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应知应会(广告公司修改稿).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956213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34 大小:32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局应知应会(广告公司修改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统计局应知应会(广告公司修改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统计局应知应会(广告公司修改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统计局应知应会(广告公司修改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统计局应知应会(广告公司修改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局应知应会(广告公司修改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局应知应会(广告公司修改稿).docx(1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GDP核算1二、工业统计17三、投资统计25四、贸易统计36五、农业统计47六、建筑业统计60七、房地产统计65八、服务业统计76九、劳动工资统计85十、能源环境统计92十一、企业研发统计102十二、人口统计107十三、联网直报调查单位管理110十四、统计法及统计法实施条例解读124GDP核算一、GDP的概念GDP是英文GrossDomesticProduct的简称,对全国而言称为国内生产总值,对地方而言称为地区生产总值。一般认为,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和经济总体实力。GDP增速一般用来

2、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GDP是增加值(指常住单位生产过程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的概念,关于增加值的计算,可以用“棉一纱一布衣服,的关系来理解。棉花纺成纱,纱织成布,布做成衣服,每个工序产生的新增价值之和,结果为45万元(见下表)。工序产品价值(万元)中间产品成本(万元)增值(万元)种棉棉花1515纺纱纱20155织布布302010制衣成衣453015合计1106545某个行业、某个部门(单位)单一方面的生产成果称为“增加值”,GDP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增加值的总和。在核算GDP时,分别计算各个行业的增加值,再将各行业增加值汇总得到GDPo二、理解GDP的几个关键点(一

3、)GDP以“市场价值”的形式表示各种货物和服务千差万别(比如一台电视机和一辆汽车,一次理发服务和一次法律咨询服务),无法直接相加,必须以市场价值的形式量化,最后加总为一个衡量整个经济活动成果的指标GDPo(二)GDP核算范围是“经济领土”经济领土主要包括:1 .我国大陆的领陆、领水、领空;2 .位于国际水域,我国具有捕捞和海底开采管辖权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3 .在国外的领土“飞地L如驻外使领馆等;4 .不包括我国地理边界内的“飞地L如外国驻我国使领馆。(三)GDP核算对象是“常住单位”即在一国经济领土内拥有一定的活动场所,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时期的单位。GDP遵循“在地”核算的

4、原则,不论生产者隶属哪个国家或地区,只要在本国或本地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就纳入本国或本地区的核算范围内。(如:中国设立在国外的企业,不包括在中国的GDP中;某跨国公司在华企业,包括在中国的GDP中;上海某公司江苏分公司,纳入江苏GDP中。)(四)GDP核算的是“一定时期”新增产品和劳务价值在“这个时期”内新增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才计算,也就是说GDP是流量概念,而非存量的概念。我国目前是按照季度、年度为时期单位进行GDP核算。(五)GDP核算的是“最终的”货物和服务产品一般根据产品的实际用途,可以把产品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所谓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人们直接消费或者使用的物品

5、和服务。这部分产品在本核算期不能再作为原料或半成品投入其他产品和劳务的生产过程中去,例如消费品、资本品等。中间产品是指为了再加工或者转卖用于供别种产品生产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如原材料、燃料等。GDP必须按当期最终产品计算,中间产品不能计入,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厘清上述几个关键点,就能对GDP的特点、涵盖范围等有所了解。具体再来看下面案例:L小明家请了一个保姆,费用能算到GDP里面吗?答:这个问题体现了GDP的“市场价值”原则,即不同的货物和服务首先必须以货币价值的形式表示,然后加总为GDPo保姆的劳动为有偿的市场经济活动,要计算到GDP中。但是像小明自己家人做家务劳动这样的活动,就不计入GDP。

6、2 .小明的爷爷奶奶在老家有块地,自己种点蔬菜瓜果,进城就给小明家带点新鲜蔬菜,那么农民的自产自用能算到GDP里面吗?答:农民自产自用的货物需要计入GDP中。3 .中国企业在国外的分支公司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算不算入我国GDP统计中?答:这个问题体现了GDP的统计要遵循“常住单位”原则。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内拥有一定的活动场所,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时期的单位。因此,中国企业在国外的分支公司不属于中国的常住单位,不应计入中国的GDP中;相反,在中国的外企属于中国的常住单位,应包括在中国的GDP中。三、GDP的构成GDP的核算,包括了国民经济一、二、三产业的所有行业。具体构成如下:

