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技术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54825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232 大小:24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运用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2页
汽车运用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2页
汽车运用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2页
汽车运用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2页
汽车运用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运用技术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运用技术课程标准.docx(2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标准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1汽车发动机技术及检修课程标准9汽车电器与辅助电子系统技术与检修课程标准27汽车专业英语课程标准57汽车传动系统技术及检修课程标准64汽车行驶转向与制动系统技术及检修课程标准80汽车网络系统检修课程标准90汽车保养与维护课程标准103汽车维修企业管理课程标准114汽车综合故障诊断课程标准129汽车新技术课程标准142汽车构造认知实训课程标准153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修实训课程标准161汽车电控实训课程标准169汽车底盘拆装与检修实训课程标准176汽车电气系统检修实训课程标准186汽车保养与维护实训课程标准197汽车综合故障诊断实训课程标准202岗

2、前综合技能实训与考证课程标准213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标准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代码: 汽车机械基础 0712001总学时数:60适用专业:汽车运用技术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能力必修课程。(二)课程定位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对汽车中各种典型机构、传动装置及通用零部件进行结构、工作原理分析,并具备基本的设计计算与分析、国家标准的使用与执行等工作能力。培养工程意识和职业素养,具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的工作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三)设计思路在课程的教学设计方面,围绕“职业能力培养”这一主线,结合汽车制造

3、与装配、维修与技术服务企业相关职业岗位群,与企业合作开展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按毕业生需要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所需的汽车机械基础知识、技术应用能力、职业素质进行本课程内容的选取及重构,以此进行本课程的设计。突出对汽车机械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服务后续课程为原则,充分考虑教学内容与汽车发动机技术检修等后续专业课程内容的衔接,使课程教学更具针对性与实用性。课程教学注重“实践性、开放性”,实行在专业教室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达到降低教学成本的目的。开展机械创新设计实践教学活动,将理论学习与汽车结构实际案例及应用结合起来,以拓展学生

4、的创新思维。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互相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二课程基本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够认识机械识图;1.能够独立分析零件受力;3.能够掌握常用机构和机械传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4.能够独立分析轴系零件和液压传动等内容。(二)职业技能目标1.绘制及识读简单机构运动简图。2.学会分析汽车常用机构与传动装置的运动的方法。3.掌握汽车部分零部件结构及工作原理。(三)职业素质养成目标培养学生对汽车专业的学习兴趣和对汽车相关行业前景的向往。(四)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保证学生初步具备汽车高级工的素质。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序号项目工作任务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课时1机械识图投影法与三视图

5、法的应用1.能够学会投影法的基础知识2.能够认识三视图及其对应关系3.能够认识投影法与三视图的基本知识1.设备工具:图纸。2.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分组讨论。3.活动设计: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和讲解投影法与三视图的相关内容,演示结束后,学生分成4组,每组5到7人,每组学生讨论投影法与三视图的相关知识。4.教学资料:多媒体影片与课件。4基本体的画法1.能够认识平面体的结构特点与绘制方法2.能够认识回转体的结构特点与绘制方法3.能够独立标注基本体的尺寸1.设备工具:正六面体、锥体。2.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分组讨论。3.活动设计: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和讲解平面体、回转体的结构特点与绘制方法、标注基本体的

6、尺寸的方法,演示结束后,学生分成4组,每组5到7人,每组学生绘制平面体与回转体。4.教学资料:多媒体影片与课件。4零件常用表达方法1.能够认识视图的基本内容2.能够认识剖视图的基本内容3.能够认识断面图的基本内容4.能够认识零件的其他一些辅助的表达方法1.设备工具:图纸。2.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分组讨论。3.活动设计: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和讲解零件常用表达方法的相关内容,演示结束后,学生分成4组,每组5到7人,每组学生讨论绘制剖视图和断面图。4.教学资料:多媒体影片与课件。4标准件与常用件画法1.能够认识螺纹的特点与画法2.能够认识键和销连接的特点与画法3.能够认识齿轮的特点与画法4.能够认识

7、滚动轴承的特点与画法5.能够认识弹簧的特点1.设备工具:螺纹、键、销、齿轮、滚动轴承、弹簧。2.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分组讨论。3.活动设计: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和讲解标准件与常用件的相关内容,演示结束后,学生分成4组,每组5到7人,每组学生讨论认知螺纹、键、销、齿轮、滚动轴承、弹簧。4.教学资料:多媒体影片与课件。4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认识1.能够认识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2.能够认识合理选择零件图的视图3.能够认识零件图的技术要求4.能够独立识读零件图5.能够认识装配图的内容及表达方法1.设备工具:零件图纸。2.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分组讨论。3.活动设计: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和讲解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相关

