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报卡报告和管理医疗机构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69421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3.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报卡报告和管理医疗机构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传染病报卡报告和管理医疗机构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传染病报卡报告和管理医疗机构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传染病报卡报告和管理医疗机构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传染病报卡报告和管理医疗机构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报卡报告和管理医疗机构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报卡报告和管理医疗机构课件.ppt(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传染病报卡报告与管理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卡报告与管理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卡报告与管理医疗机构一、疫情报告的法律法规2020/11/32,传染病报卡报告与管理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卡报告与管理医疗机构传染,一、疫情报告的法律法规,2020/11/3,2,一、疫情报告的法律法规2020/11/3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卫生部的法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第37号令)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浙江省传染病报告工作细则,2020/11/3,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20/11/33,中华人民

2、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2020/11/3,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条 2020/11/3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九条 医疗机构违反相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

3、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020/11/3,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九条 2020/11/3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九条 未按照规定承担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医院感染控制任务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的;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的;,2020/11/3,6,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九条 2020/11/36,第十条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承担责任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任务,具体职责为:(一)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 (二)执行

4、首诊负责制,严格门诊工作日志制度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报告制度。,卫生部第三十七号令(2003),2020/11/3,7,第十条卫生部第三十七号令(2003)2020/11/37,(三)建立或指定专门的部门和人员,配备必要的设备,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监测信息的网络直接报告。(四)对医生和实习生进行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的培训。 (五)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标本采样。,卫生部第三十七号令(2003),2020/11/3,8,(三)建立或指定专门的部门和人员,配备必要的设备,保证突发,第十六条 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乡村

5、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责任疫情报告人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发现有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必须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卫生部第三十七号令(2003),2020/11/3,9,第十六条 卫生部第三十七号令(2003)2020/11/39,第二十九条 医师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及时向所在机构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1999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号(1998年6月26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2020/11/3,10,第二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

6、医师法(1999年5月1日)中,第三十七条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师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二)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发现传染病疫情,患者涉嫌伤害事件或者非正常死亡,不按照规定报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1999年5月1日),2020/11/3,11,第三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1999年5月1日)2,二、传染病大疫情系统新功能演示,2020/11/3,12,二、传染病大疫情系统新功能演示2020/11/312,系统功能完善的背景,20

7、04年网络报告运行以来,原有功能缺陷显现传染病防控形势的不断深入为了进一步加强报告单位的管理全国绩效考核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网络报告信息的准确率,2020/11/3,13,系统功能完善的背景2004年网络报告运行以来,原有功能缺陷显,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功能升级和完善2012年8月份第一稿(征求意见稿) 运行 收集意见 完善 2013年3月份第五稿,2020/11/3,14,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功能升级和完善2020/11/314,内容,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的订正传染病报告卡的审核传染病报告卡的查重和删除,2020/11/3,15,内容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2020/11/315,传染病报告卡的

8、填写,2020/11/3,16,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2020/11/316,纸质报告卡,2020/11/3,17,纸质报告卡2020/11/317,电子报告卡,2020/11/3,18,电子报告卡2020/11/318,初诊病例及初诊死亡的病例直接标识“初次报告”。对已填报过卡片的传染病病人,在订正诊断或发生死亡时,必须再次填报,标识“订正报告”;其中,死亡病例的报告须是因患传染病死亡的病例,患传染病但因意外或因非传染病死亡时,不需填报传染病报告卡。病人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病时应分别报卡。,1、报卡类别,2020/11/3,19,初诊病例及初诊死亡的病例直接标识“初次报告”。对已填报过卡片,

9、填写患者的真实姓名。,2、患者姓名,2020/11/3,20,填写患者的真实姓名。2、患者姓名2020/11/320,患儿家长姓名,14岁以下(含14岁)儿童的家长姓名必填。,2020/11/3,21,患儿家长姓名 14岁以下(含14岁)儿童的家长姓名必填,3、身份证号,X字母用小写,其他有效证件号填入备注中。,2020/11/3,22,3、身份证号 X字母用小写,其他有效证件号填入备注中。,4、出生日期(年龄),注意:出生日期与实足年龄,只选择填写其中一项。出生日期不详时才填写实足年龄并选择年龄单位。大于等于1个月、不满1周岁的,按月龄填写,年龄单位选择“月”;不满1个月的只填写日龄,年龄单

