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简述(新)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34894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简述(新)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简述(新)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简述(新)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简述(新)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简述(新)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简述(新)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简述(新)课件.ppt(1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蒙 氏 基 础 理 论,27/12/2022,2,蒙氏教学为什么流行?蒙氏教学背后的理念是什么?蒙氏教学的介绍。,27/12/2022,3,蒙台梭利简介,27/12/2022,4,27/12/2022,5,一、蒙台梭利生平简介,玛莉亚蒙台梭利: 1870 年 8 月31日玛利亚 蒙台梭利出生在意大利。父亲亚历山德鲁 蒙台梭利是贵族后裔和性格平和保守的军人,母亲瑞尼尔斯托帕尼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博学多识、虔诚、善良、严谨、开明。 作为独生女的蒙台梭利深得父母的宠爱,受到良好 的家庭教育。因此从小便养成自律、自爱的独立个 性,以及热忱助人的博爱胸怀。,27/12/2022,6,蒙台梭利五岁时,因父

2、亲调职而举家迁居罗马,开始了她的求学生涯。玛丽亚从孩提时代起,她的自尊心就非常强烈。有个老师对学生很严格,很权威,不尊重,不关心。有一次这位老师曾用略带侮辱的口吻提及她的眼睛,为了抗议,玛丽亚从此不在这老师面前抬起“这对眼睛”。,27/12/2022,7,十三岁时,她选择了多数女孩不感兴趣的数学,进入米开朗基罗工科学校就读。且于 1886 年时以最优秀的成绩毕业,奠定了数学基础。 中学毕业后,在进入国立达文奇工业技术学院,学习现代语言与自然科学。,27/12/2022,8,十六岁( 1886 年)进入工科大学,专攻数学。因后来发现对生物有兴趣,于1890年进入罗马大学读生物。读了生物,蒙特梭利

3、觉得对医学有了浓厚的兴趣,她做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决定 - 学医。,27/12/2022,9,父亲强烈反对,断绝经济来源。但她不屈不挠。最后惊动了教皇才得以允许进入罗马大学医学院,成为第一名女生。,。,27/12/2022,10,26岁以第一名的成绩获罗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成为罗马大学和意大利的第一位女医学博士。随即在罗马大学附属医院任精神病临床助理医生,诊断和治疗身心缺陷儿童,开始对低能儿童的研究发生了兴趣。她深入研究和检验了伊他( Jean itard )和塞贡( Edward Seguln )的教育低能儿童的方法,在此期间,曾去巴黎和伦敦参观和访问有关低能儿童的教育机构。,27/12/202

4、2,11,1898年,在都灵召开的教育会议上,蒙特梭利发表了以精神教育为题的演讲,阐述了对智障儿童教育的思想和方法。她指出:“儿童的智力缺陷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并向社会呼吁,智障儿童应当与正常儿童一样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27/12/2022,12,蒙特梭利发现,智力缺陷儿童的心理水平一般比同龄的正常儿童差,但与年龄更小的正常儿童有很多共同的特点,如感官发育不完善,动作不协调,走路不稳定,不能从事脱衣服之类的活动,没有掌握语言,注意力不集中等。因此她确信,自己为智力缺陷儿童设计的教育方法也适用于正常儿童,而且会获得更显著的效果。于是,她决心献身于正常儿童的教育工作。,27/12/

5、2022,13,在这种思想支配下,1901年,蒙特梭利离开精神治疗学院,再次回到罗马大学,进修哲学、普通教育学、实验心理学和教育人类学,以扩大和加深自己的理论基础,进一步研究教育正常儿童的方法,为以后从事正常儿童的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7/12/2022,14,1907 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建立“儿童之家”。招收 3 6 岁的儿童加以教育,她运用自己独创的方法进行教学,结果出现了惊人的效果;那些“普通的、贫寒的”儿童,几年后,心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被培养成了一个个聪明自信、有教养的、生机勃勃的少年英才蒙台梭利崭新的、具有巨大教育魅力的教学方法,轰动了整个欧洲,“关于这些奇妙儿童的报道,像

6、野火一样迅速蔓延”。,27/12/2022,15,人们仿照蒙台梭利的模式建立了许多新的“儿童之家”。1909年,蒙台梭利写成了运用于儿童之家的科学教育方法一书,1912 年这部著作在美国出版,同时很快被译成 20 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100 多个国家引进了蒙台梭利的方法,欧洲、美国还出现了蒙台梭利运动,1913 年 -1915 年,蒙台梭利学校已遍布世界各大洲。到四十年代,仅仅美国就有2000多所。蒙台梭利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幼儿教育的革命。,27/12/2022,16,1929年,“国际蒙特梭利协会”在丹麦成立,蒙特梭利任会长。此后,10多个国家相继成立了“蒙特梭利学会”。从1929年