8、内容,演示结束后,学生分成4组,每组5到7人,每组学生讨论绘制零件图与装配图。4.教学资料:多媒体影片与课件。42构件受力分析力学的基本概念掌握1.能够学会力学的基本概念2.能够独立分析力学的基本定理3.能够独立分析约束与约束力4.能够独立的分析构件的受力1.设备工具:汽车雨刷构件。2.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分组讨论。3.活动设计: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和讲解力学的基本概念的相关内容,演示结束后,学生分成4组,每组5到7人,每组学生讨论分析汽车雨刷的受力情况。4.教学资料:多媒体影片与课件。4平面汇交力系、力矩与力偶的认识1.能够独自进行合成与分析平衡平面汇交力系的训练2.能够独立分析力矩与合力矩

9、的定理3.能够认识力偶的基本性质4.能够独立进行分析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的训练1.设备工具:教具。2.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分组讨论。3.活动设计: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和讲解平面汇交力系、力矩与力偶的相关内容,演示结束后,学生分成4组,每组5到7人,每组学生讨论平衡平面汇交力系与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4.教学资料:多媒体影片与课件。4构件的平面一般力系、运动形式与机械效率1.能够简化平面的一般力系2.能够分析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3.能够分析构件的运动形式4.能够学会功率及机械效率1.设备工具:气缸连杆。2.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分组讨论。3.活动设计: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和讲解构件的平

10、面一般力系、运动形式与机械效率的相关内容,演示结束后,学生分成4组,每组5到7人,每组学生讨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4.教学资料:多媒体影片与课件。2构件的拉、压强度分析1.能够独立计算构件的轴向或压缩强度2.能够分析材料拉伸与压缩的力学性能1.设备工具:气缸连杆 。2.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分组讨论。3.活动设计: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和讲解构件的拉、压强度分析的相关内容,演示结束后,学生分成4组,每组5到7人,每组学生讨论料拉伸与压缩的力学性能并计算构件的拉、压强度。4.教学资料:多媒体影片与课件。2键、销联接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1.能够独立分析键、销连接的受力2.能够计算键、销的强度1.设备工具:

11、键、花键、销。2.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分组讨论。3.活动设计: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和讲解键、销联接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的相关内容,演示结束后,学生分成4组,每组5到7人,每组学生分析键、销连接的受力并计算键、销的强度。4.教学资料:多媒体影片与课件。23汽车常用机构和机械传动平面连杆机构1.能够认识运动副和运动简图2.能够认知平面连杆机构1.设备工具:自制教具。2.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分组讨论。3.活动设计: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和讲平面连杆机构的相关内容,演示结束后,学生分成4组,每组5到7人,每组学生分析运动副和认知平面连杆机构。4.教学资料:多媒体光盘与课件。2齿轮机构1.能够认识齿轮传动的

12、特点和类型2.能够深入认知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3.能够分析斜齿轮圆柱齿轮传动4.能够认识齿轮的材料和热处理1.设备工具:直齿圆柱齿轮、斜齿轮圆柱齿轮。2.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分组讨论。3.活动设计: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和讲解平齿轮机构的相关内容,演示结束后,学生分成4组,每组5到7人,每组学生认知齿轮机构。4.教学资料:多媒体光盘与课件。4轮系传动、带传动和链传动1.能够计算定轴轮系的传动比2.能够计算周转轮系的传动比3.能够认识带传动4.能够认识链传动1.设备工具:手动变速器啮合齿轮、传动带。2.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分组讨论。3.活动设计: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和讲解轮系传动、带传动和链传动的相

13、关内容,演示结束后,学生分成4组,每手组5到7人,每组学生计算定轴轮系的传动比、周转轮系的传动比,并认识带传动、链传动。4.教学资料:多媒体影片与课件。44汽车用轴系零件轴与轴承1.能够计算分析心轴的受力2.能够计算分析传动轴的受力3.能够计算分析转轴的受力4.能够认知滚动轴承的结构和选用5.能够认知滑动轴承1.设备工具:汽车相关轴类零件、滚动轴承、滑动轴承。2.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分组讨论。3.活动设计: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和讲解轴与轴承的相关内容,演示结束后,学生分成4组,每手组5到7人,每组学生分析计算各轴的受力并认知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4.教学资料:多媒体影片与课件。4联轴器、离合器与

