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格局下的银行探索.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990042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循环新格局下的银行探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双循环新格局下的银行探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双循环新格局下的银行探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双循环新格局下的银行探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双循环新格局下的银行探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循环新格局下的银行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循环新格局下的银行探索.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双循环新格局下的银行探索当今在全球范围内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等不利背景下,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应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并以自身为支点发挥撬动作用,引领各方资源投向双循环建设,肩负起金融的使命与责任。新格局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市场纵深持续深化,机遇不断涌现。国内方面:一是以消费和投资为代表的内需领域疫后复苏路径较为明确,国民经济内生增长动能有望持续复苏;二是政策扶持下科技创新活动及产业升级将持续活跃,技术进步催生新需求空间;三是在发挥重点区域引领

2、作用的同时兼顾城乡协同发展,商业银行业务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扩大。国际方面:一是伴随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稳步提高、对外贸易特别是外贸新业态持续活跃,商业银行跨境业务空间广阔;二是通过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资金、人才、技术等关键生产要素可以实现双向自由流动;三是随着“一带一路”深入实施,金融“出海”渠道建设日益完善,商业银行海外业务也开始向东盟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倾斜,加之东南亚华侨华人数量众多且爱国情结深厚,为商业银行开展华侨金融等特色海外业务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四是金融科技的深化发展为我国商业银行树立起坚实的科技壁垒,有助于应对国际竞争,为参与外循环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保障。竞争环境复杂多样,挑战不容

3、忽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变革,对商业银行经营所带来的挑战不容忽视。一是在做大国内市场的主基调下,叠加金融对外开放,国内市场的同业竞争将更趋白热化;二是伴随国际业务规模上量,涉及海外政策、疫情、国际局势等不可控因素增多,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提出挑战;三是科技创新或对行业业态进行再造,从而产生新的风险因素,对商业银行风险管控形成挑战。商业银行深度参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的探索.助力内循环:商业银行高质量支持激活有效内需、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普惠小微支持力度、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升金融科技水平的实践。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拓宽普惠金融的覆盖面、拓宽服务渠道及应用

4、场景,适配层次化、多样化的普惠金融需求。以厦门国际银行为例,在满足普惠小微需求方面,厦门国际银行一方面围绕小微客户信贷需求,打造多元化自营贷款产品体系,并依托数字化能力建设助推小微贷款专业化发展;另一方面构建乡村振兴服务品牌,建设“一站式”农村零售金融服务体系,制定“一村一品”特色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打造差异化优势。同时,厦门国际银行通过成立区域联席工作小组和区域联动中心,协同境外附属机构澳门国际银行和香港集友银行,建立营销联动、评审联动、产品开发联动等机制,并统一风险偏好,进一步有效提升了普惠小微金融服务水平。“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健全区域战略统筹、市场一体化发展、区域合作互助、

5、区际利益补偿等机制,更好促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共同发展。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区域内的机构协同,积极提升对重点区域的信贷投放规模,主动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支持。在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方面,厦门国际银行分别制定了粤港澳大湾区、环渤海区域和长三角区域等区域发展指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福建地区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华侨金融等特色业务;在粤港澳大湾区大力发展科创金融、产业金融、华侨金融;在环渤海及长三角等区域加大对战略新兴产业和本地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强化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在深耕福建大本营的基础上,厦门国际银行全行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机构占比、资产

6、占比和雇员人数占比均超过三分之一,在国内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区位优势明显,已成为当地具有较高影响力的金融机构。同时,厦门国际银行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创新敏捷开放组织机制,强化智慧营销、智慧风控、智慧运营和智慧决策的建设,耕耘金融科技六大特色数字生态,夯实智慧转型八大关键技术支撑,将科技力量打造成为推动业务发展和完善经营管理的强大引擎,平台技术能力处于中小银行领先水平,金融科技获得外部机构授予的诸多殊荣。厦门国际银行还发起成立了“北辰山中小银行金融科技联盟”,助力行业金融科技转型转轨,附属机构集友银行在深圳设立了科技公司集友科技创新(深圳)有限公司,集全行力量打造金融科技最领先的城商行。.畅通外

