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小学六年级(下)期中科学试卷.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947633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荆州市小学六年级(下)期中科学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湖北省荆州市小学六年级(下)期中科学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湖北省荆州市小学六年级(下)期中科学试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湖北省荆州市小学六年级(下)期中科学试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湖北省荆州市小学六年级(下)期中科学试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荆州市小学六年级(下)期中科学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荆州市小学六年级(下)期中科学试卷.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湖北省荆州市小学六年级(下)期中科学试卷一、我会填空.(20分,每空1分)1. (1分)眼睛是人的重要观察器官,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2. (1分)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3. (2分)生物体都是由构成的,它是生物体的单位。4. (2分)燃烧充分的蜡烛生成的新物质是和o5. (2分)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发明了,而的发明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6. (2分)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新鲜的氧气是变化,打开电灯,电灯发光是变化。7. (2分)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白糖、等。8. (

2、2分)放大镜又叫,它的特点是中间、边缘o9. (4分)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等现象。10. (2分)列文虎克制成了可以放大近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到到倍。二、我会判断.(20分,每题2分)11. (2分)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判断对错)12. (2分)把物体直接放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物体的微细结构。(判断对错)13. (2分)鱼缸里的水变绿了,是因为微生物繁殖的结果。(判断对错)14. (2分)因为我们摸不到空气,所以它不是物质。(判断对错)15. (2分)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也有放大功能。(判断对错)16. (2分)物质发生化学

3、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判断对错)17. (2分)混合沙和豆子,用筛网分离后观察,发现沙和豆子没有发生变化。(判断对错)18. (2分)科学家要研究SARS、H7N9等病毒,选用光学显微镜比较合适。(判断对错)19. (2分)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比较缓慢,发生化学变化时很快。(判断对错)20. (2分)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后,溶液的颜色会变浅。(判断对错)三、我会选择.(14分,每题2分)21. (2分)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A.相同B.相反C.无关22. (2分)下列不是晶体的物质是()A.食盐B.玻璃C水垢23. (2分)科学家()设计并

4、制造出能增进视力的眼镜。B.格罗斯泰斯特A.巴斯德C培根24. (2分)建筑用的水泥,它的生产过程包含一系列复杂的()A.物理变化B.物理、化学变化C.化学变化25. (2分)将一根铁钉的一半浸入水中,一半露在空气中,最容易生锈的部分是()A.在空气中的一半B.在水中的一般D.无法确定C.空气和水交界处26. (2分)下面是不同放大镜的侧面图,其中()放大镜看到的视野最大。27,(2分)下列关于物质变化说法错误的是()A.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物质的变化B.烟花爆炸后消失于天际,说明物质会消失C,地球上所有的物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四、我会分类.(10分)28. (1()分)将下列物质的变化分类,

5、并将序号分别填写在相应的方框中。柠檬汽水汽油挥发气球爆炸米饭变馒海水晒盐酱油拌饭煮水泡茶燃放鞭炮铜钱变绿玉石加工化学变化物理变化V五、我会回答.(20分6+6+8)29. (6分)微生物是生物,微生物具有生物的哪些共同特征?30. (6分)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为什么说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31. (8分)小明在做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实验时,发现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不支持燃烧,而且比空气重,据此小明认为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小明的观点正确吗?请说明你的理由。六、我会探究.(16分)32. (16分)我们已经知道铁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请你选择一个与铁生锈有关的因素,制定一份详

6、细的实验探究方案。实验探究方案探究的问题:我的假设:探究的材料:探究的步骤:观察到的现象:我的结论:湖北省荆州市小学六年级(下)期中科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我会填空.(20分,每空1分)1.(1分)(2017春松滋市期中)眼睛是人的重要观察器官,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二毫米大-5-小的微小物体。【考点】72:人眼看到物体的条件和原因.【分析】眼睛是人的重要观察器官,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解答】眼睛是人的重要观察器官,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3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故答案为:O【点评】此题重点考查眼睛的作用以及视力范围。2. (1分)(2015西安模拟)细胞