14、制动器1.能够认知联轴器2.能够认知离合器3.能够认知制动器1.设备工具:汽车联轴器、离合器、汽车制动器。 2.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分组讨论。3.活动设计: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和讲解联轴器、离合器与制动器的相关内容,演示结束后,学生分成4组,每手组5到7人,每组学生认知汽车联轴器、离合器、汽车制动器。4.教学资料:多媒体影片与课件。25汽车用液压传动液压传动的基本概念与主要元件1.能够认知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及组成2.能够认知液压泵、液压缸、液压控制阀、辅助元件1.设备工具:汽车的液压系统、液压泵、液压控制阀。2.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分组讨论。3.活动设计: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和讲解液压传动的基

15、本概念与主要元件的相关内容,演示结束后,学生分成4组,每手组5到7人,每组学生认知液压泵、液压缸、液压控制阀、辅助元件。4.教学资料:多媒体影片与课件。2液压基本回路及实例分析1.能够认知液压基本回路2.能够独立分析液压基本回路1.设备工具:汽车的液压系统、液压泵、液压控制阀。 2.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分组讨论。3.活动设计: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和讲解液压基本回路的相关内容,演示结束后,学生分成4组,每手组5到7人,每组学生分析汽车液压基本回路。4.教学资料:多媒体影片与课件。2复习2总课时60四实施建议(一)教学组织建议1.课堂讲授教学与直观教学相结合为了加强学生必要的感性认识,在汽车机械基

16、础课程的教学中,适当让学生认识机械零部件,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对一些典型的汽车传动系统、结构特点、设计方法等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根据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工程性强的性质,时刻把握将理论内容与实际紧密结合,不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工程理念的培养,将具有工程应用背景的实际例子恰当地引入课堂中,既丰富了课程内容,又加深了学生对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3.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在多媒体课件中,多应用图片、动画和一些影视等来讲解课堂的内容。(二)教学评价建议1.期末考核评价及方式评价方式为理论闭卷考试。2.教学过程

17、评价根据学生上课的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和动手操作情况来整体评价。3.课程成绩形成方式其中包括期末考核、过程考核两部分。1期末考核:占总评成绩的70。其中理论考核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各占一半。2过程考核:占总评成绩的30%。(三)教材的编写与选用本课程教材选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由霍振生主编的汽车机械基础,此教材是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系列教材,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四)课程主讲教师和教学团队要求说明课程负责人应是本专业骨干教师,同时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和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从事汽车教学行业五年以上经历。对于教学团队的成员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同时具有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有一线教

18、学和实际生产经验。(五)课程教学环境和条件要求多媒体教室,绘图室和相应的绘图工具,拆装实训室和相应的设备、工具。(六)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本课程可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一体化教学,拆装实训室进行现场教学,看各种机构的运用。编制人:杨少波编制单位:汽车工程系汽车运用技术教研室审核人:王刚教学团队负责人:王刚系部主任:孟繁营汽车机械基础课程项目载体设计项目一 机械识图模块一 机械识图教学目标:能够学会投影法与三视图、能够认识基本体、能够认识零件常用表达方法的基本知识、能够认识标准件与常用件的基本知识、能够认识零件图和装配图。工作任务:1.能够独立完成识读三视图的技能练习。工作模块;2.独立制作各种基本体

19、。工作任务:3.独立绘制零件图与装配图。项目活动1:认知三视图。项目活动2:制作基本体。项目活动3:识读零件图与装配图。相关知识:投影法与三视图的基础知识、基本体的基础知识、零件常用表达方法的基本知识、标准件与常用件的基本知识、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础知识。练习:参考某公司汽车发动机设计图纸,根据图纸要求,学生分成4组,每组5到7人,每组学生进行训练。项目二 常用机构和机械传动模块一 常用机构和机械传动教学目标:能够熟悉常见机构,能够独立分析机械传动。工作任务:认知常见机构并独立分析机械传动的原理。 项目活动1:认识平面连杆机构。项目活动2:认识齿轮机构。项目活动3:认识轮系传动、带传动和链传动。