7、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工业和建筑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具体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以及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

8、、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采矿业中的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四、GDP的三种核算方法GDP反映的是最终的生产成果,一般有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三种不同的表现形态。这三种形态分别对应三种核算方法,分别是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下面,从汽车生产来看GDP的三种核算方法:(一)生产法GDP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新增价值的角度,衡量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方法。从价值形态看,GDP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计算公式为:GDP=总产出-中间投入总产出: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

9、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但不包括用于自身生产过程中的固定资产以外的货物和服务。总产出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总规模,一般按生产者价格计算。中间投入:也称中间消耗,指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但不包括消耗的固定资产价值。中间投入反映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转移价值,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例:在制造汽车的过程中,各种零配件经过组装加工最终生产出汽车,汽车作为最终产品生产出来并进入市场销售,它创造的GDP就是汽车的价值减去中间投入的钢铁、轮胎、内饰、发动机、零配件等各种产品价值后得出的新增价值。之所以减去中间投入,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已经转换成最终产品的一部分了。这是从价值形态计

10、算GDP的思路,把所有GDP核算行业的产品新增价值像这样计算,汇总后就形成了生产法GDPo(二)收入法GDP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形成收入的角度,反映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方法。从收入形态看,GDP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按照生产要素在GDP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进行分配,即生产者取得的劳动报酬、政府取得的各种形式的税收、企业提取的机器设备折旧以及取得的营业盈余,汇总起来就是收入法GDPo计算公式为: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应获得的全部报酬,既包括货币形式的报酬,也包括实物形式的报酬。主要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11、单位为其员工交纳的社会保险费、补充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的离退休金、单位为其员工提供的雇员股票期权及其他各种形式的报酬和福利等。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差额。其中,生产税指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和土地等)所征收的各种税收、附加费和其他规费。生产税分为产品税和其他生产税,产品税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进口关税、出口税等;其他生产税主要有: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生产补贴则相反,它是政府为影响生产单位的生产、销售及定价等生产活动而对其提供的无偿支付,包括农业生产补贴、政策亏损补贴、进口补贴等。

12、生产补贴作为负生产税处理。固定资产折旧:指由于自然退化、正常淘汰或损耗而导致的固定资产价值下降,用以代表固定资产通过生产过程被转移到其产出中的价值。原则上,固定资产折旧应按照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计算。营业盈余:指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例:汽车的生产包含了多方的参与,如工人、企业主、政府等,所以工人要拿走劳动报酬,企业主拿走营业盈余以及提取机器设备折旧费,政府要收取各种形式的税收,这是从收入形态考虑,汇总起来就是收入法GDP。(三)支出法GDP支出法是从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的角度,计算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方法。从产品形态看,是衡量新生产的货物和服务最终去

13、向。最终消费支出和资本形成总额反映国内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货物与服务净出口是出口扣减进口后的差额。计算公式为: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与服务净出口。(该方法就是通常所说的“三驾马车”,即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由于地区间无法核算流入流出情况,省级及以下不核算支出法GDP。)最终消费支出:指常住单位为了直接满足个人或公共消费需求而对货物和服务的支出总额。既包括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用于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也包括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外用于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但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最终消费支出按支出主体分为居民消费支出、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消费支出和政

14、府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是通过交易形成的生产资产积累,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变动和贵重物品获得减处置。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指货物和服务出口减货物和服务进口的差额。出口指常住单位向非常住单位出售或无偿转让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进口指常住单位从非常住单位购买或无偿得到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由于服务活动的提供与使用同时发生,一般把常住单位从非常住单位得到的服务作为进口,非常住单位从常住单位得到的服务作为出口。货物的出口和进口都按离岸价格计算。例:一般汽车有三种用途,如果被购买用于消费,比如家里的汽车,那么就是消费品;如果被用来作为生产工具,例如工厂里面的运输车,那就成为固定资产;如果被出口到国外,则

15、成为出口产品。由于外国生产活动不计入我国的GDP,因此,进口车作为扣减额,也就是出口与进口的差额计入我国GDPo这就是从产品形态计算GDP,即支出法GDP。以上仅是拿汽车生产举例,实际上用这三种方法核算GDP时操作更复杂。按三种方法计算的GDP反映的是同一经济总体在同一时期的生产活动成果,因此,从理论上讲,三种计算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但在实践中,由于受资料来源、口径范围、计算方法等因素的影响,这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往往存在差异即存在统计误差。统计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是允许存在的。国内生产总值总表生产金额金额1 .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IL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投入(一)2.收入法国内生

