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场所疫情防控消杀实施方案(7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1950569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场所疫情防控消杀实施方案(7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各场所疫情防控消杀实施方案(7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各场所疫情防控消杀实施方案(7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各场所疫情防控消杀实施方案(7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各场所疫情防控消杀实施方案(7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各场所疫情防控消杀实施方案(7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场所疫情防控消杀实施方案(7篇).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各场所疫情防控消杀实施方案(7篇) 各场所疫情防控消杀实施方案篇1中小学学生宿舍安全管理规范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_市学校安全管理条例和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切实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区中小学校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工作制定以下规范,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一、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学生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和人员密集的场所,也是容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地方。区内各寄宿、半寄宿制中小学校务必高度重视将学生宿舍作为校园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的重点区域切实加强管理制度和管理队伍建设落实工作责任制断加大安全投入和管理力度,严防各类

2、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安全。二、建立健全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体系一.严格实行学生宿舍管理责任制度与问责办法。要确定学生宿舍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包括校级责任人、中层干部责任人和各个环节、部位的具体责任人并在宿舍区内张贴公示。逐级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明确学生宿舍管理职责分工和各工作岗位的管理目标、工作要求,做到见人知岗位责任见设施、岗位知责任人。制定和实行安全管理问责办法对不履行职责、管理不力而造成安全隐患者要严格进行问责,对因失职而造成安全事故者要坚决实行责任追究。二.认真落实学生宿舍值班与安全检查制度。一是实行学生宿舍24小时值班制度,明确规定值班人员工作职责和具体要求。二是落实学生宿舍日

3、常安全检查制度,明确规定检查范围、时间和责任人,并及时汇总和通报检查结果。三是实行安全隐患和事故报告制度。学校安全管理人员和学生发现安全隐患和事故征兆,要立即报告学校。学校对安全隐患要及时采取整改和应急处置措施。属于重大安全隐患的还必须立即报告学校主管部门。三.完善学生宿舍安全应急预案。凡有住宿学生的学校必须制定学生宿舍人员疏散预案和传染病、急症、伤害应急处置等预案。学生宿舍一旦出现传染病疫情或急症、受伤等情况必须立即按规定逐级报告同时通知学生家长、联系卫生防疫部门或医院并按照专业指引进行处置。四.建立和落实学生宿舍出入管理和门卫制度。制定学生宿舍管理办法严格执行作息时间加强学生宿舍出入管理。

4、校外人员不得进入学生宿舍学生家长在学校值班室登记后并在自己孩子带领下方可进入学生宿舍。五.制定和推行学生宿舍安全卫生规范与安全文明公约。学校要教育和指导学生自觉遵守安全和卫生管理规定加强相关知识、技能学习做到会报警、会在发生火灾时逃生积极参与安全卫生管理和自护自救工作争当安全文明寄宿生。三、不断改善学生宿舍安全条件和环境一.推进学生宿舍规范化建设。一.学生宿舍规划和建设必须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通过建设、消防等部门验收后才能投入使用。全寄宿制学校要实行男、女生宿舍分楼设置半寄宿制学校要实行男、女生宿舍楼分层设置。二.严格把好学生宿舍消防设备设施日常维护关。学校要确保学生宿舍安全报警装置、消防应急照

5、明设施、疏散指示图、疏散指示标志、消防栓、灭火器等质量合格,数量足够安装规范布局合理功能完好且有专人维护。三.切实抓好学生宿舍用电、用气、用火管理工作。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采购和安装学生宿舍床铺、热水器、空调、饮水机等设备并实行专人监管和维护。加强对电器、电线的检查防止违规布线、电线老化和线路超负荷使用。学生宿舍内除必需的空调、电扇和饮水电器取电插座外不装不留其他插座不允许私接电源和擅自使用其他电器。学生在宿舍内不得使用蜡烛、打火机、火柴、燃点蚊香、烟花爆竹等物品不得吸烟和饮酒。四.保证学生宿舍楼安全畅通。学生宿舍不得违反消防安全规定设置全封闭式门窗和护栏已经安装各种防盗网和闸门的必须通过消防部

