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无线网络优化要点及方法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01746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7.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TE无线网络优化要点及方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LTE无线网络优化要点及方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LTE无线网络优化要点及方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LTE无线网络优化要点及方法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LTE无线网络优化要点及方法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TE无线网络优化要点及方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TE无线网络优化要点及方法ppt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2022年12月,LTE无线网络优化要点及方法,龙青良,2,LTE无线网络优化特点 LTE优化流程及要点 LTE优化方法及案例,提纲,3,LTE与UMTS网络优化对比,4,网络结构的差异,LTE 功能扁平化,去掉RNC的物理实体,把部分功能下移到 eNodeB,以减少时延,增强调度能力。采用全IP技术,继续实行用户面和控制面分离,部分功能上移到核心网,以加强移动交换管理。,网络结构的差异将带来网络规划与优化的差异,E-UTRAN中只有eNode B一个网元,具有WCDMA中Node B全部功能和RNC大部分功能无线资源管理:即实现无线承载控制、无线接入控制和连接移动性控制

2、,调度等IP头压缩和数据加密为UE选择MME将用户面数据路由到S-GW调度和发送寻呼消息调度和发送广播消息测量控制和测量报告S1接口类似于WCDMA系统中的Iu接口X2接口类似于WCDMA系统中的Iur接口,4,关键技术的区别,关键技术的不同导致覆盖、容量、互操作、干扰控制规划优化不同,5,6,下行多址接入技术OFDMA,区分小区方法不同,UMTS 下行采用PSC 来区分小区 而 LTE 下行使用PCI来区分小区,Cell1,Cell2,RB1,RB2,Physical Cell Identity 1,Physical Cell Identity 2,UMTS,LTE,7,物理小区识别-PCI

3、,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 Identities,PCI)是无线小区必须配置的参数:eNodeB的PCI用于终端区分不同的eNodeB小区。共有504个物理层小区标识。分成168个物理层小区标识组,每个组包含3个唯一的标识。PCI和RS的位置有一定的映射关系: PCI=0,其小区CRS起点为第一个OFDM符号;相同PCI的小区,其RS位置一定相同,在同频情况下会产生干扰; PCI不同,也不一定能完全保证RS位置不同,在同频的情况下,如果两天线端口两个小区PCI 模3相等,这两个小区之间的RS位置也是相同的,同样会产生严重的干扰,导致SINR急剧下降。规划优化建议:PCI规划优化

4、要结合频率、RS位置、小区位置关系和邻区关系等统一考虑,才能取得合理的结果。在PCI规划和优化中应满足:避免冲突:在复用区域内的PCI是唯一的;避免混淆:不能存在具有相同PCI的邻区。,8,影响网络性能因素的区别,9,LTE终端测量量的区别,CRS 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是在某个符号内承载参考信号的所有RE(资源粒子)上接收到的信号功率的平均值;覆盖电平的衡量指标;,CPICH RSCP主CPICH上测量得到的码片接收功率;以终端的天线端口为参考点,如果终端使用的是接收分集,则上报的值不低于每个独立接收天线对应的RSCP的值;,UTRA Carrier RSSI接收带宽功率;带宽内的热噪声

5、以及接收机产生的噪声;以终端的天线端口为参考点,如果终端使用的是接收分集,则上报的值不低于每个独立接收天线对应的RSSI的值;,CPICH Ec/No每码片接收能量与带宽内功率密度的比值;带宽内的热噪声以及接收机产生的噪声;以终端的天线端口为参考点,如果终端使用的是接收分集,则上报的值不低于每个独立接收天线对应的RSCP的值;,E-UTRA Carrier RSSIE-UTRA载波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终端接收到的总接收带宽功率,包括公共信道的服务小区和非服务小区、邻道干扰、热噪声;,RSRQ参考信号接收质量,NRSRP/(E-UTRA carrier RSSI);含义是一个OFDM符号上RS的平

6、均功率与符号总功率的比值。类似于WCDMA的CPICH Ec/No。,SINR参考信号接收质量;针对携带RS的RE进行计算:下行RS的SINR = RS接收功率 /(干扰功率 + 噪声功率),RSRQ和SINR的区别与联系频宽不同。分母不同。精度不同,计算量不同。物理含义类似。,10,无线网络规划指标,注:1)表格中数据均为20MHz系统带宽,50%网络负荷情况下的标准。 2)除高铁场景、机场高速外,RSRP和RS-SINR指室外测量值。 3)分公司可根据用户感知、场景的重要程度以及后续网络调整、优化难度,适当提高覆盖指标。,FDD LTE,TD LTE,11,12,LTE与UMTS优化方向对