7、至1951年蒙特梭利逝世前,“国际蒙特梭利协会”召开了9次大会,蒙特梭利连任9届大会主席。并到世界各地传播她的思想和儿童教育的方法。,27/12/2022,17,环境,成人,孩子,设计,引导,吸引,互动,反馈,调整,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简述,27/12/2022,18,蒙台梭利通过对儿童长期不懈的观察研究及教育实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蒙台梭利教育体系。是遵循幼儿成长的自然法则,把握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敏感期,着重智慧和品格养成的教学法。蒙台梭利教学以儿童发展为中心,让幼儿在预备好的环境中自主学习,教师扮演着观察者、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的角色,是对幼儿实施着“不教而教”的独具特色的蒙台梭利教育。,蒙台梭

8、利教育法的特征及其教育观,27/12/2022,19,一、 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一)环境适应论 (二)独立成长论 (三)生命自然发展论(四)吸收性心智(五)工作人性论(六)奖惩无用论,蒙台梭利曾经说过:“我只不过是对儿童加以研究,只不过是接受儿童给予我的,并把它表现出来而已。”,27/12/2022,20,一、 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一) 环境适应论,不仅包括家庭、幼儿园与学校,还有大自然、社会、人文环境等等。,1、从狼童说起,27/12/2022,21,一、 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一) 环境适应论,(2)人类有适应环境的本能,为求取生存,他能够因适应不同的环境,而发展出适合该环

9、境的特征来。,这个事例,使我们发现了二件事实:(1)虽然她们本质上是人类,但因为从小不在人的环境中长大,也就发展不出人类的特性。,27/12/2022,22,一、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一) 环境适应论,2、适应环境,“适应环境”也是万物的一种本能。,人一生下来,就有适应环境的本能,帮助他生存,甚至驱使他去发展未来生存必备的生理或心理机能。也就是说,人类的各种智能与体能都是因为适应环境而增长的。,27/12/2022,23,27/12/2022,24,一、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一) 环境适应论,3、环境的重要性,蒙台梭利曾将“环境”比喻为人的头部,强调环境对儿童的重要性。,在教育上,后天

10、良好环境的影响能够弥补个人先天的不足,诱发内在的潜能,使可凶、可善的人性导向正常化的发展。,美國心理學家,行為主義的創建者華生曾說:給我一打健壯的嬰兒,我可以讓他們成為各式各樣的人,成為醫生、律師、甚至乞丐。,27/12/2022,25,一、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一) 环境适应论,鉴于这种儿童成长的事实,环境应列为教育的第一要素(有准备的环境),再进一步配合儿童成长法则,利用能激发儿童成长的各类教具,使儿童在环境中真正地适应,进而促进心智与体能的发展。,(1)人类有适应环境的本能;,(2)环境的好与坏会影响儿童未来的一切发展。,27/12/2022,26,(二)独立成长论,一、蒙台梭利教育

11、的六大理论,蒙台梭利十分重视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她指出:教育要引导儿童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 “任何教育活动,如果对幼儿教育有效,那么就必须帮助儿童在独立的道路上前进。” 又说: “谁若不能独立,谁就谈不上自由。因此,必须引导儿童个体自由的最初的积极表现,使儿童可能通过这种活动走向独立。,27/12/2022,27,(二)独立成长论,一、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1、独立成长的含义,二是,想独立成长,必须能够适应环境,拥有发展生命的能力,也就是心理上的独立独立是成长的主要目标。,一是,想独立成长,必须生理独立独立是成长的必要条件。,27/12/2022,28,(二)独立成长论,一、蒙台梭利教

12、育的六大理论,她认为:“ 儿童不做,就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因此,必须使儿童做他力所能及的一切事情,使儿童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把握自己和环境。通过独立自主的学习,其所设计的材料能做到自我指导,自我校正,并取得对自身成就的满足 。,27/12/2022,29,(二)独立成长论,一、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蒙台梭利分析说:“我们习惯服侍小孩,这对他们不仅是一种奴化,而且也是危险的,因为这很容易窒息他们自发的活动和独立自主意识,扼杀他们十分有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倾向于把孩子当成木偶,给他们洗 ,给他们吃,好象他们是布娃娃,我们总是不停地认为孩子不会做事,不知道怎样做。然而,他们确实必须会 做一些事。大

