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辆检修制度的修成与工艺.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62746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0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车辆检修制度的修成与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铁路车辆检修制度的修成与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铁路车辆检修制度的修成与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铁路车辆检修制度的修成与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铁路车辆检修制度的修成与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路车辆检修制度的修成与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车辆检修制度的修成与工艺.docx(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铁路车辆检修制度的修成与工艺专 业 系 轨道交通系 班 级 铁运101 学生姓名 方枘 指导老师 左继红 完成日期 2012.12 摘要在铁路面临高速发展的今天,货运量的迅速增长,要求其运载工具铁路货车车辆,必须保持正常的技术质量状态因此,对车辆进行及时、可靠的维修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质量保安全”的车辆检修工作在铁路运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对于铁路运输工作的连续正常进行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现行的铁路货车车辆检修制度,它对于保证车辆安全运行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日益暴露出许多弊端,维修不足和过剩维修的现象大量存在,严重

2、地影响了铁路运输的效率和效益,因此,铁路货车车辆检修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论文在进行广泛调研、收集大量资料,运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分析比较了国内外铁路货车车辆检修制度的发展及现状,通过研究检修制度的相关构成因素检修原则、依据、修理方式等,从定量的角度进一步确定了车辆的厂、段修周期制定的依据,从而逐步延长车辆检修周期,实现由计划预防修向状态修转变并从经济性的角度研究了车辆检修制度中的有关问题,重点研究了车辆的经济使用寿命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铁路货车车辆检修制度的设想。本文建议我国铁路货车车辆检修制度的改革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以可靠性、计划性、经济性为基本原则,逐渐向状态修转变,要

3、“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积极试点”。关键词 铁路车辆;检修制度;车辆寿命;AbstractNowadays the railway has a high speed development,the mushrooming passenger capacity and cargo carrying capacity require the means of delivery,railway vehicles,to keep the state of natural technique quality.Therefore its very necessary to maintain the vehi

4、cles reliably and in time. The vehicles maintain that follows security fast,giving priority to prevention and ensuring safety with high quality,holds the very important status in the railway transportation. It has great nonsignificance to the continuous and natural circulation of railway transportat

5、ion.The railway vehicles maintain system actress is the system giving priority to plan and prevent maintain,which have definite active effect to guarantee the safe circulation of vehicles.But on the other hand,much defect has been revealed increasingly,there is a large numbers of phenomenon of lack

6、of maintain and abundant maintain.The problem has badly affected the running efficiency and benefits,so its imperative under the situation to reform the vehicles maintain system.The paper carries through comprehensive survey and collects substantive materials.It applies the technological economy ana

7、lytic athodyd to analyses compare the development and actuality of railway vehicle maintain system both here and abroad.It searches the relative component factors of maintain system,such as maintain principle,basis,maintain method and soon,Based on the reliability theory, it confirms the bas is to e

8、stablish the shop and section repair period from the point of fix quantify by setting up Chiclets reeligibility model,consequently to prolong the vehicle overhaul period by step and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plan and prevention maintain to status maintain.Whats more,it researches the problem o

9、f the overhaul system from the point of economics,taking the preamble of econometrical use life as emphases.Finally,IT brings out the assumption to consummate the railway vehicle maintain system.Papers proposal:The reform of local railway vehicle maintain system should set out from the practical sit

10、uation,use overseas advanced experience for reference,take reliability,designing and economical efficiency as the basic principle to transform to status maintain.We should make over all plans,put in practice step by step and make experiment actively.Keywords:railway vehicle;maintain system;Vehicle l

11、ife;目录引言1第一章 铁路车辆检修制度改革的意义3第二章 国内外铁路货车车辆检修制度52.1我国检修制度基本情况52.1.1我国铁路货车车辆的检修制度与修理方式52.1.2修理方式及其种类72.2 国外铁路货车车辆检修制度82.2.1日本国铁铁路车辆检修制度82.2.2印度的车辆检修制度82.3国外车辆检修制度对我们的启示92.4小结10第三章 我国铁路货车检修制度发展及现状123.1我国铁路车辆的状况123.2我国铁路车辆修理制度的回顾123.2.1我国铁路检修制度的历程123.3铁路车辆维修现状及其分析153.4小结16第四章 铁路货车车辆检修的可靠性分析184.1可靠性基本理论184