7、比,13,LTE与UMTS优化手段对比,14,LTE无线网络优化特点 LTE优化流程及要点 LTE优化方法及案例,提纲,LTE网络优化要点:以控制干扰为导向,LTE的性能主要取决于信号质量SINR,来自于邻小区的干扰是决定SINR主要因素。 下行最小数据吞吐率的要求决定SINR的最低的要求。 通过对重叠覆盖的控制,可以有效提高SINR 。,SINR对吞吐率的影响如上图所示,可以看到SINR的小幅增长可以引起速率的较大幅度增长;因此干扰引起的SINR降低对速率的影响比较大。,来自某商用网络的测试数据: SINR 从9 dB 到 10 dB 11%吞吐率提升 SINR 从8 dB 到 10 dB

8、24% 吞吐率提升 SINR 从7 dB 到 10 dB 39% 吞吐率提升,15,LTE优化总体流程,LTE网络优化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方法和侧重点,16,网络初始调整-单站验证,单站验证测试可以检查出以上问题,需要通过工程整改、参数调整等方式进行优化,单站优化测试:单站点验证是优化第一阶段,涉及每个新建站点的功能验证。 单站点验证工作的目标是确保站点安装和参数配置的正确。工作重点:主要业务的验证覆盖与规划覆盖的比较,17,网络初始调整-片区/簇优化,RF优化流程介绍,一般情况下一个簇2030个站的规模;一个簇开启80%以上的基站才启动簇优化,簇优化关注指标,18,网络性能保障-LTE负荷K

9、PI、性能KPI监控,19,网络性能提升,以用户感知为目标,关注接入性、保持性、移动性和速率,网络性能提升,20,LTE网络优化研究方向,21,22,LTE无线网络优化特点 LTE优化流程及要点 LTE优化方法及案例,提纲,23,影响用户感知的八大因素,影响用户感知有八大因素,其中的六种因素与网络相关。,24,影响用户感知的根本原因,25,LTE网络优化基本方法,覆盖性能优化,天馈调整 RS功率调整 灵活选址,切换性能优化,PCI调整 功率调整 切换参数优化 邻区优化,速率性能优化,时延性能优化 数传性能优化 接入性能优化 业务保持性能优化,26,LTE网络性能优化指标,RSRP、SINR-

10、-覆盖、干扰性能,BLER、时延、吞吐率-为用户提供预期服务质量的能力,RRC建立成功率、E-RAB建立成功率、业务建立成功率-满足用户业务需求的能力,掉线率、业务时间掉线比.-为用户提供持续服务的能力,系统内切换成功率、系统间切换成功率.-切换性能,PRB利用率、CPU利用率、下行发射功率-业务、负荷、资源的使用,27,LTE覆盖性能分析,2G/3G/LTE覆盖相关特性对比(密集城区),基于选取的业务类型和基准速率,1.8G和2.1G的LTE系统上/下行覆盖能力皆比WCDMA系统和GSM差一些。LTE系统的覆盖能力受限于上行信道。密集城区500米站间距条件下,1.8G和2.1G的LTE系统上

11、行均能达到256Kbps的边缘速率,但是还不能达到512Kbps的边缘速率。下行速率1024Kbps和2048Kbps覆盖能力计算结果相同的原因:假设速率为1024Kbps时系统为终端分配10个RB;而2048Kbps时系统分配20个RB。系统为小区边缘用户分配的RB数目由各厂家设备实现的具体调度算法所决定,必须考虑系统效率和用户需求之间的平衡。如小区中用户较多,为了达到较高的速率而又RB数有限,就需要调度较高格式的MCS,导致解调门限升高,覆盖半径缩短。,为了获取更高的上下行覆盖和速率性能,有必要研究各种覆盖增强技术的应用场景和性能增益。,LTE覆盖增强技术,在于2G/3G共站建设的条件下,