10、位选择“天” 。(录入生日后年龄单位自动生成),2020/11/3,23,4、出生日期(年龄) 注意:出生日期与实足年龄,只,5、性别,不默认,需选填。 当身份证号包含的身份证信息与性别信息不符合时,会出现以下提示框。 解决办法:按实际社会性别选填。,2020/11/3,24,5、性别 不默认,需选填。2020/11/,6、患者工作单位,填患者发病时所在工作单位的名称。 幼托儿童、学生、干部、工人、民工、教师和医务人员的工作单位必填。其中学生、幼托儿童工作单位填写其所在的学校或托幼机构、民工填写其所工作的建筑工地; 注意:工作单位实在无法获得,按实际情况填写,如:“拒绝提供”或“不详”等 。,

11、2020/11/3,25,6、患者工作单位 填患者发病时所在工作单位的名称。2,7、联系电话,14岁以下(含14岁)儿童的联系电话必填。 注意:如果实在无法获得联系电话,请填“0”,备注按实际情况填写,如:联系电话“拒绝提供”或“不详”等。,2020/11/3,26,7、联系电话 14岁以下(含14岁)儿童的联系电话必填,用于标识患者现住地址与报告单位的相对位置,在相应的类别前划“”。 本县区:指病人为本地(县、区)常住居民。 本市其它县区:指病人为本市其他县(区)的常住居民。,8、病人属于,2020/11/3,27,用于标识患者现住地址与报告单位的相对位置,在相应的类别前划“, 本省其它地市

12、:指病人为本省其他地(市)的常住居民。 其它省:指病人为其他省的常住居民。 港澳台:指病人为港澳台居民。 外籍:指病人为外籍居民。,2020/11/3,28, 本省其它地市:指病人为本省其他地(市)的常住居民。202,现住地址国标(电子报卡需选择),默认为“本县区”。县级及以上,现住址国标不能填报“不详”,需具体到县区。,2020/11/3,29,现住地址国标(电子报卡需选择) 默认为“本,设置地址库的搜索,可通过县区名称查询到所在省份、地市,或通过乡镇/街道名称查询所在省、地市、县区。,2020/11/3,30,设置地址库的搜索,可通过县区名称查询到所,9、现住址,病例发病时实际居住的地址,

13、可以是家庭住址,也可以是寄宿地址或宾馆、旅店。应详细填写到村民组(门牌号)。 注意:系统根据现住地址国标编码自动生成现住详细地址后,可继续手填村/街道门牌号等,按照国标编码生成的详细地址部分不允许再修改。,2020/11/3,31,9、现住址 病例发病时实际居住的地址,可以,现住址,2020/11/3,32,现住址2020/11/332,10、职业,若病人的职业同时符合卡中一种以上职业时,选择原则是:选择主要职业;选择与该病发生和传播关系较密切的职业。如食品厂工人、熟食店售货员都应填写餐饮食品业,而不填工人或商业服务。未列入本卡的职业须填写在“其他”项中,如警察、飞行员、军人等。有些特殊人群如

14、劳教人员、和尚、道士和乞丐等,虽不属职业,也可填写在“其他”项中。个体经营者应根据其经营活动的行业,选择相应的职业。为配合儿童保健管理工作,新生儿破伤风病例的职业按以下方式选择:.出生场所为医院时(住院分娩)选择“其它”;.出生在其它场所时(住院分娩之外其它方式分娩)选择“散居儿童”。此项分类仅仅为了区分婴儿出生场所,无其它统计学意义。,2020/11/3,33,10、职业若病人的职业同时符合卡中一种以上职业时,选择原则是,增加了年龄与职业校验:(1)年龄14岁以下,职业不能填报从业人员;(2)年龄14岁以上,职业不能填报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2020/11/3,34,2020/11/334,

