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调查修复与验收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74132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15.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场地调查修复与验收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场地调查修复与验收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场地调查修复与验收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场地调查修复与验收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场地调查修复与验收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场地调查修复与验收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场地调查修复与验收ppt课件.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修复与验收,背景,1,场地环境调查评估,场地修复技术方案编制,3,修复工程监理与验收,主要内容,BMRIEP 2,背景,第一部分,北京市:四环路区内200多家污染企业搬迁,置换800万平米工业用地再开发,沈阳市:2008年,56家污染企业搬迁;2009年,搬迁改造城区内所有重污染企业,江苏省:400家化工企业搬离主城区,关停小化工企业1000多家,重庆市:2010年, 主城区的112家污染企业实施“环保搬迁”,广州市:2007年以来,147家大型工业企业关闭、停产和搬迁,浙江省:2005年以来有100家大型企业异地重建或关闭,国家实施的“退二进三” 政策导致城市出现大量遗留、

2、遗弃场地,亟待开展风险评估与修复治理。,上海市:老工业区的数十家企业实施搬迁,工业企业污染现状,中国环境年鉴2002-2009年,北京宋家庄地铁2004年4月28日,宋家庄地铁工程建筑工地的探井作业时,发生一起工人中毒事件,三人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其中一人出现恶心、呕吐症状;50年代为北京农药厂,80年代与红狮涂料厂合并;污染土壤送生态岛焚烧处理。,1943.-1953虎克电化学公司(Hooker Electrochemical Company),将2万吨的化学物质废料封存入铁桶中,放入爱河,用泥土封住了运河的顶部,最终导致成污染物在地面聚集并四处流窜的现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到2亿5千万美元

3、,还在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造成了重大的影响。虎克化学的母公司西方石油公司为清除污染物、撤离居民等事项支付了1.8亿多美元。在爱河事件下,1980年联邦政府通过了超级基金法案,该法案强迫污染者付费清除被抛弃废弃物的垃圾场和他们制造的新废弃物。总计投入了4亿多美元和24年时间之后,爱河地区的污染物清除工作2004年宣告完成。,美国超级基金法案,我国污染场地起源,2011年8月,云南曲靖发生铬污染事件,表层土壤仍渗透出各种颜色的有毒物质,煤焦油运输车倾覆,农药生产过程中化学品泄漏,石油开采过程中的石油泄漏,重污染区监测井管(ABS)溶化情况,监测井中逸出的有机污染气体燃烧情况,地下水污染严重,搬迁后的

4、北京污染场地,搬迁后的其他城市污染场地,如何面对严重的污染?,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暂行办法环保部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0447号)2004 年发布了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2005年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环保总局令27号)2008 年又发布了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环发200848 号)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环发2012140号)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国办发20137号)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

5、(环发2012140号),关于开展工业企业搬迁后原址土壤环境评价有关问题的通知(京环发151号)2006年浙江省颁布了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江苏省关于规范工业企业场地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苏环办2013246号2007 年重庆市颁布了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2008年重庆市政府又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市工业企业原址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工作的通知(渝办发2008208 号),重庆市污染场地评估咨询和治理修复单位名录申报指南(试行) 渝环发12013 248 号沈阳市污染场地环境治理及修复管理办法(试行)(沈环保200787 号),国家和地方政策,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4)场地环境监测

6、技术导则(HJ 25.2-2014)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2014)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 25.4-2014)污染场地术语(HJ 682-2014)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350-2007);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98);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2008年修订)工业企业土壤环境质量基准(HJ/T25-1999)工业企业土壤环境质量风险评价基准(HJ/T 25-1999)全国土壤环境保护“十

7、二五”规划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北京市污染场地土壤筛选值(DB11/T 811-2011),国家技术导则和规划,污染场地管理基本框架,场地环境调查评估,第二部分,污染识别,风险评估,现场采样,第一阶段为污染识别。通过文件审核、现场调查、人员访谈等形式,对场地过去和现在的使用情况,特别是污染活动有关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以此来识别和判断场地环境污染的可能性。,第二阶段为现场采样。通过在疑似污染地块上进行初步采样,确认场地是否存在污染;若确定存在污染,则开展第三阶段场地工作。,第三阶段为风险评估。开展场地详细采样,根据采样结果进行健康风险分析评价,提出修复目标和修复范围,必要时进行补充采样

