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课件人格.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07268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8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格心理学课件人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人格心理学课件人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人格心理学课件人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人格心理学课件人格.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人格心理学课件人格.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格心理学课件人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格心理学课件人格.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格心理学,教材:人格心理学,郑雪,暨南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人格心理学,黄希庭,人民教育出版社。西方心理学流派,叶浩生。,第1章 人格与人格心理学第一节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人格概念的来源: 人格(personality-面具(persona)西赛罗(古罗马)1.外表的自我;2.真实的自我;3.与自己工作相适应的个人品质的总和;4.表示一个人的尊严与优越。,人格理解,1.宗教家 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本质与真实性2.哲学家 波伊悉阿斯-真实性+有理性3.伦理学家 歌德最高价值;人的崇高理想是人格核心 康德本性的崇高性清楚地展现在我们面前4.法学家 人格是享有法律地位的任何人5.社

2、会学家 伯吉斯决定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 的一切特性的综合,人格的心理学定义,罗列式定义整合或完行的定义层次性定义适应性定义区别性定义,什么是人格? 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怎样理解人格? 1. 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行为模式 2. 独特性 3. 相对稳定性 4. 后天养成性,人格心理学的任务,一、人格心理学的定义 研究人格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二、研究对象 1. 人格心理现象:气质、性格、能力等心理或行为特点 2. 人格心理结构: 指 气质、性格、能力等心理或行为特点相互联系、相互 作用,构成一定的组织模式。,

3、三 人格心理学任务,1. 理论任务:探讨一般性理论问题 发展和提出人格理论 寻找探索人格的途径与方法2.实践方面 应用理论与研究方法,解决本领域的具体实践问题 学校教育 健康实践 人事管理,第二节 人格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艾宾浩斯: “心理学有一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短 期的历史。”阿尔波特: 1937,人格:心理学的解释。,一、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1.人性论2.性习论3.人格分类4.理想人格5.人格的形成与完善6.人格心理的评估与考察,人性论,性习论,a.孔子:性相近,习相远。b.荀子:化性起伪c.庄子:反真去伪,人格分类,a.黄帝内经: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平和;b.论语: 智力上

4、:上智、中人、下愚。 性格上:狂者、中行,狷者;,理想人格,人格的形成与完善的影响因素,A.孔子 a.先天因素(性相近) b.环境因素(入芝兰之室) c.学习与教育因素(习相远) d.主观努力因素(我欲仁,斯仁至矣)B.荀子 a.创造变恶为善的客观条件 b.节制、引导欲望 c.加强教育 d.主观努力,人格心理的评估与考察,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的特征,1.人格心理学思想与一定的社会政治思想紧密联系;2.厚古薄今,贵远践近,强调理想人格的设计;3.各类思想一旦形成,表现出极大的历史继承性。,二、西方人格心理学思想发展,1.人性论方面2.性习论方面3.人格结构方面4.理想人格方面5.人格分类方面6

5、.人格观察评估方面,人性论方面,a. 基督教:原罪说 霍布斯:人性本恶b.人文主义:欲望、情感的合理性 卢梭:人性本善,性习论方面,a.柏拉图:人天生具有各种理念知识,学习是反 省内心深处,把原有理念知识、美德 回忆起来。b.亚里斯多德:后天实践完善人格。,人格结构方面,1.柏拉图-三因素合成观:理性、意志、情欲;2.亚里斯多德-二因素论:理性、情感意志。 营养灵魂、感性灵魂和理性灵魂,理想人格方面,a.苏格拉底:强调理性,认为美德就是知识,有 了知识才能完善自我;b.柏拉图:理想人格包含四种美德-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c.亚里斯多德:知德与行德相结合,人格分类方面,恩培多克勒 希波克拉底

6、盖伦 康德 四根说 四液说 气质类型,人格观察评估方面,亚里斯多德 鲍多 弗朗茨.加尔 形相说 笔迹学 颅相学,西方人格心理学思想的特点,1.蕴涵一定的哲理;2.有社会阶级根源,适应政治斗争的需要而产生;3.演变和发展形成一定的趋势。 社会学(哲学、政治学、伦理学) 自然科学(生物、医学),三、 人格心理学的建立,人格心理学产生的理论和方法的来源: 1.心理测量运动 2.欧洲近代临床精神病学 3.其它来源,四、人格心理学的发展,20世纪30-60年代:人格理论体系建立时期;20世纪70年代:各流派融合。,趋势,第一,专题化趋势;第二,人格理论小型化趋势;第三,认知研究大行其道;第四,重视文化因