16、产总值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 固定资产折旧 营业盈余最终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支出为住户捻务的非营利机构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变动贵重物品获得减处置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货物和服务出口货物和服务进口(-)2 .统计误差目前,季度GDP以生产法为主进行核算,主要依据各行业相关指标进行推算。年度GDP以收入法为主、生产法为辅进行核算,主要依据各行业财务指标(应付职工薪酬、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本年折旧、营业利润等)进行核算。五、GDP核算的步骤按照国家统计局最新改革的GDP核算制度规定,GDP核算分为初步核算和最终核实两个步骤,最终核实是对初步核算数据的修订

17、。年度GDP核算:第一次为年度GDP初步核算,14季度GDP即为年度GDP初步核算数。受资料来源限制,初步核算主要采用进度统计调查资料和部门行政记录资料进行核算。第二次为年度GDP最终核实。主要依据年度统计调查资料、财政决算资料和部门行政记录资料等对初步核算结果进行修订。在开展全国经济普查,发现对GDP数据有较大影响的新的基础资料,或计算方法及分类标准发生变化后,也要对年度GDP历史数据进行修订。季度GDP核算:第一次为季度GDP初步核算。受资料来源限制,初步核算主要采用进度统计调查资料和部门行政记录资料进行核算。第二次为季度GDP最终核实。通常,年度GDP最终核实后,要对季度数据进行修订,称

18、为常规修订。在开展全国经济普查,发现对GDP数据有较大影响的新的基础资料,或计算方法及分类标准发生变化后而对年度GDP历史数据进行修订后,也要对季度GDP历史数据进行相应修订,称为全面修订。六、GDP统一核算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建立国家统一的经济核算制度、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这是党中央提出的三项重大国民经济核算改革任务,简称三大核算改革。2017年6月26日,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方案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是地区生产总值核算的一种方式,指各省(区、市)

19、生产总值核算由国家统计局统一领导和组织实施,各省(区、市)统计局共同参与,按照统一的核算方法,遵循真实准确、规范统一和公开透明的原则,统一核算各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汇总数和国内生产总值在总量、速度和结构上的基本衔接。市级和县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参照省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方式组织实施。实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将分级核算方式下的“各算各账”改革为统一核算方式下的“共同算账”,从根本上解决了地区生产总值分级核算方式下数据不衔接的问题。通过实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按照统一的核算方法,使用统一的数据来源,对于提高生产总值核算数据质量,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科学研判经济运行形势,制定宏观经

20、济政策,都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2020年是全面实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的起步之年,开展了2019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和2020年季度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从施行30多年的分级核算制度平稳过渡到统一核算制度,推进了我国核算体制的历史性转变。七、影响季度GDP核算的主要因素季度GDP核算的指标有三类:相关指标、换算系数、价格指数(缩减指数)。其中换算系数的作用主要是反映相关指标与行业的对应关系,每年由上级统计机构统一计算确定,并在当年各季度GDP核算中使用;价格指数(缩减指数)的作用主要是影响不变价与现价之间的关系;相关指标是反应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差异的决定因素,也是上级统计机构审核

21、评估GDP的关键。八、季度GDP核算方法季度GDP与年度GDP在基本概念、口径范围上是一致的。与年度GDP相比,季度GDP核算的资料来源和核算方法有所不同。受基础资料的限制,季度GDP主要采用相关指标推算,是以生产法为基础核算的结果。季度各行业增加值核算包括现价核算和不变价核算。(一)现价增加值核算方法季度现价增加值核算主要采用速度推算法和价格指数推算法。L速度推算法。速度推算法的基本思路是,先利用当期相关指标现价增长速度和全省统一的换算系数,计算当期现价增加值增长速度,然后再利用上年同期现价增加值和当期现价增加值增长速度,计算当期现价增加值。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季度核算中先计算现价增加值再计算不