8、。,调查评估,确认采样与风险筛选,目的,判断是否污染(第一层次风险评估),详细采样与风险评估,了解污染的具体分别及污染程度为第二层次风险评价提供基础数据,补充采样与风险评估,具体确定污染范围第三层次的风险评价修复方案编制,无污染,有污染,不断完善概念模型,层次化的场地调查方法,BMRIEP 15,文件审核、现场勘察人员访谈,无污染,污染识别,初步调查,详细调查,应急处理(针对场地调查过程发现遗留的危险废物等场地污染源),污染识别,风险评估,现场采样,调查评估,BMRIEP 16,1. 文件审核资料查询调查表,2.现场访问3.相关人员访问,4.资料分析与污染判断,5.编写报告书污染判断的结论和判

9、断依据是否开展下一阶段场地评价的建议,污染识别,风险评估,现场采样,更加细化明确目的和工作内容细化具体操作内容增加资料收集清单钢铁生产不同功能区及应重点关注的污染物杀虫剂类农药场地各工序及关注污染物清单建立场地初步概念模型的方法和内容,调查评估,BMRIEP 17,场地快速评估和应急清理消除泄露源或二次污染源,要比日后处理大面积的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节约修复费用。当现场勘查发现危险物质泄漏或其他继续加重场地污染的二次源时,应迅速对泄漏情况及危害程度进行快速评估,并确定是否需要立即采取措施清除泄漏源。潜在污染场地判断的依据出现下列,但不限于下列情景,进入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评价:发现污染痕迹;虽然没有发

10、现污染痕迹,但生产中使用有毒有害化学品及石油产品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场地,如不能充分排除其对场地环境产生影响时,应作为潜在污染场地。若第一阶段场地评价认为场地未受到污染,则场地评价结束,并编制第一阶段场地评价报告。若场地被认为存在潜在污染时,直接进入第二阶段评价。,污染识别,风险评估,现场采样,调查评估,焦油罐区地面,地面焦渣,二回收含焦油废水池,焦油灌下水泥池,水池、除油池,焦油罐区,现场踏勘,人员访谈,案例,BMRIEP 18,初步场地概念模型,案例,污染源:大气沉降(PAHs)泄露(BTEX)水文地质条件污染物特性PAH疏水性BTEX易挥发性,易溶性污染物迁移及可能分布PAHs表面污染不

11、同土层的交界面地下水下游污染羽不确定性:是否污染到承压水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进一步数据需求等等场地概念模型随着调查不断更新,BMRIEP 19,BMRIEP 20,针对确认采样、详细采样和补充采样阶段的目的的不同,不同阶段对应不同程度的布点原则与方法。运用场地概念模型指导场地调查:在采样深度、采样间距的设置充分考虑土层结构与地下水状况、污染物的迁移特性等因素。采样深度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污染物的迁移特性进行初步判断,并通过确认采样确定最终采样深度无特殊情况时,污染确认采样宜为深层采样。当第一层含水层为非承压类型,土壤钻孔或地下水监测井深度不应贯通含水层底板。在采样过程中,应根据现在快速监测设施、

12、感官判断,以及新的实验室分析数据分析,可调整采样深度采样间距不同土质变层,至少应有1个采样点,当变层厚度大于5米,应增设采样点;变层交界面,特别是弱透水层顶部应设置采样点;毛细管带区域应至少布设1个采样点当隔水层相对较差或两层含水层之间存在水力联系、场地内存在透镜体、互层等地质条件时,可考虑设置组井并进行深层采样。,污染识别,风险评估,现场采样,调查评估,土壤样品采集的具体要求(包括采样器、钻孔、岩芯箱、封孔、VOC采样方法)地下水样品采集的具体要求(包括建井、洗井、各种记录单等)场地特征参数和土工实验等:要求在详细采样阶段同时开展基本的土工试验,进一步了解场地的土壤及地下水特征,以便于进一步

