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件.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单元复习 走进化学世界,一单元的课题及主要内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探究;科学探究的实验步骤,实验仪器;四大基本操作(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连接、洗涤仪器),一、理清本单元的知识点,二、构建知识网络,科学归纳知识点使之系统、查漏补缺,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变化时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判断依据),状态改变(三态转化)、形状改变,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发热、吸热等,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
2、化,注意:,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辩与析,1(2013年重庆市)厨房里的下列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拉面条 B磨豆浆 C切黄瓜 D酿米酒课题1练习题:5、6,D,练一练:,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用肉眼、鼻子等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用仪器可测,通过化学变化可知,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挥发性、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酸性、碱性、毒性等,“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辩与析,1、点评课题1练习题:9、10、11、12,13:几名同学对蜡
3、烛燃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 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右图B),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性质是 、 。,无色、气体、可燃性、密度比空气小等,2、点评周末作业13,3、点评指要12,3.利用物质的性质区分下列物质(1)厨房里的面粉和细盐:_。(2)厨房里的白酒和白醋:_。,(1)尝味道。(2)放入水中观察是否溶解。(2)点燃。,(1)闻气味。(2)点燃。,点评指要14,(1)尝味道。(2)闻气味。(3)点燃。,(1)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变化描述的是正在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性质”与“变化”的关系,(2
4、)语言叙述上:性质一般描述有“能”“易”“会” “可以”“是”等表示能力或属性的字眼。而变化 叙述中一般没有上述字眼。,2、联系,1、区别,用途,决定,反映,辩与析,点评周末作业3,二、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三、走进化学实验室:认识一些常见的仪器,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燃烧过程中:(1)固体熔化成液体,(2)发光、放热、黑烟(3)发出黄色火焰、分三层,燃烧后的产物,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有异味、密度比水小、硬度小、难溶于水、有滑腻感、熔点低等,取一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用沾有澄清的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杯壁有
5、水雾,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生成水,结论:生成二氧化碳,例:贝贝、芳芳和婷婷三位同学在一起探究蜡烛燃烧,他们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猜想: 小明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CO)注:CO能燃烧,发出蓝色火焰,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 小鹏认为:可能是石蜡受热后产生的蒸气。 小芳认为:可能上述两种情况都有。设计实验方案: 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哪一种分析是正确的。现象与结论 :如果贝贝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 _如果芳芳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_ 如果婷婷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 _,管口处点燃产生火焰;打开湿毛巾玻璃管内壁无白色固体。,玻璃管口无火焰,打开湿毛巾玻璃管内壁有白色固体。,管口处点燃产生火焰;打开湿毛巾玻璃管内壁有白色固体。,点评指要17,补充实验,吸入的空气,呼出的气你,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对比试验(利用控制变量法),指出右下图所示倾倒液体的操作中的错误: 。 。 。,瓶塞未(没有)倒放;(或瓶塞正方了),瓶口未(没有)紧挨管口;(或瓶口远离管口),标签未(没有)向着手心。,点评指要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