15、11、病例分类1,在相应的类别前划“”。 (1)实验室确诊病例:某种诊断方法对某种疾病的诊断有特异性,如病原学诊断、血清学诊断等等,用这些方法确诊时选择。 (2)临床诊断病例:医生根据病人症状、体征和一般非特异性检查(如查体、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线检查等)做出诊断时选择。 (3)疑似病例:医生根据病人症状、体征和一般非特异性检查(如查体、血象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线检查等),不能做出准确诊断时选择。 (4)病原携带者:责任报告单位的实验室或在健康体检过程中检出传染病病原,但受检者无明显症状、体征时选择。,2020/11/3,35,11、病例分类1在相应的类别前划“”。2020/11/33,

16、增设了“报告病种”与“病例分类”间的逻辑校验:,2020/11/3,36,增设了“报告病种”与“病例分类”间的逻辑校验:2020/11,12、病例分类2,乙肝、丙肝和血吸虫病的“急慢性”与“未分型”必须填,需手动勾选,不默认“未分型,2020/11/3,37,12、病例分类2 乙肝、丙肝和血吸虫病的,13、发病日期,要求:填写病人在本次就诊疾病开始出现症状的日期。不明确时,填就诊日期。病原携带者填写初次检出日期或就诊日期。,2020/11/3,38,13、发病日期 要求:填写病人在本次就诊,14、诊断时间,初次报告时,填写初诊的时间。 订正报告时,(1)由疑似病例订正为确诊病例、(2)一种传染

17、病订正为另一种传染病(如“其他感染性腹泻”订正“细菌性痢疾”)、(3)传染病的一个病种订正为另一个病种(如“乙肝”订正为“丙肝”时),填写确诊的日期; 同一病种由临床诊断订正为实验室确诊,可仍填写初诊的日期。,2020/11/3,39,14、诊断时间 初次报告时,填写初诊的时间。2020/,“诊断日期”改为“诊断时间”,必须精确到小时。,2020/11/3,40,“诊断日期”改为“诊断时间”,必须精确到小时。2020/11,15、死亡日期,因法定传染病死亡时填写。,2020/11/3,41,15、死亡日期因法定传染病死亡时填写。2020/11/341,16、疾病名称,要求:在做出诊断的病名前打

18、。“法定传染病”列表中“其他疾病”单列出,作为传染病排除订正的选择,可输入具体病名(不输入可以保存卡片);“其它传染病”的“其它”需明确具体病名 ,否则无法保存卡片。,2020/11/3,42,16、疾病名称要求:在做出诊断的病名前打。2020/11/,17、订正病名,填写订正前所报告的疾病名称,2020/11/3,43,17、订正病名填写订正前所报告的疾病名称2020/11/34,18、退卡原因,因报告卡填写不合格需退卡时,填写其原因。,2020/11/3,44,18、退卡原因 因报告卡填写不合格需退卡时,填写其原因。,19、报告单位,纸质报卡:填写报出传染病报告卡的单位。电子报卡:默认为录

19、入用户所在的单位,用户代报卡片时选择相应传染病报告卡上的实际报告单位。,2020/11/3,45,19、报告单位纸质报卡:填写报出传染病报告卡的单位。2020,20、报告人(填卡医生),必填项。填写做出诊断医生的姓名。,2020/11/3,46,20、报告人(填卡医生)必填项。填写做出诊断医生的姓名。20,21、填卡日期,填报本卡的日期,2020/11/3,47,21、填卡日期填报本卡的日期2020/11/347,22、备注,填写以上各项内容不能涵盖且需注明的信息,如传染病途径,病例的症状等:如体温等。,2020/11/3,48,22、备注 填写以上各项内容不能涵盖且需注,(1)死亡日期不能早

20、于发病时间。,注意:各类时间之间不要出现逻辑错误已增设时间逻辑校验,2020/11/3,49,(1)死亡日期不能早于发病时间。 注意:各类时间之间不要,(2)医生填卡日期不能早于诊断时间,2020/11/3,50,(2)医生填卡日期不能早于诊断时间2020/11/350,(3)诊断时间、医生填卡时间、发病时间不能晚于当前录卡时间/订正报告时间,2020/11/3,51,(3)诊断时间、医生填卡时间、发病时间不能晚于当前录卡时间/,总结:传报卡必填项,患者姓名(14岁以下患儿家长的姓名)联系电话;性别出生日期(如果出生日期不详,填实足年龄),2020/11/3,52,总结:传报卡必填项患者姓名(