7、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考点】CJ:细胞学说.【分析】细胞学说细胞是动植物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18381839年间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最早提出。【解答】革命导师恩格斯曾把细胞学说与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等并誉为19世纪最重大的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故答案为:细胞学说。【点评】此题是个易考题,学生要熟记细胞学说建立的历史意义。3. (2分)(2017春松滋市期中)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它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考点】CJ:细胞学说.【分析】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这一学说的建立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并为辩证唯物论提供

8、了重要的自然科学依据。革命导师恩格斯曾把细胞学说与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等并誉为19世纪最重大的自然科学发现之一,细胞分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解答】细胞学说是19世纪三大发现之一。其主要内容是: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细胞是最基本的结构单位;细胞是基本的功能单位,即细胞是相对独立的实体;细胞是只能由细胞分裂产生的,一切疾病是基于细胞损伤。细胞学说证明了植物与动物之间的相联系性的。故答案为:细胞;基本结构和功能。【点评】掌握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即可解答。4. (2分)(2017春松滋市期中)燃烧充分的蜡烛生成的新物质是二氧化碳和水。【考点】IW: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分析

9、】化学变化在生产和生活中普遍存在。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如铁的生锈、节Fl的焰火、酸碱中和,镁条的燃烧等等。宏观上可以看到各种化学变化都产生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的特征。总结: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即为化学变化。【解答】蜡烛是一种半透明、微臭、白色固体,这是它的物理性质。石蜡受热融化,蜡烛顶端、烛心底部周围有无色液体由固态的变成液态的,没有新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熄灭后,烛心周围有白烟上升,融化的石蜡逐渐凝固。由于蜡烛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是化学变化。故答案为:二氧化碳;水【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蜡烛燃烧,要掌握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5. (2分)(2017春松滋市期中)早在一千多年前

10、,人们就已经发明了放大镜,而显微镜的发明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考点】CH:显微镜的发明和发展.【分析】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解答】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发明了放大镜,而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故答案为:放大镜;显微镜。【点评】根据显微镜的发明意义作答。6. (2分)(2017春松滋市期中)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新鲜的氧气是变化,打开电灯,电灯发光是物理变化。【考点】1W: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分析】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状态虽

11、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例如:位置、体积、形状、温度、压强的变化,以及气态、液态、固态间相互转化等,都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在生产和生活中普遍存在。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如铁的生锈、节口的焰火、酸碱中和,镁条的燃烧等等。宏观上可以看到各种化学变化都产生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的特征。总结: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即为化学变化。【解答】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叶绿体在阳光作用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氧气和有机物的过程,由于产生了新物质,所以属于化学变化;电灯发光,没有产生新物质,就发光发热而言,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为:化学;物理。【点评】本题以实际生活情景为背景考查了物理变化和

12、化学变化,考核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题时应注意两种变化的区别。7. (2分)(2017春松滋市期中)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晶体,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白糖、味精等。【考点】CF:口常生活中的晶体.【分析】像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称为晶体。常见的晶体有立方体、金字塔形、针形等形状。【解答】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晶体,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白糖、味精等。故答案为:晶体;味精。【点评】根据晶体的定义和常见的晶体结构的物质作答。8. (2分)(2019春滩溪县期末)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它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考点】CD:放大

13、镜.【分析】由放大镜的镜片特点直接作答即可。【解答】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它是一种常见的透镜,中间厚、边缘薄,至少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亦可两面都制成球面,起到放大的作用,倍数不等。放大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能产生放大的虚像,是用来观察物体微小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故答案为:凸透镜;厚;薄。【点评】本题主要考察放大镜镜片的特点,属于重点记忆内容。9. (4分)(2017春松滋市期中)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现象。【考点】IV:物体的化学变化.【分析】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另一类是会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变

14、化,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以及发光发热、性质改变等现象加以判断。【解答】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现象。故答案为: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点评】根据物质化学变化的表现作答。10. (2分)(2017春松滋市期中)列文虎克制成了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到到200万倍。【考点】CH:显微镜的发明和发展.【分析1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解答】列文虎克制成了可以放大近300倍的