7、循环一一商业银行高质量“引进来”与高水平“走出去”一是高举华侨金融旗帜,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厦门国际银行附属机构集友银行由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于1943年倡办,在深耕当地的同时广泛服务东南亚华侨华人群体,目前华侨华人资本占比近三分之一,在东南亚华侨群体中影响力较大。附属机构澳门国际银行最初由东南亚华侨设立,华侨华人资本占比近50%,至今已有近50年的历史,是澳门当地排名前三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两家境外附属机构的股东中均有大量的爱国华侨,是爱国、爱港、爱澳的重要力量。厦门国际银行联动港澳附属机构,依托在海外尤其是东南亚华侨华人群体中深远的影响力和良好口碑,高举华侨金融大旗,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将华侨

8、金融从内地沿海、香港和澳门向东南亚辐射。厦门国际银行充分依托附属机构在东南亚的影响力,持续强化与东盟国家的联系,并推动集友银行在东盟国家研究设立分支机构,深度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外向型经济,助力畅通外循环。二是发挥金融纽带作用,联动闽港粤澳合作共赢。厦门国际银行积极践行闽澳“并船出海”战略合作方案,持续参与闽澳金融合作创新,推动闽籍企业赴澳发债融资,截至2022年6月末,已累计助力100余家闽籍企业实现赴澳跨境融资超过130亿澳门元,并发挥集友银行和澳门国际银行在港澳窗口企业作用,加大对在港在澳闽籍企业及其关联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同时,厦门国际银行依托国际化优势,凝聚全行力量,充分发

9、挥金融纽带的作用,助力香港科创产业发展和澳门产业适度多元发展,争当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金融先行者。此外,依托厦门市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建设,联动澳门国际银行,助推与包括葡语系国家在内的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展创新合作。三是强化国际化优势,服务外向型经济。厦门国际银行针对外向型企业提供国际结算、信用证等一揽子跨境金融服务,更好地助力外向型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对于外贸型小微企业量身打造“国行贸e融”“外贸e贷”等贸易融资产品,纾解外贸型小微企业融资难题。2021年,厦门国际银行跨境贸易融资全年累计发生额同比增长300%。同时,作为首批上线“跨境理财通”的

10、城商行,厦门国际银行带头先行先试,并为境内赴澳人群量身打造个人信用类消费贷款产品“助澳贷”,有效填补了赴澳人才专属消费金融服务空白。2022年以来,厦门国际银行着力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质效,对公端围绕“数字化、场景化、区域化”原则,搭建“跨境E站通”跨境金融服务平台,零售端发力跨境理财,以南北双向鉴证开户为服务纽带,打造跨境理财通、跨境按揭贷、跨境消费贷三大拳头产品。针对海外侨商侨企跨境采购、销售、筹资等场景,厦门国际银行通过“速e证”“速e融”“速e兑”等产品为其提供信用证、汇兑结算和贸易融资方面的服务;针对外贸型侨企,提供多种形式的跨境融资,覆盖外贸侨企全产业链经营周期。四是促进人才、技术要素

11、在内地与香港、澳门之间的流动。厦门国际银行注重人才与技术的交流,在上海、香港和澳门均设立培训中心,形成了以内地为“一体”,以港澳为“两翼”的人才培养格局。建立长效稳定的人才交流沟通机制,加强三地机构人才培养合作和联动,推动人才有序流动。在全行畅通的人才交流机制下,厦门国际银行为集友银行和澳门国际银行选派了大量业务精通且思想政治过硬的管理人员,使其成为最贴近内地的港资、澳资银行。2017年,厦门国际银行并购集友银行,助力其迈向高效发展之路,集友银行总资产由2016年末交割前的540亿港元提升至2021年末的1800亿港元,增幅超200%;澳门国际银行广州分行、杭州分行持续深化经营管理变革、凸显跨境经营业务特色,成为当地外资银行中的佼佼者。与此同时,集友银行和澳门国际银行也为厦门国际银行输送了大量具备海外背景和丰富管理经验的金融人才,这些海外管理人才拥有港澳先进的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经验,在优化厦门国际银行管理团队、保持管理优势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厦门国际银行加快建设全行科技统筹联动机制,推动统一科技平台下多法人系统共存,已实现澳门国际银行的核心系统整合,正积极推进集友银行系统整合工作,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提高集团并表管理能力以及科技系统建设维护效率,并在附属机构积极推广科技创新孵化机制,助力其金融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