13、自然赋予了他们可以进行各种活动的身体条件,也赋予了他们的智慧,可以学会怎样进行活动, 我们对他们的责任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帮助他们去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有益活动。”,27/12/2022,30,(二)独立成长论,一、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个体想要能生存(能成长),必须自己适应环境(能独立),必得生理、心理功能独立(成熟),例如:会走路、会拿扫把、有自信,27/12/2022,31,(二)独立成长论,一、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1、独立成长的含义,蒙台梭利教育是不教而教的教育,她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准备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的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

14、的人格。,从蒙台梭利的教学计划来看,就是引导儿童通向独立的道路。,27/12/2022,32,(二)独立成长论,一、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2、帮助孩子独立的方法,帮助孩子独立的方法:放手让孩子去做、尊重的态度、适时的指导、最大的耐性、最多的鼓励!,耐性等待生命之初的身心发展到协调的缓慢过程。 充分了解婴幼儿发展的特征与法则。 努力不懈地以“为婴幼儿准备丰富与多元的环境”为己任和乐趣。 接纳孩子本来的生命特质,不强求、不比较。 信任孩子的能力,尊重其发展的个别速度,不嫌弃、不拔苗助长。,27/12/2022,33,(三)生命自然发展论,一、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其主要观点是“以儿童的发展为中

15、心,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抓住幼儿发展的敏感期”。,蒙台梭利认为: 生命的发展是自然而然的发展。这种发展不是随意的,而是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充满秩序和规律 。,27/12/2022,34,(三)生命自然发展论,一、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1、生命的自然发展,蒙特梭利在观察中,就注意到了生命“自然发展”的事实,她发现人的“完成”,实际上是经由自己的不断活动来达成的。,蒙台梭利认为:“人有双重胚胎期。一个是在出生之前,这是所有动物都具有的(肉体胚胎-生理胚胎)。另一个是在出生之后,是人类所特有的(精神胚胎-心理胚胎),并使得人类与动物有了很大的区别,也正是我们对此进行研究的原因。”,27/12/

16、2022,35,(三)生命自然发展论,一、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所以就“教育”的立场来说,大人能做的,是提供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任由孩子在其中去自由地选择,不受干扰地满足他的内在需要,使生命能够自然地发展,一步一步建构成一个完美的大人。,27/12/2022,36,一、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敏感期,首先由英国自然主义者斯波尔丁(1873)在刚孵出的鸡雏身上发现了“印刻现象”,并且还观察到这种反应不管所追逐的能活动的生物是否自己的同类。,后来,澳大利亚动物学家劳伦兹(1937)把动物的这种行为称作印刻,并曾用鸭子做实验,验证了这一事实。劳伦兹发现在刚孵化出的小鸭面前,象鸭子那样摆动自己的

17、双臂,摇摇摆摆地走路,小鸭子象爱母鸭那样地爱他,在幼小时跟在他身后走,到了性成熟期,则向人类而不是自己的同类求爱。,(三)生命自然发展论,27/12/2022,37,27/12/2022,38,刻印期关键期概念的产生,印刻现象和一般的反应不同,它只在一定的时期内发生,小鸡“母亲印刻”的发生是在出生后的10-16小时,小狗则是在出生后的3-7周。 印刻发生的时期称作关键期或刻印期。在关键期内形成的印刻行为作为动物的习性保存下来,并且是不可逆的,一旦形成就不能修正和还原。,一、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三)生命自然发展论,27/12/2022,39,敏感期概念的缘起:,敏感期一词是荷兰生物学家德弗

18、里在研究动物成长时,首先使用的名词,后来蒙台梭利在长期与儿童的相处中,发现儿童的成长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因而提出了敏感期的原理,并将它运用在幼儿教育上。,一、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三)生命自然发展论,27/12/2022,40,一、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蒙台梭利对敏感期的解释:,当幼儿处于某个敏感期时,会产生一种敏感力。当敏感力产生时,幼儿内心会有一股无法抑制的动力,驱使他对他所感兴趣的、特定的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直到满足需求或敏感力减弱,这股力量才会消逝。蒙台梭利称这段时期为“敏感期”。(有些教育家则称为学习的关键期或教育的关键期。),(三)生命自然发展论,27/12/2022,

19、41,敏感期与环境有何关系?,一、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三)生命自然发展论,蒙台梭利研究指出:敏感期是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中出现的,环境提供了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当环境与儿童的内部需要协调一致时,一切都会顺其自然地实现。如果儿童不能在敏感期从事协调的活动,或者说缺乏适宜的环境,儿童将永远失去这个自然取胜的机会。,处于敏感期里的学习:多、快、好、省。敏感期之外的学习:少、慢、差、费。学习者如此。教育者亦如此。,27/12/2022,42,一、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敏感期的分类,(三)生命自然发展论,(1)按敏感期所涉及的内容分类: a.语言发展敏感期:单词、双词、句子、问答、学舌等; b. 秩

