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钢铁行业生产、销售、进出口及效益(DOC 97页).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59473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92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发展--钢铁行业生产、销售、进出口及效益(DOC 97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经济发展--钢铁行业生产、销售、进出口及效益(DOC 97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经济发展--钢铁行业生产、销售、进出口及效益(DOC 97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经济发展--钢铁行业生产、销售、进出口及效益(DOC 97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经济发展--钢铁行业生产、销售、进出口及效益(DOC 97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发展--钢铁行业生产、销售、进出口及效益(DOC 9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发展--钢铁行业生产、销售、进出口及效益(DOC 97页).docx(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钢铁行业生产、销售、进出口及效益目录前言1上篇 某年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回顾1第一部分 某年钢铁行业生产、销售、进出口及效益11.1 生产情况11.2 销售情况91.2.1 钢材产销简况921.2.2 营销特点91.3 某年我国钢铁产品进、出口情况141.3.1 某年我国钢材进口情况分析141.3.2 某年钢铁行业出口情况291.3.3 某年国际、国内钢材贸易政策及贸易摩擦351.4 主要钢铁企业经营情况分析411.4.1 冶金上市公司分析411.4.2 某年主要钢铁生产企业经营状况分析451.4.3 国内价格指数创1994年来新高,尤其是建材走势强劲47第二部分 某年钢铁行业产业政策成为焦点50

2、2.1 钢铁行业投资过热502.1.1钢铁行业投资过热的内容502.1.2 钢铁行业投资过热结论出台的原因522.1.3客观辩证分析当前的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和应对新形势53第三部分 某年我国钢铁行业投资状况563.1 投资概况及分布563.2 某年主要新建、在建项目583.3 投资的主要特点59第四部分 中国钢铁企业面临产业链安全问题61第五部分 某年钢铁工业运行中值得关注的问题635.1 私营和外商企业扩张迅猛,国有钢铁企业所占比重下降635.2 小企业生产增长快于大中型企业,生产集中度下降645.3 原燃料持续大幅上涨,钢铁生产成本大幅增加65下篇 2004年钢铁工业发展预测66第一部分 2

3、004年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及钢材价格走势661.1 国际宏观经济环境661.2 全球钢铁行业呈现鼓励进口、限制出口现象71第二部分 2004年在建和拟建钢铁企业项目75第三部分 2004年钢铁工业发展预测783.1 2004年国际钢铁需求向好,钢材价格以上升为主783.2 2004年钢铁行业面临的经济环境与发展趋势783.2.1 国内钢材需求旺盛,但增长幅度会有所减弱783.2.2 2004年我国钢材消费量预测793.2.3 2004年我国主要用钢行业需求分析803.2.4 2004年铁、钢、材产量预测情况823.3 钢材资源供求平衡情况833.3.1 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钢铁投资高增长局面将

4、得到控制833.3.2 国内钢材资源仍会大幅增加,供求基本平衡843.3.3 钢铁生产原料供应持续趋紧,将成为钢铁生产的瓶颈84第四部分 2004年钢材价格走势分析和预测86前言某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达到1090美元,是跨上新台阶的一年。我国钢铁工业为此做出巨大贡献,钢产量首次突破2亿吨,达到2.2234亿吨,在钢铁工业发展史上是具有里程碑重大意义的一年。据国际钢铁协会(IISI)公布的统计资料,某年全球粗钢产量达96250万吨,比2002年增加5960万吨,增长6.6%,中国增加的钢产量和中国净进口增加的钢量两项合计为5146万吨,占世界增钢量的86.

5、34%。1某年是世界钢铁的“中国年”,中国改变了世界钢铁市场,使之由低迷转向景气旺盛。2我国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技术改造、技术进步又有新进展,节能、节水、环境保护等先进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推广。3钢铁产品市场总体呈供不应求态势,价格上涨,企业实现利税大幅度增加。4铁、钢产能扩张迅猛,产品结构调整仍然艰巨,原燃料供应等制约因素显现。上篇 某年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回顾第一部分 某年钢铁行业生产、销售、进出口及效益1.1 生产情况1. 我国钢铁产量大幅增长,创世界历史新高某年,在钢材需求旺盛、价格持续上涨以及效益不断增加的推动下,我国钢铁生产保持高速增长,钢铁日产水平连创新高,全年钢、铁、材产量均突破2亿吨,

