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高处坠落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965550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高处坠落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预防高处坠落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预防高处坠落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预防高处坠落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预防高处坠落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防高处坠落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高处坠落施工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人才公寓工程EPC总承包高空作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XXX审核人:XX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目录一、工程概况二、编制依据2三、组织措施2四、技术措施2五、预防高坠事故的对策7一、工程概况1、建设概况工程名称:X人才公寓工程EPC总承包建设单位:X高新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设计单位:XX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XX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监督机构:高新区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质量监督机构:高新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2.项目概况本工程位于X市金凤镇,建设内容主要包含E1-E5#共5栋公寓外立面及约10万平方米内装改造,E6#幼儿园外立面改造及门窗更换,车库新做地坪漆,场区

2、景观改造等建设内容,具体包含修缮工程、建筑工程、装饰工程、外立面改造、电气工程、通风空调工程、消防工程、智能化弱电、给排水工程、景观工程等。总工期240日历天(含设计周期60日历天),工程中标金额184591034.88元(含设计固定费77.06%)。为预防施工现场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特制订高空作业专项施工方案:二、编制依据安全生产法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JGJ130-2011其它有关安全管理的国家及地方有关规范标准。二、组织措施1、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建立以项目经理蒋全成

3、任组长的高处作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员有舒富桂、文国亮、袁先华、任伟、范豪各施工班组长担任。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日常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安全员坚持每天对施工现场检查,并记录相关内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每周组织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有效地做好预防工作。3、做好充分的物资准备,如:保险带、钢管扣件、安全网、脚手板等,确保随时投入使用。四、技术措施1、强化落实对高处作业人员进行专项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及体检工作1)对高处作业人员在作业前做好遵守高处作业规章制度的安全教育工作,提高作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2)特种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架子工等)。3)作业前应进行专

4、门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4)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进行相关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5)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严禁患有高血压、癫痫症、恐高症等不宜高空作业的人员进行高空作业,严禁酒后高空作业。2、提供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品,规范各类安全警示标志、防护设施D加强对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的检查验收,严防假冒伪劣产品进入施工现场,并督促作业人员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品。2)有针对性地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施工现场各相应部位,发挥其警示、警告、提示作用。3)施工作业人员不得随意拆除各类安全警示标志、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防护装置,对随意拆除

5、各类安全警示标志、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防护装置的行为,必须严肃处理,对造成事故的,要依法追究其责任。3、完善洞口、临边防护D预留洞口防护(1)边长或直径在20-50Cm的洞口,可利用钢筋或方木加模板固定盖板防护,做到定型化、工具化。(2) 50-150Cm的洞口,可用钢筋贯穿洞口构成防护网,网格不大于10cm,大于IOcm的要采取加密措施。(3) 150Cnl以上的洞口,四周应设防护栏杆,高度不低于1.2m,洞口下张挂小眼安全平网。(4)预制构件的洞口(包括缺件临时形成的洞口)参照上述规定防护或搭设脚手架,满铺通长木板,固定防护。(5)管道井应随楼层施工进度及时安装防护。2)楼梯口防护(1)应随

6、着施工进度及时做好楼梯口、楼梯边的临时护栏,楼梯段均安装1.2m高由中16钢筋或架子钢管焊成的防护栏杆,设二道横杆。第一道横杆离地30Cnb第二道横杆离地90cm。(2)顶层楼梯平台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设置防护栏杆(不低于L5m)或正式楼梯栏杆。3)临边防护(1)对楼层临边、屋面临边应随施工进度及时安装临时防护栏杆,高度不低于L2米,设二道横杆,长度大于2米时,应设置立柱,立柱可利用结构物或在墙板内预埋铁件焊接。(2)张挂好安全网。通道口搭设防护棚,棚顶用二层5cm厚通长木板满铺,两侧应沿栏杆挂设密目式安全网封严。4、脚手架工程D脚手架搭、拆应有施工方案,并履行交底签字手续。2)搭、拆作业前应进行