20、相关知识:熟悉平面连杆机构,齿轮机构,轮系传动、带传动和链传动。练习:学生分成4组,每组5到7人,每组学生在汽车上查找以上各种机构并说明其作用。项目三 轴系零件模块一 轴系零件教学目标:认识轴系零件。工作任务:认识联轴器、离合器与制动器,轴与轴承。项目活动1:计算并分析各轴的受力。项目活动2:认知联轴器、离合器与制动器。相关知识:联轴器、离合器与制动器的基本内容,轴与轴承的基本内容。练习:某车主的离合器与制动器出现问题,学生分成4组,每组5到7人,每组学生认知离合器与制动器,并查找故障原因。项目四 液压传动模块一 液压传动教学目标:认识液压传动。工作任务:认识液压传动的基本概念与主要元件,能够

21、独立分析液压基本回路及实例。项目活动1:认识液压传动的基本概念与主要元件。项目活动2:能够独立分析液压基本回路及实例。相关知识:液压传动的基本概念与主要元件,液压基本回路的内容。练习:某汽车的液压回路出现问题,学生分成4组,每组5到7人,每组学生绘制油路,并检查故障。 汽车发动机技术及检修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代码: 汽车发动机技术及检修 0712014、0712023 总学时数:112适用专业:汽车运用技术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职业能力必修课程。(二)课程定位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汽车发动机的总体结构与布置、汽油机工作原理、柴油机工作原理等知识基础上掌握曲柄连

22、杆机构、配气机构、冷却系、润滑系、汽油电喷系统、进排气控制系统、怠速控制系统、点火控制系统、柴油供给系、柴油机电控系统等系统的认识与检修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发动机的装配调试和发动机综合故障诊断与维修的能力。本课程要以汽车机械基础、汽车认识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汽车综合故障诊断、汽车维修业务接待等课程的基础。(三)课程设计思路该课程是依据“汽车运用技术分析表”中的“发动机诊断”工作任务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先让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的总体结构与布置、汽油机工作原理、柴油机工作原理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基础上,通过设计曲柄连杆机构的认识与检修、配气机构的认识与检修、冷却

23、系的认识与检修、润滑系的认识与检修、汽油喷射式供给系的认识与检修、进排气控制系统的认识与检修、怠速控制系统的认识与检修、点火控制系统的认识与检修、柴油供给系的认识与检修、柴油机电控系统的认识与检修等项目,将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模式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上述单一系统的诊断与维修的过程中学会相应系统的诊断与维修技能的同时构建相应系统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发动机的装配调试和发动机综合故障诊断与维修等项目的设计,让学生掌握发动机诊断的技能并构建相应的知识。项目设计以发动机相关系统的认识与检修为线索来进行,并最终达到掌握发动机诊断技能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

24、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途径,采取工学结合、开放实训室等形式,充分开发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通过过程评价、知识评价和实践操作评价的形式来评定项目教学,对项目评价的重点要突出实践操作的评价,以此重点反映学生对相关项目的技能的掌握,并体现学生对相关职业能力的掌握程度。二、课程基本目标(一)知识目标1. 掌握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各组成部分的功用2. 掌握发动机的常用术语和基本工作原理3. 掌握曲柄连杆机构主要机件的构造及工作原理4. 掌握配气机构的功用、组成、布置及驱动方式、配气相位等知识5. 掌握配气机构主要机件的构造及工作原理6. 认识电喷系统的构造7. 掌握电喷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检修方法8

25、. 认识进排气控制系统的构造9. 掌握进排气控制的工作原理与检修方法10. 认识怠速系统的构造11. 掌握怠速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检修方法12. 认识点火控制系统的构造13. 掌握点火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检修方法14. 认识柴油机供油系统的构造15. 掌握柴油机供油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检修方法16. 认识电控柴油机的结构17. 掌握冷却系的功用、组成、冷却液循环路线18. 掌握冷却系主要机件构造及工作原理19. 掌握润滑系的功用、组成、机油压力润滑循环路线20. 掌握润滑系主要机件构造及工作原理(二)职业技能目标 1. 掌握曲轴轴向间隙的检查和调整、连杆检验与校正、缸体缸盖检验、活塞环选配等技能2