6、创世界历史新高。据国家统计局快报统计,某年全国累计生产生铁、钢和钢材分别为20231万吨、22234万吨和24119万吨,分别比2002年增加3323万吨,4065万吨和4715万吨,增长为19.65%、22.38%和24.3%。某年我国钢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继续增加。据国际钢铁协会统计,某年63个国家和地区粗钢产量达到9.625亿吨,比2002年增加5960万吨,增长6.6%。我国钢产量占世界的比重达到了23.09%,比2002年又提高了2.97个百分点。某年我国钢产量增加了4065万吨,占国际粗钢增加量的68.20%,即世界粗钢增加量的2/3来自中国。表1 某年1-12月全国冶金企业主要

7、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总产量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钢1562.251553.41702.51734.251844.921841.661836.511894.61生铁1419.371463.51592.31592.5216951663.231703.291745.79钢材1646.191582.31825.51846.011975.291971.21980.242020.44焦炭974.951012.21077.41104.551135.061194.751164.181185.57铁矿石1586.991501.52266.82070.222145.342662.642129.49201

8、1.36铁合金32.0338.5438.8348.8655.4659.959.4257.03总产量9月10月11月12月某年*2002年增减量增减%钢1917.381981.72049.22015.82223418168.24065.8422.38生铁1733.611802.81776.51888.4120231.216908.33322.8919.65钢材2040.372146.32128.82175.642411919404.14714.8924.3焦炭1192.231180.51224.81333.5313879.411494.52384.9520.75铁矿石2025.272177.42

9、526.52646.4626108.522938.73169.7913.82铁合金61.1560.456.3461.31634.06473161.0634.05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此处某年钢和钢材产量为调整后的快报统计数,以下其它分析为未调整数据图1 2002,某年主要钢铁产品产量对比图2 某年各月份钢铁产品产量变化2. 钢铁企业纷纷增加投资,总体规模明显提高某年,各类钢铁企业纷纷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钢铁企业总体规模明显提高。根据钢铁协会快报整理分析,某年,钢产量在500万吨规模以上的企业由2002年的9家增加到13家,钢产量合计为9789万吨,占全国钢产量的比重由39.59%增加到4

10、4.47%;200万吨规模以上的企业由25家增加到34家,钢产量合计为15338万吨,所占比重由65.84%增加到了69.68%。表2 2002、某年不同规模企业钢产量变化情况(部分民营企业未列入统计)某年2002年全国产量22011.53全国产量18168.16500万吨以上(13家)产量9788.99500万吨以上(9家)产量7193.55比例%44.47比例%39.59200-500万吨(21家)产量5548.66200-500万吨(16家)产量4769.31比例%25.21比例%26.25100-200万吨(19家)产量2815.39100-200万吨(24家)产量3232.86比例%

11、12.79比例%17.79100万吨以下产量3858.49100万吨以下产量2972.44比例%17.53比例%16.36图3 某年不同规模钢产量所占比重图4 2002年不同规模钢产量所占比重3. 受价格上涨驱动,小型材、中厚板、钢带增势强劲受建筑类钢材需求上涨的推动,某年小型材、中厚板、钢带等建筑类或与建筑相关的钢材品种产量增长迅猛,所占比重继续增加。某年小型材产量6819.55万吨,比上年增加1426万吨,增长26.45%,占钢材产量的比重由27.8%增加到28.9%;中厚板产量为3279.61万吨,增加818万吨,增长33.23%,所占比重由12.7%增加到13.9%;钢带产量为2015

12、.13万吨,增加525万吨,增长35.22%,所占比重由7.7%增加到8.5%。但线材和薄板增长相对较慢,所占比重下降。某年线材产量4032.44万吨,比上年增加462万吨,增长12.93%,占钢材产量的比重由18.4%下降到17.1%;薄板产量2396.21万吨,比上年增加159万吨,仅增长7.09%,所占比重由11.5%下降到10.2%。在某年增加的4177万吨钢材中,增产最多的七大钢材品种依次为小型材、中厚板、钢带、线材和优质型钢、焊管和薄板,分别占钢材增产总量的34.1 %、19.6%、12.6%、11.1%、5.8%、5.7%和3.8%,七大品种总计占钢材增产量的比重为92.7%。某