7、专项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签字手续,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并经过体检合格。3)高处临边搭、拆时应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并佩戴正确。4)做好施工层及以下四步一隔离,防止人员和物料坠落。5)按规范做好拉结(水平不大于4.5米,垂直不大于3.6米,采取梅花形拉结),防止脚手架倒塌。6)脚手架应设专用通道,严禁作业人员攀爬架体。7)拆除脚手架前应对脚手架全面检查,设定警戒区域,在确定无危险因素的情况下,方可开始拆除作业,如有拉结已被拆除的,应先加固,以确保拆除作业安全顺利进行。8)拆除应按自上而下顺序,一步一清,不得采用踏步式拆除,不得上下同时作业。9)在搭、拆脚手架时,如已拆开扣件,均不得中途停止,

8、对留存的脚手架的端面必须做好封头,防止人员坠落。10)遇有恶劣气候影响施工安全时(如风力大于6级、大雨、雪、雾天气)不得进行脚手架搭、拆作业。11)搭、拆时应设置安全警戒区,有专人负责监控并记录。5、模板工程D模板支拆应有施工方案,并履行交底签字手续。2)支拆前应进行专项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3)支拆人员应正确戴好安全帽。4)临边无防护设施情况下支、拆模板应系好安全带。5)搭设排架不得与脚手架连接,不得随意拆除脚手架拉结,梁底横楞不得伸出脚手架外立杆,以妨碍张挂安全网。6)应随着拆模进度及时做好洞口的封盖工作。封盖应按照工具化,定型化要求,封盖牢固。7)模板支拆时应设立警戒区

9、,有专人负责监控并记录。6、钢筋工程D钢筋绑扎前应进行专项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2)作业人员应正确戴好安全帽。3)临边无防护设施情况下绑扎钢筋,应系好安全带。4)现场绑扎悬空大梁钢筋时,必须搭设脚手架,绑扎3米以上柱头钢筋时不准站在钢筋箍上绑扎,必须搭设操作架,绑扎3米以下柱筋可用马凳。7、碎浇捣工程D不仝浇捣前应进行专项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2)作业人员应正确戴好安全帽。3)离地面2米以上浇捣过梁、雨蓬、小平台等,不准站在过梁、雨蓬、小平台上操作,如无可靠防护设施时,必须系好安全带。4)泵车送料时,平台上不准过量堆放混凝土,严防平台超载而倒塌伤人。8、装饰

10、工程D装饰工程作业前应进行专项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2)外脚手架转入装饰阶段后应重新进行检修、验收。3)室内满堂脚手架应编制搭拆方案,搭拆前应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4)作业层应满铺木架板,木架板不得有探头板,跳板头与横钢管应有铅丝绑扎,作业人员系好安全带。五、预防高坠事故的对策高坠事故的表现多种多样,原因也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它们也是有一定规律的,是完全可以预防的,预防高坠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把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有关规定等落实到实处。我国已颁布了安全生产法、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针对高坠频发的安全生产形势

11、,建设部2003年出台了建设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所以治理高坠,重点是“三抓落实”,即“一抓标准的落实、二抓规范的落实、三抓制度的落实”。切实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特别是要把安全检查制度、奖惩制度落实到位,把各种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二)加大事故处理成本,对责任单位、责任人的责任一追到底。(三)严把技术措施关、落实“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三宝防护措施。进入现场要戴牢戴好安全帽,高处作业要系好安全带,高处作业者的下方必须设安全网。大量事实证明:如果每个工程在张设安全密目网的同时,按照规定再张设安全平网的话,高坠事故至少可以减少50%以上,特别是在后期的装饰阶段,密目网拆除后,

12、效果更加明显。、落实好“四口”防护措施。凡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必须设围栏或盖板;在建施工建筑物所有出入口必须搭设防护棚。、落实“五临边”防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尚未安装的阳台周边无外架防护的屋面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跑道(斜道)两侧边、卸料台的外侧边等必须设置L2m高的双层围栏或搭设安全网。、严把“架子关”。对架子的材质、栏护、上下、连结、悬挑、验收等环节。、加强屋面、天棚的防护措施。在天棚和轻型屋面上操作行走十分危险,稍踏偏楞木,就会坠落伤亡。因此,凡在此上面操作,必须在上面搭上挂板,或在下方张安全网等措施。、施工的楼面周边的防护措施。外架必须超过形象进度至少1.2m,外架立杆与建筑物间距超过15Cm要有防护措施,外架搭设要符合规范要求。、安装用的梯子、操作平台必须牢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