12、.1.1可靠性的定义194.1.2可靠性特征量194.2我国车辆检修制度的可靠性分析194.2.1可靠性决定了车辆的安全性194.2.2原有车辆的维修制度的弊端204.2.3维修方式的可靠分析204.3状态修的设想214.4 提高车辆可靠性的措施224.5小结23第五章 铁路货车车辆检修中的经济分析255.1合理确定车辆经济寿命是实行状态修的前提255.2车辆经济寿命的确定275.3经济寿命确定的原则285.4小结30第六章 对车辆检修制度的建议及结论316.1对车辆现行检修制度改革的建议316.2 小结32第七章 总结33毕业心得34致谢35参考文献36引言铁路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物质生产部

13、门,它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防的增强、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地域辽阔、经济不甚发达的国家中,铁路必然是运输业的骨千。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民航、公路、水运等交通工具不断壮大,各种运输方式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取决于其在总运量或周转量中所占的比重,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铁路所完成的客货周转量超过了其它运输方式的总和,铁路仍是运输业的骨干,承担如此大的周转量运输工具就是铁路车辆。它作为铁路运输的运载工具,数量大、种类多、形式复杂,是铁路运输的主要设备之一。建国以来,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铁路大幅度增加了客货车数量,但还是远远满足

14、不了铁路运量增长的需求。它们的技术装备水平、运输的效率和技术状态决定了铁路的水平和效益,也决定了铁路运输业的顺利发展1。铁路车辆作为一种运输设备,在运用中由于摩擦、振动、冲击、腐蚀等因素,长期处于自然损耗的状态,当某个部件的磨损、老化超出了一定限度时,就会出现故障,危及行车安全,甚至危及人民生命和财产。特别是随着铁路运输的提速、重载战略的不断向纵深推进,对车辆的安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车辆技术状态的稳定性己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和运输秩序的关键。安全可靠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保证。因此,铁路车辆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不断加强车辆管理,做好维修保养工作,改善车辆技术状态,提高车辆质量,保证行车安

15、全,增强检修能力,压缩残车,增加运用车,为铁路运输提供优良车辆2。 我国铁路车辆现行的检修制度是在原苏联”预防为主”维修思想指导下的计划预防修体制,主要包括日常保养和定期检修,这种维修方式,依据是磨损规律,是以时间或运行里程作为维修期限,只要设备使用到预先规定的时间,不论技术状态优劣都要进行规定维修工作。在这种体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科学合理地确定检修周期,只有当计划维修的周期接近车辆发生故障的实际周期时,这种维修计划才是最有效的。当计划维修的周期短于车辆发生故障的实际周期时,将产生过量维修,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当计划维修的周期过长于车辆发生故障的实际周期时,将使得车辆维修不足,影响车辆的运

16、用和安全。这种检修制度在尚未有充分的科学手段来准确判断车辆质量状态的阶段,适应了铁路安全运输的需要,能够及时发现零部件的各种缺陷和隐患,使车辆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保证行车安全,并能使车辆的检修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对不断提高修车质量和修车效率,缩短修车时间,提高车辆的运用效率起到了很大作用,它是车辆部门长期实践经验和管理经验的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的大量应用,车辆的结构、性能也正向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复杂化发展,车辆检修、检测设备和安全监控设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在机械化、自动化、可靠性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原有的检修体制已不适应,计划预防修制度的缺