21、14岁以下患儿家长的姓名)202,工作单位(幼托儿童、学生、干部、工人、民工、教师和医务人员等职业相对应的工作单位设为必填项)病人属于现住址患者职业,2020/11/3,53,工作单位(幼托儿童、学生、干部、工人、民工、教师和医务人员等,病例分类发病日期诊断日期,精确到小时。疾病名称医生填卡日期,填卡医生诊断依据(菌痢、肝炎、梅毒、淋病、手足口病),2020/11/3,54,病例分类填卡医生2020/11/354,传染病报告卡的订正,2020/11/3,55,传染病报告卡的订正2020/11/355,订正信息,1、发现已报告病例诊断变更、死亡或填卡错误时,责任报告人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重新填写

22、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报告,并注明订正前报告病名),并按规定完成网络订正操作。2、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例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或实验室确诊病例),订正时需将原诊断日期更改为确诊日期。3、对于调查核实现住址查无此人的病例,应由属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订正为地址不详。4、实行专病报告管理的传染病,由相应的专病管理机构或部门对报告的病例进行追踪调查,并对所发现的传染病报告卡错误信息或排除病例及时订正。,2020/11/3,56,订正信息1、发现已报告病例诊断变更、死亡或填卡错误时,责任报,网卡订正,1、病例诊断发生变更,诊断时间自动置空,需重新填写诊断日期。诊断变更前 诊断变更后

23、重新填写诊断时间 如未填诊断时间保存卡片时仍 提示填诊断时间 系统将记录订正报告时间(即进行订正操作的 时间),原有诊断时间保存为订正前诊断时间,2020/11/3,57,网卡订正1、病例诊断发生变更,诊断时间自动置空,需重新填写诊,诊断变更包括:,(1)病种变更 法定传染病、非法定传染病、其他疾病之间的变更。 举例:“风疹”订正为“麻疹”或“其他疾病” ;“淋病”订正为“非林球菌性尿道炎”或“其他疾病”; 注意:包含所有二级病种之间的变更:病毒性肝炎、 HIV与艾滋病、痢疾、伤寒、炭疽、结核、梅毒等。(2)病例分类变更 同一病种病例分类的变更。 注:同一病种由临床诊断病例订正为实验室诊断病例

24、可不更新诊断时间。,2020/11/3,58,诊断变更包括:(1)病种变更2020/11/358,临床诊断病例订正为实验室诊断病例:,订 正诊断时间没有自动置空 点击确定,2020/11/3,59,临床诊断病例订正为实验室诊断病例:2020/11/359,网卡的“订正卡”如何生成?,医院对未审核卡进行任何信息修改仍保持卡片状态不变 医院对已审核卡(包括已终审卡和三级审核的未终审卡)进行订正则变为订正卡 CDC 对卡片的任何信息修改或订正均变为订正卡(此CDC 指对医院录入的原始卡片有修改、审核权限的其他本级用户)。,2020/11/3,60,网卡的“订正卡”如何生成? 医院对未审核卡进行任何信

25、息修,传染病报告卡的审核,2020/11/3,61,传染病报告卡的审核2020/11/361,审核信息,责任报告单位的网络直报人员在网络直报或上报当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之前,需先对本单位填报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审核。发现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情况时,及时通知报告人核对;对重复报告的卡片进行标注,不再进行网络直报。发现以下情况时,建议立即对报告信息进一步核实: 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卫生部规定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不明原因死亡病例。 发现同一种急性传染病在同一自然村、街道、集体单位(场所

