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绪论)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00412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PPTX 页数:35 大小:827.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医学(绪论)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预防医学(绪论)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预防医学(绪论)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预防医学(绪论)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预防医学(绪论)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防医学(绪论)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医学(绪论)课件.pptx(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预防医学,供临床医学专业用,第5版,主编:刘明清 王万荣,人民卫生出版社,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全国高职高专学校教材,预防医学,预防医学,第5版,主 编 刘明清(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王万荣(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副主编 肖焕波(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 刘 琥(济宁医学院) 张 谦(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人民卫生出版社,编 者(以姓氏笔画为序),绪 论,刘明清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目录,一、预防医学概述二、健康及其影响因素三、三级预防策略四、循证医学及其应用五、预防医学的作用与贡献六、预防医学的发展趋势七、学习预防医学的意义和目的

2、,绪论,学习目标,1. 掌握:预防医学的概念及其特点;现代健康观;三级预防的内容。2. 熟悉: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健康决定因素及健康生态学模型。3. 了解:疾病自然史与预防机会;预防医学的作用和学习预防医学的目的。4. 具有预防疾病、维护与促进个体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理念。5. 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和群体观念,能运用预防医学思维思考医疗卫生服务中的有关问题。,绪论,重点及难点,重点:1. 预防医学的概念及其特点。2. 现代健康观、健康决定因素。3. 三级预防的内容。4. 学习预防医学的意义和目的。难点:1. 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2. 健康决定因素及健康生态学模型。 3. 三级预防策略

3、。4. 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绪论,(一)预防医学的概念 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它以人群为主要对象,分析健康与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研究不同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疾病发生、发展和流行的规律,探讨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的策略与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防止伤残和延长寿命的目的。,一、预防医学概述,绪论,(一)预防医学的概念公共卫生(public health):是以预防医学的观念、理论和技能为基础,针对疾病预防、健康促进而采取的社会性实践的总称,这些社会性实践又称为公共卫生措施。,一、预防医学概述,绪论,(二)预防医

4、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1. 分析疾病分布与健康水平的动态变化2. 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3. 制定预防疾病与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4. 探讨卫生保健与疾病防治的组织和管理方法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和临床观察法,其中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是预防医学的两类基本研究方法。,一、预防医学概述,绪论,(三)预防医学的特点1.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确定的群体,病人和健康人,但更侧重于健康人群和无症状病人。2.研究方法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但更侧重于健康影响因素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研究。3.预防工作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但更侧重于疾病发生前的预防与健康促进。4.采取的对策具有更为积极的预防

5、作用及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一、预防医学概述,绪论,(一)健康观健康(health):是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躯体、心理、社会和道德达到完好状态。健康是日常生活的资源,而不是生活的目标。健康是一个积极的概念,它不仅是个人身体素质的体现,也是社会和个人的资源,二、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绪论,(二)健康决定因素健康决定因素(determinants of health):是指决定个体和群体健康状态的各种因素。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学者Lalonde和美国学者Dever提出了综合健康医学模式,并将影响健康的众多因素归纳为4类12项。,二、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绪论,(二)健康决定因素4类12项:,二

6、、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绪论,(三)健康生态学模型,二、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绪论,图绪-1 健康生态学模型,健康生态学模型强调健康是个体因素、卫生服务、环境因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结果,这些因素从多层面上交互作用而影响个体或群体的健康。,二、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绪论,(一)疾病自然史与预防机会疾病自然史(natural history of disease):是指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结局)的自然规律。按照时间顺序、有无临床症状和体征分为4个阶段,三、三级预防策略,绪论,(一)疾病自然史与预防机会,三、三级预防策略,绪论,(二)三级预防三级预防(three levels of prev

7、ention):指根据疾病自然史及健康决定因素的特点,把疾病的预防分为三级。,三、三级预防策略,绪论,(二)三级预防1. 第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又称病因预防或根本性预防,是针对健康人或处于生物学改变期的病人采取的控制和消除健康危险因素、减少接触有害因素的预防措施,如果采取阻止致病因子进入环境的措施即为根本性预防。目标: 降低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发生率。,三、三级预防策略,绪论,(二)三级预防1. 第一级预防,三、三级预防策略,绪论,(二)三级预防1. 第一级预防,三、三级预防策略,绪论,(二)三级预防2. 第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又称临

8、床前期预防或“三早”预防,是针对临床症状或体征不明显的病人采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预防措施。对于传染病,还应做到疫情早报告、病人早隔离,即“五早”。,三、三级预防策略,绪论,目标 : 控制或延缓疾病发展,促使病变逆转,缩短病程或防止转为慢性及病原携带状态,降低现患率。,(二)三级预防3. 第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又称临床预防或发病期预防,是针对已患病者采取的适时、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措施。目标: 预防并发症和残障,防止病情恶化,降低病死率。对于高血压、脑卒中、心肌梗死等慢性疾病,实际上是疾病的自我管理措施。,三、三级预防策略,绪论,(三)预防策略的实施原则,

9、三、三级预防策略,绪论,(一)循证医学的概念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即遵循证据的医学,是把最佳研究证据与临床专业技能和病人的价值整合在一起的医学,是研究通过科学的方法获得和利用最充分的证据并作出最佳医学实践决策的一门科学。,四、循证医学及其应用,绪论,(一)循证医学的概念科学的方法主要是指流行病学和统计学方法。最充分的证据是指最新的、最真实的、最大量的证据。最佳决策是充分证据与病人实际情况的最佳结合。,四、循证医学及其应用,绪论,(二)循证医学的应用1.临床决策,主要是诊断和治疗,如病因学研究、诊断试验、治疗试验、预后研究、卫生经济学研究。2.药物研

10、究,评价药物的疗效,指导药物的更新、开发和利用。3.医疗卫生行政决策。4.管理医疗,制定规范性的基本医疗措施方案。,四、循证医学及其应用,绪论,五、预防医学的作用与贡献,绪论,1.学科发展表现为分化与综合相结合,与各学科的交叉综合成为主导方向。2. 预防医学在研究躯体性疾病预防的同时,更加重视心理、精神和行为因素对健康影响的研究。3. 环境与健康问题将成为预防医学研究的热点。4. 预防与保健结合,推行预防保健、医疗康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5. 医学预防与社会预防相结合,并逐渐向社会预防为主的方向发展。6. 研究方法上现场研究与实验室研究相结合、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推动预防医学研

11、究的全面发展。,六、预防医学的发展趋势,绪论,七、学习预防医学的意义和目的,绪论,“五星级医生”应具备5个方面的能力,1. 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学习预防医学的思维方法。2. 在察觉和报告公共卫生问题,能提供个体化的健康维护计划,能与公共卫生人员一起促进社区人群健康。3. 掌握影响疾病与健康的各种环境因素,充分认识改善和控制环境因素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重要措施。4. 完整地认识现代医学的目标。5. 为进一步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奠定基础。,七、学习预防医学的意义和目的,绪论,本章小结,预防医学的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确定的群体,它研究不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及疾病发生、发展和流行的规律,探讨改善和利用环

12、境因素、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的策略与措施,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防制伤残和延长寿命。健康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和道德健康4个方面,影响健康的因素为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卫生服务和人类生物学因素。,绪论,本章小结,健康生态学模型分为5层,它强调健康是个体因素、卫生服务、环境因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结果。三级预防是根据疾病自然史及健康决定因素的特点,把疾病的预防分为三级,即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第二级预防(临床前期预防)和第三级预防(临床预防)。学习预防医学的目的主要是树立预防为主和群体的观念、应用健康生态学模型以及三级预防原则,做好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和促进个体和人群健康的工作。,绪论,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