17、点也日益暴露出来,现有的维修工作正面临新的挑战,实践证明,现行体制使车辆维修过频,修时太长,降低了车辆的利用率;同时修理费用过高,零部件剩余的有效寿命浪费严重,一些部件在拆卸中无谓地被损坏,造成费用损失严重,更主要的是这种修制所维持的车辆费用高昂,但技术可靠性水平仍然很有限,不能满足铁路高速重载的现代化运输需要,所以修制改革势在必行3。综上所述,本文试以可靠性理论为中心,用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通过先进的技术诊断、检侧,按照车辆各部件的功能状态、功能故障、故障原因、后果,确定部件使用寿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维修,根据检测诊断结果确定维修范围和修程,维修采取换件修和专业化集中修,找出一种符合国

18、情、路情的车辆检修制度。在保证车辆的安全可靠性的前提下,又能保证维修的经济性,提高车辆的运用效率,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一章 铁路车辆检修制度改革的意义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客货运量将大幅增长,做为交通运输骨干的铁路必须大发展,铁路不能再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对铁路车辆提出的高速、重载要求,意味着车辆及时可靠的维修保养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车辆各项运用指标的及时完成,也决定了运营工作的安全有序。在经济、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铁路的改革发展也相当快,如京秦高速客运线的建立,大秦万吨列车的开行,新型机车、车辆的引进研制,使我国铁路与世界铁路发展的差距在逐渐的减少,但

19、每当论及高速、重载铁路时,探讨和研究最多的是技术经济论证、评估、新旧线路改造、动车组、通讯信号、安全防护等方面的问题,面对铁路运营后的修理维护论证很少。高速、重载铁路的正常运行离不开铁路车辆良好的技术状态,但高运行品质、技术性能优良的车辆仍采用现行的检修制度,不但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更重要的是修理频繁,修时过长,造成运用效率降低,并且会造成相应的基础设施如线路大量闲置,使固定的设备与移动设备不相匹配,使铁路的投资回收期延长,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极大的损失。因此,在我国高速、重载铁路时代,车辆检修制度的研究意义就更加重要4。车辆运用是铁路运输生产活动中的中心环节之一,它的重要性在于:1、

20、铁路运输的产品是旅客和货物的位移,车辆是旅客乘降、货物装卸的载体,车辆的好坏即车辆的技术性能技术状态、运用效率,将会直接关系到运输任务完成的数量、质量以及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在运量一定的情况下,运输收入是一个常数,扣除运输过程中发生必要的人力、物力消耗,车辆运用效率越高,则运营的经济效益越好。2、铁路的设备大体上说是由移动设备和固定设备所组成的。机车和车辆的技术性能及其运用水平代表着铁路移动设备水平和管理水平,而固定设备主要指线路、车站等。实践证明,移动设备和固定设备必须适当匹配才能形成科学、合理的运输能力。即使拥有一流的固定设备和设施(如:高速线路、站场),而车辆的质量和技术性能如果不能保

21、证,必将影响整体运能的实现。3、铁路的运输成本就是铁路运输企业为维护简单再生产正常投入的费用的总和,同时它也是计算运输生产耗费及其补偿耗费的标准,只有补偿铁路运输的正常生产耗费,保证生产所必须的支出才能使运输生产顺利进行。对于车辆部门,修理费用和车辆及其设备的折旧费、大修费是运输成本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运输成本是评价投入产出效益,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尺度,因此在运输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成本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必须深入挖掘车辆部门的潜力,以最小的消耗和最高的劳动生产率来切实降低生产费用,减少运输支出。第二章 国内外铁路货车车辆检修制度2.1我国检修制度基本情况车辆的运用,既是

22、制造的根本目的,也是磨损的根本原因。运用是与磨损同步,又与检修并存的。在运用过程中,磨损是车辆运用的必然结果,并经过磨损的不断积累的过程,向着检修过程转化。因此,车辆磨损状态既是运用的结果,又是检修的内容,检修必须以车辆的具体磨损状态为依据。”检修。就是检查磨损并且修复磨损,检查在先修复在后,检查与修复紧密相关,不可分割。检修制度基本原则的确定,应考虑到如下区素5:1、车辆检修原则的确定以质量可靠性为前提。车辆作为铁路的主要移动设备,担负着铁路客货运输的重大任务,为了确保大动脉的畅通和安全正点,要求车辆必须有良好的质量。若车辆的质量不平稳,经常发生热轴、断轴和临修,必然打乱铁路运输秩序,降低运

