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徐文长传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69194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徐文长传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大学语文徐文长传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大学语文徐文长传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大学语文徐文长传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大学语文徐文长传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徐文长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徐文长传ppt课件.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徐文长传,袁宏道,李桂奎 制作,你自然应该知道“公安派”,在明代后期,文坛沉寂之际,突兀诞生了一个新的文学派别,给文坛带来了生机,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公安”派。 这个文学派以提倡“性灵”著称,与李贽的“童心”说一脉相承。 其领袖是出生于今荆州市公安县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史称“公安三袁”。,袁宏道成就最大,名声最著,在晚明, 袁宏道是一位特别突出的人物。他作诗文,标举“性灵”,讲究韵味,尤其讲究那种文人生活的所谓雅趣。,背景材料,徐渭是晚明前期的著名文士,主要活动在嘉靖年间,在诗文、戏曲、书画等方面均有相当成就。他自称书第一、诗第二、文第三、画第四,而对戏曲创作只字未提。而且,

2、他“好奇计、谈兵多中”,满腹韬略。,戏曲:四声猿渔阳弄、雌木兰、女状元、玉禅师,徐渭的杰出才能和他清高傲岸、豪放不羁的个性,在当时卓然独立,颇受士林景仰;而他一再失意于科场、潦倒终生,乃至忧愤成疾,癫狂到以斧锥自戕以求速死的悲惨命运。袁宏道年辈比徐渭略晚,尽管与徐素昧平生,但对其才略品行由衷钦佩,对其不幸遭际深抱同情。他将惺惺相惜之意托诸笔端,写下了这篇徐文长传。,第一部分相当于“序”,交待写作缘起及对徐渭诗、画、杂剧的赞赏。字里行间,既有相见恨晚之憾,又有不胜喜悦之情。,层次结构:全文可分成五个部分,序 余一夕坐陶太史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恶楮毛书,烟煤败黑,微有字形。稍就灯间读之

3、,读未数首,不觉惊跃,急呼周望:“阙编何人作者,今邪?古邪?”周望曰:“此余乡徐文长先生书也。”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童仆睡者皆惊起。盖不佞生三十年,而始知海内有文长先生。噫,是何相识之晚也!因以所闻于越人士者,略为次第,为徐文长传。,随意抽架上书生三十年,余始知海内有文长先生所闻越人者。 暗示了徐文长名声不彰,作品不传,差点埋没千古。,请思考:文中叙及自己与周望在灯下读徐文长的阙编时,是“读复叫,叫复读,童仆睡者皆惊起”。他们为什么要“叫”?袁宏道为什么要这样写?,答:他们为徐文长诗歌深刻的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所震惊,所感动,不叫不足以表示此刻的激动。这样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徐文长诗

4、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从袁宏道角度看,他是一个易于激动的性情中人,也可以说是一个“性情化的人物”,读者可以看到,传文一开头,就写出袁宏道与陶望龄阅读徐文长诗集阙编的惊喜欢跃情状:两人跳起来,灯影下一面读,一面叫,将已睡的僮仆都惊醒,恨与徐文长相识之晚.这种发自内心的欢喜钦佩之情,不能不叫人与作者同样受到感染. 这篇文章写得好,首先因为袁宏道把自己也写了进去,在传主身上倾注了自己的感情.袁宏道可称徐文长的真正知己.,2、第二部分写徐渭的非凡才略及豪放个性深为胡宗宪倚重和喜爱,深得信任,但“大试辄不利”,一再失意于科场。,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

5、,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胡宗宪与明代东南抗倭,胡宗宪(15121565年),字汝贞,号梅林,徽州绩溪(今属安徽)人,明朝名将。 胡宗宪听取幕僚徐渭(徐文长)的建议与策略,又以剿抚兼行及反间计,对王直采用招抚策略,对徐海、陈东、叶麻等海盗首领采用剿灭的策略,利用徐海之妻王翠翘使其上岸投降,而后胡宗宪为

6、了斩草除根,用反间计促使陈东杀死徐海,最后自己再将陈东处决。,传说,王翠翘被俘后写诗一首,投水而死。她的诗写道:“建旗海上独称尊,为妾投诚拜戟门;十里英魂如不昧,与君烟月伴黄昏。”关于王翠翘临死前的这段传说不知是真是假,但后世曾有人认为,胡宗宪最终也没得好结局,大概就是对他言而无信的报应。王翠翘与徐海的悲剧故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同情,到康熙年间,有人据此铺写成一部长达二十四回的长篇通俗白话小说金云翘传,流传到了日本和越南。,盗亦有道,一日,胡宗宪于舟山捕获白鹿,徐渭撰进白鹿表、再进白鹿表、再进白鹿赐一品俸谢表等并献于朝中,视为祥物,“上又留心文字,凡俪语奇丽处,皆以御笔点出,别令小臣录为一册”,

