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工程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76103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14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要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主要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主要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主要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主要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要工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要工程施工方案.docx(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主要工程施工方案6.1 施工测量方案6.1.1 工程测量概述本节主要对工程轴线控制、高程测量、监测等方面进行阐述。由于专业队伍多,各专业施工控制点统一由项目经理部提供控制点,以保证标高及轴线的统一。1、总体思路平面控制网分总控制网和轴线控制网分级测设。首先建立以业主提供的控制点为基准的总控制网,采用全站仪导线法测量。根据一级控制网建立建筑物轴线控制网。地下施工平面测量采用外控法,在基坑外围建立控制网;地上施工平面测量均采用内控法,将轴线控制网投测在首层楼面上,用激光垂准仪将控制点整体同步传递,并采用外控法进行校核。建筑物的各细部尺寸控制以轴线控制网为基准对建筑物各细部控制点进行加密,建

2、立三级控制网。高程采用悬吊钢尺法进行传递。高程控制网布设成闭合环形,采用数字水准仪进行数次往返闭合测量,经平差后作为施工水准网。2、 测量依据(1)国家地方现有规范。(2)业主提供的有关测量资料,设计资料及相关技术文件、施工规范等。3、 测量准备施工测量准备工作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人员的组织及测量仪器的选择、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论证与数据准备,工程重点、难点的分析与应对措施。4、 主要测量仪器详见第四章相关内容。5、人员组织 根据本工程的总体施工部署,将投入以下测量人员:测量工程师2人.6、基准控制点(网)的复测 测量工作实施前与业主进行基准控制点书面和现场交接

3、,对业主提供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的测量成果资料和现场控制点进行复测,并将复测成果报业主和监理审核。7、布设原则及精度(1)平面控制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2)轴线控制网的布设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等进行。(3)控制点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4)控制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地面以上设醒目的围护栏杆,防止施工机具车辆碰压。8、平面总控制网平面轴线控制网分地下施工阶段和地上施工阶段两部分进行投测,用全站仪导线法测量。其中地下室按轴线设置控制点,控制点在建筑物外侧布设点位,距轴线距离具体按照现场情况定。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分别在各单体建筑物内设

4、置控制点,建立控制网,逐层向上引测。9、高程控制网的建立(1) 控制点的埋设高程控制网以业主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为依据,在地下室施工阶段和地上施工阶段的平面总控制网点上均拟布设4个控制点,形成环形闭合水准路线。(2) 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6.1.2 土方工程测量1、平面测量进场后首先根据轴线控制桩采用经纬仪复核基坑土方开挖轴线的准确性。 2、高程测量在基础高程测量施工时,深度利用主体高程控制或利用支撑标高进行测量。3、基底土方开挖标高控制在基础底板余土及基础承台、基础梁土方方开挖时,测量人员要对开挖基底深度进行实时测量,用水准仪抄测出挖土标高

5、。6.1.3 地下结构工程测量1、轴线控制桩的校测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移动。校测仪器采用测角精度0.5、测距精度为1mm+1ppm的全站仪。2、平面测量(1)垫层轴线放样在垫层上进行基础定位放线前,复测轴线控制桩无误后,再用经纬仪以正倒镜挑直法投测各控制线,投测允许误差2mm.(2)楼层轴线放样将经纬仪架设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向轴线各不得少于两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轴线及细部线。(3)轴线复核每一施工段

6、测量放线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放线记录表并报监理验线,以便能及时进行下道工序。3、高程测量标高引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楼层标高控制点布设:采用50m钢卷尺水准法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高程点,与各层标高控制点作相互校核,每次校核不少于4个点,校核后的校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段施工标高的控制点,引测到附近的立柱上进行标识,以便施工中使用。标高控制线放样:待模板拆除后,用水准仪在高程控制点以外的柱子上抄测每层结构+1.000m 线,作为该层结构施工标高控制的依据。6.1