12、由于LTE的高速率以及基于OFDM技术的特点,LTE需要覆盖增强技术以达到较高的平均/边缘速率性能。LTE对邻小区干扰敏感,需要通过抗干扰技术改善信号质量。 高功放:目前LTE系统默认下行2X2配置,多数设备厂家可实现基站侧2X20W/2X40W/2X60W等发射功率配置。高功率可以提升下行覆盖,但同时要采取措施规避干扰。,1,2,3,4,5,28,29,IRC技术,29,IRC(干扰抑制合并)技术原理:属于一种接收分集技术,在接收天线数目大于1的条件下实现,不需要对发射端信号做特殊的设计。利用一个权值矩阵对不同天线分支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线性合并。通过最小化干扰功率来提升SINR,提升覆盖。首先

13、估计干扰特征,然后根据干扰特征将接收天线波束零陷对准干扰,从而最小化干扰功率。抑制信道相关性导致的干扰,提升上行覆盖。接收天线数量和干扰终端数量对性能的影响接收天线数量越多,消除干扰的能力越强。当邻小区干扰终端数量大于接收天线数量时,IRC的性能增益减小。IRC应用考虑IRC产生的解调增益1-7dB,和环境和用户分布情况关联较大。对于LTE系统,在轻、中和重网络负荷的三种情况下到底IRC更适合哪种情况,决定于网络中邻小区用户连续碰撞的概率(业务模型)。适合在散射、折射、绕射条件简单的环境中得到应用。而由于室内环境多径复杂,效果就会受到影响。IRC适合在用户地理位置相对集中的环境中进行应用。,2

14、接收天线,4接收天线,MIMO技术,多入多出系统原理 发射端的多个天线各自独立发送信号,同时在接收端用多个天线接收并恢复原信息。在无线通信中可以带来如下几种增益:,多路信道同时传输不同并行数据,理论上成倍提高峰值速率适合密集城区信号散射多地区,不适合有直射信号的情况,发送天线,接收天线,空间分集,空分复用,波束赋形,30,31,MIMO传输模式及应用场景,32,MIMO配置建议,上行增益上行 1X4配置相比1X2配置,覆盖能力扩大27%左右,对于上行终端发射功率受限的场景,上行多天线接收分集增益明显。上行1X4 相比1X2配置,平均吞吐率获得35%的提升,小区边缘吞吐率获得了52%的提升。下行

15、增益当保持每天线发射功率不变的条件下(4X2配置相比2X2配置,天线总功率增加3dB),覆盖能力扩大24%左右。下行4X2相比2X2来说,频谱效率增益大约16-21%,小区边缘用户吞吐率提升20-30%。MIMO配置建议LTE-FDD室外基站原则上配置22MIMO,使用MIMO工作模式3,TD LTE两通道基站配置22MIMO,使用MIMO工作模式3,八通道基站配置82MIMO,使用MIMO工作模式3/7/8自适应;部分上行覆盖受限的地区,LTE-FDD室外基站可以考虑配置24MIMO,采用上行4天线接收技术,但需要基站射频支持四通道接收、基带支持4路接收算法。TD LTE八通道基站上行采用8

16、路接收算法;室内基站根据场景可以选择单通道或双通道配置。若为双通道配置,则采用22MIMO,可以采用MIMO工作模式3或工作模式4。,33,ICIC小区干扰协调,ICIC技术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干扰协调技术是通过在小区间合理分配资源,尽量使相邻小区使用的频率资源正交,使小区间干扰减小。,LTE使用OFDM,没有CDMA扩频增益;使用硬切换,没有软切换增益,因此同频干扰对性能影响较大,需要有效干扰协调技术保证性能。,34,ICIC应用考虑,ICIC的价值ICIC降低小区间干扰,提高边缘用户吞吐量,提升边缘用户的业务满意度。能够实现用户公平性和

17、差异化处理,提升边缘用户的业务满意度。系统最大化利用带宽资源。提高边缘区域的覆盖能力;间接降低运营成本。 ICIC应用的考虑ICIC可产生1-3dB的增益。在网络建设初期,LTE主要针对热点地区,未形成成片覆盖,且系统负荷相对较低,可采用频率选择性调度方案来降低系统干扰。当LTE形成连片覆盖,且系统负荷相对较高时,可开通ICIC功能降低系统干扰,在半静态/动态ICIC尚未成熟时,建议采用静态SFR的方式;待半静态/动态ICIC技术成熟后,可考虑引入基于X2接口的半静态或动态ICIC方案。3GPP对ICIC的具体算法没有统一,各厂家的ICIC算法各有差异,考虑到异厂家设备的差异性。因此网络建设应