20、序敏感期:位置、归属、顺序、规则等; c.感官敏感期:视、听、嗅、味(舌)、触(手) ; d.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 e. 动作敏感期:手、爬、抓、捏、握、走、垒等; f.社会规范敏感期:自我意识、身份、婚姻、交往、尊重、礼仪、帮助、分享等; g. 文化学习敏感期:涂鸦、绘画、手工、书写、阅读、宇宙、自然、社会科学等。,27/12/2022,43,一、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敏感期的分类,(三)生命自然发展论,(2)按儿童成长的时间顺序进行分类:a. 02岁敏感期:口、手、爬、抓、走、视觉、空间、移动物体、细小事物等;b. 22.5岁敏感期:咬人、打人、说不、空间智能、攀爬、跳、模仿、旋转

21、、玩水、玩沙、秩序、语言模仿、探索、审美等;c. 2.5岁3岁敏感期:建立概念、自我意识产生、诅咒等;d. 34岁敏感期:执拗、追求完美、垒高、色彩、语言、剪、贴、涂、藏、占有欲、逻辑思维“为什么”等;e. 45岁敏感期:出生、情感、社交、人际关系、婚姻、审美、数学概念、绘画、认字、音乐、性别、身份确认等;f. 56岁敏感期:书写、数学逻辑、合作、动植物、阅读、实验、规则、收集、对社会感兴趣等;g. 69岁敏感期:科学文化、社会性关系等;h. 912岁敏感期:社交、电子游戏、旅游等;,27/12/2022,44,一、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敏感期的分类,(三)生命自然发展论,(3)按每一敏感期

22、出现的次数分类: a. 一次性敏感期:即敏感期出现并消失后再也不会出现,如爬、细小事物等; b. 螺旋状敏感期:即某一敏感期出现并消失一段时间后又重新出现,如绘画、音乐、语言、审美、对空间的认识、人际关系、秩序、独立等。,27/12/2022,45,一、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根据蒙台梭利对婴幼儿的观察与研究,可以归纳出以下九种幼儿发展敏感期:(1)语言敏感期(06岁)(2)秩序敏感期(24岁)(3)感官敏感期(06岁)(4)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5)动作敏感期(06岁)(6)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7)书写敏感期(3.54.5岁) (8)阅读敏感期(4.55.5岁)

23、 (9)文化敏感期(6-9岁),(三)生命自然发展论,27/12/2022,46,一、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9)概念敏感期(2.53岁)(10)执拗敏感期(24岁)(11)婚姻敏感期(45岁)(12)模仿敏感期(1.5-2.5岁)(13)音乐敏感期(06岁)(14)文化学习敏感期(36岁) (15)工作敏感期(3岁以后) (16)空间敏感期(1.5-6岁) (17) 自我意识敏感期(2-3岁),(三)生命自然发展论,27/12/2022,47,一、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18)绘画敏感期(3-6岁)(19)审美敏感期(3-5岁)(20)人际关系敏感期(3-5岁)(21)情感敏感期(4.5

24、-5.5岁)(22)身份确认敏感期(4-5岁)(23)出生性别敏感期(4-5岁) (24)数学敏感期(4岁以后),(三)生命自然发展论,27/12/2022,48,(1)语言敏感期(06岁),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型,并发出呀呀学语的声音,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学习语言对成人来说,是件困难的大工程,但幼儿能容易的学会母语正因为儿童具有自然所赋予的语言敏感力。宝宝语言学习两个重要的基础:物质器官的发育,包括大脑的发育和发声器官的发育;二是认知的积累和语言环境的熏陶。,27/12/2022,49,(1)语言敏感期(06岁),应对教育,4-10个月 宝宝在46个月就已经具备了接受语言的能力,67

25、个月的宝宝就能听懂一些简单的语句,如问:“妈妈在哪儿?”他会东张西望地寻找妈妈。 这个时期,妈妈应多和宝宝说话,教宝宝用手指物。,27/12/2022,50,(1)语言敏感期(06岁),应对教育,11-12个月 11个月的宝宝在独自坐着玩耍时,一个人能发出许多语音,会用手指物来表达想要的东西,用摇头来表示反对,能大致听懂成人的语言。特别对一些拟声词很感兴趣,听到了会大笑,会模仿。宝宝这时候已经进入了对语言的理解阶段,只是还不能说出词语。 这个时期,妈妈可以多用拟声叠词说话。妈妈可以在和宝宝说话时,多用宝宝喜欢的拟声词和叠词,比如:“小鸡叽叽,小鸭嘎嘎”宝宝听后会很开心,然后自然就模仿了。,27