23、输效率,不但影响了铁路企业的声誉,同时也降低了运输效益,其经济损失远远超过了车辆本身的经济损失。2、车辆检修原则的确定必须具有较强的计划性。铁路运输是高度集中统一指挥的联动机,计划性非常强,车辆的运用部门必须按列车运行图,及时提供质量良好的车辆,因此车辆检修也必须具有计划性较强的工作特性,检修和车辆必须按时扣修和交车,以保证车辆的及时送达。3、车辆检修原则的确定应具有较好的经济性。检修原则的确定也应考虑到经济效益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要彻底改变以前的不考虑效益,只注重效果的做法,尤其是在铁路面临经营、发展的压力下,更要努力降低材料、燃料等成本,提高劳动效率,不断进行技术更新改造,降低修理

24、费用。综上所述,车辆的检修不管采用何种检修制度,都应保证有较好的质量可靠性、计划性和经济性,把”可靠性、计划性、经济性”作为检修的基本原则,否则就难以满足铁路运输生产的需要。2.1.1我国铁路货车车辆的检修制度与修理方式 目前中国铁路实行的车辆计划预防修理制度,按修理内容分为定期检修和日常维修两类6。 所谓定期检修,是指对运用中的车辆,每隔一定时间,进行一次具有一定内容的检修工作。定期检修能有计划地使车辆恢复运用功能,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并保证在到达下一个定期检修以前,不出现重大故障。客车定期检修修程为厂修、段修和辅修三种。货车定期检修修程为厂修、段修、辅修、轴检四种。厂修是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

25、和彻底修理,并进行必要的现代化技术改造。目的在于恢复车辆的基本技术性能,使修理后接近新造车辆水平。主要部件的技术质量应能保证在一个段修期内正常运用。厂修一般在车辆修理工厂进行,必要时可以在有条件的车辆段进行。 段修是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重点分析。着重分解检查车辆的走行部、车钩缓冲装置和制动装置等部件。消除故障隐患,修复损坏、磨耗的零部件;按规定更换磨损过限的零部件,防止故障扩大。目的是保持车辆的基本性能,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保证车辆安全运行。主要零部件的技术质量应能保证一个段修期。段修在车辆段进行。 辅修主要对车辆的制动装置和轴箱油润装置进行检修,同时对其他部件进行辅助性修理,以保证这些部件在

26、运用中保持良好的状态。客车的辅修一般在客车整备所车库停留时间内进行;货车的辅修在检修所(线)进行。轴检是按辅修的要求,对车辆的轴箱油润装置和其他部分进行检修。摘车轴检在站修线进行,不摘车轴检在列车中进行。两种轴检均应保证在下次辅修到期前不发生轴箱油润装置故障。日常维修的任务是保证车辆在运用中有良好的技术状态,防止事故发生,确保行车安全。我国铁路货车的特点是数量多、车型杂,一般不固定配属给基层,所以流动性大,运用条件参差不齐。如不及时对货车进行检查维修,必将危及行车安全。货车日常维修的内容包括技术检查和故障修理两个方面。技术检查是对货车的技术状态进行检查,发现故障应及时进行摘车修理或不摘车修理。

27、不摘车修理是利用车辆停站时间,在不影响解体作业或正点发车的情况下,在列车到发线,调车线或货物线上进行修复作业。对一些较大的一时难以修复的故障,必须把故障车辆从列车中摘下,送到专用临修线或站修所修理,称为摘车修理。货车的日常维修由列检所和站修所等单位承担。列检所的基本任务是对到达、始发和中转列车中的车辆进行技术检查和修理,同时还负责扣修定检到期的车辆。站修所设在有列检所的车站上,它的任务是对货车进行摘车修理、轴检和辅修。客车日常维修的内容包括车底在到达终点站或在始发站出发前,在整备库内进行的技术检查、日常保养和清扫整备作业。旅客列车在沿途由旅客列检所负责进行技术检查和不摘车修理。此外在旅客列车上

