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技术监督和入级机构协会河海联运船入级与建造规范1绪.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42270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4.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技术监督和入级机构协会河海联运船入级与建造规范1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国际技术监督和入级机构协会河海联运船入级与建造规范1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国际技术监督和入级机构协会河海联运船入级与建造规范1绪.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国际技术监督和入级机构协会河海联运船入级与建造规范1绪.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国际技术监督和入级机构协会河海联运船入级与建造规范1绪.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技术监督和入级机构协会河海联运船入级与建造规范1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技术监督和入级机构协会河海联运船入级与建造规范1绪.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际技术监督和入级机构协会河海联运船入级与建造规范1绪论入级第一部分船体第二部分动力装置和系统2007 国际技术监督和入级机构协会。河海联运船舶入级和建造规范(在第2卷)。第1卷共460页。 本卷包括河海联运船舶入级和建造规范的3个部分:绪论入级,第一部分船体,第二部分动力装置和系统。责任编辑 . . 奥加尔科夫ISBN 5-7035-1814-8ISBN 5-7035-1815-6(卷1) 国际技术监督和入级机构协会,2007河海联运船建造与入级规范是根据国际技术监督和入级机构协会成员20022006年科研工作计划制定的。设计单位俄罗斯联邦内河船舶登记局。参与规范研制的还有越南船舶登记局、朝

2、鲜船级协会、波兰船舶登记局、斯洛伐克劳氏船级社和乌克兰船舶登记局。规范经国际技术监督和入级机构协会科研工作组审查通过,并由国际技术监督和入级机构协会委员会批准。由于共同研制成果的所有权属于协会,国际技术监督和入级机构协会所有成员均可使用本规范,且每个成员有权选择最合适的规范使用方式。国际技术监督和入级机构协会委员会主席乌克兰船舶登记局总经理弗弗谢弗留科夫目录绪论 入级1 概论 2 主要术语3 船舶入级原则4 船级社文件5 河海联运船舶的海洋航运区第I部分 船体1 概论1.1 使用范围1.2 定义与阐述2 船体构造2.1 一般要求2.2 强度和稳性计算2.3 船体设计2.4 船体个别构件的位置、

3、尺寸和结构2.5 对个别类型船舶的补充要求2.6 摆振强度2.7 船身、上层建筑和甲板室内开口的设置和关闭3 结构防火3.1 一般要求3.2 定义及其解释3.3 据可燃性、火焰传播及易燃性进行的材料分类3.4 图纸和示意图3.5 材料要求3.6 可燃材料的利用3.7 船梯、通道3.8 易燃材料物质的保存3.9 对各型船舶结构防火的一般要求3.10不同类型船舶的结构防火补充规定4舱室的设备4.1 一般要求4.2 通道、舱门、船梯4.3 舷窗4.4 操舵室4.5 干货舱4.6住舱和办公舱4.7 电影放映舱室4.8 电气焊接施工和气瓶存放舱室4.9 厨房5 防护栅,扶手,舷桥,升降梯5.1 一般要求

4、5.2 舷墙5.3 栏杆5.4 扶手,舷桥,升降梯6 稳性6.1 一般要求6.2 说明6.3 稳性曲线图6.4 船舶稳性和抗沉性资料6.5 倾斜试验6.6 达到足够稳性的条件6.7 气象衡准6.8 静稳性曲线图6.9 对各型船舶稳性的补充要求6.10运输谷物的船上,货物表面位移假定横倾力矩计算6.11谷物横向位移时横倾力矩臂的计算方式7 分舱7.1 抗沉性保证的一般要求7.2不同型船舶抗沉性的特别要求7.3 货船抗沉性的概率估计7.4 破舱稳性8干舷和载重线标志8.1 总则8.2 术语及定义8.3 标上载重线标志的程序8.4 干舷条件和用途8.5 最小干舷第II部分 动力装置和系统1 概论1.

5、1 安全营运条件1.2 机舱1.3 技术设备和装备的布置和安装1.4 噪声程度和生态安全1.5防腐1.6 标记、标志2 内燃机2.1 总则2.2 零件检查2.3 液压试验2.4 一般技术要求2.5 机架2.6 曲轴2.7 增压和供气2.8 喷油设备2.9 润滑2.10冷却2.11 起动装置2.12 排气 2.13 操纵和调节2.14 检测仪器2.15 汽油发动机3轴系3.1 总则,材料,试验3.2 测定轴尺寸3.3 防蚀3.4 轴的孔和开口3.5 轴系结构造型3.6 轴系螺旋桨和联轴器的无键连接3.7 制动装置4 传动装置、隔离离合器和弹性离合器4.1 一般要求4.2 材料、试验和焊接4.3