18、尽量保证成片区域单个厂家连续覆盖。在不同厂家边界,采用静态ICIC或异频方案,通过网络规划,使相邻基站之间边缘使用不同的频率资源,从而降低小区间干扰,改善系统边缘覆盖效果。,TTI Bundling技术,TTI Bundling(时隙绑定)技术原理将一个数据包在连续多个TTI资源上进行传输,每个TTI使用相同的HARQ过程,不同的冗余版本,接收端将多个TTI资源上的数据合并达到提高传输质量的目的。减小头开销,减小信令开销,HARQ反馈出错对性能的影响较小。3GPP R8/R9版本中定义TTI bundling用于VoIP业务,最大连续使用的TTI资源数为4,往返时间RTT为16ms,调制格式为

19、QPSK,最大分配RB资源数为3。 无论是数据业务还是VoIP业务,利用4TTI bundling进行LTE覆盖增强,能够大概提高上行用户12dB的SINR。利用增强8TTI bundling进行上行传输,相比于4TTI性能提高13dB。 TTI Bundling应用的考虑目前R8、R9阶段LTE仅支持VoIP业务的TTI bundling,绑定的TTI数目限制在4个。目前厂家设备首先判断业务类型,仅针对VoIP考虑启动TTI bundling。根据技术评估和3GPP覆盖增强技术的进展,上行业务的TTI bundling可以应用到小数据量业务中。针对覆盖较差、严重上下行覆盖不均衡的区域可以考虑

20、更高的TTI bundling数目。鉴于系统整体性能和覆盖的折中考虑,仅推荐处于上行覆盖较差的终端(边缘终端)使用TTI bundling技术,并可根据其覆盖效果,在一定范围内自适应调整绑定时隙的数目,保证系统边缘UE的业务体验。,35,吞吐率与SINR、RSCP的关系,某试验网的实测数据,36,吞吐率与SINR的对应关系,某试验网的实测数据,国外FDD实测数据,10MHz,在RSRP一定时,SINR决定吞吐率, 提高SINR是无线网络设计和优化的关键目标.,37,吞吐率与RSRP的对应关系,在SINR一定时,吞吐率与RSRP弱相关,强RSRP 并不意味高吞吐率,不必过分追求RSRP的高设计目

21、标,而只需要满足PDCCH控制信道的接收要求即可。,38,39,影响SINR的因素,SINR: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针对携带RS的RE进行计算:SINR Signal /(Interference Noise)S: 测量到的有用信号的功率,主要关注的信号和信道包括:RS、PDSCH;I: 测量到的信号或信道干扰信号的功率,包括本系统其他小区的干扰,以 及异系统的干扰;N: 底噪,与具体测量带宽和接收机噪声系数有关。,40,LTE网络优化-同频干扰优化,LTE同频干扰原理示意图,41,参数优化小区功率参数优化-提升SINR,问题分析: 某路段受到某基站1,2小区的干扰,这是因为该小区受广告牌阻挡严重

22、,下倾角不能下压,站高41m,所以对此路段干扰较大(见右图红框所示)。 优化建议: 建议调整该站1,2小区功率为10w,减少对问题区域的干扰,进行深度优化。优化结果: 通过降低功率,发现此路段SINR明显改善,在此优化结果的基础上,吞吐量性能提升较大。测试区域性能统对比(图中黑框选中区域)统计如下:,针对特殊场景的优化,功率调整也是一个有效的手段,42,参数优化PCI参数优化-提升SINR,两个小区的PCI如果模3相等将会导致: UE测量到的SINR明显降低; UE测量到的RSRP可能不准确,道路A及道路B路口部分路段的SINR较弱, 出现很多SINR在-55dB范围内的区域。但是此处覆盖良好

23、,查看小区数据库发现相关小区的PCI如上表,模3干扰严重。,小区PCI mod 3结果相等,导致RS同频干扰严重,使RS SINR降低,导致吞吐率不理想,PCI优化后的路测结果表明显示此路段的SINR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43,重叠覆盖优化,LTE采用同频组网,建设方式主要继承WCDMA的网络结构,由于两者在传播特性和优化手段上的差异,以WCDMA网络结构为基础形成的LTE网络重叠覆盖严重,影响了LTE网络质量。,测试方法:50%加扰,A小区作为服务小区,B小区为干扰小区,测试点可收到A小区信号在-70-80dBm;,重叠覆盖程度影响SINR、吞吐量及接入,当主邻RSRP相差10dB以上时吞吐