13、年我国钢材生产的板管带比有所提高。全国共生产板管带类钢材9787万吨,比2002年增长21.53%,板管带比由40.8%提高到41.5%;其中,生产板带类钢材8017万吨,增长23.88%,板带比由33.4%提高到34%。表3 某年钢材产品各品种产量变化情况 单位:万吨产 量(万吨)比 例(%)某2002增减量累计增减%某2002增减量钢材23581.5819404.114177.4721.53100.0100.0100.0铁道用材183.92186-2.08-1.120.81.00.0重轨122.46135.61-13.15-9.70.50.7-0.3轻轨28.2122.55.7125.38

14、0.10.10.1大型钢材309.31271.7837.5313.811.31.40.9中型钢材689.91689.670.240.032.93.60.0小型材6819.555393.071426.4826.4528.927.834.1优质型材1377.411135.01242.421.365.85.85.8冷弯型钢材40.3336.63.7310.190.20.20.1线材4032.443570.76461.6812.9317.118.411.1特厚钢板132.99103.5329.4628.460.60.50.7中厚板3279.612461.63817.9833.2313.912.719.

15、6薄板2396.212237.52158.697.0910.211.53.8钢带2015.131490.27524.8635.228.57.712.6硅钢片193.22178.6314.598.170.80.90.3无缝钢管699.961089.914.743.03.12.2焊接钢管1069.97830.59239.3828.824.54.35.7其它成品材341.71209.18132.5363.361.41.13.2板管带合计9787.07912.21874.923.7041.540.844.9板带合计8017.26471.61545.623.8834.033.437.0注:数据来源于国家

16、统计局图5 某年七大钢材品种增产比例图6 2002,某年七大钢材品种产量对比4.按地区分析生产情况某年,生铁产量增幅最大的是华北地区,增长30.05。华北地区继续保持钢和钢材高增长率。钢、钢材、小型材的增长率分别达到了34.07、29.36和38.22,比全国平均增长率分别高12.92、7.83、11.77。表4 某年全国各行政区域钢及钢材产量及同比增长率注:表中第一行为某年产量;第二行为2002年产量;第三行为同比增长率另外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钢铁行业发展相对较慢的西北地区在钢、钢材和小型材生产方面,均表现出了良好增长势头,某年钢、钢材、小型材的产量增长率达分别达到25.32、24.16和34

17、.19;线材产量增幅最大的是西北和华东地区,增长率分别为20.98和19.47;薄板增幅较大的依次是中南和华北地区,增幅分别为31.53和20.95;全国带钢产量增长较大,平均增长率达到了35.22,其中华中和华北地区增长极为迅速,涨幅分别为59.58和26.06;无缝钢管产量增长较快的是华北和东北地区,分别增长23.71和19.98。(见表4)表5 某和2002年全国各行政区域钢及钢材产量及比重从省市来看,某年,钢和钢材产量分别达到2000万吨以上的有辽宁、河北和江苏。另外,钢和钢材产量分别达到1000万吨以上的除了上述三省以为,还有上海、湖北、山东和天津,较2002年又增加了一个,此外山西

18、的钢产量也接近1千万吨。钢产量达到450万吨以上的有16个省,同2002年持平,而钢材产量达到450万吨的又增加了两个,达到18个省,但占全国比例与2002年持平(见表6)。小型材和线材产量最大的依然是河北和江苏,产量分别为1994.6万吨和1634.6万吨,同比增长35.95和24.93;板带材产量最大的是辽宁和上海,产量分别为1308.9万吨和1300.2万吨,同比增长15.20和9.99;管材产量最大的河北和天津分别生产393.13万吨和301.19万吨,同比增长36.71和28.06;厚板产量最大的辽宁依然保持高增长,产量712.69万吨,同比增长34.32;薄板产量最大的上海增长缓慢