26、/12/2022,51,(1)语言敏感期(06岁),应对教育,13-16个月 孩子能用一个字或片语来表达许多不同的情况,或用不同的字表示相同的意思。比如孩子说:“妈妈,走。”其中有“妈妈,离开这里”“妈妈回家”或“妈妈,去散步”等不同的意思,需要依情况而定。再比如孩子说:“妈妈,我要吃。”其实孩子想表达的意思是:“妈妈,我要吃面包。”这时妈妈可以回应:“佩佩要吃苹果。”如此以后,孩子就会很清楚地说:“佩佩要吃苹果。”因此,妈妈适当的解码,以完整的地语句说出,并蹲下来让孩子看到说话的嘴形,是帮助这个时期幼儿语言发展很重要的态度。,27/12/2022,52,(1)语言敏感期(06岁),应对教育,

27、17-24个月 这是幼儿学习名词的关键时期,幼儿将感受到万物皆有名,而且常常会指着周遭的事物问“这是什么?”在幼儿的世界里,没有所谓难与易之分,虽然有些名词在发音或字数上会让成人觉得较难,但只要一再为幼儿重复,他将记在脑海中,当幼儿的发音器官发展完毕后,孩子会像连珠炮一般说个不停呢!,27/12/2022,53,(1)语言敏感期(06岁),应对教育,25-36个月 蒙特梭利认为孩子两岁以后进入了“语言爆发期”,不但会自言自语,也特别会模仿成人说话,就如同模仿人说话的鹦鹉般。两岁半以后,孩子的生活经验丰富了,友伴关系也随着形成,会使用主文和从属文的句子,也有我的概念,动词、形容词的使用愈来愈正确

28、,更能叙述不在眼前的事物。父母可以收集孩子的照片或剪下一些孩子有兴趣的图案做成小书,是引导孩子进入阅读最佳的材料。当然字数不要多,语句的设计要简单。,27/12/2022,54,(2)秩序敏感期(24岁),“秩序是天国第一要律”蒙台梭利在观察中,发现幼儿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而焦虑、害怕、哭泣,甚至大发脾气, “对秩序的要求”是幼儿极为明显的一种敏感力。,27/12/2022,55,(2)秩序敏感期(24岁),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蒙台梭利认为如果成人未能担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

29、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孩子从环境中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因之建构起来。,27/12/2022,56,秩序敏感期的主要表现 为了秩序的破坏而哭闹,秩序一旦恢复就会安静下来。如,晓晓那排小玩偶原先的摆放顺序一旦被打乱,他便会哭闹不停,直到玩偶按照原来的顺序摆好才会停止哭闹。 在这一阶段,孩子喜欢按照自己的秩序做事情,为了维护秩序而说“不”,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一旦有人试图帮助他,他会认为别人这样做会打乱自己原本的计划而坚决反对。例如,您好心为宝宝夹菜,他会“不知好歹”地说“不吃你夹的菜”。 为了维护秩序而执拗,一切要重新来。这个阶段可能是家长最为头疼、苦恼的时期。例如,如果爸爸不小

30、心穿了妈妈的拖鞋,孩子会坚持让爸爸重新换上自己的拖鞋,如果爸爸嫌麻烦不换的话,孩子会哭闹,直到爸爸肯换回来才肯罢休。,27/12/2022,57,(2)秩序敏感期(24岁),应对教育,抓住秩序敏感期,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比如右侧通行,红灯停、绿灯行,玩好玩具要放回原处等。需要注意的是,规定好的顺序或要求不能随意改变,要始终保持一致,以免孩子无所适从。而且家长要做好榜样,并利用表扬的方式强化孩子的正确行为。,27/12/2022,58,(2)秩序敏感期(24岁),应对教育,抓住秩序敏感期,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第一,作息要尽量有规律,比如起床时间、吃饭的时间地点、游戏时间等,建立科学的生物钟。第二

31、,把孩子的主要物品进行归类并摆放整齐,清楚明白地告诉孩子每次用完后,要物归原处。第三,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比如洗脚前先把拖鞋和毛巾准备好,洗好之后要倒掉洗脚水,挂好毛巾,等等。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要慢慢来,不能因为孩子做得不够好而放弃,多给他一点时间适应。,27/12/2022,59,秩序与幼儿对环境控制感的需要,幼儿需要对周围环境的控制感。 如果幼儿能自如地、成功地操纵、利用、探索他所接触到的事物,就会产生心理满足感、控制感,从而获得积极的自我概念。而积极的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心理能量燃烧的助燃器。它可以让人释放出令人吃惊的能量。“秩序”是幼儿控制环境的重要条件。 充满秩序感的生活会使他们感到安