7、.4 地上结构工程测量1、平面轴线控制点的布设在地下室施工完成后,依据基坑边布设的平面控制网,在0.000m楼面布设轴线控制基准点,并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校核精度后作为地上部分平面控制依据。随着施工的进程,主楼部分轴线控制基准点分阶段向上传递转换。2、控制点传递原则为了使固定在底板面上的控制点精确传递至施工层,以控制施工层的各轴线,为保证传递精度,竖向传递必须分段投测。3、控制点传递方法将激光铅直仪架设在首层楼面基准点上,对中、整平后,接通电源射出激光束。基准控制点与激光接收靶中心重合后确定控制点的点位并加以保护.6.1.5 楼层测量1、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 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序号项 目允许

8、误差(mm)1每 层32高度(H)H30m530m7米,跨中起拱L/600。3、模板体系的设计(1)柱模:框架柱采用多层板拼装,柱模采用四块拼装法,后背50100枋。木方间距300mm。柱箍均采用钢管柱箍,柱箍间距从柱子底部至柱子1/3处为450,从2/3柱处至柱顶间距为500mm,中间柱箍间距不大于600mm。为了加强柱模的整体刚度,边长在700mm以上的框架柱均应设置对拉螺栓,对拉螺栓直径12,呈“+”字、“丰”字等形状排列,间距为450500。(2)墙体模板墙模板采用多层板拼制成分片大模板,以方木作背肋,钢管支撑固定,采用12的对拉螺栓加固,间距500(竖向)(横向)500mm。(3)梁

9、模板采用18厚多层板,50100木方配制成梁侧、梁底模板。梁支撑用扣件式钢管和门式脚手架,侧模背次龙骨木方沿梁纵向布置,间距400。梁底模木方间距沿梁宽不大于300,钢管支撑一般沿梁纵向间距500mm1000mm,沿梁宽间距500mm左右,钢管水平连系杆每1.8m一道。梁底模和柱部位连接的端部,采用定型木模,中部配以多层板模,梁侧模和顶板模选用多层板模,板缝粘贴胶带纸,板内表面刷脱模剂,保证脱模后有清水砼的效果。当梁高小于700mm时,梁侧模可用支撑板模的水平钢管顶撑,同时用一部分短钢管斜撑;当梁高大于700mm时,增加对拉螺栓固定,对拉螺栓沿梁高350mm,横向600mm设置一排,保证梁的侧

10、模板不会变形。因梁的截面尺寸较大,梁的自重过大,在梁底增设一排支撑立杆,以消除梁底模变形。(4)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撑采用门式脚手架,纵横间距为9001200mm。主龙骨为双钢管,次龙骨为50100木方,间距500,上部铺设18厚多层板,用钉子钉牢。4、支模前的准备工作(1)做好定位基准工作。a、根据控制轴线用墨斗在结构板面上弹出柱、墙结构尺寸线及梁的中轴线。b、在柱墙坚向钢筋上部50cm标注高程控制点,用以控制梁板模标高。c、设置模板定位基准:根据构件断面尺寸切割一定长度的钢筋,点焊在主筋上(以勿烧主筋断面为准),并按二排主筋的中心位置分档,以保证钢筋与模板位置的准确。(2)按施工需用的模板及配

11、件对其规格、数量逐项清点检查,未经修复的部件不得使用。(3)经检查合格的模板,应按照安装程序进行堆放。重叠平放时,每层之间加垫木,模板与垫木上下对齐,底层模板离地面大于10cm。(4)模板安装前,向施工班组、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在模板表面涂刷脱模剂,严禁在模板上涂刷废机油。(5)做好施工机具及辅助材料的保养及进购等准备工作。5、柱模板安装 柱模的安装顺序是:安装前检查侧模安装检查对角线长度差安装柱箍全面检查校正整体固定柱头找补。安装前要检查模板底部砼表面是否平整,若不平整应先在模板下口处柱底四周用水泥砂浆找平,以免砼浇筑时漏浆而造成柱烂根。同时要弹出支模控制线。按图纸尺寸在地面先将柱模分片拼装好后,根据柱模控制线钉好压脚板,由塔吊直接吊到位,用钢管临时固定,吊线校正垂直度及柱顶对角线,最后紧固柱箍和对拉螺栓。6、梁板模安装工艺支模顺序:复核轴线位置及标高支梁底模(按规范规定起拱)绑扎梁钢筋支梁侧模支板模绑板钢筋检查验收。(1)在钢筋砼柱子或其它便于操作的构件上弹出轴线和水平线。(2)根据模板设计,安装工具或钢支柱或48钢管和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