19、,增长率为3.51,天津和河北地区的薄板产量不大,但增长率很高,分别达到了57.03和52.02;带钢产量最大的河北和天津,分别为604.29万吨和302.88万吨,增长率分别为39.27和56.96;硅钢产量最大的上海产量为61.97万吨,增幅为9.93(见表7、表8、表9)。 表6 某年和2002年各省市钢及成品钢材产量表7 某年各省市钢及成品钢材产量同比增量 表8 某年和2002年各省市各类板带材产量 表9 某年比2002年各省市各类板带材产量增量及增幅1.2 销售情况1.2.1 钢材产销简况 某年,全国钢材量价齐升、产销两旺。重点企业累计生产钢材16959万吨,销售钢材16950万吨,

20、实物产销率达到99.95,实物产销率上月环比数值持平。截止12月31日,全国大中型企业钢材库存277万吨,比上月减少5万吨,比期初库存减少45万吨。1.2.2 营销特点1. 整体销售情况 某年全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累计销售钢材16950万吨,其中大型材销售296万吨、中型材475万吨、小型材4556万吨。全国重点钢铁企业的钢材产销衔接非常理想,大、中、小、线、优、无缝管以及铁道材的产销率都突破了100;中板、薄板、钢带的产销率接近100%,只有焊管的产销率稍低,总体印象某年全国钢材的产销情况十分红火。2. 销售方式分析 某年,在全国重点钢铁企业中属于企业直供的有3295万吨(占19.4),通过

21、流通环节销售的有11093万吨(占65.4),分支机构销售2072万吨(占12.2),出口489万吨(占2.9),统计以上全国重点单位钢材产品销售方式表明,通过流通环节销售钢材是目前钢铁企业销售方式的主流,其次是通过企业直供和分支机构销售,钢材出口占销量的比重极小仅占2.9。3. 主要钢铁产品流向分析 某年重点企业的产品地区流向主要是:华北地区2923万吨、华东地区6874万吨、中南地区3287万吨,以上三大地区总销售量为13084万吨(占销售总量的78.9),销售数量最少的地区是西北地区746万吨(占4.5)、西南地区1288万吨(占7.8)、东北地区1342万吨(占8.1)。从产品流向可见

22、,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钢材销量反差较大,特别是西北地区的钢材消费比重始终在低位运行,比同属西部相对欠发达的西南地区还相差3.3个百分点左右。由此可见,西北地区的钢材需求可开发力度亟待加强,用钢水平还需提高。4. 库存情况全国重点钢铁企业12月末的钢材库存总量为277万吨,比上月增加5万吨,比期初库存减少45万吨。其中库存增加的品种主要有:薄板增加2万吨、中板增加10万吨、焊管增加0.2万吨。库存降低的品种主要有:线材减少14万吨、钢带减少1.5万吨、铁道材减少5.5万吨、优型材减少2.2万吨、大型材减少1.4万吨、中型材减少2万吨、小型材减少10.3万吨、无缝管减少8万吨。以上库存结构变

23、动说明,到某年末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的总体库存较期初有较大幅度的降低,特别是小型材、线材、无缝管降低的幅度较大。5. 某年钢铁工业运行效率分析(1) 经济效益大幅提高,销售收入、实现利税等指标创新高由于钢铁产品产量增加、价格上扬,某年钢铁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钢铁企业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大幅增长,均创历史新高。据钢铁协会财务快报统计,某年列入统计范围的89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735.64亿元,同比增长19.82%;实现销售收入6617.92亿元,同比增长48.94%;产品销售成本5319.97亿元,增长47.88%;实现利润487.92亿元,同比增长108.73%。 某年重点

24、大中型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达到17.15%,比2002年提高1.01个百分点;销售收入利润率为7.37%;成本费用利润率8.07%,提高2.43个百分点。某年实现利润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55家。其中,实现利润在2亿元以上的有48家,在3亿元以上的有40家,5亿元以上的有31家。宝钢、马钢、武钢、南京钢厂、鞍钢、韶钢、唐钢、津西钢厂、建龙、三明、太钢、沙钢、济钢等13家企业实现利润超过了10亿元。汇总的89户企业中,有10户企业出现亏损,亏损额17.5亿元,比上年增长95.54%。亏损企业中只有3家是普钢企业,其它7家集中在特钢、炭素、铁合金等企业。项 目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工业总产值