6、门验收存在问题的要立即整改。除日常生活必需的少量物品外宿舍内不存放其他物资。宿舍走廊、楼梯和天台不得堆放杂物宿舍出口和阳台逃生窗不得锁闭确保学生行走和疏散畅通无阻。五、认真抓好学生宿舍管理队伍建设一.不断提高宿舍管理人员的素质。学校要聘请和安排素质较高、责任心强的人员负责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明确宿舍管理人员工作内容和规范督促他们关心每一个学生切实履行工作职责。根据宿舍安全管理要求对生活老师进行岗前培训和岗位考核定期进行卫生防疫、心理健康和救护知识技能培训。要从宿舍管理工时长、任务重、责任大等实际情况出发充实安全管理力量改善管理人员工作条件提高管理人员福利待遇。二.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作用。要通过

7、集中学习、专题培训、评比表彰等方式在寄宿生中培养一批宿舍管理骨干并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提高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三.建立学校义务消防队。有条件的学校要在辖区公安消防部门的指导下建立学校教职员工和后勤人员的义务消防队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活动。义务消防队要积极开展消防安全教育、隐患监管、险情报告、应急疏散和扑灭初起一般性火灾等工作。六、切实加强对寄宿生的安全教育一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各有关学校要在学生宿舍区设置橱窗或专栏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宣传,在宿舍楼梯、走道显著位置张贴安全警示标语,新生入住宿舍前要集中开展宿舍安全管理和行为规范教育,严禁学生将管制刀具和其他违禁物品带入宿舍,每学

8、期举行一次宿舍安全疏散演练确保学生会报警、会逃生宿舍管理人员能够有效组织学生疏散能熟练使用手提式灭火器和消防栓等消防器材会扑灭一般性初起火灾。二.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工作。要高度关注寄宿生的心理健康对那些存在心理困惑或问题的学生,要通过伙伴互助、家校互动、教师专人跟踪辅导等方式,积极预防失控行为的发生。三.安全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将宿舍内务与安全管理纳入养成教育体系通过宿舍管理量化考评、安全知识竞赛、疏散演练和安全文明寝室、优秀寝室长评选等形式强化宿舍安全教育和文明管理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安全知识技能增强自主自律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区教育局将学生宿舍管理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每学期由区教育局牵头组织专项

9、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查看、学生座谈等形式进行逐项检查评比并授予达标学校“_区寄宿制管理标兵学校”“_区寄宿制管理先进学校”称号对学生宿舍安全条件差、管理水平低、安全隐患多的学校要严格实行台帐管理并限期整改。逾期达不到整改要求的要责令学校停止使用学生宿舍并对学校校长、举办者及相关人员进行问责。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环境卫生消杀制度各场所疫情防控消杀实施方案篇2一、重点场所消杀要求(一)公共场所。包括公厕、垃圾站、污水井、果皮箱每日消杀不少于2遍次。(二)办公场所。楼道、步行梯每天不少于2次消杀,卫生间、食堂、垃圾箱每天消杀不少于3次,门把手、办公楼电脑键盘、电梯按钮、扶手等用75的酒精擦

10、拭消毒,每天不少于3次,擦拭消毒后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三)酒店(宾馆)。除按办公场所做好消杀工作外,客房公共用品用具需“一客一用一消毒”,加强餐(饮)具的清洁消毒。(四)商城、超市。人员密集对出入口、卫生间、垃圾箱、电梯扶手要加大消杀力度,每天不少于4次。(五)农贸市场。对出入、公厕、垃圾箱消杀每日不少于4次,其它部位每日不少于2次。(六)餐饮场所。电梯、公共卫生间、门把手、收银台等高频率接触物体表面每日消杀不少于4次。餐具要做到“一客一用一消毒”,餐厨垃圾消杀后要及时清运。(七)公共交通工具。车辆每次出行载客前应对车厢进行清洁消毒,车内扶手、把手、平衡杆等载客前要用75酒精擦拭处理。(