28、还设有车辆乘务员,随车进行途中的技术保养工作。客车的日常维修工作集中在旅客列车编成站、更换机车的客运站上进行。由客车技术整备所、旅客列车检修所和车辆检车包乘组共同承担。在车辆检修中有一个车辆检修限度,它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车辆检修标准,指车辆检修时,对车辆零部件允许存在的损伤程度。在日常维修中用检修限度来判断零件能否继续使用,在定期检修中用检修限度来判断零件是否需要修理及检修后质量是否合格。检修限度标准绝大部分是以尺寸数值来表示,因车辆零部件的损伤程度,如磨损、腐蚀、裂纹、剥离、擦伤、变形、缝隙和游间等,均可以通过尺寸的变化来表示。车辆检修限度按使用场合不同分为运用限度和中间限度。运用限度也叫列检

29、限度或最大限度,是指车辆零件的损伤程度已达到了极限损伤,超过了规定尺寸,必须进行修理更换。中间限度是指车辆进行各种定期检修时,应控制的检修限度。确定一个检修限度,必须对工作条件、损伤规律等进行系统的调查和分析研究,并结合长期的实践经验以及经济上的合理性与技术上的先进性等,综合分析比较后确定7。2.1.2修理方式及其种类 修理方式是构成检修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世界的范围来看,车辆的修理方式主要有三种:预防修、状态修、事后修。 1.预防修:预防修是一种强制性的修理方式,只要到了预修的规定时间,不管其技术状态如何,都要进行规定的修理工作。其优点是容易掌握修理时机、修理计划,组织管理工作也比较简

30、单、明确。 2.状态修:状态修是按实际技术状态来确定修理时机的修理方式,它不对车辆修理规定时间,不规定拆卸分解范围,而是在检查测试其技术状态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修理时机,这也是一种按需要修理的方式,可以充分发挥车辆的工作能力,提高运用效率,减少修理工作量和人为失误。3.事后修: 事后修是在车辆发生事故后才进行的修理,它不控制修理时机,实践证明有些部件、零件即使发生故障也不会危及安全,造成恶果;或是故障规律不清楚,属于偶然发生;或是故障很小,事后修理更为经济、合理。4.三种修理方式的比较修理方式 内容存在问题故障类型预防修在事故发生之前采取必要的维修保养容易产生过量维修及产生人为失误故障率增大型状

31、态修不通过零部件的解体来掌握其状况,以预先了解故障产生的原因,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因为是一种高级的诊断技术,所以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诊断仪器。故障率稳定性故障率见小型事后修在故障发生后进行及时的维修保养。应考虑如何尽早地检测出故障的发生,应将其控制在最小限度。故障率小重要程度低2.2 国外铁路货车车辆检修制度2.2.1日本国铁铁路车辆检修制度 日本铁路客车包括客车式结构的车辆、电力动车和内燃动车;铁路货车包括货车式结构的车辆及除雪车。车辆的修理是以计划预防修为主,规定各种检修级别的检修周期和走行公里数。另外,在运转检查和临时检查中还辅以状态修和事后修。 日本国铁车辆管理规程中规定的客货车检修

32、类别如下:客车:日常检查,动转检查,交替检查,交替检查指定交换),全面检查,临时检查;货车、新干线货车:乘务检查,日常检查,动转检查,交替检查,交替检查(指定交换),全面检查,临时检查;电力动车:日常检查,运转检查,交替检查,重要部位检查,安全检查,临时检查;内燃动车:日常检查,运转检查,交替检查,重要部位检查,全面检查,临时检查;新干线电力动车:日常检查,运转检查,交替检查,转向架检查,全面检查,临时检查。2.2.2印度的车辆检修制度 印度铁路的经营管理由铁路董事会负责。车辆维修中的一切重大事宜由董事会决策。维修厂段每年的生产计划、经费预算、劳动工时、设备改造等均需董事会审批。车辆的设计、改