24、量影响10%左右,SINR-5.2dB时影响接通,服务小区与邻区RSRP差值,邻区个数越多对吞吐量影响越大,当邻区个数大于3的时候,随邻区个数增加吞吐量减少不明显;当主服务小区大于邻区信号强度10dB时,邻区对服务小区吞吐量影响不大。综合起来看,主服务小区受干扰程度与邻区的个数及信号强度有关。,建立重叠覆盖度的评估准则,通过对重叠覆盖度的优化,将优化目标聚焦于可能成为干扰源的站点。通过高干扰站点数量的不断收敛提升网络结构和质量。,44,重叠覆盖优化,处于重叠覆盖区域的终端对邻区上行产生干扰,从而降低网络的上行性能。左下图某测试小区处在中心密集城区,周围邻区较多。通过不断增加加扰小区终端数量,使

25、主测小区的噪声抬升水平逐级提高。,降低重叠覆盖必须通过网络良好的网络结构设计和天线的调整,从物理上同时控制上下行的重叠覆盖,而不是通过优化基站发射功率而单纯降低下行信号的覆盖。,45,干扰优化小结,LTE的性能决定于信号质量SINR,来自于邻小区的干扰是决定SINR的主要因素。下行最小数据吞吐率的要求决定SINR的最低的要求。为了提高网络的性能,如小区平均吞吐率,必须提升高SINR的比例,所以在网络设计中,需要满足SINR分布的要求。网络设计时需要通过站点选择、天面设计、站型设计、天线选型、天线工参设计来保障全网良好的SINR 。通过对重叠覆盖的控制,可以有效提高SINR。所以在网络设计时,需

26、要对重叠覆盖的比例提出要求。信号强度RSRP只要高于热噪声电平,终端能够在有干扰的条件下保证信号接收就可以了,不必过高强调信号强度。过高的RSRP要求势必大大增加站点密度,反而降低SINR,从而降低网络的整体性能。LTE的信号强度RSRP保证PDCCH信道接收的基础,高的RSRP并不能保证好的吞吐率。 相反,为了满足强信号RSRP覆盖要求,过密的基站布局可能带来重叠覆盖的增加,增加干扰, 限制了网络性能的提高。 网络优化时需要通过天线调整等手段来减小重叠覆盖,以优化网络的SINR。,46,切换优化,在无线的移动环境中,由于UE位置的不断变化以及每个小区覆盖范围的有限性,引入基于覆盖的切换来保证

27、UE业务的连续性。 eNodeB通过测量控制消息,下发相关配置信息,UE据此完成切换测量,并在eNodeB控制下完成切换的过程,保证不间断的通信服务。切换前后的UE连接如下图所示:切换典型过程:测量控制测量报告切换判决切换执行新的测量控制,Intra-RAT (系统内切换)载频关系: 同频切换 异频切换信令承载方式:eNodeB内的切换MME内基于X2接口的切换MME内基于S1接口的切换触发原因:基于覆盖基于负载基于频率优先级基于业务Inter-RAT(系统间切换),47,切换优化-切换事件说明,48,切换优化-关键参数,49,切换问题的定位,设备状态检查 查询基站、小区告警,保证没有与切换相

28、关的严重告警(如X2配置链路断开、RRU告警等)检查测试终端是否能正常使用,是否支持异频、异系统重选、切换功能 参数核查确认切换开关状态确认邻区配置,确认邻区关系、X2接口配置、传输配置确认切换参数,比如切换门限,幅度迟滞,时间迟滞等确认是否存在PCI冲突告警 切换失败TOP站邻区漏配检查地理位置、网络规划角度,确认是否邻区漏配,并实施相应操作,50,切换问题的定位、解决方法-邻区漏配,问题1:邻区漏配核查:,从网络侧跟踪Uu口和终端侧Uu口跟踪结合判断:网络侧:同一用户连续上报测量报告但没有下发切换命令,检查X2或S1跟踪中分别也没有HANDOVER REQUST及S1AP_HANDOVER