6、齿轮传动4.4 离合器设计要求5螺旋桨5.1 总则,材料,焊接5.2 螺旋桨设计5.3 螺旋桨的法兰接头5.4 螺旋桨平衡5.5 可调螺距螺旋桨5.6 螺旋桨安装6 具有辅助用途的技术设备6.1 适用范围及材料6.2 一般要求6.3 试验6.4 机械传动空气压缩机6.5 压缩机曲轴6.6 泵6.7 通风机6.8 油船货油泵舱室的通风机补充要求6.9 离心分离器7 锅炉、热交换器和加压容器7.1 一般要求7.2 等级划分7.3 材料、焊接和热处理7.4 试验7.5 锅炉结构7.6 附件的一般要求7.7 (锅炉)水位指示器7.8 最低水位和受热表面顶点7.9 压力表和温度计7.10 安全阀7.11

7、 隔离阀7.12 排污阀7.13 锅炉水采样阀7.14 排气阀7.15 锅炉的操纵、调节、信号设备和保护7.16 有机载热体锅炉7.17 用液体燃料作动力的锅炉炉膛装置7.18 热交换器和加压容器7.19 热交换器和加压容器的补充要求7.20 强度计算8 系统8.1 总则8.2 管路8.3 管路附件8.4 通海阀箱和冰箱,船底附件和舷侧附件,外壳板入孔8.5 管路敷设8.6 管道和附件试验8.7 疏水系统8.8 压载系统 8.9 油船货油装卸系统8.10 空气管、排气管、溢流管和测量管系统8.11 排气系统8.12 通风系统8.13 燃油系统8.14 滑油系统8.15 冷却系统8.16 压缩空

8、气系统8.17 锅炉给水系统8.18 蒸汽管路和排污管路8.19 有机冷却剂系统9自动化设备9.1 使用范围、定义和说明 9.2 一般要求 9.3 供给 9.4 操纵、事故预警信号设备,防护和指示系统 9.5 自动化范围要求 9.6 主机、传动装置 9.7 发电机组原动机 9.8 燃料系统 9.9 冷却、润滑和压缩空气系统9.10 锅炉 9.11 全船系统 9.12 甲板机械与装置 9.13 操舵室设备 9.14 固定值班的中央操纵台设备 9.15 计算和计算机系统要求 10防火设备和系统10.1 一般要求 10.2 防火设备 10.3灭火系统的液压试验 10.4 水灭火系统 10.5 泡沫灭

9、火系统 10.6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10.7 烟雾剂灭火系统 10.8 油船惰性气体系统 10.9 客船的补充要求 10.10 油船的补充要求 10.11 液体化学品船的补充要求 10.12 25米以下船舶的防火 11 船用技术设备振动11.1 总则 11.2 额定振动参数 11.3 内燃机振动标准 11.4 转子型辅助用途技术设备的振动标准 11.5 活塞型空气压缩机振动标准 11.6 锅炉的热交换器的振动标准 12 扭转振动12.1 一般要求12.2 容许应力12.3 扭转振动的参数测量12.4 发动机曲轴转数禁区13 制冷装置13.1 总则13.2 总技术要求13.3 制冷剂和计算压力1

10、3.4 设备制冷能力和成分13.5 材料13.6 电气设备13.7 制冷机室13.8 存放制冷剂储备的舱室13.9 冷却货舱13.10 冷藏室和冷却室13.11 工艺设备舱室13.12 压缩机、泵、通风机13.13 热交换器和加压容器13.14 空气冷却器13.15 附件和保险阀13.16 管路13.17 检测仪器13.18 自动装置13.19 冷却舱的绝缘13.20 管路绝缘13.21 生产单位试验台上进行的制冷装置部件试验13.22 船上制冷装置试验5 螺旋桨5.1 总则,材料,焊接5.1.1 本章节要求适用于整铸、组合固定螺矩螺旋桨,以及可调螺距螺旋桨。5.1.2 用于制造螺旋桨的材料应

11、符合表5.1.2要求。表5.1.2 名称材料1 整铸的螺旋桨2 组合螺旋桨2.1 桨叶2.2 毂2.3 固定桨叶、导流罩和填料的螺栓、螺柱3导流罩钢锭、铜合金钢锭、铜合金钢锭、铜合金铜合金、锻钢钢锭、铜合金表5.1.2的2.3所指螺旋桨零件材料可按标准选取。此时采用材料须经船级社协商,及对技术文件的研究决定。5.1.3 对于标5.1.2中的1,2.1,2.2和3所指零件,经过与船级社协商,可采用塑料或其他非金属材料。5.1.4 没有抗冰加强的船舶,螺旋桨可由片状石墨的铸铁制成,铸铁需符合船级社标准文件要求。5.1.5 桨叶在制造时需进行无损探伤。5.1.6 焊接和焊接处检查应遵循船级社标准文件