26、. 掌握曲柄连杆机构常见故障的诊断的技能3. 掌握气门与气门座的检验与修理技能4. 掌握气门间隙的调整技能5. 掌握配气机构常见故障的诊断技能6. 掌握燃油喷射系统主要零部件的检测技能7. 掌握电喷系统的检修技能8. 掌握进排气系统的检修技能9. 掌握怠速控制系统的检修技能10. 掌握点火控制系统的检修技能11. 掌握柴油机供给系的维护与简单故障诊断的技能12. 掌握冷却系主要部件的维护与检修13. 掌握冷却系常见故障的诊断技能14. 掌握润滑系主要部件的维护与检修15. 掌握润滑系常见故障的诊断技能(三)职业素质养成目标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和责任感。2、具有较强的计划组织能力和团

27、队协作能力。3、具有与客户、同事、上级、供应商等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的能力。4、具有解决问题及优化决策的能力。 (四)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汽车维修高级工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序号单元工作任务教学内容、要求活动设计课时1发动机认知整车认知掌握汽车的整体结构1.设备工具:整车教具。2.教学技能:一体化教学。3.教学过程设计:1)教师先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和讲解。2)把学生分为4人一组,让学生围绕整车认知基本构造,并且完成任务工作单。3.教学资料: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作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4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认识掌握发动机的基本构造1.设备工具:透明发动机模型,剖切发

28、动机教具。2.教学技能:一体化教学。3.教学过程设计:1)先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和讲解。2.在透明发动机模型和剖切发动机上让学生认识基本构造。3.把学生分为4人一组,让学生围绕透明发动机模型和剖切发动机进行基本构造的认识,并且完成任务工作单。4.教学资料: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作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4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原理认识1.掌握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2.掌握发动机的类型和编号规则。1.设备工具:透明发动机模型,剖切发动机教具。2.教学技能:一体化教学。3.教学过程设计:1)教师先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和讲解。2)教师在透明发动机模型和剖切发动机为学生演示和讲解发动机

29、的基本工作原理。3)把学生分为4人一组,每人一张任务工作单,让学生围绕透明发动机模型和剖切发动机完成工作页上的内容。4.教学资料: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作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22曲柄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1.掌握曲柄连杆机构功用、组成2.掌握曲柄连杆机构主要机件的构造及工作原理1.设备工具:透明发动机模型,剖切发动机教具。供拆装的发动机,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拆装发动机常用工具、量具。2.教学技能:一体化教学。3.教学过程设计:1)教师先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和讲解。2)教师在透明发动机模型和剖切发动机为学生演示和讲解曲柄连杆机构各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3)教

30、师利用实体发动机进行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的拆装的演示和讲解。4.把学生分为4人一组,每人一张任务工作单,让学生利用实体发动机完成工作页上的内容。4.教学资料: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作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6曲柄连杆机构的检修1.掌握曲轴轴向间隙的检查和调整2.连杆检验与校正、缸体缸盖检验、活塞环选配等技能1.设备工具:透明发动机模型,剖切发动机教具。供拆装的发动机,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拆装发动机常用工具、量具,机油若干升。2.教学技能:一体化教学。3.教学过程设计:1)教师先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和讲解。2)教师用拆下的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进

31、行各个项目检测的演示和讲解。3)把学生分为4人一组,每人一张任务工作单,让学生利用实体发动机和拆下的各个部件完成工作页的任务。4.教学资料: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作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63配气机构配气机构构造1.掌握配气机构的功用、组成、布置及驱动方式、配气相位等知识2.掌握配气机构主要机件的构造及工作原理1.设备工具:透明发动机模型,剖切发动机教具。供拆装的发动机,拆装发动机常用工具、量具。2.教学技能:一体化教学。3.教学过程设计:1)教师先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和讲解。2)教师在透明发动机模型和剖切发动机为学生演示和讲解配气机构各部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教

32、师利用拆下的配气机构各部件进行演示和讲解。4)把学生分为4人一组,每人一张任务工作单,让学生利用实体发动机完成工作页上的内容。4.教学资料: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作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6配气机构的检修1.掌握气门与气门座的检验与修理技能2.掌握气门间隙的调整技能1.设备工具:配气机构完整的供拆装的发动机,拆装发动机常用工具、塞尺等量具。2.教学技能:一体化教学。3.教学过程设计:1)教师先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和讲解。2)教师实体发动机和拆下的气门机构为学生演示和讲解配气机构的检测。3)把学生分为4人一组,每人一张任务工作单,让学生利用实体发动机完成工作页上的内容