7、素对人的影响;第五,生物基础研究。,第三节 人格心理学理论,一、人格的前科学理论 每个人都是人格心理学家。 日常现象 日常经验 日常理论(前科学理论),抽象,二、人格的科学理论1.概念: 人格理论是人格心理学的核心,它是一套正规的符号系统,用来组织人格材料,解释和说明人格、人性、人格结构、发展动力、条件及阶段性等理论问题,以反映人格现象的本质与规律,并提出可验证的理论假设,启发人格研究的新观点、新方法。2.作用: 系统地说明和解释各种人格心理学现象; 提供了研究的框架。,三、前科学理论与科学理论的关系,科学的人格理论 前科学的人格理论 个人日常生活经验,社会文化社会实践,抽象,科研,3.人格心

8、理学流派,1.古典精神分析学派2.新精神分析学派3.特质论学派4.行为主义与学习论学派5.人本主义学派6.认知主义学派7.生物学范型8.交互作用论范型,三、评价人格理论的标准,1.精确性2.可检验性3.概括能力4.简洁性5.逻辑一致性6.有用性,四、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与基本设想,第四节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一般方法论原则 (一)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二)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三)元素分析与整体综合;(四)生态化趋势与现场研究;(五)伦理化原则。自愿参加、接近真实生活、有利于研究设计、被试自愿终止;充足的补救,二、人格心理研究过程 包括三个阶段: 1.观察与描述:收集有关事实材

9、料(心理现象或问题); 2.理论与假设:根据观察材料提出概括性理论与假设; 3.检验:运用操作性的方法检验假设,支持或论证理论。,例:关于孤独的研究,1. 观察、描述:观察到孤独者常常离群索居。2. 理论:缺乏良好的社交能力,不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假设:A孤独者较少参与或引发谈话; B孤独者较少了解别人对他的看法; C孤独者在社交场合有较多不适当行为。3.检验: A记录孤独者与非孤独者与陌生人谈话时的不适当行为; B询问二者的室友,对他们的不适当行为进行统计; C编一个测验,判断二者了解社会规则的情况。,二、主要研究途径,1.临床研究(个案研究);2.相关研究;3.实验研究。,1.临床

10、研究,1.研究角度:个体化、特殊性2.研究对象:独特的个体3.收集数据的途径:谈话、观察、作品分析等4.研究类型:定性研究5.优点: a.容易获得大量的信息; b.诱发实验者直觉,洞察本质。6.缺点: a.不利于进行量的研究; b.缺乏严谨性,观察数据难以保证客观性。,2.相关研究,1.研究角度:整体性趋势2.研究对象:团体3.收集、分析数据的途径:测量、统计等4.研究类型:定量研究5.优点: a.省时、省力,容易操作; b.无需严格控制和操纵变量,自然状态,比较客观; c.可研究伦理及法律上无法操作的变量(性别、年 龄、宗教等)。6.缺点: 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分不出因果。,例:儿童攻击性行

11、为与暴力性影片的相关研究,1.研究对象:攻击性儿童群体2.收集、分析数据的途径:观察、量表等3.观察或量表测量儿童攻击行为的次数与观看暴力影片的时间量4.优缺点,3.实验研究,1.概念: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个或多个变量,以期导致另一个或另一些变量的某种变化,从而作出因果性的分析。2.优点:a.可以对变量严格控制,力求数据客观; b.能作出精确的定量分析和因果性结论。3.缺点:a.实验控制带有人为性; b.可能为了严谨性与客观性而牺牲主观性和意义性。,例:暴力性影片对儿童攻击性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1.研究对象: 攻击性儿童群体2.收集数据的途径:实验3.实验设计: 控制组: 观看非暴力影片后施与挫折 实验组: 观看暴力行为后施与挫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