13、了解场地污染物迁移规律和改进概念模型,内容一般包括:含水量、天然密度、饱和度、孔隙比、孔隙率、塑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实验室垂直渗透系数和水平渗透系数以及粒径分布曲线等物理参数的测试。,污染识别,风险评估,现场采样,BMRIEP 21,现场采样方法,探坑法,手工钻探法,钢索冲击钻探法,液压动力锤干式旋转冲击钻探法,汽车钻,GEOPROBE,地质资料的获取,岩芯样品,便携式PID,A Photovac 2020型便携式PID检测器 B ppbRAE 3000 VOC检测仪 C PGM-8000型辉光放电离子化检测器,便携式FID,A TVA-1000B型有毒气体分析仪 B Photovac M

14、icroFIDC 3010 MiniFID 便携式加热THC分析仪,土壤污染探测系统,Ecoprobe 5 土壤污染探测系统,土壤取样 尽量选取原状样 用环刀取原状样芯部土壤 取非扰动VOC样品时,操作要迅速准确,样品采集-土壤,割缝管,样品采集-地下水井建设与洗井,建井,洗井,割缝管,样品采集-地下水,地下水取样 用贝勒管从井内取水,现将贝勒管内水放几秒在取样。 取样时应将取样瓶装满,尽可能排净瓶内空气 每口井只能使用一只贝勒管,不可交叉使用,样品采集-土壤气,样品保存应选择牢固、保温效果好的保温箱用发泡塑料包裹样品瓶防止直接碰撞放置足量的冰块确保保温箱冷藏温度 低于4样品的保存,样品运输填

15、写三联单质量控制,不同样品保存时间、保存方法不同,样品保存,BMRIEP 30,风险筛选(或危害识别,相当于第一层次风险评估):目的:确定是否有潜在危害,明确主要关注污染物和受体方法: 由于导则中缺乏筛选值,指南中根据目前国内的实际做法,提供了解决方法与背景值、标准(如地下水饮用水标准)比较与国外筛选值比较(文献调研与专业判断方法)特定场地筛选值计算(这是国外在缺乏筛选值或筛选值不适用的情况常常运用的方法)结合调查数据,进一步完善概念模型,污染识别,风险评估,现场采样,确认采样,详细采样(网格和热点结合的方法),多阶段采样,污染识别,风险评估,现场采样,土壤污染分布(多环芳烃),调查评估,BM

16、RIEP 32,污染识别,风险评估,现场采样,地下水污染分布,调查评估,BMRIEP 33,层次化的采样与风险评价,不断更新概念模型,否,否,否,是,是,是,是,是,是,现场采样,筛选值作为修复目标是否可行,确定修复目标/风险管理对策,污染物浓度超过筛选值,第二层次运用场地概念模型、迁移模型、风险表征等进行分析计算,初步采样,污染物浓度超过目标值,第二层次修复目标值是否可接受,第三层次运用场地概念模型、迁移模型、风险表征模型、现场测试等分析计算,详细采样/补充采样,污染物浓度超过目标值,第三层次修复目标值是否可接受,无需进行修复/风险管理,第一层次与国家和地区已确定的较为保守的土壤筛选值或修复

17、指导值进行比较,污染识别,风险评估,现场采样,调查评估,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第三层次,1.采用通用筛选值,或2.计算特点场地筛选值(一般采用通用参数和假定on-site情景),1. 应用场地特征参数2. 采用通用场地迁移及风险模型计算,1. 基于现场测试污染物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状况或环境效应2. 应用复杂模型3. 概率评估方法,风险评价层次,内容和方法,特点与作用,适用性,大多污染场地的风险评价只需做到第二层,修复量很小的小型污染场地,仅当污染场地复杂且需修复量很大、修复费用高的情景,评价周期和费用增加,不确定性减少,修复成本减少,层次化的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价方法很重要,BMRIEP 35,污

18、染识别,风险评估,现场采样,调查评估,U.S. RBCA,U.K. CLEA,California CalTox,U.S. RISC,场地风险评价模型,土壤与地下水暴露模型,暴露途径,场地修复技术方案编制,第三部分,修复方案编制,修复过程监理,修复方案编制工作程序,编制修复方案,形成报告,5.编制修复方案,4.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形成修复方案,修复方案比选,3.形成修复方案与方案比选,是否 可行,排除,BMRIEP 39,修复验收与长期管理,否,否,可行性测试,修复管理,工作内容,BMRIEP 40,选择修复策略:根据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结果,细化场地概念模型并确认场地修复总体目