29、_REQUIRED,则很可能是漏配的小区(通过查询配置确认);终端侧:随着UE移动服务小区RSRP越来越差,SINR越来越差,而邻区RSRP越来越好,上报测量报告,没有收到切换命令;,UE侧:发测量报告,但收不到切换命令,eNodeB侧:收到测量报告,但不发起切换(X2口没有切换请求,空口没有下发切换命令),51,自动邻区参数优化ANR,自动邻区关系ANR是LTE SON的重要功能,通过终端的报告和eNodeB的判断,即时建立起缺失邻小区关系: 大大减少优化维护工作 增强网络性能,减少掉话 网络通过小区分裂方式扩容,无需人力添加邻小区 利用ANR进行邻区优化前提条件 优化的无线环境 合理的PC

30、I规划 合理的ANR参数设置 避免由于PCI冲突,导致有些邻区不能添加 出现大量的PCI confusion ANR功能检测和添加的相邻关系不合理,邻区关系的合理配置,会提升用户切换成功率。 自动邻区ANR的功能会大大提升邻区优化的效率。,52,切换优化-弱覆盖,问题2:弱覆盖:,从终端侧判断:当邻区无线质量满足切换门限时,服务小区和邻区的RSRP都十分弱; 从网络侧判断:从网络侧跟踪的UU口消息中,触发切换的A3测量报告记录的源小区、目标小区RSRP都很低,当测量报告中携带的服务小区RSRP值小于-110dBm时,可以认为处于信号质量微弱的区域,此时容易出现切换失败,需要调整覆盖; 弱覆盖的

31、解决方法:调整天线方向角、倾角:当下行先受限时,可以通过调整天线(如减小下倾角)补充远点的下行覆盖;增加基站:当上行先受限时,可以通过增加小区(基站或接远RRU)的方式增强上行覆盖。,eNodeB侧表现为下发切换命令后收不到切换完成消息,或者连测量报告也收不到,UE侧信令表现为收到切换命刚发出切换完成消息后即发起RRC重建,或者收不到切换命令,53,切换优化-重定向参数调整,在全网网络级别,释放和重定向到WCDMA的设置为RSRP=-121dBm:现网中发现大多数LTE掉话发生在RSRP -111dBm到-121dBm之间,调整后,LTE掉话率从6.1%降低到1%,单用户下行吞吐率从6.1Mb

32、ps提升到8Mbps。,54,切换优化-切换带调整,问题现象 温州街小区4向金箔东路小区9切换失败,但反向可以切换成功问题分析 从小区4向小区9移动在右转弯后是切换带,终端上报测量报告,此处存在快衰落,基站收不到测量报告或者还没来得及完成切换,终端已经RL Failure解决方案 降低A3配置中的“事件触发持续时间”、“A3事件触发偏移值”,使切换带向小区4的方向移动,当终端在路上刚转弯即开始上报测量报告和切换,调整后,双向切换成功。,55,LTE驻留重选策略,开机优选LTE网络:具有LTE覆盖时,能够保证良好的业务质量;互操作优先级:移出LTE覆盖区后,优先在3G网络驻留/继续业务,若无3G

33、网络则选择2G网络,终端一旦重新检测到LTE覆盖,则返回LTE。,优先驻留重选LTE,既充分发挥LTE业务优势,又能在LTE初期覆盖不足时选择2/3G网络提供补充,保证用户良好体验,56,LTE与2G/3G系统间互操作,为了提高用户使用感受,用户优选LTE网络驻留,但LTE网络覆盖范围小于2G/3G网络,因此需要进行LTE与2G/3G网络的系统间互操作保证用户在LTE与2G/3G网络之间移动时的数据业务连续性由于LTE不支持CS域,因此CS业务需要回落到2G/3G网络承载UE在LTE/2G/3G的无线网(E-UTRA/GERAN/UTRA)之间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互操作流程,具有不同的性能和设备改造需求,业务中断时延设备升级改造代价,回落时延设备升级改造代价,?,?,LTE与3G系统间互操作,LTE到3G,3G到LTE,58,LTE语音业务解决方案,语音业务通过LTE提供,语音业务不通过LTE提供,LTE语音业务解决方案,纯VoIP语音方案:终端通过LTE接入,只在LTE部署Voice over IMS或由OTT应用(如skype等)提供语音业务,不提供LTE与2G/3G语音连续性,59,CSFB性能(回落至3G),60,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