33、进和验收,各级规程、规范、标准的制订与研究,均由印度铁路研究、设计标准化组织负责,印度铁路比较重视专业化分工,协作面比我国宽13。 印度铁路咨询公司开发的CRIS信息系统包含有机车车辆维修和机务段仓库管系统。建立了配件厂,改善了配件供应:从1978年开始,印度铁路引进了世界银行的贷款,进行机车车辆维修的现代化改造,投次主要用于修理工厂的现代化改造和新建两个现代化配件工厂,使印度机车车辆配件的供应与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2.3国外车辆检修制度对我们的启示 除上述所提到的美国、原联邦德国、日本、印度的车辆维修制度外,其他国家如:英国从1987年开始全面推广状态修制度,定期检测,按状态进行修

34、理。在推行状态修的初期,只是针对重点部件,如发动机等,之后又逐步推广部件的范围,最后直到全部部件。新的检修制度实行后大大减少了车辆的检修停留时间,降低了维修费用,改善了车辆的技术状态14。 瑞典铁路实行的是以计划修为主、状态修为辅的检修制度,并在逐步扩大状态修的范围,它们不规定部件的使用寿命,对其进行严格检查,按其状态进行修理,使这些配件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 波兰铁路部门实行的是一种动态检修制度,也就是状态修制度,它采用了各种诊断技术作为维修的辅助手段,几乎完全以车辆的实际状态为基础,其检修周期和修理周期都是不变的。 总之,目前世界上在部分国家对车辆实行计划预防检修制度,但各国铁路部门正在探索

35、、试行新的检修制度,以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经济性。以美国为代表的按车辆实际状态进行修理的状态修,因其克服了以前计划预防修的弊端而具有许多优点,正在各国推广,因此,从世界各国车辆检修制度的发展情况看,各国都在向合理、经济的状态修制度过渡,这是由于随科学技术发展而使检修工作逐步达到科学、合理的必然结果。 我国铁路近几年才在机车车辆上开始状态修的试行工作。在这方面、机务部门已远远走在了车辆部门的前列。马角坝电力机务段在修制改革中成功地取消了架、定、中检固定周期检修制、改成弹性计划、等级检查、状态修理的新型修制,建立了机车质量微机控制中心,完善了一系列的配套管理制度,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石家庄、六

36、里坪、重庆西等机务段也相继开始了各具特点的修制改革。相比之下车辆部门起步较晚。 从国外几个国家的客货车检修周期和使用条件和检修发展方向来看,我国车辆检修周期和使用条件和检修发展方向来看,我国车辆检修制度应向状态修转化。原联邦德国的某些客车使用条件与我国相似,且检修制度较合理,因此,在制订我国客车检修制度时,可参考和借鉴之;在向状态过渡的过程中,要吸取美国等其他国家车辆检修制度的经验和教训。 我国客货车目前实行的是以计划预防修为主的检修制度,与国外车辆检修制度相比,我们的制度有以下特点15: 1、检修周期短,而且仅以时间为间隔,未加考虑实际车辆的走行公里数。造成检修周期短、修理频率过高的原因,在

37、于车辆的技术状态并不十分理想,甚至有些车辆破损待修。一方面是由于我国车辆数理量不足,运量大,运用效率高,使用频率、年走行公里数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高;另一方面,在于其它行业(如钢材加工工艺等)发展的先进成果不能很快地应用到铁路上来,造成铁路设备陈旧落后。建议:只有大力发展车辆的基础质量,才能延长其检修周期。在检修制度中,应是时间间隔与走行公里数相互并存的状况,两者相互协调、相互制约、才能真正保证车辆的技术质量。2、车辆没有使用寿命的限制,形成无限循环修理的局面。这种局面的形成,使检修费用大大超过了其购置费用,车辆不能及时更新、报废,并且隐藏着不安全的因素,这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建议:规定车辆的经