7、学士董汾等对徐渭文章大为赏识。又代作贺严公生日启,吹捧奸相严嵩。,声名籍甚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表上,永陵喜公益奇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写徐文长有奇才:政治才能与军事才能,超出众人之上。薛蕙“奇其才”,“胡公大喜”与“永陵喜”又写出了徐文长也颇得当权者的赏识,考官、上司、皇帝都赏识他。然数奇,屡视辄蹶然竟不偶。徐文长虽有奇才,然而遭遇坎坷,命运多舛。,“然竟不偶”并非说徐渭没配偶,二十岁时成为生员,嘉靖二十年(1541年)娶同县潘克敬女为妻,并入赘潘家。潘氏善体人意,岳父对徐文长也备极爱护。但好景不常,二十六岁时,潘氏复一病不

8、起。二十八岁时,离开岳家,赁屋设馆,以教书糊口 徐文长四十一岁时娶继室张氏。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在发病时杀死继妻张氏,下狱七年。狱中完成周易参同契注释,揣摩书画艺术。,3、第三部分,介绍、评述徐渭在诗、文、书、画诸方面的成就,以其杰出的才能与其坎坷的遭遇作对比映照,哀其不幸。,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崩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

9、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山崩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眼前所见:都是躁动的,不平衡的,冲突的,惊愕的与徐文长的坎坷人生,及他对人生的感受的相同。 胸中所孕:不可磨灭之气,托足无门之悲。 眼前景即胸中情,胸中情又移之于眼前景,因

10、情生景(移情),情因景出(有我之境)。,请思考: 作者如何评价徐渭的诗?,答:作者用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徐文长诗歌的感人内容及艺术特征:“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如嗔如笑嗔怒,嘲笑,冷笑,苦笑,带泪的笑如水鸣峡一种压迫感,挤压感,生命在压迫下被扭曲,却没有被驯服、被消灭,于是挣扎反抗,呼号不平则鸣。如种出土顽强的生命,个性与压力之间的较量,生的欲望,不甘沉沦,不甘消亡,不甘接受命运,努力出人头地的欲望之表达。如寡妇之夜哭悲怨,委屈,被抛弃,被遗忘,此哭,是自身欲望与苦闷的呼号,也是对压抑的反抗与控诉。 羁人寒起对生活中的艰辛、劳顿的表达,为了生活,徐文长四处奔

11、波,寄人篱下。,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荷叶 螃蟹,和谐社会,4、 第四部分,列举徐渭晚年的二三逸事,说明他因不容于时而性格扭曲,发为狂疾。多次自残其身,终于抱愤而卒。并对其诗文著述未能全部刊行于世深表遗憾。,第4段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周望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抄录,今未至。余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嘉靖四十三年(

12、1564年)胡宗宪以“党严嵩及奸欺贪淫十大罪”被捕,狱中自杀,徐渭作十白赋哀之。李春芳严查胡宗宪案,徐渭一度因此发狂,作自为墓志铭,以至三次自杀,“引巨锥刺耳,深数寸;又以椎碎肾囊,皆不死。精神几近失常,几近癫狂。,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对比手法写徐文长愤世嫉俗的“佯狂”,且暗示出徐文长的“真狂”乃由“佯狂”而来。,明世宗时,胡宗宪因严嵩事下狱自尽,徐渭既怕受到牵连,又深受刺激,装疯卖傻,躲避。,答:徐文长由于长期的失败挫折与寄人篱下(他入赘为婿,又入幕为宾),他的精神本来即不健康。尤其是胡宗宪因结交奸相严嵩而被捕,既使他失去生活上的靠山,又使他担

13、心受牵连,终于引发他的精神病。从本文所叙及其他现存资料看,他患的是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有着一般迫害妄想症的基本特征。,用现代话语说,就是一个BT。,请思考: 从文中第四段的描写中,你认为徐文长是否一个健康的人?他患了什么病?,徐渭晚年以卖画为生,但从不为当政官僚作画,“有书数千卷,后斥卖殆尽。畴莞破弊,不能再易,至借稿寝”,常“忍饥月下独徘徊”,杜门谢客,其中只在张元汴去世时,去张家吊唁以外,几乎闭门不出, 最后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的境遇中,以73岁高龄结束了一生死前身边唯有一狗与之相伴,床上连一铺席子都没有,凄凄惨惨。,青藤书屋,徐渭墓,5、第五部分,效法史记“太史公曰”笔法

14、,对传主进行评价。认为徐渭生前虽未及荣华富贵,但声名远播,至于朝廷;文章伟丽,独步当时,足以不朽。文末三次重复“无之而不奇”,对徐渭其人其事,感慨至深。,第5段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以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梅客先尝寄余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无之而不奇():有奇才,有奇计,诗奇,文奇,书奇,画奇,个性奇。 斯