15、金属结构的显微镜,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乂研制出了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故答案为:300;20075o【点评】熟练掌握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的相关知识。二、我会判断.(20分,每题2分)11. (2分)(2017春松滋市期中)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一(判断对错)【考点】CF:日常生活中的晶体.【分析】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解答】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但并不是所有物质都和晶体有

16、关系。故答案为: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晶体,要掌握晶体的概念以及分布。12. (2分)(2017春松滋市期中)把物体直接放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物体的微细结构。义(判断对错)【考点】CI:显微镜的使用.【分析】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有一定的要求。物体必须制成玻片标本。【解答】根据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用显微镜观察物体,要把物体制成玻片标本才能观察,而不是直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故答案为:o【点评】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根据显微镜观察物体的方法理解作答。13. (2分)(2017春松滋市期中)鱼缸里的水变绿了,是因为微生物繁殖的结果。J(判断对错)【考点】CL:微生物的特征.【分析】鱼缸中的光照时间过长,导

17、致大量的绿藻类生物繁殖生长。漂浮于水中,粘附在鱼缸壁或者水草叶表面,使水质变绿。【解答】鱼缸里的水变绿了,是因为大量的绿藻类生物繁殖生长的造成的,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o【点评】本题考查了对生活中微生物的认识。14. (2分)(2019春石狮市校级期末)因为我们摸不到空气,所以它不是物质。义(判断对错)【考点】32:空气具有质量.【分析】在纯净环境下,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混合体,有质量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好像看不见摸不到,但我们能够感觉到它的存在,比如我们的呼吸离不开空气,世界的万物更是离不开空气,这就证明了空气作为物质的存在。【解答】空气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的周围。故答案为:o【点

18、评】世界是物质的,没有物质的世界是不存在的。15. (2分)(2019春镇康县期末)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也有放大功能。J(判断对错)【考点】CD:放大镜.【分析】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微小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可以聚集光线。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凸透镜是一种常见的透镜,中间厚、边缘薄,至少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亦可两面都制成球面。起到放大的作用。倍数不等。【解答】凡是具有中间厚两边薄的结构的透明物体,都是凸透镜。圆柱形和球形的玻璃器皿具有中间厚,两边薄的结构,属于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的功能。故答案为:Jo【点评】本题主要

19、考查放大镜(凸透镜)的实际应用,需要灵活掌握。16. (2分)(2017春松滋市期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J(判断对错)【考点】IV:物体的化学变化.【分析】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例如:位置、体积、形状、温度、压强的变化,以及气态、液态、固态间相互转化等,都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在生产和生活中普遍存在。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如铁的生锈、节日的焰火、酸碱中和,镁条的燃烧等等。宏观上可以看到各种化学变化都产生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的特征。总结: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即为化学变化。【解答】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着

20、物质的质量形态等发生变化,也就是一定会发生物理变化。故答案为:J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要注意两种变化的联系和区别。17. (2分)(2017春松滋市期中)混合沙和豆子,用筛网分离后观察,发现沙和豆子没有发生变化。J(判断对错)【考点】1T:混合物的分离.【分析】混合沙和豆子,用筛网分离后观察,发现沙和豆子没有发生变化。这种方法就是混合物的分离。【解答】混合沙和豆子,用筛网分离后观察,发现沙和豆子没有发生变化。这种说法正确。故答案为:o【点评】此题重点考查混合物的分离方法。18. (2分)(2017春松滋市期中)科学家要研究SARS、H7N9等病毒,选用光学显微镜比较合适。X

21、(判断对错)【考点】CI:显微镜的使用.【分析】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解答】病毒的体积很小,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用光学显微镜是看不到的,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o【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显微镜的认识,了解不同显微镜的观察范围。19. (2分)(2017春松滋市期中)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比较缓慢,发生化学变化时很快。X(判断对错)【考点】1W: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分析1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例如:位置、体积、形状、温度、压强的变化,以及气态、液态、

22、固态间相互转化等,都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在生产和生活中普遍存在。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如铁的生锈、节日的焰火、酸碱中和,镁条的燃烧等等。宏观上可以看到各种化学变化都产生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的特征。总结: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即为化学变化。【解答】物质的变化速度不一样,不同的物质接触不同的环境会导致变化速率改变。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像纸的燃烧、折纸等变化比较快,岩石的风化、铁生锈这些变化比较缓慢。对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也不尽相同,不能一概而论。故答案为: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变化的速率,要掌握反应速度和环境以及外部条件有很大的关系。20. (2分)(2018春镇康县校级期中)铁钉和硫酸铜溶