25、270.3263.30288.30299.67310.30312.77316.38320.37产品销售收入407.3427.63453.75482.80508.35522.65550.04557.99产品销售成本328.13341.96369.78386.20411.99423.48454.22447.16实现利税62.4266.2763.2270.9572.4872.6679.4293.10利润总额28.5131.8529.2536.5038.1934.9441.6649.16亏损企业亏损额0.960.800.900.760.731.540.480.85项 目9月10月11月12月某年200

26、2年增加量增减%工业总产值320.93334.76331.14349.843735.643117.75617.8919.82产品销售收入576.38603.04616.46653.476617.924443.482174.4448.94产品销售成本478.58478.58512.71520.955319.973597.561722.4147.88实现利税88.4786.9377.8883.92960.78570.19390.5968.50利润总额49.8547.1440.5744.00487.92233.76254.16108.73亏损企业亏损额0.920.872.1210.5917.478.

27、938.5495.54 表10 某年1-12月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经济效益情况 单位:亿元图7 某年钢铁工业产值,收入,成本同比增长情况图8 2002,某年各月份重点大中型企业实现利润情况对比(2) 钢铁企业存货占用资金增加,负债率提高钢铁原燃料大幅涨价,不仅增加了钢铁企业的采购成本,也使钢铁企业的资金占用大大增加。某年冶金重点大中型企业月末存货、产成品库存出现较大幅度增长。据钢铁协会财务快报统计,某年年末,冶金重点大中型企业月末存货达到1127.27亿元,同比增长29.12%;其中,产成品库存为251.90亿元,同比增长34.91%。某年重点大中型企业货款回收率为98.16%,比上年同期下降1

28、.71个百分点。冶金重点大中型企业应收帐款继续下降,但应付帐款出现较大幅度增加。某年年末应收帐款净额为403.11亿元,同比下降4.84 %;应付帐款654.78 亿元,同比增长8.65%。资产负债率达到53.19%,比上年同期的50.07%上升3.12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企业短期借款有较快增长。表11 某年重点大中型冶金企业资金及费用情况 单位:亿元项 目某年上年同期增减()%月末存货1127.27873.0629.12 其中:产成品251.90186.7134.91资产总额9699.098351.0916.14负债总额5159.104180.9723.39管理费用518.13364.024

29、2.34财务费用113.28100.9712.19销售费用94.6580.4517.65银行短期借款1153.28935.7923.24银行长期借款1016.40952.326.73应收帐款净额403.11423.63-4.84应付帐款净额654.78602.688.65货款回收率(%)98.1699.87-1.71当年折旧提取数437.54342.0327.92某年钢铁企业三项费用和提取折旧都大幅增加。某年冶金重点大中型企业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分别为518.13亿元、113.28亿元和94.65亿元,同比增长42.34%、12.19%和17.65%;提取折旧数为437.54亿元,增长

30、27.92%。6. 某年我国加工贸易用钢材消费状况(1)我国加工贸易钢材政策分析我国国内钢材市场由于税收制度的不同而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一般的普通钢材市场,由交增值税的国产钢材和一般贸易进口钢材两部分资源组成。这一市场很大,某年其数量占国内市场总量的94.65。另一部分为较特殊的钢材市场,由进料、来料加工贸易方式进口的钢材与国产加工出口专用钢材两部分资源组成。这一市场较小,某年其数量占国内市场总量的5.35。这部分钢材市场所消费的钢材,对各方面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国产钢材在品种和质量上达到进口钢材的水平,而且要求在服务质量和交货期等方面也必须充分满足加工企业的需要,这是对我国钢铁企业市场竞争力

31、的严格检验,也是不出国门的国际竞争。参与这一市场竞争,能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以适应进入国际市场的要求,从而进一步缩小与国外钢铁企业的差距。而且这一部分市场所需要的主要钢材品种正是我国钢铁工业产能不足与质量有待提高的品种,努力进入、占领和扩大这一市场,对我国钢铁工业的结构调整也能起到促进作用。我们所说的加工贸易是指从境外保税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境内企业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加工贸易国家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钢材的加工贸易所进口的钢材在我国加入WTO以前国家不实行进口配额许可证管理,我国加入WTO以后,在实施保障