11、八)生活小区(村庄)。对楼道步行梯的消杀,每日不少于2次,对电梯、垃圾箱、公共卫生间等消杀每日不少于4次,垃圾要做到日产日清。(九)公园游园广场。每日消杀不少于2次,其中公厕、垃圾箱、果皮箱不少于4次。(十)道路(含公园、游园)。用喷雾车进行喷洒消杀,每日1次,条件允许可增加消杀次数。(十一)生活垃圾。垃圾箱和周围地面每天消杀不少于4次并做到日产日清。垃圾运输要采用密闭方式,运输车辆每次卸载后都要做消杀,垃圾处理厂每日消杀不少于4次。(十二)建筑垃圾。对新产生的建筑垃圾,每天至少消杀1次,采用密闭车辆运输,运输车辆每次卸载后都要做消杀工作,建筑垃圾处理厂每天消杀至少2次。(十三)中高风险区生活

12、垃圾和建筑垃圾。在正常标准上适当增加频次。(十四)出入市封堵点位。对工作人员办公、生活、住宿、休息等场所进行消杀,每天不少于4次;对临时设置的简易厕所进行消杀,每天不少于8次;对过往车辆进行消杀,主要是车门、车窗、车轮(建议用75酒精),车辆驶离后,用含氯消毒液对地面及空气进行消杀;对出入人员携带物品视不同情况进行消杀。(十五)医疗机构。严格按照行业规定。二、消杀药物使用配比参数(一)八四消毒液。推荐室内1:40倍,室外1:30倍,疫情期间,建议1:30倍,对空气、地面进行喷雾消毒。(二)酒精消毒。桌面、扶手、电梯按键等人体接触表面使用75酒精进行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酒精擦拭后用干抹布

13、擦拭,以免腐蚀物品表面。对空气进行喷雾消毒。(三)二氧化氯泡腾片。疫情期间建议1:160倍,6片配一壶药(18升),喷洒消毒用。(四)其他药品按说明书规定使用。各场所疫情防控消杀实施方案篇3为切实做好安徽省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2022年春季学期学校工作平稳运行,需加强对广大师生员工个人卫生防护技能知识培训和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师生员工身心健康和安全。同时,所有返校师生员工需向学校承诺其报告的真实性,签订承诺书(见附件1和附件2),并做好以下防护:一、个人卫生防护1.公共场所的个人卫生防护(在密闭公共场所要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减少接触公共物品;(打喷嚏或咳嗽时,如

14、未佩戴口罩,须用纸巾或手肘衣服遮住口鼻;(外出回来后立即洗手,采用“七步洗手法”,全程保持手卫生;(尽量减少外出活动频率,缩小外出活动范围。2.医用口罩使用指引(学校应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印发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发_33号)文件精神,加强科学引导(见附件3)。(更换和存放:每4小时更换一次性医用口罩。在此期间,若无明显脏污、变形、损坏,可重复使用;若口罩被污染,应立即更换,不可重复使用。每人需准备一个清洁、透气的纸袋存放个人医用口罩,并标记姓名,确保专人专用,避免交叉感染。(佩戴方法:佩戴口罩前应洗手,在戴口罩过程中避免接触到口罩内侧面,减少口罩

15、被污染的可能。面向口罩无鼻夹的一面,两手各拉住一边耳带,使鼻夹位于口罩上方;用口罩抵住下巴;将耳带拉至耳后,调整耳带至感觉尽可能舒适;将双手手指置于金属鼻夹中部,一边向内按压一边顺着鼻夹向两侧移动指尖,直至将鼻夹完全按压成鼻梁形状为止。医用一次性口罩,蓝色面朝外,白色面贴口鼻。(摘脱方法:口罩外侧吸附了大量细菌,脱下口罩时避免触碰口罩外侧,用手抓着系带取下,应将口罩接触口鼻的一面朝外折好,放入清洁的自封袋中。不宜将摘下来的口罩直接塞进口袋里或随意丢弃,避免造成医用口罩二次污染。摘脱口罩之后,一定要记得清洗双手,保持手卫生。(处理:废弃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应统一收集处理。健康学生和老师使用过的一次性