32、全,还有助于他们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了解周围世界,并形成自己 的认知与个性。一个秩序感好的人,逻辑思维强,做事有条不紊,有耐心,能持之以恒,心态平和,这都是一个人取得成功至关重要的品质。而秩序敏感期发展不好的孩子通常表现出粗心大意,规则意识弱,独立性差等特点。,27/12/2022,60,(3)感官敏感期(06岁),幼儿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因此,蒙台梭利设计了许多感官教具如:听觉筒、触觉板等以敏锐孩子的感官,引导幼儿自已产生智慧。 口和手的敏感期,27/12/2022,61,(4)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忙碌的大人常会忽略环境中的

33、细小事物,但是孩子却常能捕捉到其中的奥秘,因此,如果幼儿对泥土里的小昆虫或您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时,正是您培养孩子巨细靡遗、综理密微习性的好时机。,27/12/2022,62,(4)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应对教育:,培养专注的个性品质 当孩子对某一事物,尤其是细微事物感兴趣时,如果长时间不被打扰,就有助于他形成高度专注的个性品质。尤其当孩子充满探索欲望时,只要他所关注的事情不具有危险性,家长应尽可能放手,不要轻易中断孩子的探索行为。 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在生活中,孩子如果表现出关注细节的行为,家长应及时给予表扬,以强化孩子的意识和行为。 培养孩子做事认真

34、细致的良好品质 可以有意识地提醒孩子做事要认真细致,如果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注意到了某个细微之处,要及时加以表扬,告诉孩子,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对整个事件的成功有着看似小而又小,其实大而又大的作用,从而使孩子逐渐养成认真细致的习惯。,27/12/2022,63,(5)动作敏感期(06岁),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最是活泼好动的时期,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以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这有助于幼儿左、右脑均衡发展。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蒙台梭利则更强调小肌肉的练习,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教育,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也能帮助智力的发展。(心灵之花开在手指上),27/12/2022,64,(5)动作敏感期(06岁),

35、爬行敏感期(7-10个月) 喜欢在地上爬,追逐运动的玩具,喜欢爬楼梯。 行走敏感期准备期(7-12个月) 此期间,孩子最喜欢的动作就是站在大人的腿上,让牵着手或架着他,在大人的腿上跳跃着;或者拽着他的衣服和双臂,尝试着用脚尖在地上行走;几个月后,宝宝开始扶着东西走路。这一切都是为行走做前期的准备和预热。,27/12/2022,65,(5)动作敏感期(06岁),行走敏感期行走期(13-24个月) 喜欢到处爬、到处走、到处抓、到处翻。独立走完眼前的路或楼梯是处于行走敏感期孩子的共同愿望。可以说学会走路对孩子来说是第二次降生,因为行走能力的发展促进了独立性的发展。而且,行走扩大了孩子的活动范围,给予

36、孩子更多的认知机会,他们的感知经验也因此更加丰富。,27/12/2022,66,(6)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刚进入社会规范敏感期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逐渐减少,与他人交往的愿望及主动性增强,这时为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节,孩子将越来越守规矩、懂礼貌、善交际。在社会交往中,孩子会逐渐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并用它约束自己及他人的行为。,27/12/2022,67,(7)书写敏感期(3.54.5岁),用笔涂鸦、画“字”前书写(书写的准备)自发性,3岁半左右,宝宝可能会突然喜欢拿着笔乱画,甚至假装他在写什么东西。这时候,可开始教宝宝写字或者画画,但是不要过于约束他。,27

37、/12/2022,68,(8)阅读敏感期(4.55.5岁),如果幼儿在语言、感官、动作等敏感期内,得到了充足的学习,其书写、阅读能力便会自然产生。此时,可多选择读物,布置一个书香的环境,易使孩子养成爱读写的好习惯,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进入阅读敏感期的宝宝对图书产生浓厚的兴趣,喜欢自己看书,也喜欢妈妈给他读书。不过不要等到孩子到了这个年龄才让他接触书本,而要在孩子一出生就让他玩书,让他对书本产生浓厚的兴趣。当他进入阅读敏感期,可以开始尝试培养他的自主阅读能力。,27/12/2022,69,(10)执拗敏感期(24岁),重来一遍,我说了算,按我说的做,按我想的做。此时的孩子,思维先于行动,并且以