12、要求。5.2 螺旋桨设计桨叶厚度5.2.1 整铸、组合螺旋桨、可调螺距螺旋桨的圆筒形截面的桨叶厚度S(图5.2.1-1)应当不小于下列公式计算值,毫米: (5.2.1)其中,A系数,根据图5.2.1-2线解图确定,取决于计算横截面半径r和该半径内的螺距比H/D;k系数,据表5.2.1-1确定;P主机计算功率下的艉轴功率,千瓦;c计入离心应力的系数,据表5.2.1-2确定,取决于横截面半径。m桨叶斜度,毫米;D,R分别是螺旋桨的直径和半径,米;n螺旋桨转数,分-1;zf桨叶数目;b圆筒形截面宽度,米;容许应力,兆帕,但对于钢不超过550兆帕,对于非铁合金不超过610兆帕,对于铸铁不超过290兆帕

13、;桨叶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兆帕;H螺距,米;桨叶厚度通过两个横截面检验:叶根截面和半径r=0.6R的截面(见图5.2.1-1)。桨叶的计算叶根截面应当取:对于整铸螺旋桨如果毂半径小于0.2R,则取半径0.2R的截面,如果毂半径大于或等于0.2R,则取半径0.25R的截面;对于可移桨叶的螺旋桨取半径为0.3R的截面,且此时系数A和c取r=0.25R时的值;对于可调螺距螺旋桨半径为0.35R的截面;H螺距,米;注:计算截面中的桨叶厚度不计从桨叶到毂的圆角半径(见图5.2.1-1)。此时螺旋桨可卸桨叶的固定零件上的孔不应导致计算截面变小。图5.2.1-1图5.2.1-2表5.2.1-1材料船舶没有抗

14、冰加强的船有抗冰加强的船专门的黄铜或青铜钢锭铸铁5.88.68.88.59.4注:1 如果船上的发动机气缸数目小于4个,系数k的值应增加5%;2 对于液力离合器和电磁离合器的轴线,系数k的值可减少5%;3 没有抗冰加强的双桨船,系数k的值可减少5%。表5.2.1-2r/R0.200.250.350.60c0.500.450.3005.2.2 叶梢厚度Sk应当不小于,米:对于无抗冰加强的船,不小于0.0035D;对于有抗冰加强的船,不小于0.0050D。5.2.3 根据5.2.1和5.2.2计算的桨叶厚度,在理由充足情况下(比如采用专门的桨叶型材),可以适当减小,同时应向船级社提交详细强度计算。

15、毂和桨叶紧固件5.2.4 桨叶跨过毂的圆角半径应当不小于:0.04D吸入面;0.03D压力面;0.03D两面,如果没有桨叶倾斜度的话。5.2.5 螺旋桨毂中应当有孔用浓的润滑剂填充毂和轴锥体间的自由孔,以及导流罩下的孔穴。5.2.6 将可卸桨叶固定于毂上的螺柱,其螺纹内径应不下于下列公式计算值,毫米:, (5.2.6)其中,k系数:压力面/叶面有三个螺柱时,k=0.33;压力面有四个螺柱时,k=0.30;压力面有五个螺柱时,k=0.28;S计算叶根截面内的桨叶最大厚度(见图5.2.1-1),毫米;b计算叶根截面内的桨叶取直宽度(见图5.2.1-1),米;桨叶材料的瞬时强度,兆帕;螺柱材料的瞬时

16、强度,兆帕;d螺柱定位中心节圆半径,米,螺柱定位不沿圆进行时,d=0.85l(最远螺柱间距,米)5.2.7 固定桨叶的螺柱沿着凸缘面持续到毂的螺纹孔的配合带。将桨叶固定在毂上的螺栓和螺帽应牢固锁柱。5.2.8 桨叶紧固螺栓的螺纹内径按下列公式计算:, (5.2.8-1)其中,作用于螺栓的力,牛:, (5.2.8-2)紧固螺栓的固紧系数:=1.2-1.6;材料屈服点,兆帕;假设屈服点,此时塑料变形达到起始计算长度的0.2%,兆帕;P见5.2.1;增益系数,对于没有增益的船舶,=1.0;用于碎冰航行的船舶,=1.05;用于冰区航行的船舶,=1.031.15;计入螺旋桨尺寸的系数(=0.851.1): (5.2.8-3)系数,对于固定螺距的螺旋桨,=5.2;对于组合螺旋桨,=6.2;值超出0.851.1范围时,取相应的边界值;D螺旋桨直径,米;zf桨叶数;Z桨叶紧固螺栓数;Rm螺栓材料极限抗拉强度,兆帕;dc螺栓定位中心节圆直径,毫米;5.2.9 紧固桨叶的螺栓应利用拉紧检测装置,以使螺栓预应力保持在屈服点60-50%左右。螺栓端部的直径可以最小,等于螺栓螺纹内径的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