26、)一日内出现3例及以上,或一周内出现5例及以上。如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属实,应于2小时内对报告信息进行网络直报,同时电话报告当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020/11/3,62,审核信息责任报告单位的网络直报人员在网络直报或上报当地县(区,传染病报告卡的查重和删除,2020/11/3,63,传染病报告卡的查重和删除2020/11/363,建议:,1、如果发现电子卡有重卡通知辖区疾控中心疫情管理人员删除重卡。2、在进行网络报卡之前,确认卡片为重卡,请保留纸质报告卡,备注注明重卡,不再进行网络报告。3、不要删除传染病报告卡,如需删除,通知辖区疾控中心疫情管理人员删除。(未审核的已删除卡也保留记录

27、,标识为蓝卡,但不能恢复,卡片质量(报告及时性和审核及时性)仍被列入考核范围。),2020/11/3,64,建议:1、如果发现电子卡有重卡通知辖区疾控中心疫情管理人员删,三、系统报告质量综合评价统计要点及控制方法,2020/11/3,65,三、系统报告质量综合评价统计要点及控制方法2020/11/3,2005-2009年,综合指数(未及时报告、审核率,重卡率,县区零缺报),2010-2012年,综合率(及时报告、审核率,重卡率,机构网络报告率),2013年,综合率(及时报告、审核率,重卡率,机构正常运行率),2020/11/3,66,2005-2009年,综合指数 2010-2012年,综,质

28、量统计模块统一调整,默认按照“报告卡录入时间/订正报告时间”、报告地区进行统计,统计卡片为所有卡片,包括已审核卡、未审核卡、已删除卡; 订正报告时间:如须重新计算及时性的卡片,按订正后的时间计算一次 报告地区统计,如重卡,按报告卡现住址统计到地区,2020/11/3,67,质量统计模块统一调整 默认按照“报告卡录入时间/订正报,质量有关模块为月度、季度、年度定时统计,均在次月2日的0 时计算; 地区编码的查询选择只到县区级,不提供乡镇/街道编码的选择;,2020/11/3,68,质量有关模块为月度、季度、年度定时统计,均在次月2日,系统报告质量综合评价,信息网络正常运行率及时报告率及时审核率重

29、卡率,“信息网络正常运行率”取代“网络报告率”;“及时报告率”、“及时审核率”和“重卡率”根据系统报卡管理流程的功能调整进行适当调整;,2020/11/3,69,系统报告质量综合评价信息网络正常运行率 “信息网络正常运行率,综合率,综合率=机构信息网络正常运行率0.3 + 卡片及时报告率0.3 +卡片及时审核率0.2 +(1-重卡率)0.2 按月度、季度和年度节点进行统计; 次月2日的0时计算; 年度统计分为月度指标平均值和截至年底指标值两个结果。,2020/11/3,70,综合率 综合率=机构信息网络正常运行率0.3 + 卡片,系统报告质量综合评价,2020/11/3,71,系统报告质量综合

30、评价2020/11/371,系统报告质量综合评价,2020/11/3,72,系统报告质量综合评价2020/11/372,1. 机构信息网络正常运行率,统计期限内 机构有用户正常登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即视为机构信息网络正常运行。 统计期限:月度评价统计期限为一个月,年度评价统计期限为全年,统计期限内正常登录一次即此期间信息网络正常运行。,2020/11/3,73,1. 机构信息网络正常运行率 统计期限内 机构有用户,机构信息网络正常运行率,用户正常登录,2020/11/3,74,机构信息网络正常运行率用户正常登录2020/11/374,机构信息网络正常运行率,机构信息网络正常运行率(%)

31、=网络正常运行机构数/机构总数*100 参与统计的机构指主要的传染病诊疗机构 根据报告单位所属地区统计到各个地区,机构列表可通过“网络报告率分析”,地区编码选到区县查询。,2020/11/3,75,机构信息网络正常运行率 机构信息网络正常运行率(%)=网,2020/11/3,76,2020/11/376,2. 卡片报告时限要求,报告时限要求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 I 类:2 小时内报告,2 小时内县市省三级审核: 甲类(鼠疫、霍乱)及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非典、脊灰,病例分类为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2020/11/3,77,2. 卡片报告时限要求 报告时限要求传染病信息