38、为思维就是行为,具有不可逆性,所以他们比任何时候都显的任性。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稍有不和他们心意的事情都会成为他们哭闹的理由,而且事情必须重来一次,战争才能结束。,27/12/2022,70,(11) 婚姻敏感期(45岁),注意事项:首先保证良好的家庭关系,这是孩子以后看待婚姻的关键。客观地让孩子认识婚姻这个概念,而不要强加自己的观点。,主要表现:我要和妈妈(爸爸)结婚。”;“我要和老师结婚。”; “我要和我们班的某某小朋友结婚。”;“我是新娘(新郎)。” “不相爱能结婚吗?”;“老师你结婚了吗?”; “你和我结婚吗?你要是不和我结婚,我就和别人结婚了。”,处理方法:不要回避,正确地回

39、答孩子的问题。当孩子投入感情去实践时,和孩子共同讨论,建立正确的概念。,27/12/2022,71,(12) 模仿敏感期(1.5-2.5岁),关键词:模仿。主要表现:孩子不停的模仿父母和小朋友的一举一动,笑、爬、说话等都是他们的最爱。他们不辞辛苦的、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模仿。这个时期的孩子从形式上看完全没有自我,但实际上儿童必须经历这个阶段才能形成自我。注意事项:让孩子去做,模仿没有对与错。,27/12/2022,72,(13)音乐敏感期,最早幼儿都喜欢节奏,2岁时节奏就能把握得很好,这有些像人类早期的音乐,敲着鼓点在节奏中舞动;发展到3、4岁,儿童对简单而重复的旋律有了极大的兴 趣;56岁

40、后,开始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并自发用动作表达(这可能是人类早期的舞蹈)旋律较为复杂的音乐;68岁时,儿童已经能体验音乐带给他们的美 妙感受,某些孩子会为此而流泪,或是深深沉浸在音乐中。,27/12/2022,73,(16)空间敏感期(1.5-6岁),孩子在通过自己的行为感知空间,感知空间是立体的,他还在用他的眼睛、皮肤、他的肌肉、他身体所有的东西来感知这个空间有多大、多高、多远 。通过玩游戏,构建孩子空间智能。,27/12/2022,74,(16)空间敏感期(1.5-6岁),主要表现:1.喜欢移动物体、扔东西、垒高,把里面的东西倒出,把外面的东西塞进去; 2.喜欢钻进不同大小的空间感受,喜欢爬

41、上爬下,跳、跑、旋转,攀爬等等。,处理方法:1.给孩子自由,让儿童身体充分运动;2.提供可以扔、垒的材料,帮助孩子完成空间探索,注意事项:不要限制孩子,注意保证安全。,27/12/2022,75,(16)空间敏感期(1.5-6岁),特别喜欢豆子。比如,每当你熬绿豆粥捡豆子时,他就凑过去,抓豆子玩,把豆子撒得到处都是。 理解和应对:不要说他,给他一个容器,让他自己玩。当他将豆子撒到其他地方,观察豆子“啪啪啪”落地的情景时,他是充满了惊喜的,他是在通过抛洒物体探索空间,感知他和物品、空间之间的关系。,27/12/2022,76,一、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17) 自我意识敏感期,(三)生命自然发

42、展论,关键词:区分“我的”和“你的”,我和你的界限。,主要表现:从开始说“我”说“不”到打人咬人,再到模仿他人,渐渐的孩子有了自我意识,这时孩子出现最多的现象是划分“我的”同时通过说“不”,使用自我意志,感觉我说了算是最重要的,如果发生不符合他心意的事情,就会大哭大闹,孩子表现的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出现年龄:1.53岁 。,27/12/2022,77,一、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17) 自我意识敏感期,(三)生命自然发展论,注意的事项:不要和孩子斗争,也不要和孩子较劲,这是一个人形成自我的起点。,处理的方法:当孩子打人咬人时我们只去制止孩子的行为,不要去谴责,也不要说教,因为那和粗野的行

43、为是不同的,我们就让孩子在不违反规则的情况下使用他的自我吧。,27/12/2022,78,一、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17) 自我意识敏感期,(三)生命自然发展论,应对教育1.5-2.5岁,让宝宝分辨五官,让宝宝认识自己。2-3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别人的,学会分享!家长要理解宝宝的想法,正确引导宝宝,让宝宝顺利度过这个时期,教学借鉴1.5-2.5岁,让宝宝分辨五官和身体各部分,让宝宝认识自己。2岁以后,开始进行秩序、礼仪和社会规范培训。,27/12/2022,79,一、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17) 自我意识敏感期,(三)生命自然发展论,疑惑二:总说“不”吃饭吗?不。上厕所吗?