22、变价增加值的行业,计算公式为:当期现价增加值=上年同期现价增加值X(1当期现价增加值增长速度)当期现价增加值增长速度=当期相关指标现价增长速度X统一换算系数统一换算系数由省统计局利用年度现价增加值增长速度和相关指标现价增长速度的相关关系统一计算确定,并在当年各季度地区生产总值核算中使用。2.价格指数推算法。价格指数推算法的基本思路是,先利用当期不变价增加值发展速度和价格指数计算当期现价增加值发展速度,然后再利用上年同期现价增加值和当期现价增加值发展速度,计算当期现价增加值。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季度核算中先计算不变价增加值再计算现价增加值的行业,计算公式为:当期现价增加值=上年同期现价增加值X当期现

23、价增加值发展速度当期现价增加值发展速度=当期不变价增加值发展速度X当期价格指数(二)不变价增加值核算方法1 .价格指数缩减法。价格指数缩减法的基本思路是,先利用相关价格指数缩减现价增加值发展速度,计算不变价增加值发展速度,然后再利用上年同期不变价增加值和当期不变价增加值发展速度,计算当期不变价增加值。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季度核算中先计算现价增加值再计算不变价增加值的行业,计算公式为:当期不变价增加值=上年同期不变价增加值X当期不变价增加值发展速度当期不变价增加值发展速度=当期现价增加值发展速度:当期价格指数2 .物量指数推算法。物量指数推算法的基本思路是,先利用当期相关物量指标不变价增长速度和全省

24、统一的换算系数,推算当期不变价增加值增长速度,然后再利用上年同期不变价增加值和当期不变价增加值增长速度,计算当期不变价增加值。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季度核算中先计算不变价增加值再计算现价增加值的行业,计算公式为:当期不变价增加值=上年同期不变价增加值X(1+当期不变价增加值增长速度)当期不变价增加值增长速度=当期相关物量指标不变价增长速度X统一换算系数不变价核算中,统一换算系数的确定方法与现价核算中的统一换算系数确定方法相同。九、举例说明季度GDP核算方案由于GDP行业众多,且计算方法复杂,仅以第三产业中的“批发业”为代表,通过核算方案的计算步骤描述行业增加值由来。(一)批发业现价增加值批发业现价增

25、加值核算采用速度推算法,计算公式为:当期批发业现价增加值=上年同期批发业现价增加值X(1当期批发业现价增加值增长速度)当期批发业现价增加值增长速度=当期批发业商品销售额现价增长速度X统一换算系数当期批发业商品销售额现价增长速度根据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库存情况(E204-1表)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下抽样调查资料计算。(二)批发业不变价增加值批发业不变价增加值核算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公式为:当期批发业不变价增加值=上年同期批发业不变价增加值X当期批发业不变价增加值发展速度当期批发业不变价增加值发展速度=当期批发业现价增加值发展速度(当期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当期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2当期商品

26、零售价格指数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分别取自商品零售价格指数(V402表)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V412表)。十、GDP常识科普(一)GDP增长速度不能将两年的绝对量直接相除对于GDP的总量和增长速度,要特别关注一点,GDP总量是用现价,即当年的实际价格;GDP增速使用不变价计算,即扣除价格变动因素后的价格。以现价衡量的GDP既包含了物量因素,又有价格因素,由于不同时期的价格之间存在差异,因此,不同时期的GDP存在不可比因素,不能真实反映经济发展动态。在计算GDP增长速度时,首先应对当年的GDP消除各种不可比因素,得到按可比价格计算的GDP,可比价GDP之间相除,得到GDP的发展速度。GD

27、P发展速度减去基期的100%,便可得到GDP的增长速度。GDP缩减指数,也称平减指数,是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即没有扣除价格变化的GDP与扣除价格变化后的GDP之比。因此,GDP缩减指数本质上是一种价格指数,反映GDP内在的“价格”变化。GDP缩减指数二(名义GDP/实际GDP)XIOO%,GDP缩减指数主要用于分析价格总水平,是最宏观、最综合的价格指标。(二)不能将季度GDP转换为月度GDP我国的GDP核算目前只有季度和年度核算,没有月度核算。其中季度核算和年度核算两者的关系是:先有季度数据,再有年度数据;待某年度GDP最终核实结果出来后,该年度的季度数据要以之为基准进行调整,调整后的