23、液发生反应后,溶液的颜色会变浅。J(判断对错)【考点】1#:铁生锈.【分析】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和铁钉反应后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硫酸铜溶液会变浅绿色。【解答】铁钉与硫酸铜发生化学变化,铁钉把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溶液的颜色变浅。故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根据化学变化的性质和课本中的实验观察来解答。三、我会选择.(14分,每题2分)21. (2分)(2018苍溪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A.相同B.相反C.无关【考点】CI:显微镜的使用.【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

24、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解答】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载玻片的移动方向与从目镜看到的图象移动方向相反。故选:Bo【点评】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的相关知识,在生活中正确熟练操作显微镜。22. (2分)(2017春松滋市期中)下列不是晶体的物质是()A.食盐B.玻璃C水垢【考点】CF:日常生活中的晶体.【分析1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玻璃、松香、琥珀、珍珠等不是晶体。水垢(WaterSCaIe)俗称“水锈”。是指天然水中的杂质在锅炉汽锅内表面不断附着积累而形成的结晶体,一般呈白色或黄白色。【解答】食盐和水垢都是晶体,玻璃不是晶体。故选:Bo【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不是晶体的物

25、质,玻璃、松香、琥珀、珍珠等都不是晶体。23. (2分)(2017春松滋市期中)科学家()设计并制造出能增进视力的眼镜。A.巴斯德B.格罗斯泰斯特C.培根【考点】7D:凸透镜与凹透镜.【分析】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解答】13世纪中期,英国学者培根看到许多人因视力不好,不能看清书上的文字,就想发明一种工具来帮助人们提高视力。他发现透过雨珠看树叶,叶脉放大了不少,连树叶上细细的毛都能看得见。培根欣喜若狂。他找来一块玻璃球片,再安上一根柄,便于手拿,设计并制造出能增进视力的眼镜。这样人们阅读写字就方便多了。故选:Co【点评】考查了近视镜的相关知识,知道是科学家培根设计并制造出能增进视力的眼镜,生

26、活中要爱护爱自己的眼睛。24(2分)(2017春松滋市期中)建筑用的水泥,它的生产过程包含一系列复杂的()A.物理变化B.物理、化学变化C.化学变化【考点】N!:建筑与结构.【分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解答】建筑用的水泥,它的生产过程包含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故选:Bo【点评】此题重点考查物质的变化。25. (2分)(2017春松滋市期中)将一根铁钉的一半浸入水中,一半露在空气中,最容易生锈的部分是()A.在空气中的一半B.在水中的

27、一般C.空气和水交界处D.无法确定【考点】1#:铁生锈.【分析】隔绝氧气或者水可以阻止铁生锈。【解答】铁在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下容易生锈。故选:Co【点评】本题考查铁生锈,学生要知道铁生锈的原因。26. (2分)(2017春松滋市期中)下面是不同放大镜的侧面图,其中()放大镜看到的视野最大。JJ【考点】CD:放大镜.【分析】放大镜把通过透镜所观察到的范围称为视野。【解答】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越小,放大镜的放大倍数的增加与放大镜的镜面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C答案放大倍数最小,看到的视野是最大的。故选:Co【点评】熟练掌握放大镜的相关知识。27. (2分)(2017春

28、松滋市期中)下列关于物质变化说法错误的是()A.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物质的变化B.烟花爆炸后消失于天际,说明物质会消失C.地球上所有的物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考点】邛: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解答】A、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物质的变化,物质构成了世界。说法正确。B、烟花爆炸后消失于天际,是变成了其他物质,并没有完全消失。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地球上所有的物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说法正确。故选:B0【点评】本题考查了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四、我会分类.(10分)28. (10分)(2017春松滋市期

