察、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问题。医学模式既体现医学观,也体现方法论。,医学模式发展历程,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机械论的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神灵主义医学模式,神灵主义医学模式是远古时代的医学模式。远古时代,人们认为世间的一切是由超自然的神灵主宰,疾病乃是神灵的惩罚或者是妖魔鬼怪附身,故把患病称为“得”病,对待疾病则依赖巫术驱凶祛邪,而死亡是“归天”

6、,是灵魂与躯体分离,被神灵召唤去了。这种把人类的健康与疾病。生与死都归之于无所不在的神灵,就是人类早期的健康与疾病观,即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也逐渐发生了改变,开始把健康与疾病和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观察思考,产生了朴素的辩证的整体医学观。如中国古代的气、阴阳五行的病理观,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提出的“四体液”学说等,此模式一直延续到产业革命才开始转变。,机械论的医学模式,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带来了工业革命和商业繁荣,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带来实验科学的兴起。实验科学家培根提出“用实验方法研究自然”

7、,在其影响下,笛卡尔的生物是机器、拉美特利的人是机器都把人体当作“是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疾病是机器某部分故障失灵,需修补完善”,人和动物的不同在于“多几个弹簧和齿轮”,保护健康像维护机器一样。这就形成了机械论的医学观。机械论的自然观和实验科学观直接影响着医学的研究,使医学各门类有较大发展。如哈维发现血液循环,莫尔干尼观察和创立器官病理学魏尔啸进而发现细胞病理学,巴斯德发现微生物。正是由于这些医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该模式的转变。,生物医学模式,工业革命的浪潮,为自然科学和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方法。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进化论揭示了自然界固有的辩证法,动摇了形而上学、机械论的自然观

8、。而传染病问题的突出,带来了细菌学研究的深入,开拓了细菌学时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宿主、环境和病因之间动态平衡的破坏,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对病原的研究形成了疾病与病因的单因一单果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急、慢性传染病的流行规律。这种从纯生物学角度理解,维持生态平衡的观念,称为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对现代医学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人们运用生物医学的成就,对防治急、慢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疾病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是,生物医学模式忽视了人的整体性,只注重了人的自然属性,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只注重生物因素对疾病的影响,而忽视了社会及心理因素所起的重要作用。此外,生物医学模式只注重实验方法,忽

9、视甚至排斥其他研究方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立足于作为医学对象人的生物与社会双重属性,立足于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在群体水平上,认为健康与疾病问题,不仅需要借助于实验方法,进行有关生物学变量测定,而且还要借助于社会调查等方法,结合人们的心理、社会和行为生活方式等因素进行分析,才能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健康与疾病相互关系的本质。而且,也只有采取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以及行为和生活方式的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疾病的效果。,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学已经不仅要求从治好病到不得病到健康长寿,而且要求重新面向健康,要求不断提高环境质量和卫生保健服务质量,

10、要求群体保健。所有这些,都是生物医学模式无能为力的,反应了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必要性和历史必然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健康或疾病是从原子、分子、细胞、组织、系统到人,以及由人、家庭、社区、人类构成概念化相联系的开放系统,在这系统中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互为因果、协调制约,共同影响人的健康。,第二节 三级预防策略,三级预防策略,公共卫生措施通过不同级别的预防在全体居民中实施,统称为三级预防three levels of prevention).。第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又称病因预防。第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也

11、称临床前期预防第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即临床预防。,第一级预防,首先是根本性预防。如饮食中饱和脂肪酸高是冠心病的潜在性危险因素,为此,从国家角度来改变农业和食品工业的营养方针、制订预防高血压纲要、发展体育运动等;为降低肺癌发病率,需要政府制订规章和进行财政干预,以法律形式制订禁烟规定、限制卷烟中焦油量、提高卷烟税收率。其次是针对环境的措施。采取具体的保护大气、土壤、作物、水源、食品等的措施,以减少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危害。如在工业生产中,采用危害性较小的原材料,改革工艺和改造设备,搞好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废气、废水和废渣进行净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第三是针对机体的措施