28、季度数据作为下一个年度的季度核算的基期数据。不会在没有季度核算的情况下,直接由年度核算数据得出季度数据。月度核算和季度核算之间的关系应该也是如此,不会在没有月度核算的情况下,直接由季度核算得出月度数据。因此,无法将季度GDP转换为月度GDPo(三)现价和不变价的区别现行价格即当年价格,是报告期当年的市场价格,如:工业品出厂价格、农产品收购价格、商品零售价格等。用当年价格计算的一些以货币表现的价值量指标,如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等,反映当年的实际情况,便于考察同一年份中不同指标之间的联系和进行对比。因此,当需要反映当年的实际情况时应采用当年价格。不变价是为将不同年份之间用

29、价值量表现的实物量进行综合对比,以单纯反映实物量变化而采用的价格形式。也叫固定价格,是用某一时期同类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价格来计算各个时期的产品价值,目的是为了消除各时期价格变动的影响,保证前后时期之间、地区之间、计划与实际之间指标的可比性。在计算以不变价表示的指标时,所用的基期是不同的,所以在使用不变价格时,需要注明是哪一时点或时期的价格。GDP不变价计算目前是五年为一个周期,20212025年的不变价编制是以2020年为基期。工业统计一、工业统计对象及方法(一)统计对象目前,工业调查单位分为规模以上和规模以下工业两部分。年营业收入达到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为规模以上工业,其余为规模

30、以下工业。(二)统计方法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行全面调查,对规模以下工业实行抽样调查。二、工业统计涉及报表(一)月度报表L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B204-1表)。2.财务状况(B203表)(二)季度报表L生产经营景气状况(B210表)。2.“四下”单位抽样调查(211、214、220和B221表)。(三)年度报表L调查单位基本情况(101-1表)o2.规模以上工业财务状况(B103-1表)o3,工业企业成本费用(成本费用调查单位填报)(B103-2表)。4.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B104-3表)。5.工业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B104-4表)。6,工业个体户抽样调查表(B124表)。三

31、、企业上报工业统计报表工作流程(一)收集整理各项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是指企业对其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过程和成果所作的最初数字或文字记载的原始凭证(资料),是统计报表最初资料来源。如:产品入(出)库单、纳税申报表、产品销售发票等。(二)形成登记统计台账的相关资料。根据原始记录形成登记统计台账的相关资料。如:企业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数量、产品平均销售单价、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三)根据各项汇总数据填报M表。企业根据各套报表要求,按月、季、年汇总各项数据,根据国家设定的网报时间,及时登录联网直报填报平台,进行数据填报。(四)数据审核及纠错。数据录入后,系统将以对话框形式提示数据异常或者不符合逻辑的情况,

32、统计人员应根据审核问题对数据进行仔细核对,写出相应说明或进行修改。(五)形成统计台账。统计人员依据收集整理的原始记录、财务数据等,按照统计部门要求建立规范的统计台账,做到数出有据。四、主要指标解释(一)工业总产值。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如某钢铁厂5月份生产生铁5万吨,其中3万吨以4000元每吨出售(不含税价格,下同),2万吨自用炼钢;生产重轨1万吨,市场价每吨5000元;为某机械公司修理大型机械设备,获得劳务收入500万元,5月份该公司工业总产值=3万*4000+1万*5000+500万=17500万元。计算工业总产值注意事项

33、:L计算工业总产值所取产品产量,应为企业生产的最终产品,所取价格为实际销售单价,但为不含税单价。计算公式:工业总产值=产品产量X不含税单价2.企业对外加工收入部分可以计算工业总产值,但只能按财务上结算的加工费用部分计算。包括在报告期内完成的对外承做的工业品(由外单位提供原料)加工费收入、对外企业工业品修理作业所收取的加工费收入、对本企业内部非工业部门提供的加工修理、设备安装等收入。对外加工费收入按不含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价格计算。(二)工业产品产量。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实物数量。包括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两部分。L最终产品。指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

34、工,可以直接销售的产品。2.中间产品。指作为能源或原材料自用于本企业其他生产环节,需要再次加工,而非对外销售的产品。计算产品产量注意事项:最终产品既要计算产量,也要计算产值;中间产品只计算产量,不计算产值。如果企业有中间产品(半成品)对外销售,那么对外销售的这部分中间产品也应视为企业的最终产品。(三)销售产值。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销售的本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价值的总价值量。计算销售产值注意事项:计算工业总产值与销售产值所取产品产量范围不同。计算工业总产值所取产品产量应按本期实际生产的产品产量进行计算,计算销售产值的产品产量可以包含前期库存在本期销售的产品产量,但