16、医用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要求处理即可;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人员佩戴的医用口罩,需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流程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3.保持手卫生(要做到减少接触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或部位;(接触公共物品、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肥皂、洗手液或免洗手消毒液清洁手部;(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4.正确的洗手方法(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第四步,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第五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擦,交换进行;(第六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第七

17、步:一只手的手掌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部分,旋转揉搓,交换双手。(小技巧:按“内外夹弓大立腕”口诀进行;时间不应少于20秒,相当于唱完两遍“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的生日快乐歌。5.健康打卡与报告制度(坚持每日健康打卡,报告健康状况和接触新冠肺炎病人、疑似病人及无症状感染者情况;当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要马上告知老师或学校疫情报告负责人。各场所疫情防控消杀实施方案篇4建立学校环境卫生检查小组,制定卫生检查标准,指定负责人,加强校园环境卫生领导工作。由学校主管卫生人员每周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对各卫生区域进行检查和督促,记录每次检查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并

18、整改。每日对教室、食堂、宿舍、实验室、图书馆、厕所、礼堂、浴室等公共场所及垃圾桶站消毒一次。疫情期间每日对上述场所开窗通风情况进行检查。规范保洁卫生操作,清洁人员需每日工作前接受体温检测,腋温不超过37.3或额温不超过36.8方可开始工作。工作时须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胶或乳胶手套,工作结束后洗手消毒并按要求对场所等消毒工作做好记录。规范相关垃圾规范处理操作,卫生保健室和独立的隔离场所产生的垃圾要用医疗废物专用袋严密包装,并及时清运。未清运的垃圾要置于有盖的桶内,每天用有效氯含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垃圾桶内外表面等;按照医疗废物垃圾管理办法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做好不同垃圾分类处理

19、。疫情防控工作环境卫生消杀制度篇7为了有力地保护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学校发展,维护学校稳定,结合当前疫情,将新冠肺炎预防控制工作依法纳入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形成工作常规,根据省、市、县有关加强学校新冠肺炎预防与控制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一、人员安全管理1.宿舍主管每天早操前30分钟和晚自习下课前30分钟测量宿管人员的体温,确认没有异常后准许上岗,并做好记录,所有参与宿舍管理的人员必须佩戴口罩上岗。2.学生宿舍实行封闭管理。进入人员实行体温监测和健康管理、实名登记验证并须佩戴口罩。疫情防控期间谢绝外人来访。3.发现发热(37.3度以上)、感冒、咳嗽症状、呼吸

20、道感染的人员,应立即报告学校疫情防控人员进行隔离治疗和医学观察,对与其接触人员测试体温并进行医学观察。4.到过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接触过疫情防控重点地区高危人员的人员,要按有关规定经14天隔离观察无后方可上岗。5.宿管人员夜间全部入住学生宿舍楼,实行统一封闭管理,不得脱岗或随意找人顶岗,严禁在宿舍楼内饮酒。二、场所清洁消毒1.每天对学生宿舍内外环境卫生进行全方位的清洁消毒,特别是楼梯扶手,门窗,楼梯等使用频率高的区域,并定期对学生宿舍室内进行消毒.2.宿舍内部定期开窗通风,每天至少3次,每次半小时以上,保持空气流通。3.设立“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按要求分类投放废弃口罩、日常垃圾等,及时对垃圾投