32、报告,卡片报告时限要求,II 类:24 小时内报告,24 小时内县级审核:2.1、其他乙丙类法定传染病,病例分类为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2.2、霍乱、脊灰,病例分类为病原携带者;2.3、艾滋病,病例分类为病原携带者(系统报告时病种为HIV,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或阳性检测);,2020/11/3,78,卡片报告时限要求II 类:24 小时内报告,24 小时内县级,卡片报告与审核时限要求,3. III 类:报告、审核无时限要求:I 类和II 类之外的其它病例,包括:3.1 法定传染病,其他病例分类或分型,如乙肝病原携带者;3.2 其它传染病,所有病例分类;3.3 其他疾病,所有病

33、例分类;,2020/11/3,79,卡片报告与审核时限要求3. III 类:报告、审核无时限要求,2020/11/3,80,2020/11/380,1、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乙类传染病;将甲型H1N1流感调整为丙类,并纳入现有流行性感冒进行管理;解除对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采取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2020/11/3,81,1、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乙类传染病;将甲型H1N1流感,2、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当于诊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和流行感冒(含甲型HIN1流感)病例后24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

34、单位应当于诊断后24小时内填写并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2020/11/3,82,2、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当于诊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3、人感染H7N9禽流感自2013年11月1日起,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统计汇总,累计数据包含2013年1月1日以来全国报告的所有个案数据和事件数据。甲型H1N1流感和流行性感冒2009-2013年各自的统计规则不变,自2014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甲型H1N1流感信息管理系统,统一纳入流行性感冒统计汇总。,2020/11/3,83,3、人感染H7N9禽流感自2013年11月1日起,纳入乙类传,卡片及时报告率,统计规则:统计期限内的原始卡和订正卡,卡片初始录入

35、为有报告时限要求的法定传染病含当月初始报告病种和当月最终订正报告病种为法定传染病包括所有已删除卡;按卡片的报告单位统计,2020/11/3,84,卡片及时报告率统计规则:2020/11/384,A原始卡报告时间间隔:录入时间-诊断时间(订正前诊断时间);B订正卡订正报告时间间隔:订正报告时间-诊断时间;,2020/11/3,85,A原始卡报告时间间隔:录入时间-诊断时间(订正前诊断时间),卡片及时报告率,及时报告率(%)=及时报告卡片数/报告卡片数*100按报告地区进行统计,即按卡片报告单位所属地区统计到各个地区;医生诊断时间的填写要精确到小时,否则系统默认为零时,有可能会影响报告的及时性。,

36、2020/11/3,86,卡片及时报告率 及时报告率(%)=及时报告卡片数/报告卡片,重卡率,查重:查重要求:CDC对报告的辖区内的病例进行排重,即对现住址为本县区的卡片进行重卡删除;重卡判定规则:姓名、性别、年龄( 1岁)、职业、病种、现住址(国标到县区)一致则系统判定为重卡;查重范围:本年度以来报告的所有卡片,1-3月份时,开始时间默认为终止事件往前推3个月,2020/11/3,87,重卡率查重:2020/11/387,四、传染病报卡报告常见问题,2020/11/3,88,四、传染病报卡报告常见问题2020/11/388,工作单位填写不规范,2020/11/3,89,工作单位填写不规范20

37、20/11/389,报告人填写数字,2020/11/3,90,报告人填写数字2020/11/390,病种填写失误 如其他感染性腹泻病误填为丝虫病 手足口病轻症病例误报为重症病例 误报不明原因肺炎、炭疽等逻辑错误,2020/11/3,91,病种填写失误2020/11/391,职业填写有逻辑错误,2020/11/3,92,职业填写有逻辑错误2020/11/392,五、综合质量评价案例分析,2020/11/3,93,五、综合质量评价案例分析2020/11/393,1.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中要求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有:A霍乱 B脊髓灰质炎 C HIV D乙肝,2020/11/3,94,1.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中要求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有:,2.某医疗机构初次报告一例结核性胸膜炎病例,而后订正该卡片为肺结核菌阴,则该卡片如何计算报告及时性?,2020/11/3,95,2.某医疗机构初次报告一例结核性胸膜炎病例,而后订正该卡片为,谢谢大家!,结 语,谢谢大家! 结 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