32、措施时也不受保障措施配额限制,在保障措施范围内的钢材品种,虽然加工贸易的进口钢材数量纳入配额管理,但在配额数量已满后再继续进口的加工贸易钢材,不会加收特别关税,并且仍然是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所以其数量也不会受到任何限制。(2)我国加工贸易钢材发展情况 近几年来,加工贸易进口钢材总的呈快速增长态势。加工贸易进口钢材量,1999年641.86万吨;2000年748.79万吨,增长16.66;2001年753.45万吨;2002年899.76万吨,增长19.42;进口金额47.0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5亿美元,增长18.98。某年进口1080.77万吨,比上年增加181.01万吨,增长2

33、0.12;进口金额61.04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4.02亿美元,增长29.82。 加工贸易消费钢材总的呈快速增长态势。1999年加工贸易消费钢材834万吨,2000年突破1000万吨,达到1017万吨,与1999年相比,增加183万吨,增长22。2001年加工贸易消费钢材1085万吨,与2000年相比,增加68万吨,增长6.71。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幅大幅度回落。2002年加工贸易消费钢材1191万吨,与2001年相比,增加106万吨,增长9.77。某年加工贸易消费钢材1424万吨,与2002年相比,增加233万吨,增长19.58,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加工贸易消费的钢材,主要依靠进口。1

34、998年以前,加工贸易一直是使用进口钢材,只是在近几年国产钢材才开始进入加工贸易的钢材市场。目前,加工贸易仍主要使用进口钢材,1999年加工贸易消费的进口钢材,其市场占有率为76.96,2000年为73.62,2001年为69.42,2002年为75.57,某年为75.91。 加工贸易进口钢材品种以扁平材为主,扁平材中又以普薄板为主。某年,扁平材为931.34万吨,占加工贸易进口钢材总量1080.77万吨的86.17;长材(型、线、棒)为85.17万吨,占7.88;无缝管2.43万吨,占0.22;焊管20.53万吨,占1.9。 加工贸易进口的钢材品种,具体到小的钢材品种,以热轧普薄板、冷轧普薄

35、板和镀锌板的数量最多。某年,热轧普薄板进口188.7万吨,占加工贸易进口钢材总量的比例为17.46;冷轧普薄板进口212,08万吨,占加工贸易进口钢材总量的比例为19.62;镀锌板进口216.99万吨,占加工贸易进口钢材总量的比例为20.08;中板进口76.18万吨,占加工贸易进口钢材总量的比例为7.05;硅钢片进口79.21万吨,占加工贸易进口钢材总量的比例为7.33(其中主要是无取向硅钢片进口77.68万吨,占加工贸易进口钢材总量的比例为7.19;取向硅钢片进口2.53万吨,占加工贸易进口钢材总量的比例为0.14);不锈钢板进口64.49万吨,占加工贸易进口钢材总量的比例为5.97;合金钢

36、板进口25.39万吨,占加工贸易进口钢材总量的比例为2.35;盘条进口39.25万吨,占加工贸易进口钢材总量的比例为3.63;普窄带进口30.41万吨,占加工贸易进口钢材总量的比例为2.81;普条杆进口16.81万吨,占加工贸易进口钢材总量的比例为1.56;普型材进口14.98万吨,占加工贸易进口钢材总量的比例为1.39;不锈钢条杆型材进口5.54万吨,占加工贸易进口钢材总量的比例为0.51;合金钢条杆型材进口8.59万吨,占加工贸易进口钢材总量的比例为0.79;无缝管进口2.43万吨,占加工贸易进口钢材总量的比例为0.22;焊管进口20.53万吨,占加工贸易进口钢材总量的比例为1.9。 加工

37、贸易进口的钢材数量大,前几年在我国总的进口钢材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近两年比例下降,但数量还是增加的。1999年加工贸易进口钢材641.86万吨,占总进口钢材1486.14万吨的43.19。2000年加工贸易进口钢材748.79万吨,占总进口钢材1596.14万吨的46.91。2001年加工贸易进口钢材753.45万吨,占总进口钢材1721.73万吨的43.76。2002年加工贸易进口钢材899.76万吨,占总进口钢材2448.81万吨的36.74。某年加工贸易进口钢材1080.77万吨,占总进口钢材3716.85万吨的29.08。(3) 某年我国加工贸易钢材情况分析某年,加工贸易进口的各钢材品种

38、占该品种进口总量的比例为:热轧普薄板为27.05;冷轧普薄板为21.98;镀锌板为40.4;中板为19.84;硅钢片为50.13(其中主要是无取向硅钢片为60.38;取向硅钢片为5.21);不锈钢板为23.46;合金钢板为62.94;普窄带为70.82;盘条杆为65.04;普条杆为45.47;普型材为19.93;不锈钢条杆型材为65.41;合金钢条杆型材为32.81;无缝管为5.12;焊管为31.65。 某年,进口加工贸易用钢材主要来源国家和地区是台湾省、日本和韩国三家,占其总进口量的83.43,其中:台湾省331.38万吨,占其总进口量的30.66;日本326.76万吨,占其总进口量的30.