38、济使用寿命,提高车辆的安全可靠性和整体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车辆运用的经济效益。2.4小结从我国铁路运输现状和今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铁路辆的检修制度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目标应是在保证安全运输的条件下,延长修理周期,使我国检修制度合理化,并规定车辆的经济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车辆的运用经济效益。这个目标是针对目前我国实际,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而制订的。我国铁路车辆技术状态比较复杂,不可能从现有修制飞跃到状态修,只能是分步分阶段地进行逐步过渡。那么,如何保证改革目标的实现呢?首先,必须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制造车辆,使车辆的先天性质量大大提高,为延长检修周期打下良好的基础。新车质量好,不仅能够延长修理周期,

39、而且每次修理的工作量也会减少。虽然新车会加大投资,但从运用中获得的经济效益很快地得到补偿。其次。车辆厂修和段修时,在结构和用材上都要采取提高质量的措施,进一步提高车辆的质量,同时要及时报废旧型车。再次,由于我国车辆使用条件差,周转快,为保证两次修理期间的正常状态,应加强定检和临检工作。在定检时全面检查车辆状态,修好或更换零部件,也就是加强了状态修的工作。最后,应组织专门的小组、人员,确定车辆的经济使用寿命。以经济使用寿命来作为车辆检修工作的依据。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为彻底改变我国车辆检修制度落后状况,为加快我国铁路车辆检制度的改革及提高修理效益,主要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保证车辆具有良好的

40、基础质量。 2、完善车辆检修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3、逐步扩在状态修的范围,并且完善与状态修相应配套的检修管理制度使”配、修、造”关系合理、科学。 4、建立充足的配件供应和畅通的供应渠道。 5、研究系统工程、价值工程、可靠性工程、用科学理论提高状态修管理体制的综合效益。制订和改革车辆的检修制度是一项综合性的课题,也是铁路部门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在实施时必须做到:“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积极试点。”第三章 我国铁路货车检修制度发展及现状3.1我国铁路车辆的状况 新中国成立时,客车3987辆,货车总计46487辆,旧中国的铁路车辆可称之为万国博览会,型式复杂,大部分是国外倾销的,据1950年清查统计资

41、料表明,新中国成立遗留下来的客车共有200多种类型,货车有50多种类型,来自10个国家,有些客车没有照明、采暖设备,车体狭短,采光条件差,乘座定员少,货车载量吨位低,有10吨、20吨、30吨的车辆,还有不少货车为两轴车,无大型货车、专用货车、特种车,列车经常发生故障,运用效率低。 从建国初期到2000年底,我国客车、货车的数量、品种、质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目前我国有铁路货车有量达44.5万辆,企业自备车保有量12.2万辆,货车合计56.7万辆,是49年46487辆的十几倍,货运周转量2000年为13336亿吨公里,比1949年184亿吨公里增长了75倍,但货车保有量的增长远远滞后货运周转量的增

42、长。 中国铁路车辆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技术进步。第一次是1970年前, 以国产化和简统化为主要内容的更新换代,改变了我国铁路车辆”万国博览”的落后面貌。第二次是1980年以前,以淘汰40t以下的旧、小杂型货车为主要内容的更新换代,全面提高了车辆货车载重。第三次以淘汰非转8A型转向架和滑动轴承为主要内容的更新换代,使我国铁路货车在技术结构、运行速度和载重等方面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6。3.2我国铁路车辆修理制度的回顾3.2.1我国铁路检修制度的历程 我国铁路车辆检修体制是实行计划预防修体制,修理设备检修周期建国以来经历了5次较大变化。 1、新中国成立后,车辆修理采用的是修养并重、预防为主的定期修理