29、中)将下列物质的变化分类,并将序号分别填写在相应的方框中。柠檬汽水汽油挥发气球爆炸米饭变馒海水晒盐酱油拌饭煮水泡茶燃放鞭炮铜钱变绿玉石加工化学变化物理变化【考点】1W: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分析】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例如:位置、体积、形状、温度、压强的变化,以及气态、液态、固态间相互转化等,都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在生产和生活中普遍存在。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如铁的生锈、节日的焰火、酸碱中和,镁条的燃烧等等。宏观上可以看到各种化学变化都产生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的特征。总结: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即为化学变化。【解答】柠檬汽水、

30、汽油挥发、海水晒盐、酱油拌饭、玉石加工只是物质的状态或形态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气球爆炸、米饭变馒、煮水泡茶、燃放鞭炮、铜钱变绿均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以实际生活情景为背景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考核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题时应注意两种变化的区别。五、我会回答.(20分6+6+8)29. (6分)(2017春松滋市期中)微生物是生物,微生物具有生物的哪些共同特征?【考点】CL:微生物的特征.【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是: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生物的特征包括生长、繁殖、应激和新陈代谢,其中新陈代谢是最基本的。【解答】微生物具有生物

31、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故答案为: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微生物的认识,识记微生物具有的生物特征。30. (6分)(2017春松滋市期中)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为什么说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考点】1#:铁生锈.【分析1通过观察比较铁片和铁锈,我发现铁锈是红褐色、有空隙、没有光泽、不导电、不能被磁铁吸弓I、粗糙等。【解答】通过对比铁片和铁锈,发现它们在颜色、质地、光泽、导电性、能否被磁铁吸引等方面不同,说明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故答案为:通过对比铁片和铁锈,发现它们在颜色、质地

32、、光泽、导电性、能否被磁铁吸引等方面不同,说明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铁锈的认识。31. (8分)(2017春松滋市期中)小明在做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实验时,发现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不支持燃烧,而且比空气重,据此小明认为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小明的观点正确吗?请说明你的理由。【考点】1: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分析】小苏打和醋混合产生大量的气泡,生成新的气体,这种气体能使燃烧的细木条熄灭,说明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解答】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了大量的气泡,产生的气体可使燃烧的火柴慢慢熄灭,科学研究后发现: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小苏打和白

33、醋混合后,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仅凭不支持燃烧和比空气重就判定是二氧化碳是不科学的。故答案为:小明的观点错误。仅凭不支持燃烧和比空气重就判定是二氧化碳是不科学的。【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注意科学结论的严谨性。六、我会探究.(16分)32. (16分)(2017春松滋市期中)我们己经知道铁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请你选择一个与铁生锈有关的因素,制定一份详细的实验探究方案。铁生锈原因实验探究方案探究的问题:铁生锈与水有无关系我的假设:铁在有水的地方生锈快探究的材料:铁钉2颗,盘子2个,水适量探究的步骤:将两颗铁钉分别放在两个盘子里,在其中一个盘子里面放适量的水,让铁钉一部分被水沉

34、着。每天观察铁钉生锈情况,并记录下来。观察到的现象:有水盘里的铁钉很快就生锈了我的结论:铁生锈与水有关,铁在有水的地方生锈快。【考点】1#:铁生锈.【分析1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解答】(1)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水有无关系(2)我们的假设:铁在有水的地方生锈快(3)实验材料:铁钉2颗,盘子2个,水适量。(4)实验法办法:将两颗铁钉分别放在两个盘子里,在其中一个盘子里面放适量的水,让铁钉一部分被水沉着。每天观察铁钉生锈情况,并记录下来。(5)现象分析:有水盘里的铁钉很快就生锈了。(6)实验结论:铁生锈与水有关,铁在有水的地方生锈快。故答案为:(1)铁生锈原因;(2)铁生锈与水有无关系;(3)铁在有水的地方生锈快;(4)铁钉2颗,盘子2个,水适量;(5)将两颗铁钉分别放在两个盘子里,在其中一个盘子里面放适量的水,让铁钉一部分被水沉着。每天观察铁钉生锈情况,并记录下来。(6)有水盘里的铁钉很快就生锈了(7)铁生锈与水有关,铁在有水的地方生锈快。【点评】本题考查了铁生锈原因探究实验的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