39、23;韩国243.6万吨,占其总进口量的22.54;俄罗斯41.75万吨,占其总进口量的3.86;欧盟22.61万吨,占其总进口量的2.09。 某年,加工贸易使用国产钢材342.98万吨,其主要品种为:热轧板242.73万吨,占总量的70.77,而且大部分是集装箱用板;线材64.09万吨,占总量的18.69,棒材19.86万吨,占总量的5.79;冷轧板9.3万吨,占总量的2.71。 某年,加工贸易使用国产钢材的比例虽然只占24.09,但有的品种取得了很大进展。加工贸易使用线材103.34万吨,其中国产64.09万吨,市场占有率为62.02。加工贸易使用棒材36.67万吨,其中国产19.86万吨

40、,市场占有率为54.16。加工贸易使用热轧板507.61万吨,其中国产242.73万吨,市场占有率为47.82。市场占有率极低不超过5的有冷轧板、镀锌板、硅钢片等。 某年,加工出口专用钢材的生产厂家有33家,主要的生产厂家为4家(鞍钢、广钢、宝钢和武钢),产225.33万吨,占总生产量的65.7。其中:鞍钢88.35万吨、广钢55.78万吨、宝钢55.14万吨、武钢26.06万吨、唐钢15.7万吨、首钢14.14万吨、南钢12.81万吨、攀钢10.11万吨、兴澄9.41万吨、邯钢8.64万吨。有7家生产厂家产量为零,他们是柳钢、锡钢、长城特钢、北满特钢、冶钢、抚顺特钢和天管。特殊钢生产厂应该有

41、所作为,某年,合金钢条杆进口8.59万吨,不锈钢条杆进口5.54万吨。兴澄就是好的范例。某年,兴澄供应的加工出口专用钢材中,弹簧钢0.94万吨,工具钢2.03万吨,轴承钢0.99万吨,合金结构钢2.77万吨,以上合计6.73万吨。1.3 某年我国钢铁产品进、出口情况1.3.1 某年我国钢材进口情况分析1.3.1.1 某年我国钢材进口整体情况分析1.整体情况分析阿尔及利亚122991008285808n/a埃及4003743903903553 3533 3340.6利比亚97917682667867524.5南非8007358208307937 1066 6606.7突尼斯10555572169

42、-57.4津巴布韦101010101090838.4阿尔及利亚122991008285808n/a埃及4003743903903553 3533 3340.6利比亚97917682667867524.5南非8007358208307937 1066 6606.7突尼斯10555572169-57.4津巴布韦101010101090838.4尽管我国实施了钢材保障措施,但由于我国钢材需求旺盛、价格持续上涨,吸引了大量国外钢材流入我国,某年12月我国钢材进口仍处于较高水平。据海关统计,某年12月我国进口钢材306万吨,与上月持平;进口钢坯59万吨,比上月增加3万吨。某年我国累计进口钢材3717万吨

43、,比去年同期增加1268万吨,增长51.8%;进口钢坯58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28万吨,增长27.7%;进口坯材合计为4305万吨,同比增长47.99%。某年我国钢材进口占国内表观消费量的比重达到了13.7%,比2002年提高2.2个百分点。在增加的5832万吨的钢材消费量中,21.7%来自进口钢材。由于全球钢材供求矛盾缓解,价格大幅上涨,钢铁企业效益明显改善,国际钢铁贸易环境趋于宽松。表12 某年1-12月钢材和钢坯进口变化趋势 单位:万吨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钢坯 1814422248394675钢材299246313339305348360277坯材合计317260355361353387406352月份9月10月11月12月某年2002年增加量同比增长钢坯 10763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