44、不。洗澡吗?不。其实不用和他商量,抱着他走就行了,依然可以让他说不,这样既不破坏孩子的敏感期了我们该做的事情。,误解一:孩子说:“打死你”儿童不是打人的意思,是排除的意思,儿童认为我要排除你,你应该立刻就消失,但是你还存在,我就用手来排除你。,27/12/2022,80,一、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17) 自我意识敏感期,(三)生命自然发展论,疑惑三:孩子是不是自私家长认为和其他孩子分享是美德,但是,在一个生命什么都没有拥有的情况下,就让他去分享,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先让他拥有然后再分享。孩子有权利决定自己的东西是否分享。父母不应用自己的道德观判断孩子。,自我意识敏感期是所有敏感期中最重要的

45、一个敏感期,因为我们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未来是不是很强大,这来源于自我形成的敏感期。保证了这个敏感期就保证了未来人格的强大和未来在社会上立足的能力。,27/12/2022,81,敏感期的结构特征,(1)心理发展期是儿童心理发展中客观存在的一个特殊时期,它即有开始,又有终结。,一、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三)生命自然发展论,(2)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诸如言语、知觉、记忆、情感等敏感期的起止时间不完全相同。,(3)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某一方面来说,在敏感期内,同种同量的刺激在非敏感期内不能产生同等的效果,因此,敏感期又是对儿童教育的最佳期。,27/12/2022,82,敏感期的结构特征,(4

46、)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某一方面来说,在敏感期内,它也最容易受到不良刺激的伤害,也就是说有机体对不良刺激也是敏感的,同种同量的不良刺激(包括环境剥夺)在敏感期内产生的不良影响程度要大于其它时期。,一、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三)生命自然发展论,(5)敏感期所产生的效果并不是绝对不可逆的,在非敏感期中的补救性教育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有效。(但永远达不到潜力赋给的最大程度),(6)敏感期所产生的效果的持久性与儿童在该时期内受到的刺激的适宜性及其数量有密切关系,在一般的情况下,二者表现为正相关。,27/12/2022,83,敏感期的结构特征,(7)敏感期的产生及其机制既不完全取决于儿童神经系统的成熟,

47、也不完全取决于环境的刺激条件,而是二者的综合效益。,一、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三)生命自然发展论,(8)敏感期是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中出现的,环境提供了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当环境与儿童的内部需要协调一致时,一切都会顺其自然地实现。如果儿童不能在敏感期从事协调的活动,或者说缺乏适宜的环境,儿童将永远失去这个自然取胜的机会。,27/12/2022,84,(四)吸收性心智,一、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它表现为虽然儿童对所经历的事情不加思考但他所经历的这些事情都将自然地成为其心理的一部分。,就像照相机的感光底片一样,将外界的印象全部摄入,然后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也就是从无到有的快速累积、储蓄底基。,吸收

48、性心智是幼儿独有的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即幼儿会像海绵吸水一样,从环境中吸取信息,而这一学习和贮存大量知识的过程不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是在潜意识层面进行的,这种学习方式会持续到7岁。,27/12/2022,85,(五)工作人性论,一 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工作人性论是蒙台梭利教学的中心思想,也是蒙台梭利最伟大的贡献!,简单来说,就是工作完善性格。,儿童热衷于集中工作,为了满足自己的期望而工作不息,他的内心必定得到满足而情绪安定,同时增强了自信心及进取的自发性。于是在这些儿童心中社会性同时萌芽,并逐渐地养成待人亲切、坚忍不拔、遵守纪律与秩序的习惯。,27/12/2022,86,(五)工作人性论,一

49、 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蒙台梭利认为工作是生命的本能和人性的特征,她说:“儿童的工作欲正象征着一种生命的本能,在顺利的环境下,工作这种本能会自然地从内在的冲动下流露出来。 ”-工作本能,蒙台梭利提出,每个儿童都有工作的需要。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儿童在“有准备的环境”中和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27/12/2022,87,(五)工作人性论,一 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孩子喜欢的工作:,孩子不喜欢的工作:,重复练习;自由选择;分析动作;静寂练习;社会接触中良好的态度;环境中秩序井然;个人整洁的照顾;感官教育;与阅读分开的书写;书写先于阅读;自由活动中有纪律。,奖赏与惩罚;一起上课;课程

50、考试;老师的讲台,27/12/2022,88,(五)工作人性论,一 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中发现:儿童“喜欢工作甚于游戏”!,对儿童来说,只有在成人为他准备好的环境中工作,才能逐步迈向正常发展的路,实现正常化。,“正常的儿童由于心智早熟,已经学会克制自我、平静地生活,以及宁可有秩序的工作而不愿无所事事。当我们用这种眼光去看儿童时,就应该把皈依称之为正常化。”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全书, 158),27/12/2022,89,1、儿童的正常化,(五)工作人性论,一、 蒙台梭利教育的六大理论,偏差与正常化:当孩子透过工作,内心得到满足之后,他们在心灵上与心智上达到一种和谐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