15、无之而不奇()也:因为他是奇才,所以他就无往而不败,无往而不摔跟头,受挫折。 根源:媚俗的社会,平庸的时代,扼杀人才的体制和文化传统。,答:徐文长的平生可以用一个两个读音的字来表达,这个字就是“奇”。“无之而不奇”之“奇”,读,即他的所作所为,都有“奇”的特征:他有奇才,有奇计,作文奇,作诗奇,书法亦奇,行为亦异于常人而呈现“奇”的特征。正因为如此,他便“斯无之而不奇也”,这一个“奇”读为,命数不好的意思。因为他行为奇特是个奇才,所以在这个平庸媚俗的世界上他总是受挫折摔跟头。,请思考: 文章最后一句“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是什么意思?,课堂讨论,通读全文,你以为哪一个字可以概括徐文长的平

16、生?,奇,“奇”字,(两个读音,与。说他命运不好时,读,数奇的意思是命数不佳,奇,不偶,不与好运相偶合。),从表面上看,袁宏道在这篇传中突出写了徐文长的奇,其人奇,其事奇,他在传末总括一句说:“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传中用“奇”字的地方,达八九处之多:“奇其才”,“益奇之”,“好奇计”,“诗文益奇”,“病奇于人,人奇于诗”,“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徐文长不平凡,他的一生也不平凡;突出写他的奇,自然是抓住了这个人的性格与行事的特征.但是,袁宏道写这篇传的主旨还不在于此。,这篇传的主旨,应该是传中所写的徐文长“雅不与时调合”这六个字。科举的不利,使徐文长成为一个失意的人,愤世嫉俗的人.

17、他“屡试屡蹶”,终生只是一个秀才,“不得志于有司”,当然无法发挥他的才能,实现他的抱负.因此徐文长传主要叙述的是这样一个怀才不遇的封建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描写他的狂放与悲愤,以及他不惜以生命与世俗相抗衡的悲剧命运。,文章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似乎也略嫌松散,其实,作者或明或暗,始终围绕着“奇”字落笔,以“奇”字作为贯通全文的脉络。,一字立骨,选择题,(1)下列文学主张中,不属于袁宏道的是(单项) A、“情真语直” B、“任性而发” C、“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D、“独抒性灵,不拘格套”(2)袁宏道在其徐文长传一文中没有评价徐渭哪一方面的成就?(单项)A、诗歌 B、散文 C、

18、书画 D、戏剧(3)袁宏道徐文长传:“余一夕坐陶太史楼,随意抽架上书”,发现了徐文长的阙编诗一帙。这里所说的“陶太史”是指(单项) A、陶渊明B、陶望龄C、陶景弘 D、陶宗仪,(4)下面的袁氏兄弟中,( )不是“公安派”的代表作家。 A.袁中道B.袁宗道 C.袁宏道 D.袁宁道(5)与袁宏道同时写作同名传记徐文长传的是( ) A.梅客生B.胡宗宪C.陶周望D.刘真长(6)下列对徐文长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品写徐文长深得薛蕙、胡宗宪等人赏识,甚至得到明世宗的欢心,意在从侧面表明徐文长才华非凡。 B徐文长才华横溢,但由于科场失意,走向玩世不恭、愤世嫉俗,以至晚年不惜以生命与世俗抗衡。

19、 C作者极力推崇徐文长的诗文,认为他的作品格调高雅,内容清新,见解不凡。 D这篇传记突出徐文长的奇,其人奇,其事奇,可谓一字立骨。,(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声名籍甚 籍 :狼籍 B.屡试辄蹶 蹶:失败C.如种出土 种:种子 D.然数奇,屡试辄蹶 奇:不好,(8)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组是( ) A.然竟不偶 B.虽其体格时有卑者 C.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 D.独身未贵耳。,翻译题,(1) 余一夕坐陶太史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恶楮毛书,烟煤败黑,微有字形,稍就灯间读之。 一天晚上,坐在陶编修家楼上,随意抽阅架上陈放的书,得阙

20、编诗集一函。纸张粗糙,装订马虎,刷板墨质低劣,字迹模糊不清。略凑近灯前阅读. (2) 盖不佞生三十年,而始知海内有文长先生。噫,是何相识之晚也!因以所闻于越人士者,略为次第,为徐文长传。 因:于是;以:根据;次第:编排(3)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藉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屡试辄蹶。 徐渭,表字文长,是山阴生员,声名很盛,薛公蕙作浙江试官时,对他的才华感到震惊,视之为国士.然而他命运不佳,屡次应试屡次落第.,(4) 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 当时胡公统率着几支军队,威镇东南沿海,部下将