35、应扣除本期库存产品产量。(四)营业收入。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营业收入合计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根据会计“利润表呻“营业收入”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计算营业收入注意事项:营业收入包括企业所有收入部分,主营业务收入仅包括企业从事和工业相关的产品销售、提供劳务服务的收入部分。(五)利润总额。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计算公式: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计算利润总额相关指标说明:营业利润: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利润;营业外收入:指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

36、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如: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银行利息等;营业外支出:指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如: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非流动资产毁损等。(六)工业增加值。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目前主要涉及年度工业增加值、月度工业增加值。L年度工业增加值。主要采用“收入法”计算,包括规上工业增加值和规下工业增加值两个部分,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二成本费用调查企业增加值率*规上工业总产出。2.月度工业增加值。由企业每月上报的各行业产值

37、乘以上年度核定的增加值率,再扣除价格因素计算得出。计算月度工业增加值涉及指标说明:增加值率:指在一定时期内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是反映一个地区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和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率()=(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年度工业总产值(现价)100%o价格指数:由国家调查队通过调查收集部分代表企业的代表产品的价格变动资料加权计算后反馈统计部门使用。五、相关指标逻辑关系(一)工业总产值与月度增加值。工业总产值是计算月度增加值的初始依据,根据计算方法,在不考虑价格因素的情况下,产值的波动将直接影响增加值的计算结果。(二)工业总产值与产品产量和价格指数

38、、财务指标。工业总产值由产品产量乘以价格计算得出,企业产值增长或减少,产品产量或价格也应有相匹配的变化。同时,若企业产值增长了,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财务指标以及能源消耗情况也应有相应的逻辑支撑。(三)工业增加值率与财务指标。增加值率由成本费用调查企业年度工业增加值除以总产值计算得来,年度工业增加值有两种算法:一是生产法,二是收入法。目前使用收入法,即增加值主要由固定资产折旧、应付薪酬、应交增值税和利润总额等财务指标构成。因此,不能只关注产值,不注重财务指标的匹配,这样会导致增加值率逐年下降,产值的拉动逐年减弱。举例说明:某水电公司利润率高,职工工资水平高,交税多,增加值率80%,年产值20亿元

39、可转化增加值16亿元;一个洗煤厂年产值2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应付薪酬、应交增值税和利润总额相对金额少,增加值率10%,增加值仅2亿元。(四)工业生产与工业用电量、工业增值税。工业增加值是工业企业新增加的价值,有增量就应该有生产,有生产就应该有用电量,有新增价值也应有工业增值税。市州工业用电量增速排位是省统计局评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排位的重要依据。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申报入库条件(一)申报条件L申报企业必须是独立法人;2 .申报企业必须从事工业性生产或服务;3 .企业申报时主营业务收入须达到2000万元;4 .申报企业需正常生产三个月以上。(二)申报时间规定L新开业(投产)单位,在达到规模标准

40、后,月度即可申报入库;2.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转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年年底集中申报入库。(三)申报资料L新开业(投产)工业企业,需提供以下资料:(1)发改部门(经信部门或工信部门)对建设项目的批复(或备案)文件复印件;(2)营业执照(证书)、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已经领取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的单位,只需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已经共享“五证合一”工商登记信息,且能直接利用工商信息验证企业身份的地区,可免于提供上述证照复印件;(3)截至申报期最近1个月的利润表复印件;(4)打印并加盖税务部门和企业公章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申报表上需有经办人签字;(5)反映

41、单位规模和主营业务活动的材料(比如反映企业规模、行业、产品、原材料和营业场所的照片)。2.规下转规上工业企业,需提供以下资料:(1)营业执照(证书)、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已经领取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的单位,只需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已经共享“五证合一”工商登记信息,且能直接利用工商信息验证企业身份的地区,可免于提供上述证照复印件;(2)截至申报期最近1个月的利润表复印件;(3)打印并加盖税务部门和企业公章的企业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申报表上需有申明人签字;(4)反映单位规模和主营业务活动的材料(比如反映企业规模、行业、产品、原材料和营业场所的照片)。