33、。4.教学资料: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作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44柴油机燃料供给系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构造与原理认识1.掌握柴油机供给系功用、组成2.掌握喷油器、喷油泵、调速器等机件的构造与工作原理3.了解电控柴油喷射系统构造与原理1.设备工具:供拆装的实体柴油发动机,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各部件,各种型号的汽车柴油机发动机实验台,汽车专用万用表,汽车示波器。2.教学技能:一体化教学。3.教学过程设计:1)教师先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和讲解。2)教师利用利用实体发动机让学生识读各部件。3)教师演示喷油泵的拆装和装配,并讲解其工作原理。4)演示喷油器的拆装并演示其工作原理。

34、5)教师利用发动机实验台进行柴油机燃油供给系各部件构造和和原理的讲解.6.把学生分为4人一组,每人一张任务工作单,让学生利用供拆装的发动机和发动机实验台完成工作页上的内容。4.教学资料: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作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6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检修掌握喷油器、喷油泵的调试技能1.设备工具:完整的供拆装的柴油发动机、拆下的喷油泵、拆装发动机常用工具。2.教学技能:一体化教学。3.教学过程设计:1)教师先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和讲解。2)教师实体发动机和拆下的喷油泵进行检测和调试的演示。3)把学生分为4人一组,每人一张任务工作单,让学生利用实体发动机完成工作页上

35、的内容。4.教学资料: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作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65冷却系统冷却系的功用,类型及构造1.掌握冷却系的功用、组成、冷却液循环路线2.掌握冷却系主要机件构造及工作原理1.设备工具:汽车发动机实验台,汽车发动机冷却系各部件,汽车专用万用表,汽车示波器。2.教学技能:一体化教学。3.教学过程设计:1)教师先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和讲解。2)教师利用发动机实验台讲解冷却系各部分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教师利用拆下的各部件讲解工作原理。4)把学生分为4人一组,每人一张任务工作单,让学生利用发动机实验台和拆下的各部件完成工作页上的任务。4.教学资料:教师应提前准

36、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作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4冷却系的检修掌握冷却系主要部件的维护与检修知识1.设备工具:汽车发动机实验台,汽车发动机冷却系各部件,汽车专用万用表,汽车示波器。2.教学技能:一体化教学。3.教学过程设计:1)教师先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和讲解。2)教师利用拆下的各部件讲解各部件的维护与检修。3)把学生分为4人一组,每人一张任务工作单,让学生利用发动机实验台和拆下的各部件完成工作页上的任务。4.教学资料: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作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46润滑系统润滑系的构造认识1.掌握润滑系的功用、组成、机油压力润滑循环路线2.

37、掌握润滑系主要机件构造及工作原理1.设备工具:供拆装的发动机,汽车发动润滑系各部件,常用拆装工具。2.教学技能:一体化教学。3.教学过程设计:1)教师先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和讲解。2)教师利用实体发动机边拆边讲解润滑系各部分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教师利用拆下的各部件讲解工作原理。4)把学生分为4人一组,每人一张任务工作单,让学生利用发动机实验台和拆下的各部件完成工作页上的任务。4.教学资料: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作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4润滑系的检修掌握润滑系主要部件的维护与检修知识1.设备工具:供拆装的发动机,汽车发动润滑系各部件,常用拆装工具、汽油、机油若干升

38、,清洗盆等。2.教学技能:一体化教学。3.教学过程设计:1)教师先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和讲解。2)教师利用实体发动机边拆边讲解润滑系各部分需要检修和维护的项目。3)教师利用拆下的各部件进行检修和维护讲解。4)把学生分为4人一组,每人一张任务工作单,让学生利用实体发动机和拆下的各部件完成工作页上的任务。4.教学资料: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作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47汽油机电喷系统电喷系统的结构认知掌握电喷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1.设备工具:电喷发动机实验台,汽油,清洗盆等。2.教学技能:一体化教学。3.教学过程设计:1)教师先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和讲解。2)教师利用电

39、喷发动机实验台讲解电喷系统的结构。3)把学生分为4人一组,每人一张任务工作单,让学生利用电喷发动机实验台完成工作页上的任务。4.教学资料: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作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6电喷系统的检修掌握电喷系统的检修技能1.设备工具:电喷发动机实验台,汽油,解码器、万用表、清洗盆等。2.教学技能:一体化教学。3.教学过程设计:1)教师先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和讲解。2)教师利用电喷发动机实验台讲解电喷系统的检修方法。3)把学生分为4人一组,每人一张任务工作单,让学生利用电喷发动机实验台和检修仪器完成工作页上的任务。4.教学资料: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