21、放点进行消杀。三、防护物资配备1.给宿管人员配备数量充足的红外、水银测温计。2.有条件的学校在宿舍配备移动紫外消毒灯,每天消毒1次。3.宿舍储备一定数量供学生应急的口罩。各场所疫情防控消杀实施方案篇51.校园环境卫生。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卫生管理,每日对教室、功能室、宿舍、教室办公室、食堂、厕所等校舍进行清扫与消毒。适时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不少于三次以上,每次至少30分钟,课间尽量开窗通风,暂停使用中央空调。2.校园室内外公共场所卫生。减少室内外公共场所的使用,必须使用的公共上课场所要坚持使用一次消毒一次。室外公共场所每周消毒一次。3.校园内公用设施卫生。安排专人保洁,对门把手、电梯、楼梯

22、扶手、课桌椅、讲台台面、电源开关等公用设施进行消毒,每日1-2次,在放学前后进行,可用有效氯250-500Mg/L的氯消毒剂进行擦拭,也可以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4.食堂工勤人员卫生管理。加强学校食堂疫情防控,每天对食堂工勤人员进行晨检和餐前检查,做好记录和建档工作。所有食堂工作人员应全程佩戴口罩、帽子手套上岗,且按规定及时更换口罩,疫情期间不得佩戴PE材质敞开式透明口罩。抓好食堂人员个人卫生,严格按规范洗手消毒。5.餐具清洁消毒使用。餐具应当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鼓励学生自带餐具。餐具去残渣、清洗后,煮沸或流通蒸煮消毒15分钟;或采用热力消毒柜等消毒方式。6.校园内厕所消毒管理。厕所要保持清洁

23、无异味,每日消毒。如为旱厕,需有漂白粉覆盖消毒,每日不少于三次。7.车辆出入管理。严禁车辆出入校园,教职工或因工作需要进入校园的车辆必须在校门口进行消毒处理后方能进入校园。8.消毒剂管理使用。专人保管消毒剂,标识明确,避免误食或灼伤。实施消毒处理时,操作人员应当采取有效的自我防护措施。各场所疫情防控消杀实施方案篇6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县的决策部署和要求,科学依法落实落细疫情防控措施切实保障学校师生的生命和身体健康,坚决防止疫情向校园输入扩散,特制定疫情期间环境卫生消杀制度:1.校园环境卫生。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卫生管理,每日对教室、功能室、宿舍、教室办公室、食堂、厕所等校舍进行清扫与消毒。适时开

24、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不少于三次以上,每次至少30分钟,课间尽量开窗通风,暂停使用中央空调。2.校园室内外公共场所卫生。减少室内外公共场所的使用,必须使用的公共上课场所要坚持使用一次消毒一次。室外公共场所每周消毒一次。3.校园内公用设施卫生。安排专人保洁,对门把手、电梯、楼梯扶手、课桌椅、讲台台面、电源开关等公用设施进行消毒,每日1-2次,在放学前后进行,可用有效氯250-500Mg/L的氯消毒剂进行擦拭,也可以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4.食堂工勤人员卫生管理。加强学校食堂疫情防控,每天对食堂工勤人员进行晨检和餐前检查,做好记录和建档工作。所有食堂工作人员应全程佩戴口罩、帽子手套上岗,且按规定及时更换口罩,疫情期间不得佩戴PE材质敞开式透明口罩。抓好食堂人员个人卫生,严格按规范洗手消毒。5.餐具清洁消毒使用。餐具应当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鼓励学生自带餐具。餐具去残渣、清洗后,煮沸或流通蒸煮消毒15分钟;或采用热力消毒柜等消毒方式。6.校园内厕所消毒管理。厕所要保持清洁无异味,每日消毒。如为旱厕,需有漂白粉覆盖消毒,每日不少于三次。7.车辆出入管理。严禁车辆出入校园,教职工或因工作需要进入校园的车辆必须在校门口进行消毒处理后方能进入校园。8.消毒剂管理使用。专人保管消毒剂,标识明确,避免误食或灼伤。实施消毒处理时,操作人员应当采取有效的自我防护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