42、七、工业统计工作注意事项(一)按时报表。国家统计局在联网直报平台设置了每一套报表的开网时间和关网时间。开网时间相对固定,为每月1号,关网时间受周末、节假日影响每月不同,企业应在每月初及时登录联网直报平台查看国家设置的关网时间,确保在关网前完成报表上报工作。(二)及时回复各类查询。国家、省统计局在联网直报平台设置了各类查询模板,对企业出现月度间波动异常、环比或同比增速异常、修改痕迹等数据异动情况下发查询,企业应根据查询原因仔细核实数据,如填报错误,需向县(区)统计部门出示修订数据的证明材料并如实修改;如数据无误,应如实、详细填写情况说明,说明不能简单写成“核实无误数据属实”等,应根据企业实际经营

43、情况说明具体原因。(三)完善各类基础台账。统计工作的基础是数据真实可靠。因此,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应夯实各类清单资料以备上级抽查。包括:反映企业真实性的营业执照、公章等;反映产品产量的产品出、入库原始单据;反映产品价格的销售凭证、增值税发票;反映收入情况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反映企业有指定统计负责人、配备专(兼)职统计人员的文件证明;纸质并上墙张贴的统计制度;有企业盖章存档的纸质统计台账、统计报表等。投资统计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对象与范围(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对象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费用的总称。该指标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结构和发展

44、速度的综合性指标,又是观察工程进度和考核投资效果的重要依据。历经经济社会变迁,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发生了多次变化,现行国家统计制度规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两大部分组合而成,一是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二是农户投资。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起点出现过两次调整,第一次为1997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统计起点由计划总投资5万元提高到50万元,第二次为2011年,统计起点由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至500万元。(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纳统情况常见类别是否能纳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厂房、仓库、办公室、住宅、商店、学校、医院、俱乐部、食堂、招待所等房屋建设支出生产、动力、起

45、重、运输、传动和医疗等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费用各种生产设备、传导设备、动力设备、运输设备、生产工具、仪器仪表等的购置支出以及在项目建设内容中用于支持设备运转的软件系统购置支出项目管理人员的工资、贷款利息支出等项目可研费、勘察设计费、工程监理费、招标费、环评费等前期费用项目所属的专利权、采矿权支出、项目建设期利息支出项目建设用地费用(不含土地收储)原有固定资产改扩建,如4车道扩为6车道或低等级道路升级为高等级公路种畜、役畜和各种经济林木购置支出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新建城市绿化或道路绿化项目中购置的苗木单纯土地平整、土地一级开发、围海造地等支出X流动资产X办公耗材等低值易耗品X股票(或股

46、权)、期货、金融衍生产品、古玩字画、文艺作品等投资品X农作物、蔬菜、中药材、花卉、存栏待售的牲畜等消耗性生物资产X发放给农户的货币补贴X设备大修理、道路等基础设施养护维护工程、房屋建筑业维修工程、社区环境微改造工程X单纯购置旧建筑物和旧设备X经营租赁的固定资产的租金支出X单位购置商品房支出X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原则(一)先入库后有数原则达到入库条件项目必要提供相关资料申请入库后才能统计。项目入库条件:项目建设地在当地,属于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并已开工的计划总投资在5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项目已开工:是指主体工程开挖,只举行了开工仪式未实际开工的项目应暂缓入库。(二)真实、客观反映原则只要符合统

47、计制度规定范围内的项目就应统计,而不论其资金来源来自何种渠道、项目属于何种性质,采集的数据要与项目实际情况相符。项目实际投资与批准、备案文件上的计划投资可能不一致。监管平台代码必须一致。(三)项目不可“拆分”和“打捆”原则“拆分”即一个完整的项目不能拆分成两个或者多个项目分别统计。不能将5000万元以上项目拆分成多个5000万以下的项目。“打捆”即多个小项目不能合并成1个达到500万元的项目进行统计;不能将多个部门在同一地点实施的项目合并成一个项目;也不能将一个部门在不同地点实施的项目(项目计划书明确为多点实施,与跨地区项目不同)合并成一个项目。(四)投资额统计原则投资额应依据凭证规范填报,按照凭证取得时点作为计量时点。以工程结算单或进度单为依据的,按照三方签章中最后一方签章时间为计量时点;以会计科目为计量依据的,按照入账时间为计量时点;以支付凭证为依据的,按照开票日期为计量时点。入库以前(包含当年和之前年度)的投资额分别计入“本年完成投资”和“累计完成投资”。按会计科目或支付凭证为依据报送的项目,竣工投产后,项目质保金和尾款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