40、务工作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68进排气控制系统进排气控制系统结构掌握进排气控制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1.设备工具:电喷发动机实验台,汽油、清洗盆等。2.教学技能:一体化教学。3.教学过程设计:1)教师先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和讲解。2)教师利用电喷发动机实验台讲解进排气控制系统结构。3)把学生分为4人一组,每人一张任务工作单,让学生利用电喷发动机实验台完成工作页上的任务。4.教学资料: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作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4进排气控制系统的检修掌握进排气控制系统的检修技能1.设备工具:电喷发动机实验台,汽油、解码器、万用表、清洗盆等。2.教学技能

41、:一体化教学。3.教学过程设计:1)教师先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和讲解。2)教师利用电喷发动机实验台讲解进排气控制系统的检修方法。3)把学生分为4人一组,每人一张任务工作单,让学生利用电喷发动机实验台完成工作页上的任务。4.教学资料: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作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49怠速控制系统怠速控制系统的结构掌握怠速控制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1.设备工具:电喷发动机实验台,汽油、清洗盆等。2.教学技能:一体化教学。3.教学过程设计:1)教师先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和讲解。2)教师利用电喷发动机实验台讲解怠速控制系统的结构。3)把学生分为4人一组,每人一张任务工作单,让学

42、生利用电喷发动机实验台完成工作页上的任务。四、教学资料: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作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4怠速控制系统的检修掌握怠速控制系统的检修技能1.设备工具:电喷发动机实验台,解码器、万用表、汽油、清洗盆等。2.教学技能:一体化教学。3.教学过程设计:1)教师先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和讲解。2)教师利用电喷发动机实验台讲解怠速控制系统的检修方法。3)把学生分为4人一组,每人一张任务工作单,让学生利用电喷发动机实验台完成工作页上的任务。4.教学资料: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作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410点火系统点火系的构造和原理1.

43、掌握点火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掌握电控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1.设备工具:各种型号的汽车发动机实验台,点火试验台、拆下的点火系各部件、传统点火系,电控点火系,微机控制点火系发动机各一台。2.教学技能:一体化教学。3.教学过程设计:1)教师先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和讲解。2)教师利用发动机点火试验台进行点火试验,并讲解点火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教师利用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实验台上讲解点火系的组成和工作原理4)教师利用拆下的点火系各部件进行演示和讲解。5)让学生利用点火试验台进行讨论点火系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老师进行指导。6)把学生分为4人一组,每人一张任务工作单,让学生利用发动机实验台和点火试验台完成

44、工作页上的任务。四、教学资料: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作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6点火系的检修掌握点火系统各元件的检查技能1.设备工具:各种型号的汽车发动机实验台,点火试验台、拆下的点火系各部件、传统点火系,电控点火系,微机控制点火系发动机各一台,拆装火花塞专用工具,汽车专用万用表,汽车示波器,拆装工具。2.教学技能:一体化教学。3.教学过程设计:1)教师先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和讲解。2)教师利用发动机实验台点火系各部件的检测和讲解。3)教师利用拆下的点火系各部件进行各部件的检测的演示和讲解。4)把学生分成4人一组进行各部件的检测实验,教师进行指导。5)把学生分为 4

45、人一组,每人一张任务工作单,让学生利用各零部件完成工作页上的内容。四、教学资料: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作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611柴油机电控系统柴油机电控系统的结构掌握柴油机电控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1.设备工具:各种型号的汽车电控柴油机实验台。2.教学技能:一体化教学。3.三、教学过程设计:1)教师先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和讲解。2)教师利用汽车电控柴油机实验台讲解柴油机电控系统的结构。3)把学生分为 4人一组,每人一张任务工作单,让学生利用电控柴油机实验台。四、教学资料: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各种媒体学习资料,任务工作单,教学课件,并准备好教学场地和设备。6复习4计学时112四、实施建议(一)教学组织建议1、任务引领、项目驱动本课程以“汽车发动机维修的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以“汽车发动机中每个系统、机构或总成维修的工作项目”为导向来设计教学内容。2、理实一体、工学结合本课程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课堂理论教学、现场实物教学和实训教学紧密结合;理论知识考试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工学结合,融“教”、“学”、“做”为一体。3、手段先进、技能多样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和仿真模拟实训设备,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采取课堂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