19、标,通过初步分析修复模式、修复技术类型与应用条件、场地污染特征、水文地质条件、技术经济发展水平,确定相应修复策略。筛选与评估修复技术:主要包括修复技术初步筛选、修复技术详细筛选、技术可行性评估、修复技术定量评估4个过程。其中,技术可行性评估根据试验目的和手段的不同,又分为筛选性试验和选择性试验。形成修复方案与方案比选:进一步综合考虑场地总体修复目标、修复策略、环境管理要求、污染现状、场地特征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修复技术筛选与评估结果,对各种可行技术进行合理组合,形成若干能够实现修复总体目标的潜在可行修复方案。方案比选则是针对形成的各潜在可行修复方案,在经济、技术、环境、社会指标方面进行比选,确

20、定适合于目标场地的最佳修复方案。制定环境管理计划:提出污染防治和人员安全保护措施、制定场地环境监测计划、制定场地修复验收计划、制定环境应急安全预案编制修复方案:根据上述选择修复策略、筛选与评估修复技术、形成修复方案与方案比选、制定环境管理计划的流程,进行修复方案的编制,形成报告。,修复方案编制,修复过程监理,修复验收与长期管理,修复管理,1 制定场地修复对策细化场地概念模型考虑的因素扩展到包括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参数、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场地地形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甚至可综合考虑形成一张三维的场地概念模型图。细化场地概念模型,可用来指导修复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或应对实际条件发生变化情况下的修复

21、工作优化。确认场地修复总体目标修复总体目标可分为近期、中期和长期修复目标,考虑近期、中期、长期目标,可以直接影响修复对策的确定与技术组合过程;明确实施各个时期目标的时间要求(重要因素)。确定修复策略场地修复策略是指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将污染造成的健康和生态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场地总体修复思路,包括采用污染源处理技术、切断暴露途径的工程控制技术以及限制受体暴露行为的制度控制技术3种修复模式中的任意一种及其组合。,BMRIEP 41,修复方案编制,修复过程监理,修复验收与长期管理,修复管理,2 选择修复技术,BMRIEP 42,修复方案编制,修复过程监理,修复验收与长期管理,修复管理,BMRIE

22、P 43,3形成修复方案与方案比选形成修复方案 进一步综合考虑场地总体修复目标、修复策略、环境管理要求、污染现状、场地特征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修复技术筛选与评估结果,对各种可行技术进行合理组合,形成若干能够实现修复总体目标的潜在可行修复方案。方案比选 选择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综合表现最佳的技术方案,作为场地最终推荐的修复方案,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推荐修复方案比选采用专家评分方式。,修复方案编制,修复过程监理,修复验收与长期管理,修复管理,BMRIEP 44,修复方案编制,修复过程监理,修复验收与长期管理,修复管理,4 制定环境管理计划提出修复过程中的污染防治和人员安全保护措施总体要

23、求是实施全过程的污染防治,严格避免有毒有害气体、废水、噪声、废渣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和二次污染污染防治措施要包括土壤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废水污染防治和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人员安全保护措施要包括一般的安全防护要求和接触环境污染物的防护措施制定场地环境监测计划包括修复工程环境监理计划、二次污染监测计划;修复工程环境监理计划;二次污染监测计划根据修复方案,结合场地污染特征和场地所处环境条件,有针对性制定明确监测的目的和类型、采样点布设、监测项目和标准、监测进度安排制定场地修复验收计划修复验收计划包括验收的程序、时段、范围、验收项目和标准、采样点布设、验收费用估算等制定环境应急安全预案以保证迅速、

24、有序、有效地开展环境应急救援行动、降低环境污染事故损失,在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结果的基础上,针对危险目标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类型和影响范围,对应急机构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备)、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做出具体安排,BMRIEP 45,修复方案编制,修复过程监理,修复验收与长期管理,修复管理,5 编制修复方案总体要求:污染场地修复方案报告必须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方案编制(可行性研究)全过程的所有工作内容。报告中的文字须简洁、准确,并尽量采用图、表和照片等形式表示出各种关键技术信息,以利于施工方制定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案主要内容:修复方案的编制