43、制度。按时间分车种划定各级修理。19491951年实行的是中长路检修制度,修程分为一般检查和甲、乙、丙种检查四级定期检修制度一般检查相当于入厂大修,甲、乙、丙种检查在车辆段修理。 各修程主要范围是: 一般检查;对车辆各部装置全部分解和修理,对金属部件进行除锈、涂漆防腐,如有腐蚀过限或裂纹,则按规定更换或补强,保证车辆作用良好。 甲种检查:重点分解检修走行部、连接缓冲部及制动装置,整修车体,保持性能作用良好,保证行车安全。 乙种检查:主要分解检修制动装置,进行制动性能实验,同时修理好所发现的其它故障。 丙种检查:主要检修轴箱油润装置,补注轴油,防止车轴在运行中发生热轴事故。 2、5264年吸取中

44、长交路的经验,参照前苏联的检修制度,将客、货车的修理改为大、中、年修的定期修理制度。客、货车均分为五个修程,即:大修、中修、年修、制动检查、轴箱检查。大修全入工厂修理,中修在工厂和部分车辆段修理,年修以下修程均在车辆段修理。大修比原一般检查,大大延长了检修期,换修比较彻底,要求恢复原结构性能,以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中修相当于原一般检查,作一般的分解检修,重点是对金属部件除锈、涂漆防腐;年修相当于原甲种检查,但检修期限缩短了,客货车均为一年;制动检查相当于原乙种检查;轴箱检查相当于原丙种检查,检修期限也相同。检修制度改革后,制动检查逐步在站修线施修,轴箱检查绝大部分在列车上不摘车施修,大大减少了

45、因检修而扣留的检修车,降低了检修率。 随着检修制度的改变,逐步健全和完善了车辆的各项检修规章和细则。在此期间,铁道部共制定公布了车辆的各项检修规章和细则13种。包括:轴轴、油润、钩缓、熔焊、弹簧、木材、安全、车电、给水、暖气、油漆和罐车洗刷等细则。这些细则的贯彻执行对提高车辆检修质量,提高职工技术水平,保证行车安全,均起到很好的作用。另外,还逐步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车辆检修工作组织制度。其中重要的有: 建立了客货车的修理组织程序:检修车扣留后,经质量检查员预检,由检修调度按检修车状况指挥送入车线的停车位置,在开工前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状态鉴定,确定施修方案和出车顺序,修车工组完成后由质量检查员检查,

46、最后向验收员验收交车。每天进行完工分析,提出修车计划。这种结果,提高了修车效率,修车台位利用率高。 建立了修车备用库和配件加修机构:推行修车作业计划后,在修车车间建立配件备用供应储备库,并负责按计划送到修车场地,交各修车工组使用,既提高了修车效率,又减少了因待料停工的检修车;各车辆段根据铁道部规定的配件标准和管理办法,按一日修理的车种、车数查定配件储备定量,作为拆装、清洗、除锈等使用。另外,还设立配件加修机构(维修车间、设备车间),专为修车、站修、列检加修和制造、修造配件,并成立利材组,对可加修利用的各种配件和原材料修旧利废,对全路开展增产节约活动起到较好的作用。 3、65年以后的三次检修制度的变化差异不大,是实行厂修、段修、辅修、轴检4级定期检修修理和列车检查。区别只是按车种对厂、段的检修周期进行了调整和细化,新的检修制度是将原来的大、中修并为厂修、年修改为段修,制动检查改为辅修,即两个修理之间的辅助性修理。 但从检修周期的变化趋势来看,厂、段修周期是趋于延长,辅修和轴检是专项检查,基本没有变化。随着车辆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可靠性加强,定期检查的时间间隔随之变化。在此期间,车辆检修部门改变了检修组织,特别近几年来,客、货车检修加强技术装备,实现了检修流水作业,如货车检修制定、实施了八条流水线17: 转向分解流水线转向架组装流水线钩缓分解流水线钩缓组装流水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