12、。(1)开展健康教育,使人人讲究卫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2)有系统有组织的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3)做好婚检查,预防遗传性疾病;(4)做好妊娠期和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5)慎重使用药品,预防医源性致病因素的危害。,第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第二级预防,慢性病 是致病因素经过长期作用引起的,而且疾病的发展过程较长。早期发现的具体办法有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以及设立专科门诊等。达到“三早”的最根本办法是宣传,提高医务人员诊断水平和发展微量和敏感的诊断方法和技术。 对于传染病,早期发现和诊断有助于病人得到隔离、治疗,防止和减少周围人受感

13、染的可能性。传染病诊断确定后,迅速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作传染病报告,这是第二级预防的重要内容。对于不良的生活环境 特别是空气、土壤、水和食物的化学性、物理性和生物性污染和职业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则须通过环境监测,掌握这些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规律,提出改善环境的卫生要求及其理论依据。,第三级预防,对已患某些病者,及时治疗,防止恶化。 对慢性病患者通过医学监护,减少疾病的不良作用,预防并发症和伤残; 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废者通过康复医疗,使能参加社会活动并延长寿命。,“未来的医学是预防医学”,并不是指不需要治疗,要实现“人人健康”,还须要个体医学和群体医学的同时发展,以及临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每一

14、个个体的治疗,无不包含着预防的成分。所以应用三级预防的观念作为卫生工作的策略,才能符合以健康为目标的医学。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尽管近代医学的分科越来越细,每个分科中所存在的预防成分不会改变或削弱,而且越来越互相渗透、融合和加强。,五、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主要卫生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卫生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主要成就(一)消灭和控制了一些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 (二)城乡卫生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善(三)预防医学科研取得了重要成果(四)颁布了许多卫生法规和一系列卫生标准(五)健全了卫生防疫工作体系,加强了专业队伍

15、的培养,面临的挑战(一)传染性疾病(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三)伤害(四)环境与职业卫生问题(五)食源性健康问题(六)老龄化问题(七)医源性问题,六、医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意义, 医学教育目的要求:是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爱丁堡宣言。 健康需求:从治疗扩大到预防、从生理扩大到心理、从院内扩大到社会。 医学学科的融合:弥合临床与公共卫生的裂痕。,医务人员在保护人群健康的作用,作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第一报告人疾病监测的前哨日常各种个体化预防服务和疾病管理服务的提供者在保障公众健康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现代疾病往往与生活方式、环境、心理因素有很大关系 如:恶性肿瘤、代谢综合症,

16、心血管疾病等。 医生需要用现代医学模式思考疾病的发生发展。,2、预防医学与临床诊断和治疗 临床医生的主要责任是诊治病人。但是在诊断和治疗病人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就可能发生误诊、漏诊,甚至治疗错误。,案例1 2007年北京发生的“福寿螺事件”,之所以多所医院都不能够正确诊断病人,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详细了解病人的饮食情况;,案例2 1961年澳大利亚一名青年医生McBride在短期间内见到3例肢体畸形婴儿,仔细了解后发现,他们的母亲在妊娠早期都服用了一种药物“反应停”(当时治疗恶心、呕吐的新药),进一步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母亲服用这种药物可发生婴儿海豹畸形。

17、,案例3 20世纪50年代日本广岛大学实习医生在询问一名30岁的肺癌患者职业史时,了解到该患者曾在芥子气工厂工作过;后来经过调查发现,该工厂495名工人有49人患有呼吸系统肿瘤;后经研究确认,芥子气是人类的致癌物。,3、临床医生与疾病预防控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的急需了解疾病原因和防病知识。临床医生不仅要诊治病人,同样具有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任务。如果临床工作者不懂得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知识和技术,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这一使命。当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全球已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对付慢性病最有效、最经济的办法是健康教育,需要具备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知识和技能。,4.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 作为全科医师应具有:通过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来预防疾病、促进个体和群体健康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学好预防医学,掌握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促进的知识和技能,是对一个合格临床医学生的根本要求。培养医学生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正确认识生活环境、生产环境中诸因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掌握对环境因素进行卫生评价的方法,并能够初步提出改善环境、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卫生策略和措施。,小 结,预防医学的概念?健康和健康观的概念? 什么是医学模式,医学模式的转变过程?何谓三级预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