25、大纲可见参考附录6。污染场地修复方案报告须根据该污染场地所在地的区域环境特征、当地环境保护要求和该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的实际特点选择参考附录6进行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制。,BMRIEP 46,修复方案编制,修复过程监理,修复验收与长期管理,修复管理,原则1: “FRTR, Treatment Technologies Screening Matrix”,原则2: “ASTM, Remedial Actions Scoring Tool”,修复可行研究-技术筛选,案例,BMRIEP 47,BMRIEP 48,修复可行性研究-技术筛选,土壤-地下水-NAPL修复技术筛选结果,BMRIEP 49,技术测试:

26、多环芳烃污染土处理技术,热解处理技术试验现场:生态岛处理效果好,推荐技术,土壤洗涤试验证明该项技术不适合焦化厂,被排除成本高细颗粒土壤比例高,洗涤效果不能达到修复目标,BMRIEP 50,异位通风(达到工程运行规模)用于异位通风处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适合于开发过程需开挖区域实验证明效果好、成本低,原位气相抽提适合焦化厂10-18米的沙质土壤且无须开挖区域时间略长于异位通风,技术测试苯系物污染异位通风及生物堆耦合技术,搅拌+热空气效果好,但成本高,适用于不宜采用异位和原位通风技术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污染区域,如焦化厂6.5-10米的局部粘土层的苯污染区,BMRIEP 51,技术测试地下水污染空气注

27、射技术,焦化厂中试现场试验结果表面:效果好,适合焦化厂含水层为沙质土壤的特点成本底推荐用于不含自由相污染的地下水区域,地下水抽提技术试验结果表面:由于焦化厂水层相对较薄,自由相出现乳化现象,试验证明效果较差,且修复周期长,需20-40年完成焦化厂地下修复不采用,帷幕+抽提+处理成本相对较高适合焦化厂需要短期内修复含自由相的地下水推荐用于有自由相(DNAPL和LNAPL污染区),BMRIEP 52,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组合修复方案,BMRIEP 53,修复方案评估结果,场地修复工程监理与验收,第四部分,工作流程,修复方案编制,修复过程监理,修复验收与长期管理,修复管理,BMRIEP 55,施工准

28、备阶段环境监理,施工阶段环境监理,BMRIEP 56,环境监理方案编制。环境监理单位通过研读场地环境调查评估备案文件、场地污染修复方案备案文件、修复实施方案备案文件、其它工程基础资料,在现场踏勘的基础上制定环境监理初步方案。实施方案设计阶段环境监理。在环境监理方案的指导下,对修复工程设计文件和实施方案进行环保审核,必要时编制环境监理细则,开展实施方案设计阶段环境监理,并编制阶段环境监理报告。修复实施阶段环境监理。对修复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环保监理,审核修复工程与方案的符合性等,根据环境监理方案和相关文件的要求,开展修复设施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修复过程中,协助业主完善修复措施和环保设施,对修复效果

29、进行实时监测,并编制相关阶段性监理报告。编制环境监理总结报告,向委托单位移交环境监理档案资料。,修复方案编制,修复过程监理,修复验收与长期管理,修复管理,BMRIEP 57,工作方法,核查核查修复工程与修复方案的变化情况,如发生重大变化,应尽快督促建设单位履行相关手续。重点关注修复工程与相关敏感区位置关系的变化、施工方案的变化可能带来的对环境敏感区影响的变化。重点关注针对环境敏感区采取的环保措施等是否落实到修复方案及实施过程中。巡视环境监理单位在及时与建设单位沟通的前提下,按照一定频次对项目现场开展巡视检查,掌握工程实际情况和进度,对工程符合型、环保达标等方面现场查找问题、提出建议,并做好现场