21、士在他面前,总是侧身缓步,跪下回话,不敢仰视.而文长以帐下一生员对胡公的态度却如此高傲,好议论的人把他比作刘真长,杜少陵一流人物. (5)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糵,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 文长既然不得志,不被当道看重,于是乃放浪形骸,肆意狂饮,纵情山水.他游历了山东(齐鲁),河北(燕赵),又饱览了塞外大漠.,(6) 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 他的胸中又有一股磨灭不了的锐气,以及英雄茫然失路、无处可以安身的悲愤,导致他所作的诗,又象生气又象喜笑,好象水流过峡谷而发出巨大的

22、声响,好象种子发芽出土无声无息,好象寡妇在晚上啼哭哀哀欲绝,好象游子作客他乡寒夜而起。 (7) 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 虽然他诗作的格调,有时比较卑下,但是匠心独运,有大气象和超人的气概.那种如以色事人的女子一般媚俗的诗作是难以望其项背的.,(8)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文长以才略过人自负,喜好奇异的计策谋略,谈论军事问题大多切中关键。 (9) 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 文长喜好书法,他用笔奔放有如他的诗,在苍劲豪迈中另具一种妩媚的姿态跃然纸上,欧阳公所谓的

23、美人迟暮另具一种韵味的说法,可用之于形容文长的书法.文长以诗,文,书法修养的余绪,涉笔成花鸟画,也都超逸有情致.,(10) 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抄录,今未至。余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我有在浙江做官的科举同年,曾委托他们抄录文长的诗文,至今没有得到.我所见到的,只有徐文长集,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而今徐文长竞以不合于时,不得申展抱负,带着对世道的愤恨而死去了. (11) 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 但尽管如此,仍有胡公这样的不世之豪杰,世宗这样的英明帝王赏识他.徐文长在胡公

24、幕中受到特殊礼遇,这是胡公认识到了他的价值,他的上奏表文博得皇帝的欢心,表明皇帝也认识到了他的价值,唯一欠缺的,只是未能致身显贵而已.,12、 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答案:当时胡宗宪率领着几个方面的军队,威振东南一带,军人(畏惧他,以至)匍匐在地像蛇一样爬行,不敢抬头。13、 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答案:他的胸中又有一股磨灭不了的锐气,以及英雄茫然失路、无处可以安身的悲愤。14、 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乎!答案:我说文长是没有什么不奇异的人,正因为没有什么不奇异,因此没有什么是顺顺当当的。可悲啊!,袁

25、宏道此传盛赞徐渭杰出的文学艺术才华,又对他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文章生动地刻画了徐渭的奇人奇事,但中郎写文长之奇,主要不在八次应举未中,不在佯狂成疾以致自残、杀妻,而在他的乖违世俗、颓放不羁,“雅不与时调合”,在于他杰出的才华和作品中表现出的的人格精神。袁宏道游绍兴、发现文长诗,是在作此传的前两年。夜读阙编时的惊喜欢跃,是率真性情的流露,更是出于知音难觅、相见恨晚之感。袁宏道在此前不久刚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叙小修诗)的诗歌主张,这时发现文长诗作是自己的先行者,岂能不引为知己!因此,袁宏道此传不仅是“为文长吐气”,也是为自己的诗歌主张摇旗呐喊。,(1) 联系写作背景,简述袁宏道徐文长传一文

26、的思想内容。,简答题,(2) 你认为袁宏道徐文长传一文在艺术表现上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请作简要阐述。,(允许自由发挥,言之成理即可)例如:本文在为徐渭作传时主要扣住一个“奇”字来写,文末的结语“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可视为一篇关键。徐文长“自负才略”,特立独行,他“葛衣乌巾”,笑傲王侯;他“放浪曲蘖,恣情山水”。他多才多艺,诗奇、文奇、书奇、画亦奇。他忧愤益深,狂疾益甚,以至杀妻下狱,戕残自身。文章活画出一位奇士狂人形象。然而,徐文长的奇才奇情、奇行奇疾,是与他“屡试辄蹶”的“数奇”、“不偶”密切相连的,而造成他“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的根本原因,在于他“雅不与时调合”。这里的“时调”

27、,既是当时文坛的“芜秽之习”,也是封建社会压制、摧残人才的整个体制。这样,文章通过徐文长的“牢骚困苦”,进而提示出封建时代无数失意文人普遍的悲剧命运。,又如:袁宏道的徐文长传,历来有“奇笔传奇人”的评判。为了刻画出徐渭这个“奇人”,作者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开头写夜读阙编诗时那种惊喜雀跃的情状的记叙,不仅表现了作者对徐文长的相识恨晚之感和深深的敬佩之意,而且也刻画出徐文长诗作的特有魅力。又如结尾一节模拟“太史公”笔法,直接发表评论,在感慨徐渭不得志的际遇的同时,也高度赞扬了徐渭的文学成就。尤其是“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这几句绕口令似的评语,概括了徐渭的一生事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期中作业,春季语文:我的收获和期待,心语,2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