30、巡视记录。旁站是指在某些施工工序涉及环境敏感区域、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等工程进行时,环境监理单位应对该施工工序和关键工程采取全过程现场跟班监督活动。跟踪检查在巡视和旁站建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环境监理联系单建议建设单位进行整改,在完成相关环保问题的整改闭合后,环境监理应对相应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修复方案编制,修复过程监理,修复验收与长期管理,修复管理,BMRIEP 58,工作方法,环境监测为掌握日常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情况,环境监理单位通过便携式环境监测仪器进行简单的现场环境监测,辅助环境监理工作;较复杂的环境监测内容可以建议建设单位另行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开展。环境监理会议环境监理

31、工作会议、环境监理例会、环境监理专题会议等形式,具体时间间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由环境监理总工程师确定,在会议上承包商需提交环保工作月报,定期汇报当月环保工作情况。信息反馈环境监理人员现场巡视检查发现施工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时,应立即通知施工单位的现场负责人员纠正和整改。下发环境监理整改通知单、环境监理业务联系单等。记录和报告包括现场记录和事后总结记录。现场记录包括环境监理人员日常填写的监理日志、现场巡视和旁站记录等;事后总结记录包括环境监理会议记录、主体工程建设大事记录、环保污染事故记录等。,修复方案编制,修复过程监理,修复验收与长期管理,修复管理,BMRIEP 59,工作记录主要包括监理日志、现

32、场巡视和旁站记录、会议记录、气象及灾害记录、工程建设大事记录、监测记录。文件审核制度是指环境监理单位对项目承建单位编制的,与场地修复相关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核的规定。报告制度 环境监理单位对现场环境监理情况定期报告的规定,包括环境监理月报、季报、半年报、环境监理专题报告、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环境监理报告、环境监理总报告。函件来往制度环境监理工程师在现场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环境问题,应通过下发环境监理通知单形式,通知承建单位需要采取的纠正或处理措施;对承建单位某些方面的规定或要求,必须通过书面形式通知。情况紧急需口头通知时,随后必须以书面函件形式予以确认。同样,承建单位对

33、环境问题处理结果的答复以及其他方面的问题,也应致函环境监理工程师。,工作制度,修复方案编制,修复过程监理,修复验收与长期管理,修复管理,BMRIEP 60,会议制度会议制度是指环境监理单位确定的必须参加或组织的各种会议的规定。奖惩制度奖励可包括通报表扬、经济奖励等形式,处罚包括通报批评、撤换责任人员、暂缓和扣减工程进度款支付等。应急报告及处理制度环境监理单位应针对环境监理范围内可能出现的环境风险,制定环境紧急事件报告和处理措施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中应明确需要及时报告项目建设单位以及环境保护、公安、卫生等行政主管部门的事项,并应明确需要采取的应急措施。人员培训和宣传教育制度是统一环保认识、提高环保

34、意识的重要制度,应予以充分重视。档案管理制度质量保证制度,工作制度,修复方案编制,修复过程监理,修复验收与长期管理,修复管理,BMRIEP 61,污染场地清理效果验收,污染土壤修复效果验收,验收工作程序,BMRIEP 61,修复方案编制,修复过程监理,修复验收与长期管理,修复管理,BMRIEP 62,主要依据:北京市场地修复验收技术规范、污染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场地环境评价导则、美国密歇根州、美国怀俄明州、新西兰等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范。,总体要求,修复方案编制,修复过程监理,修复验收与长期管理,修复管理,BMRIEP 63,BMRIEP 63,基坑坑底:网格布点法。现有相关导则

35、根据基坑大小设置网格、或规定网格40m*40m,结合两者并根据近几年实际情况完善布点方法。基坑侧壁:等距离布点法。根据边长确定采样点数量。修复后土壤:在污染土壤处置完成并运至处置土壤堆放区后,对土壤堆体进行随机采样。 约500m3最少采集一个土壤样品。,布点方法,修复方案编制,修复过程监理,修复验收与长期管理,修复管理,检测值修复目标(RG):未达到修复标准。检测值修复目标(RG):达到修复标准。,UCL修复目标(RG):未达到修复标准。若同时符合下述情况,达到修复标准:UCL修复目标(RG) ;max 2修复目标(RG) ;超标点不相对集中在某一区域。,逐一对比地块或堆土采样数量较少时(8)

36、,统计分析地块或堆土采样数量较少时(8),同时,可利用平行样进行 T 检验,分析采样和检测过程中的误差。,评价方法,BMRIEP 64,修复方案编制,修复过程监理,修复验收与长期管理,修复管理,BMRIEP 65,基坑:若某处验收采样检测不合格,则根据网格对局部污染土壤进行再次清理和验收,必要时可在局部进行详细采样,详细采样布点采用网格布点方法。土壤堆体:若分析后某处土壤未达到修复标准,建议在超标点位附近进行加密采样,采用前述方法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分析判断该区域土壤是否到达修复标准。,继续清理/修复建议,补充采样点达标点未达标点继续清理区域修复确认采样点,若判断该区域土壤达到修复标准,则不需

37、要进一步修复;若未达到修复标准,则根据加密采样检测结果确定未达标污染土方量,将此部分污染土运至处置设施处重新进行修复,并进行验收采样与检测分析。,修复方案编制,修复过程监理,修复验收与长期管理,修复管理,BMRIEP 66,场地长期管理,修复方案编制,修复过程监理,修复验收与长期管理,修复管理,目的:确保场地采取修复活动的长期有效性、场地不再对周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对象:采取长期修复措施的场地(原位修复、监测型自然衰减等)进行工程控制的场地(阻隔法等)介入时间:一般在修复完成后场地开发建设阶段介入,采取多种修复技术的场地也可在修复启动时介入,具体可根据政策要求、场地修复方案等因素确定。,

38、工作程序通过文件审查、数据收集、访谈、踏勘等活动收集的资料进行评估,识别是否存在可能导致场地存在健康风险的潜在问题,例如不完善的制度控制措施、修复目标难以达到、修复目标不准确等问题。判断场地修复行动是否可达到保护人体和环境的目的,一般包括以下情况:修复行动可达到、修复行动完成后可达到、修复行动短期可达到或采取措施后可长期达到、采取措施后可达到。若修复不能或难以达到保护目的,则需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包括长期响应行动、操作与维护、实施制度控制、修复方案优化、补充调查等方式。,修复方案编制,修复过程监理,修复验收与长期管理,修复管理,BMRIEP 68,修复方案编制,修复过程监理,修复验收与长期管理,

39、修复管理,长期管理模式阶段性回顾通过公告通知、文件审查、数据分析、场地踏勘、人员访谈、采样检测六个方法和程序,识别和判断场地修复行动是否按照设计运行、暴露途径和修复目标等是否有效、场地使用方式是否变化等,从而判断修复行动是否可以确保人体和环境健康。场地回顾每五年开展一次,贯穿于场地全过程、直至场地不再对周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后续的场地回顾时间根据第一次时间确定,根据实际情况可提前或增加回顾的频率。,BMRIEP 69,修复方案编制,修复过程监理,修复验收与长期管理,修复管理,长期管理模式制度控制跟踪通过各种行政和法律的手段(例如土地利用控制、契约、公告等),确保工程控制措施有效实施,通过

40、限制土地利用、资源利用,或提供信息等方式,限制或指导污染场地内部及周边人类活动。在一些污染场地治理活动中,如污染土封存、建设防护设施、监测自然衰减、长期的地下水处理或污染修复等过程中,均需要一些制度控制措施。常见的制度控制措施包括:产权控制、政府管制、强制或许可手段、信息共享。,BMRIEP 70,修复方案编制,修复过程监理,修复验收与长期管理,修复管理,长期管理模式长期响应适用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前十年回顾操作与维护包括保持修复行动的有效性等,以及相应的的补充措施。修复方案优化在不影响修复效果的前提下优化方案、推进修复、节省成本,长期监测需根据场地特点编制专门的运行、维护及监测指导手册,包括监测计划、事故应急预案、健康安全计划等,场地条件或运行维护方法变化时应及时更新指导手册。长期监测计划包括:监测井位置及样品数;监测井日常观测记录;采样频率;地下水样品分析项目和方法;质量保证/控制措施;监测井的检查与维护;监测井的关闭和处置。一般基于监测类型、场地位置和特性及修复措施制定,由有资质的人员定期进行,包括运行工况监测、有效性监测和趋势监测。,修复方案编制,修复过程监理,修复验收与长期管理,BMRIEP 71,修复管理,BMRIEP 72,监理,案例,BMRIEP 73,验收,案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